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弘扬优秀家风》第2课时教案

3《弘扬优秀家风》第2课时教案

3《弘扬优秀家风》第2课时教案
3《弘扬优秀家风》第2课时教案

第 3 课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目标

1. 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2. 知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体会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

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家的家风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起引入。

1.故事:

用行动诠释最美家风

从事出租车行业18年的倪冬梅,热心公益,乐于帮助别人。她连续多年和车队队员参加“爱心送考”活动,免费接送生病的老人,慰问生活困难的居民等。地觉得,自己能够一直坚持做公益离不开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她说:“我们这一大家子都非常齐心,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在找看来,‘家和’就是最美的家风。……我做对的事、好的事,我相信是对我女

儿最好的引导。”

2.在这个故事里,你听到了哪些优美家风?

3.师:在这个故事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做对的事、好的事,我相信是对我女儿最好的引导”。从这一句话里,我们不但读出了倪冬梅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决心,也读出了她对女儿的教育,她要她的女儿把这份家风传承下去。是啊,我们要把这一个个优秀的家风传承和发扬下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优秀家风。

4.揭示课题:第3 课弘扬优秀家风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优秀家风代代传

(一)讲家风故事

1.听家风故事:

(1)在我家,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

(2)在我家,不能说谎,要求做人要诚实。

(3)我家的家风是助人为乐。我爸爸常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他的口头禅。在爸爸的影响下,我和哥哥也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4)在我家,吃饭后要有礼貌的给家人说:“我吃好了。”

(5)在我家,出门时要有礼貌的给家人说明去向,不让家人担心。

2.讲家风故事。

(1)以小组为单位,像上面这样讲一讲你们家的家风故事。

(2)推荐小组内最具代表性的家风故事,在全班交流。

3.说感受:

在与同伴分享你们家的家风过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4.师小结:

优秀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无言的教育、一部无字的典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优秀家风意蕴深远,是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的人生信条。

(二)做优秀家风的宣传使者

1.师: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优秀家风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了解家风、学习家风,才能更好地传承家风。你有传承家风的好方法吗?说说看。

(1)学生交流传承家风的好方法。

(2)老师将学生交流出来的方法进行整理。

2.师:传承优秀家风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开展优秀家风演讲、优秀家风宣传展板、优秀家风传承手抄报、优秀家风家训展示、网络传递家书等。

3.议一议:有人说:“时代发展了,电话、视频聊天等很普遍,写家书就落伍了。”你同意吗? 说说自己的理由。

4.师小结: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我们通过家风,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三、拓展延伸

在班上开展一次“最美家风演讲”比赛。

四、总结

小家汇大家,每个小家的家风好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正了。为了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优秀家风的小

小传承人。

板书设计:

第 3 课弘扬优秀家风

举行优秀家风演讲、办优秀家风手抄报优秀家风代代传展示优秀家风家训

网络传递家书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 (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无言的教育、一部无字的典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 ),塑造着我们的( )。优秀家风意蕴深远,是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的( )。

2. 家风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 )。

3.家风好,就能( )、和顺美满。

4.优秀家风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 )家风、学习家风,才能更好地( )家风。

5.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 )做起,从( )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 )。我们通过家风,向社会传递( ),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 )。

二、判断。

1.传承优秀家风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2.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是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3.我们要先了解和学习家风,才能更好地传承家风。()

4.优秀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5.传承和弘扬家风,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6. 时代发展了,电话、视频聊天等很普遍,写家书就落伍了。()

三、简答题。

传承优秀家风的方法有哪些?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 ( 优秀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无言的教育、一部无字的典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 心灵),塑造着我们的( 人格)。优秀家风意蕴深远,是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的( 人生信条)。

2.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3.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4.优秀家风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了解)家风、学习家风,才能更好地(传承)家风。

5.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我们通过家风,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二、判断。

1.传承优秀家风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X )

2.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是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3.我们要先了解和学习家风,才能更好地传承家风。(√)

4.优秀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5.传承和弘扬家风,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6. 时代发展了,电话、视频聊天等很普遍,写家书就落伍了。(X )

三、简答题。

传承优秀家风的方法有哪些?

答:传承优秀家风的方法有:可以开展优秀家风演讲、优秀家风宣传展板、优秀家风传承手抄报、优秀家风家训展示、网络传递家书等。

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扎实的职业能力准备 1、技能的概念: 是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和练习而获得的能力,通常表现为某种动作系统和动作方式。 能力是人们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它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所具有的潜力。 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技能的获得,能力的高低又影响到掌握技能的水平。 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技能的结果。 能力的有效结合——才能。 能力的高度发展——天才。 2、技能的分类 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师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提出了全新的职业技能分类: 专业知识技能 可迁移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 1)专业知识技能:音乐专业包括乐理,曲式分析,视唱练耳,声乐器乐演奏,作 曲能力等,营销专业包括?建智专业包括? 有些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可能就会对专业知识技能做明确的要求,比如我们音乐 专业,一所琴行招聘音乐老师,如果来一个建智专业的人应聘你觉得他能胜任 吗?反过来毅然,因为这两个专业专业性都很强,但是如果是一个公司招市场 销售,公司一定要求是市场营销专业,这个条件就有点苛刻,把这一项过分夸 大了,如果是市场营销专业更好,因为有相关知识支撑,但是没有的话,也没 有关系,因为市场是跑出来的,经验是谈出来的,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新的 资产管理公司,他找我招会计人员,但是并不找我招销售人员,尽管他现在很 缺销售,为什么呢?因为做业务做销售的工作经验比较重要,所以他不在乎是 否专业出身,他看中的是人是否灵活,与相关工作经验。 专业知识技能的发现 选修的课程,也许是为了修满学分,也许是因为兴趣使然,但学好一门选修或 者辅修或双学位或一门特长,对你来说都是有益处的。 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得出你得兴趣所向或者对哪方面有 研究。 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得 专业会议,比如自己每年都会参加学校安排的在湖南大学的辅导员培训,不仅 学习知名学府的先进经验,也能与其他很多高校的老师交流学习,这个过程是 对自己的工作一个很好的总结与提升。你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样也可以通过专 业会议,或者学院召开的大大小小的讲座,研讨会,来拓展你们的知识,开拓 你们的视野。 资格认证考试培训,营销专业,建智专业,学院对你们毕业有一些考证的要求 吗?我现在参加工作才知道,有人逼着你搞学习还真的很幸福,学院是通过一 些硬性指标来督促你们学习,提高专业,增强自己就业的砝码,我们一些在做 的同学中很优秀的同学,出去和别的高校优秀学生比就不见得能比得过,举例: 经管学院会计3班龙同学找工作的经历,在湖大遭到无情辗压,自尊心受挫, 想找的工作被虐,看不上的工作又犹豫不决,怕浪费了三方协议。所以现实是

九年级英语Unit2第3课时教案

Period 3 Grammar Focus - 4c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习掌握新词汇:wonder, tie, spend, the Water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one…the other…,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Mother’s Day, Father’s Day 2.理解掌握课文重点句子: a. What fun the Water Festival is ! b. How delicious the food is! c. I wonder if they will have the race again next year. d. I wonder whether June is a good time to visit Hong Kong. e. There are many ways to show our love. f. We don’t have to spend a lot of money. g.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help parents to do something instead. 3. 能够使用宾语从句和感叹句进行练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展示重要句子,让学生进行语法的总结归纳;然后通过任务型教学法,使得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着更深的理解,并且在之后的写作中尝试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西方节日的谈论,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what 和how 引导的感叹句。 2.学习并掌握宾语从句。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宾语从句和感叹句。 【教学步骤】 Step 1. Presentation 1. Pay attention to these objective clauses. 1. I know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泼水节非常有趣。 2. __________ they’ll have the races again next year.我想知道明年他们是否还会比赛。 3. I wond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知道六月是不是去香港旅游的好时候。 4. I believ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相信四月是泰国最热的月份。 Keys: 1.the Water Festival is really fun 2.I wonder if 3.whether June is a good time to visit Hong Kong 4.April is the hottest month in Thailand Pay attention to these exclamatory statements. 1. _________ the Water Festival _________!多么有趣的泼水节!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ere!多么奇异的龙舟队啊! 3. ___________ the dragon boats were! 多么可爱的龙舟啊!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Hong Kong!香港的食物是多少美味啊! Keys: 1.What fun, is 2.How fantastic the dragon boat teams! 3.How pretty 4.How delicious the food is Step 2. Grammar Focus

【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第3课时教案+导学案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通过计算或化简的结果来提炼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根据它的特点来检验最后结果是否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要求.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 2.难点关键:会判断这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解疑合探 自探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请三位同学上台板书) 计算(1 (2 ,(3 自探2.观察上面计算题的最后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式子中的二次根式有什么特点?(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合探1.把下面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 合探2.如图,在Rt△ABC中,∠C=90°,AC=2.5cm,BC=6cm,求AB的长. B A C 13 2 ====6.5(cm) 因此AB的长为6.5cm. 三、质疑再探: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或疑问?与同伴交流一下!

四、应用拓展 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化,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 -1, = , ,……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的值.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所给的是一组分母有理化的式子,因此,分母有理化后就可以达到化简的目的. 五、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归纳) 本节课应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六、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y>0)是二次根式,那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y>0) B y>0) C (y>0) D .以上都不对 2.把(a-1a-1)移入根号内得( ). A .. 3.在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 ) A ± 12 C 2 D . 4的结果是( ) A . B ... 二、填空题 1.(x ≥0) 2.化简_________.

春第三课时教案

春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分析“春雨图”“迎春图”两幅图画,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 2、在语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春雨图”“迎春图”,理清每幅图画内部描写景物的层次,继续体会同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难点1、从作者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分析两幅图画。 3、掌握赞春部分。 教学策略提前搜集材料。 教学准备提前搜集材料。 教学流程 导入:请同学来说一下春雨图和春风图的特征。 1、春雨图 (1)研读直接状写春雨的部分,体会语言。 ①“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明确: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②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明确:“斜”含蓄地写了“轻悄悄”的春风,“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 (2)研读写雨中自然景物的文字。 ①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明确;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 ②体会两个“儿”读起来的感觉。 明确:使人感到亲切、柔和。 (3)研读写雨中的人的文字。 ①为什么要先写“傍晚时分”的景象,不把这一句放到最后去说? 明确:一是要先说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气氛,这种气氛一直贯到未句;二是“黄晕”也是色,与上文的“绿”“青”正相接连。 ②“‘黄晕’和雨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里所见的灯光是隔着雨幕所见的光,没有写蒙蒙细雨,但也隐含其中了。 ③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明确: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阅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4)春雨图的特征是什么呢?他是从什么角度去写的呢?写法是什么样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特征是细蜜、轻盈;是由物到人来写的;运用了动静相结和;用了排比、拟人的方法。 2、迎春图: (1)学生轻声齐读这一段,体会感情。 (2)体会语言。 ①“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部编版)教案:第三课第一框 认识自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自己单元一学科政治年级七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多角度认识自己,懂得认识是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观。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重点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点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猜谜语:《斯芬克斯之谜》 学生回答 师:谜底是人,宙斯想送给大家的一句话就是人, 认识你自己,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 要。猜谜语 回答问题 以猜谜语的形 式,简单直接, 既激起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又导 入了新的课题 讲授新课活动一:镜头写真 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 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问: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 学生回答 师:老子说“自知者明”,人贵在认识自己,进入初中,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些同学会越来越关注自我。进入第二环节:寻找自我 活动二:寻找自我 你的“自我”在哪里? 学生回答展示镜头中的 自己 回答老师的提 问 探寻自我 探究分享 回答问题 通过本环节的设 置,使学生初步 了解“认识自己” 的重要意义,创 设学生自主学习 的时间和空间, 提高学生获取和 处理信息、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师:这些问题,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是,探寻这些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继续分享小刚与队友 问: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就随着两位同学的随笔走进自己。 活动三:答疑解惑 展示材料 小组讨论: 1、两位同学存在哪些困惑? 2、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困惑? 3、请你设想一下,她俩走出困惑后,会走进怎样一种新的生活? 学生回答 师:对于不能改变的如长相,家境我们尝试着接受事实,但是对于成绩和特长嘛,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所以她应该找到自己的特点和秉性那你认为她走出困惑后,会走进怎样一种新的生活呢? 生: 师:也许在她找到在班级的位置后,会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促进自我发展 板书:一、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1、促进自我发展 师:然然的困惑呢? 生:她自己有问题。 师:她应该尝试改变自己,宽容别人,和别人友好相处,如果他做到了,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生: 师:她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分析材料 回答问题 答疑解惑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通过学生身边的 例子入手,让学 生有话可说,既 提高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有提高 学生学以致用的 能力,用所学知 识帮助身边的同 学

北师大8上教案:2.7 第3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

第3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综合运算.(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2)cm、(3+2)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计算: (1)ab(a3b+ab3-ab)(a≥0,b≥0); (2)(23 2 - 1 2 )×( 1 2 8+ 2 3 ); (3)(32+48)×(18-43). 解:(1)原式=ab(a ab+b ab-ab)=a ab×ab+b ab×ab-ab ab=a2b+ab2-ab ab;

(2)原式=(6- 2 2 )(2+ 6 3 )=6×2+6× 6 3 - 2 2 ×2- 2 2 × 6 3 =23 +2-1- 3 3 =1+ 5 3 3; (3)原式=(32+43)(32-43)=(32)2-(43)2=18-48=-30.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一般先将二次根式转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灵活运用乘法公式等知识来简化计算. 探究点二: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已知a=1 5-2 ,b= 1 5+2 ,求a2+b2+2的值. 解析:先化简已知条件,再利用乘法公式变形,即a2+b2=(a+b)2-2ab,最后代入求解. 解:∵a=1 5-2 = 5+2 (5-2)(5+2) =5+2,b= 1 5+2 = 5-2 (5+2)(5-2) =5-2,∴a+b=25,ab=1.∴a2+b2+2=(a+b)2-2ab+2=(25)2-2+2=20=2 5. 方法总结:解此类问题时,直接代入求值很麻烦,要先化简已知条件,再用乘法公式变形代入即可求得. 探究点三: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节就要到了,李欣同学准备做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贺卡送给老师以表示祝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案

赤壁赋》(第3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是新课标的一个突出特点,但积累文言知识不同于积累现代汉语知识,一方面,汉语变迁造成了语言障碍,另一方面,古代社会生活习俗我们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依*背诵,让学生熟读大量的课文来打好基础,以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目的。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再者,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设想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必修②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句式骈散夹杂,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适于美读。全赋4段,537字,背诵有一定的难度,死记硬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背诵指导。在抓重点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较长的文章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进行记忆,将内容一点点“吃”下。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课 第一框学案教案

****学校09级政治学案(淄川一中编制)《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编辑人: 审核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关键词:政府,职能,作用) 四、达标检测,挑战自我 1.下列对我国政府性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国家权力机关④全体公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是 ①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32枚金牌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好、宣传好十七大文件的通知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⑤党的十七大修改党章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 A.②③④⑥B.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④ 3.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集中力量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等。我国的严打斗争是在行使 A.保障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有 ①国务院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②2008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 ③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④2007年10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第四批行政审批项目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5.由于雪灾造成了铁路中断,百万旅客滞留广州。广州市政府从2008年2月2日早上7时起启动琶洲预案,将进入广州乘火车的旅客全部疏导安置到广交会琶洲展馆的各个分区,并为旅客提供吃饭、保暖、卫生、医疗等服务。这体现了市政府积极履行A.建设政治文明的职能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D.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能 6.政府履行职能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新生婴儿到派出所登记户口 ②政府办学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导致工人下岗 ④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供人们日常使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J市发展了“我为构建和谐J进一言活动”。市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广大群众积极献言献策,仅网上留言每天就达上百条。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和谐J的重点。第二,千方百计破解长期困扰老百姓的“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问题。第三,开展评选“知荣明耻十佳公民”等活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第四,坚决整治制药厂、造纸厂等企业的污染问题,保护和治理环境。第五,健全多渠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经常性的严打工作,坚决铲除社会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第六,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治安功能。第七,实行政务公开,开展“群众评议政府”活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该市政府行使了哪些职能?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2 My family第二课时教案

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2 My family第二 课时教案 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2myfamily第二课时教案 Unitmy family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A Let's learn 教学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woman,mother,mom. 2、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o’sthatwoman?She’sanewteacher.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3、能够听音跟唱本课chant。 4、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学会感恩。 三、教学重点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woman,mother,mom. 2、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o’sthatwoman?She’sanewteacher.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难点: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o’sthatwoman?She’sanewteacher.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五.教具:卡片、PPT

六.教学方法:comunicating.Reading.co-operation.Discussion. 七、课时类型:新授课 八、课时 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教师出示chen jie的图片问学生:who’sthisgirl?让学生回答:She’schenjie.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2、教师分别出示father,mother的图片,问学生:who’sthatman?引导学生说出:He’schenjie’sfather.She’schenjie’smother.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father,dad,mother,mom,man,woman,让学生把这些单词卡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片下。 4、教师:Thereare4peopleinchenjie’sfamily,too.Doyouknowwhoarethey?可先让学生猜,再出示图片教读单词:grandfather,grandmother,brother,sister,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形成familytree.(注:教师向学生说明grandpa,grandma多用于口语中。brother,sister不是

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7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特征。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出示下图: 师: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生1:1号是圆柱。 生2:2号和6号是长方体。 生3:3号是球。 生4:4号和5号是正方体。 生5:7号叫三棱柱。 师:这些图形与我们前一节课学习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前一节课学习的是平面图形。

生2:从这些图形中可以找到前一节课学习的平面图形。 师:有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出示课题:立体图形的面) 【新课讲授】 1.观察图形,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出示下列图形: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同桌之间说一说。 (2)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3)课件演示——面在体上。 2.自主探索。 (1)从立体图形中找平面图形。 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方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结:画、印、描、折。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 (2)动手操作(画一画)。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组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一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全班交流。 ④小结。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了纸上。现在

小学五年级英语 5AUnit2第三课时教案

5AUnit2第三课时教案 五年级英语教案 第一部分简要提示 ●一、年级:五年级二、单元:第二单元: ●三、课题:A new house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内容:单元Part E、F、H ●六、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句型What’ s in/ on/ under/ behind …?及其回答There is a… in/ on/ under/ behind…./ There are some …in/ on/ under/ behind…。 2.能正确掌握词汇的用法. 3.熟读对话,并初步改编或扩充本单元所学的对话。 4. Say a rhyme“Do you like my house?” ●七、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综合运用本单元前两课时的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和复习 1.T: Boys and girls,nice to see you again. Before we start our lesson, let’s enjoy a rhyme first.同学们,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儿歌吧。PPT3

2.T: Now, look at the picture of the text and answer my questions.下面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片,回答老师的问题。PPT4 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my house? What are they? 3.T: Good, now let’s check the answer. 核对一下答案,你答对了吗?PP5 4.T:Boys and girls, can you tell me what’s in the p icture?请大家看图告诉老师,图片里有什么?PPT6 第二步:完成E、F、G、H版块内容 1. Practice the dialogue: T: Here I have another picture for you. Can you ask a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现在屏幕上又有一幅图片,你们能根据这幅图片提些什么问题呢?PPT7 T: Great! We can ask‘ What’s behind the door?’ We can ask ‘Where are the umbrellas?’ And we also can ask ‘Are there any umbrellas behind the door?’T: You did a good job! I’ll show you another picture. You can use the sentences to ask and answer with your partner.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一幅图片,你们可以用刚刚的三个句型跟同桌互相问答。PPT8 T: 大家都讨论好了吗?

16.1《二次根式》(第1-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16.1 二次根式教案 第一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 a≥0)的意义求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实例中建立二次根式模型,探索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植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体验发现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关键 1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 a≥0)的意义求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3 x ,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 坐标是___________. 问题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BC=1,∠C=90°,那么AB边的长是__________. 问题3: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2,那么S=_________. 老师点评: 问题1:横、纵坐标相等,即x=y,所以x2=3.因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 , .问题2:由勾股定理得 问题3:由方差的概念得 . 二、探索新知 ,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学生活动)议一议: 1.-1有算术平方根吗? 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3.当a<0 老师点评: 有意义的条件 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 、 1 x x>0) 、 、 、 1 x y + x≥0,y?≥0). 分析 ”;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 x>0) 、 x≥0,y≥0);不是二 、 1 x 、 1 x y + . 例2.当x是多少时,2 - 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x-2≥0,2 - x?才能有意义. 解:由x-2≥0,得:x≥2 当x≥2时,2 - 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找规律第3课时教案

找规律3 ——郭莉莉【课时】第三课时 【授型】新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P87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并会运用规律填数。 2、初步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学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观察中感受数学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小调皮吗?今天小调皮要和我们一起上课。 出示小调皮的苦笑表情 师:小调皮真调皮,他一会大哭一会大笑。 1、第一组哭笑表情 师:谁来模仿一下小调皮的表情? 指名模仿第一个表情,一起模仿后面的表情。 师:谁来告诉大家这组表情有什么规律? 生说一说,师引导:这组图形的规律是按()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你能用数字表示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吗? 生汇报,并说一说每个数字的含义。 2、第二组哭笑表情 1 3 1 3 (2 1 1 1 2 2

学生一起模仿这组小调皮的表情 师:谁来说一说这组图形的规律是按()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生汇报,并指名用数字表示出这组图形的规律,说一说每个数字的含义。 2、引入课题 师:图形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数来表示,这样即可看清图形的变化,又明白了数的含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出示课题:找规律 二、新知 1、根据图的数量变化规律,会运用数来表示规律 (1)第1个小题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看,(出示P87例3第(1)题)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3 6 9 12 +3 +3 +3 +3 师:这里有一些用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找一找图形排列的规律,并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指名汇报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次比一次多3。 师:那么,后面一个应该怎么摆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摆15个正方形,摆成5列 师:你能用用一组数来表示出这一组图形码?

必修三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课第一框教案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 ? ? ? ? ?

【板书设计】: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怎样提高文化竞争力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D)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A)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3、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等国家在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问题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技术和设备流入中国。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应该(C) A、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B、尽快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C、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D、立足于自力更生,努力开发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以免受制于人 4、“综合国力的增强靠经济,经济实力的增强靠科技。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句话主要揭示了(D) 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B、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D、科技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5、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B) 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2SpringIsComing第3课时教学设计陕旅版三起

Unit2 Spring Is Coming! 第3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陕旅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Unit2 【主题】Let’s learn more, Listen and number 【课时】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读、写单词:March, April, May, warm, hot, cool, cold。 2. 能听懂Let’s learn more部分描述季节的词汇和句型。 3. 能理解并运用It’s warm and trees are green. We like to ... Summer is hot, but we can ... 谈论某个季节的特征。 4. 能听、说、熟读课文,语音语调准确自然。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Let’s learn部分的月份卡片和一张年历。 2. Let’s learn more和Listen and number部分的教学音频。 3. 本课时的课件或教学挂图。 4. 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卡片。 三、教学方法建议 课程导入(Leading In) (1)课前复习 1. 猜一猜 教师出示第一课时所学的季节图片,但只露出图片的其中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季节。如: T:(教师只露出冬天图片的一小部分)What season is it? Can you guess? Sl: It’s ... / Is it ...? T: Yes, it is. / No, it isn’t. 2. 看图问答 教师出示活动的图片,和学生运用句型What do you do in ...? I often ... Sometimes I ... 就图片内容进行问答。如: T:(教师出示放风筝和植树的图片)spring is coming. What do you do in spri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上大附中何小龙 16.1二次根式 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区分 =a(a≥0)与2a=a(a ≥0),并利用它们进行化简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二次根式性质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2a=a(a≥0),2a=a(a≥0)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用探究的方法探索()2a=a(a≥0)及2a=a(a≥0)的结论.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试一试:请根据算术平方根填空, .猜一猜: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能猜想出(2a(a≥0)的结论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所展示的特征,猜想出结果,然后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对所猜测结论进行分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培养学生利用代数语言进行推理的能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可归纳出: ()2a=a(a≥0). 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的问题. 探究 (1)填空: (2)通过(12a a≥0)的化简结果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说明】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完善的过程,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师生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2 a(a≥0). 最后,教师给出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代数式.(代数式的定义只要求学生了解就行,不必深究.)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计算: (1) 1.5)2;(2)(5)2

Unit3__第3课时教案示例

Unit3 第3课时教案示例 【课题】UNIT THREE IS THIS YOUR SKIRT? 【教学重点】准确掌握单词及句子在四线三格中的书写。 【教学难点】理解对话及书写的单词和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1.衣物及颜色的单词卡片 2.录音机和磁带,配套录像 3.配套挂图 4.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教师使用上节课学生画的图画来引入对所学句型的巩固操练,Is this your skirt? Yes, it is. Is that your T-shirt? No, it’s not. 2、学生以小组接力赛的形式,复习巩固单词的认读和拼写。 (二)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师播放《Color Song》,学生听后说出听到了那些颜色,教师出示表示颜色 的单词,学生互相交流。 2、教师出示配套挂图,并提示:There are so many clothes in the tree. They are very beautiful. Do you know whose clothes they are? 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根据图画理解文意。学生通过阅读,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听录音,用模仿书中的句子的方式检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可采取A、B两组比赛的方式。 3、学生看录像或听录音跟读句子,纠正语音语调。 4、学生为录像配音。 5、学生分组进行操练,佩戴头饰进行对话表演。 6、学生不看书,回忆书中要求书写的单词和句子,学生说一个,教师带领书写 一个,注意讲解。 (三)Practice:

1、Guessing game: 教师手持多张颜色的单词卡片,任抽一张,让学生猜是什么颜色,拼读出该单词可为小组加一分。统计各组得分,奖励优胜。 2、书写比赛 各组分别派代表二人参加书写比赛,每组同时进行接力书写颜色单词,书写最快且标准的为优胜组。 (四)Extension: 学生学唱歌曲:《缤纷的色彩》(《Colors》)。 【板书设计】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yellow red white blue green Is this your T-shirt? No, it’s not. 上述内容的四线三格书写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青春飞扬教案

《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青春飞扬”,为了更好的走近青春飞扬的学生,我选择的着装是象征青春活力的卫衣。 课前制作“青春代言人”证书、搜寻本班学生青春洋溢的照片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青春的美好,感受青春的可贵,珍惜青春,善待青春。 感受青春的魅力,释放青春的活力,激发青春的热情,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 2.能力目标 培养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做到自信、自强。 3.知识目标 知道自信、自强对于青春成长的意义。 懂得如何把握青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飞翔的力量 教学难点:成长的渴望 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播放本班学生出游、奔跑、跳高、跳远等活动的个人照片,(大约10-15张),配乐《青春修炼手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

习做思想和情感上的铺垫。 【导入新课】 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有使不完的心劲儿。正青春我们该如何度过青春,我们的青春又将走向何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飞扬》。 【讲授新课】 板块一畅想之春:青春如此多娇 过渡:提到青春咱们同学们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正青春。可是正青春的你,是否真的知道什么是青春呢? 提问: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个性,有人说,青春是勇气。那么,对于你来说,青春是什么呢? 学生分享:略 活动总结:对于青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或许,这就是青春。青春就应该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万紫千红。而我们所描述的这些词汇,不正彰显了我们对成长的渴望吗?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