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骼肌

骨骼肌

第四节骨骼肌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的特性。

弹性:而当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长度又可恢复的特性。

粘滞性: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所产生的特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一)骨骼肌的兴奋性

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特性称为兴奋性。

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①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②刺激的作用时间

③刺激强度变化率

二、骨骼肌的收缩性 肌肉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立即产生收缩反应,这种特性称为收缩性。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刺激时,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

收缩期 舒张期 刺

激 10ms

单收缩曲线

潜伏期

如果增加刺激频率,则各刺激所引起的单收缩可以相互融合,若后一刺激均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结束之前刺激肌肉时,则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

如果刺激频率继续增加,后一次刺激就会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形成新的收缩,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变化或长度缩短完全融合或叠加,肌肉处于更强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相对张力 0

1

2 3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时间(ms )

单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不完全强直收缩

第五节骨骼肌收缩形式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一)向心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长度

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

缩。(也有叫缩短收缩)

特点:收缩时肌肉长度缩

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

而引起身体运动。

等张收缩:

肌肉在收缩时,张力

相等,长度发生改变

的收缩。

等动收缩(等速收缩):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外界的

阻力与肌肉收缩时肌肉产

生的力量始终相等。

等动收缩和等张收缩区别:

等动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等张收缩则不能。

等动收缩的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理论和实践证明,等动练习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等动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都产生最大张力

(二)等长收缩

概念:肌肉在收缩对其长度不变。

(也称静力收缩)

如体操中的“十字支

撑”“直角支撑”和武术中的站桩,起固定作用。

(三)离心收缩

概念: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也称拉长收

缩。

如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使身体缓慢下蹲,起缓冲作用。

如搬运重物时,将重物放下,以

及下坡跑和下楼梯等也需要肌肉进行离心收缩。

(四)超等长收缩

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 牵张反射性收缩

跳深练习时股四头肌进行的就是一种典型的超等长收缩。

(五)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

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原因:①是牵张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的牵张时会反射性地引起收缩。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的牵张,因此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②是离心收缩时肌肉中的弹性成分被拉长而产生阻力,同时肌肉中的可收缩成分也产生最大阻力。

3.代谢

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离心收缩时所消耗的能量低于向心收缩,其耗氧量也低于向心收缩。肌肉离心收缩对其他与代谢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反应(如心率、心输出量、肺通气量、肺换气效率、肌肉的血流量和肌肉温度等)均低于向心收缩。

2.肌电

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的IEMG较向心收缩低

4.肌肉酸疼

很早就发现,肌肉做退

让工作时容易引起肌肉

酸疼和损伤。近来研究

表明,大负荷肌肉离心

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

引起肌肉酸疼和肌纤维

超微结构以及收缩蛋白

代谢的变化。

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和向心收缩后的肌

肉酸疼之比较

离心收缩导致的肌肉酸疼最明显,向

心收缩导致的肌肉酸疼最不明显

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一)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绝对肌力: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肌肉的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的横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

相对肌力:肌肉单位横断面积(一般为l平方厘米肌肉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绝对力量:在整体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

在一般情况下,体重越大绝对力量越大。

相对力量:如果将某人的绝对力量除以他的体重,即每公

斤体重的肌肉力量。

(二)肌肉力量与运动

1.力量-速度曲线

张力大小:取决于活

化的横桥数目;

收缩速度:取决于能

量释放速率和肌球蛋

白ATP酶活性,与活化

的横桥数目无关。

力量-速度曲线(离体肌

肉)

2.肌肉力量与运动速

肌肉力量增加可以

提高运动速度。

握推力量不同的人在不

同负荷下的运动时间

3.肌肉力量与爆发力

人体运动时所输出的功率,实际上就是运动生理学中所说的爆发力,是指人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在某些运动项目中,如投掷、短跑、跳跃、举重、拳击和橄榄球等项目,运动员必须有较大的爆发

力。

在训练中是极大限度地提高相对爆发力还是绝对爆发力,取决于在所从事

的运动项目中哪种素质更为重要。

三、运动单位的动员

(一)运动单位

概念: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简称MU)。

运动性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含量较低,属于快肌运动单位。

紧张性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冲动频率较低,但发放可持续较长的时间,氧化酶的含量较高,属于慢肌运动单位。

眼外直肌运动单位:5-7条肌纤维

腓肠肌运动单位:200多条肌纤维

一般说来,一个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数目越少就越灵活,而越多则产生的张力越大。

正常人体运动学 第三章 骨骼肌

第三章骨骼肌运动学 本章内容 骨骼肌的生物学基础 骨骼肌的运动适应机制 骨骼肌的运动控制与协调 骨骼肌的功能与运动障碍 第一节肌的生物学基础 骨骼肌——动力器官(人体运动) 心肌——心脏的跳动 平滑肌——胃肠道的运动等 第一节肌的生物学基础 一、骨骼肌的功能解剖 肌细胞:肌膜、肌浆(细胞质)、细胞核。肌浆中有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和复杂的肌管系统。 (一)肌原纤维 纵贯肌纤维全长,直径约1-2 m。平行排列的粗、细肌丝组成。 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 (二)肌丝的分子组成 粗肌丝: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①能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②具有ATP酶的作用。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亚单位I、亚单位T和亚单位C分别对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Ca2+具 有高亲和力。 ●把原肌球蛋白附着肌动蛋白上。 ●Ca2+通过和肌钙蛋白结合,诱发横桥和肌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肌管系统 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膜性囊管状结构,是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形态学基础。 ●横小管系统:肌细胞膜从表面横向伸入肌纤维内部的膜小管系统。 ●纵小管系统:肌质网系统。 ●终池:肌质网在接近横小管处形成特殊的膨大。 ●三联管结构: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复合体。 (四)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又称为运动终板。 ①接头前膜(终板前膜) ②接头后膜(终板后膜) ③接头间隙(终板间隙) 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 Ca2+进入神经膜内 (兴奋- 分泌耦联) ACh的释放 (神经分泌) R-ACh (化学接受) 终板电位 肌膜锋电位 肌肉收缩 (五)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球蛋白位移,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 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 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 (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 (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50%~60%。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40%~50%。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 四、血液的机能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运输机能 1、运输气体; 2、运输营养; 3、运输代谢产物; 4、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 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 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 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 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2、心脏收缩射血; 3、外周阻力; 4、大动脉弹性。

骨骼肌

骨骼肌 在哺乳动物上,因为骨骼肌是胰岛素利用GLUT4促进食后葡萄糖摄取的主要位点,所以,它是调节葡萄糖稳态的一个重要组织(Daniel et al., 1975; Shepherd and Kahn, 1999)。从英格兰麻雀(家雀)身上分离指总伸肌(EDC)进行体外孵育,期间加入葡萄糖转运蛋白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根皮素(2-对羟苯丙酰基-1,3,5-苯三酚),结果显著降低了葡萄糖的摄取(Sweazea and Braun, 2005)。由此说明,家禽肌肉组织内确实存在能够转运葡萄糖的功能性蛋白。 迄今为止,在幼鸡、成鸡和英格兰麻雀骨骼肌内,未见GLUT4表达(Duclos et al., 1993; Carver et al., 2001; Seki et al., 2003; Sweazea and Braun, 2006b)。相反,业界有两项研究分别在幼鸭和家鸽肌肉内发现了GLUT4(Diamond and Carruthers, 1993; Thomas-Delloye et al., 1999)。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两项研究的试验材料分别是幼鸭骨骼肌膜囊和家鸽腿肌肌膜。在前一项研究中,当研究者利用大鼠GLUT4抗体进行验证时,幼鸭总蛋白的凝胶上样量高达大鼠对照组的2-3倍;在后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的抗体与家鸽红细胞GLUT1具有交叉反应性,由此表明,其研究结果对于GLUT4而言可能并不具备特异性。对于其所检测到的GLUT4类似蛋白,这两项研究的研究者们都没有给出基因编码。因为鸡的基因组已经近乎完全公布,其内没有发现GLUT4同源蛋白的编码序列(https://www.doczj.com/doc/eb7085123.html,/Projects/G_gallus/),所以,这两项研究的结果可谓真假难辨。不过,这并不排除GLUT表达在幼龄和成年家禽之间可能存有差异,即随着家禽趋于成熟,GLUT表达逐渐消失。 在家禽骨骼肌内,业界已经发现了其它一些GLUT。在肉鸡指长伸肌(EDL)、胸浅肌和白色腓肠肌(Kono et al., 2005)以及胸肌与缝匠肌(Duclos et al., 1993)内,科学家们检测到了组成型GLUT1的表达,这为基础葡萄糖摄取提供了保证。同时,在幼鸡和成鸡骨骼肌内,科学家们还发现了GLUT3(Carver et al., 2001; Kono et al., 2005)。此外,在英格兰麻雀的指总伸肌(EDC)、胸肌和腓肠肌内,研究者们也发现了这些GLUT亚型;其中,GLUT1主要位于血液--组织屏障附近。不过,因为GLUT3的保守性低,使用现有哺乳动物源抗体很难对其检测,所以,GLUT3的细胞定位仍然有待探讨。 1转运途径 哺乳动物骨骼肌的葡萄糖摄取涉及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胰岛素刺激和收缩活化途径,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诱发酪氨酸自身磷酸化,从而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由此改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刺激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亚基的SH2区域结合,受到活化的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P3)进一步刺激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PDK)、蛋白激酶B(PKB/Akt)和蛋白激酶C(PKC),引起GLUT4由细胞质向细胞膜移位,促进葡萄糖的转运(Shepherd and Kahn, 1999; Thurmond and Pessin, 2001; Watson and Pessin, 2001; Tomas et al., 2002; Zierath, 2002)。 研究证实,家禽骨骼肌中含有的胰岛素受体数量与大鼠相近(Dupont et al., 2004)。不过,禽肉中p85亚基和IRS-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大鼠,提示家禽的胰岛素促葡萄糖摄取能力相对较高(Dupont et al., 2004)。同样地,与大鼠骨骼肌相比,鸡肉胰岛素受体、IRS-1和p85亚基的mRNA水平也显著较高(Dupont et al., 2004)。此外,在基础状态,胰岛素受体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是大鼠的两倍(Dupont et al., 2004)。再者,在休息状态,鸡肉PI3K的活性是大鼠的30倍(Dupont et al., 2004)。尽管先天优势明显,但是,胰岛素在增强家禽胰岛素受体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方面几无效果(Dupont et al., 2004)。类似地,胰岛素对于鸡肉PI3K活性也没有影响,而在大鼠肌肉中,它可以提高PI3K活性(Dupont et al., 2004)。研究发现,英格兰麻雀的骨骼肌葡萄糖摄取对于胰岛素(2ng/mL)也存在拮抗现象(Sweazea and Braun, 2005)。在哺乳动物身上,类胰岛素促生长因子(IGF)可以借助胰岛素受体促进葡萄糖利用。不过,用IGF-1(48ng/mL)孵育家雀的肌肉,不见任何效果(Sweazea and Braun,

运动系统骨骼肌总结资料

赤峰卫生学校16级中医班 张宏帅

骨骼肌占体重40%,有600多块,每块肌都可看作一个器官。 一、按形态分类: 1、长肌——多分布于四肢,收缩时肌腹明显缩短,运动幅度较大。 2、短肌——多分布于躯干深层,小而短,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较小。 3、扁肌——宽扁呈薄片状,多见于胸腹壁,除运动功能外还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4、轮匝肌——多呈环形,多分布在身体孔裂的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按部位分:头肌、躯干肌、四肢肌。 二、肌的构造与起止 1、肌的构造 肌腹——位于肌的中间,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 肌腱——位于肌的两端,色白,较硬,无收缩能力 长肌的腱多呈索状,扁肌的腱呈膜状称腱膜(肌借肌腱附着于骨骼上) 2、肌的起止 ①肌的两端通常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上,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 ∴肌的收缩→牵动骨→产生运动; ②运动时通常是一骨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位置相对移动; ③肌附着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定点(起点); 肌附着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动点(止点) 起止点是相对的!

三、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遍布全身,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①浅筋膜(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完整连续的覆盖全身,(内含有脂肪、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 作用:保护深部组织和保持体温。 ②深筋膜(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包被在每块肌肉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在四肢最发达外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隔”; 作用:保护肌免受摩擦,有利肌或肌群进行活动。 2、滑膜囊——垫于肌腱和骨之间,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内含少量滑液(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和关节腔相通); 作用:增加润滑,减少摩擦,促进运动的灵活性 (滑膜囊炎症可影响肢体局部的运动功能) 3、腱鞘——由内、外两层共同组成,内层(滑膜层)呈双层套管状包裹着肌腱,多见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 作用:约束肌腱,减少在运动时的摩擦。 4、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来,位于关节周围肌腱与骨之间。减少肌腱与骨的摩擦,转变肌牵引方向和加大肌力作用,籽骨多位于手足,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骨骼肌

一、骨骼肌 (一)骨骼肌纤维的—般结构 4_1 骨骼肌 1.光学显微镜下结构: (1)细胞体:呈细长圆柱形。 (2)细胞核:多核,核呈卵圆形,染色较淡,核仁清楚,位于肌膜下方。 (3)细胞质: ①肌质内有大量与其长径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表面有许多明暗相间的带,所有肌原在明带中央可见一条暗线,实际是一薄膜,称z线或z膜。 暗带中央有一较明的窄带,称h带。 h带的中央仍有一条深色的暗线,实际仍是一薄膜,称m线或m膜。 ②肌节:肌节是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相邻两个z膜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 ③肌质中含有大量肌原纤维。 ④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有基膜。在骨骼肌细胞与基膜之间可见肌卫星细胞。肌卫星细胞是一种多突 4_2 肌节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 (1)粗肌丝:位于肌节的中部,贯穿a带全长,中间有m膜起固定作用,两端游离。由肌球蛋白分(2)细肌丝:一端附着在z膜上,另一端伸到粗肌丝之间,达h带之外缘。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2.横小管 (1)横小管:肌膜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的方向陷入细胞内,形成小管,并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2)位置:人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的交界处,故一个肌节中有两个横小管。 3.肌质网又称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的滑面内质网。 (1)纵小管:在相邻两个横小管之间形成互相通连的小管网,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大部

(2)终池:纵小管末端膨大并互相通连,形成与横小管平行并紧密相贴的盲管,称为终池。(3)三联体:横小管被终池包绕,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共同形成三联体。肌质网膜上的镶嵌蛋4.线粒体肌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分布于肌膜下和细胞核附近以及肌原纤维之间。线粒体产生at 4_3 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肌丝滑动学说为骨骼肌收缩。这一学说认为肌纤维是由于细肌丝向粗肌丝的m膜方向(四)骨骼肌纤维的分型 按形态和功能的不同,骨骼肌纤维分为红肌纤维、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三型,每一个肌肉,三人的骨骼肌,多数自三种肌纤维混合组成,于一般染色标本,大体可以分出三型。用酶组织化学方(五)肌肉的构造 由结缔组织将许多骨骼肌纤维结合在一起,构成解剖学命名的各种肌肉。 肌内膜:每一条肌纤维的外面都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称肌内膜; 肌束膜:数条或十数条肌纤维集合成小束,外包较厚的结缔组织,称肌束膜; 肌外膜:整个肌肉外面包绕的结缔组织称为肌外膜,解剖学上称深筋膜。

骨骼肌介绍&分别

I. 何謂肌肉收縮檢查 II. 骨骼肌的區分—oxidative & glycolytic的分類 兩種主要的肌纖維類別:慢肌(Slow-twitch, ST)和快肌(Fast-twitch, FT),包含的比例不同。 ●ST肌纖維因外表較紅,又稱為紅肌纖維(Red fiber),ST只有一種,不能再細分。 ●FT肌纖維因外表較白,又稱為白肌纖維(White fiber)。但FT還可分成a型(FTa)和b型(FTb)兩種,學 者認為還有c型的FT存在。 肌纖維的生化特質來分類: ●慢縮有氧肌(Slow oxidative, SO) ●快縮有氧糖解肌(Fast oxidative glycolytic, FOG) ●快縮糖解肌(Fast glycolytic, FG) 人體的每塊肌肉都含有SO、FOG和FG三種纖維,籠統來說,人體的肌肉平均大約有:50%SO纖維、25%FOG纖維和25%FG纖維。在功能上,以維持姿勢緊張為主的肌肉中,慢肌纖維百分比較高,如比目魚肌中慢肌佔87%;而以動力性為主的肌肉,慢肌纖維百分比則較低,如肱三頭肌,慢肌纖維只佔43%。 人體內的肌纖維類別,到目前的研究所知,不會因運動訓練而改變。遺傳會顯著影響骨骼肌的類型比例。研究發現,兄弟、雙胞胎的肌肉類型比例具有顯著的相關;因此,我們常見家族性的運動團隊。非洲黑人的快縮肌比例,則有顯著高於北美白人的現象。黑人選手能夠在爆發性的運動項目中,具備優異的運動表現,顯然與骨骼肌的類型比例有關。因此,是否擁有特殊的骨骼肌類型比例?是判斷一個人運動潛能的重要參考因素。

骨骼肌纖維的類別命名及各肌纖維的特質 人體骨骼肌中紅、白肌纖維的百分比組成與運動能力有密切關係,優秀耐力性項目運動員肌肉中慢肌纖維百分比(ST%)最高,速度性運動員慢肌纖維百分比最低,而既需速度又需耐力的中距離跑選

2-2.运动系统:骨骼肌

二、填空题 1.骨骼肌依其外形不同可分为、、和 2. 肌健主要由构成,位于肌的两端并附着于。长肌的肌键呈,扁肌的肌腱称。3.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它一般_身体正中矢状面或四肢近侧端。 4.肌的辅助结构有、和 5.枕额肌有两个肌腹,两肌腹之间以相连。 6·隔有3 个裂孔,分别是、和,各孔主要有同名结构通过。 7.隔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隔顶,胸腔容积,助 8.腹前外侧壁的3 层扁肌由浅人深依次是、和 , 3 层扁肌的键膜共同构成。9.腹肌收缩,可使脊柱作、和运动。 10·男性腹股沟管内有通过。女性腹股沟管内有通过。 11.腹股沟三角内侧界是,外侧界是,下界是。 12. 股三角是由、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13·手肌分为、和。 14.临床肌内注射常用的部位是和,小儿臀肌不发达,可选择注射,还有也可以做为注射部位。 二、名词解释 1.腹股沟韧带 三、简答题 1.简述隔的结构及功能。 2.参与髋关节运动的肌有哪些? 3.参与膝关节运动的肌有哪些? 4.请问全身用于肌内注射肌有哪些?注射时应注意什么?

四、单项选择题) 48 .下列属于拮抗肌的是() A .背阔肌和胸大肌 B胸大肌和前锯肌 C .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D股四头肌和缝匠肌E .三角肌和肪二头肌 49 .下列哪块肌没有“仰头”的作用( A .胸锁乳突肌 B斜方肌C .背阔肌 D竖脊肌E .头夹肌 50 .舌骨上肌群不具备下列哪项功能( A .上提舌骨 B下降舌骨 C .舌骨固定时可下降下颌骨 D参与构成口腔底E .参与吞咽 51 .可使臂内收、旋内的肌是() A .斜方肌和背阔肌 B胸大肌和前锯肌 C .斜方肌和前锯肌 D胸大肌和背阔肌E .背阔肌和三角肌 52与呼吸无关的肌是( A .前锯肌 B肋间肌 D腹肌C .膈E .胸大肌 53膈收缩时() A .膈顶上升助吸气B.膈顶上升助呼气 C.隔顶下降助吸气D.膈顶下降助呼气E.肋上举助吸气 54小腿三头肌的作用是( A .足背屈 B足跖屈 C .足内翻D足外翻E .伸膝关节 55不参与脊柱运动的肌是( A .胸锁乳突肌 B斜方肌 C .腹直肌D背阔肌E .竖脊肌 56外展肩关节的肌是( A .三角肌 B胸大肌C.前锯肌D背阔肌E .冈上肌 57不属于前臂前群肌的是( A .掌长肌 B肱桡肌C .旋后肌 D指浅屈肌E .拇长屈肌 58不属于前臂后群肌的是( A .挠侧腕长伸肌 B肱桡肌 C .拇长展肌 D示指伸肌E .旋后肌 59经过髋关节前方的肌是( A .腰方肌 B长收肌 C .梨状肌D骼腰肌 E .臀大肌 60臀大肌的作用是使髋关节 A .屈 B伸C .外展D旋外E .内收 61股四头肌的作用是 A 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B 使髋关节后伸和旋外 C 使髋关节前屈和内收 D屈髋关节和伸膝关节 E 使膝关节旋转 62下列哪块肌没有伸髋关节和屈膝关节的作用() A 股四头肌 B .股二头肌 C .半腔肌 D .半膜肌 E .缝匠肌 63 不属于小腿后群肌的是() A 趾长屈肌 B .比目鱼肌 C .趾长伸肌 D .腓肠肌 E .胫骨前肌

MRC骨骼肌系统

1-6骨骼肌肉系统 一、单选题 1.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A.骨骼、骨骼肌、关节 B.骨质、关节、韧带 C.骨、骨连结、骨骼肌 D.骨、关节、韧带、肌肉 答案:c 答案要点: 2.下面哪一项不是运动系统的功能:A.运动、保持体形 B.支持体重 C.促使心肌发达 D.保护内部器官 答案:c 答案要点: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A.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 B.骨膜、骨质、骨髓腔 C.骨密质、骨松质、骨髓 D.骨膜、骨质、骨髓 答案:d 答案要点: 4.红骨髓的主要功能是: A.营养骨质

B.产生骨细胞 C.制造血细胞 D.贮存养分 答案:c 答案要点: 5.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A.骨髓腔内 B.骨密质内 C.骨松质内 D.骨膜内 答案:c 答案要点: 6.骨的哪一结构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A.骨膜 B.骨密质 C.骨松质 D.骨髓 答案:a 答案要点: 7.对骨的营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结构是:A.骨髓 B.骨松质 C.骨膜 D.骨密质

答案要点: 8.关于骨骼的描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骨质由细胞、胶原纤维组成 B.骨骼具有保护体内重要器官的任务 C.根据骨的形态可以把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D.骨的基本结构有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答案:a 答案要点: 9.以下哪一项不是骨质的组成部分: A.细胞 B.基质 C.胶原纤维 D.角质 答案:d 答案要点: 10.人体的骨骼系统由多少块骨组成: A.108 B.164 C.206 D.256 答案:c 答案要点: 11.骨内沉积矿物质的部分称为:

B.骨骺 C.骨髓 D.骨基质 答案:d 答案要点: 12.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A.骨膜 B.骨松质 C.膈 D.骨密质 答案:a 答案要点: 13.决定骨的硬度和弹性,在于: A.骨密质的厚度 B.骨松质排列是否有规律 C.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D.骨髓腔的大小 答案:c 答案要点: 14.关于长骨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体部为柱状,称为骨干 B.两端膨大称干骺端 C.体部中空的管腔称髓腔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第二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阈强度 3、阈刺激 4、强度—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神经冲动 8、神经肌肉接头 9、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0、"单收缩 11、"强直收缩 二、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BCa2+的库;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只做等长收缩;B只做等动收缩;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12、"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M跑; D 100M游泳 13、"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 100M跑;B跳高和跳远;C马拉松跑;D 800M跑 14、"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B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15、"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A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人体骨骼肌的起止点

人体解剖全集 人体得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与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与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与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与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与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与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与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与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与胸横肌等。腹肌包括腹前壁得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与腹后壁得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与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与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与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与肩胛下肌得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得结构,有加固与保护肩关节得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与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得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得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得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与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与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与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与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与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与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与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得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得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与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与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骨骼肌质量与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年3月第19卷第6期Chinese Remedies &Clinics ,March 2019,Vol.19,No.6 HbA 1c 水平均更低, 且糖尿病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单纯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组。这些结果提示针对IGT 患者予西格列汀可有效调节血糖指标水平,并降低糖尿病发生率。本研究对2组远期血糖水平、转化为T 2DM 的比例等情况由于随访时间尚短未能提供更长时间的数据支持,尚待进一步 随访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西格列汀应用于IGT 患者,不仅能够促使血糖指标水平降低,而且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可作为临床预防处于IGF 阶段而尚未发展至T2DM 的有效药物。对于西格列汀应用于IGT 患者的时效性及长期服药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小娟, 庄晓明,何悦明,等.糖耐量减低人群工作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8(1):94?97.[2]王滟, 朱翊,孙建坤,等.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6):686?688. [3]吕珊珊, 潘天荣,钟兴,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21(1):107?109. [4]周迪军, 孙文利,丁蓉,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84?86.[5]茹艳枝, 马红,兰丽珍,等.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2):141?143. (收稿日期:2018?09?25) DOI :10.11655/zgywylc2019.06.046作者单位:030032太原,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全科医学科 通信作者:冯玫,Email :1747003708@https://www.doczj.com/doc/eb7085123.html, 骨骼肌质量与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王建华冯玫许佳佳乔爱春程臻李丽琪 2050年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至少达到20亿 [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加快,人类逐渐出现骨骼肌萎缩、力量减弱和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肌少症(sarcopenia )就是以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征,肌少症源于希腊语,最早由Irwin Rosenberg 于1989年提出,2011年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WGS0P )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渐进性和全面的骨骼肌丢失及力量减退的综合征,并可能导致机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不良后果。老年人也是骨质 疏松症的高发人群,这两种疾病又互为影响[2] ,肌少症和骨质 疏松症相伴出现被统称为“活动障碍综合征”。肌肉和骨骼作为运动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位置毗邻、功能相辅,共同 受机体多种因素的调节[3]。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大的胰岛素敏 感组织,也是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在急慢性疾病状态下 均可促进伤口修复、生成抗体和白细胞[4]。新研究报道骨骼肌 肌量下降会增加体内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 相关[5,6],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又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 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肌少症使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同时活动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也增加了跌倒的风险,另外骨含量的减少、低骨密度进一步增加了骨折的发生率,增加住院率及医疗花费,甚至缩短老年人的寿命。肌少症近10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重视,并在基础与临床研究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由于广大人群对肌少症的认识不足,且肌少症的诊断方法相对受局部部限,尤其是对骨骼肌质量 的测量,故肌少症的早期诊断率低,难以及时发现、尽早预防、积极治疗,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跌倒、卧床风险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威胁生命。本文旨在研究与肌少症或者骨骼肌质量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此危险因素进行简易测量,从而达到肌少症的早期筛查,同时为肌少症的预防、治疗提供帮助。员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9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的体检数据,受检人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 消化道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依从性较差者。 1.2研究工具及内容: 研究工具:人体成分分析仪(清华同方人体成分分析仪BCA-2A ),通过生物电阻抗的原理分析人 体各组织成分含量,有助于了解健康状况。 研究内容:①骨骼肌质量(kg /m 2):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骨骼肌含量。②步速(m /s ):6m 步行法。③上肢握力: 下垂优势上肢,测2次握力,需间隔1min ,取最大值。④骨质: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骨质含量。 诊断标准:采用肌少症亚洲工作组关于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标准,满足骨骼肌质量(男性≤7.0kg /m 2,女性≤5.7kg /m 2)+步行速度<1.0m /s 可诊断为肌少症。1.3方法:测量所有受检人群的骨骼肌质量、步速、握力,根据亚洲肌少症诊断标准了解肌少症患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用x±s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60··

骨骼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测定

骨骼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测定 【目的要求】 1.学习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单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方法。 2.观察单个骨骼肌纤维跨膜动作电位的基本特征。 【基本原理】 神经和肌肉纤维的电活动包括安静时的静息电位和兴奋时的动作电位。 在静息状态下,肌细胞膜表面的任何两点都是等电位的,但细胞膜内、外却存在明显的电位差,此即为静息电位。当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发生可扩布的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把尖端直径小于1μm 的玻璃微电极(引导电 极)插入肌细胞内,把无关电极置于细胞外,以观察和测定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动物与器材】 蟾蜍或蛙、常用手术器械、示波器、微电极放大器、电子刺激器、刺激 隔离器、微操纵器、解剖显微镜、屏蔽实验台、玻璃微电极拉制器、毛坯玻璃管、肌槽、Ag-AgCl 乏极化电极、无关电极、锌铜弓、1cm 长的不锈钢针若干、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 1.玻璃微电极的制备按第一章玻璃微电极一节中的要求,进行微电极的 拉制和充灌3mol/LKCl 溶液。微电极的阻抗可在实验前用电子管电压表测量,也可在开始实验时用微电极放大器进行测量。本实验要求玻璃微电极的阻抗约为10—20MΩ。制备好的微电极要妥善保存,以避免折断尖部或溶液 蒸发。 2.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的制备按实验2 的步骤制备蟾蜍或蛙的坐骨神 经-缝匠肌标本。将标本移入放有任氏液的肌槽内,缝匠肌内侧面向上,用不锈钢针将耻骨端固定于肌槽的一侧,另一端拉紧结扎线,将肌肉伸长到原来的1.2—1.5 倍,并用钢针固定。将坐骨神经轻轻搭在肌槽的刺激电极上。3.实验仪器的连接与参数的调整 (1)刺激系统按图2-14 连接刺激系统,包括刺激器、隔离器和肌槽上 的刺激电极。刺激器采用“手控”,“波宽”为0.1—0.2ms,刺激强度以肉眼可见到肌肉稍有收缩为准。 (2)探测系统包括玻璃微电极、无关电极以及微操纵器(图2-15)。 将制备好的玻璃微电极放入微操纵器的夹持器内,把一根与微电极放大器探头正极相连的Ag-Agcl 乏极化电极插入玻璃微电极的KCl 溶液内。调节微操纵器的水平位移旋钮,使玻璃微电极正置于待插肌纤维的上方。再调节垂直位移粗调。使微电极尖端进入靠近肌纤维的任氏液内。与微电极放大器探头负极相连的无关电极插入肌槽的任氏液内。 (3)按图2-16 连接微电极放大器和示波器。放大器的“增益”置于1 倍,其探头应尽量靠近肌槽。示波器从以“DC”双端输入,“灵敏度”为 20mV/cm。记录静息电位时,用连续扫描, 时基为0.5—2s/cm。记录动作电位时,用外触发扫描。

【一目了然】全身骨骼肌功能及起止点图解一览

【一目了然】全身骨骼肌功能及起止点图解一览(下篇) 全身肌肉分布图22梨状肌部位:骶骨前面、小骨盆后壁。 起点:第2~5骶椎前侧面。止点:股骨大转子。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23髂腰肌部位:腰椎两侧和髂窝内,由腰大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和骨盆前倾。 24股四头肌部位:大腿前面,有四个头。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25股二头肌部位:大腿后外侧浅层,有长、短两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26半腱肌和半膜肌部位: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27-28大腿内收肌群27,耻骨肌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起点:耻骨上支。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28,长收肌和短收肌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 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

骨骼肌

第四节骨骼肌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的特性。 弹性:而当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长度又可恢复的特性。 粘滞性: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所产生的特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一)骨骼肌的兴奋性 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特性称为兴奋性。 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①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②刺激的作用时间 ③刺激强度变化率

二、骨骼肌的收缩性 肌肉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立即产生收缩反应,这种特性称为收缩性。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刺激时,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 收缩期 舒张期 刺 激 10ms 单收缩曲线 潜伏期

如果增加刺激频率,则各刺激所引起的单收缩可以相互融合,若后一刺激均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结束之前刺激肌肉时,则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 如果刺激频率继续增加,后一次刺激就会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形成新的收缩,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变化或长度缩短完全融合或叠加,肌肉处于更强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相对张力 0 1 2 3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时间(ms ) 单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不完全强直收缩

第五节骨骼肌收缩形式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一)向心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长度 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 缩。(也有叫缩短收缩) 特点:收缩时肌肉长度缩 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 而引起身体运动。

2017年骨骼肌肉类系统疾病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骨骼肌肉类系统疾病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行业监管体制 (6) (1)药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6) (2)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7) (3)国家药品标准制度 (8) (4)药品注册管理制度 (8) (5)药品价格管理制度 (8) (6)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9) (7)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9) 3、主要法律法规与行业政策 (11) 二、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17) 1、全球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17) 2、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19) (1)市场规模 (19) (2)利润水平 (20) (3)终端市场 (22) 3、中成药行业发展概况 (23) 三、骨骼肌肉类系统疾病中成药行业现状 (26) 1、骨骼肌肉类系统疾病行业发展概况 (27) 2、骨骼肌肉类系统疾病用药市场中成药与化学药概况 (28) (1)化学药用药市场 (29) (2)中成药用药市场 (30) 3、骨骼肌肉类系统疾病中成药细分亚类市场 (33) 4、发展前景 (36) 四、行业技术水平特征、经营模式以及利润水平 (38)

1、行业技术水平与特点 (38) 2、经营模式 (39) 3、行业平均利润水平 (39) 五、行业周期性、季节性或区域性 (40) 六、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41) 七、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42) 1、行业准入壁垒 (42) 2、资金和技术壁垒 (42) 3、市场壁垒 (43) 4、品牌壁垒 (43)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43) 1、有利因素 (43)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43) (2)全民医保带来需求扩容 (44) (3)卫生总费、人均卫生费用逐渐增加 (45) (4)人口老龄化使医药产品需求增加 (45) 2、不利因素 (46) (1)企业规模小,行业存在无序竞争 (46) (2)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47) (3)行业缺乏统一完善标准 (47) (4)药品价格不断下降 (48) 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48) 1、骨科止痛类中成药主要厂商情况 (48) (1)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8) (2)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8) (3)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9) 2、风湿性疾病中成药主要厂商情况 (49) (1)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9)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第二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 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阈强度 3、阈刺激 4、强度—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神经冲动 8、神经肌肉接头 9、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0、单收缩 11、强直收缩 二、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

A 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 Ca2+的库; 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 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 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骨骼肌组成

百科名片 中文名称:肌球蛋白 英文名称:myosin 定义1:一组肌肉和非肌肉细胞收缩装置中的蛋白质,具有ATP酶活性,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对轻链组成。重链的大部分是α螺旋,其头部具有ATP酶活性,并与肌动蛋白结合,而轻链具有激酶活性。 肌球蛋白(myosin)肌原纤维粗丝的组成单位。存在于平滑肌中。在肌肉运动中起重要作用。其分子形状如豆芽状,由两条重链和多条轻链构成。两条重链的大部分相互螺旋形地缠绕为杆状,构成豆芽状的杆;重链的剩余部分与轻链一起,构成豆芽的瓣。被激活后,具有活性的、能分解ATP的ATP酶。其分子量约为51万。在粗丝中,都是分子的头朝向粗丝的两端,呈纵向线性缔合排列。、 肌肉的主要组成蛋白质,占肌原纤维总蛋白质的60%。分子量约48万,是150毫微米长的棒状分子,一端有两个头部。由两条分子量约20万的H链和四条分子量约1万7千到2万5千的L链组成。用蛋白分解酶处理可分割为头部(H-酶解肌球蛋白)和尾部(L-酶解肌球蛋白)。在0.6M KCl溶液中分散成单体,但在0.2M以下的KC l溶液中可形成缔合体,自动聚集成1―2微米长的和A丝相似的结构。在肌原纤维内形成长1.5微米宽10―15毫微米的A丝。头部向外侧突出架成桥。头部的方向表现为钳在丝的中央部而向相反的方向伸展,结果可以在丝的中央部300毫微米处看到没有头部的裸露部分。头部在A丝上每弯14.3毫微米就移出120°和I丝对应,周期为42.9毫微米。肌球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在低离子强度下,和肌动蛋白反应,而引起超沉淀,且肌动蛋白能促进ATP酶活性。ATP酶活性和肌动蛋白的反应,表现于头部的活性基团,可以认为这一部分一面分解ATP,一面进行振头活动,把I丝拉向A丝的中央部。肌球蛋白的L链对ATP酶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参见肌球蛋白L链)。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一起被认为与全部细胞运动有关,也可从脑、粘菌、海胆卵等分离出来。肌球蛋白是由森特?吉奥尔吉(A?Szent-Gyrgyi,1942)分离出来的,但是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肌动球蛋白物质是库恩(W.Khne,1859)最初从蛙抽提出来的,并被命名为肌球蛋白。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是由苏联的V.A.Engelhardt 夫妇(1939)发现的。还有非肌肉型肌球蛋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