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股份制改革必要性_1[1]

铁路股份制改革必要性_1[1]

铁路股份制改革必要性_1[1]
铁路股份制改革必要性_1[1]

铁路股份制改革必要性_1[1]

浅析铁路股份制改革必要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是,这一体

制仍未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党的十七

大提出,深化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

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

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铁路作为运输生产部门, 虽然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但是不可能游离于全国改革的总方向和

大趋势之外,要实现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 迫切需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深化改革。

一、铁路运输企业管理现状与形势分析

我国铁路的管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试行大包干、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开展铁

路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集团公司制、小路局大站段模式、撤并分局、剥离工附业、实

行主业与多经三分开、成立内部客运公司,货运公司,集装箱公司等改革试点;完善投资

决策体系、实行点到点成本核算等经营机制的几个阶段。铁路运输服务业也在顺应改革要求,进行各项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铁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要承担全国70%以

上的货运周转

量和50%以上的客运周转量,铁路运输的任何动作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铁路又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重大,特别是在抢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铁路的大运量、全天候、四通八达、畅通

无阻的特点,是其它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铁路的重要地位及其双重属性(经济性与公益性),决定了必须保持国家对铁路的控制力,因而在一定时期内,铁路的改革不能按纯商

业化定位;对铁路的改革只能平稳有序地推进。

铁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体制,使铁路运输企业的深化改革比

其他行业更为艰难和复杂。从铁路的现状看,我国铁路运输发展严重滞后,制约着国民经

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的活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铁路建设资

金严重短缺,铁路设备长期严重失修并超负荷运转,致使铁路运输不安全因素增多;运价

不合理,运能短缺,致使铁路运输出现混乱,路风路纪变差。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

铁路管理人员形成的落后管理理念仍根深蒂固,管理上依然存在各种问题,资金安全意识

不强,应收、应付账款的清理制度不健全、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资金管理不规范,铁路

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及服务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工作中标准化作业落实不力,违章违纪现象

仍难以杜绝。

这些问题都是经营承包制所无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国铁路运输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从而使铁路运输企业真正摆脱困境。

二、实行股份制是铁路运输企业的必然选择

股份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股份企业财产独立和负有限责任,股份企业拥有法人所有权。铁路运输企业转化为股份企业,股份企业财产与国家其他财产分开,企业产权明晰,

仅负有限责任。由于股份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政府通过国有资产管

理局等机构购买股份企业发行的股票对企业投资,因而它就只能和其他股东一样,仅有权

派代表参加股东大会和被选入董事会,按股份多少取得股息和红利,而行政部门则无权干

预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原来由铁道部代表国家管理的铁路财产经过价值评估以后,以股

份和债务的形式分割给各铁路企业,国家由原来的资产所有权变为资本所有权和债权,作

为投资主体(股东)和债权人获取资产的收益。随着铁道部的铁路财产所有权转移给了企业,铁道部的企业管理职能也就完全交给了企业,铁道部只行使对铁路运输进行宏观调控

的政府职能,使政企真正分开。

1、有利于保证铁路运输企业自主经营的资金来源

股份制企业有权向国家、企业、法人、个人和一切可以购买股票的购买者出售股票,

使资金来源多元化。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股份制,除原来的国有资产转为股权,吸收其他铁

路企业参股和职工参股外,还可以吸收地方投资入股,货主可以成为股东,在股份制企业

股东权力相等,地方股占到一定比例,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方针,自然体现“投资者受益”的原则,从而有效地吸引地方资金和外资,提高他们投资于铁路的积极性。

2、有利于解决铁路企业对外投资的权力和收益问题

股份制保障了产权的商品化,因为股票是可以买卖的,必然形成证券市场,使股权即

产权可以自由流动。企业也有权利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或组建子公司等,投资收益归企业

所有,这就为资金和资源配置优化创造了条件。像一些重大的工程建设项目,采取入股集

资的办法,比单独由国家投资,就好办得多。此外,股份制企业产权明晰,谁投资谁所有,产权关系清清楚楚,以及内部管理权责明确等等,也是它的优越性。

3、有利于企业家的形成

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使企业的领导者和骨干职工成为占控股地位的大股东,

不仅是在理论上可行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益的,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相反,国家股在企业中占主体地位,不仅利益导向不明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

企业参与时常经济的生命活力,抑制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企业领导者承担风险、参与

竞争的积极性。从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看,国家对企业

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少,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家股在企业总股本中所

占比例越来越小,私人资本追求利益的根本动机将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率日趋提高。适应我

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式,大股东机制会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活力。除此之外,最大

的好处是可以扩大资本的本源和范围,把企业做大做强,办一些单个资本不能办的事。同时,实行股份制保证了企业接受社会的监督,这为培养和造就一代企业家创造了条件。

4、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因此安全和路风两个敏感问题将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股份制后,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十分注意信誉,会更加受到重视。另外,股份制企业有完全的自主权,可以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最新的技术保证安全,有权雇佣责任心强、训练有素的职员保证路风。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铁路运输中令领导人头痛的问题,从而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运输生产的效益上。

三、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1、股份制股份制度也称股份经济,它既是一种社会财产的存在形式,又是一种适合商品经济和会化大生产的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经济经历了从无限责任制到有限责任制的逐渐完善的过程,无限责任制规定股东在公司破产时,必须承担无限连带经济责任。个体企业和合伙企业是无限责任制的典型,这一组织形式的规模小,承受风险能力也不强,不宜从事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针对我国特殊国情,我国尝试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2、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从国外经验来看,当企业陷入债务危机时,通常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解决:一种办法是消极的办法,即通过资本市场变卖企业资产,或诉诸法律,破产清算,以抵偿债务,企业从此宣告结束。另一种办法是积极的办法,即通过企业改组、股份制改造等,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获得一次再生的机会。

陈元燮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而陷入债务困境的企业不在少数,如果都采取第一种办法,则大批企业关停,工人失业,影响安定团结,社会无法承受。应该采取第二种办法,即进行债务重组,它可以有不同途径,而债权转股权是其中较好的一种办法。而要进行债权转股权,企业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与改造。王珏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之所以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就是要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的、股份制形式的民有经济。当前深化国企股份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合理化和治理结构规范化,混合所有制是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有制,国企改革的最终走向是要发展到劳动者股份所有制,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近几年来,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全面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一重点和难点,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并结合多种企业改制形式,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使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依照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肯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