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2009-2017年1212个临床路径
- 格式:xlsx
- 大小:52.11 KB
- 文档页数:23
妇科临床路径目录(5)1、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2009年版)2、卵巢良性肿瘤(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临床路径(2009年版)3、宫颈癌(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临床路径(2009年版)(2009年版)4、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临床路径(2009年版)5、子宫平滑肌瘤(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临床路径(2009年版)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腺肌病(ICD—10:N80.003)行子宫切除术(ICD—9-CM—3:68.3/68.4/68.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痛经、月经量增多等。
2。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
3.辅助检查:盆腔B超及血CA125等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手术方式:子宫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N80。
003子宫腺肌病疾病编码。
2。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的第3-4天。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宫产和老年性白内障等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件:8个病种临床路径.doc二○○九年六月三十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3.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1/K35.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
国家卫计委最新发布26个病种临床路径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6月12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全文如下:国卫办医函〔2016〕5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制定了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名单附后),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考执行。
上述临床路径已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kjps/jsgf/)发布,请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登陆网站下载,并指导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临床路径、细化分支路径并组织实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5月31日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名单:苯丙酮尿症临床路径一、苯丙酮尿症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苯丙酮尿症(PKU)(ICD-10︰E70.101)。
(二)诊断依据。
1. 临床特点:头发黄,皮肤白,鼠臭味,智能发育落后。
2. 血苯丙氨酸(Phe)浓度>120 μmol/L(>2mg/dl)及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2.0。
3. 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AH)突变。
4. 尿蝶呤谱及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DHPR)活性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4,52(6): 420-425]。
1. 治疗指征:血Phe>360 mmol/L。
2. 低或无Phe特殊饮食。
3. 对症处理。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苯丙酮尿症疾病编码(ICD-10︰E70.101)。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2.28•【文号】卫办医政发[2009]234号•【施行日期】2009.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血液内科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情况,组织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在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基础上,制订各试点医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胡瑞荣、马旭东电话:************、68792825附件: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2009年版)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3、初治APL临床路径4、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附件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CD-10:D69.3)(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和《美国血液学会关于ITP的指南》(Blood,1996,88(1):3-40),《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
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包括血涂片)。
3.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5.排除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目录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2脑出血临床路径73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124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185癫痫临床路径236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287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33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439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51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5811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66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7113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78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8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目录欧阳引擎(2021.01.01)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1.21.31.41.51.6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2.22.3用2.42.52.6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3.23.33.43.5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4.24.34.44.54.64.7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5.25.2.15.2.2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6.26.3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7.27.37.47.5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8.28.38.48.58.68.78.88.9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9.29.39.49.59.6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10.210.310.410.510.610.7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11.211.311.5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12.3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13.213.313.413.5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14.214.314.414.5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15.215.3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16.216.316.4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17.217.317.4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218.318.418.5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19.219.319.4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20.220.320.420.520.6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21.221.321.4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22.222.3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目录(一)脑梗塞 (2)(二)2型糖尿病 (6)(三)腹股沟疝 (9)(四)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13)(五)下肢静脉曲张 (17)(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21)(七)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27)(八)计划性剖宫产 (31)(九)子宫平滑肌瘤 (36)(十)卵巢良性肿瘤 (41)(十一)支气管肺炎 (45)(十二)慢性鼻-鼻窦炎 (48)(一)脑梗塞一、脑梗塞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塞(ICD-10:I63.9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或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1.控制血压。
2.控制血糖。
3.吞咽困难的处理。
4.并发症的处理:肺炎,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心脏损伤的处理。
二溶栓治疗。
三抗凝治疗。
四降纤治疗。
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六脑保护剂治疗。
七降颅压治疗。
八中医中药治疗。
九早期康复治疗。
(四)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3.902脑梗塞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
(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心脑彩超、血管彩超、心肌酶谱、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七)选择用药。
1.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2.控制血糖:急性期胰岛素治疗。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截止到2011年7月,迄今为止最全的目录)本文由妍雅夕贡献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 1.5 自发性气胸 1.6 肺血栓栓塞症 1.7 肺脓肿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 结核性胸膜炎1.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1 慢性支气管炎1.12 特发性肺纤维化1.13 胸膜间皮瘤1.1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 胆总管结石 2.2 胃十二指肠溃疡2.3 反流性食管炎2.4 大肠息肉 2.5 轻症急性胰腺炎 2.6 肝硬化腹水 2.7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2.8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2.9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2.10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2.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2.12 上消化道出血2.1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4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2.15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 脑出血 3.3 吉兰巴雷综合症3.4 多发性硬化 3.5 癫痫 3.6 重症肌无力 3.7 病毒性脑炎 3.8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9 肌萎缩侧索硬化3.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3.11 颈动脉狭窄3.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13 视神经脊髓炎3.14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4.1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4.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 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7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4.8 房性心动过速 4.9 肥厚型心肌病4.10 肺动脉高压 4.1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4.12 主动脉夹层 4.13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 4.14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4.1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5.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2.1 初治APL 5.2.2 完全缓解的APL 5.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5.4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5.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6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5.7 血友病 A 5.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 终末期肾脏病 6.2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 急性肾损伤6.4IgA 肾病行肾穿刺活检6.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6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6.7 急性肾盂肾炎 6.8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6.9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6.10 慢性肾脏病贫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 型糖尿病7.2 2 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 库欣综合征7.5 Graves 病7.6 垂体催乳素瘤7.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9 尿崩症7.10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 胃十二指肠溃疡8.2 急性乳腺炎8.3 直肠息肉8.4 门静脉高压症8.5 腹股沟疝8.6 下肢静脉曲张8.7 血栓性外痔8.8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9 结节性甲状腺肿8.10 乳腺癌8.11 乳腺良性肿瘤8.12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8.13 甲状腺良性肿瘤8.14 甲状腺癌(2011 版)8.15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8.16 慢性胆囊炎8.17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8.18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8.19 原发性肝细胞癌8.20 肝门胆管癌8.21 细菌性肝脓肿8.22 胃癌(2011 版)8.23 脾破裂8.24 胰腺癌8.25 胰腺假性囊肿8.26 肠梗阻8.27 小肠间质瘤8.28 克罗恩病8.29 肠外瘘8.30 肛裂8.31 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 颅前窝底脑膜瘤9.2 颅后窝脑膜瘤9.3 垂体腺瘤9.4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 三叉神经痛9.6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 颅骨凹陷性骨折9.8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10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9.11 颅骨良性肿瘤9.12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13 颈内动脉动脉瘤9.14 高血压脑出血9.15 大脑半球胶质瘤9.16 大脑凸面脑膜瘤9.17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9.18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10.2 颈椎病10.3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 股骨颈骨折10.5 胫骨平台骨折10.6 踝关节骨折10.7 股骨干骨折10.8 肱骨干骨折10.9 肱骨髁骨折10.10 尺骨鹰嘴骨折10.11 尺桡骨干骨折10.12 股骨髁骨折10.13 髌骨骨折10.14 胫腓骨干骨折10.15 股骨下端骨肉瘤10.1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7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0.19 胸椎管狭窄症10.20 股骨头坏死10.21 髋关节发育不良10.22 髋关节骨关节炎10.23 膝内翻10.24 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 肾癌(2009 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及2010 版开放肾癌根治术)11.2 膀胱肿瘤11.3 良性前列腺增生11.4 肾结石11.5 输尿管结石11.6 肾盂癌11.7 输尿管癌11.8 前列腺癌11.9 肾上腺无功能腺瘤11.10 睾丸鞘膜积液11.11 精索鞘膜积液11.12 精索静脉曲张十二、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 贲门失弛缓症12.2 自发性气胸12.3 食管癌12.4 支气管肺癌12.5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2.6 漏斗胸12.7 非侵袭性胸腺瘤12.8 肺良性肿瘤12.9 纵膈良性肿瘤12.10 食管裂孔疝12.11 支气管扩张症12.12 气管恶性肿瘤12.13 食管平滑肌瘤12.14 纵膈恶性畸胎瘤十三、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 房间隔缺损(2009 版和2011版)13.2 室间隔缺损13.3 动脉导管未闭(2009 版和2011 版)13.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13.6 法洛四联症13.7 主动脉瓣病变13.8 升主动脉瘤(2009 版和2011 版)13.9 肺动脉瓣狭窄13.10 二尖瓣病变13.11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13.12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13.13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十四、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 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 宫颈癌14.4 输卵管妊娠14.5 子宫平滑肌瘤十五、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 计划性剖宫产15.4 完全性前置胎盘15.5 过期妊娠15.6 医疗性引产15.7 阴道产钳助产15.8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15.9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十六、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 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 麻疹合并肺炎16.4 母婴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16.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6 初治儿童ALL 16.7 矮小症16.8 病毒性心肌炎16.9 川崎病16.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11 癫痫16.12 型糖尿病16.13 急性肾小球肾炎16.1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1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6.1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6.17 过敏性紫癜16.18 毛细支气管炎16.19 热性惊厥16.20 胃食管反流病16.21 消化性溃疡16.2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23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6.2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25 支气管肺炎十七、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 先天性巨结肠17.2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 尿道下裂17.4 急性肠套叠17.5 儿童房间隔缺损17.6 儿童室间隔缺损17.7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17.8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7.9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7.10 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17.11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17.1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13 发育性髋脱位(2 岁以上)17.1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7.15 梅克尔憩室17.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17.17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17.18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17.19 先天性肌性斜颈17.20 隐睾(睾丸可触及)十八、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 共同性斜视18.4 上睑下垂18.5 老年性白内障18.6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8.7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18.8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18.9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8.10 角膜裂伤18.11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18.12 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18.13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十九、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 声带息肉19.3 慢性鼻-鼻窦炎19.4 喉癌19.5 鼻出血19.6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9.7 鼻中隔偏曲19.8 分泌性中耳炎19.9 甲状腺肿瘤19.10 慢性扁桃体炎19.11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19.12 突发性耳聋19.13 下咽癌19.14 腺样体肥大19.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二十、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 舌癌20.2 唇裂20.3 腭裂20.4 下颌骨骨折20.5 下颌前突畸形20.6 腮腺多形性腺瘤20.7 牙列缺损20.8 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20.9 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20.10 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 口腔扁平苔藓20.12 口腔念珠菌病20.13 单纯疱疹20.14 乳牙中龋20.15 乳牙慢性牙髓炎20.16 个别乳磨牙早失二十一、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 带状疱疹21.2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 寻常型天疱疮21.4 重症多形红斑21.5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1.6 白癜风21.7 淋病21.8 慢性光化性皮炎21.9 荨麻疹21.10 系统性硬化症21.11 寻常痤疮21.12 寻常型银屑病二十二、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 甲状腺癌(2009 版)22.2 结肠癌(2009 版) 22.3 胃癌(2009 版)。
医院临床疾病诊治路径二〇一一年四月目录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 (3)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8)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 (12)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 (17)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 (22)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30)脑出血临床路径 (35)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38)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42)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46)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50)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53)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 (58)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 (62)膀胱肿瘤临床路径 (65)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68)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72)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76)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80)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临床路径 (8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 (86)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90)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行肺大疱切除和/或胸膜固定术(ICD-9-CM-3:32.2和/或34.601,34.92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诱发因素:剧烈咳嗽、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等,也可无明显诱发因素。
2.临床症状:突发患侧胸痛、喘憋、呼吸困难,偶尔有干咳。
严重程度从轻微不适至严重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3.临床体征: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气胸在30%以上者,可出现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
4.辅助检查:胸片或胸部CT。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保守治疗:2.手术治疗:(1)复发性气胸;(2)胸片或CT检查证实有肺大疱者;(3)气胸合并胸腔出血者;(4)有效胸腔闭式引流72小时仍有大量气体溢出者;(5)患者从事特殊职业,如飞行员、潜水员、高空作业等。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截止到2011年7月底314个病种,不包括县医院版,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未印发新的临床路径)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1.3 支气管扩张-----------------------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1.4 支气管哮喘-----------------------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1.5 自发性气胸-----------------------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1.6 肺血栓栓塞症---------------------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1.7肺脓肿---------------------------卫办医政发〔2011〕28号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卫办医政发〔2011〕28号1.9结核性胸膜炎---------------------卫办医政发〔2011〕28号1.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卫办医政发〔2011〕28号1.11慢性支气管炎--------------------卫办医政发〔2011〕28号1.12特发性肺纤维化------------------卫办医政发〔2011〕28号1.13胸膜间皮瘤----------------------卫办医政发〔2011〕28号1.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卫办医政发〔2011〕28号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2.2胃十二指肠溃疡--------------------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2.3反流性食管炎----------------------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2.4大肠息肉--------------------------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2.5轻症急性胰腺炎-------------------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2.6肝硬化腹水-----------------------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2.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10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12上消化道出血---------------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卫办医政发〔2011〕70号2.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卫办医政发〔2011〕70号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3.2脑出血---------------------------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3.3吉兰巴雷综合症-------------------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3.4多发性硬化-----------------------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3.5癫痫-----------------------------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3.6重症肌无力-----------------------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3.7病毒性脑炎-----------------------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3.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3.9肌萎缩侧索硬化-------------------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3.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3.11颈动脉狭窄----------------------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3.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3.13视神经脊髓炎--------------------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3.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卫办医政发〔2009〕225号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卫办医政发〔2009〕225号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卫办医政发〔2009〕225号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卫办医政发〔2009〕225号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卫办医政发〔2009〕225号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卫办医政发〔2009〕225号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4.8房性心动过速--------------------------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9肥厚型心肌病--------------------------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12主动脉夹层(内科)-------------------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13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14心房颤动介入治疗---------------------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4.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卫办医政发[2009]234号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卫办医政发[2009]234号5.2.1初治APL------------------------卫办医政发[2009]234号5.2.2完全缓解的APL------------------卫办医政发[2009]234号5.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卫办医政发〔2011〕76号5.4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卫办医政发〔2011〕76号5.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卫办医政发〔2011〕76号5.6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卫办医政发〔2011〕76号5.7血友病A-------------------------------卫办医政发〔2011〕76号5.8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卫办医政发〔2011〕76号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6.3急性肾损伤--------------------------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6.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卫办医政发〔2011〕58号6.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卫办医政发〔2011〕58号6.7急性肾盂肾炎-------------------------卫办医政发〔2011〕58号6.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卫办医政发〔2011〕58号6.9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卫办医政发〔2011〕58号6.10慢性肾脏病贫血---------------------卫办医政发〔2011〕58号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卫办医政发〔2009〕173号7.2 2型糖尿病-----------------------卫办医政发〔2009〕173号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卫办医政发〔2009〕173号7.4 库欣综合征----------------------卫办医政发〔2009〕173号7.5 Graves病------------------------卫办医政发〔2009〕173号7.6垂体催乳素瘤---------------------卫办医政发〔2011〕49号7.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卫办医政发〔2011〕49号7.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卫办医政发〔2011〕49号7.9尿崩症---------------------------卫办医政发〔2011〕49号7.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卫办医政发〔2011〕49号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胃十二指肠溃疡-------------------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8.2急性乳腺炎-----------------------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8.3直肠息肉-------------------------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8.4 门静脉高压症--------------------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8.5 腹股沟疝------------------------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8.6下肢静脉曲张---------------------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8.7血栓性外痔-----------------------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8.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8.9结节性甲状腺肿-------------------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8.10乳腺癌--------------------------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8.11乳腺良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2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3甲状腺良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4甲状腺癌(2011版)--------------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5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6慢性胆囊炎----------------------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7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8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19原发性肝细胞癌------------------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0肝门胆管癌----------------------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1细菌性肝脓肿--------------------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2胃癌(2011版)-----------------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3脾破裂--------------------------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4胰腺癌--------------------------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5胰腺假性囊肿--------------------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6肠梗阻--------------------------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7小肠间质瘤----------------------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8克罗恩病------------------------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29肠外瘘--------------------------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30肛裂----------------------------卫办医政发〔2011〕88号8.31肛周脓肿------------------------卫办医政发〔2011〕88号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9.2颅后窝脑膜瘤------------------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9.3垂体腺瘤----------------------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9.5三叉神经痛--------------------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9.7颅骨凹陷性骨折------------------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0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1颅骨良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2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3颈内动脉动脉瘤-----------------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4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5大脑半球胶质瘤-----------------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6大脑凸面脑膜瘤-----------------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7三叉神经良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9.18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卫办医政发〔2009〕139号10.2颈椎病-----------------------------卫办医政发〔2009〕139号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卫办医政发〔2009〕139号10.4股骨颈骨折-------------------------卫办医政发〔2009〕139号10.5胫骨平台骨折-----------------------卫办医政发〔2009〕139号10.6踝关节骨折-------------------------卫办医政发〔2009〕139号10.7股骨干骨折-------------------------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10.8肱骨干骨折-------------------------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9肱骨髁骨折-------------------------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0尺骨鹰嘴骨折----------------------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1尺桡骨干骨折----------------------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2股骨髁骨折------------------------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3髌骨骨折--------------------------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4胫腓骨干骨折----------------------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5股骨下端骨肉瘤--------------------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6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8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19胸椎管狭窄症----------------------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20股骨头坏死------------------------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21髋关节发育不良--------------------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22髋关节骨关节炎--------------------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23膝内翻----------------------------卫办医政发〔2011〕54号10.24膝关节骨关节炎--------------------卫办医政发〔2011〕54号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2009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卫办医政发〔2009〕172号及2010版开放肾癌根治术----------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11.2膀胱肿瘤------------------------卫办医政发〔2009〕172号11.3良性前列腺增生------------------卫办医政发〔2009〕172号11.4肾结石--------------------------卫办医政发〔2009〕172号11.5输尿管结石----------------------卫办医政发〔2009〕172号11.6肾盂癌----------------------------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11.7输尿管癌--------------------------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11.8前列腺癌--------------------------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11.9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11.10睾丸鞘膜积液---------------------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11.11精索鞘膜积液----------------------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11.12精索静脉曲张----------------------卫办医政发〔2010〕193号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弛缓症--------------------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12.2自发性气胸----------------------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12.3食管癌--------------------------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12.4支气管肺癌----------------------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12.5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6漏斗胸--------------------------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7非侵袭性胸腺瘤------------------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8肺良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9纵膈良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10食管裂孔疝---------------------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11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12气管恶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13食管平滑肌瘤-------------------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12.14纵膈恶性畸胎瘤-----------------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2009版和2011版)-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卫办医政发[2011]77号13.2 室间隔缺损------------------------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13.3动脉导管未闭(2009版和2011版)---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卫办医政发[2011]77号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13.6法洛四联症-----------------------卫办医政发[2010]207号13.7主动脉瓣病变---------------------卫办医政发[2010]207号13.8升主动脉瘤(2009版和2011版)---- ----卫办医政发[2010]207号最新13.9肺动脉瓣狭窄-------------------------------卫办医政发[2011]77号13.10二尖瓣病变--------------------------------卫办医政发[2011]77号13.11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卫办医政发[2011]77号13.12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卫办医政发[2011]77号13.13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卫办医政发[2011]77号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卫办医政发[2009]146号14.2 卵巢良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09]146号14.3宫颈癌-------------------------------卫办医政发[2009]146号14.4输卵管妊娠---------------------------卫办医政发[2009]146号14.5子宫平滑肌瘤-------------------------卫办医政发[2009]146号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卫办医政发〔2009〕171号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卫办医政发〔2009〕171号15.3计划性剖宫产-------------------------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15.4完全性前置胎盘-----------------------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15.5过期妊娠-----------------------------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15.6医疗性引产---------------------------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15.7阴道产钳助产-------------------------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15.8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15.9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15.10产褥感染----------------------------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16.2支原体肺炎------------------------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16.3麻疹合并肺炎------------------------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16.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卫办医政发〔2010〕90号16.6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卫办医政发〔2010〕90号16.7矮小症--------------------------------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8病毒性心肌炎--------------------------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9川崎病--------------------------------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1癫痫---------------------------------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2 1型糖尿病--------------------------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3急性肾小球肾炎-----------------------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7过敏性紫癜---------------------------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8毛细支气管炎-------------------------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19热性惊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20胃食管反流病-------------------------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21消化性溃疡---------------------------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2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23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2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16.25支气管肺炎---------------------------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卫办医政发〔2009〕175号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卫办医政发〔2009〕175号17.3尿道下裂------------------------卫办医政发〔2009〕175号17.4急性肠套叠----------------------卫办医政发〔2009〕175号17.5儿童房间隔缺损------------------卫办医政发〔2010〕91号17.6儿童室间隔缺损-----------------卫办医政发〔2010〕91号17.7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卫办医政发〔2010〕91号17.8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卫办医政发〔2010〕91号17.9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0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1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3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4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5梅克尔憩室----------------------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6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7肾母细胞瘤(Ⅰ-Ⅱ期)---------------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8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19先天性肌性斜颈---------------------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17.20隐睾(睾丸可触及)------------------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卫办医政发〔2009〕159号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卫办医政发〔2009〕159号18.3共同性斜视---------------------卫办医政发〔2009〕159号18.4上睑下垂-----------------------卫办医政发〔2009〕159号18.5老年性白内障-------------------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卫办医政发〔2011〕74号18.7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卫办医政发〔2011〕74号18.8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卫办医政发〔2011〕74号18.9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卫办医政发〔2011〕74号18.10角膜裂伤-------------卫办医政发〔2011〕74号18.11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卫办医政发〔2011〕74号18.12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卫办医政发〔2011〕74号18.13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卫办医政发〔2009〕153号19.2声带息肉-------------------------卫办医政发〔2009〕153号19.3慢性鼻-鼻窦炎-------------------卫办医政发〔2009〕153号19.4喉癌-----------------------------卫办医政发〔2009〕153号19.5鼻出血---------------------------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6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7鼻中隔偏曲-----------------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8分泌性中耳炎-----------------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9甲状腺肿瘤-----------------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10慢性扁桃体炎-----------------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11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12突发性耳聋-----------------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13下咽癌-----------------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14腺样体肥大-----------------卫办医政发〔2011〕37号19.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卫办医政发〔2011〕37号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20.2唇裂----------------------------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20.3腭裂----------------------------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20.4下颌骨骨折----------------------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20.5下颌前突畸形--------------------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20.6腮腺多形性腺瘤------------------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20.7牙列缺损------------------------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8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9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11口腔扁平苔藓-------------------------------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12口腔念珠菌病-------------------------------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13单纯疱疹-----------------------------------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14乳牙中龋-----------------------------------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15乳牙慢性牙髓炎-----------------------------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20.16个别乳磨牙早失-----------------------------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21.3寻常型天疱疮----------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21.4重症多形红斑---------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21.5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21.6白癜风------------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21.7淋病--------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21.8慢性光化性皮炎--------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21.9荨麻疹--------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21.10系统性硬化症--------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21.11寻常痤疮--------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21.12寻常型银屑病--------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009版)-------------卫办医政发〔2009〕180号22.2结肠癌(2009版)---------------卫办医政发〔2009〕180号22.3胃癌(2009版)-----------------卫办医政发〔2009〕180号。
0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1.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3.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1.一般治疗2.再灌注治疗(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①具备急诊PCI的条件,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②高危患者。
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小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③有溶栓禁忌证者;④高度疑诊为STEMI者。
急诊PCI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2)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①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②无条件行急诊PCI;③PCI需延误时间者(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ICD-10:O42伴Z3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主诉有阴道流液。
2.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
3.石蕊试纸测pH值>7。
4.显微镜下阴道液干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观察临产征象。
2.引产。
3.剖宫产。
(四)标准住院日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42伴Z37胎膜早破(足月)疾病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B 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
2.宫缩诱导药物: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
(八)分娩方式的选择。
1.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
2.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
(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无感染征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本路径以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若为剖宫产则进入剖宫产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