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 格式:pptx
- 大小:49.60 MB
- 文档页数:573
九下化学书电子版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书【一、原子结构】1、原子模型:在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费拉罗(J.J. Thomson)发现质子,从而发展出原子模型:原子由中心正(或负)电荷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核子:原子的中心称为原子核,它是由无电荷的核子组成。
核子分为氢核(即氦核)和其他同位素。
3、中子:由氦核发出的中子和电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但是中子具有比电子更大的直径和更小的电荷。
4、电子:原子核周围运动的微小带电粒子被称为电子,它们具有极小的质量和负电荷。
【二、物质结构】1、原子的组成:一般的原子由带有正电荷的质子、中子和带有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其中,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电子组成原子外壳。
2、分子结构: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成,它们被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实体物质。
分子中电子的分布主要又原子外壳电子和共价化合电子组成。
3、反应物质:反应物质是反应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它们受到反应机理和条件的制约,可以产生新的物质。
反应物质有单质、混合物、两样以上离子化合物和多种组成的物质。
【三、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性质:指物质具有的稳定性、可溶性和可挥发性,这些都是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受化学离子的影响,离子的多少和组合方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2、溶解性:滴定定义溶解性是指某一物质在某一溶剂中溶解而形成溶液时,所需要的溶剂量。
一般来说,部分溶解性的溶液中,有一定数量的溶质结晶出来。
3、可挥发性:按照是否可以被平衡发生质变分类,可挥发物质又可分为可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其中可燃物质又可分为有机物质(如乙醇)和无机物质(如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