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18例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患儿加强皮肤护理和日常护理,做好院感的控制和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结果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效果明显,家属能安心配合治疗。
结论有效的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患儿痊愈的关键。
【关键词】剥脱性皮炎;新生儿;护理体会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名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4s),是新生儿时期一种少见的严重感染性皮肤病。
其特征为起病急,全身广泛性红斑或弥漫性发红,皮肤触痛,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剥脱,皮肤轻轻一推即出现大片剥脱,形如大面积烫伤。
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71型和55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我科已收治8例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都已经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儿临床表现没有太大的区别,早期均表现为明显的口周充血,并伴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然后出现皮疹或皮肤红斑,洗澡或换尿布等日常护理即可出现脱皮,外观似烫伤样。
皮肤细菌学培养金葡菌均呈阳性。
患儿容易出现烦燥、哭闹。
1.2 治疗方法遵医嘱给予足量有效的抗菌素,加强对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营养静脉的补充,必要时给予镇静治疗,局部皮肤给予莫匹罗星或红霉素眼膏外涂。
1.3 结果 8例患儿住院没有发生并发症,治疗10-14天后均痊愈出院。
2 护理2.1 皮肤护理将患儿置隔离室,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全身祼露。
早期皮肤呈烫伤样改变时,每天用1%的pp粉给患儿洗澡,擦干全身后开始涂药,对皮肤发红但已经干燥的地方涂红霉素眼膏润湿,烫伤样的皮肤涂百多邦抗感染。
因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容易吸收皮肤表面的药物,所以皮肤表面涂药时不宜过多,保持皮肤滋润就行。
这种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新生儿真皮损伤,该病患儿皮肤严禁涂抹炉甘石,容易出现皮肤干裂出血,不利于患儿皮肤的愈合。
2.2 日常护理患儿多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加之口周充血,喂奶要少量多次,喂奶后及时擦干口周。
以一位剥脱性皮炎性药疹病人的整体护理为例简述对护理慎独精神的感悟发表时间:2020-05-11T06:34:33.454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3期作者:孙芳[导读] 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没有舆论影响,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情况下,仍能高度自觉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的一种道德准则。
慎独是护士必备的道德修养。
加强慎独修养,对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孙芳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皮肤科 442000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没有舆论影响,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情况下,仍能高度自觉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的一种道德准则。
慎独是护士必备的道德修养。
加强慎独修养,对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脱性皮炎性药疹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肿胀,伴渗液、结痂,之后出现大量脱落的叶状鳞屑。
黏膜也可受累,出现充血、水肿、糜烂。
本病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蛋白尿、黄疸等。
本病病程慢性,有时可长达一个月,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因全身衰竭或激发严重感染而死亡。
患者,xx,69岁。
因使用不明药物致全身皮肤出现水疱、糜烂、破溃的药疹症状。
以四肢,前胸、背部、会阴部为重,所形成水泡大小不等,可自行破溃,形成皮肤糜烂缺损,并渗出淡黄色液体。
颜面四肢亦轻度水肿,病人身体弥散各类大小水泡,水泡最大的有6X5cm 往身体健康,无过敏史。
该病人转入我科诊断为:重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原发病为胰头ca)。
入院后给予保护性隔离,抗生素防治感染,输入丙种球蛋白、血浆、脂肪乳,增加饮食营养等支持疗法,加强皮肤护理,严防继发感染。
该病人通过一个星期的治疗,自觉治愈无希望,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1、心理护理:病人因全身皮肤损害,身心痛苦重,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烦躁、少言。
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多与病人语言沟通,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感受,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安定病人情绪,工作中动作宜轻柔,操作准确,生活护理更应细心周到,要尊重病人,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引导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1例全身剥脱性皮肤疾病的护理体会摘要: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最严重的皮炎之一,主要致病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类:药物过敏、继发于其他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该病急性期发病急骤,严重损伤皮肤及粘膜,创面似Ⅱ度烧伤。
其临床表现有水泡、渗液、糜烂,病程中常伴有大面积表皮剥脱、感染、高热,还常见肺炎、败血症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关键词:剥脱性皮肤疾病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全身关节肿痛10天,于2016年1月8日9:00入院。
原有痛风史10余年,前列腺癌肺转移史1年。
入院时,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全身皮肤红斑,潮红,左肘关节及骶尾部破损面积约3cm×3cm。
入院时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20/80mmHg。
入院诊断为痛风;痛风性肾病;前列腺癌?肺转移;剥脱性皮炎;肺部感染(口服别嘌醇)。
入院后给以活血化瘀,降血尿酸,止痛,护胃,支持对症治疗。
经治疗5天发热持续,病情较前加重,患者全身皮肤脱皮、潮红,局部有渗液,加用抗炎、抗感染、抗过敏治疗。
患者进食困难,给予鼻饲,出现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双鼻塞2L/分治疗。
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擦患处。
第8天,患者全身皮肤潮红,脱皮加重,局部皮肤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庆大霉素针8万U+地塞米松10mg湿敷,每次15分钟。
持续1周后,患者皮肤脱皮好转,渗液减少,部分创面开始结痂,1周后患者全身皮肤干燥,无脱皮,创面已结痂,停湿敷,改静脉滴注甲强龙。
局部外用湿润烧伤膏。
2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皮损严重且全身创面反复脱痂,病情恢复缓慢,容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感。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讲解疾病原因、治疗、护理、营养等措施,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顾虑,保持心态平衡,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剥脱性皮炎18例的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并总结18例剥脱性皮炎的综合护理方法与经
验。方法:对收治的18例患者进行消毒隔离、防止感染,进行病
情观察、饮食、用药、心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痊愈或
明显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细致的病情观察,有针对性
的皮肤护理措施,全面的一般护理,适当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心理
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 护理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1],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急性期全
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皮肤浸润肥厚,
大量脱屑,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病征,常见的有银屑病、药
物过敏、恶性肿瘤、湿疹皮炎和其他,重症患者可因全身衰竭或继
发感染而死亡。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18例患者。现将
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1~72岁。本组患者入院
时均符合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全身90%以上皮肤发生弥漫性潮
红、肿胀、渗液和皮肤浸润、增厚、反复大量脱屑,可伴有口腔、
眼睑或外阴黏膜红肿、疼痛、糜烂、溃疡,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其中药物过敏引起者9例,起病急,红斑迅速扩展至全身,可先表
现为麻疹、猩红热样皮疹,以后发展为红皮病,发热全身症状显著。
银屑病引起者5例,湿疹引起者3例,发病缓慢,皮肤浸润、肥厚,
瘙痒剧烈,全身症状轻,另外1例病因不明。18例患者中有4例伴
有有糖尿病,2例有肝炎及肝功能不全,1例有慢性肾功能衰竭,1
例伴有心功能不全。药物引起者停用一切可疑药物,非药物引起者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抗过敏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及时补充营养成分,精心的皮肤护理及合理饮食指导。18例患者无
一例死亡,治疗后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
护 理
饮食护理:剥脱性皮炎为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皮肤大量脱
屑、渗液,体液及蛋白质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恶液质而危及生
命。所以饮食护理极为重要。首先要满足患者营养需要,给予患者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禁食辛辣等刺激性较
强的食物,口腔溃烂进食困难时给予流质饮食,必要时用静脉或鼻
饲维持热量,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皮肤护理:剥脱性皮炎的皮损护理是保证治愈和防治感染发生的
至关重要的治疗环节。剥脱性皮炎皮肤护理以止痒、消炎、安抚为
原则。急性期外用药宜缓和,无刺激性,常用植物油、氧化锌油剂,
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夫西地酸乳膏,患者有大量的皮屑脱落,应告
诫患者不可自行撕脱,以免损伤新生皮肤,必要时应由医生或护士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剪刀剪去,每日更换床单,及时清扫脱落的皮
屑、痂皮,护士协助患者翻身和更换服装,动作应轻柔。
黏膜护理:患者多有黏膜损害,部分患者需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
素治疗,更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因此应加强黏膜护理。湿润口
唇,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有念珠菌感染者可加用口泰漱口液交
替漱口,疼痛明显时漱口液中可加入利多卡因,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进食后督促患者及时漱口。患者出现结膜充血水肿及渗出者每天用
生理盐水冲冼2次,睡前涂抹红霉素眼药膏,使用眼药膏时注意无
菌操作以免造成污染。
防止感染的护理:安排患者住单人间,限制探视,医务人员进入
病房时洗手、戴口罩、帽子,给患者进行操作时戴无菌手套。病床
保持清洁干净,每天至少更换床单、被套1次,保持病房清洁,傍
晚和早晨各开窗通风1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保持病房适宜温度和湿度,应用温度和湿度计,以便观察和调节。
心理护理:剥脱性皮炎发生后患者因病情重加之全身红斑脱屑,
自我形象紊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心理,甚至拒绝治
疗。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主动关心、体贴、尊重患者,认真倾听
患者主诉,给患者及家属交流,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通过对患者
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教他们消除紧张与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建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适量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保持皮肤清洁干净,防止抓破皮肤。药物引起者禁用可疑药物,其
他疾病引起者应继续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结 果
经上述运用护理程序的护理,患者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无一
例死亡,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对自身疾病有了全面正确的
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讨 论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重症患者可伴发肝肾功能不
全、皮肤感染,甚至败血症而死亡。本组患者经过制定有效治疗方
案和积极护理,疗效显著,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该病的护理难
度较大,总结本组患者的护理体会,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
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细致的病情观察,针对不同皮损情况采取不同
的皮肤护理措施,全面的一般护理,适当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心理
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