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12.77 KB
- 文档页数:3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农场中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主要用于生产牛奶。
奶牛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奶牛的乳房发炎,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奶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产奶。
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奶水变质。
乳房炎的引起原因有细菌感染、环境卫生不佳、乳房受伤等。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和胃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小病毒等。
3.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繁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乳房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器官发炎、不孕等症状。
繁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二、防治方法1. 营养合理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和饲料供给是防治奶牛疾病的关键。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疫苗接种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奶牛疫苗包括乳房炎疫苗、肠道疾病疫苗、繁殖系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3. 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干燥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通风可以排除臭气和病原体,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理牛舍、清洁饮水和饲料槽,保持牛舍的卫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监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奶牛的饮食、粪便、体温和行为等情况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用药当奶牛患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问题。
与畜业技术丨资源育繁母牛繁殖障碍病因和防治措施卓小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2899)摘要:母牛繁殖障碍是指其无法正常发情、成功受孕或者妊娠的现象,是母牛养殖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往往会影响繁殖性能,导致繁殖率低下或延长产犊间隔,且泌乳量也会急剧减少,甚至导致其只能被淘汰,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对母牛发生繁殖障碍的病因进行分析,介绍常用的诊断方法,并总结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广大养殖户和规模牛场提供参考依据,以为提高母牛繁殖率,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母牛;繁殖障碍;病因;防治措施母牛繁殖障碍往往是由于环境影响、内分泌紊乱及子宫、卵巢疾病等引起。
是影响发展养牛生产的关键性疾病之一。
主要特征是以流产、早产及死胎或弱仔,或不孕等,使产犊间隔延长,需要多次配种,导致饲养成本增加,严重降低养牛经济效益。
1母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1.1疾病因素引发的繁殖障碍母牛养殖期间,大部分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许多疾病会对母牛生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颗粒性尿道炎、支原体病等传染病,都将会使母猪在病愈后受孕困难。
此外,部分非传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等也容易对母牛的生殖器官造成破坏,如阴道炎、滴虫病及卵巢萎缩、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内分泌失调和难产等。
通常对小母牛来说,如果其在配种前没有岀现传染病或其他寄生虫病,那么其岀现繁殖障碍多是由于阴道炎引起的,因为配种时间过早,生殖器官发育尚不成熟,阴道被损伤,逐渐形成阴道炎,导致后期繁殖障碍。
经产母牛主要是因为难产及子宫炎、胎衣不下或死胎等对生殖器官造成破坏,引发繁殖障碍,如果经产母牛过于肥胖,则可能导致卵巢囊肿症状岀现。
此外,小母牛或身体素质不佳的高龄母牛还可能会岀现延迟排卵的症状,影响繁殖;小母牛还有不排卵的情况存在|1]遥1.2营养因素引发的繁殖障碍对于母牛来说,营养元素摄入充分合理,其受孕概率相对较高,而如果营养物质摄入不合理,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摄入不足也容易岀现繁殖障碍。
浅析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摘要:随着奶牛采取人工受精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奶牛的群体结构,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但是随之而来的奶牛繁殖率问题日益严重,母牛系列性能有所下降,对养牛的效益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畜牧工作的一大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奶牛;繁殖能力;原因;应对方法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23-11 奶牛繁殖能力下降原因1.1 饲养管理手段滞后如果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供给饲料不足或者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等,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微量元素、矿物质,都可能对奶牛正常繁殖造成影响;尤其对于高产奶牛来说,如果能够保障饲料的影响,可有效改善不孕问题。
因此,在农户选择喂养奶牛时,必须保障饲料质量,结合奶牛所处的不同时期,对饲料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常年以玉米梗作为粗饲料,而其他饲料的数量较少,那么奶牛可能由于食用饲料过于单一,缺乏营养,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对其正常机能造成影响,引发母牛的卵巢变硬、卵巢囊肿等,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发情或者异常发情。
1.2 疾病性问题影响影响奶牛孕育的疾病类型很多,如常见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支原体病、颗粒性尿道炎等传染病;还有各种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等,如滴虫病、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卵巢萎缩、内分泌失调、子宫颈炎、难产等;其中小母牛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阴道炎,由于过早配种,可能对阴道造成创伤,最终引发炎症;而经产牛则时常发生子宫炎问题,造成死胎、胎衣不下或难产;如果经产牛的身体较为肥胖,则可能引发卵巢囊肿;小母牛、体质偏瘦的老牛,也可能发生延迟排卵问题,而小母牛则多发生不排卵、生理性子宫颈口闭锁等问题;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将引发母牛不孕不育,对繁殖率产生严重制约。
1.3 繁殖技术不规范在进行人工授精、移植胚胎或者助产接产过程中,既要具备熟练的技术水平,也要注重创设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母牛的生殖道发生感染;一些出现繁殖障碍问题的高产牛,可能由于误诊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加重了不孕症症状,甚至不能治愈;另外,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一些母牛的不孕不育问题还集中表现为遗传繁殖障碍,例如,生殖器官畸形、由于遗传性问题而引发致死因子。
90奶牛常见繁殖疾病分类、诊断及防治赵福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063300)目前我国许多奶牛场由于奶牛繁殖疾病造成奶牛繁殖性能降低,经济效益降低。
因此,正确分类、诊断和防治奶牛繁殖疾病,对奶牛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主要繁殖疾病包括:卵巢疾病、生殖道疾病、胎衣不下。
1卵巢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奶牛常见的卵巢疾病包括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其中前者的发病率为后者的2倍还多。
1.1卵泡囊肿1.1.1分类:卵泡囊肿是卵泡发育成熟后不排卵而长期存在,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有些患牛表现为持续发情,称为“慕雄狂”[1]。
1.1.2诊断:直肠触诊一侧或两侧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卵泡,若卵泡液体感强烈,直径在2.5cm以上,可持续10d以上,患牛发情无规律,表现为持续性发情,即可临床确诊为卵泡囊肿。
1.1.3治疗:激素疗法是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简单有效。
①GnRH,1次肌肉注射1000IU。
②LRH-A3,1次肌肉注射50~ 100μg,连用1~4d,配合肌肉注射100mg黄体酮。
③孕酮,1次肌肉注射50~100mg,连续14d,总量为750~1000mg。
④PGF2α,1次肌肉注射5~10mg。
⑤HCG+地塞米松,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10mg,隔日1次,连用2~3次(应用其他激素无效的家畜可以试用)。
1.2黄体囊肿在奶牛排卵后或卵泡不排卵,在LH的作用下,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增生,形成直径大于3cm的黄体,并分泌孕酮[1]。
1.2.1诊断:黄体囊肿一般存在于单侧卵巢,直径5.3cm以上;囊肿黄体壁厚,内有大量液体。
囊肿黄体存在超过20d,母牛一般不表现发情,体内雌激素浓度低,孕酮浓度高。
1.2.2治疗: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溶解黄体。
①PGF2α及其类似物,1次肌肉注射5~10mg。
必要时7~10d后再注射1次。
②催产素,1次肌肉注射100U,每日2次,总量不超过400U。
2生殖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奶牛常见的生殖道疾病主要是子宫炎,发病率在20%~40%之间。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牛病防治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疾病,常呈慢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由于人们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不重视,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一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炎的主要原因。
养牛户无严格的消毒制度,使环境致病菌增多,尤其是产房和牛舍卫生管理差为奶牛产后感染提供了条件。
二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催奶过度导致牛体营养失衡,抵抗力下降,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迟缓,产后恶露蓄积,不易排出,导致子宫炎发病率大大增高。
三是人工授精过程操作不规范,如输精器械对子宫造成损伤、输精次数频繁;人工授精或阴道检查时输精器、牛外阴部、人的手臂消毒不严致使病原体进入子宫内引起炎症。
四是兽医和饲养员在助产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致使产道感染细菌;治疗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子宫颈炎等疾病消毒不彻底、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
五是胎衣滞留。
它是母牛发生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宫埠蒂受伤,均为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是牛患其他疾病,如布氏杆菌病未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而继发子宫炎[1]。
二、临床症状1.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不洁分泌物从病牛阴道内排出,一般在死产、难产和分娩后胎衣不下时,恶露不能由于子宫收缩无力排出,因而很容易被发现。
病牛表现拱被怒责,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产奶量明显下降,反刍减少或停止。
2.粘液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牛临床表现为排出少量白色浑浊的粘液或黏稠脓性分泌物,排出可污染尾根和后驱;病牛体温略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等全身症状轻微;阴道检查,宫颈外口充血、肿胀;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若有渗出液积留时,压之有波动感。
本病往往并发卵巢囊肿。
3.隐性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人的肉眼看不出其变化,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症状,阴道检查、直肠检查也没有任何异常出现,发情时子宫排出的分泌物较多,有时分泌物略微浑浊。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繁殖障碍性牛病是指影响牛只正常生殖功能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了牛群的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由于牛只的生殖机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导致繁殖障碍性牛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繁殖障碍性牛病不仅会导致牛只生殖系统的异常功能,还会引起牛只生长发育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牛只的生产性能。
针对繁殖障碍性牛病的防治工作,需要深入了解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方法和防治策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为兽医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繁殖障碍性牛病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策略,为兽医师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诊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繁殖障碍性牛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2.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不同症状间的关联和区别;3. 探讨各种鉴别诊断方法的优缺点,为正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4. 综合研究繁殖障碍性牛病的防治策略,提出预防措施和治疗建议;5.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成功治疗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6. 最终旨在完善繁殖障碍性牛病的诊断方法,促进牛群的健康繁殖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 正文2.1 繁殖障碍性牛病简介繁殖障碍性牛病是造成牛只生殖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泌乳期延长、发情不良、怀孕率下降等症状。
这类疾病严重影响了牛只的生殖能力和生产效益,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繁殖障碍性牛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疫病感染等是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兽医操作不当等也可能对牛只的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繁殖障碍性牛病的症状复杂多样,临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养殖户需要密切观察牛只的生殖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诊断治疗。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方法-奶牛养殖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的多发病,多集中在产后2星期内,一般发病率为20%~35%,通常是子宫黏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
由于炎症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呈慢性经过,故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给奶牛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方法。
1、病因分析饲养管理因素。
奶牛饲喂营养价值不全面的日粮,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或者摄取较少,或者营养成分的比例不合理,导致机体抗病力减弱,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
一般来说,奶牛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锰、钙等以及缺乏维生素A、Bi、B。
、E、C等多种维生素,加之摄取较少的磷和碳水化合物,都能够使其产后容易持续并发症,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轻度感染、胎衣不下等。
另外,牛舍及产房卫生不良,缺乏光照,牛床不干净,通风较差,过于潮湿等,都能够造成病原菌特别是环境性病原菌侵入子宫,从而引起发病。
人为因素。
奶牛进行阴道检查、人工授精、分娩以及助产时没有严格消毒,或者在进行助产、引产、剥离胎衣以及处理子宫脱出时操作不当,或者损伤产道,容易导致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从而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急性子宫内膜炎。
主要在奶牛产后2-3天发生,往往是由于产后发生外源性或者内源性感染而导致,主要特征是卡他性炎症。
病牛不想体温升高,一般可达到39.5-40.9℃,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精神萎靡,频繁作排尿状努责,初期有炎性黏液从阴门排出,后期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尤其在卧地时排出量明显增多。
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往往会变成慢性子宫内膜炎或者继发引起其他疾病,如产后败血症、子宫黏连等。
脓毒血症子宫内膜炎。
奶牛一般在产后7-9天内容易发生,病牛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食欲彻底废绝,胃肠停止蠕动,在阴门处可发现有子宫分泌物,通常呈暗红色,质地稀薄如液态,混杂有脓液,有时还混杂少量的黏液,并散发明显的恶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