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照样子写句子,积累语言。

2.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3.写铅笔字,练习写带有撇捺的字注意写得舒展。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摘抄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1.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些字都有撇和捺)

2.看提示

旁边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提示了撇捺要舒展,才能写得美观)(板书:撇捺要舒展)

3.写一写(课件出示13)

(1)先照着上面的笔顺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1.敌人被打得。

2.鸟儿飞得。

3.他将教室打扫得。

二、把“的、地、得”填入括号里。

激烈()赛跑项目开始了,我们在跑道上飞快()跑着,跑到终点,我们已经累()气喘吁吁。

三、我能接着往后写。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四、默写《采莲曲》。

参考答案

一、1.夹着尾巴逃跑了

2.比大树高

3.干干净净

二、的地得

三、弯弯的小桥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路旁边是那弯弯的小树。

四、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摘抄:分门别类边抄边背

“得”字短语仿写句子

书写提示:撇捺要舒展

《采莲曲》积累背诵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自主交流“摘抄”的知识,学会如何摘抄;自主交流“写字”的结构和规则,学写生字;自主读读背背《采莲曲》,理解诗句大意,积累诗句。

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应该多给学生训练的时间,少讲解。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总结交流如何做摘抄及摘抄的好处,词句段运用是学习带“得”的句子,并仿写,以及读句子,仿写;书写提示部分,出示了8个带有撇捺的字,学会把撇捺写舒展;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古诗《采莲曲》。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采莲的古诗: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李白【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刘方平【采莲曲】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顾况【溪上】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张祜【读曲歌五首】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一、交流平台 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窃窃 ..私语:( ) A、偷B、私下里 (2)景色奇异.:( ) A、不相同 B、分开 C、另外的 D、特别的 (3)振.翅高飞:( ) A、摇动,挥动 B、奋起,振作 C、振动 2、读句子感受写法,并仿写。 (1)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这一句中用“____________”一词来写他的精神状态,用在这里很合适。 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这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来描写_________,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这样写使句子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的句子,填空。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这句话写出了海底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这句话写出了落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句段运用 1、温习《海底世界》一课,完成练习。 (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合全文内容可知,这是一个______问句。这种问句的特 点是____________。 (2)以这样的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样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这样可以直接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C、这样是想让读者回答自己的问题,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2、请你也仿照《海底世界》的写法,续写下面的句子。 (1)你可知道,春天的校园有多美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教学准备:积累本,ppt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并积累下来。 好词和佳句是两个概念。好词就是优美的词语,佳句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表达生动准确的句子。 积累词语能更好地帮助以后写作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写起文章就不愁词句贫乏,还可以扩展知识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积累了什么词语,并怎样运用的吧? 【设计意图:通过俗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积累语言的重要性,并初步对好词佳句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时做好筛选。】 2.生读第一个句子,并说说“窃窃私语”的意思,同桌之间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小组内点评运用是否恰当,再全班交流。 3.拿出积累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积累了什么好词佳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小组内交流记录的好词佳句,并推选出积累最丰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4.你能运用你积累的好词语写个句子吗? (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互相点评。) 5. 下边还有两个句子,是根据第一个句子仿写了第二个句子。 (1)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模仿了第一个句子的哪些方面? (修辞手法)

(2)出示句子:清晨,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写吗? 生练习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修辞手法从二年级就开始讲解,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学习,随时随地练习拟人等修辞手法为学生的说话写作打下基础。】 二、词句段运用: 1.过渡:交流平台中我们联系了句子的仿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句段的仿写。出示“语句段运用”要求。 2.老师适当点拨。(要找出规律,明确仿写什么。每次模仿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多。或学习一种组句成段的方式,或者学习某一片段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 3.小组讨论交流写什么。 4.学生动笔练习。 5.讨论交流展评仿写句段。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并逐渐有自己的收获。让学生明确仿写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怎样仿写。】 三、本课小结 主要学习了积累和仿写,这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许多的好处,希望大家重视。 第二课时 一、寻物启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积累和运用词句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种应用文体。 大家知道,我们丢了东西都很着急,想快点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怎样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并能够让见到你丢失物品的人联系到你呢,这就需要用到“寻物启事”。即便现在有多种信息发布平台,寻物启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依然是我们要掌握的根本。 2.同学们自己看课本例文,想一想寻物启事要有哪些构成要素。 3.小组交流讨论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4.全班交流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标题、时间、地点、物品名称外观、失主) 5.假设你丢了自己的书包,请写一则寻物启事。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作为应用文体,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学生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照样子写句子,积累语言。 2.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3.写铅笔字,练习写带有撇捺的字注意写得舒展。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摘抄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 园地”的内容。(板书: 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2)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地,听 不见淅沥地响声,像一种湿漉漉地烟雾,轻柔 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 【设计意图: 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地,特别清 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地,像出示精彩片段, 喝了蜜一样。明白句子的精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妙,明白摘抄的 形象地描写出了春雨的惹人喜爱。好处,产生摘抄

(课件出示3) 的兴趣。】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 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 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 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 评析: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 动植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恢 复了生机的大地。 (课件出示4)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 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 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 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评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段的节 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 情。 2.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课件出示5) 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再把 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 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 阅。 (板书:摘抄) 4.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说自己在 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5.教师评议,方法指导(课件出示6-8) 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 【设计意图: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学习摘抄的方“。。。”“?”“┄ 法,学会更好地┄”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 摘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三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初步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和作用。 2.掌握“得”的用法,初步学会将句子写得更具体。(重点) 3.能观察句式特点,发现规律,能按照句式特点续写内容。 4.会观察“撇”“捺”的书写特点,能把撇、捺写得舒展,字形优美。(重点) 5.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大概了解古诗的含义和其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所教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学生准备:尝试做读书笔记,熟读日积月累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根据老师的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时,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到知识,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动脑能力,请你默读书上“交流平台”的内容,圈画出有哪些好习惯,一会儿来交流。 2.学生默读,然后思考并圈画。 3.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抓住“画出写得好的语句”“归类摘抄”“经常翻看”“写写感受”“注明出处”等来谈良好的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4.同学们看了以后,对比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学生抓住上面交流总结的要点,谈各自的不足之处和以后可以改进的地方。) 5.“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希望同学们将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读书生活中去,帮助自己学得更多,更扎实。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下面的句子,复习“的、地、得”的不同用法。

(1)这是一只美丽的孔雀。 (2)这只孔雀正在慢慢地开屏。 (3)这只孔雀长得可美丽了! 2.学生交流三个字的不同用法。 (预设:“的”后面一般跟名词,如事物名称;“地”后面一般跟动词,表示做什么;“得”后面跟形容词,表示怎么样。) 3.出示书上3个例句,观察思考为什么用“得”。 (预设:小家伙摔得怎么样,王老师急得怎么样,他跑得怎么样,三句话都是描写具体的程度的,所以都用“得”。) 4.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和思考,能把具体程度写生动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领,你也来试试看吧! (出示习题)妈妈累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得(______________)。 5.学生交流。 (预设:妈妈累得直喘粗气。小王画得就像真的一样。) 6.今天,我们学会了使用“得”,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例句: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7.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句子后面的对象就是下一个分句的开头。尾巴和头是一样的。) 8.(出示)“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预设:弯弯的小桥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在漂荡。) 9.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如何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我们学会了“得”的用法,学会了“首尾相连”的方法,相信我们以后在具体文章里恰当运用的话,就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三、书写提示 1.又到了同学们喜欢的书法时间,今天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有意思的字呢?让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准备 搜集自己准备讲的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从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素,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小组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习作 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

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更多关于读书笔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示的四句话,看看四句话中分别都说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四句话写出了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再读四句话,看看自己对哪种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感觉既简单义不耽误时间。 师: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生:我对其他三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写感受的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句子的含义。 师:是的,所以每次老师特别喜欢让你们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简单理解写在旁边,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另外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还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说话、作文中呢。 生:我对第二段话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词语或者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我有一个想法 7篇_优秀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我有一个想法 7篇 【内容概要】 教育部编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我有一个想法。该文有近5000字,包含一篇教师指导,七篇优秀学生习作。还有几张,或许能够唤起你一些想法的精美图片。 【单元作文】 生活中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写一写。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教师指导 本单元的作文,主要讲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考察孩子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所以写作的时候也是以这部分为重点。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发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是否能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或者想出改进的方法呢?课文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现在很多家庭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自顾自地玩手机,忽视了面对面的沟通;另一个是希望在班级里面开辟一个植物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种植植物,以便能够观察植物的成长,通过实际行动获取新的知识……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写这样的一篇作文呢? 1.先确定作文要写的内容。 (1)你发现班级没有图书角,那么是否可以建议在教室开辟一个图书角? (2)前段时间我们做过绿豆芽生长的实验,记录了豆芽生长状

况,写了绿豆芽的成长日记。对此,你又有什么想法?认为该实验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3)最近收到很多的快递,纸箱经常直接扔垃圾桶了,你有没有办法让它们二次利用呢? (4)保护环境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生活垃圾? (5)现在大家开始学写作文了,我希望在班级里开设一个小作者专栏,把一些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具体可以怎么办? 总的来说,可以从学习、生活(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出发。 举的例子一定要贴近生活,这样小朋友在写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 2.确定主题之后,要怎么写呢? (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想到了什么? 如课文中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发现家庭聚会大家很少聊天,只玩手机。 这样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明明是来给祝寿的,结果变成只是聚在一起玩手机,影响了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忽略了身边的人或者事物。 (2)你的具体想法是什么? 如课文中的第二个例子,开辟一个植物角养花种草,根据时节变化更换不同的植物,并由班级的同学轮流照看他们。 (3)既然有问题,那么就需要提出改进的方法或者建议。

部编版三上语文园地七 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照样子写句子,积累语言。 2.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3.写铅笔字,练习写带有撇捺的字注意写得舒展。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摘抄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1.读了教材中三个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1)同学们畅所欲言 (2)教师明确:读一读情景对话,我发现这些都是积累词语和句子的好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概括起来是:①画出来,摘抄②分类摘抄③摘抄新鲜的,旁批感受④注明出处。 (3)我交流,我积累。 示例一:阅读中,我也有一些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比如分修辞手法采集句子,然后再试着仿写句子。

示例二:我的摘抄本有一个可爱的名字《采蜜集》,我要像小蜜蜂一样,辛勤采集好词佳句。 示例三: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会试着运用采集的好词佳句。 三、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师:读一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读一读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概括成,“谁做什么,做得怎样”。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等等。 2. 练一练,学运用。 3.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带“得”的句子方法? 这样使用“得”的句子,我还采集了很多: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本题的例句,有三个短句组成,后一个短句开头的词语与前一短句的结尾的词语相同,突出小溪、河流、大海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语意相连,气势贯通,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顶真。 5. 练一练,学运用。 四、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文字)小朋友,观察上面的字,说说有什么特点?

部编版语文三上《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 2、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①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a.课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工。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像这种“缺点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 ◆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 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c.教师小结,引出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②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 ③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说的同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第1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学习目标: 1、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 2、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读读背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一、我的发现 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想一想 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比一比 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请你读一读。 2.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3.你会用这些词语灵活运用吗?(同步45页4题) 说一说 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 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4.除了ABCC的词语还有AABB的词语你还记得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你读读。你理解哪个词语的意思就记在书上。(最少记三个) 5.我们还学习过ABB的词语,请你记在书上。 二、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5.朗读巩固。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三、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四、趣味语文 故事引入 说“言”激趣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2.读一读。 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b.指名读。 3.想一想。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a.小组说。 b.全班交流。 五、拓展活动 1.说“客”。 2.课后积累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话题,收集在成长记录袋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通过读课外书、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了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4.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5.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重点 1.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2.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3.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4.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难点 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1.交流分享 学会做读书笔记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体现。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中隐含的做读书笔记的基本方法,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在交流分享中引导学生掌握做读书笔记的不同方法。 2.语言积累 词句段运用要引导学生观察“例句”的特点,发现规律,进而尝试运用。古诗《采莲曲》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在读中感受诗情,不要把“日积月累”变成“古诗教学”。 3.示范临写 含有撇和捺的汉字书写,教师要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做好示范。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临写、讲评、再写等环节,把撇和捺写舒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一、交流平台。 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怎样读课外书的呢?(学生自由交流)读课外书的时候,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交流平台”看看课本是怎样讲解阅读摘抄的。 1.欣赏学生摘抄的语句。 课件出示: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学生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叶的颜色和形状都描写得贴切而形象,写出了秋日梧桐落叶的美丽。 课件出示: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苏醒过来了,大地恢复了生机! 生:这段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动作神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生机勃勃的大地。 课件出示: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通过读课外书、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了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 4、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读读背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5、通过趣味语文了解一些有关“言”的说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学习过程】: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从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素,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小组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2、学会听别人说,边听边思考。 3、从中受到新的启示,培养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很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想一想,你有过吗? 2、读一读 读本次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3、说一说。 小组交流,谈自己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说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也可以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讨论怎样解决。 4、议一议。 把小组交流好的同学推荐到班里汇报,交流有无更好的方法。 5、评一评 哪一组问题提得好,问题解决得好。 习作 教学目标:想象作文,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1、写前启发。先讲一讲读过的童话故事,带入童话故事的王国。鼓励学生发挥 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想象空间。 2、提出习作要求。出示课文中的图,供学生选择,也可选择其他动物。想象动 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 3、写前交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动物及他们之间的故事,大家互相启 发,取长补短,进一步开阔思路。 4、动笔写故事。 5、全班交流评议。选择故事编得有趣、情节曲折的或某一点写得好的在全班交 流;同时指出存在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6、修改自己的作文。 7、把自己写的童话故事读给朋友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语言的一些现象,并积累词语。教学过程 1、读一读:自由读词语 2、谈一谈: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每组是意思相反的词,上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厌恶,叫贬义词; 下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喜欢或者是敬佩,叫褒义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含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8个字写规范、写匀称。 2.熟读并记诵4个八字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 3.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4.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5.学习寻物启事的写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教学重难点] 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学会写简单的应用文——寻物启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习作中有没有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2.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 ①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②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③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2)学生试着用上加点的词语说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3.仿说比喻句。 (1)课件出示: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2)自由读句子,小组交流,了解句子的特点。(比喻句) (3)互相交流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比喻句。 (4)仿说比喻句,师生评议。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仿说片段。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 (2)教师出示范例:你可知道,落叶有多么奇妙吗?秋风一吹,形状各异的树叶就像蝴蝶似的漫天飞舞,飞累了,就回到妈妈身旁。它们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有大的,有小的,有单个的,有成串的,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 (3)阅读范例,先根据要求试着自己说一说,再小组交流。(提示:石头的奇妙可从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来表现)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评议并小结: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语文园地七》优秀教 案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4、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5、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重点 1、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2、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3、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4、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难点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1、交流分享学会做读书笔记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体现。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中隐含的做读书笔记的基本方

法,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在交流分享中引导学生掌握做读书笔记的不同方法。 2、语言积累词句段运用要引导学生观察“例句”的特点,发现规律,进而尝试运用。古诗《采莲曲》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在读中感受诗情,不要把“日积月累”变成“古诗教学”。 3、示范临写含有撇和捺的汉字书写,教师要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做好示范。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临写、讲评、再写等环节,把撇和捺写舒展。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一、交流平台。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怎样读课外书的呢?(学生自由交流)读课外书的时候,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交流平台”看看课本是怎样讲解阅读摘抄的。 1、欣赏学生摘抄的语句。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学生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叶的颜色和形状都描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作文大全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决定帮妈妈做一件事来表达对她的节日祝福。可是,我从星期五想到今天也没有想好做什么。看来,为妈妈做一件事可真难啊! 中午,妈妈骑摩托车带着我从阿婆家回来。走到半路上,车子突然没电了。这会儿刚好快到一个车站,妈妈就对我说:“车没电了,要不你坐公交车回家吧,不然咱们可能到不了家了。”我想:就两站路,值得坐公交车吗?于是我拒绝了坐公交车,依然让妈妈带着我。 可是,走了不到一站路,车就走得越来越慢,眼看着行人一个个都超过了我们。我一看,对妈妈说:“妈妈,看来我还是得下来坐公交,要不车就不行了。”“好,那我给你钱,你坐720。”妈妈说。 于是,妈妈给了我五角钱,把我送到了车站。等车来了,我发现车上很挤,于是,我等人上得差不多了才挤上去。上车时,我非常自信,因为我以前也自己坐过车,所以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妈妈却紧张异常,一再对我说:“记住,只坐一站就下来,在车站等我,别乱跑……”我大声对她说:“不要担心,我不怕!” 车开得飞快,转眼就到站了。我下车以后,

等了好半天才看见妈妈骑着车来了。只见妈妈的车慢慢地向前滑行,几乎比蜗牛还要慢。我想,如果我不自己坐公交车的话,车会因为超重没电而不了家。到那时,我们就只能把车推回家了。那得多累、多狼狈啊!我自己坐车,减少了妈妈的麻烦,这不就是帮妈妈了吗? 这一次独自坐车可真厉害!因为这就是我帮妈妈做的事。今天做的事可真特殊啊!通过这件事,我想,不一定要刻意地帮妈妈做什么事,只要心里有妈妈,一些细微的小事也能表现我对妈妈的爱。以后,我还会用一些细小的事来表达我对爸爸的爱。 不再怕黑 我一向都胆小如鼠,就连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所以我一直都想找个机会来训练一下自己的胆子。 在一天夜里,我正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妈妈叫我到士多店里买些东西,我心想:这个机会很久了,终于等到了。我马上跟妈妈说:“好!”接着,妈妈把要买的东西全部都写在纸

最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2、学会听别人说,边听边思考. 3、从中受到新的启示,培养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很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想一想,你有过吗? 2、读一读 读本次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3、说一说. 小组交流,谈自己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说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也可以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讨论怎样解决. 4、议一议. 把小组交流好的同学推荐到班里汇报,交流有无更好的方法. 5、评一评 哪一组问题提得好,问题解决得好. 习作 教学目标:想象作文,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1、写前启发.先讲一讲读过的童话故事,带入童话故事的王国.鼓励学生发挥想 象力,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想象空间. 2、提出习作要求.出示课文中的图,供学生选择,也可选择其他动物.想象动物 之间可能发生的事. 3、写前交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动物及他们之间的故事,大家互相启 发,取长补短,进一步开阔思路. 4、动笔写故事. 5、全班交流评议.选择故事编得有趣、情节曲折的或某一点写得好的在全班交 流;同时指出存在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6、修改自己的作文. 7、把自己写的童话故事读给朋友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语言的一些现象,并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1、读一读:自由读词语 2、谈一谈: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每组是意思相反的词,上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厌恶,叫贬义词; 下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喜欢或者是敬佩,叫褒义词. 4、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语.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积累八个字组成的成语,并能理解其意思. 2、通过生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 一、“读读背背” 1、自读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组交流成语意思,可查字典解决. 3、全班交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达到很高的程度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如眼见,亲眼见到才是实的.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的重要.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金子不全是纯金,人都有缺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4、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八字成语. 5、交流自己还知道的一些八字成语. 二、“连连认认” 1、借助拼音自读,试着连一连. 2、汇报并说理由: “谎”,与说话有关,左边是言字旁. “笛”,笛子是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 “棍”,木棍是木头做的,是木字旁. “港”;港都与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 “愤”,愤怒与心情有关,左边是竖心旁. “袜”,袜子跟衣物有关,左边是衣字旁. “捆”,捆书要用手,左边是提手旁. “妇”,妇女是女子,左边是女字旁. 3、齐读——指名读——扩词练习 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懂故事内容. 2、理解寓意,明白这个故事讽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能跟着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方法. 3、结合实际会谈自己的体会. 一- “成语故事” 1、自学成语故事:读不懂的可看图、请教同学、查字典等.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学目标】 1.做好摘抄,读词语,写句子,积累语言。 2.诵读古诗,积累古诗。 3.练习写带有撇捺的字注意写得舒展。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自主阅读摘抄。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题目,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1.什么是摘抄? 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再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2.教师指导办法 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4)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第二,善于摘抄。 一是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二是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三是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四是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第三,摘抄注意的问题。 一是摘抄内容分门别类。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二是边摘抄边背诵,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且能记住的好东西,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 3. 摘抄举例 三、词句段运用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___________。 ◇_______得__________。 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远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