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弦交流电教案

正弦交流电教案

正弦交流电教案
正弦交流电教案

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相位差的概念。

3、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交流电产生的物理过程。使同学了解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的时间内,电流的大小及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2、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3、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

难点:

1、交流电的有效值。

三、教具

手摇发电机模型、电流表、小灯泡。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计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Ⅰ.知识回顾

提问: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电磁感应的知识,设计一个发电机模型。

学生设计:让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II.新课

一、交流电的产生(第一、二课时)

1、演示实验

如图5-3所示作演示实验,演示交流电的产生。

展示手摇发电机模型,介绍主要部件(对应学生设计的发电机原理图),进行演示。

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转时,小灯泡亮了,却是一闪一闪的。

第二次发电机接电流表。当线框缓慢转动时电流计指针摆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线框每转一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

表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

2、分析——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投影显示(或挂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

(1)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甲图),ab、cd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教师强调指出: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 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时(乙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ab、cd边的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也最大。

(3) 再转过90°时(丙图),线圈又处于中性面位置,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4) 当线圈再转过90°时,处于图(丁)位置,ab、cd边的瞬时速度方向,跟线圈经过图(乙)位置时的速度方向相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跟在(图乙)位置相反。

(5) 再转过90°线圈处于起始位置(戊图),与(甲)图位置相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分析小结:线圈abcd在外力作用下,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线圈的ab边和cd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外电路是闭合的,闭合回路将产生感应电流。ab和cd边的运动不切割磁感线时,不产生感应电流。

设在起始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

,t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

。分析得出,cd边运动速度v与磁感线方向的夹角也是

,设cd边长度为L,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由于cd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同理,ab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由于这两个感应电动势是串联的,所以整个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式5-1)

式中,

是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又叫振幅。

可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是按正弦规律变化,可以向外电路输送正弦交流电。

二、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第三、四课时)

如图2所示,为交流电发电机产生交流电的过程及其对应的波形图。

1、周期

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也就是线圈匀速转动一周所用的是时间。用T表示,单位是s(秒)。在图2中,横坐标轴上有0到T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周期。

2、频率

交流电在单位时间(1s)完成得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用字母f表示,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换算关系如下: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互为倒数关系,即

(式5-2)

注意:我国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都是50Hz,习惯上称为“工频”。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交流电频率并不相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例如:美国、日本采用的市电频率均为60Hz,110V。)

周期与频率都是反映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短、频率越高,那么交流电变化越快。

3、角频率

ω是单位时间内角度的变化量,叫做角频率。

在交流电解析式

中,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角频率、频率和周期的关系:

(式5-3)

【例题1】(略,见教材5-1例题1)

通过练习加深对正弦交流电周期、频率、角频率的认识,以及上述三个参数与波形图之间的联系。

二、相位和相位差

1、相位

t = T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

,叫做交流电的相位。相位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当t=0时,相位

叫做初相位(简称初相),它反映了正弦交流电起始时刻的状态。

注意:初相的大小和时间起点的选择有关,习惯上初相用绝对值小于π的角表示。

相位的意义:相位是表示正弦交流电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的物理量,它不仅决定瞬时值的大小和方向,还能反映出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趋势。

2、相位差

两个同频正弦交流电,任一瞬间的相位之差就叫做相位差,用符号φ表示。即:

(式5-4)

如图3所示。

可见,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就是初相之差。它与时间无关,在正弦量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都是一个常数。它表明了两个正弦量之间在时间上的超前或滞后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规定用绝对值小于π的角度(弧度值)表示相位差。以图3所示为例:

常用表述

i1滞后i2或者i2超前i1

i1与i2同相

i1超前i2或者i2滞后i1

i1与i2正交

i1与i2反相

注意:如果已知正弦交流电的振幅、频率(或者周期、角频率)和初相(三者缺一不可),就可以用解析式或波形图将该正弦交流电唯一确定下来。因此,振幅、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初相叫做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例题2】(略,见教材5-1例题2)

注:通过例题讲解,课堂练习加强学生对“相位随时间变化,而相位差仅于初相有关,不随时间变化的认识。”

三、交流电的有效值

一个直流电流与一个交流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等的电阻,如果通电的时间相同,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也相等,那么直流电的数值叫做交流电的有效值。

注意: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是从能量角度进行定义的。

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有效值,分别用大写字母I、U、E来表示。

如果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越大,它的有效值也越大;最大值越小,它的有效值也越小。理论和实验都可以证明,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倍,即

(式5-5)

有效值和最大值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交流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所说的交流电的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值,不作特殊说明的都是有效值。例如,市电电压是220V,是指其有效值为220V。

提示: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提到:在选择电器的耐压时,必须考虑电路中电压的最大值;选择最大允许电流时,同样也是考虑电路中出现的最大电流。例如:耐压为220V的电容,不能接到电压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路上,因为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对应最大值为311V,会使电容器因击穿而损坏。

III.例题讲解,巩固练习

略(见教材§5-1例题)

IV.小结

1、线圈在匀强磁场中旋转,线圈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外电路闭合时,有交变电流。线圈每旋转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两次;线圈两次与中性面垂直时达到峰值。如此产生的交流电安正弦规律变化。

2、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以及振幅、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初相等。

3、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是从能量角度加以定义,即交流电与直流电在热效应相等的条件下,直流电的电压(电流强度)值为交流电压(电流强度)的有效值。

V. 作业

略。

课题:旋转矢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量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2、掌握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正弦量的旋转矢量表示。

2、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图、旋转矢量表示及其之间的联系。

难点:同重点。

三、教具: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计划:2课时总第6课时

六、教学过程

Ⅰ.导入

通过讲解§5-1节课后习题,复习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初相、相位差)。

上一节的学习中提到,要完整表示正弦交流电的特性至少需要知道振幅、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初相。知道了以上三要素,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写出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本节的内容就是来讨论有哪几种方法可以用来表述正弦交流电。

II.新课

一、解析法

用三角函数式表示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这种方法叫解析法。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的解析式分别为

只要给出时间t的数值,就可以求出该时刻e,u,i相应的值。

二、波形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时间t或角度ωt作为横坐标,与之对应的e,u,i的值作为纵坐标,作出e,u,i随时间t或角度ωt变化的曲线,这种方法叫图

像法,这种曲线叫交流电的波形图,它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看出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三、旋转矢量

旋转矢量不同于力学中的矢量,它是随时间变化的矢量,它的加、减运算服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何用旋转矢量表示正弦量?

以坐标原O为端点做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为正弦量的最大值Im,旋转矢量的起始位置与x轴正方向的交角为正弦量的初相

,它以正弦量的角频率ω为角速度,绕原点O逆时针匀速转动,即在任意时刻t 旋转矢量与x周正半轴的交角为

。则在任一时刻,旋转矢量在纵轴上的投影就等于该时刻正弦量的的瞬时值。

如图1所示,表示了某一时刻旋转矢量与对应的波形图之间的关系。

用旋转矢量表示正弦量的优点:

(1)方便进行加、减运算,旋转矢量的加、减运算服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2)旋转矢量既可以反映正弦量的三要素(振幅、频率、初相),又可以通过它在纵轴上的投影求出正弦量的瞬时值。

(3)在同一坐标系中,运用旋转矢量法可以处理多个同频率旋转矢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同频旋转矢量在坐标系中以同样的角速度旋转,各旋转矢量之间的交角反映彼此之间的相位差。相位差不变,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各个旋转矢量是相对静止的。因此,将它们当作静止情况处理,并不影响分析和计算的结果。)

注意:只有正弦量才能用旋转矢量表示,只有同频率正弦量才能借助于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旋转矢量的加、减运算。

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教案)

《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规划教材《电工基础》第五章第一节,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磁与电》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交流电知识的 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是物理理论和 规律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典型例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交流电和正弦交流电 b.通过实验和分析使学生把握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2.技能目标 a.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交流电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a.师生双方共同探讨,研究培养科学的探索观和认识论,培养学生辩证的思想和辨析能力。 b.通过多种方式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二、教法设计: 1、观察归纳法:为了使学生对交流电有更直观、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的效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充分利用赏心悦目的多媒体效果,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电的特点,产生过程。 2、问题情景法 教师在导入、讲授新课时,注重创设一定的物理情景,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播放、课件展示、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多媒体辅助分析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他们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所以在学法上,指导学生以自我研究为主,鼓励学生动脑想,大胆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本节概述: 一、静电、直流电、交流电 二、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1)交流电的概念 2)交流电的分类 3)交流电的经济意义 4)交流电的优点 三、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1)正弦交流电的概念 2)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3)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一、静电、直流电、交流电 静电: 是一种静止不动的电,就好像把水放在一根平放的管子里,水在管中静止不动一样,也就是当电荷积聚不动时,这种电荷称为静电。 直流电: 是指方向一定而大小不变的电流,我们使用的手电筒和拖拉机、汽车上的电池都是直流电。 交流电: 是指方向和大小都在不断改变的电流。我们常见的电灯、电动机等用的电都是交流电。在实用中,直流电用符 号"="表示,交流电用符号"~"表示。 二、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简称“交流”。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电流。我国交流电供电的标准频率规定为50赫兹。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变化形式的交流电其应用范围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的。以正弦交流电应用最为广泛,且其他非正弦交流电一般都可以经过数学处理后,化成为正弦交流电的迭加。 ?2、交流电的分类 ?交流电按其性质分分以下三种: 1、正弦交流电: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呈正弦规律变化,是最

基本的交流电。 2、模拟交变信号:用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交流表示声音、图像信息内容的交流电称为模拟交变信号。例如模拟声音的交流称为音频信号,模拟图像的交流称为视频信号。 3、脉冲:顾名思义,脉冲含有脉动和短促的意思。将这一意义推广到电工学上泛指按一定规律(不按正弦规律)出现的电流和电压。 常见的脉冲信号有以下几种:(1)方形波(矩形波);(2)三角波(斜波、锯齿波);(3)梯形波(4)阶梯波;(5)钟形波。 若交流电随时间按周期性规律变化,则称为周期性交流电,如下图所示: ?3、交流电的使用意义 在现代共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使用着交流电。主要原因是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在产生、输送和使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和重大的经济意义。例如在远距离输电时,采用较高的电压可以减少线路上的损失。对于用户来说,采用较低的电压既安全又可降低电器设备的绝缘要求。这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名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之一——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首先,我对教材及课题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及课题的内容分析 1、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在第五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五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中“正弦量的三要素”作为的重点。重新整合出一节来讲授,把其它基本概念放在后一节来讲,因为“正弦量的三要素”在正弦交流电路当中始终是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和起到一个贯穿整个正弦交流电路的主线作用。不管用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等哪种正弦量表示法,都离不开“正弦量三要素”这个核心。正弦交流电的分析,实质上就是“三要素”的计算。]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与正弦交流电打交道,但学生们对正弦交流电的理性认识尚甚少。为什么特别指出不能把直流电路中的规律简单地套用到交流电路中去,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使学生能对正弦交流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抓住波形图表示法,详细介绍最大值,频率、初相位这三个物理量,使学生对“三要素”有个透彻的认识。 2、教育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利用波形图的直观性,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的概念, 再用解析式,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3) 掌握正弦量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4)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有学习正弦交流电路的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 重点 a、频率、周期、角频率的定义以及三者间的关系。 b、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c、初相的确定 (2) 难点 初相的确定 (3) 依据 以上重点都是正弦交流电路的核心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进行后续的教学。 难点初相的确定,即要运用正弦量的知识,又要运用数学的三角函数的知识。 二、教学策略及手段 运用波形图表示法在课堂中讲授“正弦交流电三要素”(附图),再通过实验室应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演示正弦交流波形中最大值、频率和初相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是一个过程,不仅体现在45分种的课堂上,更应体现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够,参与面少,成绩不理想。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用电器铭牌数据,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与实际看到的参数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再通过实验室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让学生亲手调节波形变化,

交流电基本概念

正弦交流电 1.7.5实训任务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实训任务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观察与思考 图6-1-1(a)所示是用示波器观察到的直流电压的波形,图6-1-1(b)所示是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你能说说什么是正弦交流电?正弦交流电与直流电相比有什么特点? 由图6-1-1可知,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用示波器观察它的波形是一条直线。而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都在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并且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图6-1-1用示波器观察到的直流电与交流电波形 一、正弦交流电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样的电压、电流分别称为交变电压、交变电流,统称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如图6-1-2(c)所示。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称为非正弦交流电,常见的有矩形波、三角波等,如图6-1-2(a)、(b)所示。 图6-1-2几种常见的交流电波形图 (a)矩形波;(b)三角波;(c)正弦交流电 二、瞬时值与波形图 交流电的电压或电流在变化过程的任一瞬间,都有确定的大小和方向,称为交流电的瞬时值,分别用小写字母u、i来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交流电的瞬时值,把某一时刻t和与之对应的u或i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用光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交流电u或i随时间变化的曲化,即波形图。通过波形图可以直观地了解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另外,在交流电路中,随时间变化的量用小写字母表示,如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电流、电动势和功率的瞬时值,分别用u、i、e、p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量用大写字母表示,如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和有功功率,分别用大写字母U、I、E、P表示。

电动机,交流电安全用电教案

1.3三相交流电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三相正弦量、相序的概念。 3、了解中性线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线电压的关系。 难点: 同重点。 三、教具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交流电压表;三相电路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安培表;伏特表等.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Ⅰ.导入 一、复习提问 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共同复习“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以及正弦交流电的重要的参数及表示方法, 提问: 1.在交流电产生的过程中,矩形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 大?什么位置电流为零?(线圈平面平行磁感线:中性面) 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也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 那么这两个发电机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交变电动势的频率、最 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不同) 3.如果把三个相同的矩形线圈固定在同一轴上,并使之在匀强磁场中 转动,这三个线圈是否都产生电动势?为什么?(产生,穿过每个线圈回路

的磁通量都发生变化) 二、引入三相交流电 三相交流电路的优点: 1、三相交流发电机的铁心及电枢磁场较单相发电机利用充分; 2、作为三相交流电负载的三相电动机比单相电机性能好,易维护,运转时 比单相发电机的振动小; 3、理论和实践证明:在输电距离、输送功率、电压相等的条件下,三相输 电是单相输电所用导线量的四分之三; 4、采用三相四线制输电,用户可得两种不同的电压; 5、工农业生产大量使用交流电动机,三相电动机比单相电动机性能平稳可 靠。 II.新课 三相交流电源:简言之,三相交流电源是三个单相交流电源按一定方式的组合,这三个单相交流电源的频率相同、大小相等,相位彼此相差120°。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利用“提问3”引入新课,出示三相交流模型发电机,简介其构造后,演示 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将三个灵敏电 流计分别接到发电机的三个线圈上, 摇动发电机的线圈,三个灵敏电流计都将摆动.归纳实验现象说明:三个线圈均能产生交变电动势(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引导学生比较单、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异同. (1)单相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 单相发电机:只有一个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 三相发电机:有三个互成120°的 ? U1 V2 1 W1 N S U2 - + W2 ? ? 图1 三相交流发电机原理示意图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名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之一——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首先,我对教材及课题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及课题的内容分析 1、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在第五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五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中“正弦量的三要素”作为的重点。重新整合出一节来讲授,把其它基本概念放在后一节来讲,因为“正弦量的三要素”在正弦交流电路当中始终是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和起到一个贯穿整个正弦交流电路的主线作用。不管用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等哪种正弦量表示法,都离不开“正弦量三要素”这个核心。 正弦交流电的分析,实质上就是“三要素”的计算。]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与正弦交流电打交道,但学生们对正弦交流电的理性认识尚甚少。为什么特别指出不能把直流电路中的规律简单地套用到交流电路中去,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使学生能对正弦交流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抓住波形图表示法,详细介绍最大值,频率、初相位这三个物理量,使学生对“三要素”有个透彻的认识。 2、教育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波形图的直观性,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的概念,再用解析式,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3)掌握正弦量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4)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有学习正弦交流电路的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重点 a、频率、周期、角频率的定义以及三者间的关系。 b、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c、初相的确定 (2)难点 初相的确定 (3)依据 以上重点都是正弦交流电路的核心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进行后续的教学。 难点初相的确定,即要运用正弦量的知识,又要运用数学的三角函数的知识。 二、教学策略及手段 运用波形图表示法在课堂中讲授“正弦交流电三要素”(附图),再通过实 验室应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演示正弦交流波形中最大值、频率和初相的 变化。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周期、频率与角频率 正弦交流电每重复变化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 表示,周期的单位为秒(s )。正弦交流电在单位时间内变化所完成的循环次数称为频率,用f 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例如,在一秒钟内完成三次循环,它的频率就是 3 Hz ,一次循环等于13秒。由定义可知,频率等于周期的倒数,即1f T =或1 T f = T 的单位为秒(S ); f 的单位为赫兹(Hz ); 比较频率和周期的定义可知,二者互为倒数,显然1 Hz S =。工业用电标准频率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 的规定。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规定,工业用电标准频率为50Hz 。美国、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的工业用电标准频率为60Hz 。周期和频率表示正弦交流电变化的快慢,周期愈长,正弦交流电变化愈慢;频率愈高,正弦交流电变化愈快。正弦交流电变化的快慢除可用周期和频率来表示外,还可用角频率ω来表示。 所谓角频率是指正弦交流电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角度,即每秒变化的弧度数。如每秒角度变化360°也就是一周,即为2π弧度。如果在一秒内,旋转了四周,即转过了4×2π=8π弧度。因为正弦量完成一个循环的变化,经历了2π弧度,所以角频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为2f ω π=。角频率的单位为弧度/秒 (rad/s )。角频率愈高,正弦交流电变化愈快。 二、幅值与有效值 正弦交流电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最大瞬时值称为正弦交流电的幅值或最大值。用大写字母加下标m 来表示,如I m 和U m ,分别表示电流和电压的幅值。 然而,工程上一般所说的正弦交流电的大小不是指最大值,而是指有效值。因为有效值能更确切地反映正弦交流电在电功率、电能和机械力等方面的效果。 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明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都是有效值。有效值是如何定义的呢? 我们以电流为例,如果一个周期性电流i 通过某一电阻R ,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与另一个直流电流I 通过电阻R 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则将此直流电流的量值I 称为该周期性电流i 的有效值。有效值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 、U 、E 分别表示周期性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有效值。 根据12Q Q =可得出下式 220T i Rdt I RT =? 由此公式可得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下式 I =同理也可得出以下2式:

正弦交流电测试题

《电工基础》补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 B ) A、电阻、电感、电容 B、有效值、频率和初相 C、电流、电压和相位差 D、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2、两个正弦交流电电流的瞬时值是:i1=10Sin(314t+30°)A; i2=102Sin(314t+45°)A;这两个式子中两个交流量相同的是(C)。 A、最大值; B、有效值; C、角频率; D、初相位。 3、交流电流的有效值I=10A,频率f=50Hz,初相位Φi=-60°,其瞬时表达式是(A) A、i=102Sin(100πt-60°)A; B、i=10Sin(50t+60°)A C、i=10Sin(100πt-60°)A。 4、“220V40W”灯炮中220V是交流电压的(C) A、最大值; B、瞬时值; C、有效值; D、平均值。 5、有两电流i1=10Sin(314t-60°)A;i2=10Sin(314t+60°)A,它们的相位关系正确的说话是(B)。 A、i1超前i2 120° B、i1滞后i2 120° C、i1滞后i2 60° 6、在纯电阻电路中,下列正确的关系式是(B) A、i= U/R B、I=U/R C、I=Um/R 7、三相动力供电线路的电压是380V,则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C) A、相电压,有效值是380V, B、相电压,有效值是220V C、线电压,有效值是380V, D、线电压,有效值是220V 8、对一般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线圈中的电动势正确的说法是(D) A、它们的最大值不同; B、它们同时达到最大值 C、它们的周期不同; D、它们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依次落后1/3周期 9、动力供电线路中,采用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供电,交流电频率为50Hz,线电压为380V,则(A) A、线电压为相电压的3倍, B、线电压的最大值为380V C、相电压的瞬时值为220V D、交流电的周期为0.2S 10、交流电路中视在功率的单位是(C) A、焦耳B、瓦特C、伏安D、乏 二、填空题 1、市用照明电的电压是220V,这是指电压的有效值,接一个标有“220V100W”的灯泡后,灯丝上通过的电流的有效值是0.45A, )A。 2、三相四线制是由三根相线(火线)和一根中线(零线)所组成的供电体系,其中相电压是指相线(火线)与中线(零线)之间的电压,线电压是指两根相线(火线)之间的电压,且U = φ

【精选】正弦交流电一

三相正弦交流电(一) 1、交流电的优点 |Ψt 图一交流、直流电波形图 现在我们广泛地使用着交流电,主要原因是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在产生、输送和使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经济意义。例如: (1)、电压的改变,通过变压器很方便就能实现。 a 在远距离输电时,采用较高的电压可以减少线路上的损失。 b 对于用户来说,采用较低的电压既安全又可降低电器设备的绝缘要 求。 (2)、交流设备的使用优点。

如异步电动机比起直流电动机来,具有构造简单、性价比高,使用方 便等优点。 (3)、在一些非用直流电不可的场合,如工业上的电解和电镀,直流马达等, 也可利用整流设备,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2、交流电的分类 (1)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有正弦和非正弦之分。 正弦交流电的优点: a,变化平滑 b.不易产生高次谐波 非正弦交流电:各种非正弦交流电都可由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叠加而 成(用傅里叶分析法),因此可用正弦交流电的分析方 法来分析非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的分类:以相的数目来分,有两相,三相,六相等。对 称三相因为有很多优点,所以应用最为广泛。 例如: a,在输送电能上,输电距离,输送功率,线间电压,输电材料都相同的 条件下,则三相输电所用的铜线(或铝线),比单相节约25%; b、同功率的三相发电机比单相发电机体积小,节约材料。 c、三相发电机的结构简单,维护和使用都其它为方便。

所以,目前世界上电力系统所采用的供电方式,绝大多数是属于三 相制的。 3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随时间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由于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 都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一瞬间电压(电动势)和电流的数值都不 相同,所以在分析和计算交流电路时,必须标明它的正方向。 确定一个正弦量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振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也就是 说知道了三要素,一个正弦量就可以完全确定的表现出来。 |Π|Π 图二正弦电动势波形图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最大值(振幅值)

(完整word版)正弦交流电练习题

正弦交流电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两个正弦交流电电流的解析式是i 1=10sin(314t+ 6π)A, i 2=102sin(100πt+4π)A,这两个试 中两个交流电流相同的量是 A 、最大值 B 、 有效值 C 、周期 D 、初相位 2、已知一交流电流,当t=0时,i 1=1A,初相位为30°,则这个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A 、0.5A B 、 1.414A C 、 1A D 、 2A 3、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 A 、振幅、周期、频率 B 、 周期、频率、角度 C 、振幅、频率、初相 D 、振幅、频率、相位差 4、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和接在交流电源上产生的热量相同,则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A 、5V B 、102V C 、 10 V D 、 52V 5、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一定的热功率,把它改接到交流电源上,使产生的热功率是直流时的一半,则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应是 A 、7.07V B 、5V C 、14V D 、120V 6、一个电容器的耐压为250V ,把它接入正弦交流电路中使用时,加在电容器上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可以是 A 、250V B 、200V C 、176V D 、150V 二、填空题: 1、 和 都随时间 变化的电流叫做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Um 与有效值U 之间的关系为 。 3、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 ,照明电源电压为 ,安全电压低于 的电压。 4、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 、 。 5、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源i=sin (314t-4π)A ,则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 ,有效值为 ,初相位为 ,频率为 ,周期为 ,t=0.1s 时,交流电的瞬时值为 。 7、有一交流电源,其频率为10KHZ ,则此交流电的周期是 。 8、有一个直流电源和一个交流电流分别通过同一 ,经过相同时间产生的 相同,则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新课导入: 提问:什么是直流电? 答:把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统称为直流电。 如图3-1-1所示 导入:什么是交流电? 答: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统称为交流电。 如图3-1-2----3-1- 4所示 课题: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一.知道什么是正弦交流电; 二.知道正弦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 三.熟悉正弦交流电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相位、初相位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一、交流电与正弦交流电 二、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1.电的分类 直流电 交流电 恒定直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脉动直流:大小随时间变化而方向不变 正弦交流电:大小和方向按正弦规律变化 非正弦交流电:大小和方向不按正弦规律变化 2.直流电与交流电的根本区别 直流电的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交流电的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 ab =B m sin αl ab V e cd =B m sin αl cd V l ab =l cd =l e=e ab +e cd =2 B m l V sin α e=2 B m l V sin (ωt +φ0) 令: 2 B m l V = E m 则:e= E m sin (ωt +φ0) 1.最大值:正弦交流电瞬时值中最大的值(max ) 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 正弦交流电在某一时刻的值就是这一时刻的瞬时值。 由图3-1-8可写出正弦交流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i = I m sin ωt 式中I m 是瞬时值中最大的值称为交流电流的最大值。 则:电动势e 的最大值记作E m 电压u 的最大值记作U m 2.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与角频率。 ①、周期:正弦交流电变化一周所需用的时间。 用符号T来表示,单位:秒(S) ②、频率:正弦交流电在1秒内重复变化的周数(次数) 用符号f来表示,单位为赫兹(Hz)或周(c) 频率的换算单位:千赫(KHz)、兆赫(MHz) 换算关系:1kHz = 103 Hz 1MHz = 103 kHz = 106 Hz ③角频率:正弦交流电每秒内变化的电角度。 用ω表示,单位为弧度每秒(r a d / S ) ④角频率与周期、频率的关系: 正弦电流—— i (A ) 正弦电压—— u (V ) 正弦电动势 — e (V ) 分别记作 数学表达式 i = I m sin (ωt+φi ) (A ) u = U m sin (ωt+φu )(V ) e = E m sin (ωt+φe )(V )

(完整版)初识正弦交流电练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七章 初识正弦交流电 练习题 班别:高二( )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是非题 1、通常照明用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是220V ,其最大值即为380V 。 ( ) 2、正弦交流电的平均值就是有效值。 ( ) 3、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除与最大值有关外,还与他的初相有关。 ( ) 4、如果两个同频率的正弦电流在某一瞬间都是5A ,则两者一定同相且幅值相等。 ( ) 5、10A 直流电和最大值为12A 的正弦交流电,分别流过阻值相同的电阻,在相等的时间内, 10A 直流电发出的热量多。 ( ) 6、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可以决定正弦交流电在变化过程中瞬时值的大小和正负。 ( ) 7、初相的范围应是-2π~2π。 ( ) 8、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在任何瞬间都不变。 ( ) 9、只有同频率的几个正弦量的矢量,才可以画在同一个矢量图上进行分析。 ( ) 10、若某正弦量在t=0时的瞬时值为正,则该正弦量的初相为正;反之则为负。 ( ) 11、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压之和仍是正弦交流电压。 ( ) 二、选择题 1、人们常说的交流电压220V 、380V ,是指交流电压的( )。 A.最大值 B.有效值 C.瞬时值 D.平均值 2、关于交流电的有效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值是有效值的1.732倍 B.有效值是最大值的1.414倍 C.最大值为311V 的正弦交流电压,就其热效应而言,相当于一个220V 的直流电压 D.最大值为311V 的正弦交流电,可以用220V 的直流电代替 3、一个电容器的耐压为250V ,把它接入正弦交流电中使用,加在它两端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可以是( )。 A.150V B.180V C.220V D.都可以 4、已知V t u )6314sin(2100π - =,则它的角频率、有效值、初相分别为( )。 A. 6V 2100314rad/s π、、 - B. 6100V rad/s 100π 、、π- C. 6100V Hz 05π、、 - D. 6 100V 314rad/s π 、、 5、某正弦交流电的初相角φ0=-90°,在t=0时,其瞬时值将( )。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零 D.无法确定 6、A )152sin(5V )15sin(5?-=?+=t i t u ωω与 的相位差是 ( )。 A.30° B.0° C.-30° D.无法确定 7、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流i 1、i 2的有效值各为40A 和30A ,当i 1+i 2的有效值为50A 时,i 1 与i 2的相位差是( )。 A.0° B.180° C.45° D.90° 8、某交流电压V )4 t 100sin(100ππ+=u ,当t=0.01s 时的值是( )。 A.-70.7V B. 70.7V C.100V D.-100V 9、某正弦电压的有效值为380V ,频率为50Hz ,在t=0时的值u=380V ,则该正弦电压的表达式 为( )。 A. V t u )90314sin(380?+= B. tV u 314sin 380= C. V t u )45314sin(2380?+= D. V t u )54-314sin(2380?= 10、图7-26所示的矢量图中,交流电压u 1与u 2的相位关系是( )。 A. u 1比u 2超前75° B. u 1比u 2滞后75° C. u 1比u 2超前30° D.无法确定 11、对非正弦波进行谐波分析时,与非正弦周期波频率相同的分量称为( )。 A.谐波 B.直流分量 C.基波 D.二次谐波 三、填充题 1、工频电流的周期T= 0.02 s ,频率f= 50 Hz ,角频率ω= 314 rad/s 。 2、我国生活照明用电电压是 220 V ,其最大值为 311 V 。 3、 最大值 、 角频率 和 初相 是确定一个正弦量的三要素,它们分别表示正弦量变化的幅 度、快慢和起始状态。 4、常用的表示正弦量的方法有 解析式 、 波形图 和 矢量图 ,它们都能将正弦量 的三要素准确地表示出来。 5、交流电压V )6 t 100 sin(1.14ππ+=u ,则U= 10 V ,f= 50 Hz ,T= 0.02 s , φ0= 30° ;t=0.1s 时,u= 7.05 V 。 6、频率为50Hz 的正弦交流电,当U=220V ,φu0=60°,I=10A ,φi0=-30°时,它们的表达式为 u=)60t 314sin(2220?+V ,i=)30t 314sin(210?—A ,u 与i 的相位差为 90° 。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案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案 1.在电力系统中,从发电到输配电,用的都是交流电 这里的电源是交流发电机。在前面我们介绍过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性交流发电机,它是靠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而获得的交变的感应电动势的。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基本上是正弦或余弦函数的波形,这样的交流电叫做简谐交流电。 2.在无线电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电讯号,大多也是交流电信号 这里电讯号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在收音机、电视机中通过天线接收了从电台发射到空间的电磁波。形成整机的讯号源。 3.在许多电子测量仪器(如交流电桥、示波器、频率计、Q 表等)中,这些讯号发生器自身也是一些特殊的电子电路,靠它激发的自生振荡,为其它测量仪器提供交流电动势。在各种无线电电子设备中往往具有多级放大电路,这时除了整机的交流电源外,前一级放大器的输出是后一级的输入,对后一级电路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前一级作

为讯号源。实际中不同场合应用的交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是多种多样的: (1)市电是50周的简谐波; (2)电子示波器用来扫描的讯号是锯齿波; (3)电子计算机中采用的讯号是矩形脉冲; (4)激光通讯用来载波的是尖脉冲; (5)广播电台发射的讯号在中波段是535KC—1605KC的调幅波(即振幅随时间变化的简谐波); (6)电视台和通讯系统发射的讯号兼有调幅和调频波(即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简谐波)。 这里讲的“波”是习惯说法,其实都是电流i 随时间t的变化状态(即振动状态),而不是波。我们知道,波方程必须既是时间t 又是空间r(或其中之一,如x)的函数。虽然交流电的波形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简谐交流电,这是因为: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备课组长签名教师签名 班级机电1411-1412 日期 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三要素 教学目的(知识教学与素质教学)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掌握交流电的有效值; 教学重点:三要素的定义及联系 教学难点:正弦交流电三要素 课型:理论课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分析、练习、答疑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正弦波、锯齿波、矩形波等。这些信号与前面所学的直流电相比有一个不同点,即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变化,这种电压、电动势统称为交流电。而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即是正弦交流电。 三、新授: 正弦交流电三要素5分钟 10分钟 让学生与稳恒直流电对比引出正弦交流电的概念,并说明交流电的广泛应用。 30分钟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1. 周期与频率(角频率):表示正弦交流电变化的 快慢。 周期(T ):正弦量循环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s ) 频率(f ):f=1/T ,(Hz ) 角频率(w ):(rad/s )T f /22ππω== 2.幅值与有效值:表示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I m 、U m ):正弦量任意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i ,u ),瞬时值中的最大值叫做幅值。 有效值(I 、U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它的热效应来定义的,为幅值的: m m I I I 707.02/== m m U U U 707.02/== 3.相位与初相位 初相位(φ):式中的)(?ω+t )称为正弦量的相位角或者相位,它反映出正弦量变化的进程,当t=0时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者初相位。 相位差(?):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相位角或初相位之差。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的时间差与相位差、角频率的关系为: 多媒体演示周期、幅度、初相位的变化,让学生只管形象的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强调初相位与相位差的区别和联系。 10分钟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课题7-1交流电的产生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1.掌握交流电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2.了解交流电的波形图表示法。 教学重点 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及波形图表示法。教学难点 交流电的波形图表示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物理中已接触过交流电的概念。教学效果

新课 教后记 课前复习 1.电流产生磁场。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3.电磁感应现象E = B l v sin θ 第一节交流电的产生 一、交流电的产生 演示:由图引出交流电的概念。 1.交流电:强度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2.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中性面:跟磁力线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 (1)线圈平面跟中性面重合的时刻开始计时 ①某一瞬间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e = 2 B l v sinωt 或者 e = E m sinωt E m = 2 B l v 式中:e ??电动势的瞬时值

E m ??电动势的最大值 由上式知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线圈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② 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时,由于ωt = π / 2,sin ωt = 1,所以此时的感应电动势最大e = 2 B l v ;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感线垂直时,此时感应电动势最小,e = 0。 ③ 若线圈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则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I = R e = R E m sin ωt = I m sin ωt 式中:R —— 整个闭合电路的电阻 I m —— 电流的最大值 i —— 电流强度的瞬时值 ④ 电压的瞬时值 u = I R ' = I m R' sin ωt = U m sin ωt 式中:R' —— 某段导线的电阻 U m —— 电压的最大值 由上可知: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外电路中一段导线上的电压都按正弦规律变化。 (2)线圈平面跟中性面有一夹角 ? 时开始计时 e = E m sin (ωt + ) i = I m sin (ωt + ) u = U m sin (ωt + ) 正弦交流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 二、交流电的波形图 1.讲解如图 2.用描点法画出I = I m sin ωt 和u = U m sin (ωt + ?)的图形,其中? =6 π。 练习

正弦交流电教案

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相位差的概念。 3、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 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交流电产生的物理过程。使同学了解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的时 间内,电流的大小及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2、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 比较。 3、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 难点: 1、交流电的有效值。 三、教具 手摇发电机模型、电流表、小灯泡。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计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Ⅰ.知识回顾 提问: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电磁感应的知识,设计一个发电机模型。 学生设计:让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II.新课 一、交流电的产生 (第一、二课时) 1、演示实验 如图5-3所示作演示实验,演示交流电的产生。 展示手摇发电机模型,介绍主要部件(对应学生设计的发电机原理图), 进行演示。 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转时, 小灯泡亮了,却是一闪一闪的。 第二次发电机接电流表。当线框缓慢转动时电流计指针摆动;仔细观察, 可以发现:线框每转一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 表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 2、分析——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投影显示(或挂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 (1)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甲图),ab 、cd 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 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教师强调指出: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 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时(乙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 ab 、cd 边的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 图1 交流电发电机原理示意图

电工电子基础正弦交流电路分析教案

项目二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任务1 正弦交流电路基本知识 一、交流电的产生 1、演示实验 教师作演示实验,演示交流电的产生。 展示手摇发电机模型,介绍主要部件(对应学生设计的发电机原理图),进行演示。 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转时,小灯泡亮了,却是一闪一闪的。 第二次发电机接电流表。当线框缓慢转动时电流计指针摆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线框每转一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 表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 2、分析——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投影显示(或挂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 (1)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甲图),ab、cd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教师强调指出: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 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时(乙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ab、cd边的线速度方 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也最大。 (3) 再转过90°时(丙图),线圈又处于中性面位置,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4) 当线圈再转过90°时,处于图(丁)位置,ab、cd边的瞬时速度方向,跟线圈经过图(乙) 位置时的速度方向相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跟在(图乙)位置相反。 (5) 再转过90°线圈处于起始位置(戊图),与(甲)图位置相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分析小结:线圈abcd在外力作用下,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线圈的ab边和cd 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外电路是闭合的,闭合回路将产生感应电流。ab和cd边的运动不切割磁感线时,不产生感应电流。

中职7.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教案教学设计

7.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教学目标 1. 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2. 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3. 理解正弦量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概念,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4.理解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会根据相位差确定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关系。5.理解正弦量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6. 会计算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正弦量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相位差确定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关系。 计算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难点: 正弦量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 略。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导入 1、举例说明交流电在日常生活中及其广泛的应用 2、通过用示波器观察到的灯泡两端电压的波形,说明交流电压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II.讲授新课 一、认识正弦交流电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物理量(如电动势、电压、电流、磁通等)称为周期性交流量,如图所示。

在周期性交流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正弦交流量,简称正弦量。通常所说的正弦交流电,指的是正弦电动势、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 正弦量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它在每一瞬间都有确定的大小和方向,正弦量在每一瞬时的数值叫做瞬时值。瞬时值是时间t 的函数,分别用小写字母i u e 、、表示正弦电动势、正弦电压、正弦电流的瞬时值。 正弦量的瞬时值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叫做解析式。 正弦量瞬时值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叫做正弦量的波形。 二、正弦电动势的产生 感应电动势 )sin(ψω+=t E e m 式中m E 是感应电动势e 的最大值,又称为振幅。 三、正弦量的三要素 (一)最大值 最大值是指正弦量正的最大的瞬时值,又称 为峰值或幅值。最大值用带下标m 的大写字母表示。如m E 、m U 和m I 分别表示正弦电动势、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最大值。 (二)角频率 1.周期 正弦量e 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正弦量e 的周期,用字母T 表示,单位是秒,用符号s 表示。 2.频率 正弦量e 在一秒钟变化的周数,称为正弦量e 的频率,用字母f 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用符号Z H 表示,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Z kH )和兆赫(Z MH )。 (a )方波 (b )三角波 (c )正弦波 几种常见的周期性交流电流的波形

第七章正弦交流电路基本概念试题

第七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交流电流是指电流的大小和____ 都随时间作周期变化,且在一个周期内其平均值为零的电流。 2.正弦交流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均随时间按____ 规律变化的电路。 3.正弦交流电的瞬时表达式为e =____________、i =____________。 4.角频率是指交流电在________时间内变化的电角度。 5.正弦交流电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6.我国工业及生活中使用的交流电频率____,周期为____。 7. 已知V t t u )270100sin(4)(?+-=,m U = V ,ω= rad/s , Ф = rad ,T= s ,f= Hz ,T t= 12 时,u(t)= 。 8.已知两个正弦交流电流A )90314sin(310A,)30314sin(100 20 1+=-=t i t i ,则21i i 和的相 位差为_____,___超前___。 9.有一正弦交流电流,有效值为20A ,其最大值为______。 1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V )30314sin(100 +=t u ,该电压有效值U=_____。 11.已知正弦交流电流A )60314sin(250 -=t i ,该电流有效值I=_____。 12.已知正弦交流电压() V 60314sin 22200 +=t u ,它的最大值为___,有效值为____,角频 率为____,相位为____,初相位为____。 二、选择题 1、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等于1800时,则它们相位关系是____。 a)同相 b)反相 c)相等 2、图4-1所示波形图,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___________A 。 a))302sin(0+=t I i m ω b) )180sin(0 +=t I i m ω c) t I i m ωsin = 3、图4-2所示波形图中,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__________V 。 a) )45sin(0-=t U u m ω b) )45sin(0+=t U u m ω c) )135sin(0 +=t U u m ω 4、图4-3所示波形图中,e 的瞬时表达式为_______。 a) )30sin(0-=t E e m ω b) )60sin(0-=t E e m ω c) )60sin(0 +=t E e m ω 5、图4-1与图4-2两条曲线的相位差ui ?=_____。 a) 900 b) -450 c)-1350 6、图4-2与图4-3两条曲线的相位差ue ?=_____。 a) 450 b) 600 c)1050 7、图4-1与图4-3两条曲线的相位差ie ?=_____。 a) 300 b) 600 c)- 12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