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答案

【篇一: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

2013版)】

t>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篇二:新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课后习题答

案】

txt>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章小结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题号分析

1 氮气? 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

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 b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c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存在形式,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

(3)a臭氧可以用化学式o3表示,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4) c? 点拨: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故c项错误。

3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点拨: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引

导学生从具体例子中来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4 把空水杯或空饮料瓶口向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或瓶中。

5 去过;感受不一样;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

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造成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农村污染物较少,

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6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

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2)氮气制硝酸和化

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

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

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

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

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

宝贵的自然资源。

课题2---氧气

题号分析

1 (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密度是1.429 g/l,比空气的密度

(1.293 g/王,)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

约30 ml氧气。(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3)用途;①支持燃烧,燃烧放热,

取得高温,如用纯氧炼钢,用氧炔焰进行气焊和气割,作火箭发动

机助燃剂;②供给呼吸,缓慢氧化产生热量,供病人、高

空飞行员、潜永员、登山运动员等呼吸。

点拨;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以及水溶性等顺序进行逐一描述。

2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但在氮气中不复燃(或硫在氧气中燃

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但在氯气中熄灭等),由以上对比分析

可知,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支持燃烧,有助燃性,但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

点援:此题是开放式始习题,学生可以从多个例子来说明,如蜡烛、红磷、铝、铁、炭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3 将带火星的本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点拨;此题是根据物质的特性进行证明或验证的题目,关键要

抓住物质的特性,氧气的特性起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4 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铝+氧气氧化铝点拨: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写法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 (2)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只一种,之间用“+”号连接(3)反应条件写

在“→”的上方,条件为“点燃”而不是“燃烧”。

5 (1)c点拨:氧气不易溶于水

(2)b点拨,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

(3)c点拨: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

性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4)b、d点拨: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判断,特点是“多变一”。 6

(1)这些变化都不是化学变化,因为这些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2)液化石油气。石油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因为燃料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点拨:这是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使用题,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课题3--- 制取氧气

题号分析

1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碳+氧气二氧化碳??? (1)、(2)两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点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同属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两个相反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符合“多变一”,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

2 (1)c点拨:a、d两个反应符合“多变一”,是化合反应,b是氧化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只有c符合“一变多”的特点。???(2)b? 点拨:通过氧气和其他物质的反应可归纳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常温、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可和许多物质反应,但不是所有物质。???(3) (3)a(4)d? 点拨: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一变,二不变”是指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 (1)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双手紧握容器时,水下的导管口会出现气泡,松开手后,会有少量水进入导管。??? 点拨:此题和物

【篇三: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s=txt>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

1 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2

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3

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4 硬度大。(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

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5

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题号分析 1 (2)(3)点拨:铁生锈的条件是和氧气和水接触,这和环境因素有关。

(1)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雨少。 (2)用干布擦自行车上的雨水是防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用干布擦掉水分保护自行车的干燥。擦2 干后用带油的布擦,就在自行车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水分不易

侵入,可以防止铁生锈。如果直接用带油的布擦,不仅不易擦干,而且还容易将水分盖在油层下面,使铁生锈。

znco3zno+co2↑zno+c2zn+co2↑ 2cu2o+c3 4cu+co2↑点拨: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条件,并且要配平化

学方程式。

4 解:设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为x。

解:设需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x

5

x=2976.7t

答: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2976.7吨。

涂油或擦干净放在干燥处。点拨: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采取措施6

防止铁制品生锈。

第八章小结

第九章--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题号

1

的混合物叫溶液(2)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只要正确即2

可,如碘酒是溶液,其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间。两种或多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分子或离子直接相互接触,3

因此反应比较快。在化学实验里或化工生产中,常常把反应物配制成溶液,当溶液混合(或把固体反应物放入溶液中)时,就立即发分析(1)bd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

生化学反应。例如,当铝和硫酸铜均为固态时,不容易反应,但把铝丝

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时,立即有红色的铜出现;又如在硝酸银溶液中滴人氯化钠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学生目前关于具体化学反应的知识不多,选择合适的反应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在学完酸、碱、盐后,就能体会此题的含义了)

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牛奶中一般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还有的加入维生素a、维生素d或增钙剂等。(说明:可能学生还不认识4

或不知道标签上所介绍的成分,会产生一些疑问,但没有关系,等他们学习了第十二单元后,就会对营养物质有更深的认识了) 汽油溶解油污时形成溶液,但用洗涤剂溶液清洗油污是把油污分5 散成细小的液滴,使其形成乳浊液,再随着水漂走,这两者的原

理是不相同的。

课题2---溶解度

题号

1

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

2 60110100

3 因为溶解度和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分析图9一12和9?13可以看出,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4 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

目录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 (2) 第九单元溶液 (8) 第十单元酸与碱 (14)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22)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27) 常见物质得化学式 (32) 常见物质得俗名 (33) 常见得化学方程式 (33) 常见反应得现象 (37) 常见物质得颜色、气味 (40) 多功能瓶 (40) 除杂 (42) 鉴定 (42)

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得化学性质 模块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得合金。 二、金属得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三、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得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得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得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得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得金属——钨 ? 熔点最低得金属——汞 ? 硬度最大得金属——铬 ? 密度最大得金属——锇 ? 密度最小得金属——锂 四、金属得分类 五、金属得应用 物质得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得用途,但这不就是唯一得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得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就是否美观、使用就是否便利,以及废料就是否易于回收与对环境得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得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得具有金属特性得物质。 合金就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就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得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得硬度一般比组成它得纯金属得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得熔点一般比组成它得纯金属得熔点低。 ● ● 钛与钛合金得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 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③ 抗腐蚀性能好。 ● 生铁与钢性能不同得原因:含碳量不同。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得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就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得其她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1]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 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解析 1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 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 2 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 3 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 4硬度大。 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 5 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丨》烁 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坯。的相对分子质.X100% =1 000 kgX- xlOO% =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5 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 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①C+O 2 CO 2。(化合反应)或C+2CuO 2CU+CO 2 (置换反应) ② C02+C — '2C0 (化合反应)③3Fe+2O^Fe 3O 4 (化合反应)@ 1 Fe 3O 4+4CO * Mm 3Fe+4CO2⑤Fe+H 2SO 4=FeSO 4+H 2 f 置换反应)或 Fe+CuSQ 二FeSQ+Cu (置换反应)⑥Fe+2HCI 二FeCb+H 2 f 置换反 应)Fe+CuCl 2=FeCl 2+Cu (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1)不反应 (2) Zn+CuS04=Z nSO 4+Cu (3)不反 题号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本单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二、教学策略: 课题一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因素。 3)认识合金和纯金属在物理性质上的区别 教学策略 课前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引入到金属物理性质的教学 利用课后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除此,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采取不同金属及其合金的实物进行物理性质上的比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教学策略 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可以通过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通过对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规律。 通过活动与探究进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探讨,引导学生注意以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并练习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规律。再通过选举生活中的例子,加深认识。 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策略 1)利用矿物标本或实物照片、图表等进行教学,课前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冶炼铁的历史的资料。 2)将冶炼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与实验8-3结合起来,使学生对该原理印象深刻。 3)对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应先从简单着手,浅入深出。 4)精心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改进应尽量简单易明,可变条件少。利用所讨论的出的金属腐蚀的条件,应用于生活中出现的防锈措施等实例上。 5)资源的保护可通过图表等,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的有限。并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如何保护金属资源的相关讨论。 第九单元《溶液》教材分析 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

(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与原子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课题3 元素 课题4 离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材分析 总特点: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理论知识交叉编排。 3、直线式编排和螺旋上升式相结合。 4、由易到难。 课程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

九年级化学课本所有图片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题图 利用聚硅氧烷(牌号为RTV615)制成的隔热板,能阻隔2 200 ℃的高温,使这只小猫受到保护,能安然无恙地站在上面。这种材料是一种透明橡胶,具有隔绝强热功能。类似的聚硅氧烷已经用于大空船的隔热屏,它能耐太空船重返大气层时所产生的8 300 ℃的高温达三分钟之久。 图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物质还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例如,研制新型的半导体,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等。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图2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图3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

1979年四川新都新龙乡出土,四川省博物馆藏。砖面右部有一屋顶,屋后壁挂两壶,可能是盛装酒曲的容器。砖面左部有荷酒贩者二人,一人肩挑两桶酒,一人推载有方形容器的独轮车。 图4越王勾践青铜剑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图5唐代蜡染屏风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打印

1、详解版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 1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2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4(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硬度大。(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5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6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100%=1 000 kgX xl00%=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题号解析 1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如果刷洗铝制品时,用钢刷、沙等来摩擦,就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被腐蚀的速度加快。 2 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溶于水可制成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硫酸铜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

配制波尔多液,也不能在配制时用铁棒搅拌。 3①C+O2CO2。 (化合反应)或C+2CuO2Cu+CO2 (置换反应)②CO2+C2CO (化合反应) ③3Fe+2O2Fe3O4 (化合反应)④Fe3O4+4CO3Fe+4CO2⑤ 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或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⑥ 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4 2Mg+O22MgO (化合反应) 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2Cu+O22CuO (化合反应) 5(1)不反应 (2) Zn+CuSO4=ZnSO4+Cu(3)不反 应(4)Al+3AgNO3=Al(NO3)3+3Ag点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能否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6 7 8 生成氢气的质量:Mg: , Zn: , Fe: 需要金属的质量:Mg: 360g, Zn: 975g, Fe: 840g点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步骤不要忘记单位。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题号解析 1(2)(3)点拨: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这与环境因素有关。 2(1)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雨少。 (2)用干布擦自行车上的雨水是防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用干布擦掉水分保护自行车的干燥。擦干后用带油的布擦,就在自行车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水分不易侵入,可以防止铁生锈。如果直接用带油的布擦,不仅不易擦干,而且还容易将水分盖在油层下面,使铁生锈。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3篇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3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下面是xx为你整理了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并积极组织学生以《中考精典》为蓝本进行中考复习备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下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第10页: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7)酒精能燃烧。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8)酒精能挥发。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根据你的观察,描述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查找一下有关的数据。) 答: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咸味,能溶解在水和油中。 第23页: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A B C D

说九年级初三化学下册教材

欢迎阅读说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 宁志鹏 为便于教师更好地驾驭使用教材,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较好地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育理念,我对粤科版精心打造的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从三大方面(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来解读课标、剖析教材并浅谈建议。 一、解读课标 课标要求是开发使用教材,从而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依据。化学下册内容在课程标准中主要属于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金属与金属矿物”、“水与常见的溶液”、“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技能” 二、 1 ;为 碱、 碳、 的;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奠定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①下册教材每章知识由易到难再到易,环环相扣。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②下册教材每章知识内容安排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逻辑性强,逐步深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③下册教材每章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知识面宽而简单,许多内容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关联密切。 ④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勤动手、善动脑,下册教材安排了22个观察

欢迎阅读 活动、4个学生实验探究、5个学生实验活动、1个探究活动、10个讨论与交流。教材留有较多的空白,供学生实验、观察、思考后填写。 3、教材编写意图与编排体例 教材编写意图决定教材编排体例;反过来教材编排体例体现出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编写意图与编排体例是一石双鸟的辩证统一体。每章每一节内容编排体例板块一般包括:①标题②要点提示③你知道吗④正文⑤讨论与交流⑥长话短说⑦观察活动⑧学生实验探究⑨操作指引⑩调查活动?实践 教学重点: ①金属的物理通性,合金的特性。 ②金属与酸和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③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现象和操作。 ④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学习好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溶液》简析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本单元的许多教学内容是要求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同化”与“顺应”规律建构认知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溶液的生活概念,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教学过程要遵循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的规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例如,由糖水、盐水等生活概念(旧平衡),经过组成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液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碘酒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剂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酒精中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两种液体互相溶解,相对而言,量多者为溶剂”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又如,由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旧平衡),经硝酸钾的浓溶液不饱和与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浓度小的对比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对“饱和”与“浓溶液”、“稀溶液”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教材中安排了⑴“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⑵“饱和溶液”、⑶“绘制溶解度曲线”三个活动与探究。为了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探究点”。象⑴中溶质溶解前后的温度差;⑵中的“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和“不能继续溶解”;⑶中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意义,两条曲线交点的意义,曲线形状的特点等。 活动与探究最好是分组进行。各小组成员既要分工负责份内的工作,又要协作完成组内的任务;在小组内交流前,每个小组成员要独立做出探究结论并对结论做出解释;小组间交流时小组代表应随机确定;教师的评价到组不到人。这样,保证100%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保证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落到实处;保证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而尽量减少生生间的学习效果的差距;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体验。 3、有关溶液的计算要把握好深广度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2020年初三化学练习册答案

2020年初三化学练习册答案 1. 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一) 1.(1)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产生大量气泡 2.乙同学。镁带燃烧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可能也有 发光发热现象 3~7 C B C C BC 8. ①②③ ④⑥ ⑦⑧ ⑤ 9.(1)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海水中的水被蒸发导致食盐析出。 (2)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蜡烛熔化、汽化并不产生新物质。 (二) 1.银白色固体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白色氧化镁粉末 2. B 3. B 4.(1)用试管夹夹镁带会烧坏试管夹 (2)用烧杯盛石灰水实验时间过长,现象不明显 (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污染胶头滴管 5. B

6. A 7.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难 8.碳酸钙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木条熄灭 9. B 10. BC 11. 垃圾分类名称 具体垃圾(填序号) 有机垃圾 4 5 9 10 金属 塑料 有害 可回收 1 7 6 11 2 3 12.略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1~5 B C D D AD

6.溶液变红色溶液有红色变无色 7.蓝蓝沉淀蓝色沉淀消失 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9. BD 10.颜色变化热量变化气体生成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1.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小结实验步骤现象实验结论(二) 1.(1)试管烧杯铁架台圆底烧瓶漏斗量筒 (2)a b d b d 2. C 3. AB 4.(1)灯芯上的酒精挥发后不易点燃且浪费酒精 (2)液体会溢出 (3)放出的大量热会使量筒底部爆炸 5.(a)(1)瓶塞正放在桌上瓶塞应倒放在桌上 (2)标签朝下放标签应朝上握于手心 (b)(1)加热时试管没倾斜加热时试管应倾斜 (2)试管内液体超过1/3 试管内液体应低于试管1/3处 6. D 7.略 1.3 物质的提纯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 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生铁、黄铜、焊锡都属于金属单质 C.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3.下列物质中,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铜B.氯化镁C.氯化铁D.硫酸银 4.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 浸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Z、X、Y 5.为了防止铁制品腐蚀,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 D.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 6.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B.氯化亚铁C.氯化铁D.碳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 B.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得到汞 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

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8.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的金属是( )。 A.Ag B.Fe、Ag C.Zn、Fe D.Zn、Fe、Ag 9.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释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B.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我国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但炼铝却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二、填空题(共24分) 10.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氧化铁还原为铁。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某混合物经高温灼烧后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在灼热的残渣中滴入稀盐酸,发现残渣完全消失且放出一种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气体单质,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1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 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l2+2NaI=2NaCl+I2B.I2+2NaBr=2NaI+Br2 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pdf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解析 1 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2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4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硬度大。(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5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6 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100%=1 000 kgX xl00%=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题号解析 1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如果刷洗铝制品时,用钢刷、沙等来摩擦,就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被腐蚀的速度加快。 2 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溶于水可制成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硫酸铜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也不能在配制时用铁棒搅拌。 3 ①C+O2CO2。(化合反应)或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②CO2+C2CO (化合反应) ③3Fe+2O2Fe3O4 (化合反应)④Fe3O4+4CO3Fe+4CO2⑤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或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⑥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4 2Mg+O22MgO (化合反应) 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2Cu+O22CuO (化合反应) 5 (1)不反应(2) Zn+CuSO4=ZnSO4+Cu(3)不反 应 (4)Al+3AgNO3=Al(NO3)3+3Ag点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能否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4、熄灭蜡烛后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 即: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广口瓶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滑) 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步骤:先把试管斜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

九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绿色化学——环境美好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在参与 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自 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 理特点的。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共由两部分组成:理解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 操作。在知识体现然后引导学生实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 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 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 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实行基本 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 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不但乐于观察实验更愿意亲自动手来做。因为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操作,为 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能实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 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基本操作的学习,学会使 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

教互学等方法,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关实验的观察、操作,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 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过程,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历过程, 在亲历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中逐步形 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水平。本课题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参观实 验室、讨论、活动与探究中必须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从已有经验出发,指导学生按“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及环境——识别仪器,说 出名称——了解用途——动手操作——亲历与体悟”的策略学习。而 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三维目标有效整合是通过“倒酱油”“吸取钢笔水”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铺垫,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与 探究”,在动手中动脑,提出问题,分析研讨,体悟遵守实验室规则 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来实现;突出重点的方法是采用课前实验、课中 实验,课后实验来学习和巩固三个主要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方法;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可从生活实例、从其他学科知识、从交通 法规、还可从人的生存必须遵纪守法等多种角度来谈,从而理解遵守 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做家庭小实验巩固基本 操作,并要求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基本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遵守实 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是科学探究的保障。 本课题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开放 式实物教学法。先请实验员介绍实验室相关危险药品的放置、实验室 配置的灭火器、黄沙桶等安全知识和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先 在仪器、设备、药品柜上贴上相关名称、性质和用途的标签,然后组 织学生参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这些仪器,以减少有些学生对实 验的恐惧感。第二课时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学生熟练和规范地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 作技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