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白色污染”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8
《可怕的“白色污染”》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白色污染”的概念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提倡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白色污染”概念和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改变不良环境习惯。
三、学情分析: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通常较为模糊,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与危害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使用大量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习惯,缺乏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可怕的‘白色污染’”。
请你们先想一想,你们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有多少?学生1:我知道“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教师:非常好!确实,“白色污染”是指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这些塑料制品难以降解,长时间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那么,你们认为这种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学生2:它可能导致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存。
教师:非常好的回答!确实,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很大,造成了大量垃圾的产生,影响了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究一下“白色污染”的危害。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白色污染”的危害教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我进行的一个实验。
我将在这个容器里放入一块塑料袋,然后倒入热水。
请你们注意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进行实验,学生们观察)学生3:塑料袋开始融化了,水也变得混浊。
教师:非常好的观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塑料袋遇到高温时,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影响水的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原因之一。
这种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和生物产生危害,对我们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可怕的白色污染I.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环保责任感,践行绿色生活。
II. 教学内容1. 白色污染的定义与来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它来源于哪些方面。
2. 白色污染的危害: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危害。
3.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包括政策法规、生活实践等方面。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了解当地白色污染现状,并提出解决措施。
III.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取信息,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IV.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2. 学具:调查表、访问记录表、查阅资料记录表等。
V.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白色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白色污染,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困扰。
2. 讲解:介绍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了解当地白色污染现状,并提出解决措施。
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VI. 板书设计1. 白色污染的定义与来源2. 白色污染的危害3.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4. 实践活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VII. 作业设计1. 调查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后的实践活动,对身边的白色污染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
2. 访问作业:让学生对身边的人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及防治措施,并填写访问记录表。
幼儿园大班《可怕的白色污染》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2. 如何引导幼儿提出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白色污染图片、视频、环保袋、可降解塑料制品等。
2. 环境:干净、整洁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危害以及如何减少白色污染。
3. 互动:组织幼儿讨论,让他们提出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4.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如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白色污染的知识,并提出家庭中的环保措施。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给予幼儿正面的反馈,鼓励他们的环保行为。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时使用环保袋,以及餐厅就餐时拒绝一次性餐具的情景。
2. 开展环保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没有白色污染的世界。
3. 开展家庭环保调查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家庭成员的环保行为,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环保行为。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环保表现。
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 收集幼儿、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针对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共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设计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已经危害到我们人类的生活。
我设计了“可怕的白色污染”的教育活动。
通过图片、课件及实物让孩子们更清楚的认识白色垃圾和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性。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1、教育幼儿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2、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1、白色污染物实物、白色污染的幻灯片、白色污染的再次利用视频。
2、塑料袋、胶水、各种图片、毛线。
活动过程一、出示物品引导幼儿讨论,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幼儿:(塑料袋、饭盒、蛋糕盘、一次性杯子、酸奶瓶、饼干包装纸)师:你们知道它们能做什么用啊?幼儿:(塑料袋可以装东西,饭盒可以装饭……)师:原来它们可以做这么多事啊,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那这些东西用完之后,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幼(引导幼儿说出扔到垃圾箱里。
)二、出示幻灯片,讨论塑料制品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在我们的周围,拍到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①到处是废旧塑料塑料制品图片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垃圾、塑料袋)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幼:(因为人们乱扔垃圾)师:那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啊?幼:(把吃完的零食的代在乱扔)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怎样啊?幼:(生病)师:你们知道什么地方用塑料制品的地方最多吗? 幼:(超市水果店等)②土壤里没有腐烂塑料制品师:大家看看,这些人在干什么呀?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师:为了促进庄稼的快速生长,许多农民在早春播种的时候就会蒙上地膜,种子在地膜的保护下,有了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能快快的发芽长大。
幼儿园大班《可怕的白色污染》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知道它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减少浪费。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白色污染的含义。
2. 引导幼儿学会节约使用物品,减少浪费。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如何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视频。
2. 白色垃圾制品:如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
3. 环保材料:如环保袋、可降解餐具等。
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1.1 教师向幼儿展示白色垃圾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
1.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制品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吗?2. 讲解:2.1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白色污染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它对环境的影响。
2.2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白色污染呢?3. 实践:3.1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使用可降解餐具等。
3.2 提问:你们在活动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 创作:4.1 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表达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想法。
4.2 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
5.2 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白色污染,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或有环保经验的家长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白色污染问题。
2. 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或环保工厂,让他们亲身体验垃圾的处理过程和环保工作的艰辛。
3. 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 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使用环保袋、节约用水等。
3. 收集团队合作创作的作品,评价幼儿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减少白色污染。
二、教学内容1. 白色污染的概念:什么是白色污染,它有哪些危害?2. 白色污染的来源:生活中哪些行为会产生白色污染?3. 白色污染防治措施:如何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4. 废旧物品创意制作: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环保创作,减少白色污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白色污染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环保宣传资料。
2. 学具:废旧塑料瓶、塑料袋、纸张等白色污染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白色污染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4. 成果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5. 动手实践: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减少白色污染。
六、板书设计1. 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环保袋等。
3. 废旧物品创意制作: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环保创作,减少白色污染。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一周内产生的白色污染情况,并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
2. 设计一款环保宣传海报,倡导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3. 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下周课堂上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2. 通过调查、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减少白色污染,养成环保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白色污染的定义与来源2. 白色污染的危害3.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4. 环保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减少白色污染,养成环保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环保宣传册、调查表2. 学具: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白色污染现象,分析其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宣传册、设计垃圾分类标识等。
5. 反思: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养成环保习惯。
六、板书设计1. 白色污染定义与来源2. 白色污染危害3. 白色污染防治措施4. 环保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白色污染知识,讨论如何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白色污染。
2. 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白色污染现象,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白色污染,养成环保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环保素养。
一、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1. 教师需要准备一套内容详实、图片生动的PPT,通过图片和数据直观地展示白色污染的现状,引发学生的关注。
2.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白色污染现象?”“你们认为白色污染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少儿园大班教课设计《可怕的白色污染》含反省大班教课设计《可怕的白色污染》含反省合用于大班的主题教课活动中间,让少儿初步认识当前科学解决这类污染的方法,指引少儿认识荒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勇敢地参加议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发展求异思想,快来看看少儿园大班《可怕的白色污染》含反省教课设计吧。
活动目标1、指引少儿认识荒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加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当前科学解决这类污染的方法。
3、勇敢地参加议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发展求异思想。
4、培育少儿养成优秀生活习惯的意识。
要点难点1、教育少儿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2、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1、白色污染物实物、白色污染的幻灯片、白色污染的再次利用视频。
2、塑料袋、胶水、各样图片、毛线。
活动过程一、出示物件指引少儿议论,惹起少儿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少儿:(塑料袋、饭盒、蛋糕盘、一次性杯子、酸奶瓶、饼干包装纸)师:你们知道它们能做什么用啊?少儿: ( 塑料袋能够装东西,饭盒能够装饭 )师:本来它们能够做这么多事啊,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的方便。
那这些东西用完以后,你们是怎么办理的呢?幼(指引少儿说出扔到垃圾箱里。
)二、出示幻灯片,议论塑料制品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在我们的四周,拍到了几张照片,我们一同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①各处是废旧塑料塑料制品图片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垃圾、塑料袋)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幼:( 因为人们乱扔垃圾 )师:那你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啊?幼:(把吃完的零食的代在乱扔)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如何啊?幼:(患病)师:你们知道什么地方用塑料制品的地方最多吗? 幼:(商场水果店等)②土壤里没有腐化塑料制品师:大家看看,这些人在干什么呀?他们为何要这样做?师:为了促使庄稼的迅速生长,很多农民在初春播种的时候就会蒙上地膜,种子在地膜的保护下,有了必定的湿度和温度就能快快的抽芽长大。
设计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进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已经危害到我们人类的生活。
我设计了“可怕的白色污染”的训练活动。
通过图片、课件及实物让孩子们更清晰的熟悉白色垃圾和白色污染的严峻危害性。
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增加环保意识。
2、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3、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1、训练幼儿熟悉环保的重要性。
2、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活动预备1、白色污染物实物、白色污染的幻灯片、白色污染的再次利用视频。
2、塑料袋、胶水、各种图片、毛线。
活动过程一、出示物品引导幼儿争论,引起幼儿的爱好。
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幼儿:(塑料袋、饭盒、蛋糕盘、一次性杯子、酸奶瓶、饼干包装纸)师:你们知道它们能做什么用啊?幼儿:(塑料袋可以装东西,饭盒可以装饭……)师:原来它们可以做这么多事啊,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那这些东西用完之后,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幼(引导幼儿说出扔到垃圾箱里。
)二、出示幻灯片,争论塑料制品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在我们的四周,拍到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①处处是废旧塑料塑料制品图片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垃圾、塑料袋)师: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状况呢?幼:(由于人们乱扔垃圾)师:那你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啊?幼:(把吃完的零食的代在乱扔)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怎样啊?幼:(生病)师:你们知道什么地方用塑料制品的地方最多吗? 幼:(超市水果店等)②土壤里没有腐烂塑料制品师:大家看看,这些人在干什么呀?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师:为了促进庄稼的快速生长,很多农夫在早春播种的时候就会蒙上地膜,种子在地膜的爱护下,有了肯定的湿度和温度就能快快的发芽长大。
一、教案基本信息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白色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白色污染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白色污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提出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6.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讨论。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8.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白色污染的资料,深入了解白色污染问题,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素养的情况。
3. 学生思考创新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和措施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图片、案例资料。
2. 互联网资源,如关于白色污染的新闻、文章、视频等。
3. 环保宣传资料。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授课方案1面向学生2学科3授课课题4课时5授课背景教案背景6学生学情7课前准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1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碧海蓝天,桃红柳绿,美丽极了!可是,此刻地球母亲却在哭泣。
由于,在她身上已经伤痕累累,遍布污染。
此刻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了,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发展,适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等开始频频地进人人们的平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廉价包装资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资料在使用后经常被随手扔掉,造成 " 白色污染 " 令人提心吊胆,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
①小学四年级学生心智方才开始成熟,慢慢步入青春发育期,积极主动,大方得体,并开始有自己的主见;②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不但掌握有限的课堂上的知识还主动的去接受课外知识,开始学会主动思虑;③喜欢自己着手实践,具备必然的实践能力;④学生喜欢上网找寻查阅有关资料认识更多知识,并学会对一些资料进行比较、整理和归纳。
1、学生准备①预习本节课内容,提出疑问;②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或资料;③网上也许书籍认识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一般有哪些④请同学们收集并检查自己家庭一周里每天要用的塑料袋个数,并填在统计表里。
2、教师准备①对学生提出课前要求和重申一些注意事项,并分好小组;②收集有关本课资料、图片等教具;③制作本节课课件。
教学目标授课重点难点教材分1、知识目标:① 学生经过自行检查初步认识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②知道了平常生活中应怎样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2、能力目标:①学生经过自主参加检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想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②经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加强实践;③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办理信息的能力。
3、感情目标:①在认识“白色污染的本源”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感情;②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赞成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③保护环境,热爱家园。
教案背景
√小学 2,学科:综合科
1,面向学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自由组合,根据主题“可怕的白色污染”展开调查。
可以访问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百度”查阅有关资料。
1、调查全校每个年级的人数。
2、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3、学生准备计算器。
4、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5、胶袋、一次性饭盒等白色污染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境的意识,自觉
参与清除白色污染的行动。
2、在活动中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讨论、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
教材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由低年级的以游戏、模拟现实为主,逐渐转向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主,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让学生用数学调查、计算、讨论,一方面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感性上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在这里,还不是从量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然后,让学生先调查自己家里每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并求出小组内
平均每个家庭一天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进而计算出学校里所有学生家里一年一共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如果铺开,占多大面积。
可想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从量化的角度来重新讨论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讨论,写倡议书,让学生明白到怎样保护环境,消灭白色污染。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学会运用明白白色污染的危害性,明白保护环境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育学生从意识到行动有质的转变,自己实际行动并号召大家消灭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1、调查全校每个年级的人数。
2、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3、学生准备计算器。
4、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5、胶袋、一次性饭盒等白色污染物
学生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自备笔记本、照相机、录像机)
教学方法
课前给学生创设课外平台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亲近自然。
课内互相交流与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姑娘已经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展示着她的风采,大家想想春天有哪些美好的景象呢?好吧,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美好的春天吧!
请看大屏幕【百度图片】
春天美景1:
春天美景2:
春天美景3:
大家说春天美吗?现在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美丽使者——环保小天使。
(出示课件:先是活蹦乱跳,后来却哭了)哎,小天使怎么哭了!为什么哭呢?想不想知道?好,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图片吧!
请看大屏幕【百度图片】
白色污染图片1:
白色污染图片2:
白色污染图片3:
你知道了什么?对,是可怕的白色污染造成的。
(揭示课题:可怕的白色污染)在我们周围还看到过哪些环境污染的现象?
(教学说明:童话式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更容易融入课堂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
)
二、探究:
1、这些现象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白色污染,你知道它对大自然环境有哪些危害吗?
生举例说明。
老师这里有一份上网查阅的资料,你们想看吗?请看:好,你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查阅网站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网站1:网站2 :这节课,小天使要和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些关于白色污染的数据,相信大家统计之后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到底有多可怕呢,让我们现在就开始活动吧!(教学说明: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系列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从心灵上呼唤人类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家园。
2、让学生考察周围的白色污染。
学生事先在周围拍摄了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说明这些东西的危害,是谁造成的。
(教学说明: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实践,只有亲身经历才是最好的说服力。
这样安排,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并有一定的收获,因为每一个人的捕捉点、眼光也有不同。
3、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白色污染源之一就是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家每天都在用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些关于白色污染的数据,相信大家统计之后一定会大
吃一惊的!白色污染到底有多可怕呢?现在活动开始了。
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整理到课本上。
2)、统计本小组同学的家庭一天一共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稍后汇报,教师记录在多媒体上出示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
3)、然后出示:全班平均每个家庭一天大约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计算器计算,结果四舍五入,由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4)、要想知道全校同学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分别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我们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讨论、合作计算。
教师板书:1天()个 1周()个1个月()个1年()个提示:1周按7天计算 1个月按30天计算 1年按365天计算
5)、单纯的数据计算结果已经让我们很吃惊,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教学说明:通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运用数学的教学,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计算结果,结果惊人,学生不由得从内心处暗暗想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
一切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
)
三、总结交流,反馈提高。
看了你统计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呢?出示一组资料(多媒体),看后你有没有好的建议呢?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你们小组的环保措施,写一份倡议书。
(教学说明:通过反馈信息,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也有转变,环境的未来是靠大家来保护,通过写倡议书,让他们呼吁全社会齐齐行动起来,消灭白色污染,好好保护地球环境。
)
四、实践活动。
1、观摩身边一些环境污染现象,同时说说应采取什么措施排除。
2、设计手抄报,展评作品。
结语:一个小女孩和妈妈出去,她抬头看天,对妈妈说:“妈妈,天上有一只白色的大鸟。
”妈妈看了一下,对孩子说,那不是大鸟,那是白色的塑料袋。
白色污染对我们的生存的环境是很严重的威胁,如果不控制后果非常可怕,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统计、计算、比较和分析,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可怕。
但是,如果我们一起努力,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少用一个塑料袋就为保护地球的环境做出了贡献,在座的每个人都作环保宣传员,白色污染一定可以控制的,相信你和我的想法一样!
(教学说明:最后号召同学们做好环保宣传工作,让他们知道历史的使命感,环境的未来是靠同学们!)
教师教学反思:实践课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倾向,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上网查找、阅读、收集资料等方式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艺术的本身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实践课冲破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学的广阔天地。
本节课中,学生从调查、统计、观看、搜索资料
等活动中产生灵感,针对环保设计不同的方案,创造欲得以满足。
实践证明,学生广泛参与,拥有学习自主权,拥有自我探索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百度搜索为本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有关白色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法等环保知识。
教学创设了真实情景,美丽的大自然及受污染后的图片让学生真实地看到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地参与环保。
总之,百度搜索为课堂教学辅助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真正达到教学手段优化。
学生的活动反思:(苏楠同学)
通过综合活动课,让我们学会耐心、专心和自信地搜集大量原始资料,再整合与利用,培养了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让我们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我们都希望以后参与更多形式的综合活动中。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海小学姓名:何敏宜职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海小学
邮政编码:528312
联系电话:0757-
何敏宜,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2004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班主任多年来我都积极撰写论文,多篇论文分别获市、区的奖励,辅导学生作文参加区、镇作文获得一等奖,我十分喜欢使用“百度”搜索引擎,因为它给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方便,为我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为我的教学工作提高作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