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便利,塑料包装材料进入

了人们的生活,它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被自然降解处理,它所带来的“白色污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下面。

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

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

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

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

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

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

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

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

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

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

对环境的污染。

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

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

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成,只不过分子量

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

产物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近年来,一些国家大力开展3R运动:即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

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

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3、研究开发降解塑料。

降解塑料具有与普通塑料同样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废弃后,其化学结构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分子,最后,被自然环境所同化。降解塑料有三类: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及双降解塑料。但是现在许多降解塑料并非100%降解,只是把塑料变为塑料碎片。目前在世界上降解塑料还远远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开发使用降解塑料也只能作为解决白色污染的辅助措施。

4、加强环保宣传。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可怕的白色污染(参考案例)

《可怕的白色污染》案例 《可怕的白色污染》,内容包括:一、课题生成的背景,二、活动目标 ,三、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四、活动过程,五、总结评价与成果展示。 一、课题生成的背景。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我们在四、五年级五个班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让学生自由选择实践课题。(调查结果如下) (附表一)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同学们对“白色污染”最感兴趣。因此,我们把实践课题确定为“可怕的白色污染”。 二、活动目标: 针对四、五年级阶段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等,围绕这个课题,我们期望达成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白色垃圾”的产生途径、组成成分以及危害程度。 2.能力目标:(1)会设计、填写简单的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处理,并对结果作出一定的解释。(2)学会写调查报告。(3)了解体验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每个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结合,组建5-8人的活

动小组,选举组长,组员分好工。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活动方案,主要分下面四个阶段进行: (1):了解“白色污染” (2):考察“白色污染” (3):分析“白色污染” (4):消灭“白色污染” 计划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主题的资料. 四、活动过程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活动过程。 (一) 1、了解“白色污染” 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学生收获很多,把搜集到的资料填写好,我们把它装订成一本册子。下面是其中一份调查表 (附表二) 活动中,我设计了评价表及时对学生开展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他们有效地开展下一步活动。 2、考察“白色污染” 学生考察“白色污染”产生的途径以及危害程度,这次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本活动计划时间半个月,分三个步骤进行: 1)、问卷调查 (2)、家庭调查 (3)、社会调查

关于白色污染及防治措施的调查报告

关于白色污染及防治措施的调查报告 能源学院 采矿工程(卓越)1201班 安强杨欢李涌路国强薛俊杰张战平李闯刘俊文焦信武

关于白色污染及防治措施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作出提出上述名词,“美丽中国”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小组决定对校园周边白色污染状况就行调查,并寻找总结防治措施。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自己周边饭店、菜场及商家有关泡沫饭盒、方便袋使用的调查,结合上网等多种方式获取的知识,向周围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使广大同学认识到正确对待白色污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使人们意识到研制新型便携工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力,社会交往能力、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搜集有关信息。 四、小组成员: 安强,杨欢,李涌,路国强,薛俊杰,张战平,李闯,刘俊文,焦信武 - 1 -

五、组内分工: 安强杨欢组织分工、整理总结 李涌路国强采访并进行各类调查 张战平薛俊杰搜集各类资料 李闯编辑及输入文本 刘俊文记录活动 焦信武组织开展各项时间活动 六、调查过程: 首先我们小组通过走访及网络等途径收集整理有关白色污染现状的图片 路边的塑料袋

白色污染严重影响水质 生活垃圾中绝大多数为难降解的塑料(网络图片)此外,我们还对本学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100份有效问卷。以下是问卷调查表以及回收数据的整理分析: - 3 -

综合实践活动——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 龙口市润新小学:张宗志 一、活动背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公路沿线两旁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望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上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如同招魂的白幡,而在车站,码头或是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令人触目惊心。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所有这一幕幕的情景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防治意识。 二、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 1、看报道,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让孩子看了一则报道: “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竟有多大?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市环保局信息中心的张处长,他说,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引起环境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

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被使用后所弃置的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据工商所的史建军所长介绍,非降解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一些发泡性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人用这种塑料制品盛装食物,有的商家甚至把做好的热饭倒入塑料袋让消费者带走食用,而当温度达到65℃以上时,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如果在使用后随意丢弃,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有的甚至在土壤中会存在100年以上,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久性的污染。 2、收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内容: (1)什么是“白色污染”?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的例子。(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 (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提出要求: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3、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 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引擎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至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范文3篇》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范文3篇》我们的家园——地球,有碧海、有蓝天,有潺潺的小溪、有青青的树儿、飞翔的小鸟……美丽极了。 可是,现在的很多地方却是垃圾遍地、纸袋乱飞。塑料袋、泡沫、一次性餐盒等白色不可回收垃圾已经遍布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更好的倡行环保,杜绝白色污染,暑假期间,我与表哥朱厚壮、刘煜组成了“爱护家园,抵制白色污染”三人调查小组,对“白色污染”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用了统计、访问和等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地点有饭店、超市、集市、垃圾场等。我们发现环保塑料袋在大型超市可以见到,并有偿使用。农村集市、小型超市还是在大面积的使用不环保的一次性塑料袋。很多饭店还提供不环保的发泡餐盒、一次性木筷子。我们发现在部分商场、超市虽然对杜绝白色污染采取了一些措施,如: 1、提升了塑料袋的价钱。 2、买东西送环保袋。 3、做少用环保袋的公益广告…… 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顾客参与了“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的行动。经统计,每一个家庭,一年大约要用300多个塑料袋、100个塑料杯。一家快餐店一天大约要用饭盒120个,一年累计下来就是40000多个。 分析

人们随意抛弃的废旧塑料等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现象,逐渐变成“白色污染”,这种污染长此放任,一定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破坏我们的家园。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大吃一惊,原来人们制造出的垃圾会造成这么大的污染。各种塑料垃圾就像是一个到处危害四方环境的白色幽灵,他的枪口已经瞄准了地球。 建议 建议大家要积极参与“地球是我家,环境靠的大家”的行动。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个简易饭盒、少随手乱扔垃圾并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 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好。 关于白色污染研究性调查报告 一、调查计划 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4篇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4篇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

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

重磅可怕的白色污染案例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设计 可怕的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白色污染”?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以身作则,消灭“白色污染”。 教学难点: 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最近你们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没有发现小草的变化啊?(小草变绿了)这预示着什么呢?(春天来了)对啊,春姑娘已经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之一是创设一个学生熟知的情境,自然的进入实践活动;目的之二是为下面的对比活动提供一个充分的条件,让学生有据可依。注意:当时正是春天) 2、出示课件: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师:在这鸟语花香、天蓝水清的世界中如果出现了这些东西(出示课件:白色污染有关图片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回答。

(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关于白色污染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前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白色污染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污染是白色污染。讨论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下白色污染的危害,如抛弃在铁路两边的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等,为进一步了解白色污染的可怕进行充分准备。) 3、揭示课题:现在这种污染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并称之为“可怕的白色污染”。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呢?(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呢?)让我们先看一组资料,多媒体出示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学生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深入一步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从文字上感知白色污染的可怕) 二、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师:白色污染源之一就是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家每天都在用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些关于白色污染的数据,相信大家统计之后一定会大吃一惊的!(简短的导语衔接,进入实践活动的第一步:统计) 师:白色污染到底有多可怕呢? 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充分利用统计图表,统计出自己的数据,是为合作交流打下基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有的学生可能是调查了几天的数量,再求出一天的平均数量,也有的学生可能只调查了一天,没有关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3000字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3000字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3000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p>一、我的调查研究: 1、我在塘墩路上,姜怡婷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也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在龙井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又走访了纸坊镇工商所。工商所的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了解到:我们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仅纸坊镇,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又去了环卫所。环卫所的叔叔告诉我,在我们纸坊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城区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我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撰写调查报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没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没有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城区变得整洁得多了,但是总的来讲,但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 福建省寿宁县实验小学刘旭东 活动背景: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可怕的白色污染》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节活动课,小学中、高年级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由低年级的以游戏、模拟现实为主,逐渐转向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这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调查、计算、讨论,一方面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从生活中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的过程,巩固统计知识。 2、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查找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我们身边有哪些白色污染? 2、调查自己家里一天大约用几个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可怕的白色污染》这一课,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加以板书)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多大? 3、身边有哪些白色污染? (展示师生所收集的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部分通过投影、幻灯展出。) 二、探究危害 1、收集数据 白色污染的情况较多,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塑料袋比较多,我们就以塑料袋为例,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究。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跟“白色污染”说NO》

《跟“白色污染”说NO》教学设计 一、主题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质优价廉的塑料制品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大量农用薄膜、包装袋、一次性餐盒等给人们带来方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危害,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威胁。我们的学生来自家家户户,所有的家庭每天都使用塑料制品,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同学们也觉得目前学校周围、家庭附近遍布塑料袋或一次性塑料用品,与青岛“卫生城市”称号相违背,因此,为了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跟“白色污染”说NO》这一主题应运而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反思,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知道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2、运用统计、计算、比较、分析等方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引起自身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现状的关注,了解环保事业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自愿的环保行为。 三、活动重点: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并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表环保行动承诺卡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共鸣。 1、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大量“白色污染”的照片,给学生带来视觉的震撼。这些图片很多都是学生身边经常看到的画面,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白色污染”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更好的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师生互动交流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危害,补充白色污染有关知识。 (师生互动交流中补充信息: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至少要200年才能分解;燃烧以后释放有毒气体;对人类的危害;对动物生命的危害;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后,通过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以往的经验,进一步感受“白色污染”危害面广、影响严重,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正义感,继而揭示课题。

白色污染现状调研报告5篇

白色污染现状调研报告5篇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白色污染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白色污染调研报告范文(一) 由于塑料制品非常的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一、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

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 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

可怕的“白色污染”

教案背景 √小学 2,学科:综合科 1,面向学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自由组合,根据主题“可怕的白色污染”展开调查。可以访问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百度”查阅有关资料。 1、调查全校每个年级的人数。 2、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3、学生准备计算器。 4、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5、胶袋、一次性饭盒等白色污染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境的意识,自觉 参与清除白色污染的行动。 2、在活动中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讨论、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 教材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由低年级的以游戏、模拟现实为主,逐渐转向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主,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用数学调查、计算、讨论,一方面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感性上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在这里,还不是从量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然后,让学生先调查自己家里每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并求出小组内

平均每个家庭一天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进而计算出学校里所有学生家里一年一共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如果铺开,占多大面积。可想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从量化的角度来重新讨论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讨论,写倡议书,让学生明白到怎样保护环境,消灭白色污染。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学会运用明白白色污染的危害性,明白保护环境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育学生从意识到行动有质的转变,自己实际行动并号召大家消灭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1、调查全校每个年级的人数。 2、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3、学生准备计算器。 4、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5、胶袋、一次性饭盒等白色污染物 学生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自备笔记本、照相机、录像机) 教学方法 课前给学生创设课外平台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亲近自然。课内互相交流与分享。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4000字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4000字 (文章一):白色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一)、活动背景: 常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我们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因此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为周围环境出一份微薄之力,并且这次活动会带动其他人的环保意识,从而加入环保活动中,为新郑环境清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环境清洁的辛苦,以后更加注重保护环境,意义非凡。 (三)、调查研究: (1)、我们在方池路上,陈思蓓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新郑市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新郑市仅市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3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仅市区,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们去了新郑市城关镇环卫所。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在城关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海盐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调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四)、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Word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听!窗外树上的鸟儿在歌唱!看!校园里的花争奇斗艳的开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香。在这样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季节,大家最想做什么呢? 生:去踏春。 师:好!跟着老师一起来做动作,一起唱着歌儿出发吧。 生:Yeah! 播放《春天在哪里》儿歌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ec1954877.html,/s?wd=%E6%98%A5%E5%A4%A9%E5%9C%A8%E5%93%AA%E9%87%8C %E5%84%BF%E6%AD%8C%E8%A7%86%E9%A2%91&rsv_spt=1&issp=1&rsv_bp=0&ie=utf-8&t n=baiduhome_pg&rsv_sug3=3&rsv_sug=1&rsv_sug1=3&rsv_sug4=469&oq=%E6%98%A5% E5%A4%A9%E5%9C%A8&rsp=0&f=3&rsv_sug2=1&rsv_sug5=0&inputT=10047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创设一个欢快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热情,耳熟能详的音乐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实践活动;其次为下面白色污染的出现形成一个反差,情绪上也有一个冲击。) 2、随着轻缓的音乐,一起欣赏清山绿水图片,出示课件图片: https://www.doczj.com/doc/ec1954877.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 c=0&lm=-1&fr=ala2&pn=3&rn=1&di=8362784710&ln=2000&word=%B7%E7%BE%B0%CD%BC %C6%AC#pn22&-1&di12594822260&objURLhttp%3A%2F%https://www.doczj.com/doc/ec1954877.html,%2F2008-02-2 1%2F2008221163826477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 v_z%26e3Bv54AzdH3Fri5p5AzdH3Fzi7wgptAzdH3F8an0m9_z%26e3Bip4s&W1024&H819&T 7359&S330&TPjpg

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研究性调查报告

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研究性调查报告 一、调查计划 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我们这位伙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XX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

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XX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组曾经岸访了塑料袋的生产厂,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记者问老板,这种塑料袋用来装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该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认这类薄膜未经消毒,肯定有害于身体,他本人从不用这种塑料袋装食物。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XX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XX 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

《2021年关于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xx年关于白色污染调查报告》课题组长:xxx 课题组员:xxx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

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 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

小学三年级环保综合实践《清除社区白色污染》研究活动方案设计附调查表

社区服务活动清除社区白色污染 一、活动背景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制品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很难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美丽的社区变得白袋满天飞。为了了解以及解决社区白色污染的问题,同学们对社区白色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并试着找出解决的办法,使一些环保意识淡薄的人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社区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活动对象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 .自主研究阶段;3.行动阶段;4.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做一些跟踪指导。b5E2RGbCAP 三、活动时间安排 本主题实践活动拟用6周时间完成

四、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了解“白色污染”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画等作品。plEanqFDPw 2、了解社区塑料袋的使用和白色污染的危害情况。 3、了解社区对白色污染的治理情况。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学会简单的调查和采访。 2、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DXDiTa9E3d

3、提高学生搜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运用的能力。学习处理调查数据。 4、形成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情感目标: 1. 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2. 了解白色无污染的危害非常严重,自觉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升环保意识。 3. 积极投身社区的白色污染清除服务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RTCrpUDGiT 4、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影响全校师生,影响家庭和社会,共同肩负起珍爱家园的责任。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5PCzVD7HxA

白色污染现状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现状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现状调查报告1 一、调查计划 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我们这位伙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xx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20xx 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组曾经岸访了塑料袋的生产厂,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记者问老板,这种塑料袋用来装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该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认这类薄膜未经消毒,肯定有害于身体,他本人从不用这种塑料袋装食物。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

小学四年级可怕的白色污染

可怕的白色污染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第 35 页 课型: 实践活动课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对 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思品目标: 1、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透视,使学生意识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 2、经历观察、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也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 具: 课件 学 具 :彩笔 计算器 空白统计表及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演示: 清秀的山水和白色污染的图片比较,你看懂了什么?变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情景? (板书:白色污染) 二 、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1 、小组交流查到的资料, 讨论: 1

)什么是白色污染? 2 )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 2 、全班汇报交流 3 小结:(课件) 农用地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 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 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污染被称为 “ 白色污染 ”

。 白色污染会对人体,环境,动物和农作物造成危害。 三、 调查计算,进一步认识白色污染的可怕。 1 、通过调查计算,看看白色污染的危害程度。 ( 1 )你家每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你是怎么知道的?) ( 2 )小组内汇报交流搜集的数据,将调查的结果制成统计表

和统计图, 2 、展示学生作业的情况,给予表扬和鼓励。 3 、 计算 ( 1 )我校约有 400 名同学,如果按上面的数据计算,每天 约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