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常见繁殖障碍原因剖析
- 格式:pdf
- 大小:149.51 KB
- 文档页数:2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上传时间:2009-11-9 10:10:06文章来源:云南奶业协会信息中心浏览次数打印)收藏李继杰(昆明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昆明,650201) 繁殖是奶牛正常生育的前提和基础,牛群的增殖,正常的产奶,良种的选择以及养奶牛的经济效益都与繁殖相关。
近年来,在全省各地做奶牛技术服务,深感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繁殖障碍,提高繁殖率,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繁殖障碍炎性产物和细菌毒素的影响,奶牛出现周期性紊乱,损害精子活动,致使配种不孕,着床困难,发生早期胚胎消失,继发子宫内膜炎。
1.发生原因:分娩过程产道感染,助产时消毒不严、剥离胎衣、治疗子宫脱出时消毒不彻底,方法不得当;输精时不仔细,损伤阴道和子宫颈:发情判断不准,多次反复输精,畜体患有全身性传染病,如结核病,布氏病,和产后继发子宫弛缓,恶露蓄积,造成子宫内感染。
2.分类(1)隐性子宫内膜炎:母牛发情周期正常,阴道,子宫形态无异常,仅见子宫角增粗、变厚、柔软、收缩弱:发情时粘液增多,亮,混有絮状肠。
(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性周期,发情排卵正常,产后屡配不孕或受孕后流产。
阴道内膜有少量混浊液,发情时流出粘液色灰白混浊,不能拉丝,含絮状物;子宫角增粗,子宫壁厚质软,弹性降低,阴道内宫颈口开放,阴道肿胀、流血、有炎性分泌物。
(3)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性周期不规律,不发情。
阴道内流出多量浓性粘稠,灰白色或黄褐色,具恶臭:子宫角肥大,子宫壁厚不均匀,收缩反应微弱:子宫颈阴道流血,肿胀,有浓性分泌物贮留。
3.防治(1)做好产后子宫保健:尽量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
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分娩后4小时以内肌肉注射衣速净(河北围场金发生产的专用药)40毫升,可切断子宫与胎盘绒毛联系和收缩子宫双效作用,尽快排出胎衣。
为帮助子宫内恶露排出,应在分娩后1—3天内。
肌注缩宫素2—3次,使子宫自净。
如果子宫颈口开放,子宫角粗大,子宫腔体大,收缩无力,应视为子宫恢复不良,肌注前列腺素。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影响奶牛正常繁殖能力的各种疾病和因素。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
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理障碍、疾病、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等。
生理障碍是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情障碍是指由于内分泌失调和生殖器官
病变等原因造成的发情周期异常,导致受精能力下降。
青春期延迟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障碍,多由于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异常引起。
妊娠障碍也是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包括
受精卵移行受阻、胚胎停育或早期胚胎流产等。
疾病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常见的疾病包括子宫炎、生殖系统感染、泌
乳干扰等。
子宫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繁殖系统疾病之一,可导致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受精
卵受阻、胚胎停育等。
生殖系统感染常导致受精效率下降和胚胎流产。
而泌乳干扰(lactation disorders)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房炎症和泌乳过多都可影响奶牛正常的发情和受精。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重要因素。
高温环境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高温可影响奶牛发情、受精和胚胎着床等。
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如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质量不好、饲喂不均衡等都会影响奶牛的发情和生殖能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繁殖障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管
理制度,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科学的饲喂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
要注意环境的调控,避免高温环境的出现,为奶牛提供凉爽的休息和饮水场所。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及
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以减少疾病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浅析影响奶牛繁殖的原因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原因影响着奶牛的繁殖。
经对奶牛繁殖的研究和探索,现把本人总结出来在各个不同时期影响奶牛繁殖各个因素提出来,供同仁志士共同参考。
一、营养缺乏对不同繁殖阶段的影响牛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尽相同,在生长、发育及泌乳等阶段中都有各自的独特需要,尤其是繁殖功能对营养条件有更严格的要求,营养缺乏时,繁殖首先受到影响。
对维持正常繁殖功能来说,母牛的营养需要较公牛更为严格。
通常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过量或比例失调可以延迟初情期,降低排卵率和受胎率,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产后乏情期延长。
1.初情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使羊的初情期延迟。
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初情的年龄呈正相关,在草质不好的草场上放牧或用过量粗饲料饲喂,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初情期延迟。
2.排卵率营养缺乏对牛的排卵率的影响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出来,通常成年母牛表现明显。
对绵羊,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可以提高排卵率。
3.妊娠牛在配种前及排卵前后的营养水平对胚胎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妨碍胚胎的生存和生长。
在限制母牛的能量摄入时,体况差的青年及老年母牛受到的危害最大,延缓胚胎的发育;妊娠早期营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血浆孕酮浓度下降,也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注射外源性孕酮可以消除这种影响。
4.产后繁殖母牛产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其营养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母牛产后为了泌乳、子宫恢复、维持体况以及重新恢复生殖机能,对营养的需求较为迫切。
如果这一阶段供给的营养不足,则往往会引起不育,产后至配种间隔时间延长,出现营养性乏情。
二、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对繁殖的影响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
在母牛发情前后如果日粮能量水平高,可增加排卵率,对妊娠早期胚胎的存活没有不良影响。
但是,如果母牛增重过快或消耗的能量过多都会使受胎间隔延长。
为了提高繁殖性能,对产后母牛应供应较高的能量,以避免失重过多,但摄入的能量应该是逐渐增加的,否则会引起肥胖。
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及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
施
奶牛的繁殖障碍一般是由畜牧业环境和管理方面造成的,它们影响到牛的生理状态、行为和繁殖力。
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营养不良:即牛饲料不均衡、摄入缺乏、过量供给,容易影响牛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复性。
(2)病害:外防疾病不到位,导致奶牛保护性免疫力的下降,影响牛的生产繁殖。
(3)生物标记不清:交配管理和母体风险评估不当,容易出现非性成熟、授精失败、错配等问题,影响繁殖效率。
(4)养殖环境:牧场太松散,牛群间沟通交流不畅,会影响母体机能,导致牛只繁殖抑制、繁殖弱化。
要提高奶牛繁殖率,有以下几点:
(1)科学配备营养:选择奶牛营养指标最佳的饲料,加强营养管理,保证牛口饱足。
(2)加强防疾:加强兽医管理,做好传染病和痉挛病预防工作,减少牛群死亡率,保证牛的健康状态。
(3)定期生物标记:以无菌排卵接种灭菌精液,以无菌人工授精技术替代自然授精,提高成功率。
(4)居室管理:加强牛群体管理,建立家畜标识制度,提倡无菌交配管理,提供良好的住所环境。
浅析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摘要:随着奶牛采取人工受精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奶牛的群体结构,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但是随之而来的奶牛繁殖率问题日益严重,母牛系列性能有所下降,对养牛的效益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畜牧工作的一大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奶牛;繁殖能力;原因;应对方法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23-11 奶牛繁殖能力下降原因1.1 饲养管理手段滞后如果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供给饲料不足或者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等,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微量元素、矿物质,都可能对奶牛正常繁殖造成影响;尤其对于高产奶牛来说,如果能够保障饲料的影响,可有效改善不孕问题。
因此,在农户选择喂养奶牛时,必须保障饲料质量,结合奶牛所处的不同时期,对饲料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常年以玉米梗作为粗饲料,而其他饲料的数量较少,那么奶牛可能由于食用饲料过于单一,缺乏营养,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对其正常机能造成影响,引发母牛的卵巢变硬、卵巢囊肿等,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发情或者异常发情。
1.2 疾病性问题影响影响奶牛孕育的疾病类型很多,如常见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支原体病、颗粒性尿道炎等传染病;还有各种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等,如滴虫病、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卵巢萎缩、内分泌失调、子宫颈炎、难产等;其中小母牛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阴道炎,由于过早配种,可能对阴道造成创伤,最终引发炎症;而经产牛则时常发生子宫炎问题,造成死胎、胎衣不下或难产;如果经产牛的身体较为肥胖,则可能引发卵巢囊肿;小母牛、体质偏瘦的老牛,也可能发生延迟排卵问题,而小母牛则多发生不排卵、生理性子宫颈口闭锁等问题;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将引发母牛不孕不育,对繁殖率产生严重制约。
1.3 繁殖技术不规范在进行人工授精、移植胚胎或者助产接产过程中,既要具备熟练的技术水平,也要注重创设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母牛的生殖道发生感染;一些出现繁殖障碍问题的高产牛,可能由于误诊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加重了不孕症症状,甚至不能治愈;另外,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一些母牛的不孕不育问题还集中表现为遗传繁殖障碍,例如,生殖器官畸形、由于遗传性问题而引发致死因子。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在奶牛繁殖工作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
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内分泌紊乱及胎产病等。
1 生殖道疾病在久配不孕的牛中,大多数牛只有生殖道炎症,且多数为子宫内膜炎和子宫颈炎,很少有输卵管炎的,除非该牛只有子宫撕裂史。
生殖道炎症之所以引起不孕,是因为生殖道发炎危害了精子、卵子及合子。
同时,使卵巢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造成不孕,常见的生殖道炎症如下:1.1 子宫内膜炎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的手臂、器械消毒不严,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均可引起产后子宫内膜感染。
1.1.1 症状:根据病理过程和炎症性质可分为急性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
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轻者无全身症状,发情正常,但不能受孕;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等表现。
患牛拱腰、举尾,有时努责,不时从阴道流出大量污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内含絮状物或胎衣碎片,常附着尾根,形成千痂。
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
若子宫内蓄积渗出物时,触之有波动感。
1.1.2 防治:产房要彻底打扫消毒,对于临产母牛的后躯要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要无菌操作。
对于患牛主要是控制感染,促使子宫内炎性产物的排出,对有全身症状的进行对症治疗。
如果子宫颈未开张,可肌注雌激素制剂促进开张,开张后肌注催产素或静注10%氯化钙溶液100~200毫升,促进子宫收缩而排出炎性产物。
然后用0.1%高锰酸钾液或0.02%新洁尔灭液冲洗子宫,20~30分钟后向子宫腔内灌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每天或隔天一次,连续3~4次,但是,对于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禁止冲洗,以防炎症扩散,应向子宫腔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进行全身治疗。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奶牛繁殖障碍指的是奶牛在配种,受孕,分娩等繁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奶牛的身体状况,也可能来自于配种和管理的问题。
以下是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一、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及原因1.卵巢囊肿:它是由于卵巢病变而形成的。
当卵巢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时,将影响雌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2.卵泡发育不良:它主要表现为奶牛排卵周期延长、黄体形成不良或不成熟。
这可能与牛群中营养不良、年龄过大或疾病感染有关。
3.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是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内分泌失调是由肾上腺、卵巢、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体内某些腺体功能障碍引起的。
4.营养不良:这是另一个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奶牛体重下降、产奶量减少、肌肉消瘦等。
5.生理性因素:供应不足的水和食物、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运输和环境压力等都可能导致生理性因素的繁殖障碍。
1.改善奶牛的饲养环境:一定要保持牛舍清洁卫生,水源干净,食物营养充足,光线适宜,避免过度运动、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等。
2.注重营养管理:为了保证奶牛健康和正常的繁殖功能,必须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
检查饲料的品质,根据奶牛的要求进行营养平衡调节。
3.规范的配种和管理:配种季节应选在春季和夏季,保证配种的时间和方法都是标准的。
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兽医检查和注射疫苗等操作程序管理奶牛。
4.药物治疗:当奶牛出现繁殖障碍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但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根据兽医指示使用,并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免出现过敏或其他副作用。
总之,解决奶牛繁殖障碍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效益,更可能导致肉质和奶制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管理中注重预防和控制,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奶牛繁殖障碍导致繁殖障碍的因素颇多,在通常饲养水平的牛场中,多见的繁殖障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子宫内膜炎,另一类是激素失衡。
1.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在繁殖工作实践中,多数子宫内膜炎是由于产犊时或之后处置不当或宫缩乏力导致恶露滞留,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
人工授精的各种器械进入生殖道消毒不严的操作,也是弓[发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
一些传染病,如布氏杆菌、胎儿孤菌病,以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mR)、阿卡斑病等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毛滴虫病)等等,都会直接或继发子宫内膜炎。
●产后正常分泌母牛新产胎衣排出后,由于宫上皮细胞碎片、粘液、血液、白细胞和脂肪等混合构成的分泌物称之为恶露。
由于分娩是开放式的有菌环境,因此所有母牛产犊后都会有细菌侵入。
恶露中的细菌量取决于分娩期间和产褥期的环境卫生条件和产犊顺助产方式。
健康情况良好、环境洁净、子宫收缩有力、雌激素分泌正常(使于宫内膜充血、白细胞活性增强而“自净”)的牛只,一般在20天之后,子宫内就会成为无菌状态。
●通过观察恶露变化,大致就能判断子宫自净程度,产后恶露的类型、颜色和数量为:●恶露中出现其他性质和颜色的恶臭物质,就表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产后十天内出现无恶露或发生乳房炎就必须警惕有否子宫内膜炎的存在。
●子宫净化一各种子宫内膜炎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繁殖之成功,因此净化子宫十分重要。
一净化子宫可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全身用药。
一卢戈氏液是净化子宫的一种选择:价格低廉使用面广效果确切无抗药性牛乳中无抗菌素的危险一卢戈氏液的配方:碘 1.O碘化钾 2.0蒸馏水 300.0或75.O?25.0(浓液)一卢戈氏液加等量甘油,能减少对子宫的刺激而减轻管责度。
一在子宫内使用100创卢戈氏液后血液中的碘含量在半小时即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两天后减少二分之一。
一授精后12小时之内及36小时之后,不可用药冲洗子宫,以免破坏可能怀孕的机会。
一卢戈氏液除了杀菌外,还可对坏死粘膜起到刮除作用,浓度高的卢戈氏液,若在发情第5?5天内使用,会使周期缩短,一般在使用后5天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