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控制型PWM控制芯片UC3846

电流控制型PWM控制芯片UC3846

电流控制型PWM控制芯片UC3846
电流控制型PWM控制芯片UC3846

摘要:介绍并比较了电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了基于电流控制型PWM 控制芯片UC3846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实用电路,提出了两种UC3846输出脉冲封锁方式,设计出一种新颖的IGBT驱动电路,实验结果证明,该电路具有较好的控制特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DC/DC变换器;脉宽调制;电压控制型;电流控制型;IGBT驱动

0 引言

随着工业、航空、航天、军事等应用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开关稳压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某系统对大功率开关稳压电源提出的要求是:输入电压为AC220V,输出电压为DC38V,输出电流为100A。开关电源的结构一般为先进行AC/DC然后再DC/DC的形式,考虑到论文篇幅的限制,仅对DC/DC变换部分进行讨论。

大功率DC/DC变换器主电路拓扑有很多种,诸如双管正激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等。控制芯片的种类也非常多,主要分为电流控制型与电压控制型两大类。电压控制型只对输出电压采样,作为反馈信号进行闭环控制,采用PWM技术调节输出电压,从控制理论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单环控制系统。电流控制型是在电压控制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电流负反馈环节,使其成为双环控制系统,从而提高了电源的性能。

根据对各种拓扑和控制方式的技术成熟程度,工程化实现难度,电气性能以及成本等指标的比较,本文选用半桥式DC/DC变换器作为主电路,电流型PWM控制芯片UC3846作为该系统的控制单元。

1 电压控制型脉宽调制器和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

图1为电压控制型变换器的原理框图。电源输出电压的采样反馈值V f与参考电压V r进行比较放大,得到误差信号V e,它与锯齿波信号比较后,PWM比较器输出PWM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驱动开关管通断,产生高频方波电压,由高频变压器传输至副方,经整流滤波得到所需要的电压。改变电压给定V r,即可改变输出电压V o。

图1 电压控制型的原理图

图2为电流控制型变换器的原理框图。恒频时钟脉冲置位R-S锁存器,输出高电平,开关管导通,变压器原边的电流线性增大,当电流在采样电阻R s上的压降V s达到V e时,PWM比较器翻转,输出高电平,

锁存器复位,驱动信号变低,开关管关断,直到下一个时钟脉冲使R-S锁存器置位。电路就是这样逐个地检测和调节电流脉冲的。

图2 电流控制型的原理图

当电源输入电压和/或负载发生变化时,两种控制类型的动态响应速度是不同的。如果电压升高,则开关管的电流增长速度变快。对电流控制型而言,只要电流脉冲一达到设定的幅值,脉宽比较器就动作,开关管关断,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对电压控制型而言,检测电路对电流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反映,一直等到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后才去调节脉宽,由于滤波电路的滞后效应,这种变化需要多个周期后才能表现出来,显然动态响应速度要慢得多,且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电流控制型变换器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逐个脉冲控制和多电源的并联运行,并具有抑制高频变压器偏磁的能力。但在应用电流控制型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占空比大于50%时,控制电路不稳定,这时须加斜坡补偿;

——控制调节电路是基于从电感电流取得的信号,因此,功率部分的振荡容易将噪声引入控制电路。

2 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UC3846简介

本系统采用了UC3846作为开关控制器。UC3846是一种双端输出的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芯片,其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3所示。其引出的脚1为限流电平设置端;脚2为基准电压输出端;脚3为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脚4为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脚5为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脚6为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脚7为误差放大器反馈补偿;脚8为振荡器的外接电容端;脚9为振荡器的外接电阻端;脚10为同步端;脚11为PWM脉冲的A输出端;脚12为地;脚13为集电极电源端;脚14为PW M脉冲的B输出端;脚15为控制电源输入端;脚16为关闭端。

由图3可以看到,UC3846通过一个放大倍数为3的电流测定放大器(其输入电压必须<1.2V)来获得电感电流或开关电流信号,其输出接PWM比较器的同相端。当取样放大器输入信号>1.2V时,电流型控制器将延时关断。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经二极管和0.5V偏压后送至PWM比较器的反相端,其输出既作为给定信号,同时又被限流电平设置脚(脚1)箝位在V1+0.7V,从而完成了逐个脉冲限流的目的。当差动电流检测放大器检测的是开关电流而不是电感电流时,由于开关管寄生电容放电,检测电流会有一个较大的尖峰前沿,可能使电流检测锁存和PWM电路误动作,所以,应在电流检测输入端加RC滤波。

图3 UC3846的内部结构方框图

UC3846具有快速保护功能,它与电流取样电路延时关断不同。保护功能脚(脚16)经检测放大器接晶闸管的门极,当电路发生异常出现过流,使脚16电位上升到0.35V,保护电路动作,晶闸管导通,使脚1电平被拉至接近地电平,电路进入保护状态,输出脉冲封锁。

3 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实现

3.1 DC/DC变换器主电路

由于该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较高,主电路选取半桥式拓扑,如图4所示。V1,V2,C3,C4和主变压器T组成半桥式DC/DC变换电路。CT为初级电流检测用的电流互感器。C5为防止变压器偏磁的隔直电容。变压器的副边采用全波整流加上两级滤波以满足低输出纹波的要求。R1,C1,R2,C2,R5,C6和R6,C7为吸收电路。R3和R4起到保证电容C3及C4分压均匀的作用。电阻R7和R8为输出电压的采样电阻。

图4 DC/DC变换器主电路

3.2 控制电路

以UC3846为主要元器件组成的半桥式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控制电路

图中,R1及C1构成振荡器,振荡频率f=。为了防止主电路中V1和V2同时导通,要设定开关管都关断的死区时间。死区时间由振荡器的下降沿决定,该电路的死区时间t d=145C1[12/(12-3.6/R1)]。R2及C2组成斜坡补偿网络,以保证控制电路的稳定。C5实现软启动。由图3可以看出脚1的电位<0.5V时无脉宽输出。如图5所示,脚1经电容C5到地,开机后随着电容的充电,当电容电压高于0.5V时才有脉宽输出,并随着电容电压的升高脉冲逐渐变宽,完成软启动功能。对主电路来的反馈电压,由C3及R5和电压误差放大器组成了电压环的PI调节器。另外,系统还有较完善的保护电路。

当系统输入电压过压或者欠压时(过/欠压判断电路略),可使图5中的过/欠压输入端为低电平,光耦OP1输出高电平,因此,就会通过加速电容C6和二极管D6对UC3846的脚16施加正脉冲,从而使图3所示的UC3846芯片内部晶闸管导通,通过内部电路使脚1电平被拉至接近地电平,电路进入保护状态,UC 3846芯片输出脉冲封锁。另外,光耦OP1输出的高电平使三极管Q407饱和导通接地。由于电容C6的加速作用,三极管Q407比前述晶闸管导通稍微迟后。由于三极管的导通压降小于晶闸管的导通压降,晶闸管不能维持导通即晶闸管恢复关断。当过/欠压故障消除后,三极管Q407截止,系统重新输出脉冲。

当过流或者过载时,比较器LM393输出低电平,光耦OP2输出高电平,通过D7加在脚16,同样会封锁脉冲输出。由于晶闸管维持导通,所以系统当不过流不过载时,必须重新启动才能有脉冲输出。

3.3 驱动电路

IGBT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器件,与电流控制型器件(如GTR)比较,IGBT具有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的特点,因此,近年来IGBT在变流技术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IGBT有专用的驱动芯片,如富士公司的EXB851及EXB841,三菱公司的M57959L等,这些驱动电路具有开关频率高、驱动功率大、过流保护等优点,但都必须加额外的驱动电源,并且价格高,使设备成本大大提高。而脉冲变压器具有体积小、价格便宜、不需要额外的驱动电源,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直接驱动时,由于其脉冲前沿与后沿不够陡,使得IGBT开通和关断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图6所示的IGBT驱动电路具有开关频率高、驱动功率大、结构简单、负压关断、价格便宜等优点。IGBT容量较小时,UC3846的脚11和脚14可以直接驱动脉冲变压器。IGBT容量较大时,UC3846的驱动能力不够,V11~V14,D11~D14构成了脉冲变压器的驱动电路。D9及D10的作用主要是帮助V11~V14的关断,若没有D9及D10时,当PWM1为高电平,PWM2为低电平时,V11和V14导通,随后PWM1和PWM2均为低电平,脉冲变压器漏抗中储存的能量经D12和V14续流,A点电位降至-0.7V,即使PWM1为低电平,V11又导通,最终烧毁V11,加上D10的目的就是让电路中D12和V14在续流时将A点电位钳制在0V,从而有利于V11或V 的关断;同理,D9的作用是有利于V12或V14的关断。

13

图6IGBT驱动电路

4 实验与结论

按照以上设计思路研制出一台工程样机。在输入直流电压为250V,负载电流为50A时,测得IGBT驱动电压波形和高频变压器原边电压波形如图7所示。该变换器具有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流保护等功能,输出电压的电源调整率≤1%,负载调整率≤1%,输出电压纹波<50mV,满足了设计要求。

v:5V/div,t:10 μ s/div v:5V/div,t:10 μ s/div

(a)IGBT驱动电压波形(b)高频变压器原边电压波形

图7 DC/DC变换器实验波形

PWM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基于DSP的三相SPWM变频电源的设计 变频电源作为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指标。现代变频电源以低功耗、高效率、电路简洁等显著优点而备受青睐。变频电源的整个电路由交流-直流-交流-滤波等部分构成,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均为纯正的正弦波,且频率和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本文实现了基于TMS320F28335的变频电源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有效利用TMS320F28335丰富的片上硬件资源,实现了SPWM的不规则采样,并采用PID算法使系统产生高品质的正弦波,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灵活性好、 系统扩展能力强等优点。 系统总体介绍 根据结构不同,变频电源可分为直接变频电源与间接变频电源两大类。本文所研究的变频电源采用间接变频结构即交-直-交变换过程。首先通过单相全桥整流电路完成交-直变换,然后在DSP控制下把直流电源转换成三相SPWM波形供给后级滤波电路,形成标准的正弦波。变频系统控制器采用TI公司推出的业界首款浮点数字信号控制器TMS320F28 335,它具有150MHz高速处理能力,具备32位浮点处理单元,单指令周期32位累加运算,可满足应用对于更快代码开发与集成高级控制器的浮点处理器性能的要求。与上一代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相比,最新的F2833x浮点控制器不仅可将性能平均提升50%,还具有精度更高、简化软件开发、兼容定点C28x TM控制器软件的特点。系统总体框图如 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1)整流滤波模块:对电网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为变换器提供波纹较小的直流电压。 (2)三相桥式逆变器模块:把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其中功率级采用智能型IPM功率模块,具有电路简单、可 靠性高等特点。 (3)LC滤波模块:滤除干扰和无用信号,使输出信号为标准正弦波。 (4)控制电路模块:检测输出电压、电流信号后,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产生SPWM控制信号,去控制IPM开关管的通断从而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同时通过SPI接口完成对输入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的程控调理。捕获单元完 成对输出信号的测频。 (5)电压、电流检测模块:根据要求,需要实时检测线电压及相电流的变化,所以需要三路电压检测和三路电流检测电路。所有的检测信号都经过电压跟随器隔离后由TMS320F28335的A/D通道输入。

PWM控制原理要点

PWM控制技术 主要内容:PWM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与PWM波形的生成方法,PWM逆变电路的谐波分析,PWM整流电路。 重点:PWM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与PWM波形的生成方法。 难点:PWM波形的生成方法,PWM逆变电路的谐波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PWM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与PWM波形的生成方法,了解PWM 逆变电路的谐波分析,了解跟踪型PWM逆变电路,了解PWM整流电路。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波形(含形状和幅值)。第3、4章已涉及这方面内容: 第3章:直流斩波电路采用,第4章有两处:4.1节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4.4节矩阵式变频电路。 本章内容 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广,应用的逆变电路绝大部分是PWM型,PWM 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本章主要以逆变电路为控制对象来介绍PWM控制技术,也介绍PWM整流电路 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指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低频段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 图6-1 形状不同而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 面积等效原理: 分别将如图6-1所示的电压窄脉冲加在一阶惯性环节(R-L电路)上,如图6-2a所示。其输出电流i(t)对不同窄脉冲时的响应波形如图6-2b所示。从波形可以看出,在i(t)的上升段,i(t)的形状也略有不同,但其下降段则几乎完全相同。脉冲越窄,各i(t)响应波形的差异

滞环控制

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的仿真 桂寒 120100068 摘要: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的仿真所采用的器件简单,利用simulink 工具分析了在电流跟踪控制中采用滞环宽度并讨论了滞环宽度与开关频率和控制精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各波形。 关键词:电流滞环控制 脉宽控制 滞环宽度控制法 1. 前言 2. 应用PWM 控制技术的变压变频器一般都是电压源型的,它可以按需要方便地控制其输出电压,为此前面两小节所述的PWM 控制技术都是以输出电压近似正弦波为目标的。但是,在电流电机中,实际需要保证的应该是正弦波电流,因为在交流电机绕组中只有通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才能使合成的电磁转矩为恒定值,不含脉动分量。因此,若能对电流实行闭环控制,以保证其正弦波形,显然将比电压开环控制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2.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原理 2.1 单相电流滞环控制原理 常用的一种电流闭环控制方法是电流滞环跟踪 PWM (Current Hysteresis Band PWM ——CHBPWM )控制,具有电流滞环跟踪 PWM 控制的 PWM 变压变频器的A 相控制原理如1图所示。 图1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A 相原理图 图中,电流控制器是带滞环的比较器,环宽为2h 。将给定电流 *a i 与输出电流 a i 进行比较,电流偏差 ? a i 超过时 ±h ,经滞环控制器HBC 控制逆变器 A 相上(或下)桥臂的功率器件动作。B 、C 二相的原理图均与此相同。采用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时,变压变频器的电流波形与PWM 电压波形示于图6-23。

? 如果, a i < *a i , 且*a i - a i ≥ h ,滞环控制器 HBC 输出正电平,驱动上桥臂功 率开关器件V1导通,变压变频器输出正电压,使a i 增大。当增长到与*a i 相等时,虽然滞环比较器的输入信号的符号发生了变化,但HBC 仍保持正电平输出,保持导通,使a i 继续增大 ? 直到达到a i = *a i + h , a i = –h ,使滞环翻转,HBC 输出负电平,关断V1 ,并经过延时后驱动V4,直到电流的负半周V4才能导通。 但此时未必能够导通,由于电机绕组的电感作用,电流不会反向,而是通过二极管续流,使受到反向钳位而不能导通。此后,逐渐减小,直到时ia=ia*-h ,到达滞环偏差的下限值,使HBC 再翻转,又重复使V1导通。这样,与交替工作,使输出电流给定值之间的偏差保持在范围内,在正弦波上下作锯齿状变化。从图 2 中可以看到,输出电流是十分接近正弦波的。 图2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时的电流波形 图2给出了在给定正弦波电流半个周期内的输出电流波形和相应的相电压波形。可以看出,在半个周期内围绕正弦波作脉动变化,不论在的上升段还是下降段,它都是指数曲线中的一小部分,其变化率与电路参数和电机的反电动势有关。 2.2 三相电流滞环控制原理 图3 三相电流跟踪型PWM 逆变电路

基于FPGA的PWM控制器设计

FPGA实验报告

基于FPGA勺PWM控制器设计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掌握PWM fe术原理;了解PWM控制方法及应用;完成基于FPGA勺PWM控制器设计。 1.2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硬件描述语言(VHDL或VerilOg )和TOP-DOWN设计流程,提高对实际项目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体会FPGA项目的过程,熟悉实验报告的编写规范。 2设计原理分析 2.1利用FPGA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50MHZ勺硬件晶振进行分频和调节占空比。对硬件晶振的上升沿就行计数,当2nHZ频率利用高低电平进行分频时,当计数到n-1是对原电平进行反向就可以实现分频。占空比是对上升沿的计数是两个不同的数值时进行反向。 2.2脉宽调制(PWM基本原理:控制方式就是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所需要的波形。也就是在输出波形的半个周期中产生多个脉冲,使各脉冲的等值电压为正弦波形,所获得的输出平滑且低次谐波少。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即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例如,把正弦半波波形分成N等份,就可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所组成的波形。这些脉冲宽度相等,都等于∏∕n ,但幅值不等,且脉冲顶 部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曲线,各脉冲的幅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如果把上述脉冲序列用同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序列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等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正弦部分面积(即冲量)相等,就得到一组脉冲序列,这就是PWM fe形。可以看出,各脉冲宽度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根据冲量相等效果相同的原理,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对于正弦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PWM波形。 在PWM波形中,各脉冲的幅值是相等的,要改变等效输出正弦波的幅值时,只要按同一比例系数改变各脉冲的宽度即可,因此在交一直一交变频器中,PWM 逆变电路输出的脉冲电压就是直流侧电压的幅值。

PWM控制电路设计

PWM控制电路设计 CYBERNET 应用系统事业部 LED照明作为新一代照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仅仅依靠LED封装并不能制作出好的照明灯具。本文主要从电子电路、热分析、光学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LED特性进行设计。 在上一期的“LED驱动电路设计-基础篇”中,介绍了LED的电子特性和基本的驱动电路。遗憾的是,阻抗型驱动电路和恒电流源型驱动电路,大围输入电压和大电流中性能并不强,有时并不能发挥出LED的性能。相反,用脉冲调制方法驱动LED电路,能够发挥LED的多个优点。这次主要针对运用脉冲调制的驱动电路进行说明。 PWM是什么? 脉冲调制英文表示是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PWM是调节脉冲波占空比的一种方式。如图1所示,脉冲的占空比可以用脉冲周期、On-time、Off-time表示,如下公式:占空比=On-time(脉冲的High时间)/ 脉冲的一个周期(On-time + Off-time) Tsw(一周期)可以是开关周期,也可以是Fsw=1/Tsw的开关频率。

图1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在运用PWM的驱动电路中,可以通过增减占空比,控制脉冲一个周期的平均值。运用该原理,如果能控制电路上的开关设计(半导体管、MOSFET、IGBT等)的打开时间(关闭时间),就能够调节LED电流的效率。这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PWM控制。PWM信号的应用 PWM控制电路的一个特征是只要改变脉冲幅度就能控制各种输出。图2的降压电路帮助理解PWM的控制原理。在这个电路中,将24V的输入电压转换成12V,需要增加负载。负载就是单纯的阻抗。电压转换电路的方法有很多,运用PWM信号的效果如何呢?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及仿真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及仿真

————————————————————————————————作者:————————————————————————————————日期: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与仿真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 1 月 6 日 内容得分 1、三相桥式电路的基本原理(10分) 2、整流电路基本原理(10分) 3、pwm控制的基本原理(10分 4、三相电压型pwm整流电路仿真模型(30分) 5、结果分析(30分) 6、程序文件(10分) 总分

摘要:叙述了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功能强大的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整流器;PWM;simulink

目录 一任务书 (1) 1.1 题目 (1) 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 1.3 报告要求 (1) 二基础资料 (2) 2.1 三相桥式电路的基本原理 (2) 2.2 整流电路基本原理 (4) 2.3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6) 2.4 PWM整流器的发展现状 (6) 三设计内容 (8) 3.1 仿真模型 (8) 3.2 各个元件参数 (11) 3.3 仿真结果 (13) 3.4 结果分析 (15) 四总结 (15) 五参考文献 (15)

一任务书 1.1 题目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仿真 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电路的主要参数,并使用MATLAB软件搭建其仿真模型并验证。 设计要求(pwm整流器仿真模型参数): (1)交流电源电压600V,60HZ (2)短路电容30MVA (3)外接负载500kVar,1MW (4)变压器变比 600/240V (5)0.05s前,直流负载200kw,直流电压500V,0.05s后,通过断路器并联一个相同大小的电阻。 1.3 报告要求 (1)叙述三相桥式电路的基本原理 (2)叙述整流电路基本原理 (3)叙述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4)记录参数(截图) (5)记录仿真结果,分析滤波结果 (6)撰写设计报告 (7)提交程序源文件

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的仿真要点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原理 (2) 二、三相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系统的仿真 (5) 1、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5) 2、模块参数设置 (6) 3、电路封装 (8) 4、作图程序设计 (10) 三、仿真波形及频谱分析 (12) 四、仿真结果分析与总结 (18) 1、仿真波形比较 (18) 2、电流频谱分析比较 (19) 3、相电压、线电压频谱分析比较 (19) 4、总结 (19) 五、课设心得体会 (20) 六、参考文献 (21)

摘要: 滞环控制是一种应用很广的闭环电流跟踪控制方法,通常以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而著称。在各种变流器控制系统中,滞环控制单元一般同时兼有两种职能,一则作为闭环电流调节器,二则起着PWM调制器的作用,将电流参考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开关指令信号。然而,滞环控制的开关频率一般具有很大的不定性,高低频率悬殊,其开关频率范围往往是人们在进行滞环控制系统设计师比较关心的重要方面,只有明确开关频率的计算方法,才便于进行开关器件、滤波参数及滞环控制参数的选择。 电流跟踪型逆变器输出电流跟随给定的电流波形变化,这也是一种PWM控制方式。电流跟踪一般都采用滞环控制,即当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给定电流的偏差超过一定值时,改变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使逆变器输出电流增加或减小,将输出电流与给定电流的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关键词:电流滞环跟踪PWM、闭环控制、滞环控制器HBC、环宽、电流偏差、开关频率、响应波形、频谱图

一、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原理 常用的一种电流闭环控制方法是电流滞环跟踪PWM(Current Hysteresis Band PWM ——CHBPWM)控制,具有电流滞环跟踪PWM 控制的PWM 变压变频器的A相控制原理如1图所示。 图1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A相原理图 图中,电流控制器是带滞环的比较器,环宽为2h。将给定电流i*a 与输出电流i a进行比较,电流偏差?i a超过时±h,经滞环控制器HBC 控制逆变器A相上(或下)桥臂的功率器件动作。B、C二相的原理图均与此相同。采用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时,变压变频器的电流波形与PWM 电压波形示于图4。 ?如果,i a < i*a ,且i*a - i a ≥h,滞环控制器HBC输出正电平, 驱动上桥臂功率开关器件V1导通,变压变频器输出正电压,使增 大。当增长到与相等时,虽然,但HBC仍保持正电平输出,保持 导通,使继续增大 ?直到达到i a= i*a+ h,?i a = –h,使滞环翻转,HBC输出负电 平,关断V1 ,并经延时后驱动V4 但此时未必能够导通,由於电机绕组的电感作用,电流不会反向,而

pwm芯片

电流方式PWM 控制器 TL2842P:电流模式PWM控制器 UC2525ADW:可调PWM控制器 UC2842AN: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3842N: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3843AD: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3844AD: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3845AD: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3875N: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28083PW: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28084PW: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28085PW: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28086PW: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28220D:可调PWM控制器 UCC28221D: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38084PW: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38085PW: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38086PW:电流方式PWM控制器 UCC38C40DGK:BICMOS电流模式PWM UCC38C40P:BICMOS电流模式PWM UCC38C41D:BICMOS电流模式PWM UCC38C41P:BICMOS电流模式PWM UCC38C42D:BICMOS电流模式PWM UCC38C43D:BICMOS电流模式PWM UCC38C44D:BICMOS电流模式PWM UCC38C45D:BICMOS电流模式PWM 电压方式PWM控制器 SG2524D:可调PWM控制器 TL1454ACN:双通道PWM控制器 TL494CN:PWM控制器 TL5001ACD:电压模式PWM控制器 UCC2580D-4:单端PWM控制器 UCC35705D:电压方式PWM控制器 PWM控制器 CS2841BEBN8G:线性高性能电流模式控制器效率96% CS51021AED16:增强电流模PWM控制器 CS51022AED16:增强电流模PWM控制器 CS51220ED16:可编程同步电压模式PWM控制器 CS51221ED16:增强电压模式PWM控制器 CS5124XD8:高性能电流模式PWM控制器

PWM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PWM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于开关器件的高频通断和输出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很强的电磁骚扰信号通过空间辐射和电源线的传导而干扰邻近的敏感设备。除了功率开关管和高频整流二极管外,产生辐射干扰的主要元器件还有脉冲变压器及滤波电感等。 虽然,功率开关管的快速通断给开关电源带来了更高的效益,但是,也带来了更强的高频辐射。要降低辐射干扰,可应用电压缓冲电路,如在开关管两端并联RCD缓冲电路,或电流缓冲电路,如在开关管的集电极上串联 20~80μH的电感。电感在功率开关管导通时能避免集电极电流突然增大,同时也可以减少整流电路中冲击电流的影响。 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是一个强干扰源,开关管的散热片应接到开关管的发射极上,以确保集电极与散热片之间由于分布电容而产生的电流流入主电路中。为减少散热片和机壳的分布电容,散热片应尽量远离机壳,如有条件的话,可采用有屏蔽措施的开关管散热片。 整流二极管应采用恢复电荷小,且反向恢复时间短的,如肖特基管,最好是选用反向恢复呈软特性的。另外在肖特基管两端套磁珠和并联RC吸收网络均可减少干扰,电阻、电容的取值可为几Ω和数千pF,电容引线应尽可能短,以减少引线电感。实际使用中一般采用具有软恢复特性的整流二极管,并在二极管两端并接小电容来消除电路的寄生振荡。 负载电流越大,续流结束时流经整流二极管的电流也越大,二极管反向恢复的时间也越长,则尖峰电流的影响也越大。采用多个整流二极管并联来分担负载电流,可以降低短路尖峰电流的影响。 开关电源必须屏蔽,采用模块式全密封结构,建议用1mm以上厚度的 镀锌钢板,屏蔽层必须良好接地。在高频脉冲变压器初、次级之间加一屏蔽层

PWM驱动电路

PWM是什么? 脉冲调制英文表示是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PWM是调节脉冲波占空比的一种方式。如图1所示,脉冲的占空比可以用脉冲周期、On-time、Off-time 表示,如下公式: 占空比=On-time(脉冲的High时间)/ 脉冲的一个周期(On-time + Off-time) Tsw(一周期)可以是开关周期,也可以是Fsw=1/Tsw的开关频率。 图1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在运用PWM的驱动电路中,可以通过增减占空比,控制脉冲一个周期的平均值。运用该原理,如果能控制电路上的开关设计(半导体管、MOSFET、IGBT等)的打开时间(关闭时间),就能够调节LED电流的效率。这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PWM控制。PWM信号的应用 PWM控制电路的一个特征是只要改变脉冲幅度就能控制各种输出。图2的降压电路帮助理解PWM的控制原理。在这个电路中,将24V的输入电压转换成12V,需要增加负载。负载就是单纯的阻抗。电压转换电路的方法有很多,运用PWM信号的效果如何呢?

图2 降压电路 在图2的降压电路中取PWM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MOSFEL作为开关设计使用。当PWM信号的转换频率数为20kHz时,转换周期为50μs。PWM信号为High的时候,开关为On,电流从输入端流经负载。当PWM信号处于Low状态时,开关Off,没有输入和输出,电流也断掉。 这里尝试将PWM信号的占空比固定在50%,施加在开关中。 开关开着的时候电流和电压施加到负载上。开关关着的时候因为没有电流,所以负载的供给电压为零。如图4绿色的波形、V(OUT)可在负载中看到输出电压。 图3 运用PWM信号的降压电路

PWM电流源型变流器

电力电子学大作业 题目:PWM流源型变流器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2011年6 月7日

PWM电流源型变流器 摘要:本文对PWM电流源型逆变器(CSI)和PWM电流源型整流器(CSR)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两者的谐波特性,都采用用了特定谐波消除(SHE)这中调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相关波形,并由此结果可知特定谐波消除法对PWM电流源型变流器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制方法。 关键词:SHE、电流源型、逆变、整流 随着门极换相晶闸管(GCT)器件的出现,中压传动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使用PWM电流源型变流器。PWM电流源型变流器分为PWM电流源型逆变器和PWM电流源型整流器。前者具有拓扑结构简单、输出波形好、短路保护可靠等优点,在中压传动系统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后者具有功率因数高、进线电流畸变程度低、动态响应性能好等特点。 本文分别对PWM电流源型逆变器和PWM电流源型整流器进行了介绍,两者都采用了SHE调制法。本文还将对这个调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采用该调制法的两种变流器的谐波特性。 1.PWM电流源型逆变器 1.1 逆变器结构 图1 理想的PWM电流源型逆变器 如图1所示为理想化的PWM电流源型逆变器,它由6个GCT器件构成逆变器,且此GCT是具有反阻断能力的对称型结构。在中压传动系统中,这6个GCT器件还可以由两个或更多个器件串联代替。直流输入侧是一个理想的电流源。在实际应用中,电流源可以用电流源型整流器实现。 输入端引入的三相电容是用来帮助开关器件换相的。当开关关断的瞬间,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减小到零,电容则为储存在负载电感中的能量提供电流通路,否则可能产生很高的电压尖峰,并导致功率开关器件损坏。同时,此电容还可以起滤波的作用,以改善输出电流、电压波形。且电容值可以随

电流滞环跟踪PWM仿真

题目七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 的仿真 摘要: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的仿真所采用的器件简单,利用simulink工具分析了在电流跟踪控制中采用滞环宽度并讨论了滞环宽度与开关频率和控制精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各波形。 关键词:电流滞环控制脉宽控制滞环宽度控制法 一、前言 应用PWM控制技术的变压变频器一般都是电压源型的,它可以按需要方便地控制其输出电压,为此前面两小节所述的PWM控制技术都是以输出电压近似正弦波为目标的。但是,在电流电机中,实际需要保证的应该是正弦波电流,因为在交流电机绕组中只有通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才能使合成的电磁转矩为恒定值,不含脉动分量。因此,若能对电流实行闭环控制,以保证其正弦波形,显然将比电压开环控制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二、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原理 常用的一种电流闭环控制方法是电流滞环跟踪PWM(Current Hysteresis Band PWM ——CHBPWM)控制,具有电流滞环跟踪PWM 控制的PWM 变压变频器的A相控制原理如1图所示。 图1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A相原理图

图中,电流控制器是带滞环的比较器,环宽为2h。将给定电流i*a 与输出电流i a进行比较,电流偏差?i a超过时±h,经滞环控制器HBC 控制逆变器A相上(或下)桥臂的功率器件动作。B、C二相的原理图均与此相同。采用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时,变压变频器的电流波形与PWM 电压波形示于图6-23。 ?如果,i a < i*a ,且i*a - i a ≥h,滞环控制器HBC输出正电平, 驱动上桥臂功率开关器件V1导通,变压变频器输出正电压,使增 大。当增长到与相等时,虽然,但HBC仍保持正电平输出,保持 导通,使继续增大 ?直到达到i a= i*a+ h,?i a = –h,使滞环翻转,HBC输出负电 平,关断V1 ,并经延时后驱动V4 但此时未必能够导通,由於电机绕组的电感作用,电流不会反向,而是通过二极管续流,使受到反向钳位而不能导通。此后,逐渐减小,直到时,,到达滞环偏差的下限值,使HBC 再翻转,又重复使导通。这样,与交替工作,使输出电流给定值之间的偏差保持在范围内,在正弦波上下作锯齿状变化。从图2 中可以看到,输出电流是十分接近正弦波的。 图2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时的电流波形 图2给出了在给定正弦波电流半个周期内的输出电流波形和相应的相电压波形。可以看出,在半个周期内围绕正弦波作脉动变化,不论在的上升段还是下降段,它都是指数曲线中的一小部分,其变化率与电路参数和

pwm芯片介绍

EG3525芯片1.特点 ? ? 工作电压范围宽:+8V ~+35V 内置5.1V基准电压,精度±1% ? ? ? ? ? ? ? ? 振荡频率范围宽:100Hz~500KHz 具有振荡器外部同步功能 死区时间可调 内置软启动电路 具有输入欠压锁定功能 具有PWM锁存功能,禁止多脉冲 双通道灌电流、拉电流驱动能力 封装形式:SOP-16和DIP-16 2.描述 EG3525芯片内置了5.1V基准电压源、100Hz~500KHz宽频率振荡器、软启动电路、误差放大器、PWM 比较器、欠压封锁电路及功率管输出驱动电路等。EG3525 具有同步时钟功能,可以工作在主从模式,也可以与外部系统时钟信号同步,为设计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在C T引脚和Discharge引脚之间加入一个电阻就可以实现对死区时间的调节功能。 EG3525内部集成了软启动电路,只需在引脚8外接一个定时电容能实现PWM软启动功能。在上电过程中,软启动定时电容的电压由内部50uA恒流源进行充电,其电容两端的电压开始从零慢慢上升到Vref,同时PWM输出也从零慢慢增加到稳压所需的最大占空比,当定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上升到Vref时,软启动过程结束。 在故障电路控制Shutdown关断信号时,该关断信号对输出级及软启动电路都起作用。当Shutdown(引脚10)上的信号为高电平时,禁止EG3525的输出,同时软启动电容将开始放电。如果该高电平持续,软启动电容将充分放电,直到关断信号结束,才重新进入软启动过程。Shutdown 引脚不能悬空,应通过接地电阻可靠接地,以防止外部干扰信号耦合而影响EG3525的正常工作。 ? ? ? 逆变器电源? ? ? UPS 电源 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DC/DC 直流变换器 大功率充电器

电流滞环控制pwm

电流滞环控制的三相PWM逆变器仿真 11级三班8号XX 摘要 针对传统的SPWM电压型逆变器的不足,提出采用电流滞环跟踪PWM的逆变器控制方式。介绍了电流滞环跟踪PWM逆变器的控制原理,对其开关频率进行了数学分析,最后构建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效果明显,动态性能好,可保证电流波形好的正弦性。 关键词:电流滞环控制、三相PWM逆变器、开关频率、simulink 一、引言 三相PWM逆变器中的滞环电流控制因其控制方式简单、易于硬件实现、工作可靠、无跟踪误差、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技术的变压变频器一般都是电压源型的,它可以按需要方便地控制其输出电压,但是在电流电机中,实际需要保证的应该是正弦波电流,因为在交流电机绕组中只有通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才能使合成的电磁转矩为恒定值,不含脉动分量。因此,若能对电流实行闭环控制,以保证其正弦波形,显然将比电压开环控制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法的精度高,响应快,且易于实现。但受功率开关器件允许开关频率的限制,仅在电机堵转且在给定电流峰值处才发挥出最高开关频率,在其他情况下,器件的允许开关频率都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采用具有恒定开关频率的电流控制器,或者在局部范围内限制开关频率,但这样对电流波形都会产生影响。 二、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原理 2.1电流滞环控制原理 常用的一种电流闭环控制方法是电流滞环跟踪PWM(Current Hysteresis Band PWM ——CHBPWM)控制,具有电流滞环跟踪PWM 控制的PWM 变压变频器的A相控制原理如1图所示。

DC-DC变换器的PWM控制技术

DC/DC变换器的PWM控制技术 内容: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便携装置(如笔记本计算机、蜂窝电话、寻呼机、PDA等)中。它有两种类型,即线性变换器和开关变换器。开关变换器因具有效率高、灵活的正负极性和升降压方式的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开关稳压器利用无源磁性元件和电容电路元件的能量存储特性,从输入电压源获取分离的能量,暂时地把能量以磁场形式存储在电感器中,或以电场形式存储在电容器中,然后将能量转换到负载,实现DC/DC 变换。 实现能量从源到负载的变换需要复杂的控制技术。现在,大多数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从输入电源提取的能量随脉宽变化,在一固定周期内保持平均能量转换。PWM的占空因数(δ)是“on”时间(ton,从电源提取能量的时间)与总开关周期(T)之比。对于开关稳压器,其稳定的输出电压正比于PWM占空因数,而且控制环路利用“大信号”占空因数做为对电源开关的控制信号。 开关频率和储能元件 DC/DC变换器中,功率开关和储能元件的物理尺寸直接受工作频率影响。磁性元件所耦合的功率是:P (L)=1/2(LI2f)。随着频率的提高,为保持恒定的功率所要求的电感相应地减小。由于电感与磁性材料的面积和线匝数有关,所以可以减小电感器的物理尺寸。 电容元件所耦合的功率是:P(c)=1/2(CV2f),所以储能电容器可实现类似的尺寸减小。元件尺寸的减小对于电源设计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使得开关电源占用较小的体积和印刷电路板面积。 开关变换器拓扑结构 开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系指能用于转换、控制和调节输入电压的功率开关元件和储能元件的不同配置。很多不同的开关稳压器拓扑结构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非隔离型(在工作期间输入源和输出负载共用一个共同的电流通路)和隔离型(能量转换是用一个相互耦合磁性元件(变压器)来实现的,而且从源到负载的耦合是借助于磁通而不是共同的电器)。变换器拓扑结构是根据系统造价、性能指标和输入线/输出负载特性诸因素选定的。 非隔离开关变换器 有四种基本非隔离开关稳压器拓扑结构用于DC/DC变换器。 1. 降压变换器 降压变换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低的稳定输出电压。输出电压(V out)和输入电压(Vin)的关系为:V out/Vin=δ(占空因数)Vin>V out 2. 升压变换器 升压变换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高的稳定输出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V out/Vin=1/(1-δ)Vin 3. 逆向变换器 逆向变换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低反相输出电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V out/Vin=-δ/(1-δ)Vin>|V out| 4.Cuk变换器 Cuk(“丘克”)变换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稳定反相较低值或较高值输出电压(电压值取决于占空因数)。输出电压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一种电流型PWM控制芯片的设计

2007年第 24卷第 8期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1引言 目前 , 国内 DC-DC 电源需求量日益增大。 DC-DC 转换器分为线性电源和开关型电源。开关型电源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 , 功耗小 , 效率高 , 因此在计算机、通信、雷达、电子仪器以及家用电器等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性能的 PWM 控制芯片 , 主要用于开关型 DC-DC 电源的功率控制。该芯片采用可调整的带隙基准源 , 具有基准电压精度高、温漂低的优点。电流型反馈模式的采用使其与传统电压模式的 PWM 控制器相比 , 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的明显优点。芯片结构设计合理 , 控制功能齐全 , 为 DC-DC 电源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关键芯片。 2电路工作原理及其电流型反馈模式 如图 1所示 , 虚线框内为本电路的设计内容 , 框外是其典型应用的简化电路。本电路的主要模块包括电压基准、振荡器、误差放大器、电流检测比较器、PWM 锁存器、欠压锁定电路、输出级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等。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系统的输出电压 V O U T 经过分压处理作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入 , 与内部电压基准模块提供的 2.5V 基准电压比较后产生误差电压 , 而变压器初级线圈 (电感的电流在采样电阻上产生 的电压降 V IO U T 作为电流检测比较器的输入 , 与误差放大器产生的误差电压进行比较 , 经过PWM 锁存器和输出级的功率放大 , 输出 PWM 控制信号 Out- 一种电流型 PWM 控制芯片的设计

师娅 , 唐威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性能的功能齐全的电流型 PWM 控制芯片。电路采用可调整的带隙基准源和电流型反馈模式 , 具有基准精度高、温漂低、系统动态响应快等优点。电路的输出级驱动电流可达 1A , 开关频率可达 500kHz , 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和欠压锁定的功能。 关键词 :PWM 控制器 ; 带隙基准 ; 电流型 中图分类号 :TN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180(2007 08-0145-04 Design of Current-Mode PWM Controller SHI Ya , TANG Wei (Xi ′ an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stitute, Xi ′ 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A high performance current mode PWM controller chip is implemented in this paper. High precision, low temperature coefficent and fast dynamic response is achieved by using adjustable bandgap reference and current mode of control in this chip. In addition, The PWM controller can reach up to output current of 1A and switching frequency of 500kHz, and has function such as UVLO,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ng. Key words :PWM controller ; bandgap reference ; current mode 收稿日期 :2006-11-23 145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7年第 24卷第 8期

电流型PWM IC

UC3844是美国Unitrode公司(已被TI公司收购)生产的高性能电流型脉宽调制器(PWM)控制器。早期的PWM控制器是电压控制型的,常用的电压型PWM控制器有TL494、TL495、SG3524、SG3525等。电压型PWM是指控制器按反馈电压来调节输出脉宽,电流型PWM是指控制器按反馈电流来调节输出脉宽。 电流型PWM是在脉宽比较器的输入端,直接用流过输出电感线圈电流的信号与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进行比较,从而调节占空比,使输出的电感峰值电流跟随误差电压变化而变化。由于结构上有电压环、电流环双环系统,因此,无论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都有提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新型PWM控制器。 电流型PWM 电流型PWM正是针对电压PWM型的缺点发展起来的。它在原有的电压环上增加了电流反馈环节,构成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内环为电流控制环,外环为电压控制环。无论电流的变化,还是电压的变化,都会使PWM 输出脉冲占空比发生变化。这种控制方式可改善系统的电压调整率,提高系统的瞬态响应速度,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其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电流型PWM控制的优点如下: a)电压调整率好。输入电压的变化立即引起电感电流的变化,电感电流的变化立即反映到电流控制回路而被抑制。不像电压控制要经过输出电压反馈到误差放大器,然后再调节的复杂过程,所以响应快。如果输入电压的变化是持续的,电压反馈环也起作用,因而可以达到较高的线形调整率。 b)负载调整率好。由于电压误差放大器可专门用于控制占空比,以适应负载变化造成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因而可大大改善负载调整率。 c)系统稳定性好。从控制理论的角度讲,电压控制单闭环系统是一个无条件的二阶稳定系统。而电流控制双闭环系统是一个无条件的一阶稳定系统,系统稳定性好。 电流型PWM控制芯片UC3844的基本原理 UC3844是电流型单端输出式PWM,其最大占空比为50%,启动电压16V ,具有过压保护和欠压锁定功能。当工作电压大于34V时,稳压管稳压,使内部电路在小于34V电压下可靠工作;当输入电压低于10V时,芯片被锁定,控制器停止工作。其内部框图和引脚图如图3所示。

脉宽调制(PWM)集成电路SG3525原理及应用

麻省理工大学 集成电路应用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脉宽调制(PWM)集成电路SG3525 原理及应用 学院、系:电信学院电气系 专业班级:电气11 学生姓名:葉晓龍 任课教师:*** 2014 年 6 月8日

脉宽调制(PWM)集成电路SG3525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摘要:随着电能变换技术的发展,功率MOSFET在开关变换器中开始广泛使用,为此美国硅通用半导体公司(Silicon General)推出SG3525。SG3525是用于驱动N沟道功率MOSFET。其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广泛好评。SG3525系列PWM控制器分军品、工业品、民品三个等级。下面就SG3525的工作原理、管脚排列、主要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介绍。 关键词:PWM控制器MOSFET SG3525 开关变换器 一、概述 SG3525是电流控制型PWM控制器,所谓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是按照接反馈电流来调节脉宽的。在脉宽比较器的输入端直接用流过输出电感线圈的信号与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进行比较,从而调节占空比使输出的电感峰值电流跟随误差电压变化而变化。由于结构上有电压环和电流环双环系统,因此,无论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都有提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新型控制器。 二、管教排列及定义 SG3525芯片引脚排列如下图所示: 引脚的功能及含义如下: 引脚1:误差放大器反向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该引脚接反馈信号。在开环系统中,该端与补偿信号输入端(引脚9)相连,可构成跟随器。 引脚2:误差放大器同向输入端。在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中,该端接给定信

号。根据需要,在该端与补偿信号输入端(引脚9)之间接入不同类型的反馈网络,可以构成比例、比例积分和积分等类型的调节器。 引脚3:振荡器外接同步信号输入端。该端接外部同步脉冲信号可实现与外电路同步。 引脚4:振荡器输出端。 引脚5:振荡器定时电容接入端。 引脚6:振荡器定时电阻接入端。 引脚7:振荡器放电端。该端与引脚5之间外接一只放电电阻,构成放电回路。 引脚8:软启动电容接入端。该端通常接一只5 的软启动电容。 引脚9:PWM比较器补偿信号输入端。在该端与引脚2之间接入不同类型的反馈网络,可以构成比例、比例积分和积分等类型调节器。 引脚10:外部关断信号输入端。该端接高电平时控制器输出被禁止。该端可与保护电路相连,以实现故障保护。 引脚11:输出端A。引脚11和引脚14是两路互补输出端。 引脚12:信号地。 引脚13:输出级偏置电压接入端。 引脚14:输出端B。引脚14和引脚11是两路互补输出端。 引脚15:偏置电源接入端。 引脚16:基准电源输出端。该端可输出一温度稳定性极好的基准电压。 三、主要特点及应用领域 主要特点 (1)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2)保护功能齐全 (3)软启动特性 (4)死区可调 应用领域 (1)开关电源电路 (2)随动系统直流电机调速电路

电流型PWM 控制器在电源中的应用

电流型PWM 控制器在电源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09-3-16 14:51:51文章来源:搜电浏览次数:51 1 双环电流型PWM控制器工作原理 双环电流型脉宽调制( PWM) 控制器是在普通电压反馈PWM 控制环内部增加了电流反馈的控制环节,因而除了包含电压型PWM 控制器的功能外,还能检测开关电流或电感电流,实现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双环电流型PWM控制器电路原理如图1 所示。 从图1 可以看出,电流型控制器有两个控制闭合环路:一个是输出电压反馈误差放大器A ,用于与基准电压比较后产生误差电压;另一个是变压器初级(电感) 中电流在Rs 上产生的电压与误差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调制脉冲的脉宽,使得误差信号对峰值电感电流起着实际控制作用。 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假定输入电压下降,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下降,经电感延迟使输出电压下降,经误差放大器延迟,Vea上升,占空比变化,从而维持输出电压不变,在电流环中电感的峰值电流也随输入电压下降,电感电流的斜率di/dt 下降, 导致斜坡电压推迟到达Vea ,使PWM 占空比加大,起到调整输出电压的作用。由于既对电压又对电流起控制作用,所以控制效果较好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双环电流型PWM控制器的特点 a) 由于输入电压Vi 的变化立即反映为电感电流的变化,不经过误差放大器就能在比较器中改变输出脉冲宽度(电流控制环) ,因而使得系统的电压调整率非常好,可达到0.01 %/V ,能够与线性移压器相比。 b) 由于双环控制系统内在的快速响应和高稳定性,反馈回路的增益较高,不会造成稳定性与增益的矛盾,使输出电压有很高的精度。 c) 由于Rs 上感应出峰值电感电流,只要Rs 上电平达到1 V ,PWM控制器就立即关闭,形成逐个脉冲限流电路,使得在任何输入电压和负载瞬态变化时,功率开关管的峰值电流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过载和短路时对主开关管起到有效保护。 d) 误差放大器用于控制,由于负载变化造成的输出电压变化,使得当负载减小时电压升高的幅度大大减小,明显改善了负载调整率。 e) 由于系统的内环是一个良好的受控电流放大器,所以把电流取样信号转变成的电压信号和一个公共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相比较,就可以实现并联均流,因而系统并联较易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