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及表单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及表单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及表单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及表单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一、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ICD10:C54.100),行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症状:异常子宫出血或分泌物异常;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触及正常或增大子宫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手术:根据组织学病理类型、肿瘤分化、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等行相应范围手术。

2.手术路径:经腹或经腹腔镜手术。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疾病编码ICD10:C54.10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8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血型;

(3)尿常规;

(4)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电解质;

(5)凝血功能;

(6)血HIV;

(7)血梅毒检查;

(8)血乙肝五项+血丙肝检查;

(9)CA125;

(10)心电图;

(11)胸部X线检查;

(12)超声:腹部超声+妇科超声;

(13)盆腔MRI或CT。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测定,

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3-7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 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根据病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

2.手术内置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引流管等;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抗菌药物

4.输血(包括所有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

5.病理:冰冻及石蜡切片,必要时免疫组化。

(九)术后住院恢复5-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电解质;

根据情况选择:凝血功能等

2.广泛子宫切除术拔除导尿管后需测残余尿量;

3.术后用药:静脉营养、补液、镇痛、止吐、电解质等;

4.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更换。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3.不需要辅助放、化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根据病理需辅助放、化疗;

3.出现手术并发症或合并症需对症处理。

2020年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实务》考前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考试须知:123 A1型题(本题共50题,每小题3分,共150分) 1、某患儿,出生1天,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入暖箱治疗。该新生儿室的湿度波动范围应为( )。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E.60~70% 2、贯穿于护理活动全过程的是( )。 A.护理活动和护理诊断 B.护理诊断和护理汁划 C.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价 D.护理诊断和护理评价 E.护理评估和护理评价 3、杵状指出现在( )。 A.法洛四联症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肺动脉狭窄 4、属于临时医嘱的是( )。 A .病危 B .转科 C .一级护理 D .流质饮食 E .氧气吸人 5、小儿发育成熟最晚的系统是( )。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消化系统 D.呼吸系统 E.生殖系统 6、下列关于护患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护患关系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B 、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 C 、护患关系以护士为中心的关系 D 、护患关系是多方面、多层面的专业性互动关系 E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 7、老年人血管变化的特点是( )。 A.脉压降低 B.收缩压升高 C.主动脉壁变薄 D.周围动脉壁变薄 E.血管软化程度增加 8、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应使用的容器是( )。 A 、干燥试管 B 、抗凝试管 C 、血培养瓶 D 、乳酸钠试管 E 、液状石蜡试管 9、小儿误食老鼠药磷化锌中毒后用什么溶液洗胃( )。 A.高锰酸钾 B.硫酸铜 C.盐水 D.醋酸 E.过氧化氢 10、一位年轻的未婚妇女因子宫出血过多住院。患者主诉子宫出血与她的月经有关,去年就发生过几次。医生按照其主诉施行相应的治疗。一位正在妇科实习的护士和患者很谈得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一次聊天中谈及病情时,患者说自己是因为服用了流产药物而造成的出血不止,并要求这位护士为她保密。根据上述描述,实习护士应该( )。 A .遵守保密原则,不将患者真情告诉医生 B .因为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应该保密 C .拒绝为她保密的要求 D .为了患者的治疗,应该说服患者将真实情况告诉医生,但一定要为患者保密 E .了解病因、病史是医生的事,与护士无关,所以,应尊重患者的决定 11、潘女士,根据需要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前备皮范围应为( )。 A. 上至脐部,两侧至腋中线,下达大腿上1/3处

急性子宫内膜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doc

急性子宫内膜炎 ( 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 - 一概述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当炎症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内膜 肌炎。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产,产褥感染,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镭针,子宫颈扩 张,诊断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物理治疗等。 二病因感染细菌的种类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厌氧菌,此外还有淋菌、支原体等病 原体感染。按照感染的致病菌可以分为结核性和非结核性两种。 (1)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多继发于输卵管结核。 (2)非结核性子宫内膜炎较为多见,由一般病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月经期、流产及分娩后,如 分娩时胎盘和胎膜残留、月经期性交、长期子宫出血、不完全性流产感染、消毒不严的妇科检查、 子宫腔内操作(如人工流产及各种阴道式手术)的上行感染、子宫颈炎和阴道炎的上行感染、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坏死引起的感染。 三临床表现除在分娩或流产后所发生的急性子宫内膜炎,由于宫腔内有较大的创面或部分胎盘残余或因细菌的致病力强而可以导致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急性子宫内膜炎多数为轻型,这与宫腔有开口通向阴道,有利于炎性分泌物的引流有关。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为起病较急,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产后感染 则恶露呈泥土色。急性子宫内膜炎可进一步发展为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使病情加重。也可有月经过多、下腹痛及腰骶胀痛明显。 四检查 1. 窥器检查 应尽量采取宫腔排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涂片检菌,供作用药的参考。窥器检查可见子 宫口有大量脓性或污秽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应避免反复阴道检查,防止感染扩散。 2.双合诊 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宫体因充血水肿而胀大,柔软,压痛明显。 3.血液检查 化验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计数增多。 五诊断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易于诊断。 六治疗 1. 一般处理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ICD-10:C56 02)不伴胸腹水 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ICD-9-CM-3:68.5 /68.7/40.3/47.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病史:发现盆腔包块。 2.妇科检查提示。 3.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明显增高或CT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手术方式: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

2.手术途径: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6-02 卵巢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不伴胸腹水。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胃镜,肠镜,腹盆腔CT或MRI,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宫颈癌临床路径

宫颈癌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宫颈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C53)Ⅰa2期-Ⅱa期 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ICD-9-CM-3:68.6 9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病史: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等。 2.妇科检查提示。 3.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手术方式: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2.手术途径:开腹或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3 宫颈癌疾病编码。 2.FIGO分期:Ⅰa2期-Ⅱa期(肿瘤>4cm,已完成术前辅助治疗者)。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血SCC或血CA125等),腹盆腔CT或MRI,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肺癌(肺积)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 肺肾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 (6)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

(八)治疗方案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麦味地黄汤加减,肺瘤平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血府逐瘀汤加减、参七西黄散。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金化痰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瘤平膏。 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芪扶正注射液。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参麦注射液。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复方苦参注射液。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痰热清注射液。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 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胸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 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 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等。 6 .内科基础治疗 7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 2 .病情稳定。 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 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x00) 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65.22/65.24 /65.25/65.29/65.4/65.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腹痛、腹胀,自扪及腹部包块; 2.体征:触及附件区包块;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肿瘤标记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或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x00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清肿瘤标记物;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检测;

(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 3.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9宫颈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

宫颈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宫颈癌(经腹外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C53)Ⅰa1期,可具备直接手术指征。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49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手术方式: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3 宫颈癌疾病编码。 2.FIGO分期:Ⅰa1期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泌尿系统超声,胸部X片或胸部CT,心电图。 (5)宫颈HPV检测 (6)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 (7)宫颈分泌物培养 (8)盆腔MRI或CT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PET-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5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临床路径 一、子宫内膜炎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内膜炎(ICD-10 N71.001/N71.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性子宫内膜炎(ICD-10 N71.001) 1.病史多见于产后、有宫腔或宫颈手术史、有不洁性交史等。 2.症状发热、下腹疼痛、脓性或血性白带。 3.体征体温升高,子宫压痛,子宫颈口见大量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流出,严重者出现败血症。对宫腔积脓者,以探针进入宫腔后见大量脓液流出可确诊。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快和/或C反映蛋白增高。 5.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无菌操作下吸取宫腔分泌物行病原学培养,寻找致病原因。 6.影像学检查可见子宫增大、内膜肿胀、增厚、中等回声;宫腔积脓者可见液性回声。 慢性子宫内膜炎(ICD-10 N71.101) 1.病史及临床表现卵巢功能衰退的妇女、胎盘长期残

留、输卵管炎、阴道宫颈炎症和子宫粘膜下肌瘤、息肉等患者,出现下腹坠痛、子宫不规则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子宫压痛。 2.影像学检查有胎盘残留、输卵管炎、子宫肌瘤、息肉及宫腔积脓者可见到相应的影像学变化。 3.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内膜组织中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性子宫内膜炎(ICD-10 N71.001)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患者应取半卧位以利宫腔分泌物引流,并使炎症局限在盆腔内。 (2)饮食以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为宜,不能进食者应予静脉输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3)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 (4)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检查,以防炎症扩散。 2.药物治疗根据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重症者不必等培养结果,先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静脉点滴,如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喹诺酮类

1 卵巢癌临床路径

卵巢癌临床路径 一、卵巢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癌(ICD-10: C56.X00) 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八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 ⑴下腹不适或盆腔下坠:可伴胃纳差、恶心、胃部不适 等胃肠道症状。 ⑵腹部膨胀感:卵巢癌即使临床早期也可以出现腹水, 或肿瘤生长超出盆腔在腹部可以摸到肿块。 ⑶压迫症:肿块伴腹水者,除有腹胀外还可引起压迫症状,如横膈抬高可引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由于腹

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引起腹壁及下肢水肿;肿瘤压迫膀胱、直肠,可有排尿困难、肛门坠胀及大便改变等。 ⑷疼痛:卵巢恶性肿瘤极少引起疼痛,如发生肿瘤破裂、出血和(或)感染,或由于浸润,压迫邻近脏器,可引起腹痛、腰痛等。 ⑸由于肿瘤的迅速生长,患者营养不良及体力的消耗,患者会呈贫血、消瘦及形成恶液质的体征,此常是卵巢恶性肿瘤的晚期症状。 ⑹月经紊乱及内分泌症状:肿瘤间质成分产生激素或肿瘤破坏双侧卵巢,可导致月经紊乱或阴道流血;功能性卵巢恶性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可产生过多的雌激素,而引起性早熟;睾丸母细胞瘤可产生过多的雄激素而引起男性化的表现,临床上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流血除与卵巢恶性肿瘤本身有关外,还常伴有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 ⑺因转移所产生的相应症状:如肺转移而产生干咳、咳血、胸水及呼吸困难;骨转移可产生转移灶局部的剧烈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点;肠道转移者可有大便变形、便血,严重者因发生不可逆的肠梗阻而死亡。 2.体格检查:

宫颈癌放射治疗标准流程纲要.doc

宫颈癌放射治疗(2016年版) 一、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 宫颈癌Ⅰ - Ⅳ期选择放射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C53.902宫颈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8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肿瘤标记物(血 SCCA 、血 CA125 等); (5)心电图、胸片; (6)盆腔增强 CT 或 MRI 扫描; (7)腹部超声检查; (8)盆腔定位 CT。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凝血功能 +D 二聚体; (2)ECT 或 PET-CT 检查; (3)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放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以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域。

(七)放射治疗中的检查和副反应的治疗处理。 1.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 2.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急性副反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3.治疗中根据病情复查影像学检查,酌情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 (八)治疗后复查。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盆腔 CT。 3.腹部 B 超。 (九)出院标准。 1.完成全部放射治疗计划。 2.无严重毒性反应需要住院处理。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合并症/ 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病情变化或放疗并发症无法继续放射治疗。 二、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8 天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临床路径(徐州)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 2.无法手术或者患者拒绝行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头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文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自身经验。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1.临床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有:癌性骨痛、活动障碍等。 3.辅助检查:X线、CT、MRI、全身骨显像、PET-CT、肿瘤标记物等。 4.有明确癌症病史,影像学符合骨转移典型表现。 5.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疾病编码。 2.无法行手术,或患者不愿行手术,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住院日≤4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生化全项 胸部增强CT 肿瘤相关抗原测定C12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SCC) 淋巴细胞免疫分析(NK)、淋巴细胞免疫分析(T) 异常蛋白(TAP)检测 ECT全身骨显像 凝血功能[普诊]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 转移部位MR增强 其它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喉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国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七)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时机。 1.可用放射增敏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 2.可用放疗防护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目前不建议与增敏剂同时使用。 3.可同时用中草药口服和/或中成药调理。

卵巢恶性肿瘤考试卷

2014年二季度护理培训考试卷(护师及以上) 姓名:阅卷人: 考试时间:得分: 一、单选题(2分/题,共50分) 1.于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其最常见的结局是:() A. 输卵管妊娠流产 B.输卵管妊娠破裂 C.胚胎可发育至3个月以上 D.易继发盆腔感染 E.最易继发腹腔妊娠 2.急性宫外孕的最主要症状是:() A.短期停经史 B早孕反应 C.突然腹痛 D.阴道不规则流血 E.出现晕厥 3.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 用升压药物 B. 输血 C. 立即剖腹探查 D. 纠正休克后手术 E. 边抗休克,边开腹手术 4.关于输卵管妊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必然有停经史 B. 妊娠试验阴性可排除输卵管妊娠 C. 后穹窿穿刺阴性可排除输卵管妊娠 D. 迟早一定发生内出血,均陷入休克 E. 病程迁延较久者,可因凝固血液与周围器官粘连形成包块 5.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 A. 输卵管发育异常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慢性输卵管炎 D. 输卵管结扎手术后 E. 宫内节育器放置后 6.异位妊娠常见的着床部位是:() A. 卵巢 B. 输卵管 C. 子宫颈 D. 子宫角 E. 腹腔 7.女,50岁,GOPO,月经不调,经期延长,周期不规则,诊刮,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妇检:右附件可及6X4X3CM实质性肿块。 () 8.女,48岁,有慢性肾炎史,自己扪及盆腔肿块,妇检:双附件区均可触及5X6X7X大小质中肿块,腹部移动性浊音(+)()9.卵巢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约() A、20% B、25% C、25%~30% D、20%~25% E、30%~40% 10.关于卵巢浆淮性囊腺瘤哪个不对() A、常为双侧 B、球形 C、大小不等 D、表面光滑 D、 壁薄 11.关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哪个描述不对() A、多为单侧 B、圆形 C、表面结节状 D、灰白色 E、体积较大 12.畸胎瘤的良恶性取决于() A、肿瘤大小 B、肿瘤质地 C、胚层来源 D、组织分化程度 E、 年龄 13.关于卵巢无性细胞瘤哪个不对() A、对化疗敏感 B、对放疗敏感 C、有淋巴细胞浸润 D、幼女少见 E、老年妇女少见 14.关于卵巢肿瘤蒂扭转哪个不正确() A、瘤蒂长 B、瘤中等大 C、瘤活动好 D、重心偏于一侧 E、与病人改变体位无关 15.对放疗最敏感的卵巢肿瘤() A、颗粒细胞瘤 B、纤维瘤 C、无性细胞瘤 D、内胚窦瘤 E、畸胎 瘤 16.目前妇科恶性肿瘤中对妇女生命威胁最大的是:() A.外阴癌 B.子宫颈癌 C.卵巢癌 D.子宫内膜癌 E.输卵管癌 17.对卵巢内胚窦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是:() A. CA125 B. AFP C. HCG D. CEA E. CA199 1

46=宫颈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

宫颈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宫颈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C53)Ⅰa1期,可具备直接手术指征。 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4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手术方式: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3 宫颈癌疾病编码。 2.FIGO分期:Ⅰa1期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泌尿系统超声,胸部X片或胸部CT,心电图。 (5)宫颈HPV检测 (6)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 (7)宫颈分泌物培养 (8)盆腔MRI或CT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PET-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产科产褥感染护理临床路径

产科产褥感染护理临床路径

相关知识点: 1.产褥感染: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感染。发病率为1%~7.2%,是产 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2.产褥病率: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间隔时间4小时,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见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含义不同。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3.恶露观察: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红色恶露:量多,色鲜红,故名。含有大量血液(又名血性恶露),还有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镜下尖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 血性恶露持续3-4天,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性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镜下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组织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ml-500ml。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4.产褥感染途径:(1)外源性感染:指外界病原体进入产道所致的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及产妇临 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2)内源性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内源性感染更重要,因为不仅可导致产褥感染,而且还能通过胎盘、胎膜、羊水间接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死胎等。 5.产褥感染确定病原体的方法:通过宫腔分泌物、脓肿穿刺物、后穹窿穿刺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需作血培养和厌氧菌培养。病原 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快速确定病原体的方法。 6. 产褥感染临床表现: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产褥早期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脱水,但在2~3日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 应考虑感染可能。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依感染发生部位分为会阴、阴道、宫颈、腹部伤口、子宫切口局部感染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腹膜炎,血栓静脉炎,脓毒血症及败血症等。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分娩时由于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而招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下坠,脓性分泌物刺激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伤口处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日后导致阴道黏连甚至闭锁。若向深部蔓延,可播散达子宫旁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母猪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 核心提示:广东省佛山市某猪场一母猪在生产期间因难产感染病原菌,未做及时处理,导致母猪产后15天阴道仍有浓性分泌物排出,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发病情况 广东省佛山市某猪场一母猪在生产期间因难产感染病原菌,未做及时处理,导致母猪产后15天阴道仍有浓性分泌物排出,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临床症状 外观病母猪全身状况尚良好,体温轻度升高,采食略微下降,母猪泌乳量减少,从阴道内流出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从阴道流出的浓性分泌物,附着在尾根、阴户的周围,腥臭难闻;阴道检查,阴道壁无炎症病灶,子宫颈稍开张,黏液脓性渗出物从子宫颈流出,根据发病情况和检查结果可判定为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治疗与结果 治疗上采用了全身治疗和子宫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将宫炎清稀释成1.5%的溶液,向母猪子宫腔内灌入100毫升,进行黏膜消毒,约经10分钟脓液即排出,每天1次,连续冲洗5天。 选用恒丰强公司生产的长效阿莫西林注射液按0.1毫升/千克,深部肌肉分点注射,两天1次,连用三次。 连续五天用药后,阴户排出的液体是透明无脓的,母猪的食欲、体温、泌乳也基本恢复正常。 讨论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子宫黏膜的炎症,是母猪生殖器官的常见病,也是导致母猪屡配不孕的重要原因,对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母猪在配种,人工授精,分娩,难产,助产,流产时,如果不注意卫生或消毒不严,便会将细菌带入子宫腔,造成母猪的生殖感染。多为大肠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导致发生子宫内膜炎。分娩时产道操作或部分胎衣残留在子宫中,也能引起子宫内膜炎。栏舍地面卫生不良,或母猪在有污水的运动场内活动时,细菌也可经阴门进入子宫引起炎症。 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关键在于消除致病原因,预防各种感染,在配种,人工授精,阴道检查时,做好消毒工作。在母猪产子前,注射缩宫素;产子时进行外阴及产房清洁消毒;产子后注射抗菌药,预防细菌感染。对有流产病史或产子过程中发现有木乃伊、死胎的母猪在产后1小时内用赛福(长效头孢噻呋)0.1毫升/千

宫颈癌临床路径

宫颈癌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宫颈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C53)Ⅰa2期-Ⅱa期 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ICD-9-CM-3:68.6 /68.7/40.3/4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病史: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等。 2.妇科检查提示。 3.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手术方式: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2.手术途径:开腹或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3 宫颈癌疾病编码。 2.FIGO分期:Ⅰa2期-Ⅱa期(肿瘤>4cm,已完成术前辅助治疗者)。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血SCC或血CA125等),盆腔CT或MRI,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专业实务常考题1048

最新专业实务常考题 单选题 1、患者,女,21岁。在校大学生。因急性腹痛就诊,诊断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拟急诊手术。患者要求医护人员不要将真实情况告知同学,体现了患者的 A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 B参与治疗的权利 C选择诊疗方式的权利 D知情同意权 E享有平等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单选题 2、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艾滋病 C脊髓灰质炎 D狂犬病 E黑热病 单选题 3、患儿,男,8岁。双眼睑浮肿、尿少3天,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查体:双下肢水肿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27g/L,尿蛋白定性(+++)。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无需卧床休息 B长期无盐饮食 C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D高蛋白饮食 E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注意测量尿量和血压 单选题 诊断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因急性腹痛就诊,在校大学生,岁,21女,患者,、

4. 拟急诊手术。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情及预后,体现了护理人员的 A保证患者权益的义务 B及时救治患者的义务 C维护患者治疗安全的义务 D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 E认真执行医嘱的义务 单选题 5、患者女,68岁,2个月前因脑血栓形成致左侧肢体偏瘫入院治疗。现社区护士定期进行家庭访视:血压维持在145/95mmHg左右,左侧肢体偏瘫,右侧肢体肌力好,皮肤完整性好,语言表达部分障碍,目前基本卧病在床。最适合该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形式是 A使用利血平降血压 B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 C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 D立即卧床休息 E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 单选题 6、患者,男,68岁。与家人争吵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急诊以“急性脑出血”收入院。护士在监测患者病情时,应该注意观察以下哪种并发症的先兆表现 A高血压 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C脑动脉硬化 D先天性脑动脉瘤 ETIA 单选题 7、患者,女性,25岁,5天前不慎被生锈的铁钉刺伤足底,自行包扎处理。12护士向患小时前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张口困难、颈项强直。诊断为破伤风。.者介绍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TAT)的目的是 A解除痉挛 B预防并发症 C中和已经结合的毒素 D中和游离毒素 E镇静、止痛

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一、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 宫颈癌Ⅰ-Ⅳ期选择放射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C53.902宫颈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8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 (5)心电图、胸片; (6)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 (7)腹部超声检查; (8)盆腔定位CT。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凝血功能+D二聚体; (2)ECT或PET-CT检查; (3)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放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以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域。 (七)放射治疗中的检查和副反应的治疗处理。 1.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 2.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急性副反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3.治疗中根据病情复查影像学检查,酌情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 (八)治疗后复查。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盆腔CT。

3.腹部B超。 (九)出院标准。 1.完成全部放射治疗计划。 2.无严重毒性反应需要住院处理。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病情变化或放疗并发症无法继续放射治疗。

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x00) 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65.22/65.24 /65.25/65.29/65.4/65.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不特异,常规查体发现; 2.体征:附件区扪及肿物;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或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x00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清肿瘤标记物;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宫颈细胞学筛查;

(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上腹部超声,盆腔CT 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 3.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