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甲基丙烯酸—泊洛沙姆水凝胶的研究

聚甲基丙烯酸—泊洛沙姆水凝胶的研究

聚甲基丙烯酸—泊洛沙姆水凝胶的研究
聚甲基丙烯酸—泊洛沙姆水凝胶的研究

聚甲基丙烯酸—泊洛沙姆水凝胶的研究

水凝胶(hydrogel)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容易控制溶胀率及溶质透过性等优点,在药物传递研究的实践中广为应用。目前,新型的功能水凝胶研究的热点是制备对生理刺激(如pH、离子强度、温度等)响应的聚合物。

本文制备了新型的、pH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泊洛沙姆(P

(MAA-co-poloxamer))水凝胶,并以一种新颖的双水相中的悬浮交联方法制备了交联泊洛沙姆凝胶微球。本文对凝胶的理化性质、溶胀和药物释放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以探索这种水凝胶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

由甲基丙烯酸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酰氯,并通过甲基丙烯酰氯与泊洛沙姆的酰基取代反应制备泊洛沙姆的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P(MAA-co-poloxamer)共聚物水凝胶。

以衍生物水溶液和右旋糖苷-硫酸镁水溶液组成的双水相乳化体系,制备交联泊洛沙姆凝胶微球。衍生物及水凝胶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并考察这一聚合物小鼠口服急性毒性。

以不同pH值的介质研究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性质,并采用水平式扩散地测定溶胀和收缩状态水凝胶中氢溴酸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DMP)、维生素B12(vitamin B12

VB12)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透过性,以一级透过速率公式计算药物的透过系数,并通过实验测定的分配系数计算药物在水凝胶中的扩散系数。通过在药物溶液中溶胀的方法使聚合物中包埋药物,并研究干燥状态凝胶的溶胀和药物释放动力学过程。

以Ritger-Peppas方程等模型拟合溶胀和药物累积释放数据,分析凝胶的溶胀机理以及模型药物DMP、VB12、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sulfate,SALS)和茶碱(theophylline,THE)的释放特征。以P(MAA-co-poloxamer)水凝胶为载体,在胰岛素的乙醇-稀盐酸溶液中溶胀凝胶、使胰岛素包埋在聚合物内部。

将含胰岛素的聚合物以不同剂量灌胃给予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大鼠的血糖值,并用血糖水平-时间曲线上面积(AOC)法计算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用1H NMR测定,泊洛沙姆衍生物大单体的端基转化率为93%,具有双丙烯酸酯结构,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共聚后,得到

交联网络结构的水凝胶;P(MAA-co-poloxamer)水凝胶中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共聚单体的组成或反应条件足甲二刃蝎民一自涪》好水襄从的研翼匐昙一

不同时,可以得到性质差异的无孔(nonporous)或多孔结构C‘微脱水,

dcro-Syllerisis’’)的水凝胶。

这一共聚物毒性较低,小鼠口服 LD扣刁 g/kg。以双水相系统中的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交联泊洛沙姆微球,能够完全避免由于使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带来的后处理困难以及影响药物的稳定性等问题;通过

改变双水相的初始组成,可以制备尺寸和平衡溶胀度不同的凝胶微球。

P…CO-poled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质,介质的pH较低时,凝

胶处于收缩状态,DMP和 VBl。的扩散系数在 10-710”‘L 枯范围

内(pH 4刀入介质的 pH高于PMAA的pKa时,凝胶的平衡溶胀率发生突变,药物的扩散系数增加几个数量级,达到(2w)X 10、oS(pH 7刀);

凝胶的组成和凝胶内透基解离状态一定的条件时,平衡溶胀状态的凝胶中药物的扩散系数符合“自由体积理论”;介质的抑周期性改变,凝胶发生可逆的溶胀-收缩,从而调节药物的透过速率。

酸性介质中,凝胶吸水和药物释放缓慢,其动力学过程符合Fick机理。在中性或偏碱性介质中,凝胶吸水一般为非FICk机理,溶胀曲线为绍”形,凝胶的溶胀与大分子松弛、离子交换速率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有关;水溶性药物(DMP和 VB12)的释放为零级过程,而水溶解度高的SALS的释放为非零级过程。

DMP与大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能明显降低凝胶(MAA与p*—删重量比为4:门——-的溶胀和药物释放速率,而SALS、w沁和1liE对凝胶的溶胀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一聚合物的组成、交联度、聚合反应条件、介质的离子强度等因素,也是影响溶胀和药物释放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PWco-polwt水凝胶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与MAA与EO形成摩尔比1丑的氢键络合有关。 PopCOgoloxamed水凝胶在胰岛素的乙醇-稀盐酸溶液中溶胀,可以在聚合物内包埋较大量的药物。

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含胰岛素凝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的降血糖作用,与皮下注射给药相比,剂量为 25 U/kg和 50 u/kg的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2.70%和 2.77%。综上,P…co-polo-camed水凝胶具有pH敏感的溶胀、药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降解实验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降解 一、实验目的 了解高分子降解的类型、机制和影响因素; 学习用水蒸气蒸馏法纯化单体。 二、实验原理 高分子的降解是指在化学试剂( 酸、碱、水和酶 ) 或物理机械能 ( 热、光、辐射和机械力 ) 的作用下,高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的现象,包括侧基的消除反应和高分子裂解。高分子的裂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主链随机断裂的无规降解;(2)单体依次从高分子链上脱落的解聚反应;(3)上述两种反应同时发生的情况。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裂解速度以及单体的回收率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实验事实表明含有季碳原子和取代基团受热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的聚合物较易发生解聚反应,即单体的回收率很高,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α -甲基苯乙烯和四氟乙烯。与之对应,聚乙烯进行无规降解,聚苯乙烯的裂解则存在解聚和无规裂解两种方式。利用天然高分子的裂解,可从蛋白质中制取氨基酸,从淀粉和纤维素中制取葡萄糖;应用于合成高分子;可从废旧塑料中回收某些单体或其它低分子化合物,例如汽油等燃料,减少白色污染。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热作用下发生解聚 , 其过程是按照自由基机理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发生歧化终止,产生末端含双键的聚合物,它在热的作用下形成大分子自由基,然后逐步从高分子链上脱去单体,如同聚合反应的逆反应。 除单体以外,有机玻璃解聚还会产生少量低聚体、甲基丙烯酸和少量作为添加剂加入到成品中的低分子化合物。为在精馏前除去这些杂质,需要对有机玻璃裂解产物进行水蒸气蒸馏,否则杂质的存在会导致精馏温度过高,导致单体再次聚合。 二、化学试剂与仪器 化学试剂: 有机玻璃边角料,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 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硫酸纳。 仪器设备 :250 mL 圆底烧瓶,三口瓶 , 水蒸气蒸馏装置,分液漏斗,电热套,真空泵,阿贝折射仪。 四、实验步骤 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解聚 称取 50 g 有机玻璃边角料,加入到 250 mL 短颈圆底烧瓶中,以加热套加热,缓慢升温。 240 ℃时有馏分出现,温度维持在 260 ℃左右进行解聚,馏出物经冷凝管冷却,接收到另一烧瓶中。必要时,提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中文名称: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英文名称:2-Hydroxypropyl methacrylate, mixture of isomers 中文别名: CAS RN.:27813-02-1 分子式:C7H12O3 物化性质: 密度 1.066 分子量: 144.17 沸点: 240℃(0.5 mmHg) 无色液体 沸点96℃(1.33kPa) ,57℃(66.7Pa) 相对密度1.066(25/16℃) 折光率1.4470 闪点96℃ 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稍溶于水。 化工应用 主要用于制造有活性基团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涂料工业与环氧树脂、二异氰酸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配置,用于制造双组份涂料。油脂工业用作润滑油洗涤的添加剂。纺织工业用于制造织物的胶粘剂,分析化学中用作化学试剂。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一、产品介绍: 英文名称: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分子式(Formula):C6H10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30.14

CAS No.:868-77-9 二、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 外观(Appearance):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 含量(Purity):99.50% 三、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熔点-12℃,沸点95℃(1.333kPa),87℃(0.67kPa),71-73℃(0.267kPa),相对密度1.074(20/4℃),折射率1.4505,闪点(开杯)108℃。与水混溶,溶于普通有机溶剂。易聚合,一般商品含有阻聚剂,如100pp m对苯二酚或对苯二酚一甲醚。 四、用途(Useage) : 供制备热固性丙烯酸涂料丁苯橡胶乳液改性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涂料,水溶性电镀涂料粘合剂,纤维整理剂,纸品涂料,感光涂料及聚氯乙烯树脂改性剂等物质用的各种树脂,用途广泛。 五、保存条件: 阴凉处储存,集装箱避光存放与密闭容器,保持冷藏。商店低于4 ℃,避灯光。 六、应用领域: 塑料工业用于制造含活性羟基的丙烯酸树酯。涂料工业与环氧树脂、二异氰酸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配置用于制取双组份涂料。油脂工业用作润滑油洗涤的添加剂。电子工业用作电子显微镜的脱水利。纺织工业用于制造织物的胶粘剂。分析化学中用作化学试剂。此外,还用于水混溶的包埋剂等。 七、市场现状: 日本三菱化学、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皆有生产。 】 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乙酯 2-Hydroxyethyl acrylate 分子式(Formula):C5H8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16.12 CAS No.:818-61-1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含量(Purity):优级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密度 1.106 熔点-60°C 沸点210-215°C 折射率 1.449-1.451

电厂用化学药品大全

电厂用化学药品简介 1、混凝剂:成份一般是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硫酸亚铁、明矾等一类的药品,澄清池用来起混凝作用的。 2、助凝剂:成份一般是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钠等用来帮助混凝剂起混凝作用的。 3、杀菌剂: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氧化氯、氯、臭氧等。主要起杀菌作用。 4、还原剂:有时为了还原所加的过量的杀菌剂,还要用到还原剂。一般用亚硫酸氢钠。 5、氨水:用来调节给水及凝结水的pH值。 6、联氨:用来化学除氧,也就是用来还原水中的溶解氧。 7、酸类:主要用盐酸,硫酸,很少有用硝酸的。主要是用来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用来紧急处理系统结垢。 8、碱类:主要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用来再阴离子交换树脂。氢氧化钾用来电解制氢。 9、化学药品规X及标准 化学药品规X及标准(表1)

火电厂水处理反渗透装置运行中加哪些药,其目的是什么 先加杀菌剂,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再加絮凝剂,使水中浊度降低;加还原剂是为了还原水中余氯等氧化性物质;加阻垢剂是为了防止反渗透膜浓水侧结垢。清洗剂是在运行过程中,反渗透膜受到污染才使用,分离线清洗和在线清洗。 几种药剂不一定同时使用,但一定要注意药剂的配伍性。 火电厂燃煤锅炉怎么脱硝? 1、M型炉内燃烧脱NOX法锅炉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大约95%的NOX是NO。在炉膛内,NO有可能发生2种截然相反的化学反应:a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高浓度O2的条件下,NO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X。b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低浓度O2的条件下,NO与煤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N2。在发生NO还原反应的同时,由于空气量不足,将造成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CO等可燃性物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NO还原反应的下游区域,分级供给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使得燃烧完全燃烧。 2、技术特点(1)对

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乙酯 2-Hydroxyethyl acrylate 分子式(Formula):C5H8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16.12 CAS No.:818-61-1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含量(Purity):优级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密度 1.106 熔点-60°C 沸点210-215°C 折射率 1.449-1.451 闪点99°C 水溶性soluble 用途(Useage) 用于辐射固化体系中的活性稀释剂和交联剂,亦可作为树脂交联剂,塑料、橡胶改性剂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分子式(Formula):C6H10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30.14 CAS No.:868-77-9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Appearance):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 含量(Purity):99.50%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熔点-12℃沸点95℃相对密度 1.074 折射率1.4505 闪点108℃溶解性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与水混溶 用途(Useage) 用于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热固性涂料及粘合剂等 一、产品介绍: 英文名称: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分子式(Formula):C6H10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30.14 CAS No.:868-77-9 二、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 外观(Appearance):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

聚甲基丙烯酸钠

聚甲基丙烯酸钠 中文名称:聚甲基丙烯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polymethacrylate 2-methyl-2-propenoic acid,homopolymer sodium salt poly methacrylate sodium 性状:50%以上含量时为固体。30%-50%为果冻状。低含量时为透明稠状液体;ph值:7~8;粘度:5000~10000cp;固含量:40±1%。 用途: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可合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钠(PMA),主要用于水相悬浮法生产新型工程塑料氯化聚乙烯的分散剂,同时也是建筑涂料的良好分散剂。 10%-50% 6000-45000/t CAS:54193-36-1 分子式:(C4H6O2)x·xNa 中文名称:聚甲基丙烯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polymethacrylate 2-methyl-2-propenoic acid,homopolymer sodium salt poly methacrylate sodium 性状:50%以上含量时为固体。30%-50%为果冻状。低含量时为透明稠状液体;pH值:7~8;粘度:5000~10000cP;固含量:40±1%。 用途: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可合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钠(PMA),主要用于水相悬浮法生产新型工程塑料氯化聚乙烯的分散剂,同时也是建筑涂料的良好分散剂。 氯化聚乙烯主要用于生产塑钢门窗、特种涂料等,其特有的力学性能在当前化学建材、建筑业 等领域的发展中得以广泛应用。 聚甲基丙烯酸钠作为悬浮法制备氯化聚乙烯的分散剂,对聚乙烯颗粒有很好的分散作用,是生产 CPE的一种理想分散剂,其生产工艺简单,无三废排放,使用时不需加任何设备,用量少,操作 方便。

LPG400型甲基丙烯酸钠喷雾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烘干机

项目描述: 甲基丙烯酸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分子式为C4H5NAO2。作为分散剂,也可用于涂料的辅料。丙烯酸钠用途与合成方法聚丙烯酸钠是一类聚阴离子的高分子电介质,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类用途非常广泛的重要化工产品。在环保、食品、医药、纺织、水处理、石油化学、冶金等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 甲基丙烯酸钠,物料初始水分50%,干燥后终水分0.5%,,雾化方 式离心式雾化,雾滴与热空气接触方式并流式,,进风温度300℃,排风温度120℃,,热源间接式燃煤热风炉,收料方式旋风分离器收料,除尘方式布袋除尘器 历史的步伐始终在向前迈进,常州干燥的发展和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所有常州人的共同努力。LPG400型甲基丙烯酸钠专用离心喷雾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烘干机我们不能停留在昨天的成绩中,我们必须坚持“团结、敬业、服务、创新”的企业理念,秉承“诚心为客户,精心造设备”的企业使命,改变一切不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经营观念与行为习惯,进一步激发团队的激情与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一种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以快速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1详3细6咨1询6联1系1方2式9顾8先8生! 一、LPG400型甲基丙烯酸钠专用离心喷雾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烘干机概述:喷雾干燥机是液体工艺成形和干燥工业

中最广泛应用的工艺。最适用于从溶液、乳液、悬浮液和糊状液体原料中生成粉状、颗粒状固体产品。因此,当成品的颗粒大小分布、残留水份含量、堆积密度和颗粒形状必须符合精确的标准时,喷雾干燥是一道十分理想的工艺。喷雾干燥是液体工艺成形和干燥工业中最广泛应用的工艺。喷雾干燥机最适用于从溶液、乳液、悬浮液和糊状液体原料中生成粉状、颗粒状固体产品。因此,当成品的颗粒大小分布、残留水份含量、堆积密度和颗粒形状必须符合精确的标准。 二、LPG400型甲基丙烯酸钠专用离心喷雾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烘干机工作原理: 常温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净化后,由送风机向换热器中鼓冷风。从换热器中出来的热风送到热风管道进入安装在干燥塔顶部的整流形热风 分配器,热风分配器将热风均匀地送入干燥塔内。 物料由螺杆泵输送到安装在干燥塔顶部的离心雾化器内,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雾化器将料液雾化成细小的雾滴群,使料液的表面积大大增加,然后在与热空气充分交换的情况下,水份迅速蒸发,干燥成小颗粒,随尾气进入布袋除尘器,后经引风机排出。整个系统为全封闭式。卫生指标高,产品外观好,速溶性和流动性好,色泽一致等优点。 三、LPG400型甲基丙烯酸钠专用离心喷雾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干燥机,甲基丙烯酸钠烘干机技术优点说明: 1、干燥速度迅速。料液经离心喷雾后,表面积大大增加,在高温气流中瞬间就可蒸发95~98%水份,完成干燥时间仅需几秒钟。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用途:用作树脂及涂料改性等方面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类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CAS编号:868-77-9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者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其蒸汽或烟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可燃,建规火险分级: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会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生了解该物质相关知识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min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的温水,催吐、洗胃并及时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遇高热、明火、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的危险。遇高热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与氧 化剂、硫酸、硝酸、腐蚀类、脂肪胺类、异氰酸酯类不能配伍。 蒸气比空气重,宜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高温热源爆 炸。 有害燃烧产物:CO、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干粉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卫生、消防等部门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消除方法:用水冲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也可以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者苏打灰混合,收集到密闭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中心。如有大 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

异氰酸酯法在聚氨酯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 B i om ed Eng 1999 16(增刊) 92~93 异氰酸酯法在聚氨酯表面接枝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I mm obol i za ti on of PHE M A on Polyetherurethane by isocyana tes 王琴梅 潘仕荣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心研究室,广州 510080) 摘要 通过异氰酸酯法在聚氨酯(PU)片表面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 E M A),以得到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用固-液接触角分析所得样品表面性质,并进行血小板粘附实验。结果表明:与PU相比,在PU表面接枝PH E M A后其表面亲水性增加,粘附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变形也小。 关键词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血液相容性 1 实验方法 (1)制备PU—PH E M A膜。包括PH E M A 合成,PU表面活化反应PU—PH E M A接枝反应[1]; (2)各样品表面的接触角测定; (3)血小板粘附实验[2]。 2 结果与讨论 211 接枝过程 嵌段聚醚型聚氨酯Pallethane2263含有2(2 O2CO2N H2)2基团,其中的2N H2可和TD I中的2 N CO起反应,生成带有2N CO基团的PU2 N CO。化学滴定法分析表面2N CO的浓度是2119×10-6mo l c m2。PH E M A中的2OH再和PU2N CO上的2N CO起反应生成PU2PH E M A。称重法测定接枝率。接枝率定义为: %(接枝)=(W1-W0) W0×100% 其中:W0为初始膜的重量;W1为接枝聚合物的重量。 当PH E M A的分子量为4000(PH E M A1)和8000(PH E M A2)时,接枝率基本相同,分别是718%和715%;分子量为12000(PH E M A3)时,接枝率较低,是413%。可能是因为PH E M A 分子量变大,空间位阻效应增加,大分子之间反应更困难,故接枝率稍低。 212 接触角的测定 不同材料对应于不同溶剂的接触角有以及由接触角推算出来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及其色散力和极性力分量[3]。由表1、2可知,接枝了PH E M A后,材料表面的接触角都有所降低,Χc增加,Χd s基本不变,Χp s、Χs变大。这是由于接枝了PH E M A后,材料表面的2OH含量增加,材料的亲水性增加,极性增大。 表1 不同聚合物样品表面接触角测定结果样品 PU PU 2 PH E M A1 PU2 PH E M A2 PU2 PH E M A3参照液接触角(Η) 水80.0 75.273.472.7丙三醇70.0 67.565.563.8甲酰胺55.6 55.253.953.2乙二醇53.1 49.548.640.4乙二醇苯醚52.4 35.037.836.4磷酸三甲苯酯34.7 29.127.524.5液体石蜡30.8 22.821.614.4

聚甲基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吴秀文等:孔壁中含有13X沸石基本结构单元的铝硅酸盐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1253 ·第35卷第9期 聚甲基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鲍艳,马建中,鄂涛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21) 摘要:用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 MAA)在钠基蒙脱土(montmorillonite, MMT)层间直接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蒙脱土(polymethacrylic acid/montmorillonite, PMAA/MMT)纳米复合材料。以蒙脱土的层间距、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的聚合物含量及应用于皮革鞣制的实验结果为考察指标,对制备过程中的引发剂用量及蒙脱土用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MAA/MMT纳米复合材料属于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皮革鞣制所得坯革的增厚率及湿热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蒙脱土;鞣制;原位插层聚合法 中图分类号:TQ0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07)09–1253–05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THACRYLIC ACID/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BAO Yan,MA Jianzhong,E Tao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A polymethacrylic acid/montmorillonite (PMAA/MMT) 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via the monomer in situ polymeriza-tion. Methacrylic acid was polymerized directly in Na-montmorillonite layers by free radical initiation. The impacts of the initiator and MMT dosage on the nanocomposite structure were studied by mono-factor experiment with the interlayer space of MMT, poly-mer content in MMT interlayer galleries and application results as review targ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MAA/MMT nanocom-posite formed is an exfoliated nanocomposite. The increment ratio and wet-heat resistance of tanned leather polymethacrylic acid/ montmorillonite were improved. Key words: methacrylic acid; montmorillonite; tanning; monomer in situ polymerization 自1987年日本丰田公司研究小组报道成功制备了尼龙6/层状黏土杂化材料之后,聚合物基层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最近,大量的研究[2–8]报道了关于其它的聚合物基层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如: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等的研究。 由于聚合物基层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与普通复合材料相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气体阻隔性和耐热性等特点,因此,制革工作者希望能将其应用于皮革的鞣制以解决制革工业中长期存在的铬污染问题,实现制革工业的清洁化生产。用于制备聚合物基层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层状硅酸盐黏土主要是蒙脱土[9]。 蒙脱土为2:1型层状硅酸盐,每个单位晶胞由2个硅氧四面体中间夹带一层铝氧八面体构成,两者之间靠共用氧原子连接,结构极为牢固。每层的厚度约为1nm,长宽各约100nm,层间距大约为1nm。 由于蒙脱土铝氧八面体上部分三价铝被二价镁同晶置换,使层内表面具有负电荷,过剩负电荷通过层间吸附阳离子来补偿,如:Na+,K+,Ca2+等,它们很容易与无机或有机阳离子进行交换。有机阳离子交换后的蒙脱土呈亲油性,并且层间距加大。 收稿日期:2007–02–07。修改稿收到日期:2007–05–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304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708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NCET–04–0973)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鲍艳(1981~),女,博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马建中(1960~),男,教授。Received date:2007–02–07. Approved date: 2007–05–08. First author: BAO Yan (1981—), female, postgraduate student for doctor degree. E-mail: baoyan0611@https://www.doczj.com/doc/e411508602.html, Correspondent author: MA Jianzhong (1960—), male, professor. E-mail: majz@https://www.doczj.com/doc/e411508602.html, 第35卷第9期2007年9月 硅酸盐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 35,No. 9 September,200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的塑料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应用最广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价格又比较适宜的品种。 一、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刚性硬质无色透明材料,密度为1.18-1.19g/CM3,折射率较小,约1.49,透光率达92%,雾度不大于2%,是优质有机透明材料。 1.力学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通用塑料中居前列,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均高于聚烯烃,也高于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冲击韧性较差,但也稍优于聚苯乙烯。浇注的本体聚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例如航空用有机玻璃板材)拉伸、弯曲、压缩等力学性能更高一些,可以达到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的水平。 一般而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拉伸强度可达到50-77MPa水平,弯曲强度可达到90-130MPa,这些性能数据的上限已达到甚至超过某些工程塑料。其断裂伸长率仅

2%-3% ,故力学性能特征基本上属于硬而脆的塑料,且具有缺口敏感性,在应力下易开裂,但断裂时断口不像聚苯乙烯和普通无机玻璃那样尖锐参差不齐。40℃是一个二级转变温度,相当于侧甲基开始运动的温度,超过40℃,该材料的韧性,延展性有所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硬度低,容易擦伤。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强度与应力作用时间有关,随作用时间增加,强度下降。经拉伸取向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定向有机玻璃)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缺口敏感性也得到改善。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耐热性并不高,它的玻璃化温度虽然达到104℃,但最高连续使用温度却随工作条件不同在65℃-95℃之间改变,热变形温度约为96℃(1.18MPa),维卡软化点约113℃。可以用单体与甲基丙烯酸丙烯酯或双酯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的方法提高耐热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耐寒性也较差,脆化温度约9.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稳定性属于中等,优于聚氯乙烯和聚甲醛,但不及聚烯烃和聚苯乙烯,热分解温度略高于270℃,其流动温度约为160℃,故尚有较宽的熔融加工温度范围。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导率和比热容在塑料中都属于中等水平,分别为0.19W/CM.K和1464J/Kg.K 2.电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于主链侧位含有极性的甲酯基,电性能不及聚烯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应用研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有机材料逐渐进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就是俗称的有机玻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使用,多方面的应用源于对它长久的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研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organic materials into everyone's daily life, among them,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also known as organic glass, in all aspects of life has its own use, from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for 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Key words: poly(methyl methacrylate);application;research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 (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研究的背景 (3) (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研究的意义 (3) 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应用范围 (3) (一)汽车工业方面 (3) (二)医药行业方面 (3) (三)工业应用方面 (3) (四)日用消费品方面方面 (3) 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改性研究 (3) (一)改性原因 (3) (二)耐热改性 (3) (三)耐磨损改性 (4) (四)阻燃改性 (4) 参考文献 (5)

常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表面张力

常见高聚物的名称、重复结构单元、熔点与玻璃化转变温度Names, Constitutional Repeating Units, Melting Points and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Common High Polymers 序号(No.) , 名称(Name) , 重复结构单元 (Constitutional repeating unit) , 熔点 T m/℃ , 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1 , 聚甲醛, , , 2 , 聚乙烯, , , , , 3 , 聚乙烯基甲醚, , , 4 , 聚乙烯基乙醚, , - , 5 , 乙烯丙烯共聚物,乙丙橡胶, ,, - , 6 , 聚乙烯醇, , , 7 , 聚乙烯基咔唑, , - , 8 , 聚醋酸乙烯酯, , - ,

9 , 聚氟乙烯, , , - 10 , 聚四氟乙烯(Teflon) , , , 11 , 聚偏二氟乙烯, , , 12 , 偏二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物(Viton) , , , - , 13 , 聚氯乙烯(PVC) , , - , 14 , 聚偏二氯乙烯, , , 15 , 聚丙烯, , , , , 16 , 聚丙烯酸, , - , 17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 , 18 , 聚丙烯酸乙酯, , - ,

19 , 聚(α-腈基丙烯酸丁酯), , - , 20 , 聚丙烯酰胺, , - , 21 , 聚丙烯腈, , , 22 , 聚异丁烯基橡胶, , , 23 , 聚氯代丁二烯,氯丁橡胶, , , 24 , 聚顺式-1,4-异戊二烯,天然橡胶, , , 25 , 聚反式-1,4-异戊二烯,古塔橡胶, , , 26 , 苯乙烯和丁二烯共聚物,丁苯橡胶, , ,, - , 27 , 聚己内酰胺,尼龙-6 , , , - 28 , 聚亚癸基甲酰胺,尼龙-11 , , ,

聚甲基丙烯酸_苯乙烯_甲基丙烯酸的合成

收稿日期:2004-02-06;修回日期:2004-04-19 基金项目: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1017) 作者简介:冯秀娥(1970-),女(汉),山西阳泉人,讲师,硕士,联系电话:(0351)6018495。 聚甲基丙烯酸2苯乙烯2甲基丙烯酸的合成 冯秀娥1,卢建军2 (11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21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以萘钠为引发剂双向引发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PT BM A -PS -PT BM A ),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ABA 型两亲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P M AA -PS -P M AA )。对产物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及凝胶色谱分析。当苯乙烯与α-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投料质量比为54∶46时,所得共聚物相应嵌段质量比为79∶21左右。关键词:两亲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合成 中图分类号:T 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803(2004)04-0223-03 两亲嵌段共聚物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可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分子质量及嵌段比例可调控性等独特的物化性能[1,2],使其在乳化、增溶、药物载体与材料合成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3]。嵌段共聚物主要通过活性离子聚合及大分子耦合反应制得,而极性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在活性阴离子聚合时,其羰基易受碳负离子活性中心的亲核进攻而造成链转移和终止。解决的途径有:增加单体的空间位阻、降低反应温度、添加稳定剂和降低引发剂碳负离子活性等[4,5]。由于α-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 BMA )具较大的空间位阻,可在较高温度下实现活性阴离子聚合,且易水解。作者试图在0℃下,以萘钠为引发剂双向引发活性阴离子聚合,合成PT BMA -PS -PT BMA ,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酸化制备ABA 型两亲嵌段共聚物PMAA -PS -PMAA 。合成中采用1,1-二苯基乙烯(DPE )为戴帽减活剂,LiCl 为稳定剂[4,5]。1 实验部分111 主要原料 苯乙烯于聚合前在氢化钙的存在下减压蒸馏[6]; α-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用酰氯醇解法合成,在CaH 2存在下减压蒸馏,聚合前添加适量三异丁基铝(使单体略显黄为止)[5];采用格氏反应合成DPE [7];LiCl 用前于130℃下烘烤24h [8]。112 两亲嵌段共聚物PMAA 2PS 2PMAA 的制备11211 PT BMA 2PS 2PT BMA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试剂采用毛细钢管真空转移。称量5倍引发剂量的LiCl 加入反应器,体系进行抽真空、烘烤、充氮,反复进行3次。注入计量的四氢呋喃(THF )和苯乙烯(质量分数为10%),用冰盐浴冷却至0℃。滴加萘钠,待溶液呈微黄色且不再消失,开始计量。维持0℃反应30min ,溶液呈鲜红色(苯乙烯活性阴离子)。注入2倍引发剂量的DPE ,溶液红色明显加深(DPE 活性阴离子)。加入T BMA ,溶液红色迅速退去。30min 后,加入甲醇沉淀剂终止反应。沉淀、过滤、洗涤,产物在真空烘箱中于80℃下干燥。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 表1 原料配比及共聚物PT BM A -PS -PT BM A 的表征 T ab.1 Propor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polymer PT BM A -PS -PT BM A 样品 引发剂/m ol LiCl/m ol 苯乙烯/m ol T BM A/m ol 嵌段质量比PS/PT BM A 理论 实测 数均分子质量×103理论实测a 31670×10-411837×10-301043601027754/4682/18 2310 1710 b 51510×10-431679×10-301043601024656/4481/1914161417 c 71350×10-431673×10-301043601027754/4679/2111151015 d 81810×10-441410×10-301043601027754/4679/21916918e 11469×10-371346×10-3 010436 010277 54/46 81/19 518 611 ? 322?第34卷第4期2004年8月 日用化学工业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C osmetics V o1.34N o.4Aug.2004

苯丙乳液

反应型乳化剂对苯丙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 卢保森,王小妹*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摘要采用不同结构类型的反应型乳化剂应用于苯丙微皂乳液的聚合,主要讨 论了聚合方式、乳化剂的结构类型和用量等对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借助 DSC、粒径分散仪、FT-IR、力学实验技术、TEM等仪器技术对制得的苯丙乳液 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发现通过半连续核壳聚合方式,采用合适的反应型乳化 剂复配体系,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粒径小于100nm的苯丙微皂乳液。 关键词反应型乳化剂,两阶段聚合,苯丙微皂乳液 前言 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苯丙乳液)是乳液聚合中研究较多的体系,也是当今世界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十大非交联型乳液之一[1]。由于其较高的性价比,在建筑涂料、金属表面乳胶涂料、地面涂料、防火涂料、纸张粘合剂、胶粘剂、油墨等领域应用广泛[2]。近年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苯丙乳液性能的研究日趋活跃,采用反应型乳化剂制备微皂乳液就是其中热点之一[3~6]。微皂乳液是指采用带有反应性基团的单体或高分子作反应型乳化剂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乳化剂体系合成的乳液。采用反应型乳化剂比传统乳化剂有明显的优点,由于其具有聚合活性,其反应性官能团能参与乳液聚合反应,除了起常规乳化剂的作用外,还可以以共价键的方式键合到聚合物粒子表面,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避免了乳化剂从聚合物粒子上解吸或在乳胶膜中迁移,大大减少了乳胶膜表面的亲水基团,从而能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改进乳胶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7]。同时通过粒子设计,可以有效的调节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提高乳液的成膜性能[8]。本研究事先通过粒子设计,然后采用不同的反应型乳化剂体系,考察了反应型乳化剂的结构类型对苯丙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主要实验原料 苯乙烯(St),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工业级,以上均为东方化工厂产品;过硫酸铵(APS),正戊醇(n-PTL),醋酸钠(NaAc),AR级,以上均为广州市化学试剂厂产品;聚甲基丙烯酸钠(保护胶),自制;氨水,工业级,广州市东江化工厂。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五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批准号:11)资助 作者简介卢保森(1983年出生),男,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1级基地班。 指导老师王小妹,中山大学化学院,副教授,Email:ceswxm@https://www.doczj.com/doc/e411508602.html,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ATRP法聚合

2.1 实验原料 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分析纯),聚合前减压精馏,截取中间馏分,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脱水,置于冰柜中保存。 引发剂:α-溴丙酸甲酯,直接使用。 催化剂:溴化亚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精制方法:用稀醋酸反复进行浸泡,直至上层液为无色。过滤除去稀醋酸,再用丙酮反复洗涤溴化亚铜,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将滤得的溴化亚铜在室温下真空干燥,避光保存。 配位剂:2, 2’-联吡啶(bpy),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分析纯,直接使用。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简称PMDETA),分析纯,Aldrich 产品,98%,直接使用。 溶剂:异丙醇,分析纯,加入无水硫酸镁脱水干燥,储存待用。 沉淀剂:无水乙醚,分析纯,加入无水硫酸镁脱水干燥,储存待用。 其他试剂:中性氧化铝,上海纳辉干燥试剂厂,层析用,直接使用;冰醋酸,湖南汇虹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直接使用;无水硫酸镁,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直接使用;丙酮,加入无硫酸镁脱水干燥,储存待用;二次水,直接使用。 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HOI-IA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HJ-3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循环水时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恒温油水浴锅,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器RE 52-99,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氮气瓶,恒温真空干燥箱;真空干燥器; 圆底烧瓶,三口烧瓶,离心瓶,锥形瓶,克氏蒸馏烧瓶、水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多尾接液管、接受器(圆底烧瓶),层析柱,一次性注射器等。 2.3 实验过程 在50mL的单口烧瓶中加入10mL异丙醇和0.025mL小分子引发剂α-溴丙酸甲酯,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后,加入 2.5mL单体(HEMA)和0.050mL配体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通入高纯氮气,鼓泡20 min;然后再加入催化剂溴化亚铜(CuBr),继续通气10 min 后密封,放入60℃恒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的塑料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应用最广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价格又比较适宜的品种。 一、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刚性硬质无色透明材料,密度为,折射率较小,约,透光率达92%,雾度不大于2%,是优质有机透明材料。 1.力学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通用塑料中居前列,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均高于聚烯烃,也高于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冲击韧性较差,但也稍优于聚苯乙烯。浇注的本体聚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例如航空用有机玻璃板

材)拉伸、弯曲、压缩等力学性能更高一些,可以达到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的水平。 一般而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拉伸强度可达到50-77MPa水平,弯曲强度可达到90-130MPa,这些性能数据的上限已达到甚至超过某些工程塑料。其断裂伸长率仅 2%-3% ,故力学性能特征基本上属于硬而脆的塑料,且具有缺口敏感性,在应力下易开裂,但断裂时断口不像聚苯乙烯和普通无机玻璃那样尖锐参差不齐。40℃是一个二级转变温度,相当于侧甲基开始运动的温度,超过40℃ ,该材料的韧性,延展性有所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硬度低,容易擦伤。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强度与应力作用时间有关,随作用时间增加,强度下降。经拉伸取向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定向有机玻璃)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缺口敏感性也得到改善。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耐热性并不高,它的玻璃化温度虽然达到104℃,但最高连续使用温度却随工作条件不同在65℃-95℃之间改变,热变形温度约为96℃(),维卡软化点约113℃。可以用单体与甲基丙烯酸丙烯酯或双酯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的方法提高耐热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耐寒性也较差,脆化温度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稳定性属于中等,优于聚氯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摘要:从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和表面三个层次分别介绍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各种改性研究途径及进展。 关键词:聚甲丙烯酸甲酯,链结构聚集态结构,表面改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俗称有机玻璃,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透明材料。与无机硅玻璃相比,它质轻性韧,透光率高,且机械性能高而均衡。有机玻璃还是一种非常美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PMMA已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到航空、建筑、农业、光学仪器等领域。如在建筑领域,有机玻璃是颇受欢迎的建筑装饰材料,广泛用于建筑物层顶、隔间、腰板、门、天花板、吊灯、灯箱广告牌等,用它成型制成的浴缸等卫生洁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改性,就是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某些调整和改变,从而使高聚物的某些性能得以改善和提高。所有高聚物材料的改性工作都是着眼于高聚物的三个结构层次,即通过改变高聚物的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以及表面来达到改性的目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改性工作同样如此。 1改变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 分子链结构的改变一般都是通过共聚反应来实现的。反应后,或是引入新基团取代侧基成侧链或是形成交联,或是生成多元共聚物。改变侧链结构引入新酯基酯基碳原子的数目和它们的结构对聚合物有较大的影响。延长酯基碳链,能生成柔软、耐寒的聚合物。碳链的增长,使得分子链间的距离扩大,作用力减小,从而使聚合物的冲击强度、伸长率等有所提高。表 1 列出了不同酯基对聚合物脆折点的关系。同时碳链异构或引入环状酯基、芳香性酯基能提高聚合物的强度和耐热性。例如,引入对氯苯酯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对氯苯酯,其热分解温度提高到296 ℃,到410 ℃分解完毕。而它的软化点(116 ℃)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软化点(105 ℃)高出10 ℃之多。当甲基丙烯酸对氯苯酯92 份与甲基丙烯酸甲酯8 份以过氧化月桂酰共聚时,其软化点可高达130 ℃。另外诸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多环降冰片酯(NMA) 、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AdMA)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MA)等单体都可提高PMMA的强度和热性。表1 酯基特性与脆折点( ℃)的关系 酯基特性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已酯辛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