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接口芯片
- 格式:pptx
- 大小:315.49 KB
- 文档页数:54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2010-05-25 15:058251 A是一个通用串行输入/输出接口,可用来将86系列CPU以同步或异步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串行通信。
它能将主机以并行方式输入的8位数据变换成逐位输出的串行信号;也能将串行输入数据变换成并行数据传送给处理机。
由于由接口芯片硬件完成串行通信的基本过程,从而大大减轻了CPU的负担,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系统及计算机网络。
8251A是一个功能很强的全双工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具有独立的双缓冲结构的接收和发送器,通过编程可以选择同步方式或者异步方式。
在同步方式下,既可以设定为内同步方式也可以设定为外同步方式,并可以在内同步方式时自动插入一个到两个同步字符。
传送字符的数据位可以定义为5~8位,波特率0~64K可选择。
在异步方式下,可以自动产生起始和停止位,并可以编程选择传送字符为5~8位之间的数据位以及1、1/2位之中的停止位,波特率0~19.2K可选择。
同步和异步方式都具有对奇偶错、覆盖错以及帧错误的检测能力。
一、8251A内部结构及功能图8.5.1为8251A结构框图。
作为常用的通信接口,和8255A类似,8251A 的结构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和CPU或者总线的接口部分,其中包括数据总线缓冲器、读/写控制逻辑。
数据总线缓冲器用来把8251A和系统数据总线相连,在CPU执行输入/输出指令期间,由数据总线缓冲器发送和接收数据,此外,控制字,命令字和状态信息也通过数据总线缓冲器传输,读/写控制逻辑电路用来配合数据总线缓冲器工作。
CPU通过数据总线缓冲器和读写控制逻辑向8251A写入工作方式和控制命令字,对芯片初始化;向8251A写入要发送字符的数据代码,送到发送缓冲器进行并行到串行的转换,并且将接收的、已转换成并行代码的接收缓冲器中的字符数据读入CPU。
第二部分是数据格式转换部分,包括发送缓冲器、并行数据到串行数据转换的发送移位器,接收缓冲器和串行数据到并行数据转换的接收移位器,以及发送控制电路和接收控制电路。
并口转串口芯片并口转串口芯片是一种使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芯片,它能够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以便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串行通信。
接下来,我们将对并口转串口芯片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并口和串口介绍在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种常见的通信接口类型: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1. 并行接口并行接口使用多个数据线来同时传输数据。
这些数据线每条都传输一个二进制位,因此可以一次传输多个位。
并口一般包含多条数据线,控制线和地线,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大量数据。
在计算机中,常见的并行接口是并行打印口,它可以用来连接打印机或其他外部设备。
2. 串行接口串行接口使用单个数据线来逐位传输数据。
这些数据线包括数据线、时钟线和地线。
串口一次只能传输一个二进制位。
串口一般只包含少量的线缆,适用于需要在长距离上进行通信的场景。
在计算机中,常见的串行接口是RS-232接口,它常用于连接调制解调器、打印机、传感器等外部设备。
二、并口转串口芯片的作用并口转串口芯片的作用是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以便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串行通信。
通过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可以减少数据传输所需的线缆数量,并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并口转串口芯片通常包含读写控制逻辑和数据缓冲区,可以将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
三、并口转串口芯片的特点1. 高速传输并口转串口芯片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通常可以达到几MB/s的速度。
这使得它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场景,如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工业自动化等。
2. 多线程支持并口转串口芯片通常支持多个并行接口,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数据流。
这样可以在多任务环境下提高并行通信的效率。
3. 低功耗设计为了满足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的需求,并口转串口芯片通常采用低功耗设计。
它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工作,并且可以在需要时自动进入睡眠状态,以节约能源。
4. 多种接口支持并口转串口芯片通常支持多种接口标准,如RS-232、RS-485、USB等。
MAX3082芯片介绍RS-485是一种基于差分信号传送的串行通信链路层协议。
它解决了RS-232协议传输距离太近(15m)的缺陷,是工业上广泛采用的较长距离数据通信链路层协议。
RS-485收发器市场上的种类很多,MAX3082是其中最经常用到的一种。
MAX3082只适用于半双工通信,即同一时刻线路上只能进行数据的接收或发送它允许将主系统的RS-232接口的通信电缆长度延长至RS-485总线的 1200米的长度,并可以同时在总线上挂接若干个子系统,从而能够构成一个上位机可以同时控制若干个下位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MAX3082是具有给来自通信总线上的信号故障提供自动保护的RS-485收发器。
它有1个带3态输出的差分驱动器和1个带3态输入的差分接收器。
1/8单位负载的接收器输入阻抗,允许多达256个收发器接入总线。
在5V供电电源下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15Kb/s。
当接收器输入为短路、开路或空闲时,真正的失效保护使接收器输出逻辑为高电平。
采用8引脚的SO型和DIP型封装并具有工业级产品的工作温度范围。
管脚图及主要引脚介绍MAX3082共有8个管脚其管脚排列如图3.4所示各管脚功能如下:RO:接收数据的TTL电平输出端;RE:接收允许端低电平有效;DE:发送允许端高电平有效;DI:发送数据的TTL电平输入端;A:485差分信号的正向端;B:485差分信号的反向端;VCC:电源端;GND:接地端。
图3.4 MAX3082管脚图系统中的作用及接线由于RS-485总线使用一对双绞线传送差分信号,属半双工通信,所以应用时需要进行接收和发送状态的转换。
在用MAX3082进行RS-485电路设计中,通常将RE和DE短接,用1根信号线来控制,这样可以保证收发的正常切换。
MAX3082通常处于接收状态。
当要发送数据时,由程序控制DE变为高电平,然后UART 单元发送数据,数据发送完毕后,程序再控制DE变为低电平,使MAX3082转换到数据接收状态。
芯片FM08参数1. 引言芯片FM08是一种高性能的射频识别(RFID)芯片,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FM08芯片的参数特性,包括工作频率、存储容量、通信接口等方面。
2. 工作频率FM08芯片采用13.56MHz的射频工作频率,符合ISO/IEC 14443A标准。
该工作频率具有国际通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RFID应用场景中。
3. 存储容量FM08芯片内置EEPROM存储器,可提供1K字节的存储容量。
该存储容量足够满足大部分RFID应用的需求,例如存储用户信息、产品标识码等。
4. 通信接口FM08芯片支持SPI(串行外围接口)和I2C(串行总线接口)两种通信接口。
SPI接口速度快、传输距离长,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而I2C接口则简单易用,适合对成本和功耗有限制的场景。
5. 功耗特性FM08芯片在待机模式下的功耗仅为5μA,可大大延长电池寿命。
在读写操作时,功耗也非常低,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应用。
6. 安全性能FM08芯片支持多级密码认证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密码来限制对存储区域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读写操作。
7. 防冲突算法FM08芯片内置了高效的防冲突算法,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这种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整体的吞吐量和效率。
8. 抗干扰能力FM08芯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可靠的通信。
它采用了先进的射频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有效抑制了外界干扰信号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9. 工作温度FM08芯片适用于宽温度范围内的工作环境,工作温度范围为-25℃至+85℃。
无论是在极寒地区还是酷热环境中,FM08芯片都能正常工作。
10. 封装形式FM08芯片的封装形式为标准的无引线封装(QFN),尺寸为5mm x 5mm。
这种封装形式便于集成到各种电子设备中,并且具有良好的热散性能。
11. 应用领域FM08芯片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领域。
两线远程I/O 扩展芯片CH423手册 版本: 2 1、概述CH423是两线串行接口的通用远程I/O 扩展芯片。
CH423提供8个双向输入输出引脚和16个通用输出引脚,支持输入电平变化中断;CH423内置电流驱动电路,可以静态驱动24只LED 发光管或者动态驱动128只LED (相当于16只数码管);CH423通过2线串行接口与单片机等交换数据。
2、特点● 通过两线串行接口远程扩展出8个通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 和16个通用输出引脚GPO 。
● 内置电流驱动级,连续驱动电流不小于15mA ,OC 引脚输出1/16脉冲灌电流不小于120mA 。
● 静态显示驱动方式支持24只发光管LED 或者3位共阳数码管。
● 分时动态扫描显示驱动方式支持128只发光管LED 或者16位共阴数码管,支持亮度控制。
● 双向I/O 引脚在输入方式下具有输入电平变化时产生中断的功能,中断输出低电平有效。
● 16个通用输出引脚可以选择推挽输出或者开漏输出。
● 支持3V ~5V 电源电压,支持低功耗睡眠,可以被输入电平变化唤醒。
● 高速2线串行接口,时钟速度从0到1MHz ,兼容两线I 2C 总线,节约引脚。
● 提供SDIP28和SOP28两种无铅封装,兼容RoHS 。
3、封装封装形式宽度引脚间距封装说明订货型号SOP28 7.62mm 300mil 1.27mm 50mil 标准的28脚贴片CH423S SDIP28 10.16mm 400mil 1.78mm 70mil 窄距28脚双列直插CH423D4、引脚引脚号引脚名称类型引脚说明25 VCC 电源正电源,持续电流不小于150mA11 GND 电源公共接地,持续电流不小于150mA23,24,26, 27,28,1,2,3 IO0~IO7 三态输出及输入双向输入输出,内置弱上拉电阻动态扫描时为共阴数码管的段驱动,高电平有效4~8、12~22 OC0~OC15 推挽或开漏输出通用输出,可选开漏输出,低电平有效动态扫描时为共阴数码管的字驱动,低电平有效10 SDA 开漏输出及输入2线串行接口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内置上拉电阻9 SCL 输入2线串行接口的数据时钟5、功能说明5.1. 内部电路原理(用于解释功能,不含动态驱动,仅供参考)5.2. 一般说明本手册中的数据,以B结尾的为二进制数,以H结尾的为十六进制数,否则为十进制数,标注为x的位表示该位可以是任意值。
cdr芯片CDR芯片,即时钟数据恢复芯片(Clock and Data Recovery),是一种用于从串行数据流中恢复时钟信号和数据信息的集成电路。
它常用于高速串行接口中,例如光纤通信、高速以太网、PCI Express等。
下面将对CDR芯片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CDR芯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串行数据信号进行采样、时钟恢复、信号解调等一系列处理来恢复出正常的时钟和数据信息。
在高速串行通信中,由于传输信号的衰减、失真等因素,使得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受到严重干扰和变形。
CDR芯片通过内部的电路设计和算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时钟提取和恢复,并在正确的时刻对数据进行采样和解调,使其恢复到原始的时钟和数据信息。
其次,CDR芯片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的性能指标:1. 时钟恢复精度:即CDR芯片对时钟信号的恢复准确度。
通常用来评估CDR芯片的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2. 数据恢复速度:即CDR芯片从接收到数据到恢复出正确的数据信息所需的时间。
这个指标通常用来评估CDR芯片的处理速度和实时性。
3. 电源噪声:即CDR芯片对电源噪声的敏感度。
高电源噪声会导致CDR芯片的工作不稳定,影响时钟和数据的恢复效果。
4. 功耗:CDR芯片在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率。
功耗低的CDR芯片可以减少系统的能耗。
此外,CDR芯片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应用:1. 兼容性:CDR芯片通常支持多种串行数据接口和协议,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和设备中。
2. 自适应能力:CDR芯片通过采用自适应算法和引入反馈机制,能够根据不同的信号情况进行自动校正和优化,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
3. 抗干扰能力:CDR芯片通过采用差分输入和输出、滤波电路等设计和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和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4. 高速传输:CDR芯片通常能够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例如多Gbps的速率,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对高速传输的需求。
总而言之,CDR芯片作为一种用于串行数据恢复的关键集成电路,具有时钟恢复精度、数据恢复速度、电源噪声和功耗等重要性能指标,同时还具有兼容性、自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和高速传输等特点。
常用USB转串口芯片介绍引言USB转串口芯片是一种常见的硬件设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外部串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USB转串口芯片,并针对它们的特性、应用领域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CH340芯片特性•CH340芯片是一种低成本USB转串口芯片,由中国公司WCH生产。
•支持全速USB通信(12Mbps)。
•内置EEPROM,支持自定义VID/PID。
•支持5V和3.3V供电。
•可以通过使用官方提供的驱动程序在Windows、Linux和Mac OS等多种平台上使用。
应用领域•Arduino控制器和传感器模块的通信。
•工业自动化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单片机与计算机的串行通信。
操作方法1.在计算机上安装CH340驱动程序。
2.将CH340芯片插入USB端口。
3.通过设备管理器(Windows)或系统信息(Mac OS)查找COM端口号。
4.使用串口通信软件进行数据传输。
PL2303芯片特性•PL2303芯片是由台湾公司Prolific Technology Inc.开发的USB转串口芯片。
•支持全速USB通信(12Mbps)。
•自动流控制和自动功耗管理。
•兼容RS-232电平标准(±5V)。
•支持5V和3.3V供电。
应用领域•GPS导航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打印机和POS设备的连接。
1.在计算机上安装PL2303驱动程序。
2.将PL2303芯片插入USB端口。
3.通过设备管理器(Windows)或系统信息(Mac OS)查找COM端口号。
4.使用串口通信软件进行数据传输。
FT232芯片特性•FT232芯片是由英国公司Future Technology Devices International (FTDI)开发的USB转串口芯片。
•支持高速USB通信(480Mbps)。
•内置EEPROM,支持自定义VID/PID。
•支持波特率自适应,最高可达3Mbps。
UART、RS232、I2C、SPI 他们的区别和联系UART是指串口通信的芯片,串口就是串行通信的接口(区别于并口因为数据是按bit串起来传输的)一般在主机上都有的DB9的接口就是串口。
232 485 是串行通信的不同标准(区别是电气电平值不一样按通信网络的七层规范这都属于物理层吧 232与485相比一般距离较近用232 较远485 )。
串口就是实际的物理接口,COM口呢则是系统虚拟的,系统会根据应用程序所申请的COM口请求去使用物理接口。
I2C 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号称是最简单的串行通讯协议,只需要一根数据线一根时钟线就可以完成半双工通讯。
一根是双向的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I2C协议:1.谁主动发起数据请求(读/写)谁就是主机。
2.主机提供时钟。
3.SCL为高电平时,SDA从高到低跳变表示起始条件,从低到高跳变表示结束条件。
数据传输过程中SDA表示的数据的跳变只能发生在SCL为低电平的时候。
4.主机发送起始条件后,发送的第一个字节是从机地址(7bit)+读写指示(1bit),从机在SDA上产生1bit的ACK。
5.第一个字节的传输至此结束。
以后的字节传输也是发送方发送一个8bit数据,接收方发一个1bit的ACK。
至于是主机发送数据还是从机发送就看读写指示位。
6.数据传输结束后主机发送停止条件。
7.主机发送停止条件之前,如果主机是接收方需要回应,则主机发NACK。
为什么不是ACK,这个还需要再想想。
SPI 总线(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 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
该接口一般使用4 条线:串行时钟线(SC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 和低电平有效的从机选择线SS(有的SPI 接口芯片带有中断信号线INT 或INT、有的SPI 接口芯片没有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
串转并芯片
串转并芯片是一种数字电路芯片,也被称为串行传输器。
串转并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将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
串行信号是以位为单位进行传输的,而并行信号是同时传输多个位。
串转并芯片通常包含多个输入引脚和一个输出引脚。
输入引脚用于接收串行信号的各个位,而输出引脚用于输出并行信号的各个位。
串转并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在输入引脚上接收串行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并行信号输出到输出引脚上。
串转并芯片通常包含一个内部计数器,用于计算输入引脚上的位数。
当计数器达到一定值时,串转并芯片将输出一个并行信号,并将计数器复位,重新开始计数。
串转并芯片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输出位数,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串转并芯片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领域,如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线路和串行通信设备等。
它可以将高速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减少传输延迟。
串转并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信号的传输距离、传输速度、功耗等。
当前,许多高速串转并芯片采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技术制造,以满足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要求。
总结:串转并芯片是一种将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的数字电路芯片。
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减少传输延迟,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领域。
高精度D/A转换芯片—TLV5616TLV5616 是12 位电压输出的4 线可变串行接口的数模转换器。
4 线串行接口无缝接入TMS320,SPI,QSPI 和Microwire 串行接口。
电源供电电压范围2.7V~5.5V。
LTV5616 采用16 位串行串编程,其中包含4位控制位和12 位的数据位.为了适合范围较宽的供电电压。
1.TLV5616的引脚图及其说明:电阻串输出电压被2×a 的增益的轨至轨输出缓冲器。
缓冲器能够提高一个AB 类的输出级的稳定性和减少结束的时间。
DAC 的结束时间是可编程的以此来允许设计者对比电源的损耗设计最佳的速度。
通过输入串行的16 位中的控制位来选择结束的时间。
高阻抗缓冲集成在REFIN 端来减少对低源阻抗驱动端口的需要。
2.TLV5616的功能模块图:3. TLV5616的接口图当REF 是参考电压CODE 是在0x000~0xFFF 范围内的数字输入值时,上电复位初始复位外部触发器到一个固定的状态(全为0)。
串行接口说明数据的转换:首先器件必须设置/CS 为低电平时器件有效,然后在FS 的下降边缘开始一位一位转移数据(开始是高位有效位)在SCLK 的下降边缘转移到内部寄存器。
在16 位都被转换后或FS 上升时,转移寄存器的内容移到DAC 的触发器使其输出电压更新到一个新的电平。
TLV5616 串行接口可以采用两个基本模式:. 四线(包括片选). 三线(不包括片选)使用片选(四线模式)使得多个器件连接到串行口的数据源(DSP 或微控制器)成为可能。
接口是TMS320 类兼容的,下图给出了2 个TLV 5616 直接连接到TMS320DSP 上的例子。
如果串行总线上只有一个器件,那么/CS 可以接低电平,16 给出了TLV5616 如何在SPI 或图Microwire 接口三线引脚下连接到一个TMS320 上的例子。
注意SPI 和Microwire:在控制器开始转换数据之前软件必须在FS 连接的I/O 引脚上产生一个下降缘。
usb扩展芯片USB扩展芯片是一种用于扩展USB接口数量的集成电路芯片。
它可以通过将一个USB接口扩展为多个USB接口,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外设连接和数据传输接口。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和交换数据的通信接口标准。
它的速度快、接口简单、可插拔性好,并在许多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有时我们需要连接的USB设备较多,但主机只提供有限数量的USB接口,这时就需要使用USB扩展芯片来解决这个问题。
USB扩展芯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多个USB接口:USB扩展芯片可以通过内部的多个USB集线器将一个原始USB接口扩展成多个USB接口。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一个USB接口连接多个外设,提高设备的连接能力。
2. 高速传输:USB扩展芯片支持USB 2.0或更高版本的标准,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这对于需要传输大量数据的设备,如外置硬盘、摄像头等非常重要。
3. 独立供电:USB扩展芯片通常具有独立的供电接口,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来为连接的外设提供稳定的电源。
这样可以避免主机的电源不足或电流波动对外设工作的影响。
4. 低功耗模式:USB扩展芯片通常支持低功耗模式,可以在外设不使用时自动切断电源,以节约能源和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5. 热插拔支持:USB扩展芯片具有热插拔功能,可以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插拔USB设备。
这样用户可以随时连接或拔出外设,方便灵活。
6. 软件驱动支持:USB扩展芯片通常提供相应的软件驱动支持,可以兼容不同操作系统,并提供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调整USB接口的使用方式和配置参数,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总结起来,USB扩展芯片是一种用于扩展USB接口数量的集成电路芯片。
它能够提供多个USB接口,并支持高速传输、独立供电、低功耗模式、热插拔支持和软件驱动支持等功能。
通过使用USB扩展芯片,用户可以方便地增加外设连接和数据传输接口,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i2c转串口芯片I2C转串口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主要功能是实现I2C总线与串口之间的互联。
I2C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而串口是一种常见的电脑外部设备接口。
通过使用I2C转串口芯片,可以方便地将I2C设备与串口进行通信和控制。
I2C转串口芯片具备以下特点和功能:1. 双向通信:I2C转串口芯片支持I2C总线的读写操作以及串口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2. 多种串口支持:I2C转串口芯片通常支持多种串口标准,如RS232、RS485等。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设备接口的需求。
3. 通信速率可调:I2C转串口芯片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通信速率,以适配不同设备的工作频率。
4. 数据格式转换:I2C转串口芯片可以支持不同的数据格式转换,如ASCII码、二进制码等。
这样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转换。
5. 内部缓存存储:I2C转串口芯片通常具备内部缓存存储功能,可以暂时存储接收到的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6. 简化设计:通过使用I2C转串口芯片,可以大大简化系统设计,减少外部电路和连接器的使用,降低系统成本。
7. 兼容性强:I2C转串口芯片通常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平台和系统,例如嵌入式系统、工控设备等。
8. 管脚控制:I2C转串口芯片通常有多个引脚可用于控制串口的各种功能,例如数据传输方向、中断响应等。
9. 低功耗设计:I2C转串口芯片通常采用低功耗设计,能够在低电压和低功耗的环境下正常工作,降低系统的能耗。
总之,I2C转串口芯片是一种非常实用和常见的集成电路芯片,可用于将I2C总线和串口进行互联和通信。
它具备双向通信、多种串口支持、调整通信速率、数据格式转换等多种功能,可以简化系统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常用USB转串口芯片介绍常用USB转串口芯片介绍USB转串口是计算机与串行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
使用串口通信协议,可以将计算机与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如调试器、机器人、嵌入式设备等。
USB转串口芯片则是用于将计算机的USB接口转为串口信号输出,实现计算机与串口设备的通讯。
下文将讨论常用的USB转串口芯片及其特点。
1. FTDI芯片FTDI(Future Technology Devices International)公司的FT232系列芯片是最常用的USB转串口芯片之一,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和口碑。
FTDI的芯片采用USB2.0接口,支持全速和高速传输,通讯速率可达到12Mbps。
FT232系列芯片提供了专业的驱动程序,可以在Windows、Linux、MAC OS、Android 等多个操作系统下使用,兼容USB1.1和USB2.0接口。
此外,FTDI还提供了免费的开发工具、应用手册和API文档,可自定义串口输出格式和流控方式。
2. CP2102芯片CP2102芯片由Silicon Laboratories公司生产,是另一种常用的USB转串口芯片。
CP2102通过USB2.0接口,支持全速和高速传输,通讯速率最高可达1Mbps。
这种芯片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体积小、易于集成等特点。
CP2102还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和流控方式,例如直接模式、流控模式、硬件流控等,可根据应用场景自行选择。
3. CH340芯片CH340芯片由中国北京朝晖公司研发生产,是国内一种比较流行的USB转串口芯片。
CH340通过USB1.1接口,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15200bps,为节约成本采用了单片机内部RC振荡器,因此准确度相对较低。
不过,CH340的性价比非常高,价格便宜,需要的元器件也很少,很适合嵌入式开发、单片机下载等领域的用户。
4. PL2303芯片PL2303芯片是由Prolific Technology公司开发的USB转串口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