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研究方法论19281

科学研究方法论19281

科学研究方法论19281
科学研究方法论19281

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代码:1928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学习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的理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任务和目的,要完成这种任务和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此,方法包括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表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不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日益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及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激发辩证思维,崇尚“求是”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在拓宽、加深知识面的同时,增长学生正确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型”教育模式向“探索型”教育模式的改革。学习本课程,既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史,又要同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有助于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搞好科学研究,并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中提升出新的方法,从而推进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涉及社会工作与管理的重要工作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本专业的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等为先期课程,并与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为平行课程,并以其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充实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特征。正解理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同时了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一些历史发展概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研究对象、性质与特征以及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方法和意义(重点)识记: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一理论的研究对象,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性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特征,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方法,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理解:什么是方法?什么是科学?理解科学方法论应该是一门思维科学,理解“一切科学理论成果都属于方法”、“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

(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次重点)

识记: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在科学研究的对象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要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远为复杂;不能够将进行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在主观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为造成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区别的原因;在遵循一般的认识论原则的问题上,自然科学同人文和社会科学之间不存在区别,也不能有区别。

应用:对于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有无统一的方法论。

(三)科学研究方法论历史发展概述(一般)

识记:科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本质,中国古代方法论的特征,西方18世纪方法论的特点,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理解:近代中国方法论的变革,当代中国方法论的确立与发展,西方方法论的萌芽,西方方法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确定。

应用:中西方方法论各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哪些特点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理解科学实践观原则、唯物辩证法原则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同时也了解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将各种原则应用到实践当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科学实践观原则(重点)

识记: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理解:从实践来理解现实。

应用:遵循实践的革命的和批判的原则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启示。

(二)唯物辩证法原则(次重点)

识记: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全面性,恩格斯的辩证思维的形态,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在科学研究中,矛盾分析方法以及具体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要注意的问题。

理解: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在两个方面决定了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意义。

应用:如何坚持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一般)

识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世界历史”概念,世界历史的主要特征。

理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于人类社会的研究的重要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及其揭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概念是对人类社会已有的全部文明发展所达到的现实结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概括和揭示,“世界历史”的当代意义。

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第三章科学研究的发生方法论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研究发生中如何确定课题,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收集资料,理解课题选择的原则,制定计划的过程,以及各种资料的收集方法及其特点,了解科学研究课题的发生认识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科学研究发生中确定课题、制定计划的方法论(重点)

识记:课题选择要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制定科学研究计划的原则。

理解:老问题在研究中取得突破的条件,课题选择的原则,选题说明书的内容,科学研究计划制定的过程。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中,选题中应避免的问题。

(二)科学研究发生中收集资料的方法论(次重点)

识记:资料收集方法,科学研究的本质,抽样调查。

理解:观察和实验是搜集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文献研究的作用,研究已有认识成果的方法,信息推导法的步骤,次级分析的任务,文献研究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社会调查的必要性,调查方法,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抽样调查的优越性,积累资料的“四勤”,围绕问题收集资料的必要性。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选择资料收集方法及进行资料收集。

(三)科学研究课题的发生认识论(一般)

识记:科学研究,问题。

理解:科学研究课题始于问题,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培根和洛克对观察理解的局限性,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自觉地发现问题的具体途径,根据问题产生的特点对问题的分类。

应用:现实中如何发现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类。

第四章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与灵感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内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了解各种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在社会科学实践中,能够尽量扬长避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逻辑思维方法(重点)

识记:逻辑思维方法及其主要形式,归纳与演绎的概念,分析与综合的概念,抽象与具体的概念,类比与假说的概念。

理解:归纳的局限性,演绎的局限性,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分析的方法,综合的实质,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的具体表现,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和具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类比的作用表现,类比法的局限性,提高类比结论可靠性应注意的问题,假说的特点,假说形成的阶段,假说形成阶段的注意事项,假说检验过程。

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如何选择并运用各种逻辑思维方法。

(二)形象思维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次重点)

识记:形象与形象思维的概念,形象思维的基本规律。

理解:把握形象思维的内涵,形象思维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思维形式,形象相似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客观基础,形象典型律的基本内容,形象整合律的基本内容,科学家运用形象思维与艺术家运用形象思维的区别。

应用:形象思维在逻辑思维中的作用,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灵感思维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一般)

识记:灵感与灵感思维的概念,创新性思维的概念。

理解:灵感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相比较所具有的特征,灵感思维与创新性思维的关系,灵感思维的具体方法。

应用:灵感思维在逻辑思维中的作用,灵感思维的具体方法在科学实践中的运用。

第五章科学研究中的系统科学方法和数学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研究中的系统科学方法,包括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并理解每种科学方法的基本内容,学会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各种方法,同时对数学方法也应有一般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重点)

识记:系统概念与特征,系统方法的概念,信息与信息论的概念,信息方法的概念,功能模拟与控制论的概念。

理解:一般系统论及其基本思想方法,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等级秩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方法,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相关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信息论的基本内容,信息方法的特点,控制论的基本内容,黑箱方法的基本步骤,功能模拟与传统模拟的区别。

应用:系统方法与信息方法的区别,及其各自的作用。

(二)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次重点)

识记:突变与突变论的概念,耗散结构理论的概念,协同学的概念。

理解:质变模型的多样性与系统的演化,突变论的方法论意义,耗散结构的方法论意义,协同学的方法论意义。

(三)数学方法(一般)

识记:一些具体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运筹学方法、组合数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等。

理解: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数学作为工具的作用体现,数学作为科学研究工具的好处,研究对象的量化,数学模型对问题进行研究的步骤,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应用:举例说明数学方法的作用。

第六章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原则,理解反映论原则与知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的方法论原则的具体应用,掌握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与其相应的具体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原则(重点)

识记: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原则有哪些,“中立性观察”,知性思维。

理解: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反映论原则,知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的方法论原则,知性抽象的作用,知性的片面性,理性具体的特征,知性与理性的关系。

应用:科学理论体系如何体现反映论原则。

(二)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次重点)

识记:公理化方法,历史方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有哪些,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中的“历史”与“逻辑”,逻辑与历史的关系。

理解:使用公理化方法的要求,公理化方法的显著特点,历史方法的特征,历史方法的实质,运用历史方法的注意事项,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建构理论体系要注意的问题,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

应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与公理化方法(逻辑方法)的区别。

(三)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形式(一般)

识记: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理解:公理化的理论体系,用公理化方法建构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用公理化方法建构理论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关于事件的理论体系,反映对象发展规律的演化学的理论体系。

第七章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和检验的方法论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与科学研究成果检验的方法,理解

其内部过程,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及检验,同时也要了解理论的发展前提、动力及发展的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论问题(重点)

识记:评价标准。

理解: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活动同科学研究中的认识活动的比较,科学理论所具有的价值表现,科学理论的认识价值的内容,科学理论对人的作用,评价标准的基本前提,评价活动的基本要素,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理论内部各要素的逻辑关系,理论与主体需要的关系,理论内部各要素的逻辑关系,理论实践价值评价的标准。

应用:如何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二)科学研究成果检验的方法论问题(次重点)

识记:实践的特性,理论的逻辑检验。

理解:实践具有作为检验理论的真理性标准的功能,实践能够根据理论的指导去改造世界,实践是人的活动过程,用逻辑证明检验理论能否成立的形式。

应用:如何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检验。

(三)理论的发展(一般)

识记:理论的构成要素

理解:理论发展的前提,理论发展的动力,理论发展的形式。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科学研究方法论》,王晖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考教材:《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林定夷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30%;“应用”为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的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信息论的创立者是【】

A、贝塔朗菲B、申农C、维纳D、托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特征包括【】

A、反思性B、普适性C、经济性D、特殊性E、开放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逻辑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简述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结合《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谈谈你所理解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科学方法论

1.1.1科学方法论 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科学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知识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科学是客观的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客观实在性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必须从这些客观现实出发,科学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正确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是具有客观性的一种认识形态。 (2)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科学应该是认识的概括、抽象,因而是一种理论化的知识形态。 (3)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形态。正如罗素所说的,“科学总是一支未完成的交响曲”。由于人们总是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限制,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科学只能逐渐逼近真理,近似地反映客观实在。 “科学方法论”的界定 在“科学方法论”的语言结构中,“科学”只是个限定词,是对主词“方法论”的内涵和外延的规范。因此可以将“科学方法论”理解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证实和证伪的一般认识原则或理论学问。一般而言,科学认识又包括两个层次,即经验认识层次和理论认识层次。所谓经验认识层次是指对事实的积累以及概括、综合、分析,从而获得适用于实际目的的经验规律的阶段。所谓理论认识层次是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并形成具体领域理论体系的阶段。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然哲学时期。16世纪以前,以直接观察,直觉猜测和形式逻辑推理为主要方法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直觉观察时期。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得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璧鸩鲁等等。这一时期的科学方法基本属于经验方法范畴。 (2)分析方法为主阶段。16~19世纪,各门学科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学科和自己的研究方法。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一书问世,给当时的科学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书中着重探讨了经验归纳法。与此同时,笛卡尔在《谈方法》一书中,从唯理性的演绎论出发,强调理性的推理和分析。 从而奠定了当时以分析为总体特征的科学方法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伽利略、牛顿、休谟等。 (3)辩证方法为主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由于细胞学、能量守恒与转化论和进化论的出现,自然科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关注过程以及各种过程的整体性联系的科学,这一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开始采取辩证方法,在研究中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结合起来,动态地考察对象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这一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微观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天体演化学等现代前沿科学成果的证

科学研究方法论论文-对宇宙“热寂说”的剖析

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论学生班级: 2009级秋季班学生姓名:刘俊强 学生学号: 学生成绩: 教师签名:

对宇宙“热寂说”的剖析 宇宙“热寂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宇宙学推论,这一推论是否正确,引起了科学界和哲学界一百多年持续不断的争论。对此,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假设的基本前提是否真正存在 从宇宙学说看,无论是大爆炸理论还是别的宇宙理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宇宙真正的起源,也无法解释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观点,那么在人类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变化的起点和趋势的情况下,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无法解释其未来。基于人类目前对宇宙的认识,假定宇宙大爆炸理论成立,即宇宙起源于一原点,然后一直不断地膨胀下去,也许最终会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临界状态,宇宙膨胀到了其边界。笔者认为,即使宇宙膨胀到了临界状态,依据运动论的观点,宇宙永远是运动的,其内部的各大星系、星体等也永远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宇宙“热寂说”对宇宙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如有界或无界,是目前科学无法证实和证伪,这足以说明宇宙“热寂说”目前只是假说,或者是伪科学。 二、依据的方法是否可靠 任何物理学定律都仅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成立,如牛顿力学仅在宏观、低速、弱引力场(平直空间)、可积系统条件下成立。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同样也是如此。即指热能永远都只能由热处转到冷处(在自然状态下),它是关于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一切和热运动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的经验总结。自然界或宇宙空间的运动包括很多层面,关于热的运动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那么仅仅运用热的运动来推广到宇宙空间解释宇宙的运动是伪科学的。同时,还有一个“时空观”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各派哲学的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假如宇宙空间膨胀到最后达到极限,即所谓的临界状态,那么时间将会停止,在没有时间延续的情况下,宇宙内部不可能实现像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热均衡。第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使用条件都是相对的,温度、能量、动能、势能、运动速度等有高有低,这些如果扩展到宇宙空间内将无法比较,因为无法找到相对的参照点。因为,我认为宇宙“热寂说”的依据方法不可靠,不能称之为科学。

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报告 科学研究方法论就是探讨科学研究的发生、形成、检验以及评价。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需要进行科学研究;而理性认识怎样回到实践中去,并有效地指导实践,也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我们学习科学方法论,就是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方法论的桥梁。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到非逻辑的思维如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结合实际、怎样将理论联系到实践,都是我们要考虑到的问题。开设这门课程,就是教会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怎样合理的利用方法,怎样合理的理论联系实践,然后不懈努力,做好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我们研究生的学习阶段,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之外,最多的时间都是我们自由支配。大学四年的本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大学阶段或者研究生阶段,自学都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实践少之又少,实践水平也就很低,我们的认识高度,大多都停留在理论基础之上。当然,很好的实践水平,要建立在很高的理论基础上。 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导师的指导也是很关键的,所以选择好导师很重要。学习这个课程,我们知道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好导师。然后利用导师的指导意见,做好自己的科学研究。对于文献的搜索,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我们都应该知道一些,只是我们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不应该将文献、知识,停留在国内水平,毕竟,国内水平还是落后于国际水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们要时刻了解并跟上国际潮流的步伐,这样,不至于最后我们会落下太多。 如何很好地做好科学研究,如何利用正确的研究方法,都是这个课程所要教会我们的知识。当然,个人的认知水平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会讲理论联系实际,那么,怎么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真正做好这点,我们就不难成功了。我们做研究或者实践,都要善于发现问题,然后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导师的指导、文献的查阅、方法的运用,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并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却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研究生,实践水平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水平、理论高度。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或者进一步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合理的运用学到的知识,将理论合理地运用到实际,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创新水平。 通过学习本课程,从初入研究生阶段的选择,到最后的实践研究,我们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课程的内容要求,就是教会我们如何选择好导师、如何查询好的文献、如何做好研究,当然,这其中都关联着‘理论联系实际’。就像是盖一座大楼,筑好基础是很关键的,不然就是空中楼阁。课程的讲解,帮助我们很好的认识到自己,发现自己,也可以督促我们更加的努力,晓得,一步落下,步步艰难。 课程中,也教给我们该如何写好自己的论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我们都有写过,那些内容和认识水平,都是有欠缺的,只是要毕业而已,对于研究生阶段的论文,我们都要给自己很严格的要求,要内容实际,要有创新,而且,研究生毕业前,都要有自己的EI检索,这也代表着你在研究生阶段的水平如何,是否成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够达到现今的国内要求。

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 一、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 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 描述性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信息研究方法 探索性研究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数量研究法 功能分析法 个案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法 定性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 实证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实验法 观察法 调查法 二、具体论述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

科学方法论论文

科学方法论 经济学与商务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关颖怡2010级国贸1班101042077 摘要: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广义的则指所有正确的方法论,即科学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科学方法论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探索各部门的新生长点、提示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是从人类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的哲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普遍的方法论。它对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起指导作用,并将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形态,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有4种形态:自然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问题、数理逻辑 正文: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认识对象(自然界);认识成果:认识主题.学科内容里的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自然界存在无限发展的辨证图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科学技术论是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自然规律越来越变成历史的规律,自然科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科研方法的哲学概括.自然辩证法具有哲学的学科性质. 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确定;2,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设计与进行; 3,理论思维方法对科学事实的整理和加工; 4,科学假说的建立和验证;5,科学理论的确立和深化. 科学问题是当时的科学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实践和认识过程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结构是由问题的指向,疑项和问题的解的应答域预设三要素构成的. 问题的指向就是问题所指的研究对象;疑项是表明人们当前能力(当前状态)与求解理想(目标状态)的差距;应答域指得是问题的提法中预先设置了该问题解的存在域限,并在主观上认定所提问题的解必定存在于这个领域中.这三个要素围绕着问题的解发挥着各自的特殊功能,并有机的组成了科学问题的一般结构. 科学问题的基本类型:1,基础研究课题:此类课题是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主要目的,

科研方法论心得

科研方法论 : 学号: 专业: 日期:2016. 01. 13

科研方法论心得 作为一名刚入学的研一新生,虽然明年就要进入课题研究了,但是目前来说对科学研究还没有具体的了解,而这门课程的开设使我对科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从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到科研的一般过程,从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到科学研究的实践应用,老师们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和具体的介绍,并且还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使我对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分理解了科研的一般过程,虽然还没有进行过科研,但是我认为通过这一系列的系统学习,将为明年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些基础,当以后真正进行科研工作时,就会比别人少走一些弯路,就像有些人说的:“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够赶上虽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具体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1、科研选题与信息收集 1.1科研选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搞好研究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立科研课题、提取科学事实、提出科学假说、理论实践检验、建立科学体系概括了科研的一般过程。科学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提出有创见的、合适的研究课题,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获取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选定一个优秀课题,必须遵循选题的原则。大量的研读科学论文,结

合实验实践发现问题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具有创新性的课题是非常重要的。 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能性原则、优势性原则、需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团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研选题的方式:1从招标围中选题2从碰到的实际问题中选题3从文献的空白点选题4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5从跨领域的研究中选题。 科研选题程序:1提出问题2查阅文献3形成假说4构建方案5选题报告6确立课题 科研选题策略:1价值取向2调研充分3量力而行4相互沟通1.2信息收集 收集和积累有关信息,是科学研究首要的、日常的工作,也是科研选题的基础。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一般不,而且为争得最先发现权而抢先发表;以应用技术为研究成果的新技术、新配方、新工艺、新材料等真正的技术秘密,则需要及时的申请专利加以保护。 1.2.1信息的类型 1、按文献的载体分类:如纸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数字图书馆等、 2、按文献发布的类型分类:有图书、期刊、特种文献。 3、按文献实用的级别分类:有零次、一次、二次、三次等信息源之分。

科学研究方法论1

科学研究方法论 楔子 ?时代呼唤大批德识才学兼备的科技英才; ? 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它的人;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极其重要; ? 正确运用科研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引言 ——科学是由建立在经验和逻辑基础之上的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遍性和精确性陈述构成的有组织的知识。 “科学是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它是直接产生知识、间接产生行动的手段。” ——爱因斯坦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science 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 (求知、知识);现译名“科学”源于日语(福泽谕吉)译法;由康有为引进(1893),原译名“格致”。 ? 科学的内涵 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创造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机制 ? 关于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 1、对未知的自然领域进行研究探索,以揭示和掌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运行变化规律——基础研究; 2、研究如何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物质产品——应用基础研究 ? 关于方法:为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途径、手段 或策略 方法(method )探源: 希腊语 μετα(沿着)+οδο?(道路) μετοδ(途径、方法) method 中文 《墨子·天志》:量度方形之法知行之法 是从科学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 方法 ? 科学方法的分类:按普遍程度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各个自然科学门类的特殊研究方法; 第二层次: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般研究方法; 第三层次:普遍性的哲学方法。 ? 科学方法的分类:按本身特点分为 经验认识方法; 理论思维方法。 两者无明确界限,相互交织。通过前者获得最基本的研究材料,通过后者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上升为科学假说或理论。 ? 科学方法的分类:按研究对象分为 ? 物质科学方法(用于物质和非生命系统) ? 信息科学方法(用于信息和程序系统) ? 生命科学方法(用于生命系统) ? 意识科学方法(用于人类意识活动和人 工智能系统) ? 人体科学方法(用于人体研究 “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与客体发生关系……。相反地,在真理的认识中,分析方法不仅是许多已知规定的集合,而且是概念的自在和自为的规定性。” ——黑格尔(G.W.F.Hegel ? 身的一般规律及一般方法,以及人类认识客观事实的基本程序及一般方法。既研究个别特殊研究方法的规律性,也研究这些方法整体上的相互联系。 ? 科研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 科学研究无坦途,科研方法发展过程漫长而艰难:“我相信在科学上并没有平坦的大道……。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只有经历了不断试探,一再失败,才能寻找出合适的方法,开辟出赖以前进的道路。” ——玻恩(M. Born ) ? 始(公元前6-3世纪,古希腊:泰勒斯、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运用演绎推理,从经验观察上升到理论认识。亚里士多德创立形式逻辑上的科学方法论和公理方法;导致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问世 ? 毕达哥拉斯、帕拉图、阿基米德)。首先提出自然界的

科研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常用研究方法介绍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1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 2

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3

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DUF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学号2015100623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姓名祁珊珊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 95 □ 90 □ 85 □ 80 □ 75 □ 70 □ 65 □ 60 □ 60以下

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日趋增强,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现代的科学发展中,综合性研究趋势不断增长,科学知识整体化成了主要趋势。这一趋向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的各个不同学科之间或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之间,而且更加突出地便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知识门类之间。在这两大知识门类之间,产生了许多新的科学研究的生长点。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正是出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这将使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在方法论层析上的表现。本文主要对方法论在管理科学领域中的运用做出了分析,主要介绍了实证研究中蕴含的方法论的思想以及在管理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对管理研究设计中方法论思想的渗透作了剖析。 关键词:方法论;管理科学;研究设计;实证研究 Abstract In this paper,In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 practice activity of contact more and more closely, the socialization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s increasingly elaborate and activity increasingly strengthen, science highly differentiated and highly integrated unified.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history.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rend grow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became the main trend.This trend not on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natural science or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and a more prominent place was now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eat knowledge.Between these two knowledge category, has produced many new growing point of science.Contemporary the most creative way of thinking i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This will make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a new level.Contemporary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permeable performance in chromatography on methodology.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science has made the analysis, mainly introduced the thoughts that contains the methodology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design of the thought. Key words: methodology;Management science;Study design;The empirical research

科研方法论论文

课程报告 摘要:科学研究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任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对科学研究的认识与思考,通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运用,从而获得非凡的科学成就。 关键词:科研认识方法精神 正文: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科学是艰巨的、诚实的劳动,它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求实精神;科学是探索未来、创造未来的,它培养人们宏伟的胸襟,宽阔的眼界,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科学是同谬误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培养人们不畏艰险、不怕挫折、锲而不舍,一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勇气;科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同一切投把取巧、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行径格格不入,它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培养人们的献身精神。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是对现实物质世界的局部或整体表现出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和作出客观的理性的认识。科学来源于实事求是。“实事”就是以事实为依据,“求是”就是要找出事物出现的所以然。科学的真实性更在于经得起实践的再考验,所以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和行为,都是非科学的。 现在我们说的现实世界(或物质世界)是一个统一的世界,科学对灵魂世界或神的世界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历史过程来看,有神论是原始的,人们是从知识甚少的过程中生存过来的,这一过程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人类认识科学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人类从有神论到认识科学,是思维认识的革命性飞跃。今天谈科学和现实世界,包括宇宙整体的全部内容,自然也包括人自己。所以,今天既有自然科学,又有人文科学。两者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具

科学方法论

科研方法论 姓名: 学号: 专业: 日期:2018. 11. 07

通过学习科学方法论这门课,我对科研以及其方法有的一个大概的了解,大致知道了在研究生阶段该如何进行科研,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门课程学习后的理解: 1、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 要想取得科研成果,首先要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其中包括:科研心态、专业学习、团队精神以及学习能力等。下面将对以上4点进行较详细的说明。 1.1科研心态 ①平和的心态:既然选择了研究生,就注定要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科研。不要再和已工作的同学比赚钱,不要去和做公务员的同学比悠闲…… ②吃苦的精神: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有不怕困苦、迎难而上的精神。做科研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一定要做得住冷板凳,不拍失败的挫折,最担心的就是遇到苦难就怨天尤人、自甘堕落。 1.2专业学习 研究生期间,专业课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做科研甚至以后工作的基础。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专业课就相当于各种基础的食材,只有够丰富的食材,才能烹饪出可口的美食。 1.3团队精神 ①团队组成:科研团队,一般是指一个课题组具有合作关系的成员,即导师、师兄师姐以及以后的师弟师妹们等人。 ②团队精神:1)尊敬导师; 2)谦虚向师兄师姐学习;3)爱护

帮助师弟师妹;4)勤奋,积极,多看,多听,多做。 1.4学习能力 ①能动性:遇到困难时,通过各种手段,主动自己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的能力。研究生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动性是首先要具有的能力 ②资料搜索: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去搜索资料。这时我们如何使用现有资源(包括图书馆,数据库,网络等)变得十分重要。 2、选择正确的课题方向 2.1 选择科研课题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选择的课题将决定以后所从事的领域和主攻方向,是科研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积累和产生知识的源泉。 2.2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和课题 选择研究方向要注意一下三点:①重要性:核心或关键科学问题; ②新颖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③实用性: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 2.3 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有五个主要的环节,分别是:①选择课题:选择科研方向和研究的课题;②收集信息:收集课题相关的信息和知识;③发现问题:寻找课题关键问题和突破口;④解决问题:理出思路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⑤归纳总结: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整理发表。 2.4 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选题要恰当:防止选题过大、过难,这样的课题完不成;防止选择过小过易不重要课题。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许多学子为撰写毕业论文而绞尽脑汁发愁,论文东拼西凑应付差事,实在不行,在网上 另请高手代写论文通关,其实掌握了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揭开毕业论文的神秘面纱,一切会变得简单而明了。下面分享常用的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 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 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 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 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 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四、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 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代码:1928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学习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的理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任务和目的,要完成这种任务和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此,方法包括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表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不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日益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及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激发辩证思维,崇尚“求是”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在拓宽、加深知识面的同时,增长学生正确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型”教育模式向“探索型”教育模式的改革。学习本课程,既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史,又要同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有助于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搞好科学研究,并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中提升出新的方法,从而推进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涉及社会工作与管理的重要工作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本专业的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等为先期课程,并与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为平行课程,并以其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充实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特征。正解理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同时了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一些历史发展概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研究对象、性质与特征以及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方法和意义(重点)识记: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一理论的研究对象,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性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特征,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方法,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科学方法论论文

科学方法论论文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几种思维形式 创造性是人的生命力的最高表现,人类正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创造型推动历史的前进.创造性思维是价值最高的思维.,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促进事业发展的高效工具,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能力品质,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项开创性的位置事务的高级思维,追求独到、最佳、新意,形成新的见解和办法的思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此高度的概括,客观地反映了“创造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保证。达尔文有一句至理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者就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所以现在有人说,人不富有创造性就会下岗;企业不富有创造性就会倒闭;地区不富有创造性就会没有人气;政党不富有创造力就会下台。 对于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课堂教学抓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当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先大致了解这些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思维形式: 一、怀疑 怀疑是人类优秀的思维品质。任何新的理论的诞生,都有一个怀疑的过程。盲从和因循守旧永远不会产生新的理论成果。 二、寻找怀疑的根据 只怀疑而不去寻找怀疑的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幼芽就枯萎了。为了使怀疑这棵幼芽生长、开花、结果,就必须寻找怀疑的根据。寻找怀疑的根据,就意味着否定过去的学说、理论,建立新的学说、理论;寻不到根据,也可加深对自己已有理论的理解、认识。伽利略、戴维、莫顿、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寻找出怀疑的根据。怀疑和寻找怀疑的根据,是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的表现。 三、逆向思维 就是背逆常人思维的方向去思考。这表现了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人们歌颂小草,说它不用灌溉,不用施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尽绵薄之力打扮春天”。而我们则批判小草,说它与庄稼争水分,争肥料,造成庄稼减产,应该“除恶务尽”。这样思考,符合客观实际,因而是正确的。逆向思维,应仔细斟酌是否符合实际,否则逆向思维的结果便是错误的。因此,在运用逆向思维时,必须深入了解所否定的理论、学说是否具片面性或是否错误。如果怀疑、否定不符合社会实践的理论或学说,则必然产生错误。 四、多角度、多侧面思维

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学生姓名:李恩宇 学号:03010016 所在院系:商学院 专业:应用经济学 教师:王芳老师 2011年12月16日

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商学院应用经济学李恩宇 03010016 摘要: 波普尔在扬弃方法论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传统的方法论 个人主义与人文科学理解论等基础上建构了以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猜测) 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 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波普尔正是依凭其独特而新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 第三世界理论; 方法论个人主义; 境况分析法; 客观理解法; 波普尔 一、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前提;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与延伸的结果。波普尔提出的第三世界或世界理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 也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 1. 证伪主义方法论与猜测反驳法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 然规律, 而由培根开创并加以系统描述的归纳的科学方法从17世纪 到2 世纪几乎成为所有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归纳的科学方法是一种以收集特殊例子的观察现象为基础而建立普遍陈述的 方法,它强调了观察与实验在普遍陈述或科学规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 认为只有它才能提供可信知识。波普尔否定了归纳的科学法论,

论科学研究方法论样本

论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数据库】马列、哲学、政治、法律、社科总论三季度 【文献号】511 【原文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 3 【原刊页号】149~152 【分类号】C3 【分类名】管理科学 【复印期号】 08 【标题】论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陈昆玉 【作者简介】陈昆玉, 管理学博士, 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后, 江苏南京210093; 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云南昆明 650221。 【内容提要】现阶段, 国内的管理研究文献普遍存在”方法导向”的弊端, 究其原因在于不重视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运用。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 提出了管理研究过程系统模型, 包括管理问题产生、提出目标或目的、诊断问题和预期答案等; 论述了基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管理研究途径, 包括识别问题、限定研究目标、提出假设等; 指出”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属于研究方法, 是研究方法论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阶段各有所为, 而科学的管理研究在于以”方法论”作指导, 遵循”问题导向”的研究逻辑。 【摘要题】理论探讨 【正文】 0 前言 在各个传统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许多进步, 或多或少都是以纳入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方法为条件的。与社会科学研究一样, 管理研究的起源也受到了自然

科学的启迪。近现代, 相继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工业工程、运筹学、系统工程等学科, 便集中体现了科学方法在管理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然而, 实践表明,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并非没有边界。在很多管理研究专题上, 还需要运用主观思辨研究。关键不在于两种方法孰优孰劣问题, 而在于针对不同的研究专题, 应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也即遵循研究的”问题导向”。然而, 纵观当前国内的众多管理研究文献, 能够发现其存在”方法导向”的弊端, 把科学研究或思辨研究的触角深入到各种管理研究专题, 无论其是否适合。这不利于管理问题的辨识和解决, 更不利于管理知识的系统积累。 出现上述弊端的主要原因在于, 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论”缺乏明晰的区分, 将前者当作后者。”研究方法”是指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研究目标的具体技术、工具或程序。”研究方法论”则是指研究项目的一般途径。”研究方法”是”研究方法论”所涉及的一部分。科学研究方法论则强调研究方法论在科学知识拓展上的运用。因此, 管理研究中, 强调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运用极为重要, 但这需要首先对管理研究过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本文旨在探讨管理研究过程以及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1 管理研究的过程 管理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有规则的获取管理知识的过程, 它旨在发现、辨识或解决管理领域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作为一项研究活动, 管理研究具有以下3层内涵: ①经过管理研究过程, 管理的新知识得以创造; ②管理研究所产生的知识是可靠的; ③作为一种过程, 管理研究遵循一定的顺序或一系列步骤。 管理研究的第一层内涵决定了, 管理研究过程应该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创造过程, 也即, 管理研究过程应该始于管理问题的产生, 而且这种管理问题是前人的研究成果无力解释或解决的新问题。管理研究的第二层内涵决定了, 经过管理研究过程所产生的新知识应该经得起一般承认的论证规则的证明。管理研究的第三层内涵决定了, 整个管理研究过程是应该有计划, 并需要管理的。只有在科学的组织管理下, 才能确保管理研究产生的知识具有创新性和可靠性。

科学方法论论文

科学方法论论文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一、论创新思维 一、科学应被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也随之加深。科学从问题开始,并通过问题的转移而进步的模式给人以启迪,从而发现新的理论。可以说,问题就是科学的血液,就是科学的生命。即使我们已经证明某问题为不可能,对科学的发展照样有益,如永动机的否定导致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就是明证。有时我们对旧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时,新的问题往往随之而生。问题的逻辑告诉我们,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有些人茫然无知或者对现象熟视无睹,是不可能提出问题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那样:“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种见解是何等的深刻!提问题的本身就意味着创新性思维的开端。问题提的不好,说明认识还不够完善;问题提得好,则意味着已确定了一个正确思维的方向,剩下的问题就是结合有关知识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了。但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有关背景知识,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各个序列进行正确的衔接和结合,并且要决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使用怎样的推理和论证。 二、为使对问题的研究更合乎逻辑,还要谈及问题的分类及其解释。问题的类型不同,其解释程序也就有所不同。问题是科学知识的助产婆。不管是哪类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科学知识宝库。科学知识总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分析与解决新问题———”的循环轨迹丰富与增长的。科学应被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加。纵观人类历史,后一代人比前一代人提出的问题要多,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式与手段等要长进得多。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必然包括先前知识的运用、实验的设计与调整,以及各种试探性的假设的采用、评价、筛选、修正等环节。在此期间,逻辑推理可以用来发挥思维的功能,确定需要什么信息和如何得到这种信息或者接受信息的反馈,而思维的功能必将把这些推理或信息的逻辑处理联结成有计划的步骤去实现科学发现的目标。 三、科学发现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认识过程,不能指望轻而易举便可达到目标,必须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并充分地利用这一反馈,才能不断修正和调节自己的认识去实现科学发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反馈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信息反馈就是把输出的信息再反送回来,以便与原来的目标值加以比照,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通过调节被控制量或操作量,使过程状态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趋势。这就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一般机制。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所得到的材料和结论以及自己和他人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可以看作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是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首先,反馈回来的信息能否定原先的假说或思路,从而重新调整思维,使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少走弯路。再次,反馈回来的信息启迪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使整个思维过程能抓住这一关键,进而达到问题的解决。最后,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为我们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从而为我们的思维开辟新的路径。综上所述,创新性思维必须在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各种逻辑思维方法,才能有所发现,取得丰硕的成果。科学发现一般从问题开始,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想象的翅榜并借助于有关背景知识,进行逻辑的加工思考,启动创新性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提出的问题,逐渐丰富知识宝库。科学发现是无止境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有待于新的科学理论思维去解释与说明。创新思维的逻辑就是如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