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毛细管电泳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1
六章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首页习题习题参考答案习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电泳2.毛细管电泳的电场强度3.蛋白质的等电点4.电泳速度5.迁移率6.毛细管电泳技术7.电泳淌度8.迁移时间9.毛细管电泳电渗流10.焦耳热11.电渗12. 吸附作用二、选择题【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瑞典科学家A.Tiselius首先利用U形管建立移界电泳法的时间是()A.1920年B.1930年C.1937年D.1940年E.1948年2.大多数蛋白质电泳用巴比妥或硼酸缓冲液的pH值是()A.7.2~7.4B.7.4~7.6C.7.6~8.0D.8.2~8.8E.8.8~9.23.下列有关电泳时溶液的离子强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溶液的离子强度对带电粒子的泳动有影响B.离子强度越高、电泳速度越快C.离子强度太低,缓冲液的电流下降D.离子强度太低,扩散现象严重,使分辨力明显降低E.离子强度太高,严重时可使琼脂板断裂而导致电泳中断4.电泳时pH值、颗粒所带的电荷和电泳速度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慢B.pH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C.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D.pH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E.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5.一般来说,颗粒带净电荷量、直径和泳动速度的关系是()A.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B.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小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C.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大,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D.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慢E.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小或其直径越大,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6.电泳时对支持物的一般要求除不溶于溶液、结构均一而稳定外,还应具备()A.导电、不带电荷、没有电渗、热传导度小、B.不导电、不带电荷、没有电渗、热传导度大C.不导电、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大D.导电、不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大E.导电、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小7.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特点是()A.分离速度慢、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B.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长、样品用量少C.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D.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多E.分离速度慢、电泳时间长、样品用量少8.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胶,其优点是()A.机械强度好、弹性小、无电渗作用、分辨率高B.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有电渗作用、分辨率高C.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有电渗作用、分辨率低D.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无电渗作用、分辨率低E.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无电渗作用、分辨率高9.20世纪60年代中期问世的等电聚焦电泳,是一种()A.分离组份与电解质一起向前移动的同时进行分离的电泳技术B.能够连续地在一块胶上分离数千种蛋白质的电泳技术C.利用凝胶物质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技术D.利用有pH值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E.用滤纸作为支持载体的电泳技术10.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具有极高的分辨率,通常可以分离的两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差异小于()A.0.01pH单位B.0.05pH单位C.0.10pH单位D.0.15pH单位E.0.20pH单位11.双向凝胶电泳(二维电泳),最多可以分辨出的斑点数量是()A.500~1000B.1000~2000C.2000~4000D.4000~5000E.5000~1000012.下述免疫电泳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加快了沉淀反应的速度B.是将某些蛋白组分根据其带电荷的不同而将其分开,再与抗体起反应C.本法微量化程度高D.多样化程度高E.应用范围小13.毛细管电泳技术最初发展的时期是()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初期D.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E.20世纪90年代初期14.毛细管电泳时进样体积在nL级,样品浓度可低于的数量是()A.可低于10一2mo1/LB.可低于10一3mo1/LC.可低于10一4mo1/LD.可低于10一5mo1/LE.可低于10一6mo1/L15.毛细管电泳的特点()A.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小B.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大C.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大D.不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E.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16.毛细管等速电泳常用于分离()A.小离子、小分子、肽类及蛋白质B.大离子、小分子、肽类及蛋白质C.小离子、大分子、肽类及蛋白质D.小离子、中分子、肽类及蛋白质E.大离子、中分子、肽类及蛋白质17.理想的毛细管柱除应具有一定的柔性、易于弯曲,还应是()A.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B.化学和电惰性的、红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C.化学和电惰性的、可见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D.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和可见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E.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和红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18.目前所使用的毛细管柱内径是()A.5μm~25μmB.15μm~35μmC.25μm~75μmD.30μm~80μmE.50μm~100μm19.最初出现的电泳毛细管直径为()A.1mm~2mmB.1mm~3mmC.2mm~4mmD.3mm~5mmE.3mm~6mm20.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质量检测极限为()A.10-10~10-12B.10-13~10-16C.10-14~10-17D.10-15~10-18E.10-16~10-1921.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浓度检测极限为()A.10-1~10-3B.10-2~10-6C.10-5~10-8D.10-7~10-9E.10-10~10-1222.稳压稳流电泳仪属于中压电泳仪。
葡萄糖-6-磷酸检测标准葡萄糖-6-磷酸(G6P)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它在细胞内参与糖代谢通路以及核苷酸合成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因此,对G6P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本文将就葡萄糖-6-磷酸的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该检测的意义、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应用。
一、葡萄糖-6-磷酸的生物学意义葡萄糖-6-磷酸在细胞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关键中间产物,也是核苷酸的合成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的重要物质。
在线粒体内,葡萄糖-6-磷酸经过糖酵解途径被氧化成为三磷酸甘油,从而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提供细胞能量。
此外,葡萄糖-6-磷酸还参与细胞内的抗氧化反应等。
因此,对葡萄糖-6-磷酸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二、葡萄糖-6-磷酸的检测方法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血清、尿液等生物样品中葡萄糖-6-磷酸的检测。
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和酶反应产物的发色反应来测定样品中的葡萄糖-6-磷酸浓度。
2.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析方法,可以对生物样品中的葡萄糖-6-磷酸进行准确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分析时间短等优点。
3.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葡萄糖-6-磷酸浓度进行初步的筛查和分析。
4.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可以对葡萄糖-6-磷酸进行高效的分离和检测,是一种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检测方法。
三、葡萄糖-6-磷酸检测标准的制定原则1.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方法需要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葡萄糖-6-磷酸,且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2.稳定性和重复性:检测方法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操作简便和快速:检测方法需要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规模的样品检测。
4.经济性:检测方法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能够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简介
高效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又称毛细管区带电泳),它的分离根据是电场中毛细管内的溶质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是在传统的电泳基础上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分离分析技术,由于其具有无与伦比的高效.准确和高灵敏性,这项技术广泛运用于有机离子.无机离子,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分子,对映异构体和临床医学分析,同时它在生物工程,药物,环保,食品检验等领域也显示了极其重要的运用前景。
毛细管电泳仪的结构和特点
毛细管电泳仪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毛细管柱.进样系统,高压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1)电泳在细径(25-75u m,内径)弹性石英毛细管中进行,其有限长度一般为50cm.
(2)高电压(10-30KV)加在毛细管两端以产生高电场强度(100-500V/cm).
(3)分析时间短,数分钟至几十分钟可完成一次分析。
(4)多种分离模式,应用范围广(从生物大分子至小分子。
离子)
(5)样品需求量少,仪器自动化高。
现阶段取得的主要进展
P/ACE MDQ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析:
●毛细管等点聚焦●肽蛋白和糖蛋白的鉴别分析●纯度检测●免疫毛细管电泳检测
●SDS-分子量测定●肽谱分析。
毛细管电泳一.1.淌度2.电渗3.电渗率4.有效淌度5.离子活度系数6.表观淌度7.毛细管区带电泳8.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8.毛细管凝胶电泳10.毛细管电色谱二.选择1. 在CZE中,阴、阳离子迁移,中性分子也向阴极迁移,是靠()作用力推动。
A 电压B 液压C 电渗流D 电泳流2. 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是()A 电渗流大小B 电渗流方向C 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D 毛细管性质3.毛细管电泳分析中所施加的电压可高达多少伏()A 数十伏B 数百伏C 数千伏D 数万伏4. 毛细管电泳是在传统电泳分析之上发展起来的,但其采用了哪两项突破性改进?()A 细径毛细管和高电压B 细径毛细管和高灵敏检测器C 高电压和电动进样D 电动进样和快速散热装置5. 增加分离电压是提高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的途径之一,但提高电压的同时产生的问题是()A 电压不稳定B 不易控制C 高电压危险D 焦耳热6. 在什么情况下,某离子无法从毛细管柱中流出()A 电泳流与电渗流的速度和方向相等B 电泳流速度大于电渗流速度C 电泳流方向与电渗流方向相反D 电泳流速度与电渗流的速度相等, 方向相反7.与HPLC相比,毛细管电泳最突出的特点是()A 操作简单,仪器便宜,应用广泛B 分离效率高,试样用量少,分析速度快C 准确度高,操作简单D 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8.毛细管电泳中,组分能够被分离的基础是什么?()A 分配系数的不同B 迁移速率的差异C 分子大小的差异D 电荷的差异9.提高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效率的有效途径是()A 增大分离电压和增大电渗流B 减小分离电压和增大电渗流C 减小分离电压和减小电渗流D 增大分离电压和减小电渗流三.填空1.毛细管电泳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电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3刘海兴(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摘 要: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在20mmol /L Na 2B 4O 7缓冲溶液的条件下,实现了被测组分的有效分离。
测得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5.42m g/g (R S D =5.62%)(n =6)。
平均回收率为110.4%(n =6)。
本法简便、快速。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叶下珠;没食子酸中图分类号:O6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08)02-0073-02 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干燥全草,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
主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无名肿毒等。
叶下珠中含有正十八烷谷甾醇和没食子酸等。
没食子酸的含量较高,它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目前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HP LC 法等[1,2],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未见文献报道。
毛细管电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新技术,以其快速、高效、微量、灵敏度高、实验经济等特点,在化学、生命科学和药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尤其适合于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3-6]。
本文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新方法。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C L1030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北京彩陆仪器有限公司)。
H W2000色谱工作站(南京千谱软件公司)。
精密pH 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没食子酸来自中国药品和生物制品鉴定所,叶下珠购于山东潍坊颐卜生大药房。
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双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实验前,毛细管依次用1mol /L HCl 、双蒸馏水、1mol /L Na OH 、双蒸馏水各冲洗8m in,然后再用缓冲溶液冲洗8m in 。
4次运行之后,毛细管再用起初的方法清洗1次。
运行电压为20kV,紫外检测波长为270nm ,实验温度为23℃,重力进样时间为8s (7.5c m 高度差)。
[4]杨旭,雷建华,张永红,等.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意义及其局限性[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16[5]Bahar R J,Sto lz A.B il e acid transport[J].G astroentero lC li n N o rt h Am,1999,28(1):27[6]吴瑶,沈云峰,张玲,等.腺苷脱氨酶的检测及在肝病中的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2):76[7]张修礼,权启镇,孙自勤,等.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4): 142(2008-03-15收稿责任编辑王曼)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含量孙建华1)v李海霞2)张红岭2,3)徐炳欣2)张振中2,3)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药剂科新乡4530002)郑州大学药学院郑州4500013)河南省分子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郑州450052v女,36岁,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靶向药物制剂及药物分析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毛细管电泳法;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R917摘要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美托洛尔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5c m@75L m,有效长度37c m),运行缓冲液为40mm o l/L T r i s-H3PO4缓冲液(p H4.61),压力进样3.448kP a@5s,工作电压25k V,柱温25e,检测波长273n m。
结果:本法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3.099X+0.00578 (r=0.9995,P<0.05),检测范围0.050~0.250g/L,美托洛尔的最低检测限为0.025m g/L,最低定量限为0.008 g/L。
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标准。
3批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样品美托洛尔相对含量分别为99.55%,99.45%, 99.76%。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美托洛尔的含量测定。
收稿日期:2002-12-12;修回日期:2003-09-13作者简介:曹玉华(1964-),女,江苏通州人,副教授,博士.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胡黄连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曹玉华,汪云(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摘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胡黄连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缓冲液的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 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工作电极电位为0.8V (v s .SCE ),在50mm ol/L 硼砂(p H 8.4)运行缓冲液中,上述两组分在8m in 内完全分离;香草酸和阿魏酸线性范围分别为5×10-4~1×10-6m ol/L 和1×10-3~1×10-6m ol/L ,检出限分别为4.2×10-7和3.0×10-7m ol/L ;7次平行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RS D )为2.2%和2.8%,回收率(n =3)分别为99%和103%,该法灵敏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胡黄连;香草酸;阿魏酸中图分类号:O657.8;Q949.7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57(2003)06-0095-03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1],具有清热凉血、燥湿消疳的作用[2],用于治疗肝脏、肺部疾病,也可治疗慢性痢疾[3]。
主要含胡黄连素、胡黄连醇、D -甘露醇、香草酸、三棕榈酸甘油脂、类倍半萜挥发油及少量的阿魏酸等芳香酸。
1995年版的《中国药典》是以香草酸为胡黄连的质量检测依据。
已有薄层扫描[4]、高效液相色谱[5,6]、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7]用于胡黄连中的酚酸、胡黄连甙的分析。
毛细管电泳(CE )具有分离效率高,消耗样品少,无需昂贵的色谱柱与复杂的前处理等诸多优点,且电化学检测(ED )对于电活性物质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具有选择性,对于复杂的中药测定体系,CE -ED 法极具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