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完整版)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完整版)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完整版)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2)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使学生对核素、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

【教学准备】投影仪、胶片、元素周期表挂图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我们学习知道元素有一百多种。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7个横行,18个纵行)

【讲述】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学生活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4的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2.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讲述】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余周期称为长周期,

【投影】

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1 H—H 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4 K—K r 18 4

5 Rb—X e 18 5

6 Cs—Rn 32 6

7 F r—112号26 7

【板书】(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说明:1.除第1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稀有气体结束。

2.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也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为了使表的结构紧凑,将全体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分别按周期各放在同一个格内,并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它们分两行另列在表的下方。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的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现在发现的元素还有:114号、116号、

118号元素。

【过渡】学完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我们再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族。【板书】2.族

【问】1.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纵行?

2.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活动】

说明: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思考】元素的性质主要是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请大家分析讨论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可参考我们学习过的碱金属、卤族元素以及1~20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板书】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投影练习】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板书设计】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周期)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具有把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实验、归纳。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我们把ⅠA族称为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完成P7科学探究1。

【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

【实验探究】P8科学探究2.

【讲解并板书】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1.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点燃

4Li + O2 2Li2O 2Na + O2 Na2O2

2 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通式:2R + 2 H2O =2 ROH + H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说明: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置换反应。

【探究】观察课本第7页表1-1碱金属的主要性质,分析碱金属单质的颜色和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2)递变性(从锂到铯)

(1)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

(2)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讨论】以碱金属为例,分析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如何递变?如何从结构上进行解释?【板书】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过渡】周期表中为什么把氟、氯、溴、碘四种元素编在一个族呢?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是不是同样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呢?

(二)卤族元素

【探究】查阅卤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填写下表:

【板书】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讨论】课本第8页资料卡片中,体现出卤素单质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性?

【板书】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2)密度逐渐增大;

(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探究】结合课本第8页(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的信息,完成卤素单质与H2反应表格。

【板书】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 H2= 2 HX

F2、Cl2、Br2、I2

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探究实验】实验1-1

【板书】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

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Br2;还原性:Cl-<Br-

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I2;还原性:Cl-<I-

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I2;还原性:Br-<I-

结论:F2、Cl2、Br2、I2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过渡】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有什么判断依据呢?

【板书】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可以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置换反应。

【讨论】以卤素单质为例,分析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的递变?如何从结构上进行解释?【板书】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思考与讨论】

(1)同主族元素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它们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趋势。

【板书】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映原子结构。

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板书设计】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点燃

4Li + O2 2Li2O 2Na + O2 Na2O2

2 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2R + 2 H2O =2 ROH + H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置换反应。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2)递变性(从锂到铯):

(1)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2)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卤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 H2= 2 HX

F2、Cl2、Br2、I2

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

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Br2;还原性:Cl-<Br-

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I2;还原性:Cl-<I-

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I2;还原性:Br-<I-

结论:F2、Cl2、Br2、I2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可以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置换反应。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映原子结构。

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原子结构与同位素、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具有把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同位素、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教学难点】同位素、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 【教学过程】 [归纳与整理] 三、核素 (一)原子结构

质子

1、原子

核外电子

2、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3.表示方法

【过渡】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1

H 、2

H 和3

H ,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二)核素

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的特点:

原子核

中子

(1)两 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 (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 (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同位素的两个特性:

1.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核内中子数不同(或说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即同位同化性)

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 【板书设计】 三、核素 (一)原子结构

质子

1、原子

核外电子

2、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3.表示方法

(二)核素

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的特点:

(1)两 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 (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 (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同位素的两个特性:

1.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核内中子数不同(或说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即同位同化性)

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

原子核

中子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通过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必修《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位-构”关系; 3.巧记周期表中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读元素周期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3.通过推导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在“纸牌游戏”中,感受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情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三、设计思路以故事引入新课题→纸牌游戏→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和结构→周期表的巧记方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的目的。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1.1《元素周期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1《元素周期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原子序数═核电核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图1—1门捷列夫 1、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做周期; 3、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纵行,叫做族。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图1—2元素中期表 1.周期 2.族 ※元素周期表结构记忆方法: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短三长一未完。 周期(7个横短周期(3 第1周期(共2 种元素) 长周期(3 第7周期,目前发现 26 种元素 第2周期(共8 种元素) 第3周期(共8 种元素) 第4周期(共18 种元素) 第5周期(共18 种元素) 第6周期(共 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族(18个纵行, _16_个族) 副族( 7个;用 I B 、ⅡB-------ⅦB 表示 ) 第 Ⅷ 族(3 个, 纵 列) __0_族( 1 个, 纵 列) 主族( 7个;用 IA 、ⅡA 、ⅢA 、ⅣA------ ⅦA 表示 )

纵列称作族(18纵行16族):7主、7副Ⅷ和“0”;Ⅷ族最贪婪(8、9、10列占); ⅡA、ⅢA夹10列(7副加Ⅷ称过渡);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族,共计112,ⅡB后未现。 3、过渡元素:周期表中从ⅡA至ⅢA族之间的10个纵列(7个副族加Ⅷ族)统称过渡元素。 4、周期表中有些族的特别的名称。例如: 第IA族: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随堂练习] 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AD ) 2.指出原子序数为5、19、26、35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周期和族表示)及符号5:第2周期、第ⅢA族(B)19:第4周期、第IA族(K ) 26:第4周期、第Ⅷ族(Fe ) 35:第4周期、第ⅦA (Br ) 3.原子序数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可能在第----(AD)A.ⅢA族B.ⅠA族C.ⅠB族D.ⅢB族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的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D ) A.12和17 B.13和16 C.11和17 D.6和8 5.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S、N、Na、Mg N (3) P、Sb、Sn、As Sn (4) Rb、B、Te、Fe Fe (1) 归属类型:(1)主族元素(2)过渡元素(3)同周期元素(4)同族元素 (5)金属元素(6)非金属元素 6.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 B ) A.ⅢB族B.ⅢA族C.ⅠB族D.ⅠA族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第IA族元素中,除了氢以外的6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称为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1_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Cs),核电核数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 子半径逐渐增大。 2.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 2.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师]请大家拿出自己亲手绘制的元素周期表。 [学生取表,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 [师]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

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 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师]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生](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师]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 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师]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104的有关内容。 [学生活动] [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生]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在一个横 行里。 [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生]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师]如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投影练习]已知镁元素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在学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结合《化学1(必修)》中学习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对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整合Ⅷ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对金属钾性质的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归纳得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旧教材是根据第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通过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而新教材则是在学过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让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和金属钾性质,再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教材这样处理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指导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整体学习,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元素的发现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2、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第1课时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准备实验探究方案; 2、第2 课时前,教师绘制“ⅦA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比较”表格,并布置学生完成。 3、第3 课时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2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与族的概念。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谈周期表的结构完成本节课。 3.确定位置和结构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通过自行设计,掌握元素周期表 难点:确定位置和结构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问或学生发表意见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周期 三长三短一不全,七周不全还待填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二)族 7主、7副、0族、第八族 包括:主族(A)、副族(B)、第VIII族和零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第1-2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都有哪些规律?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用一个表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 【板书】元素周期表 【设疑】至今为止元素周期表中排列着100多种元素。 【指导看表】浅绿 -----?金属 绿色 -----?非金属 【提出目标】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 1、这些元素时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到对应的位置呢?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结构。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看元素周期表 【提问】谁来总结第一个问题? 【小结】表由横行、纵行构成 周期族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板书】(一)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三长三短一不全,七周不全还待填”

【讨论】教材104 页5-11表,介绍镧系、锕系元素及超铀元素概念 【板书】(二)族 包括:主族(A)、副族(B)、第VIII族和零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各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主族在中间,副族夹两边; 零族最右边,Ⅷ族最中间 练习 1、已知S的电子结构示意图为,写出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第三周期最外层有5个电子是那种元素? 3、第六周期第ⅧB的元素名称是 【小结】周期表的结构: 族的种类、数目和具体位置(七主、七副、零族、第八族) 周期的种类、数目和具体位置(三短、三长、不完全) 掌握前20号元素、七个主族和零族元素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阅读课本<<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背景是什么?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编制是否是完全归功于门捷列夫? 3、门捷列夫总结出的元素周期律是否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律? 4、门捷列夫在研究的过程中,最突出的两大贡献是什么?

人教版第一册必修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横行; ③将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的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一纵行。 由此可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主族元素的族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 周期数 = 电子层数。族系数(指主族)= 最外层电子数。 ⑵周期表的结构概括: 练1、A、B、C三种短周期元素,B分别与A和C相邻,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7。则B元素可能是。(答:碳或镁) 练2、根据下列关系,分别指出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①A、B同主族,分别在第三和第四周期,原子序数差为;

②A 、B 同周期,分别在ⅡA 和ⅢA 族,原子序数差为 ; ③A 、B 均在第五周期,分别为ⅢB 和ⅡB ,原子序数差为 ; ④A 、B 同周期,分别在Ⅷ和0族,原子序数差为 ; [答:①8或8;②1或11或25;③9;④10或9或8。]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 二、由原子序数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方法: ⑴根据每个周期排布元素的种类数〔一(2)、二(8)、三(8)、四(18)、五(18)、六(32)〕的特点,用递减法推出位置数。如推32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2-2(一)-8(二)-8(三)=14(四),14-10=4(10为过渡元素的种类数),4即为主族族序数。所以35X 处于第四周期第ⅣA 族。 ⑵根据元素原子的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简图,如35X 的位置: 由可知处于第四周期ⅦA 族。 另外同族上下相邻的两元素的序数相差8(二~三周期)、相差18(三~四~五周期)、相差32(五~六~七周期)等特点也应熟悉。 三、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的性质。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递变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并参照已知元素的性质,就可推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必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等 ●教学过程 【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页的文字,回答: (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 (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探究】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 要求: 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 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投影】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设计1:设计2: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种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 【小结】虽然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e和Mg相同,但He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排满了,达到了稳定结构,而Be和Mg都没达到稳定结构,因此He的性质与Be和Mg并不相似,反而与同是达到稳定结构的Ne和Ar相似,所以将He、Ne、Ar归为一列更合理。 【讲述】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课件展示】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讲述】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探究】观察周期表的结构,归纳填表: 【讨论】根据上述填表和周期表的观察思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结论: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 教学设计[必修]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本章内容虽然是理论性知识,但教材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相互融合,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 素的涵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自己查找各种元素周期 表) [过度]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所介绍的原子结构的知识。 [学生]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下面我们对原子的结构做进一步认识。 [板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 核外电子 [过渡]下面我们先分析构成原子的个微粒的电性及其质量情况。 (投影) 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提问]从表格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 [教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 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提问]根据质量数的定义,可得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板书]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过渡]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 角标出质量数A Z X 。 [投影练习] 原子核 中子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总体教学设想: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多方式互动、多媒体展示和补充加之针对训练、课堂巩固、知识拓展、能力提升,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原则。全方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材整体分析: 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ⅦA、Ⅰ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使学生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学过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钠、镁、铝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递变”、“硅、磷、硫、氯原子得电子能力的递变”的探究,“预测金属钾的性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的能力;通过利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胶片 六、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 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七、授课时间、班级: 2008年2月高一三班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 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1、周期表的结构;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Na、K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伟大成 就是什么? 生(齐声):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 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门捷列夫事迹介绍,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 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 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 生:看书、讨论 师:巡视 生1:一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生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 生3: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些—感觉是吧。 师:关于第3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 [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表] 师[多媒体播放,11 Na各数字的含义] 22.99 师:初中我们已知道原子的组成。 [播放:原子组成示意图] 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关系怎样?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数一下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 生:它们之间有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 [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教学设计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的关系。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主要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化学思想,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事物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理解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展现元素周期表,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学生可以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引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

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性质。 2、自主探究:探究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归纳、比较法 教学媒体及教具:实验仪器等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卤族元素,并比较与Cl 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板书]四、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卤族元素 [科学探究1]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 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讲解]非金属性: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单质与H 2化合的难易程度; 2、非金属单质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过渡]下面我们根据对卤素性质的推测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板书]1、卤素的物理性质 [科学探究2]根据下表,总结卤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

相似性: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 递变性:从氟到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板书]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 22 从结构上的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1-1]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教学过程

△ △ 光照或点燃 【展示】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H 2+F 2=2HF (黑暗处就能剧烈化合,生成的HF 很稳定) H 2+Cl 2== 2HCl (光照或点燃发生反应,生成的HCl 较稳定) H 2+Br 2== 2HBr (加热到一定程度才能反应,生成的HBr 不如HCl 稳 定) H 2+I 2 2HI (不断加热才能缓慢反应,碘化氢不稳定) 【设问】从上述反应,不难看出气态氢化物从HF 到HI 的稳定性依次减弱,从反应条件上,也能看出:反应条件由易到难。这和元素性质有关系呢? 完成学案二,分析、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说明从F 到I 非金属性越来越弱了。 通过反应条件由易到难感知非金属性的递变 【过渡】我们知道,在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 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来判断。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实验方法来比较卤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呢? 【活动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比较Cl 2 、Br 2 、I 2氧化性的强弱 【提示】卤素单质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的颜色 【分组指导】对于学生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指导和修改,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探究和实验过程的记录。 【总结】Cl 2+2KI =I 2+2KCl Cl 2+2NaBr =2NaCl +Br 2 Br 2+2KI =2KCl +I 2 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Cl 2>Br 2 >I 2, 1、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在学案上。 2、实验方案的交流汇报 3、根据所供药品完成实验,记录现象 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再次认识卤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环节 3 归纳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展示】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内容同主族(从上到下) 电子层结构 原子半径 得失电子能力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的酸碱性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 形成及其稳定性 【总结投影】研究元素性质的一般方法 形成规律性 的认识 形成研究元 素性质的一 般方法。 . .

ccc 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课时

吕微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槐北路120号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教学课题】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教案背景】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从化学史引入新课,设计一些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设计这些问题主要是创设问题的意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分析图表、巧得规律。 课本在本节内容中设计了许多图表,列举了一些数据,这些资源可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P5的科学探究完全可让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和查阅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填表,从而找出信息中隐藏的规律,得出碱金属元素中相似性和差异性,再者P7碱金属的主要性质,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推知结构决定化学性质,同时也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3)精心设疑、实验探究。 ①.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多参与实验,一来培养兴趣,二来增强动手能力. ②.加强实验的改进与对比。如课本介绍钠与氧气时用的是坩埚,可以用石棉网吗?这两种方法都做些一下,比较其中的优劣。如课本介绍钠与水反应时,用的是烧杯,可用水槽,再用投影,以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效果会更佳。 ③.科学探究,诱思创新。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

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课 题】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了解原子结构与同位素、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要求: 具有把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同位素、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所介绍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 (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 1、原子序数= = =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原子核由 和 构成。 [归纳与整理]一、原子结构 质子 1、原子 核外电子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叫做质量数。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A )= +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 数A Z X 。 [课堂练习] 1、若有某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肯定 2、填表: 原子核 中子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我们把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提问]上面的 1H、 1 H和 1 H就是核素。那么 1 H、 1 H和 1 H间我们把他们互称为什么? [归纳与整理] 二、核素: 同位数: 同位数的特点:[课堂练习] 3、在6 3Li、 14 7N、 23 11Na、 24 12Mg、 7 3Li、 14 6C中: (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4、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踪原子。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 (1)下面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4C与C60互为同位素 C. 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14C的放射性原子,这些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A.原子不可以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作业:1、整理、归纳本节教学案 2、完成【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3】班级姓名学号 1、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1课时 【教材整体分析】 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学习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ⅶ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使学生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化学1和初中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 1. 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 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师具备】 1.实验器材药品 Na、Mg、Al及MgCl2、AlCl3溶液NaOH溶液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 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 相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2. 设计实验方案 3. 结论:⑴金属性: Na>Mg> 碱性: NaOH>Mg(OH)2>Al(OH)3 Na、Mg、Al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⑵氢化物稳定性: SiH4<PH3<H2S< 酸性强弱顺序: H4SiO4<H3PO4<H2SO4<HClO4 Si、P、S、Cl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表教案 (1)

《元素周期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4.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 1.学习前人在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2.培养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它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根据元素周期律,每隔一定数目的原子,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象排日历一样,将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成一个表,叫。 [板书]第三节 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对学好中学化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板书]一、的结构 展示《》挂图,指出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国外不一定用这种,指导学生归纳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似)的元素按电子层的递增的顺序 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具在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 一个周期。

[板书]1。周期 学生观察《》填下表: 归纳:7个横即7个周期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介绍]第6周期中,57号元素到71号元素,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第7周期中,89号元素到103号元素,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也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为了使表的结构紧凑,将全体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分别按周期各放在同一个格内,并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它们分两行另列在表的下方。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思考]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同学数一数周期表中有多少个纵行。 [板书]2。族 (1)概念:周期表中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字母表示。

初中元素周期表教案.doc

初中元素周期表教案 【篇一:新课标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 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 周期表。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现元素周期表,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 位置间的关系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 的历程,并以此引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实践。 2、使学生了解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 规律。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 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 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设计的 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 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 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并利用原子结 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