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治疗现状和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14.69 MB
- 文档页数:60
慢性肝衰竭及案例分析简介慢性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功能进行性恶化和丧失的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且进展迅速的疾病,常需要积极干预和治疗。
本文将对慢性肝衰竭进行案例分析,并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建议。
案例分析病例1:肝硬化导致慢性肝衰竭患者A,男性,年龄55岁,已被诊断患有肝硬化。
他最近出现黄疸、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和肝性脑病等症状。
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医生确认他正处于慢性肝衰竭的晚期阶段。
治疗方案:针对他的病情和肝功能进行整体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必要时进行肝移植等。
病例2:乙型肝炎引起的慢性肝衰竭患者B,女性,年龄40岁,患有乙型肝炎。
她经历了多年的乙型肝炎感染,最近开始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和并发症,包括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治疗方案: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来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同时进行肝保护和对症治疗。
治疗策略针对慢性肝衰竭的治疗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针对病因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原因,如肝炎、肝硬化等,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2. 营养支持: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饮食和必要的补充剂,以支持肝脏功能的恢复和维持。
3. 并发症管理:处理并控制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等。
4. 肝移植:在某些情况下,肝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在慢性肝衰竭晚期无法维持肝功能时。
结论慢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且进展迅速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和干预。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如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肝移植等。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
参考文献:。
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李娜;顾欢;朱英;赵钢【摘要】目前肝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肝衰竭仍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的重要疾病.一直以来,中国肝衰竭的临床治疗主要依靠单纯药物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近年来中国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采用肝移植成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案例也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外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主要集中在人工肝、肝移植,本文就肝衰竭的营养支持、病因治疗、并发症的治疗、免疫调节、人工肝、肝移植及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16【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肝衰竭;治疗进展;人工肝;肝移植【作者】李娜;顾欢;朱英;赵钢【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3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以致肝的合成、解毒、排泄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
多年来,各国学者不断对肝衰竭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问题进行探索。
2011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了《急性肝衰竭指南更新》[2]。
2012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对中国的《肝衰竭诊疗指南》进行更新[1]。
2014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发布了《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3]。
201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修订了《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4]。
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了临床实践指南《急性(暴发性)肝衰竭的管理》[5]。
本文对近年来肝衰竭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急性肝衰竭诊治进展作者:秦勇黄圣杰王金龙田梓佑徐静波来源:《新医学》2020年第10期【摘要】急性肝衰竭(ALF)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确定性治疗方法。
ALF表现为肝功能失调、凝血障碍、肝性脑病等,可迅速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近年来,ALF在早期识别与评估、重症加强治疗、人工肝以及急诊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患者的生存率也有所提高。
该文对ALF近年的诊治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预测;加强治疗;肝移植Research progres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liver failure Qin Yong, Huang Shengjie, Wang Jinlong, Tian Ziyou, Xu Jingbo.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Fuling Centr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8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Jinlong, E-mail:****************【Abstract】 Acute liver failure (ALF) progresses rapidly and yields high mortality rate. At present, no definitive treatment is available for AL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LF include hepatic dysfunction, coagulopathy and encephalopathy etc., which can rapidly cause multiple organ failure. During recent years, certain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intensive care treatment, artificial liver and emerg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ALF.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ALF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is articl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LF were reviewed.【Key words】 Acute liver failure;Prediction;Intensive care treatment;Liver transplantation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主要的传染病之一,2004至2012年我国病毒性肝炎占总传染病数的24%。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摘要】目的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迅速大量变性坏死或急性脂肪变,导致肝脏代谢异常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目的:讨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急性肝衰竭治疗原则是主要是采取综合基础疗法,维持生命,为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赢得时间。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迅速大量变性坏死或急性脂肪变,导致肝脏代谢异常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肝衰竭起病急,进展快,多有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原发病的表现。
除肝昏迷以外,严重出血倾向、急性肾衰、脑水肿、继发感染、低蛋白血症、低糖血症、低钾、钠血症等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现使病情十分凶险,预后较差。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一直认为是肝细胞功能衰竭,肝脏功能失代谢,毒性代谢产物在血循环中堆积而致脑功能障碍。
肝衰竭时,清除氨及γ-氨基丁酸的能力下降,干扰脑神经功能。
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促进肌肉摄取支链氨基酸增多,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失调,血浆中的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内阻碍了脑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脑功能障碍。
(一)病因(1)感染:细菌性(尤其是感染性休克),病毒性(肝炎),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
(2)中毒:化学品:四氯化碳,有机汞类,黄磷和磷化物,四氯乙烷,三氯乙烯等。
动植物类肝毒素:青、草、白鲢、黑鲢、鲤鱼的鱼胆,毒蕈,黄曲霉素等。
(3)药物:四环素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酮康唑,氟烷,非那西汀,吡奎酮,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醋胺酚,氯仿,氯丙嗪。
(4)妊娠急性脂肪肝。
(5)急性酒精中毒。
(6)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
(7)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
(8)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二)诊断1.临床表现突起发病,病程多在7~10天或更短时间内进展迅猛,多数有黄疸,且进行性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