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人力资源会计浅析摘要:人力资源会计被定义为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和估计的一种活动,虽然是会计学范畴,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有直接联系。
传统的会计学,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未能将人力资源成本资本化,也使“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这句话在财务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无从体现。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价值、权益计量的可行性分析,重点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在计量的过程中存在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了投资者决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价值;可行性分析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一门新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有所不同,目前较为权威的是美国会计学(aaa)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 1973 年所下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的程度的方法。
以此形成了对其核算的一般过程:先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然后采用传统的会计方法对其成本和价值进行计量,最终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或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使用。
可见,人力资源会计这门科学其实是行为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会计学的融合。
二、传统会计在人力资源计量方面的局限性1.人力资源成本作为当期的用工成本,直接计入了当期费用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工资费用,社保费用,培训费用及相关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这些支出有时是资本性支出,按照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该在受益期内合理的摊销。
比如培训费用,往往支出在当期,增加的却是人力资源主体的各方面能力,而这个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体现,受益期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将培训费用全额计入当期成本,必将低估当期的盈利,从而使利润表里的净利润不真实。
2.传统会计报告中没有报告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信息“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这句话是现代企业的共识,然而传统会计的财务报告中,却没有提供这笔“财富”的报告,而仅反映了物质资源的情况。
浅谈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问题摘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竞争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通过设计一个人力资源核算系统,希望能够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控制,增强它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核算本文在传统会计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和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以自己的个人见解,从人力资源的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的价值会计两个方面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核算,为企业设计一个人力资源核算系统。
一、平衡公式设计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本,它和物力资本一样充当着企业全部资本的核心。
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资产=权益的恒等原理,可以将人力资源所拥有的权益与资产演绎为“财务资产+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财务负债+物力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上述公式的演变是由于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要素正逐渐不断的充实着以财务资本为核心的会计平衡公式。
二、科目的设计在传统的会计科目上增设以下会计科目:(1)“人力资产”账户核算企业正式交付使用的人力资源的价值。
人力资产与物质资产一样,都是企业所占用的资源。
它是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是登记人力资产的增加,贷方是登记人力资产的减少和每期摊销额。
人力资产的摊销宜采用直线法,即按人力资源预计使用年限(也就是员工的剩余合同期限)平均摊销。
余额一般都在借方,表示人力资源的结余数。
(2)“人力资本”账户核算企业劳动者权益的增减变化情况。
人力资本如同实收资本一样,是提供人力资源的人所享有的权益。
是属于劳动者权益类的账户,贷方登记人力资本的增加额,借方登记人力资本的减少额和每期摊销额。
人力资本也宜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余额一般都在贷方,反映劳动者权益的结余数。
(3)“人力资产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发生的不构成人力资产的费用支出,其借方表示费用的增加额,贷方表示人力资源费用的摊销额,其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尚未摊销完的费用支出。
人力资源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也宜采用直线法. 并按摊销的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浅谈人力资源会计摘要:各种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研究也有了长足进展。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会计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传统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揭示仅仅局限于物资资源信息,这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人们还迫切需要企业提供与他们决策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
本文即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出发,揭示如何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确认与计量以及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various theories and disciplines abou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begin to flourish, and researches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have also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account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has also got some improvement. however,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viding and revealing is confined to material resources information,which can’t meet the user’s requirement. the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is also needed becaus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decision making.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iscussion of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and states how to confirm and measure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as well as the maesur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value.关键词:人力资源;决策信息;经营效益;会计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decision information;management benefit;accounting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191-020 引言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类专门的会计学科,是在利用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专门学科。
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都包括哪些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都包括哪些人力资源会计是一个崭新的会计学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具体都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随着会计学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日趋深入,普遍认为,完善人力资源会计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较早提出来的,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
早在70年代美国会计学者弗兰霍尔茨就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定义为:“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
”这种开始意义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所做的探索为人力资源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相融合创造了条件。
通过增设一些相应的会计科目,使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信息能够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传统会计程序变通取得。
对人力资源投资形成人力资源成本,这部分内容已经论证得较为全面,并且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
价值人力资源价值是蕴含于人体内的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潜在劳动能力,人在运用这种劳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
人内在劳动能力的价值只能推测、判断而无法准确计量,但它创造出的外在价值却是可以计量。
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可以以过去创造出的价值为计量基础,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
它所能反映的人力资源价值既可以是人力资源过去创造的价值,也可以是人力资源将来能够创造的.价值。
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权益会计是在继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并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的。
劳动者权益会计通过对传统会计等式的重构,实现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相融合。
它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人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对企业的贡献高于任何物质资源,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新出价值的分配权。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产核算和劳动者权益核算。
(一)人力资产核算人力资产是指银行所拥有或控制的可望向银行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
对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蒋嫣(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江苏南京210000)[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信息披露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概述(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研究所的赫曼森(R.H.He rmanson)发表的《人力资源会计》(1964)一文,被认为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起点。
接着在1966-1971年间,研究者们开发了一些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型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并且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将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于会计实务中的现实可能性和人力资源会计的潜在用途。
其中1967年巴里公司在年终结算中首次披露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会计信息。
这一事件在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史上被看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中的首次运用。
但1976年之后,因为深入研究的成本高、效益难以测量,所以企业缺乏积极性。
研究工作难以得到企业的配合,致使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
直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变成了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要了解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
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的信息需求者使用。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在传统会计中一般将所有的支出当作“期间成本”来处理,即直接列入期间费用;人力资源会计则是把支出中的一部分作为期间成本,其余的作为“资产”处理。
浅谈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而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
【关键字】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计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由于人力资源核算的复杂性,如何确认人力资源会计仍是当今会计界的难题之一。
笔者在此就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一些浅薄的探讨。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谈到人力资源会计,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前提,即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会计资产。
因为这一问题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存在的关键。
根据资产的定义我们可以确定资产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是一项经济资源,未来可提供收益;(2)可以用货币计量其价值;(3)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资产。
(一)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而非劳动者本身,而劳动者的这种劳动能力显然是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
虽然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未来收益无法合理的预计与确定,但未来利益的确定性并不是经济资源被确定为资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但我们仍将其视作资产,所以人力资源我们也可以同等对待。
(二)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需要企业进行取得、开发与使用,而取得与开发需发生相应的成本支出,使用要形成资源耗费,这些支出本身都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这就使得以货币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可能。
(三)人力资源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
人力资源虽然是归属于劳动者个人,但企业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支付劳动报酬等方式取得了对劳动者受聘期间的劳动能力的使用权。
所以,人力资源实质上是可以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
综上所述,企业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是企业付出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投资,是可以取得预期收益的权力,是企业能够控制和利用的,因而可以定义为资产。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人力资源计量是对人力资源上的投资进行计量,对人的劳动技能已经创造或可能创造的价值加以计量,从而为账务处理、价值管理以及最终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奠定基础。
对人力资产的计价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成本法;另一种是价值法。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较早提出、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
目前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历史成本法。
是将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培训、安置、遣散等实际发生的支出予以资本化的计价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但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与历
史成本差异较大,人力资源的增值或摊销并不直接与人力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相关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力资源计价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2.重置成本法。
是指在当前物价水平下,假设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重新取得、开发、培训及辞退所需发生的全部支出资本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决策上的相关性,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但重置成本估价的难度和工作量大,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机会成本法。
是以职工离职、消极怠工等情况使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依据进行计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确定的机会成本比较接近于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便于正确核算人力资源成本,但是,机会成本法与传统会计模式相距较远,因而会导致工作量繁重。
(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是指个人或群体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即人力资源在预期服务期内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的估计。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一般分为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
1、货币性计量方法。
是将人力资源的价值予以资金化,即以货币的形式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
为满足管理需要,人力资源会计既要对外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的群体价值,又要提供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所需的人力资源的个人价值。
因此,我就从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两个方面来分别确定其计量方法。
(1)人力资源个人价值的计量方法:①工资报酬折现法,是将支付给职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期间的工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
折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这种计量方法的前提是员工在其全部服务生涯中不会离开这一组织,且在该组织中会始终从事一个职位,而事实上人的工作岗位是会变动的,且预期服务年限也不确定,所以该方法有其局限性。
②随机报酬价值法,是在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对组织的预计服务年限及特定服务状态下的价值及其概率
来估计人力资源价值。
其缺点是员工未来创造出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忽略了其他资产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可能高估人力资源的价值。
但这种方法以未来利益为基础,相对更准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2)人力资源群体价值的计量方法:①商誉法,该方法认为,企业过去若干年的累计超过同行业平均收益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
看作是人力资源的贡献,这部分超额利润应通过资本化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这一方法只限于超过整个同行业正常水平的人力资源价值,且按此推理,没有获得超额收益的企业就没有人力资源价值或为负数,显然这与“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相背离,因而此种方法在理论上缺乏依据。
②经济价值法,该方法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在于能够提供未来的效益并能在创造效益的过程
中补偿自身的价值,因此将企业未来的效益和企业工资总额加总并折现,然后按照人力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将企业未来收益中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收益部分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这种计量方法比较符合资产定义中的“提供未来经济收益”这一重要属性特征,但未来净收益是一个估计值,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2.非货币性计量方法。
是使用模糊计量和定性描述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说明,来计量某一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协作力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常用的计量方法有:技能详细记载法、绩效评价法、潜力评价法以及工作态度测定法等。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理论上虽有所发展,但目前还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必将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杨晨舒,《试论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财会之窗,2007:179-180.
[2]王常忠,《略谈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