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直斜水平井产能计算直井、斜井和水平井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中常用的钻井方式。
它们在产能方面有着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首先,直井是最简单常见的钻井方式,井身垂直向下,与地表垂直对接。
直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较低。
由于垂直井筒的直接对接,井壁周围的岩石压力较小,较少会造成流体的泄漏。
直井的储量评估一般比较准确,特别是在普通油气藏中。
直井的产能计算通常使用垂直井的流体动力学方程来计算。
产能计算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流体的渗流。
渗流指的是岩层中液体或气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流动。
岩石中的孔隙空间通常会被水、石油或天然气等流体填充。
直井产能计算中,渗透率是一个关键参数。
渗透率越高,流体在岩石间的流动能力越强,产能就越大。
直井的渗透率一般可以通过试井数据或其他相关实验得到。
直井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其井筒的孔隙体积和渗透率,以及油层厚度、油层渗透率等因素。
产量也受到油井和地层的物理参数以及采油工艺的影响。
井筒的孔隙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和测量得到,而渗透率一般需要通过采集油田的地质数据分析得到。
产能计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油井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取决于井筒中有效储层的产能和采油工艺的限制。
在直井的情况下,油井生产能力的计算可以使用Darcy定律。
Darcy定律是流体力学中描述渗流速度的基本方程,可以用来计算油井的生产能力。
斜井在产能计算上与直井类似,但由于其倾斜或水平的井筒,斜井的产能通常可以更高。
斜井的优势在于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加了井底与储层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产能。
斜井和水平井在含水层和低渗透油气藏中的应用较为普遍,这些油气藏的产能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提高。
水平井是一种特殊的井筒构造,井筒从垂直向井底倾斜,并在井底继续平行于地层延伸,以增加接触面积。
水平井的产能一般远远超过直井和斜井,原因就在于其更大的井底接触面积。
水平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油层的产能,并且常用于低渗透油气藏和深层储层开采。
在水平井的产能计算中,除了考虑井身倾角和储层渗透率外,还需要考虑油井的侧向渗流、压力分布、油层流量和地层参数等因素。
《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补充能量研究》篇一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补充能量研究一、引言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低渗和致密油藏因其特殊的储层特性,常常面临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等问题。
为了有效开发这类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分段压裂水平井的方式为低渗/致密油藏补充能量,旨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二、低渗/致密油藏的特殊性低渗/致密油藏指的是具有低渗透率和致密结构的储层。
其特性主要表现在储层物性差、油品黏度高、流动性差、采收率低等方面。
这些特性使得传统的垂直井开发方式难以有效开发这类油藏,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技术手段。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概述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针对低渗/致密油藏的开采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水平井段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扩大储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显著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二是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三是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储层条件。
四、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补充能量机制为低渗/致密油藏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进行补充能量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扩大储层接触面积:通过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增加储层与井筒的接触面积,提高储层的开发效率。
2. 降低流体流动阻力:裂缝的形成降低了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油气的采收率。
3. 补充地层能量:通过分段压裂,可以沟通更多的地层能量,使油气藏保持较高的压力,有利于油气的开采。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补充能量效果进行研究。
数值模拟主要关注分段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形成与扩展、流体的流动规律等方面;实验室模拟则通过模拟实际油藏条件下的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低渗/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并显著降低开发成本。
六、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表明,低渗/致密油藏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进行补充能量是可行的,且具有显著的效果。
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摘要】随着水力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压裂效果的评价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是裂缝参数的优化、压裂后产能预测的重要保障,进而降低压裂成本和提高油气采收率。
传统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等,本文首先通过反映像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确定压裂效果评价因子,采用偏好系数将层次分析确定的主观指标权重与相似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结合,通过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作为因子的隶属度函数,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对苏里格气田的单井压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过分析证明了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评价的结果可以验证或修正水力压裂中使用的模型,从而达到合理高效开发油气田的目的。
【关键词】压裂效果评价模糊综合评价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相似权法反映像相关性分析如今随着油气田开发周期的延长并且低渗透油气藏越来越多,水力压裂技术在现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压裂技术由单一的增产手段早已发展成了一门与油气田勘探、储层保护与改造、采油工程等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与工艺,在整个开发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压裂效果评价的成功是压裂成功率、优化裂缝参数、预测压裂后油气田产能的保障[1]。
目前国内低渗透、超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完全依赖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实施,其必要性与重要性使人们在压裂技术的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而压裂效果的评价对于发展压裂技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压裂效果评价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油田后期生产措施的调整,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压裂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2-3]。
目前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两类,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相似权法,熵信息权构法、灰色系统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为代表的主观评价法过于主观,需要依靠专家打分确定权重,难以实现精度的要求[4];而以相似权法、熵信息权构为代表的客观评价法则没有考虑到指标之间的主观差异,缺乏一定的灵活性[5]。
目录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I)硕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I)摘要 .................................................................................................................. I I ABSTRACT . (III)第1章绪论 (1)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净压力计算 (2)1.2.2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 (4)1.2.3 压力曲线分析与压裂诊断 (5)1.3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6)第2章常规水力压裂压力分析 (7)2.1 裂缝几何模型 (7)2.1.1 Sneddon缝宽模型 (7)2.1.2 Radial模型 (7)2.1.3 PKN模型 (8)2.1.4 KGD模型 (9)2.2 2D裂缝模型压力分析与诊断 (10)2.2.1 施工参数与压力变化关系 (10)2.2.2 不同模型井底净压力变化曲线 (11)2.3 本章小结 (12)第3章水平井净压力计算模型 (13)3.1 静液柱压力计算 (13)3.1.1 HTHP下滑溜水密度变化 (14)3.1.2 HTHP下滑溜水粘度变化 (14)3.1.3 段塞式加砂的液柱压力 (15)3.1.4 案例分析 (16)3.2 滑溜水压裂液摩阻计算 (16)3.2.1 修正降阻比法 (16)3.2.2 案例分析 (17)3.3 近井筒摩阻 (18)3.3.1 孔眼摩阻 (18)3.3.2 等效弯曲度摩阻 (19)3.4 携砂液摩阻 (22)3.4.1 垂直段携砂液摩阻 (23)3.4.2水平井段携砂液摩阻 (24)3.4.3混和加砂模式下的摩阻计算 (33)3.5 闭合应力确定 (34)3.6 本章小结 (37)第4章裂缝分支引起的压力波动 (38)4.1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机理 (38)4.1.1 岩石破裂准则 (38)4.1.2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准则 (39)4.2 HF与NF相互作用引起的流体压力变化 (46)4.2.1 HF受限于NF (47)4.2.2 T型缝 (48)4.2.3 HF穿过NF (50)4.2.4 HF沿NF转向扩展 (51)4.3 本章小结 (52)第5章净压力波动特征分析初探 (53)5.1 双翼裂缝压力分析图版 (53)5.2 室内水力压裂实验压力曲线特征 (54)5.3 现场施工净压力曲线特征 (60)5.3.1 前置液阶段 (60)5.3.2 加砂阶段 (61)5.4 净压力分析参数及图版 (65)5.4.1 敏感砂比系数 (65)5.4.2 净压力波动特征分析图版 (66)5.5本章小结 (68)第6章施工净压力分析的实际应用 (69)6.1垂直井井底压力计算与分析 (69)6.1.1 小型压裂分析 (70)6.1.2 主压裂分析 (72)6.1.3 改造效果诊断 (73)6.2 水平井井底压力计算与分析 (75)6.2.1 小型压裂分析 (76)6.2.2 主压裂分析 (77)6.2.3 改造效果诊断 (78)6.3 安全砂比计算 (80)6.4 本章小结 (81)第7章成果与认识 (82)参考文献 (83)附录A符号说明 (90)附录B部分核心程序 (92)致谢 (96)第1章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水力压裂是改造油气藏的有效技术,特别是针对致密油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技术是油气藏储层改造的关键。
一、低渗致密油藏概述在我国低渗透油藏是指基质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藏。
而致密油藏一般是指在各种类型致密储集层中形成的石油,与石油岩层系的关系主要有吸附、共生或者游离等。
除此之外,致密油藏处于地层中,流动性较差,不能依据常规技术进行勘察和开发。
所以低渗致密油藏的基本概念为处于碳酸盐岩、致密砂岩或是致密灰岩中,且基质渗透率低于0.1mD的油藏。
低渗致密油藏的致密油一般集中在致密储集空间中,该空间多由各种微孔隙构成,同时这些微孔隙的微观形态和连通性影响着致密油的分布及储存状态。
与常规油藏相比低渗致密油藏的孔隙度小于0.1,同时单井产能低,不具备自然工业产能,所以开采方式主要是水平钻井、多段水力压裂等技术。
二、渗流理论与常规油田相比,低渗致密油藏的储层物性以及流体性质差异极大,所以决定着二者间的渗流机理与渗流规律大不相同,这种不同一般体现在低速非线性渗流中。
从渗流机理层面来说,低渗致密油藏的储层渗透率低于常规油藏,这是由其内部结构和环境决定的。
低渗致密油藏内部环境复杂且孔喉狭窄,使得石油经过的通道口径十分细微,所以在流动时液固界面互作用力以及渗流阻力较大。
从渗流规律层面上出发,低渗透多孔介质物性的参数由上覆有效应力控制,从因此低渗致密油藏的渗流规律会出现低速非线性渗流现象,与达西定律不相符。
根据上述分析,低渗致密油藏狭窄的孔喉直径使得该类油藏脆性矿物体积分数高于4/5,因此在开采时储集层很容易被压裂,同时与天然裂缝沟通形成网缝,所以自然产能较低。
在对低渗致密油藏的开采方式进行研究时,经验和理论来源多为低渗--超低渗透油藏,这是因为二者之间在开发时都会损失大量的地层能量。
经过借鉴同时结合大量的实际开采经验,目前我国开采低渗致密油藏时为扩大渗流面积,基本上使用的开发模式为水平多段压裂、体积压裂以及水汽注入补充地层能量等,可以大规模且高效地动用地质储量。
根据理论计算表明,水平井体积压裂前期产量可以大于10倍的直井单井产量,因此是最有效的开采手段。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对于石油的开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矩阵方程、叠加原理以及复位势理论这三者中的数值分析求解方法,对相关裂缝位置中压力损失以及渗流阻力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重新的修正与推理出了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井产能中的预测公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加的精准、合理以及符合实际的状况。
利用修正与推理出来的预算公式,根据某一个实际低渗透气田中的实际情况,将压裂水平井产能中的几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分析与对比,得出来的结论对于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的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
在对低渗透油气藏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的采取水平井这一种方式进行开发,无法达到低渗透油气藏在开发初期所设立的目标以及相应的开发效果,所以,在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中经常采取水利压裂这一形式来产生出很多的裂缝,从而增强水平井中的产能。
但是在对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中的预测公式进程推导的过程中,假设每一条裂缝都相等,而这一理论与实际中的状况不相符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按照推导出来的预测公式对压裂水平井产能以及每一条裂缝之间关系的变化曲线进行预测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相关的跃变。
1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公式的推导
1.1 渗流模型的构建
根据对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的信息数据,做出相关的假设:
(1)低渗透油气藏中处于上下封闭状态,且无限大非均质的地层,假设其水平渗透率是kh,在这一地层的中心地带中有一口相应的水平井,假设这口水平井的长度为l。
(2)为了提升低渗透油气藏中的产量,在水平段的位置采取了压裂这一形式,在水平段中压裂出了n条处于垂直状态的裂缝,裂缝之间按照等距离进行分布,还穿过了低渗透油气藏整个油层中的厚度,假设裂缝中的渗透率为k1,裂缝的半径为x1。
若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中没有对水平段采取补孔,流体会先由底层而流进裂缝之中,随着裂缝进入到井筒之中,因此将每一条裂缝中的产量相加起来,就是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中的产量。
2 公式推导
(1)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中的裂缝条数用n表示,当n的数值为奇数的时候,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中的裂缝中点纵坐标的值分别为0、±d一直到±nnd,x轴中的上下裂缝条数为n0=(n-1)/2,而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中的裂缝与裂缝之间的距离为
l/n=d。
根据叠加原理与复位理论,第j条裂缝的坐标的近似值为δ0 (0,jd)。
(式2)
这个式子中的re表示的是供给半径,式子中的h表示的是地层厚度,b表示的是流体体积系数,qf1 表示的是第i条裂缝中的产量,而xf表示的则是裂缝的半长,将式子(1)与式子(2)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计算,可以得出:
(式3)
这个式子中的pf表示的是第j条裂缝中所存在的压力值,kh表示的是水平渗透率,而pe表示的是供给边界中的压力值。
(2)如果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中的流体为天然气的时候,根据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中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以及压力函数的定义,将裂缝中的产量转换为地面中气体的产量,则得出式子:
2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计算实例与敏感性研究
对某一个气田中的气体、裂缝以及地层进行分析与研究,如表1所示,是气田的数值。
2.1 裂缝的位置对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选择相应的5条裂缝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对水平井进行压裂之后不对其进行补孔,对每一条裂缝对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比较与计算。
在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中,每一条裂缝所产生出来的能量都是不相同的,由两端到中间呈现着一种递减的趋势,在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处于对称位置的裂缝,在产量上是相同的,所以相关
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提升水平井端部裂缝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增产的效果。
2.2 参数分析
(2)q/q所表示的是未压裂直井产能与压裂水平井之间产能的比值,d(q/q)为未压裂直井产能与压裂水平井之间产能比值的增长趋势。
根据图3中所显示出来的内容,可以看到裂缝半长在处于增加状态的时候,压裂水平井中的产能也跟随着增长,但是增长的效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这就说明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中的裂缝并不是越长就越好,主要是对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特定地层中的最佳值进行确定,所以依靠增加裂缝长度来提升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方式是错误的。
3 结语
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这一方面的材料非常的少,对其进行的研究也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而且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中的公式在推导的过程中,对式子中的很多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公式中很多的部分也都非常的相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中推导式子所计算出来结果的准确性。
采用矩阵方程、叠加原理以及复位势理论对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中的预测公式进行推导,能够有效的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中预测公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范子菲.裂缝性油藏水平井稳态解产能公式研究[j].石油勘探,2010(13)
[2] 李萍.多条垂直裂缝的水平井渗流问题及压降曲线[j].石油学报,2009(04)
[3] 朗兆新.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