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试题

《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试题

《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试题
《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试题

《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12*2分/个=24分)

1.电器元件一般有两套保护,若主保护未动作,还有一套是后备保护

2.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称为过电流保护

3.电流继电器的反馈电流和动作电流的比值成为反馈系数

4.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按阶梯原则选择。

5.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回路、逻辑回路、执行回路三部分组成

6.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应动作的时候动作

7.电流速断保护,即第一段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本条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规定的,其灵敏性是由保护的范围表征的

8.按阶梯时限保护的原则,越靠近电源端的短路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长

9.距离保护是反映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10.全阻抗继电器的缺点是没有方向性

11.输电线路纵差保护的范围是线路全长,故障的切除时间为零(瞬时动作)

12.比率差动特性的启动电流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13.单相自动重合闸选项的作用选出故障相

14.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当I O =I B -I A,则A B U U U -=0

15.线路的纵差保护是反应首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所以它不反映相外保护

16.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含有大量的直流分量,还有大量的谐波分量,其中以二次谐波为主

17.发电机正常运行,三次谐波电压机端电压大于中性点量。

18.母线保护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

19.微机保护的基本算法是计算被测电气量的幅值和相位

20.微机保护中从某一采集信号内,提出有用信号的过程叫做滤波

二、问答题(6*6分/个=36分)

1、什么叫继电保护装置,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安装在被保护元件上,反应被保护元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作用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保护;

基本任务:(1) 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受破坏,保证其它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 对不正常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

2、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的定义

答: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称为动作电流或起动电流;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值,称为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3、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的定义?为什么要采用最大灵敏角?

答:起动阻抗随着测量阻抗相角的变化而改变,当测量阻抗相角等于整定阻抗的相角时,起动阻抗最大,保护范围最大,继电器最灵敏,称为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当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采用最大灵敏角以便继电器工作在最灵敏的条件下

4、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动作跳闸的条件是什么?如果通道遭到破坏,当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保护的工作会受到何影响?

答: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动作跳闸的条件是:故障时,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方向元件判别为正向故障、且在通道配和延时时间到后未收到线路对侧保护发出的高频闭锁信号时跳闸;如果通道遭到破坏,当内部故障时,保护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可以跳闸;外部故障时,保护的工作会受到影响,远故障端的保护不能收到高频闭锁信号而误跳闸。

5、变压器纵差保护中的不平衡电流包括哪些?

答:(1) 变压器励磁涌流(当变压器空载投入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变压器励磁回路可能出现数值很大的励磁电流,该电流称为励磁涌流)

(2) 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3) 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

(4) 两侧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5) 变压器带负荷调整分接头

6、发电机负序反时限电流保护的含义,为什么采用这种保护?

答:发电机允许负序过电流的时间t是随着负序电流I2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I2大时,允许发电机运行的时间段,I2小时,允许发电机运行的时间长,这种变化特性称为反时限特性。因为这样的配合可以保证在发电机还没有达到危险状态时就把发电机切除。

7、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

答: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8、电流速断保护为什么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因为要保护选择性)

答:因为电流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的,同时为了保证其选择性,启动电流还引入了一个可靠系数,所以不能保证线路全长

9、为什么要采用重合闸?经济效果有哪些?

答:当线路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后,电弧即可熄灭,故障点的绝缘强度重新恢复,这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的供电,需要设置自动重合闸,当断路器跳闸后,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合闸;

经济效果有: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纠正断路器的误跳闸

10、重合闸的前加速和后加速的定义

答:前加速: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靠近电源端的保护无选择性瞬间动作,然后进行重合;后加速: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动作,然后进行重合。

11、大型变压器的主要故障有哪些?通常装设的保护有哪些

答:油箱内故障:各绕组之间的相间短路;各绕组通过外壳发生的接地故障;单相

绕组部分线匝之间的匝间短路

油箱外故障:套管或引出线之间的相间短路;绝缘套管闪络或破坏,引出线通过外壳,而发生的接地故障

通常装设的保护:主保护(包括瓦斯保护和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后备保护,其他保护

12、微机保护的硬件有哪几部分组成及各自作用。

答:(1)数据采集单元:将模拟输入量准确的转化为微机能够识别的数字量(2)数据处理单元:将数据采集单元输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完成各种继电保护的测量、逻辑和控制功能。

(3)开入/开出系统:完成各种外部开关量输入以及人机对话功能;保护的出口跳闸、信号显示、打印、报警等功能。

(4)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的通信联系

(5)电源模块:将直流逆变为交流,再把交流整流为微机系统所需要的直流电压,增加直流电源的抗干扰能力。

13、发电机的纵差保护与横差保护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特点?

答:纵差保护:(1)反应定子内部相间短路:动作于跳闸

(2)反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动作于信号横差保护:利用反应两个支路电流之差的原理,可实现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保护;特点:只装设一个电流互感器和一个继电器

三、计算题(2*20分/个=40分)

1、如图所示,在110kV输电线路中,线路AB的负荷电流为335A, 负荷电流功率因数为cos =0.8, Kzq=1.5; Kfh=1.15,Kk’=0.85;Kk=1.25。其余参数见附图。计算:线路AB的零度接线相间方向阻抗距离A保护一段、三段动作值(无需校验)。其中:阻抗继电器最大动作灵敏角为: 75度;系统阻抗为:Xs=9.5欧姆;单位线路长度的阻抗为: x1=0.4(欧姆/公里);电流互感变比为N LH=1200/5。

110KV 25KM 36KM 18KM

解:(1)距离保护一段动作值整定

)(5.8254.085.0''.Ω=??==AB k A dz Z K Z

)(86.1100

10110512005.83.''..Ω=??=?=YH LH A dz J A dz N N Z Z

(2)距离保护三段动作值

)(62.1703

335101109.09.03max ..max ..Ω=???==AB f N AB f I U Z

全阻抗动作值:

)(13.795

.115.125.162.1703max

...Ω=??=??=zq fh K AB f A dz K K K Z Z

方向阻抗动作值:

087.36)8.0arccos(==f ?

)(6.100)

87.3675cos(13.79)cos(0.*

.Ω=-=-=f d A dz A dz Z Z ?? )(95.2110010110512006.1003*.*..Ω=??=?

=YH LH A dz J A dz N N Z Z

2、如图所示,在110KV 输电线路中,线路BC 的负荷电流为230A,系统阻抗为:Xs=2.5欧姆,单位线路长度的阻抗为:X=0.4(欧姆/公里), I,II,III 段电流保护可靠系数Kk’=1.25; Kk’’=Kk=1.15; 自启动系数Kzq=1.5; 返回系数Kh=0.85。计算:线路BC 的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动作值与动作时间。

20KM 25KM 34KM 30KM 1.5s

解:(1)线路BC 的速断保护

为保证选择性,按躲开线路BC 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I d (3).C.max 整定速断动作值:

)(1.35.203/110)4.0254.0205.2(3/110)

()3(max ..KA Z Z Z E

I BC AB s C d ==?+?+=

++= )(87.3)3(max ..''.KA I K I C d k B dz =?= 动作时间:s t B 0'=

(2)线路BC 的限时电流速断动作值:

与下条线路电流速断动作值'.C dz I 配合:

)(86.1)3(max ..''.KA I K I D d k C dz ==

)(14.2)('.''''.KA I K I C dz k B dz =?= 动作时间:s t B 5.0''=

(3)线路BC 的过电流保护动作值:

)(76.46623085

.05.115.1)(max ...A I K K K I C f h zqd

K B dz =??=??= 动作时间:

s t

t t t t t t E D C B 35.035.132=?+=?+=?+=?+=

3、在双电源系统中,负荷潮流方向、馈电线路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如图所示。问:(1)输电线路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2)哪些线路过电流保护必须安装功率方向元件?(3)在给定潮流方向的情况下,线路Lab,Lbc 上功率方向元件的动作行为如何?

解:(1)按阶梯时间特性计算保护1—4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

考虑电源E M 单独作用时,保护8为其末端线路保护,以其为基准进行计算: s t t t 25.05.183=+=?+= s t t t t t t t 5.2},,m a x {37631=?+=?+=

考虑电源E N 单独作用时,保护5为其末端线路保护,以其为基准进行计算: s t t t 5.15.0152=+=?+= s t t t t t t t 5.2},,m a x {77624=?+=?+=

(2)必须安装功率方向元件的过电流保护

a.母线A 出线的保护:保护5为负载线路保护,则保护1不需设置功率方向元件。

b.母线C 出线的保护:保护8为负载线路保护,则保护4不需设置功率方向元件。

c.母线B 出线的保护:

保护3,7的动作时间相等,均为最大动作时间,s t t t 273max ===

则保护2,3均需设置功率方向元件(方向标于图中,与保护正方向相同)。 (说明:由于保护7为负载线路保护,则该线路故障时,由于保护2动作时间小于保护7动作时间,保护2失去选择性误跳闸;保护3,7的动作时间相等,将同时动作跳闸,即保护3失去选择性误跳闸;为保证选择性,保护2,3需设置功率方向元件。)

保护6,7为负载线路保护,则保护6,7不需设置功率方向元件。

(3)给定潮流方向下功率方向元件动作行为分析

a.线路Lab 上潮流方向与保护2动作正方向相反:保护2功率方向元件不动作。

b.线路Lbc 上潮流方向与保护3动作正方向相同:保护3功率方向元件动作;但此时保护3电流元件不动作,因此方向性电流保护不动作。

考试时间:5月6号(周二)下午2:00~4:00

考试地点:待定

友情提示:带上计算器

整理者:刘思宇、周泽友

20XX 年4月25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_特殊教育概论___ __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智力落后(我国)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3)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2, 2、超常儿童 是由下列三种主要的心理品质构成和相互促进的:一是中上等以上的智力,二是较高的创造力,三是强烈的动机与责任感。 3、癫痫 癫癎俗称羊癲疯,是脑部未能对神经细所释放出来的电流作有效的控制而突然引的抽搐现象。 4、学习困难(我国) 智力正常~学习成绩明显不良~学习效果不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儿童就是学习障碍儿童。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C; 2、C ; 3、C; 4、D; 5、B; 6、C; 7、D; 8、A; 9、A;10、A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 1、简述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点 ,每要点2分,

,1,固着性行为 ,2,自我刺激性行为 ,3,自伤性行为 ,,,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2、简述多重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环境模式及课程设置。 环境模式是着眼于多障儿童未来实际活动范围及其涉及到的真实生活环境进行教育训练的模式。,4, 多障儿童大多是严重障碍儿童~他们最基本的和最有可能实现的需要是日常生活自理~所以从他们开始接受教育训练起~教育内容就来自于现实生活~培养的目标就是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相应的课程设置如衣、食、住、行、交流、休闲娱乐、安全防范和应急求助等~对 1 这些方面发展比较好的~还可以进行职业教育~掌握生存技能。实践中~教师或治疗师要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了解儿童现实发展水平~然后同样在真实环境中训练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技能。,4, 3、简述特殊儿童职业教育的内容。 培养职业意识,3, 是职业探索,3, 就业准备,2 4、简述“十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基本目标。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3,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3, 办好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 四、论述题(28分,每题14分)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pdf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的T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试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 解:取T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q=60kN/m,2q=40kN/m,机翼重1p=45kN,发动机重2p=20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 偶矩M=。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F F F, 求:A,D处约束力. 12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求杆CD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端采用铰链约束,B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在节点E和G上分别作用载荷 F=10kN,G F=7 kN。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E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又EC=CK=FD=DM

2-2 杆系由铰链连接,位于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所示。在节点D沿对角线LD方向作用力D F。在节点C沿CH边铅直向下作用力F。如铰链B,L和H是固定的,杆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

《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

《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 《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位儿童说话时常出现倒句、破句、主语缺损等现象,使用的词汇不及同龄儿童,该儿童可能属于语言发展迟缓。 2、脑瘫儿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让他们在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在护理和治疗方面需要多学科合作。韦克斯勒。 4、通过讲故事、木偶剧等活动让普通儿童了解残疾儿童的障碍和感受,这是体验学习。 5、听障是否导致聋哑取决于障碍程度、障碍发生的年龄及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 6、大多数盲人能及时避开障碍物,这是因为他们具有障碍感觉。 7、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 8、视障学生思维的两个特点是概念不完整、不准确和思维活动发展比明眼儿童落后。 9、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智障者流行率为2.27%;性别上的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 10、画人测验属于常用的智力诊断工具。 11、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_原则。 1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对残疾或特殊儿童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通过医疗清除通过医疗清除儿童内部不利条件 13、理疗师侧重于对脑瘫儿童进行下肢及大肌肉群的训练。 14、随班就读是引导现有学校迈向全纳性学校的一种策略 15、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是工读学校。 16、认知行为矫正法包括多种具体的技术方法,其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有实用价值的是自我监督训练法和自我指导训练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动力型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学习动机出现偏差而引起学习困难 2、任务分析法,就是将对学习者而言复杂的“总任务”分解成能够被其接受的多个简单的“分任务”。 3、填平补缺充实法,387页 4、资源教室方案

应用数理统计试题库

一 填空题 1 设 6 21,,,X X X 是总体 ) 1,0(~N X 的一个样本, 26542321)()(X X X X X X Y +++++=。当常数C = 1/3 时,CY 服从2χ分布。 2 设统计量)(~n t X ,则~2X F(1,n) , ~1 2 X F(n,1) 。 3 设n X X X ,,,21 是总体),(~2 σu N X 的一个样本,当常数C = 1/2(n-1) 时, ∑-=+-=1 1 212 )(n i i i X X C S 为2σ的无偏估计。 4 设)),0(~(2σεε βαN x y ++=,),,2,1)(,(n i y x i i =为观测数据。对于固定的0x , 则0x βα+~ () 2 0201,x x N x n Lxx αβσ?? ? ?- ???++ ??? ?????? ? 。 5.设总体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2,2,, 为样本,则λ的矩估计值为?λ = 。 6.设总体2 12~(,),,,...,n X N X X X μσ为样本,μ、σ2 未知,则σ2的置信度为1-α的 置信区间为 ()()()()22 2212211,11n S n S n n ααχχ-??--????--???? 。 7.设X 服从二维正态),(2∑μN 分布,其中??? ? ??=∑??? ? ??=8221, 10μ 令Y =X Y Y ???? ??=???? ??202121,则Y 的分布为 ()12,02T N A A A A μ??= ??? ∑ 。 8.某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如下表(设指标越大越好): 表2 极差分析数据表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A 卷 第 1页 蚌埠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理论力学Ⅱ》期末考试试题(A )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2012级土木工程班、2012级水利水电班、2012级车辆工 程班 2、本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 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3.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系的动 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 )4.刚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这3个力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 ( )5.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建立的坐标系x ,y 轴一定要相互 垂直。 ( )6.一空间任意力系,若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 程最多只有3个。 ( )7.刚体的平移运动一定不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 )8.说到角速度,角加速度,可以对点而言。 ( )9.两自由运动质点,其微分方程完全相同,但其运动规律不一定相同。 ( )10.质点系总动量的方向就是质点系所受外力主矢的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平面力系对一点A 的主矩等于零,则此力系 。 A.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 B.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 C.一定平衡 D.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 2.刚体在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其中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四个力的作用线 。 A.一定通过汇交点 B.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一定不通过汇交点 D.可能通过汇交点,也可能不通过汇交点 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A.变形体 B.刚体 C.刚体系统 D.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 4.在点的复合运动中,牵连速度是指 。 A.动系原点的速度 B.动系上观察者的速度 C.动系上与动点瞬时相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 D.动系质心的速度 5.设有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 和B ,在同一段时间内,A 作水平移动,B 作铅直移动,则 两物体的重力在这段时间里的冲量 。 A.不同 B.相同 C.A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D.B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三、计算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质量为 100kg 的球,用绳悬挂在墙壁上如图所示。平衡时绳与墙壁间夹角为 30°,求墙壁反力和绳的张力 2.某三角拱,左右两个半拱在C 由铰链连接,约束和载荷如图所示,如果忽略拱的重量,求支座A 和B 的约束反力。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特殊教育概论》试题答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教育诊断中,可作为筛选工具使用的是() A、画人测验 B、麦卡锡儿童智力量表 C、中国比内智力量表 D、韦氏量表 2.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8年 C、1992年 D、1994年 3.资源教室的方案要求: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时间同在普通班学习的时间相比是() A、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 B、大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 C、时间相等 D、由资源教师确定 4.“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而不止考虑学生残障的补偿”。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 A、支持性 B、个别性 C、统合性 D、暂时性 5.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 A、2-3名 B、2-4名 C、2-5名 D、2-6名 6.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睛看东西,这是一种() A、合作学习 B、伙伴教学 C、体验性学习 D、个别化教学 7.学习困难学生与弱智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 A、年龄 B、智力水平 C、体力 D、个性特点 8.先天愚型最普遍的情形是() A、第21对染色体异常C、第23对染色体异常 B、第22对染色体异常D、第20对染色体异常 9.按照我国弱智分级标准,“二级智力残疾”属于()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10.智力残疾定义中所说的“智力发育期”指的是() A、3岁以前 B、6岁以前 C、12岁前 D、18岁以前 11.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缺氧 C、德国风疹 D、有害物质的影响 12.弱智儿童记忆缺陷主要表现在()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以上都是 13.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频率是() A、500-1000HzC、500-3000Hz B、500-2000HzD、500-4000Hz 14.将“五(wu)”读成“胡(hu),是构音障碍中的”() A、替代现象 B、省略现象 C、扭曲现象 D、添加现象 15.使用假声说话是属于() A、构音问题 B、音调问题(声音高低失常、假声、破裂声) C、音量问题(声音强弱不当)) D、音质问题(声音特征奇特,气息声、嘶哑声、鼻音过多、缺乏鼻音) E、音变异常(声音高低强弱变化异乎寻常) 16.“失去知觉、虚脱、全身惊厥”意味着癫痫的() A、小发作 B、大发作 C、精神运动性发作 D、以上都不对 17.在下列各种运动项目中容易引起哮喘发作的运动是() A、长跑 B、短跑 C、体操 D、体操 18.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3秒-30秒的是() A、小发作 B、大发作 C、精神运动性发作 D、以上都不是 19.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必须经由() A、由班主任老师决定 B、由学校决定 C、须经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 D、由学生本人决定 20.一般在普通班,每班可以有随班就读学生() A、0-1人,最多不超过2个 B、1-2人,最多不超过3人

应用数理统计试题

应用数理统计复习题 1.设总体~(20,3)X N ,有容量分别为10,15的两个独立样本,求它们的样本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3的概率. 解:设两样本均值分别为,X Y ,则1~(0,)2 X Y N - (||0.3)(0.424)(0.424)0.328P X Y -<=Φ-Φ-= 其中(01)θθ<<为未知参数,已知取得了样本值1231,2,1x x x ===,求θ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 解:(1)矩估计:2 2 22(1)3(1)23EX θθθθθ=+?-+-=-+ 14 (121)33 X =++= 令EX X =,得5?6 θ=. (2)最大似然估计: 2 2 5 6 ()2(1)22L θθθθθθθ=??-=- 45ln() 10120d d θθθθ=-= 得5?6 θ= 3. 设某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但它的数学期望μ和方差2 σ均未知,抽查10件,测得重量为i X 斤10,,2,1Λ=i 。算出 10 11 5.410i i X X ===∑ 10 21 () 3.6i i X X =-=∑ 给定检验水平0.05 α=,能否认为该厂产品的平均重量为5.0斤? 附:t 1-0.025(9)=2.2622 t 1-0.025(10)=2.2281 t 1-0.05(9)=1.8331 t 1-0.05(10)=1.8125 解: 检验统计量为0 | |/X T S n m -=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2t = = 1/2 0.975(1)(9) 2.26222t n t a - -==> 所以接受0H 。 4.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A 有3个水平,每个水平各做4次重复实验,完成下列方差分析表,在显著水平0.05α=下对因素A 是否显著做检验。 解: 0.95(2,9) 4.26F =,7.5 4.26F =>,认为因素A 是显著的. 5. 现收集了16组合金钢中的碳含量x 及强度y 的数据,求得 0.125,45.7886,0.3024,25.5218xx xy x y L L ====,2432.4566yy L =. (1)建立y 关于x 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01 ???y x ββ=+; (2)对回归系数1β做显著性检验(0.05α=). 解:(1)1 25.5218 ?84.39750.3024 xy xx l l β== = 01 ??35.2389y x ββ=-= 所以,?35.238984.3975y x =+ (2)1?2432.456684.397525.5218278.4805e yy xy Q l l β=-=-?= 2 278.4805 ?19.8915214 e Q n σ ===- ? 4.46σ ==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B

工程力学(Ⅱ)期终考试卷(A ) 专业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分 25 15 15 20 10 15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杆AB 绕A 轴以=5t ( 以rad 计,t 以s 计) 的规律转动,其上一小环M 将杆AB 和半径为 R (以m 计)的固定大圆环连在一起,若以O 1 为原点,逆时针为正向,则用自然法 表示的点M 的运动方程为_Rt R s 102 π+= 。 2. 平面机构如图所示。已知AB //O 1O 2,且 AB =O 1O 2=L ,AO 1=BO 2=r ,ABCD 是矩形板, AD =BC =b ,AO 1杆以匀角速度绕O 1轴转动, 则矩形板重心C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 为v =_ r _,a =_ r 。 并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3. 两全同的三棱柱,倾角为,静止地置于 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相等的圆盘与滑块分 别置于两三棱柱斜面上的A 处,皆从静止释放, 且圆盘为纯滚动,都由三棱柱的A 处运动到B 处, 则此两种情况下两个三棱柱的水平位移 ___相等;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因为_两个系统在水平方向质心位置守恒 。 4. 已知偏心轮为均质圆盘,质心在C 点,质量 为m ,半径为R ,偏心距2 R OC =。转动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若将惯性力系向O 点简化,则惯性 力系的主矢为_____ me ,me 2 ;____; 惯性力系的主矩为__2 )2(22α e R m +__。各矢量应在图中标出。 5.质量为m 的物块,用二根刚性系数分别为k 1和k 2 的弹簧连接,不计阻尼,则系统的固有频率 为_______________,若物体受到干扰力F =H sin (ωt ) 的作用,则系统受迫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系统将发生共振。 二、计算题(本题15分)

2009-2010第一学期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试卷(含答案)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试卷 2009—2010学年第 一 学期 注意事项: 1. 适用学生: 此试卷供统招本科学生使用 2. 考试方式: 闭卷 3. 考核时间: 100分钟 4. 总 分: 100分 一、名词解释(总分20分,每小题5分) 1 .特殊儿童 2.随班就读 3.智力障碍 4.听觉障碍 二、简答题(总分56分,每小题8分) 1.简述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 2.简述瀑布式安置体系及其特点。

第 1页共 5页 3.简述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 4.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 5.简述多动症状的表现。 6.沟通障碍的教学策略。 7.列举特殊教育专业方向的5本著作(包括作者、出版社或出版日期)。

第2页共 5页 四、材料分析题(总分24分,每题12分) 1.阅读材料:12岁的小军有一大“爱好”就是咬衣角、红领巾、被角 等一切有角的织物。他在家里咬,在学校也要咬;紧张时要咬,无聊时还要咬;上课时要咬,睡觉时依然要咬。小军自己对于曾经出现过的行为似乎并无印象,也不知道这里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这个咬东西的“爱好”,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小军出生一个幸福的家庭,又是家里的唯一的孙子,爷爷、奶奶、姑姑、叔叔都很宠爱他。4岁时,父母发觉他语言发展迟滞,带他去医院检查,拍CT片,才发现小军的左右半脑发育不平衡,有中等的智力障碍。2~4岁时,小军由外公、外婆抚养,每晚都与老人同睡,老人对他更为溺爱。后来外婆去世,外公搬来和他父母同住,小军这才与父母一起睡。住房条件改善后,他也长大了,父母安排小军自己睡一个房间。可能是害怕,开始时,孩子总是先要拉住父母的衣角才能安心入睡。后来逐渐养成临睡前即使不害怕,也要咬着手帕或被角才能睡着的坏习惯。 小军随班就读一年后,进入辅读学校学习。老师发现他情绪不稳定,对各类刺激的反应都较强烈;性格固执、任性,遇到挫折,易焦虑、发怒,易放弃;在学校也经常咬衣领或红领巾,往往咬个不停,频率极高。老师进一步观察发现,小军咬衣角行为的出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无所事事时;二是紧张、恐惧或焦虑时。这种刻板行为出现的频率约为每30分钟4~5次。老师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他在家时也经常咬东西,其频率:无聊时7~8次/小时;焦虑时5~6次/小时。 回答问题: ①分析小军咬东西这一不良刻板行为的成因。(4分) ②请您为小军这一行为制订一份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8分)

北航2010应用数理统计考试题及参考解答

北航2010《应用数理统计》考试题及参考解答 09B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0,4)N ,而12 15(,,)X X X 是来自X 的样本,则22 110 22 11152() X X U X X ++=++服从的分布是_______ . 解:(10,5)F . 2,?n θ是总体未知参数θ的相合估计量的一个充分条件是_______ . 解:??lim (), lim Var()0n n n n E θθθ→∞ →∞ ==. 3,分布拟合检验方法有_______ 与____ ___. 解:2 χ检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 4,方差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 . 解:推断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是否显著. 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 βX ε中,β的最小二乘估计?β的协方差矩阵?βCov()=_______ . 解:1?σ-'2Cov(β) =()X X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总体~(1,9)X N ,129(,, ,)X X X 是X 的样本,则___B___ . (A ) 1~(0,1)3X N -; (B )1 ~(0,1)1X N -; (C ) 1 ~(0,1) 9X N -; (D ~(0,1)N . 2,若总体2(,)X N μσ,其中2σ已知,当样本容量n 保持不变时,如果置信度1α-减小,则μ的 置信区间____B___ . (A )长度变大; (B )长度变小; (C )长度不变; (D )前述都有可能. 3,在假设检验中,就检验结果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B___ . (A )拒绝和接受原假设的理由都是充分的; (B )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是充分的,接受原假设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C )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接受原假设的理由是充分的; (D )拒绝和接受原假设的理由都是不充分的. 4,对于单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设T S 为总离差平方和,e S 为误差平方和,A S 为效应平方和,则总有___A___ .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卷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 卷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 用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140401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140401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在教育诊断中,可作为筛选工具使用的是 ( ) A、画人测验 B、麦卡锡儿童智力量表 C、中国比内智力量表 D、韦氏量表 2.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 ( ) A、1986 年 B、1988 年 C、1992 年 D、1994 年 3.资源教室的方案要求: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时间同在普通班学习的时间相比是() A、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 B、大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 C、时间相等 D、由资源教师确定 4.“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而不止考虑学生残障的补偿”。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 A、支持性 B、个别性 C、统合性 D、暂时性 5.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 A、2-3 名 B、2-4 名 C、2-5 名 D、2-6 名 6.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睛看东西,这是一种() A、合作学习 B、伙伴教学 C、体验性学习 D、个别化教学 7.学习困难学生与弱智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 A、年龄 B、智力水平 C、体力 D、个性特点 8.先天愚型最普遍的情形是() A、第 21 对染色体异常 C、第 23 对染色体异常 B、第 22 对染色体异常 D、第 20 对染色体异常 9.按照我国弱智分级标准,“二级智力残疾”属于()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10.智力残疾定义中所说的“智力发育期”指的是() A、3 岁以前 B、6 岁以前 C、12 岁前 D、18 岁以前 11.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缺氧 C、德国风疹 D、有害物质的影响 12.弱智儿童记忆缺陷主要表现在()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以上都是 13.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频率是() A、500-1000Hz C、500-3000Hz B、500-2000Hz D、500-4000Hz 14.将“五(wu)”读成“胡(hu),是构音障碍中的”() A、替代现象 B、省略现象 C、扭曲现象 D、添加现象 15.使用假声说话是属于() A、构音问题 B、音调问题(声音高低失常、假声、破裂声)

2012大连理工理论力学期末考试(A卷)2013.1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 试卷: A 考试形式:闭卷 授课院系: 力学系 考试日期:2013年1月17日 试卷共6页 一、简答题,写出求解过程 (共25分,每题5分). 1.(5分)图示定滑轮A 质量为 2m ,半径为2r ,动滑轮B 质量为m ,半径为r ,物块C 质量为m 。细绳不可伸长,当物块C 的速度为v 时,试求系统对A 轴的动量矩。 2.(5分)图示两杆完全相同,长度均为l ,B 处铰接,在A 端施加水平力F ,杆OB 可绕O 轴转动,在杆OB 上施加矩为M 的力偶使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不计杆重和摩擦,设力F 为已知,试利用虚位移原理求力偶矩M 的大小。 题一.2图 题一.1图

3.(5分)求图示平面对称桁架CE 杆的内力。 4.(5分)图示均质杆AB ,BC 质量均为m ,长度均为l ,由铰链B 连接,AB 杆绕轴A 转动,初始瞬时两杆处于水平位置,速度为零,角加速度分别为1α和 2α,试将此瞬时惯性力向各杆质心简化。(求出大小,并画在图上) 5.(5分)图示机构由连杆BC 、滑块A 和曲柄OA 组成。已知OB =OA =0.1m ,杆BC 绕轴B 按t 1.0=?的规律转动。求滑块A 的速度及加速度。 题一.4图 α 题一.3图 题一.5图

二、(15分)组合结构如图所示,由AB ,CB ,BD 三根杆组成,B 处用销钉连接,其上受有线性分布载荷、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kN 10=F ,kN/m 6=q , m kN 20?=M ,若不计各杆件的自重,求固定端A 处的约束反力。 三、(15分)图示曲轴各段相互垂直,处于水平面内,在曲柄E 处作用一铅垂方向力F =30kN ,在B 端作用一力偶M 与之平衡。已知AC = CG =GB =400mm ,CD =GH=DE =EH =200mm ,不计自重,试求力偶矩M 和轴承A ,B 处的约束力。 题二图

北航数理统计期末考试题

材料学院研究生会 学术部 2011 年12 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一、(6 分,A 班不做)设x1,x2,?,x n是来自正态总体N( , 2) 的样本,令 2(x1 x2) T (x3 x4)2 (x5 x6)2 , 试证明T 服从t-分布t(2) 二、( 6 分, B 班不做 ) 统计量F-F(n,m) 分布,证明 1的 (0< <1)的分位点x 是1。 F F1 (n,m) 。 三、(8分)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其中1,是位置参数。x1,x2,?,x n是来自总体X 的简单样本, 试求参数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 四、(12分)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1x exp ,x p(x; ) 0 , 其它 其中, 已知,0, 是未知参数。x1,x2,?,x n 是来自总体X 的简单样本。

1)试求参数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2) 是否为的有效估计?证明你的结论。 五、(6分,A 班不做)设x1,x2,?,x n是来自正态总体N( 1, 12) 的 简单样本,y1,y2,?,y n 是来自正态总体N( 2, 22) 的简单样本,且两样本相互独立,其中1, 12, 2, 22是未知参数,1222。为检验假设H0 : 可令z i x i y i, i 1,2,..., n ,1 2 , 1 2, H1 : 1 2, 则上述假设检验问题等价于H0 : 1 0, H1: 1 0,这样双样本检验问题就变为单检验问题。基于变换后样本z1,z2,?,z n,在显著性水平下,试构造检验上述问题的t-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拒绝域。 六、(6 分,B 班不做)设x1,x2,?,x n是来自正态总体N( 0, 2) 的简单样本,0 已知,2未知,试求假设检验问题 H0: 202, H1: 202的水平为的UMPT。 七、(6 分)根据大作业情况,试简述你在应用线性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八、(6 分)设方差分析模型为 总离差平方和 试求E(S A ) ,并根据直观分析给出检验假设H0 : 1 2 ... P 0的拒绝域形式。 九、(8分)某个四因素二水平试验,除考察因子A、B、C、D 外,还需考察 A B ,B C 。今选用表L8(27 ) ,表头设计及试验数据如表所示。试用极差分析指出因子的主次顺序和较优工艺条件。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

一.平面桁架问题 (1) 求平面桁架结构各杆的内力,将零力杆标在图中。已知P , l ,l 2。(卷2-4) (2)已知F 1=20kN ,F 2=10kN 。 ①、计算图示平面桁架结构的约束力;②、计算8杆、9杆、10杆的内力(卷4-3)。 (3)求平面桁架结构1、2、3杆的内力,将零力杆标在图中。已知P =20kN ,水平和竖杆长度均为m l 1 ,斜杆长度l 2。(卷5-4) (4) 三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 1=10 kN ,F 2=F 3=20 kN ,。试求桁架8,9,10杆的内力。 (卷6-3) (5)计算桁架结构各杆内力(卷7-3)

(6)图示结构,已知AB=EC,BC=CD=ED=a=0.2m,P=20kN,作用在AB中点,求支座A和E的约束力以及BD、BC杆的内力。(卷5-2) 二.物系平衡问题 (1)图示梁,已知m=20 kN.m,q=10 kN/m , l=1m,求固定端支座A的约束力。(卷1-2) (2)如图所示三铰刚架,已知P=20kN,m=10kN.m,q=10kN/m不计自重,计算A、B、C 的束力。(卷2-2) (3)图示梁,已知P=20 kN , q=10kN/m , l=2m ,求固定端支座A的约束力。(卷3-2) (4)三角刚架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力偶矩为M ,求支座A和B 的约束力。(卷3-3)

(5)图示简支梁,梁长为4a ,梁重P ,作用在梁的中点C ,在梁的AC 段上受均布载荷q 作用,在梁的BC 段上受力偶M 作用, 力偶矩M =Pa ,试求A 和B 处的支座约束力。(卷4-1) (6)如图所示刚架结构,已知P =20kN ,q =10kN /m ,不计自重,计算A 、B 、C 的约束力。(卷4-2) (7)已知m L 10=,m KN M ?=50,?=45θ,求支座A,B 处的约束反力(卷9-2) (8)已知条件如图,求图示悬臂梁A 端的约束反力。(卷9-3)

适用试卷号:1373(闭卷)《特殊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试卷号:1373 特殊教育概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题,并举例说明 1.支持性教育:以支持为特征的特殊教育可以简称为"支持性教育"。 2. 安置诊断:安置诊断是确认一个儿童是否属于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以及相应的身心特征,据此为他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安置。 3. 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 4.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一份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定,它记载了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学目标等。 5. 特殊教育最佳实践:对我国特殊教育实践形态通过组织效益进行持续组织效益的评估,通过对四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投入一产出"比较,合理调整学生和团队成长的效益与财务与内部过程的效率的关系,以寻求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案。 二、简述题 6.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隐性障碍的看法。 答:答:隐性障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概念。 第一种看法是相对与有明显外观的残损而言的"内隐"障碍。一些心智发展障碍的儿童被称为"隐性障碍"。例如一些自闭症儿童"仪表堂堂"并不符合许多人的"残疾观",但是他表现出来的严重社交障碍、刻板行为等被认为是"内隐"的障碍。 第二种看法是"隐性障碍"是发病机理不明的儿童。这种看法的局限性在于,目前许多障碍性障碍儿童发病原因和机理不清,例如目前人类对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处于假设阶段,尚不能被确认。对2/3 左右的智力障碍儿童的病因不明,学习障碍儿童的发病机理也在缺乏定论的讨论之中。 第三种看法是"隐性障碍"是鉴定诊断不明确的一部分儿童。目前由于对许多症状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尤其是儿童时期,对身心发育过程、对智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诊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目前最权威的智力测验工具,对4 岁以下的儿童智力测评缺乏可靠性,因此,对婴幼儿的测评采用了比较笼统的"发育商",许多测评工具仅具有"筛查"的水平,这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三早"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四种看法是"隐性障碍"是指处于发展性障碍诊断点边缘的"边缘落后儿童"。这是提出"隐性障碍"概念的一个重要理由。 第五种看法是"隐性障碍"是相对于法律儿童没有被明确认定为"残疾"的有障碍的儿童。例如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表述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昕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修改之前的残疾人保障法认定的残疾为5 类,修改之后,将言语残疾从听力语言残疾中单列一类,最后还有一个"其他残疾"的表述为"隐性障碍"留下的余地。 国际社会也有对"隐性障碍"的讨论。国外的对"隐性障碍"采用的术语是invisible disabilities 。它的含义是指不能被明显观察的精神或身体状态的障碍。提出该概念的学者认为,根据对残障文献的回顾,这些文献讨论了显性障碍(残疾)可见的因素及其影响,由于它体现出了欺辱和羞耻感,因而影响到当事人的自我印象和自我认同等,因而许多人对不可见的因素也羞于说出,这是造成隐性障碍的原因。由于隐性障碍最终影响到健康、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运作,学者提出"羞耻响应模式" (shame response modeD 来解释"隐性障碍,这个模式涉及到一些慢性病人和沟通障碍的人员的行为方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影响残障人和非残障人之间关系的一些无法理解的反应。国外关于隐性障碍的讨论,关系到隐蔽的心理及病理因素与一种社会文化因素的一种互动模式。 7.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谈谈特殊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特色。

应用数理统计试题

应用数理统计复习题 1.设总体,有容量分别为10,15的两个独立样本,求它们的样本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3的概率. 解:设两样本均值分别为,则 2. 设总体具有分布律 1 2 3 其中为未知参数,已知取得了样本值,求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 解:(1)矩估计: 令,得. (2)最大似然估计: 得 3. 设某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但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均未知,抽查10件,测得重量为斤。算出 给定检验水平,能否认为该厂产品的平均重量为5.0斤? 附:t1-0.025(9)=2.2622 t1-0.025(10)=2.2281 t1- 0.05(9)=1.8331 t1-0.05(10)=1.8125 解: 检验统计量为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 所以接受。 4.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有3个水平,每个水平各做4次重复实验,完成下列方差分析表,在显著水平下对因素是否显著做检验。 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和F比 因素 4.2 误差 2.5 总和 6.7 解: 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和F比 因素 4.2 2 2.1 7.5 误差 2.5 9 0.28 总和 6.7 11 ,,认为因素是显著的. 5. 现收集了16组合金钢中的碳含量及强度的数据,求得 ,. (1)建立关于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对回归系数做显著性检验(). 解:(1) 所以, (2)

拒绝原假设,故回归效果显著. 6.某正交试验结果如下 列号 试验号A B C 1 2 3 结果 1 2 3 4 1 1 1 1 2 2 2 1 2 2 2 1 13.25 16.54 12.11 18.75 (1)找出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 (2)找出“算一算”的较优生产条件;(指标越大越好) (3)写出第4号实验的数据结构模型。 解: 列号 试验号A B C 1 2 3 结果 1 2 3 4 1 1 1 1 2 2 2 1 2 2 2 1 13.25 16.54 12.11 18.75 ⅠⅡR 29.79 25.36 32.0 30.86 35.29 28.65 1.07 9.9 3.35 (1)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2)“算一算”的较优生产条件为 (3) 4号实验的数据结构模型为 ,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

D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 物块重P ,与水面的摩擦角o 20m ?=,其上作用一力Q ,且已知P =Q ,方向如图,则物块的状态为( C )。 A 滑动状态 B 临界平衡状态 C 静止(非临界平衡)状态 D 不能确定 2. 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加一个平行于此平面力系所在平面的平行力系组成的空间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图示偏心轮顶杆机构中,轮心为C ,ω=常量。选杆端A 为动点,在C 点固连平移系(动系), 则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的方向分别为( B )。 A 垂直于AO ,沿AO 方向 B 垂直于CO ,沿CO 方向 C 沿AO 方向,垂直于AO D A 点切线方向,沿AC 方向 4、正方形薄板由铰链支座A 支承,并由挡板B 限制,使AB 边呈铅垂位置,如图所示。若将挡板B 突然撤去,则在该瞬时支座A 的反力的铅垂分量的大小将( C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26分,请将答案填入括号) 1(本小题4分). 如图所示,沿长方体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棱上作用三个大小等于F 的力。问棱长a ,b ,c 满足( 0c b a --= )关系时,该力系能简化为一个力。 2(本小题4分). 正方形板ABCD 以匀角速度ω绕固定轴z 转动,点1M 和点2M 分别沿对角线BD 和边线CD 运动,在图示位置时相对板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则点1M 和点2M 科氏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12v ω )和( 0 )。 y x z O c b a 3 F 2 F 1 F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课名:工程力学考试考查: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题分30 10 15 15 15 15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刚体绕O Z轴转动,在垂直于转动轴的某平面上有A,B两点,已知 O Z A=2O Z B,某瞬时a A=10m/s2,方向如图所示。则此时B点加速度的 大小为__5m/s2;(方向要在图上表示出来)。与O z B成60度角。 2刻有直槽OB的正方形板OABC在图示平面内绕O轴转动,点M以 r=OM=50t2(r以mm计)的规律在槽内运动,若(ω以rad/s 计),则当t=1s时,点M的相对加速度的大小为_0.1m/s2_;牵连加速 度的大小为__1.6248m/s2__。科氏加速度为_m/s2_,方向应在图 中画出。方向垂直OB,指向左上方。 3质量分别为m 1=m,m2=2m的两个小球M1,M2用长为L而重量 不计的刚杆相连。现将M1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M1M2与水平面 成角。则当无初速释放,M2球落地时,M1球移动的水平距离 为___(1)___。 (1);(2);(3);(4)0。 4已知OA=AB=L,ω=常数,均质连杆AB的质量为m,曲柄OA, 滑块B的质量不计。则图示瞬时,相对于杆AB的质心C的动量 矩的大小为

__,(顺时针方向)___。 5均质细杆AB重P,长L,置于水平位置,若在绳BC突然剪 断瞬时有角加速度α,则杆上各点惯性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_,(铅直向上)_,作用点的位置在离A端__处,并 在图中画出该惯性力。 6铅垂悬挂的质量--弹簧系统,其质量为m,弹簧刚度系数为k,若坐标原点分别取在弹簧静伸长处和未伸长处,则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可分别写成__和__。 二、计算题(10分) 图示系统中,曲柄OA以匀角速度ω绕O轴转动,通过滑块A 带动半圆形滑道BC作铅垂平动。已知:OA = r = 10 cm, ω = 1 rad/s,R = 20 cm。试求? = 60°时杆BC的加速度。 解: 动点:滑块A,动系:滑道BC,牵连平动 由正弦定理得: [5分] 向方向投影: [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