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光学复习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光学复习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1 2 与123 3 K K

p) = NH p p p) = NO) + p p

12 12 ΔA = ΔG = -TΔS = -4014.3J (7分)(2)W=-p eΔV = -1995.4J (1分)Q=-W=1995.4J (1分)

ΔU = ΔH = 0 (1分) ΔS = nR ln(p 1/p 2) = 13.4J/K (1分) ΔA = ΔG =-T ΔS =-4014.3J (1分) 五、(10分)(1)∵ m r p m r S T G ?-=? ??? ????? (2分) m r S ?(2000K) = -(-22.73 – 22.73ln T + 438.2) = - 242.7 J·mol -1·K -1 (2分) m r G ?(2000K) = - 528858 – 52.34×2000lg2000 + 438.2×2000 = 1.99 kJ·mol -1 m r H ?(2000K) = m r G ?(2000K) + T m r S ?(2000K) = - 483.41 kJ·mol -1 (2分) (2) K (2000K) = exp (- 1990/(8.314×2000)) = 0.887 (2分) 3 CuCl(g) === Cu 3Cl 3(g) x 1 - x (1 – x )/x 3 ×(100/100)-2 = 0.887 1 – x = 0.30 2 (2分) 六、(12分)解:⑴ (4分) ⑵MN 线:α(s)+ D(s) → l (加热) 或 l → α(s)+ D(s) (冷却) KL 线:D(s) →β(s) + l (加热) 或 β(s) + l → D(s) (冷却) (4分) ⑶ (4分)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参考答案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业务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e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an integrated education,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apabilities, and prepares them to be advanced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rsonnel with high adaptability and creative consciousness. Students will be well-prepared for careers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二、业务培养要求 ⅡEducational Requirement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培养较好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操 作 系 统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软件工程 2014 —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Linux键盘命令和vi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掌握Linux系统键盘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 Vi编辑器是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UNIX下的编辑器有ex,sed和vi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vi。 1.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例如:$ vi myfile 有一点要注意,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要切换到“插入模式”才能够输入文字。 2. 切换至插入模式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3. Insert 的切换 处于“插入模式”,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能够删除文字。 4.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myfilename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 三、主要实验工具、仪器设备及耗材 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在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记忆整个Vi命令。在查阅资料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实验结果描述 1.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图1 vi主界面 2.切换至插入模式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 3.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输入w filename 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这次实验让对Linux操作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掌握了一些Linux系统常用的命令。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

,反应 1 的关系为 212 = 1212121 2

A

?C2H2(g) + H2(g)是一级反应,在1073.2 K时,反应经10 h有三. 乙烯热分解反应:C2H4(g)?→ 转化率为50%的乙烯分解。已知上述反应的活化能为250.8 kJ?mol-1。欲使10 s内有转化率为60%的乙烯分解,问温度应控制在多少?(12分) 四.镉-甘汞电池反应式为Cd+ Hg2Cl2(s) === Cd2++2Cl-+2Hg,如果各物质均处在标准状态下,其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E/ V = 0.67-1.02×10-4(T/K-298) -2.4×10-6(T/K-298)2 (1)写出原电池简式; (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在40℃时的?r G,?r H和?r S各为多少?(12分) 五.反应C2H6+ H2?→ ?2CH4 的反应机理如下: C2H62CH3·; CH3·+ H2k1 ?CH4 + H·; ?→ H·+ C2H6k2 ?→ ?CH4+CH3·。 设第一个反应为快速平衡,平衡常数为K;设H·处于稳定态,试建立CH4生成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 (12分) 六. 电池Zn|ZnCl2(b=0.555 mol·kg-1)|AgCl(s)|Ag,测得25℃时电动势E=1.015V。已知:E(Zn2+|Zn) =-0.763V,E(Cl-|AgCl|Ag) = 0.2223 V。 (1)写出电池反应(得失电子数为2); (2)求上述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3)求溶液ZnCl2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系数)γ±。 (12分)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 ( A 卷) 一. 选择题答案 : (12分,每题2分) BACDBC 二. 填空题答案 : (40分,每空2分) 1. 0.9 mol ·kg - 1 2. 变大 变小 3. 小 小 4. (γ + 2·γ - 3)15 10815 (γ + 2 ·γ -3) 15(m /b ) 5. > 6. {[Al(OH)3]m n OH -·(n -x )Na +}x -·x Na + 负 7. mol 1-α·dm 3(α-1)·s -1 11y c t m c t k m c d d d d Y A A A =-=?α 8. < < < 9. 散射 大于 10. e r v t ln ln ln ln ln q q q q q +++= 或=q e r v t q q q q 11. 1 12. △p =4γ / r 三. 解:反应为一级,则 k T (.).../1073206930693 1000693121K h h = ==- =1.925×10-5 s -1 (2分) k T t x ()ln =-11 1A =1s 0916.060.011ln s 101-=?? ? ??- (3分) 由阿仑尼乌斯方程: ()()ln ..k T k E R T a 10732110732 1K K ??????? ?=-?? ??? (3分) 代入k (1073.2K),k (T )及E =250.8×103 J ?mol -1 得: T =1535.9 K (4分) 四. 解: (1)Cd ?Cd 2+(a =1) ?? Cl -(a =1) ?Hg 2Cl 2(s)?Hg(l) (3分)

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09 11级考试试卷.doc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A 卷)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专业班级0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化合物中( )是配合物。 A.(NH 4) 2 SO 4 ·FeSO 4 ·6H 2 O B.KCl·MgCl 2 ·6H 2 O C.K 2PtCl 6 D.Cu(OOCCH 3 ) 2 2.298.15K时由下列三个反应的△r H m 数据可求的△f H m (CH4,g)的数值为() C(石墨) + O2 (g) = CO2 (g) △r H m = -393.5 kJ·mol-1 H2(g) +1/2O2 (g) = H2O (l ) △r H m = -285.8 kJ·mol-1 CH4(g) + 2O2(g) = CO2(g) + 2H2O (l ) △r H m = -890.3 kJ·mol-1 A.-74.8 kJ·mol-1 B.211.0 kJ·mol-1 C.890 kJ·mol-1 D.无法确定 3.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3,0,-1,- 1/2 B. 3,2, 2,+1/2 C.2,1,1,- 1/2 D.2,1,0,- 1/2 4.已知FeO (s)+C(s) =CO(g) + Fe(s) 反应的△r H m 为正,△r S m 为正(假定△r H m 和△r S m 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 B.高温下自发过程,低温下非自发过程 C.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D.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5.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某反应的△r G m (298.15K)为零,则该反应,() A.能自发进行 B.不能自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 D.属于何种情况(自发或平衡)难以判别 6.已知标准氯电极的电势为 1.358V,则当氯离子浓度减少到0.1mol·L-1,氯气分压减少到 0.1×100kPa时,该电极的电极电势应为() A.1.358V B.1.328 V C.1.387V D.1.417V 1.4

2015.06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试卷A答案

…………装订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信息………………装订线…………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答案(A卷)2014 ~2015 学年2 学期普通化学课程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B; 2. B; 3. D; 4. D; 5. C; 6. A(或D或者AD); 7. B; 8. C; 9. C; 10. C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 1s22s22p63s23p63d104s1(注:写成[Ar]3d104s1也得分); 4 12. (注:未写出cθ也得分) 13. sp;sp2;sp3;不等性sp3 14. Br2;I- 15. -3211;正(或右) 16. ; 1.09×1017 17. 7.45×10-7;7.87 18. 增大;减小 19. [Cu(NH3)4]SO4 20. HSO- 4 >HAc>H2S > HCO--2---2 三、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21. ×; 22. ×; 23. √; 24. ×; 25. × 四、问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6. 答: ) O H (2 2 kc v=( 3分) 一级反应( 2分) 27.答: 选用BaCl2为沉淀SO42-的试剂,生成溶度积很小的BaSO4,利于SO42-沉淀完全,达到除杂的要求。( 2分) 过量的Ba2+,用Na2CO3(aq)作为沉淀试剂,生成BaCO3沉淀。( 2分) 过量的CO32-,可采用加HCl生CO2除之;并控制溶液pH值接近6~7。 在上述除杂过程中所引进的Cl-,Na+,恰是食盐的基本组成。( 1分) {}{} {}{}2θ eq 4 θ eq θ 2 eq θ 2 eq θ Cl H Cl M n c c c c p p c c K ) ( ) ( ) ( ) ( - + + =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15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5章习题参考答案 15.1 (1) 谷氨酰胺(2)亮氨酸(3)赖氨酸(4)谷氨酸(5) 色氨酸(6) 组氨酸 15.2 COOH CH 2COOH H H 2N COOH 2SH H H 2N COOH H H 2N H CH 3C 2H 5 R C H 2 H 3N C O O H + H 3N C O O H + C H 2S H 酪氨酸 半胱氨酸 S-天门冬氨酸 S-半胱氨酸 (2S,3S )异亮氨酸 S-酪氨酸 15.3 COO -NH 3+H OH H 3 COO -+ H 3N HO CH 3 COO -+ H 3N OH H CH 3 COO -NH 3+H HO 3 I II III VI 结构式I 为L-苏氨酸,手性标记为 (2S, 3R)。 15.4 (1) N a + C l - N O O H H 过量H C l 过量N aOH N O O -H N O O H H H Pro, 色氨酸 (2) C l - H O C H 2C H C O O N H 2 过量N aOH H O C H 2C H C O O H N H 3+ T yr, 酪氨酸 N a + N a +O - C H 2C H C O O -N H 2 (3) Cl - N a + H O CH 2CH CO O H N H 2过量H C l 过量N aOH H O C H 2C H CO O - N H 2 H O C H 2CH C O O H N H 3+Ser, 丝氨酸 (4) C l -H O O C C H 2C H C O O H N H 3+ 过量H C l 过量N aOH H O O C C H 2C H C O O H N H 2 A sp, 天门冬氨酸 a +N a + -OO C C H 2C H C O O -N H 2 15.5 加入水合茚三酮,氨基酸有显色反应 15.6苯丙氨酸含一氨基一羧基,为中性氨基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因其等电点pI=5.84,故:pH=3.0时带正电荷:在pH=5.8时净电荷为零,为两性离子:在pH=10.0时带负电荷: 15.7 (提示:考虑为什么杂环N 在Trp 中不是碱性的。) Lys 的结构为: H 2N C H 2C H 2C H 2C H 2C H C O O H N H 2 ,其分子中有两个氨基,在水溶液均可电离,必须加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0121210680117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周兰采 学生姓名柏扬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1201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项目名称获取网卡的MAC地址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内容:编程获取以太网适配器的MAC地址。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 者算法描述) 实验原理: 在系统的cmd命令提示符中,我们输入ipconfig/all就可以看到本机上所有的适配器的具体内容如媒体状态、连接特定的DNS后缀、描述、物理地址、DHCP 已启用、自动配置已启用信息。本实验是运用匹配的思想,先通过,在寻找匹配字符串物理地址,找到了就将:后面位置的内容赋值给mac,作为MAC地址,然后再主函数中输出即可。

实验代码如下: package sock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public class SystemTool { /** *@return mac地址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WindowsMACAddress() { String mac = null; BufferedReader bufferedReader = null; Process process = null; try { process = Runtime.getRuntime().exec("ipconfig /all");// windows 下的命令,显示信息中包含有mac地址信息 buffered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process.getInputStream())); String line = null;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9.1 1.3,4-二甲基戊酸 2.3-甲基-2-丁烯酸 3.对甲酰基苯甲酸 4.α-萘乙酸 5.2,4-环戊二烯甲酸 6.2,3-二甲基丁烯二酸 7.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 8.苹果酸 9.柠檬酸 10.间苯二酸 11.对甲苯基甲酰氯 12.丙烯酰溴 13.N ,N-二甲基乙酰胺 14.苯甲酰胺 15.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 16.乙酸苯甲酯 17.顺丁烯二酸酐(顺酐) 18.苯甲酸乙酯 9.2 CH 2CH 2COOH Br O O O O (1)3-苯基丙酸 (2)丁酰溴(3)乙酸丙酸酐 NHCH 3 O (4)N -二甲基丙酰胺 O Ph O (5)乙酸苄酯 CHO HO COOH Cl COOH Br (6)3-(3,3-二甲基环己基)丙醛 (7)5-羟基-3-氯戊酸 (8)4-乙基-6-溴-4-己烯酸 9.3 (1)D >C >B >A 硝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方向一致,都是吸电子的。当硝基处于间位时,其共轭效应影响不到羧基,所以对硝基苯甲酸的酸性大于间硝基苯甲酸;而对于氯原子而言,其诱导效应为吸电子,共轭效应为供电子,对羧基的作用相反,当氯原子在间位时,其供电子的共轭效应影响不到羧基,所以间氯苯甲酸的酸性大于对氯苯甲酸。 (2)A >C >D >B 羟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供电子共轭效应。邻位,羟基与羧基形成分子内氢键,稳定负离子,酸性相对最强。间位,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大于其供电子共轭效应,所以间羟基苯甲酸的酸性大于苯甲酸。对位,羟基的供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其吸电子诱导效应,所以对羟基苯甲酸的酸性比苯甲酸小。 9.4(1)CH 3COCl >(CH 3CO)2O >CH 3COOC 2H 5>CH 3CONH 2 (2)C 6H 5COCl >(C 6H 5CO)2O >C 6H 5COOCH 3 >C 6H 5CONH 2 (3) > > > CH 3 COCl COCl COCl COCl NO 2

武汉理工大学 统计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

3,在对话框中选择描述统计、选择确定 4,在对话框的输入区域输入试验项目的数据范围A2:A31,在输出区域输入 D3,选择汇总统计,选择确定。 (三)动态数列长期趋势预测 1,进入Excel系统,输入实验项目的有关数据 2、建立直线趋势方程:Yc=a+bt,利用最小平方法计算a和b的参数 3、将参数代入直线趋势方程,Yc=a+bt,预测所需年份的产量 (四)抽样调查区间估计(从一批灯泡中随即抽取40只进行检查,并对该批全部 灯泡的平均使用时间的可能范围) 1、进去Excel系统,输入实验项目的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指标、计算公式 2、利用各公式计算相应的指标 3、利用区间估计的方法计算区间估计 五、原始数据记录 (一)制作次数分布图表(直方图) 某班40名学生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成绩:66 45 99 56 88 99 84 81 76 94 79 77 99 82 65 73 74 77 98 65 60 79 67 66 82 97 59 83 60 78 72 63 89 95 84 79 86 78 98 87 答:首先,打开Excel并新建一个工作簿,输入试验项目的所有数据;然后,点击工具菜单栏的【数据】,并选择【数据分析】;再在对话框中选择【直方图】并点击确定;然后,在对话框的【输入区域】输入试验项目的数据范围(A2:A41),在【接收区域】输入分组的范围(B2:B6),在【输出区域】输入D2,并勾选【累计百分比】和【输出图表】,点击确定。最后得到次数分布图表如下图所示: 图1 在Excel中制作次数分配图表 由上述图表可知,该班学生考试成绩在50分及以下的有1人,50分(不包含50分)到60分(包含60分)之间的有4人,60分(不包含60分)到70分(包含70分)之间的有6人,70分(不包含70分)到80分(包含80分)之间的有11人,80分(不包含80分)到90(包含90分)分之间的有10人,90分以上的有8人。 (二)计算描述统计量(某煤矿6月份的燃煤产量,单位:万吨) 30个产量的原始数据如下: 产量:2010 2200 2400 1965 2010 2025 2042 2050 2080 2101 2103 2130 2152 2193 1100 2230 2280 2282 2300 2338 2342 2345 2361 2382 2390 2424 2450 1560 1980 1900

2011-2012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化学试题

………… 试卷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试卷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

………… 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信息………………装订线…………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答案(B卷)2011 ~2012 学年 1 学期普通化学课程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A; 2. C; 3. A; 4. D; 5. C; 6. A; 7. D; 8. B; 9. B; 10. B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 ;ds 12.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13. -3211;正(或右) 14. 2 ;4f 15. 直线形;(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V形 16. Ag2CrO4(s) + 2Cl-(aq) 2AgCl(s) + CrO42-(aq) ; 3.4×107 17. 3.74×10-5;0.075 % 18. 增大;减小 三、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四、问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9. 解: 选用BaCl2为沉淀SO42-的试剂,生成溶度积很小的BaSO4,利于SO42-沉淀完全,达到除杂的要求。( 2分) 过量的Ba2+,用Na2CO3(aq)作为沉淀试剂,生成BaCO3沉淀。( 3分) 过量的CO32-,可采用加HCl生CO2除之;并控制溶液pH值接近6~7。( 4分) 在上述除杂过程中所引进的Cl-,Na+,恰是食盐的基本组成。( 5分) 30. 解: 酸:HS-, H2PO4-, H2S, HCl, H2O ( 2分) 碱:HS-, CO32-, H2PO4-, NH3, NO2-, Ac-, OH-, H2O ( 4分) 既是酸又是碱:HS-, H2PO4-, H2O ( 5分) (在水溶液中,液氨应为碱,由于液氨也能离解为NH4+和NH2-, 部分学生将NH3写成既是酸又是碱也认为是正确的),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艺学》知识点

化学工业的范围、现状和发展方向?①范围按学科分:无机化工、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②现状A.属多品种、多行业、服务而广和配套性强的部门,增长速度多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B,结构大调整,重点或开发采用新工艺和催化剂的通用高附加值产品C、产品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发取得长足进步。D、我国有10余种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化工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规模小,成本高,大型装置和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产品品种少,功能化和差别化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能耗较高等③发展方向环保问题:化学与其它科学结合以合成食品: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产品精细化:化工工作者学术水平和商业头脑的统一。(2)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有机仕工、煤化工和高分子化工等概念的含义无机化工:指利用无机化学反应生产化工产品的工业部门。精细化工:指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用途,而产量小、生产技术较复杂和产品质量要求甚高的一类化工产品.生物化工:利用生什厂应制取生化制品的工业部门。有机化工:常指生产有机小分子的工业部门。煤化工: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烘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高分子化工:利用聚合和缩聚反应生产分子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的工业部门。(3)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工业以及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关系?化学工艺学: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生产方法、原理、流程和设备。化学工业:借助化学反应使原料的组成或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制得化工产品.化学工程:研究化学工业及其它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及其所用设备的设计、操作和优化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化学工艺:化工生产技术,从原料到制备化学产品的方法、过程和技术:化学工程是基础,化学工艺是应用,化学工业是结果.应用化学:根据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实验开发研究的一门科学。工业催化:在现代的大型化工生产过程中,催化过程达到90%以上,并已渗透到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从化工角度出发,研制、开发新型催化剂和新催化工艺,目前的重点己转向研究与能源、环境等相关的催化新材料和环境友好的催化新反应。这些学科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他们随着化学工业的的发展产生发展和壮大,反过来它的发展壮大,又促进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江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石油是工业的粮食、血液,是世界上最重要能源之一,再加上它的不可再生,决定了他天生的重要性。天然气是埋藏于地下的一种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主要应用于燃料、发电及制造一些化工产品。煤炭及其加工副产品用作化工原料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为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石油的综合利用途径:一次加工(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裂化加氢)。天然气综合利用途径:制合成气(H2+CO);氧化制乙炔热裂解制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和乙炔:直接制造化工产品。煤综合利用途径:泥炭直接利用或不用化学处理而经过其他方法的间接利用、从泥炭中离出有价值的产品、泥炭的化学处理、泥炭的热加工:褐煤直接利用、热加工、化学加工:烟煤和无烟煤用于然料和发电。(2)试述煤化程度与煤性质及其应用的关系随煤化程度升高依次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及无烟煤。泥炭:含碳量W<50%,棕褐色,无光泽,有未分解植物残体:主要用作姗料和农用肥料。褐煤:含碳量W=60% 70%,褐色或黑褐色,大多数暗:主要用作燃料、土壤改良剂、复合肥料. 烟煤:含碳量W=75%-90%,黑色,有一定光泽:主要用作燃料和建筑材料无烟煤:含碳量90%以上,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度高:主要用于合成氮肥,活性炭原料,还原剂。(4)组成煤和石油的元素、化合物各有哪些?煤和石油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有何差别?目前合成有机化工产品原料路线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原因?煤组成元素:C, H, 0及少量N, P, S;分子结构:芳烃为主,有烷基侧链和含氧含氮含硫基团。

武汉理工大学算法分析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李晓红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zy1302班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同组者实验日期2015年10月20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1、利用分治法,写一个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并利用任何一种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同时 进行时间复杂性分析; 2、要求用递归的方法实现。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本次的解法使用的是“三向切分的快速排序”,它是快速排序的一种优化版本。不仅利用了分治法和递归实现,而且对于存在大量重复元素的数组,它的效率比快速排序基本版高得多。 它从左到右遍历数组一次,维护一个指针lt使得a[lo..lt-1]中的元素都小于v,一个指针gt 使得a[gt+1..hi]中的元素都大于v,一个指针i使得a[lt..i-1]中的元素都等于v,a[i..gt]中的元素都还未确定,如下图所示: public class Quick3way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 int lo, int hi) { if (lo >= hi) return; int lt = lo, i = lo + 1, gt = hi; Comparable pivot = a[lo];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1、调试方法描述: 对程序入口进行断点,随着程序的运行,一步一步的调试,得到运行轨迹; 2、实验数据: "R", "B", "W", "W", "R", "W", "B", "R", "R", "W", "B", "R"; 3、实验现象: 4、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边界问题: 在设计快速排序的代码时要非常小心,因为其中包含非常关键的边界问题,例如: 什么时候跳出while循环,递归什么时候结束,是对指针的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排序等等; (2)程序的调试跳转: 在调试过程中要时刻记住程序是对那一部分进行排序,当完成了这部分的排序后, 会跳到哪里又去对另外的那一部分进行排序,这些都是要了然于心的,这样才能准 确的定位程序。 二、实验结果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1、实验结果: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12章参考答案

第12章习题参考答案 12.1 (1) O COO H (2) N H C H 3 C H 3 (3) S C H 3 (C H 3)2C H (4) (5) N H 2N NH 2 (6) S N C H 3 12.2 (1) 2,4-二甲基呋喃 (2) 5-氯-2-噻吩甲醛 (3) 5-溴-2呋喃甲酸 (4) N-甲基吡咯 (5) 4-甲基咪唑 (6) 吡唑 12.3 (2) 喹啉被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成吡啶二甲酸,有强酸性。吡啶不氧化。 N N N HO O C HO O C (2) 呋喃有芳香性,可使Br 2/CCl 4退色,而四氢呋喃不反应。 O O (3) 糠醛易被高锰酸钾氧化成糠酸,有酸性。呋喃不氧化。 O (4) 吡咯遇盐酸浸润的松木块呈红色。噻吩与靛红在硫酸作用下反应呈蓝色。 12.4 α、β、γ三种甲基吡啶分别与含D 2O 的NaOH 水溶液反应, 只有α、γ-CH 3发生D 交换,β-CH 3不反应。因为N 原子拉电子效应通过共轭体系只能使α、γ-CH 3上显酸性。 12.5 C >D >A >B >E 12.6

(1) N C H 3 K NO 3 H 2S O 4 N C H 3 O 2N (2) N Cl N OC 2H 5 NaOCH CH (3) N CH 3 N COOH KM nO 4 (4) N CH 3N COOH Br ,HOAc (5) N N H 3C O 2N H 3C HN O ,H SO (6) N CH 3 N CH 3 NH 2 12 2 ,H 2O 12.7 (1) CH 3COCH 2CH 2COCH 3 25 O CH 3 H 3C (2) CH 3CH 2COCH 2CH 2COCH 2CH 3 P S S CH 2CH 3 CH 3CH 2 (3) P S S CH 2CH 3 CH 3CH 2 CH 3COCH 2NHCOCH 3 (4) C 6H 5 O O CH 3CH 2OOC H 3C NH 4OAC C 6H 5 O NH 2 H 3C O CH 3 CH 2COOCH 2CH 3 CH 3CH 2OOC CH 3COCH 2COOCH 2CH 3 NaOCH 2CH 3 CH 3COC-HCOOCH 2CH 3 Na + C 6H 5COOCH 2CH 3N C 6H 5 COOCH 2CH CH 3 CH 3 CH 3CH 2OOC 1 ,NaOH 2 ,H 3O+ TM 12.8

武汉理工大学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课程实验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饶文碧 学生姓名徐强国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 1602 2018 —2019 学年第1 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依次输入关键字,自定义标识符 BBBJKJL KJKJ4234,整数 3432,特 殊符号和其他符号:. {} []。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输出为: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这次的词法分析实验,我遇到了不少问题。对于输入字符串的直接处理,首先是分类情况的不完整(起初忽略了对关键字的判断),造成输出结果与预想有很大偏差。总结下:作为编译的第一步,词法分析将高级语言一步步分解,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一个严谨有十分有趣的过程。

核心代码: struct word //存储关键字,特殊符号 { int code; char T[max]; }; word important[5]; //结构体变量存储关键字 word num; //结构体变量存储数字 word identifier; //结构体变量存储标识符 word special_symbol[7]; //结构体变量存储特殊符号 int function(word* a, word b, word c, word* d, char* input, int k) { char getword[max]; int j = 0; if (input[j] == ' ') // 判断空格 { k = k + j + 1; function(a, b, c, d, input + j + 1, k); } else if (input[j] == '=' || input[j] == '+' || input[j] == ',' || input[j] == '(' || input[j] == ')') //判断特殊符号 { if (input[j] == '*') { getword[j] = input[j]; j = j + 1; if (input[j] == '*') { } else { } else { } getword[j] = input[j]; cout << '(' << d[3].code << ',' << d[3].T << ')' << endl; j = j - 1; cout << '(' << d[2].code << ',' << d[2].T << ')' << endl; getword[j] = input[j]; for (int i = 0; i < 7; i++) { if (i == 3) continue;

武汉理工大学----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学院:理学院 班级:电信科0901 姓名:王伟 学号:0120914420118 1、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解:球体体积为34 3 V R π= 则何种函数的条件数为 2 3'4343 p R V R R C V R ππ=== (*)(*)3(*)r p r r V C R R εεε∴≈= 又(*)1r V ε= 故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为1 (*)10.333 r R ε=?≈ 2、求方程2 5610x x -+=的两个根,使它至少具有4 27.982=)。 解:25610x x -+=, 故方程的根应为1,228x =故 1282827.98255.982x =≈+= 1x ∴具有5位有效数字 211 280.0178632827.98255.982 x =-= ≈ =≈+ 2x 具有5位有效数字 3、当1,1,2x =-时,()0,3,4f x =-,求()f x 的二次插值多项式。 解:

0120121200102021101201220211,1,2, ()0,()3,()4;()()1 ()(1)(2)()()2()()1 ()(1)(2) ()()6 ()()1 ()(1)(1) ()()3 x x x f x f x f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 =-+-- 则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 2 20 ()()k k k L x y l x ==∑ 0223()4() 14 (1)(2)(1)(1)23 537623 l x l x x x x x x x =-+=---+ -+= +- 4、给出()ln f x x =的数值表 用线性插值及二次插值计算的近似值。 解:由表格知, 01234012340.4,0.5,0.6,0.7,0.8;()0.916291,()0.693147()0.510826,()0.356675()0.223144 x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f x ======-=-=-=-=- 若采用线性插值法计算ln 0.54即(0.54)f , 则0.50.540.6<< 2 112 1 221 11122()10(0.6)()10(0.5)()()()()() x x l x x x x x x l x x x x L x f x l x f x l x -==----= =---=+ 6.93147( 0.6) 5.10826 (x x =--- 1(0.54)0.62021860.620219L ∴=-≈-

武汉理工大学嵌入式应用开发Android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嵌入式应用开发 实验项目名称ADT的安装与配置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 1.了解Android应用编程所需要的工具。 2.掌握Android应用环境的安装与配置。 3.掌握Android模拟器的建立与运行。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 者算法描述) 实验原理: Android应用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主要采用Eclipse IDE进行程序的开发。Google 提供了完整的基于Android的开发应用环境。主要涉及的软件包括: 1.JDK版本要在1.5以上。 2.Eclipse-SDK 3.Android-SDK 4.ADT插件 下载相应组件并且安装完成以后,可以配置相应的模拟器。 实验步骤: 1.安装ADT,Eclipse等相关软件。 2.配置软件,包括环境变量,Eclipse下相关配置。 3.运行模拟器配置工具,构建一个模拟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普通PC一台。 2.Windows7操作系统。 3.Eclipse软件及其他需要的开发工具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包括: 1.环境变量配置错误。 2.ADT和SDK版本不一致。 3.Eclipse和ADT版本不一致等问题。 可以查看相应文档,查看环境变量该如何配置。Eclipse和ADT版本的对应等。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这里给出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截图: Figure1 Android Virtual Device Manager Figure2 SDK Manager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这次实验让我学习了如何配置Android开发环境,如何使用Android Device Manager来创建模拟器。同时,让我对Android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武汉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期末测试题

wjqz1 B卷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说明 1. 2. 本试卷包含7个大题,37个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共10分,共计5小题,每小题2分) 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NH4+是酸。................................................................................() 2. E( Cr2O72- / Cr3+ ) < E( Cl2 / Cl- ),但是,K2Cr2O7与浓度较大的HCl (aq) 可以反应生成Cl2。这是由于c (HCl) 增大,使E (Cr2O72-/Cr3+ ) 增大, 同时又使 E ( Cl2/ Cl-) 减小,从而使 E ( Cr2O72-/ Cr3+ ) > (Cl2/Cl- )。...........................................................................................................( ........ ) 3. 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体建立了如下平衡:A (g) + B (g) C (g), 若保持温度不变,系统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2 时,则反应商Q与 3 平衡常数的关系是:Q = 1.5 K。...............................................................................................................................................() 4. 已知298 K 时,K( BaSO4 ) = 1.1 ? 10-10,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3.3。若将1.0 ? 10-3 mol BaSO4溶于10 L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未溶解的BaSO4 的质量为0.21 g。........................................................................................................ () 5. 已知298 K 时,△f G(NH3 , g) = -1 6.5 kJ·mol-1,△f G(NO , g) = 86.6 kJ·mol-1,△ G(H2O, g) = -237.2 kJ·mol-1,则反应4NH3 (g) + 5O2 (g)→4NO (g) + 6H2O (l) 在298 f K、标准态时能自发进行。......................................................................................................................................................()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20分,共计10小题,每小题2分) 6. 已知298 K 时,MnO2 (s) →MnO (s) + 1 O2 (g) 的△r H(1) = 134.8 kJ·mol-1,MnO2 2 (s) + Mn (s) →2MnO (s) 的△r H(2) = -250.4 kJ·mol-1,则△f H(MnO2 , s)为 A.-520.0 kJ·mol-1 B.-385.2 kJ·mol-1 C.385.2 kJ·mol-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