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IDP(杨桂莉商用成本办投入产出)

我的IDP(杨桂莉商用成本办投入产出)

我的IDP(杨桂莉商用成本办投入产出)
我的IDP(杨桂莉商用成本办投入产出)

个人发展计划(IDP)

计划有效日期:2009.1.1-2009.12.31

在以后的一年里您计划要完成的学习活动将有助于发展您的能力素质,从而

帮助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实现您的职业发展目标。

当您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草案后,请主动约你的直线经理面谈,共同讨论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获得直线经理的支持。

用这个发展计划来提高您的能力素质,从而为客户、公司创造价值。

您和您的经理在阅读和讨论了这个发展计划后必须双方都签署这个发展计划。签署文件:

业务费用的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如何写

业务费用的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如何写?。 浏览次数:358次悬赏分:0 |提问时间:2011-3-17 15:23 |提问者:wqbdwkwq 我公司要求对业务宣传费用、广告费用以及新产品、新业务发生的费用支出在进行项目立项时提供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报告,请问如何写此报告,有否固定模板? 其他回答共1条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 “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

投入产出率

关于投入产出率的调研 一、调研主题: 投入产品率 二、时间: 2010年3月部分资料 三、对象: 某注塑班三月投入原材料、产出成品 四、参考性结论: 1毛重投入产出率 2净重投入产出率 注1:全部下机数产品数767145件,投入原料、粉碎料179146kg。因其中一些产品无毛重、净重资料,取有毛重、净重的产品分析。 注2:有毛重、净重资料的产品下机数464200件,毛重130844kg,净重122993kg,投入物料144622kg。 五、数据问题 1毛重投入产出率大于100%的项目有50多个。 其中B53右后挡泥板投入产品率达到 692.4%(毛重975g,产出494件= 481.7kg,投入原料50kg、粉碎料20kg。) 2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滑道槽、中支柱上内护板总成、T21后背门护板、B53副仪表板面板等30多项。

3只有产出没有投入。EW10上盖、后轮罩前装饰板、后隔板左支架、EW12上盖、X7前围进气口格栅挡水板等10多项。 六、思考与探讨 1提高投入产出率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2塑料制品投入产出率的等式: 投入原料+粉碎料+色料(忽略不计)=产出件+料把+飞边+饼料 产出件包括成型的塑料件正品、废品。 注塑产品投入产出率大于99%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都是难以达到的。100%以上的投入产出率、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没有投入就有产出的三种情况,则在任何企业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3任何制造业都有一个合理的实物投入产出率。就总体(全月各产品总和)而言,本人估计目前本公司注塑件的净重投入产出率的水平可以从85%提高到90%左右。有些产品应该可以达到95%。 4直接提高投入产出率的途径: A减少泼洒浪费。B减少料把,减少飞边(从模具设计上)。C减少洗机饼料(色系不同需要洗机)。D减少调机废品(注塑初始调机产生的废品)。E将产品净重控制在合理的偏差以内(±5%)。 5与投入产出率密切相关的工作: 杜绝上料失误、提高工艺员调机水平、优化生产安排、减少浪费、改进模具、。 7投入产出率的核定: A分析历史资料,掌握以往的水平。B了解同行业(同产品)的水平。C从理论上测算标准水平。D从可以控制的方面着手,测算可以减少的无效产出数量。E核定可以努力达到的目标(水平)。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的分析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 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分配率 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 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 (二)人事费用率 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 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 (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