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

表一:

行业人工成本基本情况(一)

单位:千元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

从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情况看,所调查的各行业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25.7%,而批发和零售业仅为5.6%,二者相差20.1%。2007年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往年上升幅度较大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分别比2006年上升了12.07%、5.86%。下降的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分别比2006年下降了6.82%、6.13%。从总年平均来看,所调查的七个行业人工成本与总成本的比重,由2005年的13.79%、2006年的12.33%、到2007年的10.4%,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与企业近年来采取整合资源优势,调整经营方式,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等一系列措施是分不开的。

从每元人工成本所得利润看,批发和零售业最高,为1.97元;其次是制造业、建筑业,分别为0.86元、0.76元。这三个行业的利润比2006年分别增加了1.87元、0.61元、0.56元,利润翻倍都在3倍以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这两个行业,尽管每元人工成本所得利润比往年也有所增加,但仍为负值。这些企业应认真总结经验,调整经营方式,在提高效益上狠下功夫,具体情况详见表二。

表二:

2007年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二)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情况

在七个行业中,人均人工成本集中在21469--26101元之间的有5个行业,占七个行业的71%。行业间人工成本绝对数高低相差达17570元,高者为低者的1.93倍。

从调查结果看,年人均人工成本最高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年人均人工成本达36362元,高出七个行业平均人工成本(25089元)11273元。其次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年人均人工成本分别为26101元、25951元、24559元、21768元和21469元,最低是住宿和餐饮业,为18792元。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最高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年人均工资为24752元;其次是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分别为:18889元、18420元、16637元、15296元、14248元。最低为住宿和餐饮业,为14018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年人均人工成本虽居七个行业之首,但其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及福利费用等,在七个行业中也仍为最高。行业年人均各项人工成本构成情况详

见表(三)。

表三:

行业人工成本构成情况(三)

年人均(单位:元)

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

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 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按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 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7 大项。 1. 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 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 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 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 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女工生育5 项社会保险。 3. 职工福利费用,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 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物业管理费、冬季取暖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助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 用、员工困难补贴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企业工资总额4%之内)。 4.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5.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比如防 暑降温费、劳保用品费用。

6.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比如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 7. 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会费、外聘人员劳务及咨询费用、没有列入 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二、人工成本管理及其指标体系人工成本管理,是把企业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围 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 费用进行界定、核算、支付、调整等一系列管理行为。 人工成本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动态性的复杂问题。目前一些企业效益不好、 人工成本比例偏高,并不完全是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增长过多、人工成本水平过高而造成的,关键是人工成本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低所致。不能简单的、单纯的看人工成本的高低,更不能单纯的控制或降低人工成本的绝对水平,而要使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的增长建立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之上,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 那么,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哪些呢?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人均人工成本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业务费用的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如何写

业务费用的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如何写?。 浏览次数:358次悬赏分:0 |提问时间:2011-3-17 15:23 |提问者:wqbdwkwq 我公司要求对业务宣传费用、广告费用以及新产品、新业务发生的费用支出在进行项目立项时提供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报告,请问如何写此报告,有否固定模板? 其他回答共1条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 “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

怎样提高投入产出率

怎样提高投入产出率 首先对整个生产前工序品在运输过程的废损。这种情况 1、设备方面 丝印机的料斗、收片和吸片的原因造成的废损;放片过程中叠片造成产品报废, 2、认为因素 A、由于上料和下料的不规范,数量的多少应加以控制,还有就是印刷背电极是用正片检测背电极的位置中可以采用同基板好的基片进行对比,从而减少基片的废损。还有就是产品在印刷电阻时预先对小部分进行烧成,但烧成后片子就不知道去那里了。 收片时设备异常,产品在没有正常收片的时候自由滑下或叠加在一起,使产品损伤和产生微裂纹,造成下工序质量隐患,废损量增加。 B、低温浆料的印刷控制,避免在印刷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不合格,造成部分产品划红线造成废损,加大对低温浆料在印刷时的监控。 C、丝印电阻膜厚的控制,减少因为大样和小样膜厚控制不当,造成产品重投而降低投入产出率。 D、在批量的投料过程中的监控,不要以第一批次产品合格,后面的就一定合格,注意印刷过程中的变化。(温度、膜厚) 二、激光调阻 1、激光调阻的投入产出率,设备方面: a、升、降料斗的运行不到位,调好后摆放基片不到位,受力不均匀,造成基片破例;(10-50) b、自动调阻过程中由于激光机工作平台定位轴承在没有把基片固定好时,在没有很好的(斜片)把基片送进去,受到探针卡的压力后使基片破裂。(5) c、激光机在检测双片时、机械手摆放位置是不到位,摔到回收盒里的基片(有两种可能,1、摔裂,完好,对整批次产品调完后没有对好的片子进行检查、到下一个批次进行调阻时发现有上一批次的产品,会造成产品浪费,一般在1~3片左右) 2、调阻过程中检测不严格,工作平台跑位,激光切割图形到电极;造成产品浪费。(1~100片) 在激光机的投入产出率的控制,主要是对设备的运行、调阻过程控制加严,操作人员在监控严密一点就不会出现大的废损率。 三、裂片工序 1、产品在去白边时产品盒倒立时产品容易出现裂的可能,去白边的动作、数量应作规定,具体的作一个量化。 2、一次裂片在排产品时,由于设备的原因出现部分断裂、部分未断裂的在产品排完后收集废品时会把一小部分或几条产品就会随段条一起进入废品箱; 3、端涂工序 a、端涂浆料的粘度的控制,有一个好的粘度(保证质量和减少滚轮粘产品造成大量的废损),操作人员的巡检,在端涂过程中减少涂银滚轮涂产品对产品的浪费; b、产品烧出来后由于收料不小心,造成产品打翻,部分产品掉进链条里面对产品的浪费;

人力成本分析指标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指标 背景介绍: 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 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7大项。 其他人工成本包括:如工会经费,企业因招聘 从业人员而实际花费的招工、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用以及在本企业领取劳动报酬的外籍从业人员费用等。 根据国资委“2003年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调查 表”对人工成本给出的界定,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其范围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七大项目。 ? 人工成本的特点: 人力资源成本投资收效比较慢 人力投资收益大、期限长 人力资源投资效益有明显的时效性 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支付能力分析指标: 1.实物劳动生产率:衡量一定时期内的平均职 工产量 ()-=?固定资产产量库存实物劳动生产率职工数固定资产劳动装备率 (设备生产率)

2.销货劳动生产率:产量与价格: 3.人工费比率(人事费用率): 4.劳动分配率:与上期/同类企业相比,劳动分配率是否过高? 5.附加值劳动生产率:单位职工生产的附加值 6.单位制品薪资:平均每件产品的人工费 7.收支平衡点: ()-=??固定资产产量库存销货劳动生产率价格职工数固定资产 劳动装备率 (设备生产率) ==人工费人工费/职工人数人工费比率销货额销货额/职工人数劳动分配率= 附加值 人工费 附加值劳动生产率= 职工人数 附加值 单位制品薪资率 = 单位产品 薪资(人工费)

投入产出率

关于投入产出率的调研 一、调研主题: 投入产品率 二、时间: 2010年3月部分资料 三、对象: 某注塑班三月投入原材料、产出成品 四、参考性结论: 1毛重投入产出率 2净重投入产出率 注1:全部下机数产品数767145件,投入原料、粉碎料179146kg。因其中一些产品无毛重、净重资料,取有毛重、净重的产品分析。 注2:有毛重、净重资料的产品下机数464200件,毛重130844kg,净重122993kg,投入物料144622kg。 五、数据问题 1毛重投入产出率大于100%的项目有50多个。 其中B53右后挡泥板投入产品率达到 692.4%(毛重975g,产出494件= 481.7kg,投入原料50kg、粉碎料20kg。) 2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滑道槽、中支柱上内护板总成、T21后背门护板、B53副仪表板面板等30多项。

3只有产出没有投入。EW10上盖、后轮罩前装饰板、后隔板左支架、EW12上盖、X7前围进气口格栅挡水板等10多项。 六、思考与探讨 1提高投入产出率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2塑料制品投入产出率的等式: 投入原料+粉碎料+色料(忽略不计)=产出件+料把+飞边+饼料 产出件包括成型的塑料件正品、废品。 注塑产品投入产出率大于99%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都是难以达到的。100%以上的投入产出率、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没有投入就有产出的三种情况,则在任何企业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3任何制造业都有一个合理的实物投入产出率。就总体(全月各产品总和)而言,本人估计目前本公司注塑件的净重投入产出率的水平可以从85%提高到90%左右。有些产品应该可以达到95%。 4直接提高投入产出率的途径: A减少泼洒浪费。B减少料把,减少飞边(从模具设计上)。C减少洗机饼料(色系不同需要洗机)。D减少调机废品(注塑初始调机产生的废品)。E将产品净重控制在合理的偏差以内(±5%)。 5与投入产出率密切相关的工作: 杜绝上料失误、提高工艺员调机水平、优化生产安排、减少浪费、改进模具、。 7投入产出率的核定: A分析历史资料,掌握以往的水平。B了解同行业(同产品)的水平。C从理论上测算标准水平。D从可以控制的方面着手,测算可以减少的无效产出数量。E核定可以努力达到的目标(水平)。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按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7大项。 1.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女工生育5项社会保险。 3. 职工福利费用,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物业管理费、冬季取暖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助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员工困难补贴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企业工资总额4%之内)。 4.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5.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比如防暑降温费、劳保用品费用。 6.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比如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 7.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会费、外聘人员劳务及咨询费用、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二、人工成本管理及其指标体系 人工成本管理,是把企业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围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界定、核算、支付、调整等一系列管理行为。 人工成本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动态性的复杂问题。目前一些企业效益不好、人工成本比例偏高,并不完全是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增长过多、人工成本水平过高而造成的,关键是人工成本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低所致。不能简单的、单纯的看人工成本的高低,更不能单纯的控制或降低人工成本的绝对水平,而要使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的增长建立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之上,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 那么,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哪些呢?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人均人工成本= ————————————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人均人工成本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1 该时期某组成部分数量 一定时期人工成本= ———————————×100%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投入产出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投入产出分析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6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 在当今这个时代,特别是中国入世五周年之后中国金融业逐步全面开放,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措施对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金融业的壁垒和限制逐步取消,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对银行效率的评价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尝试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提供一个基于实证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使相关政策建议更具有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运用DEA方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2家银行,对之进行了分析,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银行经营效率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确定效率研究的模型DEA和投入产出指标,选取12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2005年、2006年、2007年的效率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各家银行效率的排序,来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效率的变化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近三年年来我国银行效率的总体情况为股份制上市银行大于股份制非上市银行大于国有银行,银行业的整体效率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DEA模型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ABSTRACT In now this time, especially after China Joined WTO Fifth anniversary, the 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 gradually comprehensively opens, raises the Commercial bank business efficiency, the enhance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our country financial reform important task.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implemented the joint stock system reform, to consummate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so on a series of actions, these measures to raised the Commercial bank efficiency to play the positive role. But because the financial industry barrier and the limit cancel gradually,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very intense. The efficiency is the bank competitive power centralism manifests, whether the efficiency enhancement and is the cost active control the Commercial bank the key which wins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Therefore, through appears very important to the bank efficiency's appraisal analysis. The attempt in the empirical study conclusion's foundation provides for China Commercial bank efficiency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frame and the method, causes the related policy to suggest that has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the theory basis. This article through utilizes DEA the method, selected had the representative 12 banks,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it, will be this article research key.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bank business efficiency analytical study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rrelation theories, definite efficiency research's model DEA and puts into production the target, selects 12 Commercial banks to take the object of study, Efficiency has carried on the appraisal in 2005, 2006, 2007. Through to various bank efficiency sorting, inspects China Commercial bank in the marketability development process, efficiency change situation as well as difference.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的分析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 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分配率 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 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 (二)人事费用率 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 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 (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含量 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总成本 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七)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人工成本 (八)全员劳动生产率

DEA论文:中国研究与发展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DEA论文:中国研究与发展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摘要:研究与发展活动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数据包络方法对中国2009年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中国r&d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但行业之间、地方之间效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研究能力与管理水平低是大部分地区和行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dea;r&d;投入产出效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研究与发展(r&d)活动作为科技活动的创新核心,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国、各地区乃至各个企业,为了争取竞争优势,都在加大r&d的投入力度。但r&d的投入效率如何,科技投入是过剩还是不足,都需要我们进行科技投入效率的研究,找出影响投入效率的因素,从而为科技投入效率的提高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dea)是1978年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等首先提出的评价部门间相对效率(有效性)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评价样本的观测数据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的决策单元(dmu)同时为“规

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方法。目前,dea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学校、医院、金融和公共福利机构的运行效率评估。dea作为一种较新的效率评价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以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决策单元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估,由于参与评价的指标不考虑量纲问题,从而避免了寻求相同度量单位带来的诸多不便:投入、产出变量权重由规划模型根据实际数据计算产生,可以避免权重分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效率评价的客观性;dea是一种非参数评价方法,不需要投入产出的生产函数形式,从而简化了评价模型的设计。 dea模型可以从投入导向型(input-oriented)和产出导向型(output-oriented)两种模式分析。投入导向型模式是从投入角度去探究效率,即在目前产出不变的前提下研究投入多少最为有效。产出导向型模型则是从产出的角度来研究效率,即在相同的投入水平下,追求产出最大化的问题。在r&d投入效率分析中,由于投入决策比较容易控制,同时为排除由于各行业规模差距的影响。本文将采用以投入导向型的“固定规模报酬”模型来测度综合效率,用投入导向型的“可变规模报酬”模型来进一步分解综合效率求得纯技 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是指一个决策单元相对效率有效程度的测度

人工成本分析如何做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理论上讲人工成本包括:薪酬、福利、各项保险、人事费用支出、招聘和培训费用支出,这些是显形成本;还有隐性成本部分,这与你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有关系的。 先提供部分供參考: 人力資源成本,指涉及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利用、保障和離職所發生的投資或支出,包括:(1)、取得成本,指招募、選拔、定崗過程中發生的支出,比如招聘廣告費、人才仲介代理費、招聘會場費、招聘過程差旅費、招聘到的新員工安置費等。(2)、開發成本,指崗前培訓及定向、在崗培訓、脫產培訓的支出,首先是使得一個新員工達到勝任某個職位的技能並取得預期業績而付出的成本,比如崗前培訓的學費、材料費、諮詢費、勞動時間損失費、生產率損失、學員的薪金;其次是為提高工作生活品質而產生的費用,比如醫療保健費用、繼續教育和深造提高費用、保險費用、工作場所改善費用等。(3)、使用成本,指對人力資源的維持(如工資、福利費)、獎勵、調劑所發生的支出;(4)、保障成本,指建立人力資源的更新換代、工傷等基金的支出;(5)、離職成本,指離職低效成本(離職前工作效率較低)、遣散成本、離職後的補償支出(如退休金)、空職成本、重新招聘的取得開發成本和超額成本(高薪重聘成本)。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

人工成本分析分析报告(模板)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模板)

————————————————————————————————作者:————————————————————————————————日期: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主要从人工成本使用情况、预算情况以及对比分析、同比增长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USER 2012-3-31

一季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一、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1、人工成本使用分类: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 职工工资总额 其他(福利、招聘、培训等) 备注:鉴于年底上报预算的类目进行分类,便于统计测算。 2、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省(子)公司一季度人工成本共计达成 万元,使用情况分部在预算范围内。如分析二季度,此处列出同比增长情况。具体达成情况如下: 备注:1、劳务费实际达成金额已经扣除GSK 和MSD 合约销售项目组结算金额。 2、社会保险由于基数未变更,实际达成金额已经加上预提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金额,预提数为:70000元/月。 单位(元) 201201实际达 成 201202实际达 成 201203实际达 成 一季度合计 社会保险 99949.63 100220.56 95149 295319.19 住房公积金 16520 19838 22932 59290 劳务费 197706.02 209592.8 209592.8 616891.62 职工工资总额 664685 542732.58 530634.1 1738051.68 其他 11880 8300 20180

3、1季度实际人员编制 单位(人) 1季度在岗职工 1季度劳务派遣工 从业人员共计 人数 103 52 155 图表一:一季度实际155人人工成本达成情况展示表 单位:万元 二、人工成本预算情况 1、2012年1季度预算情况: 单位(万元/人) 2012年全年预 算数 2012年1季度预算数 单位(万元/人) 2012年1季度预算数 社会保险 173 43.25 社会保险 32.52 住房公积金 31 7.75 住房公积金 5.83 劳务费(91人) 465 116.25 劳务费(52人) 66.43 职工工资总额 (137人) 1167 246.23 职工工资总额 (103人) 185.12 其他 68 17 其他 12.78 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社会保险(103人), 29.53 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住房公积金(103人), 5.93人工成本实际完成 情况, 劳务费(52人), 61.69 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职工工资总 额(103人), 173.81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其他(103人), 2.02 50 100150200

企业成本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成本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特别是人力成本方面,由于管理者与员工长期片面形成的"人本观念",没有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实质,从而进入了"人本陷阱",造成人工成本呈现失控状态,最终导致企业利润与人工成本的失衡,也成了企业管理者最"头疼的顽疾"。 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关键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如何控制好企业人工成本呢?我们首先要从企业成本控制入手,把人工成本控制放入企业成本的"大局"之中来分析,如果只以"人工成本"论成本,必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以节约为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盘剥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以及方法。" 一、企业总体成本的控制 第一步:明确战略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实际上,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必须以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为指针。具体地说,如果某项成本措施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就应弃之不用;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成本的增加就是值得鼓励的。如果企业把成本作为战略来看待,那么成本管理就已经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它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确立这个体系呢?就是运用价值链分析手法,分析企业内部、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构成状况,从战略角度确定控制成本的基本方向。 (一)、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细化。比如广告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运输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除此之外,还对管理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主要部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梳理。 (二)、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这一联系存在于行业内部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之间。实际上,上、下游与渠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_方福前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方福前1,张平2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2.大连银行北京分行,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E A)方法,对1999年至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的连续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对造成有关行业非有效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DE A;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F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9)07-0048-08 Analyzing I nput-out put Efficiency of t he H igh-tech Industries Based on DEA FANG Fu-qian1,Z HANG P ing2 (1.S choo l of E conom ics,Renm i n University of China,B eijing100872,Ch i na; 2.Beijing B ranch,B ank of D alian,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 t:T h i s paper st udies t he situa tions o f i nput-output re l ative effic i ency fo r Ch i na.s high-tech i ndustry fro m 1999t o2006by usi ng D ata Enve l op m en tA nalysis(DEA),and discusses the causes o f the i ndustry.s non-effi c i ency. O n th i s basis,how to i m prove the effic i ency o f i nput and out put f o r Ch i na.s hi gh-tech i ndustry has been suggested. K ey word s:h i gh-tech i ndustries;DEA;efficiency;eva l uation 一、引言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国都凭借高新技术的力量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已经超越资本、劳动这些生产要素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技术创新使得科技发明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和服务,技术扩散则进一步使得这种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得以改变,经济结构得以优化。高技术产业往往担负着技术扩散使命,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四高0特征,从而成为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先行产业。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高技术产业是指研发(R&D)经费占总产值的比例远高于各产业平均水平的产业。正是由于把投入-产出比(率)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所以研究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就是评价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方法。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合理、有效率地利用稀缺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R&D过程中的人力和财力投入的产出效率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09-01-05修回日期:2009-06-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奥运科技产业化及基于奥运市场规则的国际化发展研究0(批准号70639002)。 作者简介:方福前(1954-),男,安徽庐江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杂志主编,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48

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人工成本计算方法人工成本=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1)劳动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2)人事费用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营业)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3)人工成本利润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额与利润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的获利水平。 4)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是用工业总产值(生产量*销售价格)扣除物质消耗(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提取的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定货者来料价值和生产销售中的其 本的比例。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从业人员报酬在企业总收入中的比重,它的倒数

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人事费总额 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附加价值(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所谓附加价值,对企业来说,是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它是生产价值中扣除从外面购买材料或动力的费用之后,所附加在企业上的价值,附加价值即成为劳动与资本之间分配的基础。 附加价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扣减法,即从销货额中减去原材料等从他企业购入的由他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销货(生产)额-外购部分 =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 2、相加法,即将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因素相加而得出,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利润+人事费用+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 =利润+人事费用+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关于企业劳动分配率的情况,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予以推算,也就是首先计算出附加价值中资本分配的部分(资本分配包括盈余分配、利息费用、折旧费用和保留盈余四部分),然后得出劳动分配率。

企业人工成本情况.doc

表1 企业人工成本情况 表号:人社统3号 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8〕121号 有效期至:2021年10月 20 年季 一、基本情况 0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02法人单位名称: 03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 04联系方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05 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06单位隶属关系(仅限国有单位填写)□□ 07 行业类别代码□□□ 08企业规模□ 09登记注册类型□□□ 10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其中:(1)在岗职工人,(2)劳务派遣人员人 11工作小时总数小时 月日 说明:1.尚未“五证合一"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企业,第01项可填组织机构代码; 2.第06、08、09项按以下选项填写数字:06项对应数字编码:10中央20省(自治区、直辖市) 40地(区、市、州、盟)50 县(区、市、旗)60街道(镇、乡)70 居委会(村民委员会)90其他;08项对应数字编码: 1大型企业2中型企业3小型企业4微型企业;09项对应数字编码: 110国有120集体130股份合作140联营企业150有限责任公司160 股份有限公司170 私营企业190 其他企业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20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30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10中外合资经营320中外合作经营330外资企业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审核关系(17)=(18)+(21)+(22)+(23)+(24)+(25)+(26)

人工成本分析与运用

人工成本分析与运用(上) 人工成本一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常被提及,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通常只是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指标进行简单的统计,缺乏详尽的分析,更谈不上控制及改善了。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相对低级的阶段,对于人工成本分析与控制的重要性及意义还不够了解;第二,不少企业还仍然采取粗放的管理模式,不注重对资源的投入产出分析及控制,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工作也不重视;第三,企业人力资源人员对人工成本构成、分析方法等相关知识、技能比较欠缺,导致人工成本统计、分析不准确,所产生的价值不高。 而随着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企业将会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人工成本分析与控制必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一、什么是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 人工成本包含的项目非常多,为便于分析,我们通常会众多的项目分类分析。按照分析目的不同,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归类,通常从项目所产生的环节和项目的特点两个维度来分类。 按照产生人工成本的活动类别来划分,人工成本可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及离职成本,各项成本所包含的小项见下图。

图1 人工成本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进行人工成本归类,在计算各项成本时,除了计算相关项目的费用之外,需要考虑开展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工资,比如,在计算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时,需要考虑招聘工作人员的成本,在面谈环节,面谈的时间费用=(每人面谈前的准备时间+每人面谈所需时间)×工资率×人数。 除了上述分类方法,还可以根据各项目的共同特点进行分类。按照原劳动 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及其他人工成本七大类。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者实物形式直接支 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 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工资总额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按照实发工资计算,应当将员工缴纳 的个税、社会保险等都计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