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方案背景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现代工业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应用广泛,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支撑。
由于技术不断发展,现有教学内容已经很难满足行业需求,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更适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方案。
现状分析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落后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内容落后于行业要求,很难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契合。
技术水平偏低教师的技术水平需要提高。
由于教师水平普遍偏低,很难传授先进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导致学生学到的技术水平偏低。
实践教学不足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导致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改革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改革方案:教学内容更新根据当前行业发展需要,对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包括课程设置、教材更新、实验教学等方面。
教师培训提高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学科前沿的了解。
实践教学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课程、工程实践、实验室实践等,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教育软件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改革效果通过以上改革方案,我们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等手段,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实际能力通过强调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推动行业发展通过改革,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推动电工与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
结语经过调查和分析,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我们应该关注行业的发展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等,以适应现代产业的需要,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电工与电子技术人才。
电工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摘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矛盾。
本文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实验教学模式,并结合学校实际,对电工学实验教学从教材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电工学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是工科院校非电专业的必修课,电工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各工科院校都在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我校的情况,探讨电工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1、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注重素质教育是新的教育思想的核心。
什么是素质?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
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的突破。
因此,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创新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脱离了知发展创新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国内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模式是:构建实验线路(有的甚至采用已经连好的实验线路,学生连接线机会都没有了),手工测取实验数据,经运算处理后得到实验结果,以验证教师规定的验证性实验。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已难于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2、国内外先进实验教学模式的借鉴从在法国留学的经验来看,法国各大高校十分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的基础能力、创新意识,并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表现和实践的机会。
如他们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内容以学生自行设计、测试、制作为主。
许多学校做到了开放性实验,学生可以在任意可支配的时间内从事课内规定的实验,也可以做课外的实验。
国内一些高校也在开放实验、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增加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重视eda电工学设计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胆思维、不受约束、能充分发挥自身才智的空间和条件。
5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 O .32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职业技术研究近几年,职业教育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2年国务院发文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6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强调要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械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较强,包括电路基础、磁路及变压器、电动机原理及控制、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等知识,内容多且跨度大,基本整合了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
因此,结合高职机械类专业特点,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1教学观念的改革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让学生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将来能立足于社会。
高职学生在文化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毅力等方面稍逊于本科生,但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可塑性,学生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塑造他们。
因此,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教学观念的改革。
针对高职教育的目的、学生的特点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并实地考察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不同专业、不同方向,其教学大纲会各有侧重,作为一名专业基础课教师,应多与专业课教师沟通,明确其相互联系,以便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实训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本着培养一个岗位技术人员的心态去教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教学方式的改革2.1改变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教模式[2]。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21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 科技教育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莱钢作为钢铁企业,大量引进了外国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由原来的半自动化彻底转化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产品在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给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掌握一些电气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我校根据生产的需要,结合莱钢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
1教学改革的意义《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手段才能正确建立,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学改革中必须特别注重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造。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从开设至今,一直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并不断进行改革。
通过电工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面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适应于当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2教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文件日趋齐备、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师资力量不断加强等方面。
2.1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是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堂,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几年来,通过市场行业调研、专家论证,我们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①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内容及要求,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浅谈职业学校电工实验教学改革摘要:实验教学是电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必须做好相关的每一项实验,而在职业学校中对电工实验教学的重视还不够。
针对将职业学校电工实验教学现状,阐述促进电工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措施。
关键词: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现状;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是职业学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电工实验教学,即能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掌握电工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对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职业学校的电工实验教学都以验证性的、孤立的电工实验为主,这样限制了学生对电工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电工实验运用的能力,还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实验课程体系精选实验项目并确定合适的实验内容,按照社会所需的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是搞好《电工》实验教学的关键。
在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内容时,我们应遵循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己思考和自己创新能力为目标。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取了改革和研究,使体系更加科学化和内容完善化。
二、电工实验教学的现状职业学校电工教师绝大多数比较重视电工实验教学,也做电工实验,但只是“走过场”。
所以电工实验教学的现状不易乐观,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忽视电工实验教学由于经费不足,各级领导不重视电工实验教学,上级投入实验资金少、人员缺、仪器设备紧张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实验室规模不够大,人员少、物力分散,实验教学队伍稳定性差,很难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并能够深入开展实验教学的环境,实验课一般是辅助理论课的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方面受理论课制约。
存在实验教学走过场,效果不理想等现象。
2.实验教学方法简单、陈旧以前的电工实验都是附属电工理论,实验安排得少,实验内绝大部分是验证性的,验证定理、定律是实验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实验教学中还普遍存在。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量多面广,内容涉及到电工与电子学的各个领域。
把握好本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电路、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方面获得知识、素质、技能方面的培养,并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知识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1.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现有教材内容仍包含有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应用较少的难记的公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同时,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应用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不高,还有来自文科的学生,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需求较多,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我们现在的教学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便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
我们现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其中笔试成绩占80%,平日成绩占20%。
显然,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得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改革思路要想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发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必须对教学现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本文就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问题:指出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改革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必要性;论述了实验内容的改革,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m1-4;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119-01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问题和现状从教学体制上看,过去电工电子技术实验附属于相应的理论课,课程中大量实验内容是验证性的,以验证定理、定律为主要任务,实验方式单一,方法陈旧。
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技术型人员,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加强学生在电子理论、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也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轻视实验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及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首先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实践和实验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理
论的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目前,部分教师对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实践和实验环节的不太重视,学校缺乏对实验教师的培训与再教育。
学生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认识不足,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故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再加上实验教学内容比重安排失调。
在实验教学中,绝大部分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将老师所讲的通过实验证明其正确性便可。
至于实验教学创新方面——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较少,这样很难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实验内容落后。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内容重点不再是简单的电路连接、调整与测试,而是突出系统设计,突出先进设计测试工具使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仅要分析问题,更主要的是要受到设计思想、设计技能、调试技能和实验研究技能的训练。
实验教学的内容必须体现出重应用,重开发,重技能,重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开发设计的能力,必须改革现行的实验教学体系、方法和手段。
当前很多职业学校(包括我校)的学生实验开设的实验内容均比较陈旧,设计性、创新性、应用性实验很少,大多为已经经过历届老师、学生多次验证的成品实验,其实验数据,实验器材都是固定的,甚至更改一个数据都会使实验不成功,所以一般提供的元器件的参数都不更改了。
包括操作的模式都是按部就
班地进行,大部分学生都是一味的进行模仿。
多数这样的实验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理论的学习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让学生更觉得理论学习的枯燥乏味。
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还滞留在传统的实验内容上,不根据市场的需求加以改进的话,那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是失败的,根本不能适应当今对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
3.实践与理论不能有效的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电类专业与非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电路、电工电子技术等领域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知识与实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就必须进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相当于对理论课程的验证,实验教学项目设计比较单一,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局限在理论课程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不能很好地了解实验目的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最后草率的撰写实验报告,根本达不到实验报告的标准。
这样的教学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
二、改革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要改革教学模式,首先要改革理论教学的模式,单一的教室授课使学生缺乏兴趣,但是又不可能完全取消这一传统模式,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样一些理论原理就可以利用虚拟仪器进行直观演示,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掌握。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建立虚拟仪
器实验室,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
三、改革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现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以及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中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作用。
改革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创建新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实验内容陈旧、教学实验方法简单,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跟不上教育发展形势,随着近几年学院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加强,实验教学情况基本有所好转,但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不免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应采用生产应用技术与基本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侧重实际操作,强化所牵涉的基础理论知识。
对于综合实验,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自主进行焊接、测试、故障排除。
此外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使用各种实验仪器仪表,实验器材的作用及具体测试方法。
并且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根据电路原理图及元器件参数,利用电子线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计算方法,理解并计算电子线路的特性参数。
从而作为选择仪器仪表量程的主要依
据。
这样才能更全面有效培养动手、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实验是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起着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焕.电子技术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桃仁.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研究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3]邹甲,杨睿.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