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新疆地区居民有多个不同的民族,各民族间的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影响也不同。
首先,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传统游牧民族,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肉类的摄入较为频繁,因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高。
而藏族等高山民族,则由于长期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地区,饮食以青菜、豆类为主,较少摄入肉类,因此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低。
其次,不同民族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也有所不同。
以维吾尔族为例,其结直肠癌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以中晚期为多见,组织分化程度较差。
而哈萨克族的结直肠癌则多见于升结肠和横结肠,肿瘤分化度较高,生长速度较慢。
这些病理特征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不同民族间结直肠癌的预后也存在差异。
以蒙古族为例,其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可能与其维持了长期的传统饮食习惯有关;而维吾尔族等民族,则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学特征和基因突变,影响了其结直肠癌的预后。
因此,对于不同民族的结直肠癌患者,应该充分考虑其饮食习惯、病理特征和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同时,也需要对于不同民族的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5月 第50卷 第5期·论 著· 结直肠癌MMR蛋白和MSI检测对比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孙林雍 王紫静 唐 源 陈 昶 江 丹摘 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MMR蛋白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的一致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两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方法 选取392例CRC石蜡包埋组织(FFPE)样本,采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4种MMR蛋白(MLH1、MSH2、MSH6及PMS2)表达,至少1种蛋白表达缺失判定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dMMR),全部阳性判定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完整(pMMR);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MSI,将至少2个单核苷酸重复位点发生改变,归纳为高度MSI(MSI-H);仅有1个单核苷酸重复位点发生改变,归纳为低度MSI(MSI-L);未发生改变,归纳为微卫星稳定(MSS)。
结果392例CRC中,dMMR为18.9%(74/392),MSI-H占比18.1%(71/392)。
IHC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7.2%和98 4%;PCR法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2%和99.4%,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98.2%。
7例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中,2例PCR法检测结果为MSI-H,IHC法检测结果为pMMR;5例PCR法检测结果为MSS,IHC法检测结果为dMMR,其中2例MSH6蛋白单独缺失,3例肿瘤为黏液腺癌。
dMMR组与pMMR组、MSI-H组与MSS/MSI-L组在发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HC法检测MMR蛋白与PCR法检测MS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MSH6单独缺失时,PCR检测可能表现为MSS。
肿瘤中含黏液时,肿瘤实际占比<50%可能对PCR检测有一定的影响。
CRC中dMMR/MSI-H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特点,对临床病理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osal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J].Gastroenterology,2014,146:652-660.el.[7]MOSS A,BOURKE M J,HOURTGANL F,et al.Endoscopic resection for Barrett's high-grade dysplasia and early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an essential stagingprocedure with long-term therapeuticbenefit[J].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1276-1283.[8]GOENSE L,MEZ1AN1J,RUURDA J P,et al.Impac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n outcomes after oesophagectomyfor cancer[J].Br J Surg,2019,106:111-119.[9]NAVEED M,KUBILIUM N.Endoscopictreatment of early-stage esophageal cancer[J].Curr Oncol Rep,2018,20:71.[10]陈茹,郑荣寿,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11):1094-1097.[11]BARBETTA A,S1HAG S,NOBEL T,et al.Patterns and risk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with esophageal cancer with a pathologiccomplete response after chemoradiotherapyfollowed by surgery[J]」Thorac Card i o v aseSurg,2019;157:1249-1259.e5.[12]CUELLAR S,CARTER B W,MACAPINLAC H A,et al.Clinical staging of patients with early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does FDG-PET/CT have a role[J].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014,9(8):1202-1206.收稿日期=2021-07-10(本文编辑:吴迪汉)结直肠癌组织高频突变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及MM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曹跃鹏,刘东方,陶勇,武鸿彪,吴爱华【摘要】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结直肠癌(CRC)热点基因及新发基因突变状况,探讨突变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第29卷第12期2021年12月中国医学工程
ChinaMedicalEngineeringVol.29No.12
Dec.2021
·经验交流·血清IL-37、MMP-8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魏慧娜(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郑州450015)
摘要: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表达,分析患者血清IL-37、MMP-8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93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询问并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资料,检测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IL-37、MMP-8表达,分析IL-37、MMP-8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93例CRC患者肿瘤直径>5cm39例,TNM分期Ⅲ~Ⅳ期例34,肿瘤低分化17例,伴有淋巴结转移33例。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CRC患者血清IL-37水平低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而MMP-8水平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其他不同临床病理
特征CRC患者IL-37、MMP-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IL-37、MMP-8单一及联合预测CRC患者TNM高分期、淋巴结转移风险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当血清IL-37Cut-off值分别取43.385、40.750pg/mL,MMP-8Cut-off值分别取70.255、71.265n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CRC患者TNM高分期、淋巴结转移可能与血清IL-37低表达、MMP-8过表达有关,考虑未来可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IL-37、MMP-8水平,辅助评估TNM高分期及淋巴结转移风险,可能对临床拟定的治疗方案具有参考意义。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35.35;R735.37
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黏液腺癌组(160例)和非黏液腺癌组(104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黏液腺癌组年龄明显小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病理分期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肿瘤直径大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总复发率及腹膜转移率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结论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相比,患者更年轻,且多发现在晚期,具有肿瘤较大、易复发及易发生腹膜转移的特点.【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21【总页数】2页(P3512-3513)【关键词】结直肠黏液腺癌;非黏液腺癌;临床病理【作者】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创伤烧伤科,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南南阳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腺癌是其主要病理类型,根据黏液成分比例多少可分为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其中黏液腺癌属于一种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发病率占所有结直肠癌的5.0%以上,且年轻者更常见,其与非黏液腺癌相比,在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复发转移及肿瘤分期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黏液腺癌增殖和转移更快,预后更差[1,2]。
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1200 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对于准确识别和治疗肿瘤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以及诊断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肺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可以通过组织学和细胞学等方面来确定。
肺癌组织学上可以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等类型,而细胞学上可以通过肺癌细胞形态特征、细胞脱落情况和核分裂象等来进行判断。
诊断肺癌主要采用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和CT扫描等,可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二、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来确定。
乳腺癌组织学上主要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和乳腺间质肉瘤等类型,而分子生物学上可以通过乳腺癌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来进行判断。
乳腺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临床检查包括乳腺B超、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和乳腺核磁共振等,可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对乳腺癌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三、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来确定。
结直肠癌组织学上主要分为腺癌和粘液腺癌等类型,而分子生物学上可以通过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来进行判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临床检查包括结肠镜检查和CT扫描等,可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结语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对于准确识别和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CDH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郭珊岚;王卫【摘要】目的:检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中的CDH1基因启动子所在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同时对其异常甲基化与临床病情发展、病理变化及术后预后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该院肿瘤科进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所有入选患者由专人进行跟踪随访。
检测CDH1基因启动子所在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对其异常甲基化与临床病情发展、病理变化及术后预后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
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患者184例,其中甲基化组86例,非甲基化组98例。
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结果检查可知甲基化组肿瘤直径大于非甲基化组(P<0.001),甲基化组肿瘤浸润性所占比例高于非甲基化组(P<0.001),甲基化组肿瘤分化程度低于非甲基化组(P<0.001),甲基化组淋巴转移率、远处转移率高于非甲基化组(P<0.001,P=0.026),甲基化组临床TNM分期更晚(P<0.001)。
根据随访结果显示非甲基化组患者生存率高于甲基化组患者(P<0.05)。
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肿瘤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侵袭程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生存预后的变量,其中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CDH1基因甲基化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独立因素,RR=28.514。
结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CDH1基因甲基化程度提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CDH1 gene methylation of suspension cells in intraoperative abdominal lavage fluid from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nd to examine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y and prognosis.Methods Real-time 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MSP)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CDH1 gene promoter 5 ’-CpG islands from intra-operative abdominal lavage fluid in 184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methylation of CDH1 genes and clinie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prognosi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Among the 18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berrant methylation of CDH1 gene was detected in 86 patients.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CDH1 methylation status and tumor size,growth pattern,differentiation,distant metastasis,and clinical staging(all P<0.05 ).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as 28.6 months for CDH1 methylation group and 42.3 months for non—methylated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 The factors of Dukes stage,gross tumor configuration,intramural spread,differentiation degree and CDH1 methylation status in 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 fluid were availabl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through multivariate analysis.And CDH1 methylation status in 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 fluid was the most importantfactor,RR=28.514.Conclusions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aber-rant methylation of 5 ’-CpG of CDH1 gene promoter of suspension cells in abdominal lavage have higher malignancy,more metastasis and worse prognosis.【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6(020)005【总页数】4页(P891-894)【关键词】结直肠肿瘤;DNA甲基化;染色体,人,16对;预后【作者】郭珊岚;王卫【作者单位】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四川资阳 641300;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四川资阳 641300【正文语种】中文基因CDH1是一种依赖钙离子的细胞黏附分子,编码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定位于染色体16q22.1的,对同种细胞细胞间的黏附有重要作用,它功能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1-2]。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预防措施防护方
法。方法 将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大体类型、
Dukes分期,分别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
化腺癌9例占25%;中分化腺癌16例占44.4%;低分化腺癌4例占11.1%;黏液腺癌
6例占16.7%;未分化癌1例占2.8%。Dukes分期:A期13例占36.1%;B期12例
占33.3%;C期7例占19.5%;D期4例占11.1%。大体类型:浸润型4例占11.1%;
溃疡型22例占61.1%;肿块型9例占25%;弥漫小结节型1例占2.8%。结论 青年
结直肠癌患者较多临床症状不典型,其具有分化差、发展快、病程短等特征,应注
意早期诊断。
【关键词】 青年;结直肠癌;临床表现;病理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年人发病率低,约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
1.6%~23%[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青年患者也逐渐增多[3]。青年人结直肠癌具有症状隐匿、发展快、浸润转
移早、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等特点,待确诊时多已属晚期。为了解青年人患结
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现对3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中男29例,女17例,男女比为
1.7:1。年龄15~34岁,平均27.3岁。所有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均送病理。
1.2 临床表现 结直肠癌36例青年人患者大多以血便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便
秘及大便性状改变;不同程度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包块;顽固性贫血;低位
肠梗阻;伴有全身乏力、消瘦、腹水、血腹等症。
1.3 病理组织学分类 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中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化腺癌、
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
1.4 大体类型 浸润型、溃疡型、肿块型、全大肠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弥漫小
结节型),其中部分患者伴发结直肠息肉。
1.5 Dukes分期 结直肠癌分期按Dukes分期标准,分为四期A、B、C、D期。
1.6 方法 将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大体类
型、Dukes分期,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对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与Dukes分期进行分析,如表1。
表1
病理组织学分类与Dukes分期的关系分析
分期高分化腺癌(例)中分化腺癌(例)低分化腺癌(例) 黏液腺癌(例) 未分化
癌(例)合计(例,%)
A期7 3 1 2013(36.1)
B期1 6 2 3012(33.3)
C期1 5 10 07 (19.5)
D期0 20 1 1 4 (11.1)
合计9(25)16(44.4)4(11.1)6(16.7)1(2.8)36
总结,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化腺癌9例占25%;中分化
腺癌16例占44.4%;低分化腺癌4例占11.1%;粘液腺癌6例占16.7%;未分化癌1
例占2.8%。Dukes分期:A期13例占36.1%;B期12例占33.3%;C期7例占19.5%;D
期4例占11.1%。
2.2 对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与大体类型关系进行分析,如表
2。
表2
病理组织学分类与大体类型的关系分析
分类 浸润型(例)溃疡型(例) 肿块型(例) 弥漫小结节型(例)
高分化腺癌1 530
中分化腺癌11131
低分化腺癌 2 110
黏液腺癌 042 0
未分化癌 01例 00
合计 4(11.1)22(61.1)9(25) 1(2.8)
总结,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大体类型:浸润型4例占11.1%;溃疡型22例占
61.1%;肿块型9例占25%;弥漫小结节型1例占2.8%。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尽管在手术、
放了、化疗、生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仍徘徊
在50%左右[3],主要因为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恶性潜能的机制尚不清楚。
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以便血、腹痛、肠梗阻为主要表现。以腺癌为主,但青年
未分化癌1例占2.8%;在肿瘤的大体类型中以溃疡型多见22例占61.1%,其次是
肿块型肿块型9例占25%。63例结直肠癌中,高分化、中分化腺癌所占百分较高,
为69.4%;按Dukes分期则以A、B两期所占比例较多,共达69.4%。
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很差,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在向肠腔发展以前就可能存在肠
道周围的浸润和远处转移,这可能就是青年结直肠癌病程短、发展快的原因。在
病理分期方面两组均以B、C期为主(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理分期是影
响生存率最重要的独立因素,两组病理分期无差异,理论上讲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
不大,因此,年龄并不是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志,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大
便带血、反复腹痛、大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的青年患者,我们应进行电子肠镜
检查,必要时取活检,肠镜及活检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出现上述症状但
暂时不能进行肠镜检查的青年患者,除对其进行粪便隐血试验之外,直肠指检非常
重要。近几年,我国消化病专家对早期诊断结直肠癌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他们利用
先进的内镜和电子分光染色技术对早期癌的检出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4],先进
的内镜和电子分光染色技术的应用,可及早诊断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并适时进行
干预,从而大大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率[5]。
随着社会发展,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
关注,尤其是青年人,生长在快餐和体能活动减少的时代。具相关研究表明,对于青
年人水果和蔬菜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而进食油炸食物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危
险性。
参 考 文 献
[1] 杨磊,丁彦青.青年大肠癌264例临床病理分析.中国肿瘤临
床,2004,31(2):109-110.
[2] 郑芝田.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71-875.
[3] 谢正勇,卿三华.国人青年结直肠癌解剖部位分布及I临床病理特点.世界
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0):1511-1514.
[4] 李世荣.大肠癌普查和癌前疾病的干预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
志,2005,25(12):1066-1067.
[5] 白岚,刘思德,智发朝,等.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价
值.中华消化杂志,2004,24(2):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