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面积法开孔补强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33
开孔补强的直接判定和计算
唐超;陈纾
【期刊名称】《化工装备技术》
【年(卷),期】1989(010)005
【摘要】开孔补强计算是压力容器强度计算中一个必不可以的组成部分。
在进行
常规压力容器设计时,最常用的补强计算法是“等面积”法,这一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国内外许多规范都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在应用该法进行计算时常常因计算
步骤较多、需试算(非补强圈补强)而显得烦琐和费时。
鉴于以上原因,寻求一种更为简单的计算方法以提高设计效率很有必要,本文就此而进行了一些尝试,望同行赐教。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唐超;陈纾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490.23
【相关文献】
1.开孔补强计算时有效补强范围的确定 [J], 李拥军;梁立军;周一飞;李业勤
2.压力容器开孔及开孔补强检查与计算 [J], 陈义军
3.开孔补强计算方法与补强结构形式的匹配 [J], 唐超
4.对“压力容器开孔等面积补强的简易判定法”的一点意见 [J], 文洁清
5.开孔补强计算过程中有效补强宽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J], 黄亚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录1前言及概念31.1开孔补强的适应范围和方法 (3)1.2满足开孔条件时,可采用的三种补强方法 (3)1.3开孔补强的目的 (4)1.4补强结构(补强元件类型) (4)1.4.1加强管补强 (4)1.4.2整体锻件补强 (4)1.4.3加强圈的补强 (4)1.5壳体开孔的有关规定 (5)1.5.1允许不补强时开的最大孔直径 (5) (5)1.5.2壳体上允许开的最大孔直径dmax1.6等面积补强计算方法 (6)1.6.1各国压力容器规范主要采用的准则(补强准则的种类) (6)1.6.2等面积补强的原则 (6)1.6.3等面积补强计算方法 (6)2工艺设计 82.1设计要求 (8)2.2连续釜式反应器工艺设计 (8)2.2.1单段连续釜式反应器 (8)2.2.2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9)3 机械设计93.1手孔的开孔补强计算 (9)3.1.1计算是否需要补强 (10)3.1.2计算开孔失去的面积A. (10)3.1.3计算有效补强面积A (11)3.2进料口的开孔补强计算 (11)3.2.1计算是否需要补强 (11)4补强结构图125总结136参考文献 131前言及概念在日常的压力容器设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压力容器开孔补强问题。
压力容器开孔以后,不仅整体强度受到削弱,而且还因开孔引起的应力集中造成开孔边缘局部的高应力,加上接管上有时还有其他的外载荷所产生的应力及热应力,而容器材料、以及开孔结构在制造和焊接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缺陷和残余应力,开孔和接管附近就成为压力容器的薄弱部位,于是开孔附近就往往成为压力容器的破坏源一一主要是疲劳破坏和脆性裂口。
因此,按照GBl50-1998Ⅸ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在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开孔的补强问题。
1.1开孔补强的适应范围和方法(1)当其内径Di≤1500mm时,开孔最大直径d≤1/2Di,且d≤520mm;当其内径D≥1500mm时,开孔最大直径d≤l/3Di,且d≤1000mm;(2)凸形封头或球壳的开孔最大直径d≤1/2Di;(3)锥壳(或锥形封头)的开孔最大直径d≤1/3Di,Di为开孔中心处的锥壳内直径;(4)在椭圆形或碟形封头过渡部分开孔时,其孔的中心线宜垂直于封头表面。
CFHI2018年第3期(总183期)yz.js@CFHI TECHNOLOGY在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运输、仓储、机械、医药、轻工等行业中,压力容器的应用十分广泛。
压力容器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特种设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压力容器的设计中,为满足工艺操作,容器制造、安装、改造与修理等要求,开孔与开孔补强是必不可少的。
在压力容器壳体和平盖上,因开孔接管处几何不连续,容器强度受到削弱,接管与主壳相贯处应力集中,在内压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再加上接管上各种附加载荷应力、温差应力,以及容器材质和制造缺陷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往往成为容器破坏的原发部位,需要对开孔接管处进行开孔补强。
因此,开孔补强是压力容器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而且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
等面积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补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的设计中。
其基本原理是主壳上由于开孔而丧失的拉伸承载面积应在孔边有效补强范围内等面积地进行补强,当补强材料与主壳材料相同时,所需的补强面积就与主壳开孔削弱的强度面积相等。
若补强材料许用应力小于主壳材料许用应力,则补强面积应按主壳材料与补强材料许用应力之比而增加。
若补强材料许用应力大于主壳材料许用应力,所需补强面积也不得减少。
无限大平板开小孔是压力容器进行等面积补强的力学基础。
虽然压力容器开孔以后受力状态并非完全等同于大平板上开圆孔,但是由于在较小开孔率等特定条件下两者间的偏差不是很大,而无限大平板上开小圆孔理论的等面积法的计算过程又较为方便,且安全、可靠,所以等面积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等面积法的补强结构形式有两种,即补强圈补强和整体补强。
补强圈补强仅适用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材料强度、壳体厚度,以及补强圈厚度均不高的场合,又由于补强圈与被补强件间存在不连续性,并在补强圈与被补强件间的焊接部位存在局部应力,所以补强圈补强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压力容器常用开孔补强方法对比分析压力容器一旦发生事故,危害很大,因此压力容器的开孔补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压力容器的开孔补强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等面积法,二是分析法。
本文对这两种方法作以比较和分析。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压力容器上的开孔是不可避免的,如要开进料口、出料口、人孔等。
容器开孔后,一方面由于器壁承受载荷截面被削弱,引起局部应力的增加和容器承载能力的减弱;另一方面,器壁开孔和接管也破坏了原有结构的连续性,在工艺操作条件下,接管处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开孔边缘会出现很高的应力集中,形成了压力容器的薄弱环节。
因此,设计上必须对开孔采取有效的补强措施,使被削弱的部分得以补偿。
开孔补强基本原理2.1.等面积法该法是以受拉伸的开孔大平板作为计算模型的,即仅考虑容器壳体中存在的拉伸薄膜应力,且以补强壳体的一次总体平均应力作为补强原则。
当开孔较小时,开孔边缘的局部应力是以薄膜性质的应力为主的,但随着壳体开孔直径增大,开孔边缘不仅存在很大的薄膜应力,而且还产生很高的弯曲应力。
等面积法的开孔补强结构所形成的应力集中在某一区域内,当离孔边缘的距离越大,越接近薄膜应力。
它的特点是:角焊缝,具有应力突变,易产生应力集中点,受力状态不好。
2.2.分析法这种补强方法是以壳体极限分析为基础的,相对等面积法合理得多,但须受开孔壳体和补强接管的尺寸限制。
这种方法优点是:克服等面积法的缺点,在转角处采用圆滑过渡,减少结构形状的突变,减小应力集中程度。
将补强面积集中在应力最高点,充分利用补强面积,使补强更经济、合理。
对比分析3.1.等面积法等面积法顾名思义:壳体截面因开孔被削弱的承受强度的面积,须有补强材料予以等面积补偿,其实质是壳体截面因开孔丧失的强度,即被削弱的“强度面积”A乘以壳体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σ]t,即A[σ]t,应由补强材料予以补偿,当补强材料与壳体材料相同时,则补强面积就等于削弱的面积,故称等面积法。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方法作者:马军伟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11期摘要:在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为满足各种工艺和结构上的要求在压力容器上开孔和安装接管。
容器开孔以后,开孔的地方会形成较大应力,这时需要进行补强,本文列举了一系列容器开孔方法,如等面积法、分析法以及压力面积法等。
关键词:大开孔;补强;压力容器中图分类号:TQ050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随着石油化工技术以及海洋和空间等技术的发展,压力容器结构也不再像传统容器结构那样简单。
工艺以及结构需求的不同,使得容器的许多受压元件均要开孔接管,有时还需设计直径大于800mm的大开孔。
容器通过进行开孔,可以减弱其整体强度,使开孔边缘应力过于集中。
按照JB 4732规范提到的应力分类,容器开孔后的应力有以下几种:相贯线壳体变形造成的应力及峰值应力等等。
在容器设计制造中,国内对容器接管开孔补强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补强圈补强及厚壁接管补强等。
当补强圈补强与壳体厚度相等时,补强圈由于面积过大从而不能集中补强,而且壳体本身和壳体上的其它部件通常也会限制补强圈面积,因此补强圈补强一般适用于容器应力水平低,材料塑韧性好,且容器的工作条件比较优良的场合。
当采用厚壁接管补强时,由于接管与筒体的壁厚相差较大,增大了现场焊接难度和制造成本,若再出现接管力和接管弯矩作用时,接管的设计壁厚将急剧增加,将无法实现接管壁厚补强,因此接管壁厚补强一般适用于像仪表口等小直径接管的补强;而整体锻件补强由于受到锻件制造工艺的约束,目前一般用于封头人孔接管的补强,其结构尺寸大(DN500),成本高,制造难度大,周期长。
以上几种补强对小直径接管来说,优势非常明显。
但对于容器直径较大的(>800mm)开孔接管补强,会因为它的根部峰值应力过大,使得装置运行后,造成容器衬里脱落,甚至可能会造成装置停车。
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的接管补强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型化装置。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的压力容器大开孔计算方法。
浅谈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方法浅谈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方法2011-04-17 09:23 来源:未知浏览次数:关键字:方法,补强,开孔,压力容器,浅谈,浅谈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方法李文英摘要:本文主要对压力容器开孔后进行补强的方法进行探讨,主要针对等面积补强;压力容器大开孔补强方法;平盖开孔补强;高压蒸汽过热器联箱开孔补强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压力容器开孔补强方法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压力容器在化工厂中越来越普遍,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样在压力容器设计中一些较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更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如压力容器封头上的开孔及补强是一个非常爱出问题的地方,一旦计算有误就会造成容器的破坏,甚至引起工作人员的伤害,或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下面就对压力容器的开孔补强进行分析。
1.等面积补强化工容器常用的开孔补强方法是等面积补强法,其基础理论是在有效补强范围内所加补强材料的截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因为开孔而失去的截面积。
其实质在于补强壳体的平均强度,即维持容器整体的屈服强度,理论模型是无限大平板开小孔,不至于因开边缘附加弯曲应力引起大的误差,故对小直径开孔安全可靠,其计算方法如下:满足下列条件不需补强:A1+A2+A3≥A不满足这一条件则需要补强,补强金属的面积为:AO= A一(A1+A2+A3 )式中:A---壳体因开孔而削弱的截面积;AO----补强金属的面积;A1---筒体或封头上超过计算厚度S所多余的金属截面积;A2---接管上超过强度计算厚度所多余的金属截面积;A3---补强区内焊缝的截面积。
其适用范围是局部补强的材料基本上应与壳体相同,其强度不应小于壳壁材料强度的75%。
适用于筒体的最大开孔直径dI≤1000毫米,而封头的开孔最大直径是dI≤1/2DJ。
d i—开孔最大直径;DJ—封头内径。
这类计算方法只能在一般情况下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则不适用,例如容器大开孔时补强,平盖的开孔补强以及高压蒸汽过热器的开孔补强,下面将分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