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科学实验探究及计算题训练

八年级下科学实验探究及计算题训练

八年级下科学实验探究及计算题训练
八年级下科学实验探究及计算题训练

探究及计算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

原因是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

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

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溶液。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

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①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2、.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

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

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回答问

题:

(1)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装置编号).(1分)

(2)现要收集一瓶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氧气,请按气体的流向,用装置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①→.

(3)收集一瓶氧气.燃烧匙里放少量硫粉,加热直至燃烧,把燃烧匙伸进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可观察到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火焰.(1分)

(4)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有同学对事先在烧瓶中加水产生了疑问.他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

猜想2:…

并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毫升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 1 2 3 4 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 3% 5% 10% 15%

MnO2粉末用量/克0.5 0.5 0.5 0.5 0.5

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560 186 103 35 12

反应后液体温度/℃26 38 43 59 71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

②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有怎样的影响?.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

3、某市科技馆有机器人和参观者下象棋的展台.机器人取放棋子时用一根“手指”接触棋子表面就可以实现(如图),其奥秘是“手指”内部有电磁铁。

(1)机器人取放棋子是利用了电磁铁的_________________(选填“磁性有无”

或“磁极方向”)可以控制的特点.

(2)制作象棋棋子的材料应该是下列常见金属材料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A.铁

B.铜

C.铝

4、如图,将一根导体棒AB的两端用细导线和开关与灵敏电流计组成电路,

并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放在U形磁铁的磁场中。

⑴闭合开关,让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导

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

⑵闭合开关,让导体棒AB水平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小;导体棒AB水平向右快速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大。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⑶闭合开关,让导体棒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路中感应电流产生。(填“有”或“无”)

5.为了“探究通过磁场获得电流的条件”,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主要器材有:铁架台、U形磁体一、灵敏电流计、金属杆(金属杆用细导线连接并悬挂于铁架台上)、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乐安装好器材,便开始观察灵敏电流计,结果发现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最有可能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解决(1)中的问题后,小乐再次观察灵敏电流计,发现指针还

是没有发生偏转,于是他晃动金属杆,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

了摆动,则表明电路中有了__________通过,此时________________

就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3)经历了(1)(2)的探究,小乐便得出了通过磁场获得电流的条

件:①有一个闭合的电路;②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要在磁场中运动.对

于他的结论,你认为哪一条还不够准确?_____

(选填“①”或“②”).要使结论准确,你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一组同学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按如图串联甲、乙两

个电磁铁,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1)实验中是通过电磁铁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比较1、2、3次实验记录,会发现相同时,,电磁铁磁性就越强;

(3)比较次实验数据,会发现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就越强。

电磁铁甲/20匝乙/1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A 0.1 0.2 0.3 0.1 0.2 0.3

吸引大头针数目/枚12 24 36 6 12 24

7.某同学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甲所示,它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来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它的工作原理是: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时,自动断开,衔铁不被吸引,指示灯发光、当接收到某种颜色的光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若同时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阻值变化而引起电流变化达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

⑴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光(选填“红”、“绿”、“黄”)时自

动闭合;

⑵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受到压力的增大而。

⑶图乙为压敏电阻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图线。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6V,继电器电

阻为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60mA时,衔铁会被吸引。因此,只有质量超过多少kg的车辆违规时才会被记录。(g=10N/Kg)

探究参考答案1

(1) 瓶中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2) NaOH溶液;S02+2NaOH =Na2S03+H2O

(3)不能

(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粉末质量的改变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

析:(一)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某种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某一成分,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从而使等体积液体倒流进入装置内.液体倒流的直接原因是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最根本的原因是物质燃烧对气体的消耗.这就要求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而当生成物为气体时,我们就必须想办法让液体能够和生成的气体反应或者溶解.

(二)乙同学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借助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当然可以实现目的,但是为了促进溶解进行,或者叫启动反应的发生,我们可以借助更快捷的反应就是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这样水就能够更迅速进入装置内去溶解二氧化硫.

(三)对于使用天平来测定,要学会倒推,知道质量就可以根据密度求体积,所以要根据操作去分析实验的思路和原理.

解答:解:

(一)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某种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某一成分(这就排除了第四问,当氮气也能反应时时不能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从而使等体积液体倒流进入装置内.液体倒流的直接原因是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最根本的原因是物质燃烧对气体的消耗.这就要求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而当生成物为气体时,我们就必须想办法让液体能够和生成的气体反应或者溶解.

(二)乙同学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借助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当然可以实现目的,但是为了促进溶解进行,或者叫启动反应的发生,我们可以借助更快捷的反应就是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这样水就能

够更迅速进入装置内去溶解二氧化硫.

(三)根据对天平和烧瓶体积的强调,还有天平称量的是金属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对氧气的量是借助金属对氧气的消耗来实现测定的,是测定的质量,而要想将质量转化为体积,只需要一个密度就可以.

故答案:

(1)装置内的压强小于外界的气压

(2)氢氧化钠溶液(其他碱性物质也可);SO2+2NaOH=Na2SO3+H2O

(3)不能

(4)借助金属消耗氧气引起的质量变化,从而计算出氧气的体积,最终求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仪器,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A

装置;

(2)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气体从长导管进入,短导管出,能够干

燥的较充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短管排空气;故连接顺序为:①→

②→③→⑤(或①→②→③→⑤→④)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在空气中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故答案为:(1)A(2)②→③→⑤(或②→③→⑤→④)(3)明亮的蓝紫色.

?【解析】(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可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答案】(1)2H2O22H2O+O2↑;(2)一定范围内,过氧化氢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3)给溶液降温;

【点评】此题是对双氧水制氧气的探究,解析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析是解决此类题常用的方式。

(1)磁性有无;(2)铁

【解析】

考点:电与磁。

分析:(1)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就有了磁性,断开电流时,电磁铁就失去了磁性;(2)制作象棋棋子的材料应该是磁性材料,即铁、钴、镍等,可见,该空填A。

?(1)导体运动(2)运动速度(3)没有(4)C 【解析】考查点:电磁感应现象

分析:(1)磁场方向不变时,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则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所以说明电流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2)磁场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都不变,改变了导体的运动速度,发现电流的大小发生了改变,说明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运动速度有关;(3)导体上下运动,不切割磁感线,所以也就不产生感应电流;(4)电铃、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电风扇是利用了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原理;动圈式话筒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把声波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的;

故选C。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

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的现象是,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 x H 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填“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6)若此塑料为聚氯乙烯则生成物中会有_____检验此物质应在____和____之间加______ 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教科版三年级下期末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一) 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同点是()。(多选题) A.无论寿命长短,都会死亡 B.动物都会通过繁殖的方法让自己的种类得以延续 C.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一生长发育一繁殖一死亡”四个阶段 2、从表中信息也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不同的是()。(多选题) A.出生方式不同,有胎生和卵生之分 B.生长发育过程不同,有的会变态,有的不会变态 C.寿命的长短不同 3、从图表中判断,人的一生特征与_____更相似。 4、生命是有周期的。 (1)你想对动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二)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的柱状图。 1、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地区一天中铅笔影子最长的时间大约是_____;铅笔影子最短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2、说一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怎么变化的?

实验探究题(三) A B C 1、物体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A>B>C ②C>B>A ③B>A>C 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小木块 B.减少小木块 C.往里推动小木块 3、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可能是() ①A ②B ③C 4、小球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①始终不变②A是不动,B和C是滑动③A是不动,B是滑动,C是滚动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探究题(四) 根据提示,写出方向。 (1)一个人面向东,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2)一个人面向南,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3)一个人面向西,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2、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3、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了重2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 A.25牛、2.5×103帕,B.25牛、2.5帕 C.2×105牛、2×103帕D.20牛、2×103帕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

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9、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10.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图中,A 、B 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 开口吹气时,A 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寒冷的冬天,在茶杯中倒上大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往往过一会儿后就发现杯盖很难打开,这是由于杯内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内外气体压力差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增大了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原因.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3、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 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与探究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 1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 2节 水的组成 1.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接通直流电后,甲试管产生的是 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乙试管产生的是 气,检验该气体的 。 导线 A 接电源 极,导线 接电源 极。 (2) 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 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 用物块按照方案中 (1)(4)(5)(6) 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F 浮= N ,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 =”或“ <” )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 A. 步骤 (1)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 步骤 (2)的操作 B. 步骤 (1) 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 进行步骤 (2)的操作 C. 步 骤 (4)中,物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 ( 5) 的操作 D. 步骤 (1)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 (3) 如果直接将物块放入水中,物块将 (填“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 ), 说明判断的理由: 。 第 3 节 水的浮力 -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1.为了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小柯用“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 金属块、木块、细线、细 方法是 第 3 节 水的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中 F 5 测量的 (1) 实验过程中由 (1)(2)(3)(4) 四个实验步骤可知, 有时又与深度 实验:水的电解” 结合图中数据, 计算物块 F 浮 G 排(填“ >”、 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以下图示步骤进行实验,图 是图 (4)中物块浸没时溢出的水和桶总重: 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

_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__问题详解

1、探究实验题: (1)是获取科学知识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A、调查 B、分类 C、实验探究 D、观察 (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发现生活现象:夏天馒头或面包保存不当很容易长霉菌,在冬天或在冰箱里的馒头或面包比较不容易长霉菌。 ①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吗?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对照实验:一组是温暖潮湿,另一对照组是潮湿 ④实验结论:。 2、请你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原因。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置实验:先在甲乙两块萎蔫的萝卜中间挖洞,然后,往甲洞倒入蒸馏水,往乙洞倒入20%的食盐水,经过30分钟后测得甲洞的蒸馏水减少,乙洞的食盐水增多了。设计的变量的值是 和。 (4)得出结论:。 3、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两组种子所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甲组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潮湿的土壤中,你认为两组种子是否会同时萌发 __________。而若将空瘪或煮熟玉米粒种在上述两种环境中,你认为会不会萌发__________。该探究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外界条件是适量(一定的)______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4、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 ____ ,乙组_____ 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________ _ ,乙组植株________ _。

八年级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篇一: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题及答案】ass=txt>(考试用时:120分钟 ; 满分: 12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 题目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 轴对称图形的是(). 第 1题图 2. 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d.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 部 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a. 5或7 b. 7或9 c. 7 d. 9 5. 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2) b.(-3,-2) c. (3,-2) d. (2,-3) 7. 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 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d.4个 8. 如图,△abc中,ab=ac,d为 bc的中点,以下结论:(1)△abd≌△acd ;(2)ad⊥bc; (3)∠b=∠c ;(4)ad是△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 b d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第8题图 9. 如图,△abc中,ac=ad=bd,∠dac=80o,则∠b的度数是() a.40ob.35oc.25od.20o 第9题图 a.30ob.36oc.60od.72o 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去.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第11题图

五年级下科学实验探究题

五年级下科学实验探究题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实验一:探究橡皮泥由沉变浮的秘密 实验材料:油性橡皮泥、量杯、200毫升水、记录表。 实验过程:1、把一块橡皮泥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2、把橡皮泥做成盒子的形状盒底在下放入水中观察。 实验现象:1、橡皮泥不管做成什么样的实心形状都会沉入水底。这时它排开的水量是20毫升。2、橡皮泥做成空心盒状时会浮在水面。这时它排开的水量是25毫升。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实验二、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研究一下吧! 研究的问题:下沉物体是否受水的浮力 我的猜想:下沉物体受水的浮力。 所需器材:石块1块,细绳1段,弹簧测力计1个,带刻度的烧杯1个,水。 实验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石块用细绳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依次将石块的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石块在水中的重力及三次排开的水量。 实验现象:石块在水中的重力依次变小,排开的水量依次增大。记录如下表:

实验究论: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三、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我的猜想: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所需器材:铁块1块,细绳1段,弹簧测力计1个,烧杯1个,水,记录单。 实验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铁块用细绳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铁块全部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铁块在水中的重力。 实验现象:沉入水底的铁块所受的重力比空气中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实验究论: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15、设计一个计时器或水钟:给计时器取个名称、写出所需材料和制作过程;画出草图。写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以及改进方法。 计时器名称(可自己另起名):滴水水钟 材料:透明大料瓶2个、剪子、钉子1个、纸条、彩色笔1支、水、秒表。 制作过程:(1)先将两空饮料瓶分别从上口和底儿的一侧剪开,然后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2)将2个瓶子组装起来,装入水,用秒表计时。(3)在饮料瓶壁上标出水流出1、2、3、……10分钟的刻度。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第一章电与磁 1.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引起。 (1)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 (2)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可多选)。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3)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 2.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研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 (1)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同学们发现无铁芯组实验中没有吸引起大头针,那么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通电螺线管中有无铁芯无铁芯有铁芯 线圈匝数50匝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安)0.8 1.2 1.5 0.8 1.2 1.5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0 0 0 3 5 8 (3)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粗细)有关?”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请根据你的猜想并利用本题电路,写出你验证猜想的简要操作方案: 。3.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24,BD=38,AD=14,那么△OBC的周长等于_____。 ⑴ ⑶ ⑷ ⑵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B+∠D,则∠A=___,∠D=___。、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两边的差是10cm,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面积为30cm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6、菱形ABCD中,∠A=60o,对角线BD长为7cm,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7 8、如图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60o,AB=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8,AB=6,AD=5则△CDE周长___。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4,BD是□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 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宽为20cm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宽为12cm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二、选择题: 1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 B、1:2:2:1 C、2:2:1:1 D、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 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 D、AO=OC=OB=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八年级科学上浮力实验探究题

三、填空题: 19.(04锦州)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所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__浮力大于__灯笼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 20.(04锦州)一体积为50cm3的鸡蛋沉没于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0.49N__. 21.(04广东)如图6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1____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_下沉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密度(或种类)_有关. 甲乙丙 22.( 04辽宁本溪)一空心铜球,质量为89g,将其浸没在水中时,恰好悬浮,则铜球空心部分体积为79cm3(ρ铜=8.9×103kg/m3)。 23.(04江西南昌)某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东海某地执行任务. 若它悬浮在江面下所受重力、浮力分别为G1、F1,悬浮在海面下所受重力、浮力分别为G2、F2,则:G1__小于___ G2, F1___小于___ 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04长沙)将一方形木块放入盛水容器中时,木声的体积的2/3浸入水中,此时木块排开水重是3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3___N,木材块的密度是___0.67×103____kg/m3,再在木块上放一铁块,刚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则放在木块上的铁块重为__1.5___N. 25.(04南通)一艘小船船底离水面0.5m,水对船底的压强为______4.9×103__________Pa;若船底有一面积为2cm2的小洞被一木塞堵住,水对该木塞的压力为____0.98________N。

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类训练:实验探究题(5)教师版

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类训练:实验探究题(5)教师版 一、实验探究题 1.2019年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 (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滅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以少SO2和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型酸雨,酸雨的pH (填序号)。 A.小于5.6 B.等于7 C.大于7 【答案】(1)C; (2)可吸入颗粒物; (3)S+2KNO3+3C K2S+N2↑+3CO2↑;硫酸;A。 【解析】【解答】解:(1)图C标志白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滅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以少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3)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 K2S+N2↑+3CO2↑。 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为玩具小风扇里的小直流电动机。 (1)小明同学将电池接到该直流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转动起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小明将电池反向接到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______(选填:原方向旋转、不转动、反向旋转)。 (2)学习了电磁感应知识后,小明同学想到:“直流电动机线圈转动时也切割了磁感线,那么线圈中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于是小明将一个小灯泡连在直流电动机两端,用手搓动转轴,发现小灯并未发光。小红同学认为,这说明直流电动机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你是否同意小红的看法:______;若小明要继续研究,应该使用什么仪器比较妥当:______。 【答案】(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反向旋转;(2)不同意;灵敏电流表。【解析】解:(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线圈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所以将电池反向接到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反向旋转; (2)用手搓动电动机的转轴,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因此在线圈中也产生感应电流,但小灯泡需要较大的电流才能工作,应该用灵敏电流表代替小灯泡。 故答案为:(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反向旋转;(2)不同意;灵敏电流表。

八年级物理上26个计算题(含答案)

目录 1.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参赛同学甲的成绩将会提高多少,你认为怎样计时才能比较准确的记录赛跑时间? (1) 2.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 (1) 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默认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声,问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有多远?(忽略光的传播时间) (1) 4.一工人在房顶上敲打,每秒敲4下,一个观察者听到敲打声时恰好看到他把锤子举到最高处,问观察者和工人距离最短是多少米? (1) 5.某人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地面上的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钉子,他听到的声音时恰好击锤的动作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求木工离他有多远? (2) 6.一人在北京歌剧院里看远处的观众,另一个在上海的居民坐在电视机前1m处收看演出, 如果两人同时听到演奏声,那么北京的观众距离演奏者多少米?(北京距离上海1.47106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2) 7.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速(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那么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1.7106m,这架飞 机从广州飞到北京要多长时间? (2) 8.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约为2720m。沿水平方向飞行,某人听到飞机在他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了? (2) 9.人耳能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求人至少离障碍物多远才能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 (3) 10.利用超声波测量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从海面上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经过6s后返回,则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米? (3) 11.a)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分别在0.3s和0.7s后听到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1.b)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0.3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7s听到第二次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2.某人在平行的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离山谷右侧340m,1.5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求: (1)再经过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2)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 (4) 13.某人在相距1000m的两山之间开枪后,听到两次回声,回声间隔为5s,问此人距离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4) 14.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4) 14.b) 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54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4.c)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20m处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了回声,求司机行驶的速度。 (5) 15.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初二八下计算题及答案

八下期末复习分析计算题班级姓名 一、与电磁继电器的相关计算 1.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 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 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 为40Ω。当线圈中的电 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 变化的图像。 ⑴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Ω。当环境温度升高时, 热敏电阻阻值将,继电器的磁性将(均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⑵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 相连(均选填“A”或“B”)。 ⑶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极(选填“N”或“S”)。 ⑷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警铃报警。 2.投入使用才l7年的长沙浏阳河大桥由于严重损坏于今年年初被拆除重建。导致大桥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往车辆严重超载。新桥建设现已开始,为了能抓拍超载车辆,小明及其物理兴趣小组成员决定为大桥管理者设计一个“汽车超载记录器”来进行监 控管理。如图甲为该超载记录器原理图。R x 为压敏电阻,当车辆驶入被监测路段时,其阻值随它受到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4V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的照相机就开始工作,抓拍超载车辆。已知 电源电压U=10V,电压表量程为O~5V,线圈电阻R 0=5Ω,保护电阻R 1 =lOΩ,问:(取 g=10N/kg) (1)若某车的质量为15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则静止时该车对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练习11.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题专题练习有答案共10题.

11.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题专题练习有答案共10题 一、实验题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把质量分布均匀杠杆的______ 作为支点. ②如图甲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 会失去平衡,那么以下做法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左侧的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 B.右侧钩码向左移动1个格 C.左侧钩码向左移动1个格 ③小明改用弹簧测力汁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____ 1N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每个钩码重0. 5N) 【答案】中点 C 大于 2.小红所在小组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①实稔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 调(填“左”或“右,直 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加减钩码也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试卷 第I页,总8页 ②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在右边的刀点挂 ___ 个相同的钩码。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若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 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_____ (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答案】右便于测量力臂 3 逆时针转动 3.美裕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进行以下的操作:

(1)实验前,她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o (2)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3)杠杆平衡后,美裕在如图甲所示的4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占位置挂上 _____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 (4)如果再在刀、占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__________ 端将会下沉。此后,美 裕又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 (5)她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斜向下拉,清在图中画出拉力花及该拉 力的力臂若每个钩码重I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集录

调制“鸡尾酒”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饮品,它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欣赏价值。彩虹鸡尾酒因色彩缤纷,层次分明而受人们喜爱。让我们也来调制一杯“彩虹鸡尾酒”。 活动目标: 1、学习配置饱和食盐水。 2、会用密度计测量常用液体的密度。 3、观察不同密度的液体混合时的分层现象。 4、根据物体停留在液体中的位置,判断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关系。 器材清单 酱油、黄酒、白醋、色拉油、红墨水、水、食盐 鲜玉米粒、干玉米粒、红豆、黑豆、花生米、枸杞 100ml量筒、250ml烧杯、250ml量杯、密度计、标签纸、药匙、滴管、玻璃棒、镊子 活动步骤 1、配置饱和食盐水并染色 (1)在250ml的空烧杯内装上约100ml的水 (2)用药匙往烧杯内加入若干匙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3)用滴管往高浓度食盐水中滴入1至2滴红墨水并搅拌均匀。 (4)在烧杯壁贴上标签,待用 2、用密度计测量各种液体的密度 (1)将一部分高浓度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密度计测量食盐水的密度,并记录在表中 (2)将量筒中的食盐水倒回烧杯,并将量筒清洗干净。 (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测量其余液体的密度,并记录。 (4)按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液体的密度 3、调制鸡尾酒 (1)将密度最大的液体缓缓倒入倾斜放置的量杯中,约2至3cm高。 (2)按密度大小顺序用滴管依次将其他液体缓缓沿烧杯壁滴入量杯中。 (3)加色拉油时,用玻璃棒将色拉油缓缓地引流入量杯内。如此便可制得一杯“彩虹鸡尾酒”。 4、观察种子在“鸡尾酒”中的浮沉情况。 (1)用镊子夹取各种种子依次从液面沿杯壁轻轻放入,不同种子将停留在液体中的不同位置。 (3)将上述各种子按密度从大到小排列。 (4)你能大致判断哪些种子的密度值?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 1【探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温度计是根据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我的方案:1、在烧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 2、将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观察玻璃管内酒精的液面的变化高。 3、将烧瓶取出,随着瓶内酒精慢慢冷却,再观察液面的变化。 2【探究】你知道吗?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修马路的工人为什么隔一段要留一条缝隙? 我的猜想: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我的方案: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3、【探究】我们在研究岩石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主要从颜色、形状、结构、滴盐酸等方面进行研究。 我的方案: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2、用手摸摸每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手指甲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盐酸,冒泡吗? 6 、【探究】在大自然中,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除了人力改变了岩石的形状、大小,那么温度的变化是否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呢?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温度的变化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 我的方案: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到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照上述方法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7、【探究】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我的方案: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8、【探究】砂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一样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不一样。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土渗水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我的方案: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铁架台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观察渗水的情况。 9、【探究】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相同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不相同的。壤土中的植物长得最好,砂质土中的植物居中,黏质土中的植物最差。 我的方案:1、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栽入三棵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同时浇同样多的水。 3、一周后,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 10 、【探究】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是什么?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植树造林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我的方案: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

八下科学实验探究及答案.doc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现请 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印1,蒸馅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但小雪去请教老师后知道它们也发生了反应,只是现象不明显。那么小雪方案中的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1): 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mL 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产生的现象是: 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⑶。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宁的结论为:⑷。 2.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 止 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⑴右图A 仪器的名称是,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 是 O (2) 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 不超过其容积的%o 现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 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该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究其中的奥妙。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O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 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为°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3)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点即可)。 3. 根据下列数据及实验装置图(所有夹持仪器均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铜片上,A 和C 为白磷;B 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 加热,最先发生燃烧的 是 ;一定不会发生燃烧的是 。(填字母) 物质 着火点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 白磷 40° C 5OO°C 红磷 240° C 41条兰匚 炳沙 (写出一 C 热水 B 、. . 铜片 (2)将一支装满氧气的试管倒扣在(1)中“一定不会燃烧”的物 质 上面,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式 O 4.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计算题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下册计算题专题训练及解析 1.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A、 B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 A 物体的底面积是 2 , B 物体边长是0.2m、密度为33 0.01m 、质量是 4kg2×10 kg/m.求: (1) A 物体对 B 物体的压强; (2) B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1. 【答案】( 1)解: A 水平放置在 B 上, A对B的压力:F A=G A=m A g=4kg×10N/Kg=40N, A 对 B 的压强: p A===4000Pa (2)解:由ρ=可知,B的质量:m B=ρB V B=ρB l B3=2×103kg/m3×( 0.2m )3=16kg,B 的重力: G B=m B g=16kg×10N/kg=160N,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G A+G B=40N+160N=200N, 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2 =4×10 ﹣ 2 2 S B=l B =( 0.2m)m B 对地面的压强: P===5000Pa 2. 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 的容器里装8N 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 2.【答案】( 1)解:已知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0.05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所 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压力为5N. (2)解:把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 F=G总 =G容器 +G水 =2N+8N=10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3.在底面积为 6×10 ﹣3m2,重为 4N 的玻璃杯装有 0.62kg 的水,水面高度为 0.1m .(g 取10N/kg )求: (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2)杯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 【答案】( 1)解:水对杯底的压强:p 1=ρ水 gh=1.0 ×10 3kg/m3×10N/kg×0.1m=1000Pa (2)解:杯子和水对桌面的压力:F 2=G杯+G 水=G 杯+m水 g=4N+0.62kg×10N/kg=10.2N; 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1700Pa. 4. 如图所示,质量是 2 kg 的平底水桶的底面积为800 cm 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深 50 cm、体积是45 dm3的水。(g= 10 N/kg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力; (3)地面受到的压强; (4)小萍用竖直向上的力 F 提水桶,但是没有提起来。这时,如果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水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 4、答案:( 1)5×10 3Pa( 2)400 N( 3) 5875 Pa(4) 70 N 【解析】 (1)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10 3 kg/m3×10 N/kg ×0.5 m =5×10 3 Pa; (2)由得: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力F=pS=5×103Pa×0.08 m2=400 N;

2017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实验猜想: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 的右端翘起,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 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右移动(选填 “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操作时,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 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 衡。 3实验结论: 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四)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 实验步骤: 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1)保持不变的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 (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 4.进行实验: (1)第一次斜面下垫3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第二次斜面下垫上6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1N; (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动勾码,测得力为0.5N。 实验结论:轮轴能省一半的力 (六)动手制作搭建“瓜皮桥”。 制作材料:西瓜皮、刀子、纸巾、重物、 制作步骤: (1)把西瓜(或其他瓜)纵向切成两半,再横向切开。 ( 2)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4~5厘米宽切下。 (3)在每两个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 (4)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能力。 结论:经过切割、重新组装的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七)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问题:把纸折成不同边的桶形,竖直放,比较它们的承受力会怎样? 猜想假设:圆筒形的承受力最强。 实验控制量 保持不变的量:纸的规格、每一个重物的大小 改变的量:纸折成的形状 实验材料:A4纸、胶棒、书本。 实验过程:(1)把不同的A4纸卷成不同的形状,有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粘住的边是一样宽的。(2)在纸筒上大同样的书本,看看哪种纸筒的承重力最强。 实验结论:圆筒状的纸承受力最强。 (八)、小亮家里有些品种极好的胡萝卜,他想大量繁殖这种胡萝卜,可是找不到好的办法。请帮他设计实验,实现他的想法。 实验名称:用植物的根繁殖后代。 实验材料:胡萝卜、小刀、盘子、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