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技术性能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504.00 KB
- 文档页数:8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摘要:一、混凝土外加剂简介二、减水率的概念与作用三、原始记录的内容与意义四、如何利用原始记录优化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混凝土外加剂简介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原料制备过程中,添加到混凝土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它们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满足各种工程需求。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减水率的概念与作用减水率是指混凝土外加剂中减水剂的含量,用以衡量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效果。
减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同时也能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生产中,减水率是一项关键指标。
三、原始记录的内容与意义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是指在实验室或现场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试验时,所得到的各项性能数据,如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等。
这些数据是评价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研究、生产和应用混凝土外加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如何利用原始记录优化混凝土外加剂配方1.分析原始记录数据,了解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
2.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外加剂配方,进行多次试验,以改进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
3.对比试验结果,选取最优配方,以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市场竞争力。
4.结合实际工程需求,不断优化混凝土外加剂配方,提高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是评价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原始记录,可以了解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特点,为优化外加剂配方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对减水率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标准规范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添加的一种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已经成为混凝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证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质量和效果,在实际工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标准规范。
本文将从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性能要求、应用标准及检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标准规范。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作用可分为水泥外加剂、超塑化剂、减水剂、膨胀剂、缓凝剂、早强剂、防水剂、防冻剂、增强剂、耐久剂等。
根据国内外标准规范的要求,各类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指标也有所不同。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要求1.水泥外加剂水泥外加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初始凝结时间:不得提前超过15min,不得延后超过30min。
(3)28d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超塑化剂超塑化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减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保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流动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28d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减水剂减水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减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保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流动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28d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膨胀剂膨胀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膨胀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28d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5.缓凝剂缓凝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缓凝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28d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6.早强剂早强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初凝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28d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7.防水剂防水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防水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28d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8.防冻剂防冻剂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1)防冻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混凝土外加剂最新标准规范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材料,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需求的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规范的概述:引言混凝土外加剂是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节约水泥用量等目的的一系列化学添加剂。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加剂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制定和更新外加剂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外加剂,包括但不限于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等。
2. 术语和定义本节定义了外加剂相关的专业术语,如外加剂、减水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以确保标准规范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3. 分类和标记根据外加剂的功能和化学成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规定了每种外加剂的标记方法,便于用户识别和选择。
4. 技术要求详细列出了外加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减水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
5. 试验方法规定了外加剂性能测试的具体方法,包括样品的制备、测试条件、测试步骤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检验规则明确了外加剂的检验流程、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和合格标准,以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了外加剂的标志、包装要求、运输条件和储存条件,以保证外加剂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8. 质量保证要求生产厂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外加剂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规范。
结语混凝土外加剂的最新标准规范旨在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促进外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所有相关企业和个人能够严格遵守本规范,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标准规范应由相关行业组织或国家标准机构制定,并定期更新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高性能减水剂标准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混凝土添加剂,它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性能,从而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高性能减水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便对其进行评价和监管。
首先,高性能减水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比如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术语和定义》、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外加剂》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高性能减水剂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高性能减水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高性能减水剂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关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和质量的稳定。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生产企业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高性能减水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比如JGJ55-2011《普通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JGJ/T70-2009《混凝土外加剂施工规范》等。
这些规范和标准规定了高性能减水剂的使用方法、掺量控制、试验方法等,确保了高性能减水剂在施工现场的正确使用。
最后,高性能减水剂的质量监督应加强,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对市场的监督抽检力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同时,加强对高性能减水剂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的规范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综上所述,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为了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加强对其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高性能减水剂在工程施工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代号……………………………………………………………………………………………………………5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产品说明书、包装、贮存及退货……………………………………………………………………………附录A(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用基准水泥技术条件………………………………………附录B(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离子色谱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表1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表2匀质性指标…………………………………………………………………………………………………表3试验项目及所需数量………………………………………………………………………………………表4外加剂测定项目……………………………………………………………………………………………前言本标准第5章的表1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与GB8076—1997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产品代号一章;——对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划分了类型,即某类外加剂可分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取消了合格品,在原一等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参考EN9342:2001及JISA6204:2006等标准,调整了匀质性项目的技术指标(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等),增加了部分产品的混凝土试验的项目(如:坍落度和含气量1h的经时变化量);——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锈蚀的测试方法,制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提高了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专用基准水泥的比表面积。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中添加的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性能。
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是减水率,即外加剂能够使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的能力。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减水剂的减水率对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强度等方面都有影响。
因此,对于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进行原始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减水率测试时,首先需要制备不同含水量的混凝土试件,然后添加一定剂量的外加剂,并根据一定的测试方法和指标来评估混凝土的减水率。
以下是对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进行原始记录的一个例子:日期:XXXX年XX月XX日测试试件:样板混凝土试块(尺寸:10cm × 10cm × 10cm)试验组成员:XXX、XXX、XXX试验记录:1.准备工作:-加权天平校准;-混凝土试块模具准备;-准备外加剂和水;-准备测试仪器。
2.材料准备:-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混凝土原材料;-测量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3.混凝土配制:-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混凝土;-逐步添加外加剂和水,并进行充分搅拌;-调整水的用量,使混凝土流动性适中。
4.试块制作:-将混凝土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用振动器振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密实性;-养护试块,待其硬化。
5.减水率测试:-将试块取出,前后用干净的布纸擦拭干净;-测量试块的质量,并记录;-把试块放入压力机中,并承受一定的压力(例如20MPa);-观察试块的变形情况,并记录结果;-重复以上步骤,对其他试块进行测试。
6.数据处理:-计算每个试块的减水率,并记录;-统计减水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以上是一份关于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原始记录,通过记录每一个步骤和测试结果,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原始记录也方便了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关于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例如对不同种类和用量的外加剂进行试验比较,以及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最新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或施工性能而加入的一类材料。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规范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提高混凝土质量,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其中最新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对于混凝土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最新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外加剂的性质和用途,将外加剂分为减水剂、缓凝剂、增强剂、掺合料等几大类,并对每类外加剂的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有利于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选择合适的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其次,最新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对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对外加剂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掺量等指标进行了全面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外加剂产品。
这有利于保障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此外,最新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还对外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选用外加剂,并按照标准规定的掺量和混合方法进行使用。
同时,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外加剂的发挥效果,提高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总的来说,最新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和使用外加剂,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工程质量可靠。
因此,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都应该加强对最新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混凝土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防冻剂、膨胀剂的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减水率、常压/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坍落度保留值/增加值以及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渗透高度比和对钢筋的锈蚀作用的质量检测。
2检验依据2.1材料标准2.1.1《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2.1.2《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2.1.3《混凝土防冻剂》JC475-20042.1.4《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2.2试验标准2.2.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T8075-20052.2.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能试验方法》GB/T8077-20002.2.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2.2.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2.2.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2.2.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2.7《建筑用砂》GB/T14684-20012.2.8《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2.2.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2.2.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2.2.1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2.2.12《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012.2.1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3取样方法3.1取样:对于每批混凝土外加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
液体外加剂取样时应注意从容器的上、中、下三层分别取样。
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用量(以最大掺量计)3.2留样:每一编号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规定进行试验,另一份要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争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GB8076-2022混凝土外加剂规范目次表1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表2匀质性指标表3试验项目及所需数量表4外加剂测定项目前言本标准第5章的表1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与GB8076—1997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产品代号一章;——对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划分了类型,即某类外加剂可分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取消了合格品,在原一等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参考EN9342:2001及JISA6204:2006等标准,调整了匀质性项目的技术指标(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等),增加了部分产品的混凝土试验的项目(如:坍落度和含气量1h的经时变化量);——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锈蚀的测试方法,制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中心、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科学研究院、广东佛山瑞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雍阳减水剂厂、江苏海润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武冠新材料公司、湛江外加剂厂、四川柯帅外加剂有限公司、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华伟银凯建材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院中间试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培、王玲、缪昌文、宋永良、孙振平、姚利君、郭京育、朱长华、张燕驰、崔金华、冯金之、朱卫中、仲以林、张俊超、徐兆桐、罗建成、何浩孟、帅希文、李全华、张书强、贾吉堂、朱广祥、白杰、高春勇、林晖。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8076—1987,GB8076—1997引言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还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
目 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代号……………………………………………………………………………………………………………5 要求……………………………………………………………………………………………………………6 试验方法………………………………………………………………………………………………………7 检验规则………………………………………………………………………………………………………8 产品说明书、包装、贮存及退货……………………………………………………………………………附录A(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用基准水泥技术条件………………………………………附录B(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离子色谱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表1 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表2 匀质性指标…………………………………………………………………………………………………表3 试验项目及所需数量………………………………………………………………………………………表4 外加剂测定项目……………………………………………………………………………………………本标准第5章的表1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与GB8076—1997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产品代号一章;——对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划分了类型,即某类外加剂可分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取消了合格品,在原一等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参考EN9342:2001及JISA6204:2006等标准,调整了匀质性项目的技术指标(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等),增加了部分产品的混凝土试验的项目(如:坍落度和含气量1h的经时变化量);——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锈蚀的测试方法,制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提高了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专用基准水泥的比表面积。
8076减水剂标准一、减水剂的定义和分类减水剂是一种能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外加剂。
根据国标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术语和定义》的规定,减水剂是指一种或多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外加剂。
根据国标标准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和标志》的规定,减水剂分为三类:1.普通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降低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2.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降低的前提下,能使混凝土水灰比降低幅度更大,混凝土工作性能更优秀;3.特种减水剂:除了具备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外,还能满足一定的特殊要求。
二、减水剂的性能要求根据国标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术语和定义》和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和标志》的规定,减水剂应具备如下性能要求:1.减水率要求:普通减水剂减水率不低于5%,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不低于10%,特种减水剂减水率不低于15%;2.初始凝结时间要求:普通减水剂初始凝结时间不得缩短超过1小时,高效减水剂不得缩短超过0.5小时,特种减水剂不得缩短超过0.3小时;3.终凝时间要求:减水剂中不得含有任何延缓凝结物质,终凝时间应符合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品种的要求;4.氯离子含量要求:普通减水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1%,高效减水剂中不得超过0.05%,特种减水剂中不得含有氯离子;5.其他要求:减水剂中不得含有任何有害成分,不得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三、减水剂的试验方法根据国标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术语和定义》和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和标志》的规定,减水剂应按以下试验项目进行检验:1.外观和颜色:正常情况下减水剂应为透明状态,无色或淡黄色;2.密度:引用样品的密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3.减水率:引用样品的减水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4.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时间:引用样品的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5.氯离子含量:引用样品中的氯离子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6.其他项目:根据具体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增加一些特定的试验项目。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引言混凝土减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添加剂,它能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性能。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聚羧酸减水剂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
《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对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内容。
其中,技术要求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规定了聚羧酸减水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混凝土工程的需要。
在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中,包括了外观、固体含量、PH值、氯离子含量、凝结时间延长率、保水率和流动度保持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要求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能够满足不同混凝土工程的需要。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聚羧酸减水剂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除了技术要求外,《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有效地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总的来说,《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和使用,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和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才能够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都应当严格遵守《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共同维护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应当加强对《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同时,加强对聚羧酸减水剂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的作用,推动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添加的一种化学品,目的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包括但不限于减水剂、增稠剂、促凝剂、延缓剂、防冻剂等。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是确保混凝土性能稳定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二、检测方法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和化学成分检测两种。
2.1 物理性能检测2.1.1 减水剂和增稠剂的物理性能检测减水剂和增稠剂的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下列指标:(1)减水剂和增稠剂的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粉末状。
(2)减水剂和增稠剂的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减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凝结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1.2 促凝剂和延缓剂的物理性能检测促凝剂和延缓剂的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下列指标:(1)促凝剂和延缓剂的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粉末状。
(2)促凝剂和延缓剂的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凝结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1.3 防冻剂的物理性能检测防冻剂的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下列指标:(1)防冻剂的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粉末状。
(2)防冻剂的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凝结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2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是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成分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下列几种:2.2.1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基于颜色变化检测化学成分的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有机物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样品。
(2)将样品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对应的染料。
(3)比较染料的颜色和标准颜色,根据颜色变化确定有机物的含量。
2.2.2 比重法比重法是一种基于密度差异检测化学成分的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无机物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样品。
(2)测量样品的重量和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样品的密度。
一、定义1 1 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见GB 8075-87《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定义》。
1 2 基准水泥符合本标准附录A“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用基准水泥技术条件”要求的、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1 3 基准混凝土按照本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二、技术要求2 1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掺外加剂砼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表示。
外加剂种类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性能指标试验项目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 ≥8 ≥5 ≥12 ≥10 ≥8 ≥5泌水率比,% ≤95 ≤100 ≤100 ≤100 ≤95 ≤100含气量,% ≤3.0 ≤4.0 ≤3.0 ≤4.0 ≤3.0 ≤4.0-60~-60~-60~-60~-60~-60~凝结时间之差初凝+90 +120 +90 +120 +90 +120 min 终凝-60~-60~-60~-60~-60~-60~+90 +120 +90 +120 +90 +1201D - - ≥140 ≥130 ≥140 ≥1303D ≥115 ≥110 ≥130 ≥125 ≥135 ≥120抗压强度比,% 7D ≥115 ≥110 ≥125 ≥120 ≥120 ≥11528D ≥110 ≥105 ≥120 ≥115 ≥110 ≥10590D ≥100 ≥100 ≥100 ≥100 ≥100 ≥100收缩率比,% 90D ≤120 ≤120 ≤120相对耐久性指标,%钢筋锈蚀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8 ≥5 ≥10 ≥10 - - - - ≥6 ≥6≤95 ≤100 ≤70 ≤80 ≤100 ≤100 ≤100 ≤110 ≤70 ≤80≤3.0 ≤4.0 3.5~5.5 3.5~5.5 - - - - 3.5~5.5 3.5~5.5+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210 +210 +90 +120 +90 +120 +210 +210 +60 +60≤+210 ≤+210 -60~ -60~ -60~ -120~ ≤+210 ≤+210 +60~ -60~ +90 +120 +90 +120 +60 +60- - - - ≥140 ≥125 - - - -≥110 ≥100 ≥115 ≥110 ≥130 ≥120 ≥100 ≥90 ≥95 ≥80≥110 ≥110 ≥110 ≥110 ≥115 ≥110 ≥100 ≥90 ≥95 ≥80≥110 ≥105 ≥110 ≥110 ≥100 ≥100 ≥100 ≥90 ≥90 ≥80≥100 ≥100 ≥100 ≥100 ≥100 ≥95 ≥100 ≥90 ≥90 ≥80≤120 ≤120 ≤120 ≤120 ≤120200次≥80 ≥300 200次≥80 ≥300注:①除含气量外,表中所列数据为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值或比值。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技术性能指标时间:2011-10-11 作者:中桥灌浆料阅读:6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性能指标分为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及外加剂匀质性能两部分。
掺外加剂混凝土技术性能是检验评定外加剂质量的依据标准,是在统一的检验条件下用掺外加剂的混凝土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基准混凝土)性能的比值或差值来表示。
其检验项口的意义如下。
减水剂率是指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掺用外加剂混凝土的用水量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的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用水量的比值。
减水率检验仅在减水剂和引气剂中进行检验,它是区别高效型与普通型减水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泌水率比是指掺用外加剂混凝土的泌水量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泌水量的比值。
在混凝土中掺用某些外加剂后,对混凝土泌水和骨料沉降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缓凝剂使泌水率增大,引气剂、减水剂使泌水率减小。
含气量是指混凝土拌和物中加入适量具有引气功能的外加剂后,混凝土拌和物中引入部分微小的气泡,从而阻止骨料颗粒的沉降和水分上升而减小泌水率,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提高抗冻忭。
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大,一般在水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含气量每增加1%,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降低2%一3%;当水灰比相同时,含气量每增加1%,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降低5%左右,因此应控制混凝土山引气剂的掺量,适宜的含气量一般为2%~6%。
凝结时间差是指掺用外加剂混凝土拌和物与不掺外加剂混凝土拌和物(基准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的差值。
掺用外加剂混凝土拌和物的凝结时间,随着水泥品种、外加剂种类及掺量、气温条件以及混凝土稠度(坍落度)的不同而变化。
掺用缓凝剂可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适用于高温季节、商品混凝土长距离和长时间运输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掺用早强剂可加速混凝土的凝结及硬化,促进早期强度的增长。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太快会影响施工,太慢会影响早期强度及拆模时间。
抗压强度比是指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不掺外加剂混凝土(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比值。
它是评定外加剂质量等级的主要指标之一,抗压强度比受减水剂、促凝剂、早强剂、加气剂的影响较大。
减水率大,促凝早强效果好,其强度比高,掺加气剂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比低。
收缩率比是指掺外加剂混凝土与不掺外加剂混凝土(基准混凝土)体积收缩的比值。
掺用引气剂、缓凝剂、泵送剂、减水剂等混凝土的体积收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容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因此在工程应用中,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必须予以重视。
相对耐久性是指对掺用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在检验其耐久性能的特殊指标,它采用两种表示方法。
①28d龄期的外加剂混凝土试件,经冻融循环200次后,动弹模量保留值应≥80%。
②28d龄期的外加剂混凝土试件,经冻融循环200次后,动弹模量保留值等于80%时,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冻融次数的比值应≥300%。
钢筋锈蚀是指掺用外加剂混凝土对钢筋及其预埋件是否有锈蚀作用。
主要是因为某些含有氯盐类的外加剂对钢筋有锈蚀作用,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可用于无筋混凝土,因此[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中未对氯盐含量作规定,只要求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
标签: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性能指标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时间:2011-10-11 作者:中桥灌浆料阅读:4引言近年来, 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生产已趋向朝着高性能、无污染方向发展。
混凝土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应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的一种。
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因其减水率高、保坍性能好、掺量低、无污染、缓凝时间少、成本低等优异性能, 适宜配制高强超高强混凝土、高流动性及自密实混凝土, 成为国内外混凝土外加剂研究开发的热点[1-2]。
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助磨剂,减水剂,速凝剂,聚羧酸减水剂目前我国离工业化应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许多国外大的外加剂公司竭力想占据中国市场, 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新型聚合物减水剂的研究, 以便在混凝土外加剂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进展日本于1981 年开始研制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助磨剂,减水剂,速凝剂,聚羧酸减水剂并于1986年将产品打入市场。
目前,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仍以日本发展较快, 到2001 年为止, 聚羧酸系减水剂用量在AE 减水剂中已超过了80%, 主要生产厂商有日本的花王、竹本油脂、日本制纸、藤泽药品[3]等。
美国高效减水剂的发展比日本晚, 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助磨剂,减水剂,速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助磨剂,减水剂,速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助磨剂,减水剂,速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助磨剂,减水剂,速凝剂,聚羧酸减水剂目前美国正从萘系、蜜胺系减水剂向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发展[4], 主要生产厂家有MA STE 公司、GRACE 公司等。
另外国外还有意大利的MADI 公司、瑞士SIKA 公司等。
国内对聚合物水泥减水剂的研究起步较晚, 研发的产品大多处于试验室研制阶段,可供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选择的原材料也极为有限, 转向实际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
2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方法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主要原料有不饱和酸, 如马来酸酐、马来酸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可聚合的羧酸, 聚链烯基烃、醚、醇等烯基物质, 聚苯乙烯磺酸盐或酯和( 甲基) 丙烯酸盐、酯、苯二酚、丙烯酰胺等[5], 合成方法大体上有可聚合单体直接共聚、聚合后功能化法和原位聚合与接枝等几种。
2.1 可聚合单体直接共聚这种合成方法一般是先制备具有聚合活性的侧链大单体( 通常为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 然后将一定配合比的单体混合在一起直接采用溶液聚合而得成品。
这种合成工艺看起来很简单,但前提是要合成大单体, 中间分离纯化过程比较繁琐, 成本较高。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公司[6]采用短链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长链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三种单体直接共聚合成了一种高效减水而且坍落度保持性好的混凝土外加剂。
2.2 聚合后功能化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聚合物进行改性, 一般是采用已知分子量的聚羧酸,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聚醚在较高温度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接枝,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现成的聚羧酸产品种类和规格有限, 调整其组成和分子量比较困难; 聚羧酸和聚醚的相容性不好, 酯化实际操作困难;另外, 随着酯化的不断进行, 水分不断逸出, 会出现相分离。
当然, 如果能选择一种与聚羧酸相容性好的聚醚, 则相分离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2.3 原位聚合与接枝该方法主要是为了克服聚合后功能化法的缺点而开发的, 以聚醚作为羧酸类不饱和单体的反应介质。
该反应集聚合与酯化于一体, 可以避免聚羧酸与聚醚相容性不好的问题。
如T.Shawl 等人[7]把丙烯酸单体、链转移剂、引发剂的混合液逐步滴加到反应釜中, 在N2 保护下不断除去水分( 约50 min) , 催化升温, 反应1 h,进一步接枝得到成品。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 但主链一般只能选择含- COOH 基团的单体, 否则很难接枝, 且这种接枝反应是个可逆平衡反应, 反应前体系中已有大量的水存在, 其接枝度不会很高且难以控制。
这种方法工艺简单, 生产成本较低, 缺点是分子设计比较困难。
目前我国大多采用的方法是聚合单体直接共聚法, 如复旦大学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试验室的胡建华等人[8]在氧化还原的引发体系中, 分别将聚乙二醇、马来酸酐、丙烯酸、AMPS、丙烯酸羟丙酯、醋酸乙烯酯聚合成含羧基、羟基、磺酸基多官能团的共聚物和链含羧基、羟基、磺酸基多官能团、支链含醚基的多官能团的聚羧酸系共聚物。
起始养护时间对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影响时间:2011-10-11 作者:中桥灌浆料阅读:41.引言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早期开裂是当前工程中一个普遍问题. 早期微裂缝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后期宏观裂缝的源头,危害结构耐久性甚至安全性. 近年来,对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成因和控制研究开展了大量研究[1,2,3],分别从设计、材料、施工和管理各方面提出很多措施,如增设构造措施、掺膨胀剂和纤维、掺减缩剂等等,但裂缝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洒水养护,对不掺减水剂的传统普通混凝土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发展,因此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规定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混凝土浇筑后12h以内. 但对掺减水剂的现代普通混凝土,实际工程中最大量的板梁裂缝主要在混凝土初凝后的数小时内产生,如果继续执行这一条款,即等到12h再洒水养护,则可能失去对早期收缩裂缝的抑制作用.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国混凝土收缩和减水剂的收缩率比是根据《混凝土耐久性和长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2)方法,在等坍落度条件下测定的. 该试验方法对混凝土3d之内的早期收缩无法反映,对以往不掺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而言,由于早期收缩较小,对总收缩的影响并不太大,但对掺减水剂的混凝土,特别是对泵送法施工和低水胶比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来说,早期收缩的影响可能非常显著. 因此,由于规范未考虑早期3d之内的收缩,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化学外加剂对收缩的影响程度.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5,6]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的一套早期收缩试验装置,研究探讨了掺减水剂混凝土不同养护起始时间的早期收缩,以定量阐明早期养护对减小收缩和抑制早期裂缝的重要性,并阐明减水剂不仅增大后期收缩,更重要的是极大地增加早期收缩.2.原材料和配合比2.1原材料水泥:浙江新都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新都P.O.42.5级;细集料:Ⅱ级河砂,细度模数为2.6;粗集料:碎石,最大粒径31.5mm;减水剂:湖北中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HIDGE GR-200,掺量0.10%.2.2试验配合比试验用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表1混凝土配合比Table 1 Mixture ratio of concrete3.试验方法3.1早期收缩的测量方法混凝土早期收缩的测量装置见图1. 该装置参考了国内外测量早期收缩的试验设备[2,3],由混凝土试模、位移传感器、数据转接器和记录系统组成. 位移传感器采用的是成都成量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容栅式电子数显千分表,分辨力0.001mm. 测量时,试件的端头与固定在试模上的千分表接触,千分表获得的数据通过32通道的SZ-DA数据转接器存储于PC机。
3.2试件的成型与养护在试模底部及四周预先衬一层3㎜厚的特富纶板,再用润滑剂粘贴一层塑料薄膜,以减小测量时的摩擦阻力,并为试件密封作准备. 然后将混凝土分两次装入试模,振捣密实,盖上塑料薄膜,即刻移入养护室[(20±1)℃,(45±5)%]内. 初凝前抽去试件四周的特富纶板,使其与模壁脱离,装表测量. 成型的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500mm. 试件采用塑料薄膜密封养护或者敞开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