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改革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企股份制改革问题

摘要:革开放以来,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且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中,业的股份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改革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 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创新国有企业基本制度, 解决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问题, 搞活国有经济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将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就是要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的、股份制形式的民有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走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推向市场的根本途径。国企改革的最终走向是要发展到劳动者股份所有制。

一、股份制的基本特征

股份制是指不同资本所有者,以股金形式共同出资创建企业,自负盈亏、共担风险和按股分红的资本组织形式和运营制度。股份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 是现代产权制度最完整的体现。股份制有许多特征,但最基本的特征是产权清晰、两权分离。产权即财产所有权,产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产权即物权,包括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广义的产权包括狭义的产权(物权)以及法人产权、股权和债权。法人产权、股权和债权是与股份制联系的。法人产权和股权的产生使财产所有权发生了分离, 产生了股权、法人产权、经营权三级产权结构, 在这一结构下, 对应出现了股东—法人产权—经营权三级产权结构, 在这一结构下, 对应出现了股东—董事会—经理三级经济主体。股权作为终极所有权掌握在股东手里。股东

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 只能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决议重大决策的方式, 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 法人产权既不属于股东, 也不属于经理和职工,而是属于企业拥有,掌握在董事会手里。董事会作为企业法人产权的载体, 代表股东利益, 承担风险和责任; 经理是行使经营权的主体,对董事会负责,但他本身并不承担盈亏风险。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由于三级产权结构和三级经济主体的出现,使财产所有权清晰,而同经营使用权完全分离。

二、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股份制改革

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应该要进一步的深化。股份制可解决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问题。股份制最基本的特征是产权清晰,这一特征可解决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人格化代表虚置问题。此外,股份制改革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文明和谐发展, 真正使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要求。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突出矛盾,比如多层次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坚持国家宏观调控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矛盾等。股份制的企业组织形式的优点有: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效率高等;够促进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本营运职能相分离,进一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 能够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加强所有者对企业的约束和激励,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够推动企业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切实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是实现国有企业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因此股份制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所需要的一种先进的企业制度。

(二)股份制可使国有企业充满活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股份制形式可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 从而使国有企业充满活力,主要表现在:

1、股份制企业内部会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企业的法人产权、股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界定明确,并且各有人格化载体,可以

互相监督制约,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企业财产的所有者股东从维护投资利益的角度,通过股东大会反映自己的意志,制约董事会的行为。董事会要对企业资产的运行与增值负责并承担资产风险。从而使董事会对重大决策行动谨慎行事并精心选择有能力、懂管理的经理来经营资产。经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者,受控于董事会,促使其兢兢业业地经营管理。这种“三权”分离与制约,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并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股份制使国有企业具有动力机制。“三权”分离与制约,使企业不再作为行政机关的隶属单位,从而使国有企业具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使企业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干部任免、职工录用、工资奖励及产品价格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企业经理不再是政府官员,而由董事会聘任。经理的经营成果与收入、名誉、地位挂钩,一旦经营失败,遭到解聘辞退,这就必然促使经理对所管企业苦心经营,严格履行合同,尽到自己的职责。

(三) 国有企业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股份制解决国家发展生产力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又缺乏资金的矛盾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放权让利”和“藏富于民”为基本取向的改革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倾斜转移;大量资金集中在居民手中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或兴办股份公司,就能广泛而迅速地筹集这笔闲散资金, 用以扩大再生产。

(四)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股份制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经济上独立于政府之外,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如果企业经营得好,资产增值,企业得益,股东得利;如果企业经营得不好,则由企业本身承担风险与责任;果企业倒闭,则职工受损,股东也受损。因此,股东、董事、经理、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同时也都承担着风险与责任。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增强了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而国有企业现状是大部分员工对企业经营状况不了解,对企业各种坏现象不管不问,觉得无所谓,与自己无关,间接导致了企业收入的减少。改革有利于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使企业面向长远利益,面对市场,参与竞争。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改革研究理论的创新与成熟。事实上,在我国推行股份制改革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所要建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是通过对原有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改造重组后的股份制企业,这种改造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必然有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有一个理论上不断创新和成熟的过程。

三、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轨迹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社会经济过程中,人们对股份制的争论和分歧不断,总结过去人们对股份制的看法,以将股份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制度变迁第一阶段(1984~1990年)

该阶段伴随理论上对股份制“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理论创新发展过程,股份制改革的实践大致经历了改革起步、遇阻、自觉试点、大起大落四个过程,可谓两上两下,其间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次高潮。

1、股份制改革起步阶段(1984~1986年底)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决不应以限制和排斥其他经济形式发展为条件, 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 是我们长期的方针, 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这一大政方针的确立,为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铺开了道路,带来了我国股份制改革实践的大飞跃。1984年到1986年的起步阶段,按照中央的部署,在一些地方有选择地确定一部分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少数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多数企业向本企业内部职工发行股票和债券,从而扩大了生产和经营能力,各地股份制企业迅速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次发展高潮。

2、股份制试点遇阻阶段(1986年底~1987年下半年)

1986年底到1987年下半年,关于股份制“姓社、姓资”问题的争论还相当激烈,对股份制改革持怀疑态度的观点仍然存在。1987年股份制试点初次遇到阻力,有人提出股份制就是私有制,全民企业实行股份制就是资产私有化。践中又存在盲目扩大试点企业范围的现象

,随着我国股份制试点企业的迅速增多,由于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经验

缺乏立法、管理措施及相应的监督机制,试点企业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试点做法很不规范等问题逐步显现,使不少人对股份制持怀疑态度。这种情况下许多已制定的股份制试点方案搁浅了,已经试点的企业进退两难。股份制试点进入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低潮时期。

3、股份制进入自觉试点阶段(1987年下半年~1989年5月)

1987年下半年到1989 年5月,股份制进入自觉试点阶段,转机是党的十三大的召开。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地区、企业间参股以及个人入股,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方式,可以继续试行。”同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股票、债券管理的通知》、《证券柜台交易暂行规定》、《上海市股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出台。此后,我国出现了一批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比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的培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股份制试点企业迅速增多,1988年试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达6000多家。

4、股份制改革大起大落的阶段(1989年6月~1990年上半年)1989年6月到1990年上半年是股份制改革大起大落的阶段。

1989年政治风波后,证券市场价格暴涨暴跌造成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从而引起部分人对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的怀疑和反对,股份制改革的命运再次出现危机,进入了第二次低潮时期。该阶段与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要求相适应,股份制试点的重点也开始逐步转为完善和提高。

(二) 制度变迁第二阶段(1991~1997年9月)

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上海、深圳两市经批准先后开办了专门的证券交易所, 这是我国股份制改革进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同时, 股份制试点突破了只向国内法人和自然人发行股票的禁区。随后在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再次肯定了股份制,股份制试点又迈出了新步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家体改委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

颁布了15个配套法规,准备在规范现有股份制企业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建立一批规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另外,国务院还组织成立了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股份制改革的健康良性发展。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而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制的重要形式。至此,股份制改革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发展高潮。

(三) 制度变迁第三阶段(1997年9月至今)

该阶段以党的十五大确立了股份制的地位为标志,理论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后股份制改革发展的第三次高潮。1997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予以充分肯定。其论述表明,我们党继十三大、十四大之后,对股份制的性质、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更大的突破。十五大确立股份制的地位,是近20年理论探索和改革开放历史实践的总结,也是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结果。对股份制内涵的认识,也从此开始逐步清晰并形成一致。十五大后, 全国各地兴起了第三轮企业股份制改革热潮,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整体搞活。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国家关于股份制改革的政策已从试点、积极试行到可以搞,进一步发展成为积极推行,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也开始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主要形式。2004年,为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做出了加快189户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的决定。2005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推出首批四家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从而启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启了解决我国股份公司内部股权不平等,国有股权流动受限制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股份制改革发展的市

场条件。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特别是一般性竞争行业中央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至2006 年,中央企业减少到159家,地方国有大型企业已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小企业改制面超过85%。200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进一步指出,在国企改革方面,对国有企业继续推行股份制改革,抓紧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型国有企业,总的方向是股份制改革,通过采取上市、吸纳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而不再是单一的国有资本。

在近几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向了一条发展股份制的道路,未来将积极引进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三、启示

总结二十多年来国企股份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应坚持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手段, 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外部环境为保障,进一步深化企业股份制改革。

第一,在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过程中,发展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是推行股份制使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基本途径。国有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发展国有经济,必须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找准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同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在调整中逐步完善和发展股份制,特别是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在保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根据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经营状况,分别采取控股、参股形式进行重组改造。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国有资本一定要保持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

以保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其他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战略性重组和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和完善股份制的企业组织方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未改的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把它们改造成规范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并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快整体上市和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步伐;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很不规范的企业要进一步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国家今后新组建的企业都要注重采用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进一步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具有持续生机活力的股份制企业。

第二,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涉及到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和企业的运转效率,是一件相当细致的系统工程,事前必须要有周密的设计,要注重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以从源头上确保改制的成功;中要注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后要注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企业改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企业改制和改制过程中涉及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监督管理。对于改制过程中剥离出来的冗员,要注重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再就业培训,扩大就业渠道等途径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使之逐步从企业中剥离出来。深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彻底实现全流通,解决我国股票交易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最大障碍。同时加强对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市值的监测与管理,协调好国有资产增值部分的变现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二者间的关系。

第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革,要注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探索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股份制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发展创造内在条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份制公司的管理体制, 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又是完善股份制形式的内在条件。应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 一是鼓励实施股权多元化。规范的现代股份制企业要求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二是形成公司内部合理的权利监督与制衡机制。可以考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

管理者的权责, 确保分权———制衡的有效性,形成现代公司的有效治理机制。三是创新经营管理干部的选任和激励机制,注重实行专家经营,注重贡献与报酬的对称。要考虑薪酬等短期激励与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的搭配,提高激励的透明度,探索建立贡献与报酬匹配的透明的薪酬体系。

第四,建立健全充分竞争的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特别是建立完备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的有序流转,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促进社会主义股份制的成熟与完善创造条件。我国在推进股份制改革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股份制改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明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实现产权的有序流转, 促进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是推动股份制经济发展的前提。产权主体社会化和产权清晰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利益主体的风险与责任意识, 有利于形成产权主体权利与责任的对等机制,从而有利于股份制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与成熟。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就必须尽快培育形成有序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建立规范的资本市场, 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本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的流动重组。要对大中型企业实行现代股份制改造提供市场条件, 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尤其是要尽快培育和发展境内合格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它们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通过专业化的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和股份制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顾慈阳,股份制经济学[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1.

2、张杰,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196 - 197, 226.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经济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部,论股份制与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 EB /OL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1992—08—01.

4、卫兴华,《关于股份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问题研究》,《经济学动态》第1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