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运站规划课程设计

客运站规划课程设计

客运站规划课程设计
客运站规划课程设计

公路运输站场规划

学号:201108518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杨彦兴

指导老师:彭晗

学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课程任务设计书

设计城市:济南

预测年份:2018

需求预测指标:公路客运量、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方案评价指标:适应性、协调性、需求性

选址决策指标:交通便捷性、经济发展水平、土地使用性

工艺计算指标:规模参数、建筑面积、设施配置、人员配置

摘要 ------------------------------------------------------------------------------------------------------------------ 1 设计内容 ------------------------------------------------------------------------------------------------------------ 2

一、公路客运站规划设计回顾-------------------------------------------------------------------------- 2

1、城市客运量与经济、社会、人口等经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 2

2、分析城市客运站的规划方法。--------------------------------------------------------------- 2

3、分析客运的发展对站场设施的需求。------------------------------------------------------ 2

4、分析客运站的建设与运营对公路旅客运输的作用与影响。 ------------------------- 2

二、进行规划设计数据调研 ----------------------------------------------------------------------------- 2

1、查阅相关年鉴,获取规划城市2003至2012年每年的客运量、总人口、国内生

产总值;如下表 -------------------------------------------------------------------------------------- 2

2、选址决策的判断矩阵如表5.1 ---------------------------------------------------------------- 3

3、选址方案评价的隶属度矩阵如表6.1 ------------------------------------------------------- 3

三、进行预算需求预测 ----------------------------------------------------------------------------------- 3

1、分析已有数据,了解其中规律--------------------------------------------------------------- 3

2、应用Exec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采用两种预测方式对运量进行预测----------------- 3

四、进行需求预测及规模确定------------------------------------------------------------------------ 4

1、单个场站的设计能力D=9816*0.1=981.6(中期取基年的0.1倍) ---------------- 4

2、单个场站年运量预测 --------------------------------------------------------------------------- 4

3、客运站的规模参数------------------------------------------------------------------------------- 4

4、确定客运站设施配置-------------------------------------------------------------------------- 5

五、进行选址决策及方案评价-------------------------------------------------------------------------- 5

1、用层次分析法,从三个地址中确定客运站的具体位置-------------------------------- 5

2.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方案的满意度-------------------------------------------------------- 7

六、工艺计算------------------------------------------------------------------------------------------------ 8

6.1按照公路运输站场划分与建设要求,计算各项面积----------------------------------- 8

6.2按照标准完成劳动定员,与设备配置----------------------------------------------------- 10 参考资料 ----------------------------------------------------------------------------------------------------------- 12

摘要

对于客运站场的规划设计是分别对公路客运设计的回顾,对已知设计城市及其指标数据的计算,并对2018年客运量进行预测、对其规模进行确定,符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

公路客运站属于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应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其位置的选择和站址除符合车站本身的技术要求外,还要符合城市布局远景规划要求,保证既方便旅客出行,又尽可能避免对城市居民的干扰;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系密切,车辆流向合理,服从“人便于行”的旅客服务宗旨,尽量靠近市中心或市区边缘人口集中地区,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应尽量与城市交通主要干道紧密衔接、并配套市内公共汽车运输,减轻城市道路通过压力;远近期结合,近期建设有足够场地,远期有发展余地;节约投资,保护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布局已经形成,有限的城市空间和昂贵的地皮给公路运输站场的布局带来极为苛刻的限制。

场站设施要有生产设施,辅助设施,服务设施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生产部分是主体部分,是建设的主要内容。其设施包括广场、站房、发车位、停车站等;辅助设施包括维修车间、洗车台,油库、配电室、锅炉等;服务设施包括自来水、公寓、职工宿舍、浴室、食堂等。

客运站配备设施要有适用性,可靠性、通用性、经济性、有效性、可行性、先进性,而设备分为基本设备和智能设备。

设计内容

一、公路客运站规划设计回顾

1、城市客运量与经济、社会、人口等经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到2020年会超过50%,而城镇人口也将会超过7.4亿,城镇平均出行次数是农村的8~9倍,城市规模扩大将导致公路客运量显著增大。公路运输枢纽作为公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是联系区域间、城市间的重要纽带,对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公路运输枢纽作为行业文明的窗口和行业管理的源头,对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公路运输市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2、分析城市客运站的规划方法。

第一部分:布局规划

确定规划目标及原则,现状调查分析,选择规划指标,确定枢纽布局初案,方案评价,确定枢纽布局最终方案。流程:调查分析,确定城市的吸引范围,求最短路径,求解点经过次数,节点城市排序,累计节点经过次数,求最佳枢纽节点数目,统计对应的X best的城市节点经过次数、大于等于该节点经过次数的城市纳入枢纽城市,确定布局方案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

首先要研究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交通运输枢纽建设的必要性,社会市场需求与预测,从数量、位置、等级、规模各方面研究的站场的布局,客运交通枢纽运输信息系统规划,具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包括各部门职责,建设模式,融资方式等。设计方法有:重心法,线性规划法,目的规划法,经验法。

3、分析客运的发展对站场设施的需求。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构建和谐交通是新时期公路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公路客运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有利于实现旅客运输过程的“零距离”和物流过程的“无避连接”为促进综合运输发展搭建重要平台。

4、分析客运站的建设与运营对公路旅客运输的作用与影响。

公路运输枢纽是公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可以推动公路运输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进程,从而促进多市联运,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公路运输生产效率,较少能源消耗,通过公路运输枢纽提供公共客运战场设施是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基础条件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公路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二、进行规划设计数据调研

1、查阅相关年鉴,获取规划城市2003至2012年每年的客运量、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如下表

年份 客运量 总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2003 4147 582.56 1352.15 2004 4875 590.08 1600.27 2005 5364 597.44 1846.28 2006 5541 603.35 2161.53 2007 6095 604.85 2500.14 2008 6705 603.99 3006.77 2009 7375 603.27 3340.91 2010 8113 604.08 3910.53 2011 8924 606.64 4406.29 2012 9816 609.21 4803.67 2、选址决策的判断矩阵如表5.1

3、选址方案评价的隶属度矩阵如表6.1

三、进行预算需求预测

1、分析已有数据,了解其中规律

2、应用Execl 中的数据分析工具采用两种预测方式对运量进行预测 ⑴指数平滑法:

一次指数平滑计算公式为

S t [1]=αY t +(1-α)S t-1[1]

S t [1]____第t 周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Y t ——预测对象第t 周期的实际数值 α——指数平滑系数

二次指数平滑计算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二次指数平滑的公式为

S t [2]= αS t [1]+(1-α)S t-1[2]

Y t+T =a t +b t T at=2 S t [1]- S t [2]

bt=α/(1-α)*[ S t [1]- S t [2]]

由Excel 数据分析,指数平滑分析结果为:

a t =9664.332

b t =2594.205

Y t+T =a t +b t T=9664.332+2594.205*6=25229.564万人次 即得2018年客运量为25229.264(万人次)

⑵回归分析法:

由数据资料分析得,影响客运量的主要因素有年末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设他们分别用X1、X2表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进行预测,多元线性规划方程形式为:

Y=b 0+b 1*X1+b 2*X2

注:

其中Y 为因变量(预测对象—客运量) X1、X2维护不影响的两个变量 b 0、b 1、b 2是回归系数

由Excel 中的数据分析回归分析可得数据

b 0=-1521.61 b 1=6.516626 b 2=1.487654

对X1、X2 2018年的预测采用二次指数平滑(具体计算方法不再赘述),其结果为:X1=638.496 X2=14489.267 Y=b 0+b 1*X1+b 2*X2

=-1521.61+6.516626*638.496+1.487654*14489.267 =24194.245万人次

即得2018年客运量24194.245(万人次)

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所得数据,利用组合预测法;可得最终预测客运量即: Y=∑=n

i i w 1*y i

=24194.245*0.9+25529.564*0.1=24297.7769

四、进行需求预测及规模确定

1、单个场站的设计能力D=9816*0.1=981.6(中期取基年的0.1倍) 该城市中客运站的数量N=Q/D

其中Q 为2018年客运量预测值,D 为单个场站的设计能力,故: N=24297.7769/981.6=24.75≈25 2、单个场站年运量预测

单个站场年运输量按城市预测总运量的α倍进行计算,α取1%

则单个站场的年运量为Q*α=24297.7769*1%=242.977万人次 3、客运站的规模参数

1)旅客发送量

平均月旅客发送量=0.08417*年旅客发送量=20.45万人次 平均日旅客发送量=0.03226*平均月旅客发送量=6597人次

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根据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

根据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D F α=?

式中:——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 F ——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α——计算百分比,其大小可按表3选取。

表3 计算百分比的选取

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计算百分比(%)

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

发送量(人次)

计算百分比(%)

8 300~2000 20~15 10000~15000 10~8 100~300 30~20 5000~10000 12~10 <100 50~30 2000~5000

15~12

F=6597人次 则α取12% D=6597*12%=791人 3) 日发班次

日均发车班次可按下式计算求得:

(1)F N p ζβμ-=?

?

式中:N ——日均发车班次,班次;

β——不均衡系数,取1.15;

ζ——过站车载乘率,指过站客车载客量与车站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比; p ——客车平均定员,人;

μ——始发车合理乘载率。

由平均日旅客发送量6597人次可知所设计的站场为二级站; 取ζ=0,p=40,μ=85%

则有N=1.15*6597/(40*85%)=223.134≈224车次 4)发车位数

发车位数可按下式计算求得:

(1)D k M np ζμ-=

式中:M ——发车位数,个;

k ——考虑到达客车和进站客车停靠需增加车位的系数,即增设系数,取1.2; n ——营业时间内平均每小时发车次数,取四次。 M=791*1.2/(4*40*85%)=6.97≈7 故发车位数为M=7个 4、确定客运站设施配置

由于是二级汽车客运站,故其设施配置如下: 必备设施配置:候车休息室、安全消防设备 场地设施: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位

站房设施:候车厅、站务员室、驾乘休息室、调度室、无障碍通道、残疾人服务

设施、盥洗室、旅客厕所、办公用房

五、进行选址决策及方案评价

1、用层次分析法,从三个地址中确定客运站的具体位置

Z:客运站的地址

A1:交通便捷性A2:经济发展水平A3:土地使用性

B1:地址1 B2:地址2 B3:地址3

构造成对比矩阵表5.1

Z A1 A2 A3

A1 1 3 5

A2 1/3 1 2

A3 1/5 1/2 1 CR=0.0036<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A1 B1 B2 B3

B1 1 2 5

B2 1/2 1 2

B3 1/5 1/2 1 CR=0.0053<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A2 B1 B2 B3

B1 1 1 3

B2 1 1 3

B3 1/3 1/3 1 CR=0.000<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A3 B1 B2 B3

B1 1 3 4

B2 1/3 1 1

B3 1/4 1 1 CR=0.0088<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利用APH软件计算可得到如下数值:

由于B1>B2>B3,所以地址1建客运站更合适 2.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方案的满意度 1) 确定对象集合

U={适应性、协调性、需求性} 2)评价集的确定

V={v1、v2、v3。v4}={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3)通过专家预测获得隶属度矩阵 表6.3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适应性 0.2 0.4 0.1 0.3 协调性 0.2 0.2 0.3 0.3 需求性 0.4 0.2 0.3 0.1

利用合适的模糊合成算子将模糊权矢量A 与模糊关机矩阵R 合成得到各被评级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矢量B 。

模糊合成算子采用M (·,⊕)即b j =min(1,∑=n

1i i

a r

ij

)

通过专家经验法获得评价因素的权重A=(a1,a2,a3)=(0.2,0.2,0.6) B=A ·R=(b1,b2,b3,b4)=(0.32,0.28,0.26,0.18)

可知b1>b2>b3>b4,由最大隶属度原则知其评价等级为很满意

六、工艺计算

6.1按照公路运输站场划分与建设要求,计算各项面积

1、站前广场

s m A DA ==791×1.2=949.2(平方米) 2、停车场

停车场的最大容量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计算,单车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3.5倍计算,即:

8 3.5a i A A =??×N

停车场面积=28.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28.0×7×30=5880(平方米) 3、发车位

发车位面积根据发车位数,每个发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4.0倍计算。即:

4.0p i A N A =??

发车位面积=4.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4.0*7*30=840㎡ 4、站房面积计算 1)候车厅 1 1.0A D =?

候车厅面积=1.0㎡/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0×791=791㎡ 2)售票厅

售票厅面积=购票室面积+售票室面积 其中:

购票室面积=20.0㎡/窗口×售票窗口数

售票室面积=6.0㎡/窗口×售票窗口数+15.0㎡

售票窗口数=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窗口每小时平均售票张数 设采用人工和微机同时售票,平均每小时售票115张,需增设20㎡的总控室

售票窗口数=791/100≈8(个)

售票厅面积=20*8+6*8+15+20=223㎡

3)重点旅客候车室

重点旅客候车室视实际需要设置,但总面积不超过候车厅面积的1/3, 故取重点旅客候车室面积=791*0.25=197.75㎡

4)行包托运处

行包托运处面积=托运厅面积+行包受理作业室面积+行包库房面积

其中:托运厅面积=25.0㎡/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

行包受理作业室面积=20.0㎡/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

行包库房面积=0.1㎡/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

托运单元数:一级站2-4个、二级站2个、三、四级站1个。

故行包托运处面积=25*2+20*2+0.1*791+15=184.1㎡

5)行包提取处

行包提取处面积按托运处面积的30-50%计算,故取

行包提取处面积=184.1*0.4=73.64㎡

6)综合服务处

综合服务处面积=0.02×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0.02×6597=131.94㎡

7)站务员室

站务员室面积=2.0㎡/人×当班站务员人数+15.0㎡

取当班站务员人数为20人,则

站务员室面积=2×20+15=55㎡

8)驾乘休息室

驾乘休息室面积=3.0×发车位数=3×7=21㎡

9)调度室

调度室面积按站级确定:二级站20.0--30.0㎡

由于所设计的站是二级站,所以取调度室面积为25㎡

10)治安室

治安执勤室面积按15.0--30.0㎡选取,故此处选取20㎡。

11)广播室

广播室面积按10.0--20.0㎡选取,故此处选取20㎡。

12)医疗救护室

医疗救护室面积按20.0--40.0㎡选取,故此处选取40㎡。

13)饮水室

盥洗饮水室面积按20.0--30.0㎡选取,故此处选取25㎡。

14)旅客厕所(含盥洗室)

男厕:1.2㎡/人×(4%--6%)×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

女厕:1.5㎡/人×(3%--5%)×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

则男厕面积=1.2×4%×791+15=52.96㎡

女厕面积=1.5×4%×791+15=62.46㎡

5、辅助用房

1)汽车安全检验台

汽车安全检验台,按每个台位80.0--120.0㎡计算,设4个检验台,每个台位按100㎡计算,

则汽车安全检验台面积=4×100=400㎡。

2)车辆清洁、清洗台

车辆清洁、清洗台按照每个台位90--120㎡计算,设4个清洁台,每个按100㎡计算,

则车辆清洁、清洗台面积=4×100=400㎡

3)汽车尾气测试室面积:二级车站60.0—120.0㎡

6.2按照标准完成劳动定员,与设备配置

1、劳动定员

客运站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出站务人员、乘务人员、驾驶员、维修人员、调度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各类人员的配备应以作业工作量为依据。

1)站务人员。

通常按站务工作量(旅客日发送量)每100人次配备1.80~2.00人计算,其中:售票员0.32人,服务员0.90人。

F

R1=(1.2~1.3)

70

由F=6597推得R1=2×6597/100=131.9≈132人

2)乘务人员

配有乘务员的客车,按每辆配备1.33—1.50人计算;双班运行的,应增加1倍。

F

R2=(1.33~1.5)

70

=1.5×6597/70=142人

由F=6597推得R

2

3)驾驶员

按每辆客车1.33—1.5的人配备;双班运行的,应增加l倍。

F

R3=(1.33~1.5)

70

由F=6597推得R

=1.5×6597/70=142人

3

4)调度员

调度员人数通常按驻站客车数配备。对30辆及30辆以下的一般配备2-3人。当高于30辆时,每增加30辆增配1人。

R4=2--3人(当F/70≦30时)

R4=(2--3)+(F/70-30)/30 (当F/70≧30时)

由F/70=94.2,推出R4=5人

5)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

客运站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可按上述人员总数的20﹪~22%配备,其中管理人员包括站领导、各股室负责人、业务、财务、统计、公安、稽查、安检、政工人员等。

2、设备配置

候车室配置:座椅、母婴床、班次牌、检票隔离栏等;

宣传告示设备:班次时刻表、里程票价表、行包价目表、营运线路图、旅客须知、禁运限运物品宣传图、公告牌等;

智能化系统设备:微机售票系统设备,生产与管理系统(包括车辆调度系统、

车辆报班系统、车辆缴费系统、车辆销班系统等)设备,车辆定位与监控系统设备,自动化办公系统(包括办公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设备、站内电子显示和监控设备(包括售票厅显示系统和候车厅显示系统)等。

参考资料

1. 胡大伟,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张三省,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宋年秀,运输枢纽与场站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王耀斌,汽车运输企业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高延龄,汽车运输企业设计指导书,人民交通出版设,1997;

6. 胡列格等,交通枢纽与港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汽车客运站设计

汽车客运站设计建筑设计(二)A -2

第一部分任务书解读

设计要求 ?初步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掌握场地设计知识; ?掌握交通建筑设计特点,学习通过处理复杂的流线关系进行功能分区和平面布局, 处理好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结合 建筑的空间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和构 造形式,掌握车辆停放的相关技术指标;?认识建筑的相关技术性问题,包括建筑覆盖率、绿化率、容积率等以及消防疏散等 要求; ?学习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资料拟定建筑设计任务书。

建筑规模及设计内容 ?总用地面积20430 m2总建筑面积3500m2。车站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为6000人次。按15个有效车位计,其中长途发车位10个,到车位3个,短途班车发车位2个;停车场停车数量不少于50辆。 ?站前广场面积自定,要求布局合理适用,便于人流集散。 ?旅客站房按二级站设置,包括: 候车厅1000 售票厅100 售票房25 票据室10 行包房(托运、提取)100-150小件寄存处15 站台问讯处15 广播室25 调度室30 医务室15 站务员室30 值班站长室30 司助休息室30 电话亭厕所其它用房 ?行政办公用房包括:(500m2)包括: 党政办公室财务办公室会议室门卫值班室厕所 ?辅助用房:洗车台浴室、厕所(男、女比例2:1) ?其它服务设施:(300m2)快餐厅小卖部出租店面若干

设计要点 ?注意交通建筑的城市象征形象;?应在设计中同时考虑洗车、检修、停车场、车辆进出口等; ?站前应考虑出租车停车点; ?建筑密度不超过40%,绿地率不小于30%; ?所有面积均以轴线计,总建筑面积误差应小于5%。 ?注意站房部分的无障碍设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802 学号:U200815144 姓名:袁波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2011.01.01

目录 1 设计概述 (1) 1.1 课程背景介绍 (1)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 1.2.1 设计目的 (1) 1.2.2 设计要求 (1) 1.3 设计资料 (2) 1.3.1 A市基本资料 (2) 1.3.2 A市出行调查资料 (3) 1.3.3 出行调查成果 (4) 1.3.4 未来出行分布增长率 (4) 2 资料数据处理 (5) 2.1 路网简化 (5) 2.2 交通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交通需求预测 (5) 3.1 交通生成预测 (6) 3.2 交通分布预测 (6) 3.2.1 全日出行分布 (6) 3.2.2 公共交通出行分布 (12) 3.4 交通分配预测 (13) 4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概述 1.1 课程背景介绍 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根据交通规划涉及的交通系统性质及行业特征,往往可将交通规划分为两大类型: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作为《交通规划》课程的实践部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平台,从中,学生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思考专业上相关知识在应用实践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此环节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2.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2 设计要求 运用《交通规划》课程所学知识,规划A城市路网,并提交设计成果,设 计成果应包括: 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图纸(图幅:297×420mm): 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 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交通规划原理》 课程设计 报告题目:滨海地区道路网规划 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15日 引言 我国城市化和汽车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由两者带来的城市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和无秩序化,以及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和噪声的压力与日俱增,并且在城市道路方面尤其明显。尽管我国已经于1989年12月26日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其发展下去将危及人民生活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而,如何改善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阻塞现象,是摆在交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万事始于规划”,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划的重要性,个人、家庭、单位、城市、地区、国家均不例外,有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促使人们瞄着确定的目标努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如此,做好交通规划是合理调整交通结构、均衡交通需求、适应和拉动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原理又是支撑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中,越来越显露出没有合理进行交通规划的问题,造成了目前多数大城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

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一个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更是要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学习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段,为我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郭老师给我们安排了此次交通规划原理的课程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将老师给定的五个小区的交通出行量通过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法”——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预测、交通的分布预测、交通方式的划分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合理地分配到自己设计的小区间路网上,并且对设计的路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首先明确了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明白了规划的难度,端正了对交通规划的态度;其次,我们熟练掌握了“四阶段预测法”的基本流程及每阶段的各种实用方法和手段;再次,我们能较熟练地运用一些辅助设计的软件,如Excel、AutoCAD和Visual Basic计算机编程语言;最后,我们还了解了交通规划的一些相关的规范。 目录 引言 0 第Ⅰ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2 设计任务 (1) 2.1 现状路网的构造 (1) 2.2 人口增长预测 (1)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文本

成果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与性质 4 第三章规划范围期限 5 第四章发展规模5 第五章规划布局 6 第六章绿化系统 6 第七章景观系统 7 第八章道路交通系统7 第九章指标控制 8 第十章城市设计框架

9 第十一章经济指标 10 第十二章给水工程规划11 第十三章排水工程规划11 第十四章消防工程规划11 第十五章供电工程规划11 第十六章电信工程规划11 第十七章燃气工程规划 12 第十八章环卫设施规划 12 第十九章环境工程规划 12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范围、期限 14 一、规划编制背景 14

二、规划范围、期限 14 第二章 规划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14 第三章 基地现状概况 1 5 一、地理位置 15 二、交通条件 15 三、自然条件 15 第四章 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与性质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6 三、规划目标 16 四、性质 16 第五章 人口规模

17 第六章 用地布局结构 17 一、布局分析 17 二、规划结构 17 三、用地布局 18 第七章 绿化系统 18 一、规划原则 18 二、规划目标 19 三、绿化系统布局 19 第八章 景观系统 19 一、规划原则 19 二、景观系统规划 19 第九章 道路交通系统

20 一、交通区位 20 二、道路交通规划 20 第十章指标控制 21 一、土地使用兼容性 21 二、投资强度 21 三、容积率21 四、绿化率 21 五、建筑高度 21 六、项目建设 21 第十一章城市设计框架 21 一、原则 21 二、城市设计框架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XX项目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设计方案图 一、综合图 1、风景区功能分区图 2、区域位置关系图 3、旅游景点分布图 4、道路交通图 5、市场分布图 6、旅游线路图 二、杜鹃湖中心旅游区规划效果图 (一)、杜鹃湖规划总图 (二)、杜鹃湖中心旅游区功能分区图 (三)、水上杜鹃培育保护规划图 (四)风景区主入口规划方案效果图 1、沙子关入口广场规划效果图 2、沙子关装修效果图 3、沙子关民族风情园规划效果图 4、贵州绿色长廊规划效果图

5、主入口停车场规划效果图 6、主入口华表效果图 7、半边街规划方案效果图 8、望天门规划方案效果图 9、主入口文化休闲广场规划效果图 (五)、贵州文化长廊规划方案效果图 1、广顺神仙洞古人类遗址效果图 2、贵州古岩画效果图 3、夜郎遗踪系列壁画方案图 (四)“贵州建省” 系列壁画方案图 (五)朱元璋调北征南、靖难之变系列壁画方案图 (六)屯堡文化系列壁画方案图 (七)八艳赏花石雕效果图 (八)“天下大师” 石雕效果图 (九)“阳明洞”规划效果图 11、阳明路规划效果图 (一)阳明路起点规划效果图 (二)阳明路中段规划效果图 (三)阳明路中段规划效果图 (四)河东桥规划效果图

(五)河西桥规划效果图 (六)圣泉规划效果图 12、码头接待中心规划效果图 13、和尚坡水上活动中心规划效果图 14、霞客亭规划效果图 15、望云楼规划效果图 16、机动船码头规划效果图 17、杜鹃水苑入口规划效果图 18、杜鹃水苑秋池规划效果图 19、杜鹃水苑北楼装修效果图 20、杜鹃会馆规划效果图 21、杜鹃水苑荷塘规划效果图 22、空中狩猎园规划效果图 23、花果山度假村鸟瞰图 24、但家坟码头规划效果图 25、牡丹亭规划效果图 26、梦草池规划效果图 27、百草园农训基地规划效果图 28、但家坟规划效果图 29、白云山门规划效果图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

说明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建设地点 1.2 项目名称 1.3 建设单位 1.4 工程地址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 3.1 规划定位 3.2 规划结构与布局 3.3 道路交通规划 3.4 绿地景观规划 3.5 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章建筑篇 4.1设计要求 4.2 内部功能设计 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 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 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 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 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 2.75㎡, 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2.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 (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 (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 2.2 设计原则: (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 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 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 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旅客活动空间与交通流线空间,敲掉绿化空间与旅客活动空间的融合,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 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并重的城市交通站场。 第三章规划篇 3.1规划定位:该基地位于城市西北角,是大同市连接其他城市和县镇的交通枢纽,是大同市的一个门户,对该市的风貌起着代表性的作用,规划设计 定义为中高档,规划风格定义为简约现代,概括起来就是: (1)中国风 ----简单现代,轻盈透明,坐落云城,大同市的精品雕塑 (2)园林生态化 ----大绿化恢宏,小绿化雅致,为塞北大同增绿 (3)服务人性化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论文

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进行交通分配 比较分配结果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对乌鲁木齐市五区的人民进行OD调查,得到网络交通量数据,再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图的最短路径,运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的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利弊。 关键词: Using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nd compare the result of the traffic assignment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main point to use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ecide the shortest way of traffic network , making use of the method of All-or-none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t last,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during deciding the shortest way. Key word: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交通量激增,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危害,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结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①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城市中的平均车速日益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加;③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④能源消耗量猛增;⑤停放车场地严重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曾致力于道路系统的改善:加宽地面道路,修建高架路和高速路,开辟地下交通。此外,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系统方面采用了计算机等新技术。这些措施虽然提高了道路通过能力,但是仍解决不了由有增无减的私人交通流所造成的道路阻塞问题。就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这里运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的最短路径,并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得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难易程度。 1.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1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她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经济建设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乌鲁木齐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的开放开发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区级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公有制为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建成了以中山路商业一条街、人民路金融一条街、二道桥民俗一条街和北京路科技一条街为主要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街区。新疆商贸城、中国新疆小商品城、新疆国际大巴扎、华凌、友好百盛等一批地方特色市场和大型超市相继建成,逐步形成了火

01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文本

控规文本标准化文件 注意:若地方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则文本形式与内容深度按照地方规定来。 注意:不同规划项目会有相应表达重点及增减内容。如旧城改造、工业园区要突出其特殊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文本第一条一般应阐明规划编制目的。 范例: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如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国家规范,城乡规划法及道路交通规范等,二是地方规范,编制区所在省、市、县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三是与编制区相关的上层规划,如总规、分区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注意:1、下位规划、同级控规不能作为规划依据 2、规划依据应注明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时间,政府文件应注明文号,相关规划应注明规划期限 3、上层次规划须经法定程序批准 范例: 本规划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针对编制区的开发、建设、管理而制定的,对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省及××××××市有关的 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2)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0.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2.0.3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2.0.4 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2.0.5 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2.0.6 站房Station 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2.0.7 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 3.1 站址选择 3.1.1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 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 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 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3.2 总平面设计 3.2.1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 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 3 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 4 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3.2.2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二级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汽车进站口、

09交通规划课程设计1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in Traffic Planning 专业班级:2009级交通工程 姓名:小脚丫 班级:交工 09-2 学号: 0900502 设计时间:2012\6\4-2012\6\10 指导教师:魏丹

成绩综合评定表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目的: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规划》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任务:通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大体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相关要求: 总体目标: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具体设计要求: (1)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课程设计。(2)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熟悉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流程。 (3)完成设计项目后,将设计指导书、任务书、计算书按要求装订成册。 通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2、注意事项: (1)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自主完成,严禁抄袭、抄袭者以零分计。

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园规划项目方案计划设计建议规范文本样板

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项目 建议书 我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田大面积闲置、荒芜,造成优质耕地的退化,为了扼制该现象的进一步加剧,有效利用好耕地、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形态进行调整,深化改革传统农业经济的道路是致力于生态农业、绿色养殖业、旅游观光,农产品深加工的推广与发展。我村本着自身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劳动力情况,经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反复研究特编制了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的建议书。 一、项目内容 1、项目背景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业产业空心化,农村经济愈发萧条,上至国务院,下到我区我乡均要求发展好农村经济,深化农业经济形态的改革,保证13亿人口以食为天的根本,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项目名称 石佛村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 3、项目承办单位 兴隆场乡石佛村以村委会组织、统筹、村民出耕地,即村民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对外招商引资,具体承办单位待定。 4、项目主管部门

兴隆场乡石佛村(暂定) 5、项目拟建地 兴隆场乡石佛村一社和二社,即从杨家湾到祝家扁 6、项目建设单位 待定 7、项目建设周期 三年 二、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4-11-21 4、《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 5、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2011-03-09 6、《巴中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2011-11-23 三、项目规划 1、项目规模 本村约三千亩土地整体规划,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绿色养殖、系列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新型优美乡村,总投资约5亿元。 2、建设内容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 划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 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09.02---- .09.15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目的与任务 (1) 1.2 设计内容 (1) 1.3 设计方法 (2) 第二章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的预测 (3) 2.1 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3) 2.1.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 2.1.2 规划年各小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7) 2.2 交通吸引量的预测 (8) 2.2.1 初步预测 (8) 2.2.2 调整计算 (8) 第三章交通分布预测 (9) 3.1 重力模型的标定 (9) 3.2 交通分布量预测 (13) 第四章交通分配 (16) 4.1 交通量的转换 (16) 4.2 交通分配 (16) 第五章结果分析 (19) 5.1 各小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19) 5.2 结果分析 (22) 结语 (23) 附录:福莱特法源程序代码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1.设计题目:《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2.目的:经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3.任务: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2设计内容 1.交通现状分析 主要对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进行分析。 2. 规划区域道路交通量预测 1) 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 完成交通发生、吸引量的预测。 3. 交通分布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小组分工协作、同心协力顺利完成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了对现状路网结构的调查、路网数据库的建立、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预测、分布交通量预测、交通量分配等内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作为小组的一员,我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承担了会议记录的书写,调查获取的交通数据,搜集需要的人口等指标,Transcad的操作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收获了顺境时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逆境时失败的沮丧,不仅收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来的交通规划、计算机编程、TransCAD操作等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小组团队成员的鼓励与信任,以及相互了解、彼此友谊的进一步加深,这些都使本次课程设计与交通调查实习充满意义和感动。 首先,在交通调查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在对现状路网的各项指标的调查中,不仅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小小的误差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当很多个误差叠加在一起是就会造成调查结果的不准确,这对后续课程设计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交通调查,不仅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实习过程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以良好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其次,在调查结束之后,我负责的是利用TRANSCAD软件进行交通小区划分,路网构建和路网数据录入。根据视频的指导,我开始慢慢学习TRANSCAD软件的应用,当遇到问题时,我就向一些软件高手请教,或者小组讨论。比如,在开始阶段,我在道路网创建这一步骤中出现了失误,虽然在路网中各路段输入数据时没有显现问题,但紧接着后面的操作就难以进展。在组长的带领下,经过我们反复地推敲,我们最终完成了OD反推基年分布交通量,没有对后续过程产生影响。再有,未来的出行发生预测,所得到的结果并不平衡,因此也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要进行出行吸引平衡,这个步骤不可或缺。这样,从一开始的迷茫,渐渐寻找到一些门路,到最后完全应用的得心应手。由于我负责的这部分是课程设计最初始的部分,所以如果我没有做好,剩下同学的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就需要我认真完成,不能有一点差错。最终,通过我的努力,和同学帮助,我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最后,我们小组成员一起,根据各人在实习以及课程设计过程中所负责工作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07级) 1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3设计内容 3.1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3.2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4设计成果 4.1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4.2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5设计资料

5.1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352km2,平均人口密度3040人/km2。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2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30元。该城市按功能分为五个大区:老市区、新市区、北工业区、南工业区和河西文教区。交通规划调查统计区域的面积为106.32km2,道路长度约120.48km,公共汽车线路为111.88km,平均道路密度为1.13km/km2,平均公汽线路密度为1.05km/km2。全市出行总流量为165.1万人次/d,平均每人每天出行达1.54次以上。全市机动车数量为11964辆,其中货车6800辆、客车3412辆、摩托车1752辆。公共汽车数量1982年为425辆,运营客量可达到70.1万人次/d。建议小汽车方式出行的客流量比例取10%,高峰小时流量比取0.12,该市小汽车的平均载客人数为1.5人。(小汽车方式出行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详细情况见表1~表4。 表1 A市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2 市区内土地利用分布表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学习目的 为了巩固和深入掌握在《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掌握的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交通数据调查采集及现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交通网络规划等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分析庆阳市现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3、庆阳市新区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4、选取其中一条主干道(必须选自己设计的某一条),进行横断面、平面、纵断面线形综合设计。 三、设计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文字说明庆阳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调查所给路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 3、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体系,要求路网间距合理、道路线形顺畅、各级道路宽度符合规范、路网均衡、连通性好。 4、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 (1)基本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设计车速V:40~60km/h; 红线宽度:20-80m(根据自己设计); 车行道横坡:1.5%; 人行道横坡:2%。 (2)标准横断面图(1:100); 平面图(1:1000),内容包括:红线、车行道边线、分隔带、路中心线及

桩号、控制点座标及标高,平曲线要素,交叉口缘石半径,路幅宽度标注等; 纵断面图(纵向1:100,横向1:1000),根据控制点标高,结合周围地形,设计并画出纵断面图。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 3000字以上说明,包括平曲线半径及曲线要素计算书。具体内容应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交通调查图示及说明,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地块道路网设计思路(快、主、次、支路)和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包括平曲线曲线半径和要素的计算过程。 2、图纸 (1)图纸目录1份 (2)道路系统规划图 (3)道路系统分析图(快、主、次、支分析及各条道路横断面设计) (4)标准横断面图(CAD) (5)平面线形图(CAD) (6)纵断面图(CAD) (7)交叉口设计(CAD) 注意事项: 设计成果统一A3、装订成册,包括封面、封底、正文;封面可自行设计,含课程设计名称、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等必备信息。电子稿名称格式:学号姓名.doc。 所有图纸均有统一的图框、图名、图例、比例尺,设计者姓名及日期等。道路系统规划图和平面线形设计图还需指北针。 五、进度要求: 2016年 06 月 27 日9:00前必须上交成果。统一交至授课教师处。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 范 Cod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Passenger Coach Station JGJ 60-99 主编单位: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1999年12 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9]243号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3年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建设部部分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3]285号)的要求,由甘肃省 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 JGJ 60-99,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 60-89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9年10月10日 1 总则 1.0.1 表1.0.3 建筑等级划分 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城建学院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交通规划》 题目: 某地区交通需求预测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3 年06月 24 日 完成时间: 2013 年 06 月28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1) 2.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2) 3. 交通生成预测 (3) 3.1交通生成总量预测 (3) 3.2发生与吸引预测 (4) 4.交通分布预测 (8) 4.1理论知识 (8) 4.2计算过程 (9) 5.交通方式划分 (14) 5.1换算基础资料 (14) 5.2计算过程 (15) 5.3划分结果 (15) 6.交通分配预测 (16) 6.1理论知识 (16) 6.2计算过程 (16) 6.3预测结果 (21) 7.设计小结 (22) 7.1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2) 7.2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认识及看法 (22) 7.3设计收获及感想体会 (22) 参考文献 (24)

1.设计任务 首先对任务书中提供的数据进行交通现状分析;然后选用原单位法、增长率法或交叉分类法对出行产生和吸引进行预测;接下来采用增长系数法或重力模型法对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对于交通方式划分只需按照提供的出行比例等相关数据将出行转化为标准交通量(单位:pcu );最后的交通分配预测可以选择最短路法或多路径交通分配法进行。 1、交通现状分析; 2、出行产生和吸引预测; (1)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可供选择的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或者利用研究对象地区过去的交通量或经济指标等的趋势法和回归分析法。 (2)发生与吸引预测: 可供选择的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等。 3、交通分布预测; 利用调查的现状交通数据,任选一种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设定收敛标准 %3=ε)、底特律法(设定收敛标准%3=ε)、福莱特法(设定收敛标准%3=ε)、 无约束重力模型法并计算未来时段的分布交通量。 4、交通方式划分; 按照提供的出行比例等相关数据将出行转化为标准交通量(单位:pcu ) 5、交通分配预测; 采用非平衡模型中的一种。 6、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设计说明

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设 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某市公路交通客运量成倍增长,原有客运站的规模及运送旅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现拟在该市中心边缘接近火车站附近选址,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总用地面积约23585平方米,主体二层。 基地位于城市干道与环城公路交叉口,西去火车站为1km,地势平坦;规模为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3000人次,日发车量80辆,停车场驻车40辆,该站的规模按三级客运站的要求进行设计。科学、合理地组织客流、车流和货流的进出站路线,确保旅客安全、快捷、方便地乘车。 二、设计依据 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60—99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地形图三、总平面设计 在该建筑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协调,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结合默契,形成优美的生态景观。 结合市政绿化用地设置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为2400平方米,成为防止旅客进出车站人流过大,对城市交通造成阻碍的缓冲带。硬质广场为旅客进入主站房的主要集散广场,休闲广场为旅客及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 在交通组织设计上进出口道路分别设在主站房西侧,使进出车辆互不干扰,车辆在车站内的行驶线形更加合理,更为流畅。室外停、发车场用地设置北面,洗车台、安检台及检修车间按流程进行线型布置,设在停车场东侧。 基地内建筑可四面环行,符合总平面的消防要求。 四、建筑设计 建筑形体上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立面,空间张驰有度。 1.平面设计 结合现有场地条件及相临道路环境,将主体置于场地前区,同时退出充足的场地以结合城市绿地设计。单体在沿主干道方向衍生将建筑主体融合于整体场地环境中,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