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温特征值路面温度区划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29.16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地温特征值路面温度区划分析
施杨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摘要:通过分析现行区划方法的不足,提出以裸地温度作为路面温度区划主要指标的分区方法。基于路面温度场
对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选取裸地温度高温、地温和日较差3种特征值,统计分析270个气象站1971~2003年
的气象数据,并利用SURFER软件分别绘制3种特征值的等值线图,从总体上分析全国地温的分布规律,为路面观
测站的选址和路面温度区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面工程;路面温度区划;裸地温度;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696(2010)01006303
PreliminaryAnalysisofPavementTemperatureDivisionBased
onGroundTemperatureEigenvalue
SHIYang
(Schoolof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1804,China)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shortcomingsofcurrentdivisionmethod,thispaperproposedanewmeth
odofpavementtemperaturedivision,whichtookgroundtemperatureasindex.Basedontheinfluencesof
pavementtemperaturefieldtoserviceabilityofpavementstructures,thispaperchosethreeeigenvaluesof
hightemperature,lowtemperatureanddailytemperaturerange,andanalyzedstatisticallythemeteoro
logicaldataof270weatherstationsfrom1971to2003.Contourmapsofthechosenthreeeigenvalueswere
drawnbyusingtheSurfersoftware.Andthen,thispaperanalyzedthegroundtemperaturedistribution
lawwhichshallofferreferenceforthelocationofpavementobservationstationandpavementtemperature
division.
Keywords:pavementengineering;pavementtemperaturedivision;groundtemperature;evaluationindices
收稿日期:20090716基金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431800004)作者简介:施杨(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路与铁道工程.1目前的区划方法及不足
我国现行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中,根据地理、
地貌、气候等因素,一级区划以均温等值线和三阶梯
的两条等高线为区划标志,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
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3大地带,根据水热平衡和地
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度、湿热、潮暖、干
旱和高寒7个大区;二级区域以潮湿系数为主要标
志,在一级区划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区划。在此区划
中不仅考虑了气温、降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还考虑
了地形地貌、土质、地质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因
此,我国公路自然区划考虑的是整个结构层,且主要是土基及承载能力,而从路面温度对路面结构的影
响程度来看,现行的我国公路自然区划过于宏观和
综合,不能满足各地沥青路面材料设计的实际需要,
有必要建立路面温度的专业区划。
1997年,沈金安制定了一个道路沥青及混合料
的气候分区,这一分区被纳入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技术规范 (JTGF40-2004),其主要吸纳了美国战
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分级的
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气候特点进行了沥青及沥青
路用性能的气候区划,选取的区划指标为气温和降
水量,采用最近30年内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
平均值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划分为3个区;采
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气候区划的二
级指标,划分为4个区;采用最近30年内的年降水
量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划分为4个交通科技与经济第12卷
区。
沥青路面气候分区以各地的气温特征值为依
据,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
沥青路面的温度与气温差距较大,该分区方法的最
主要问题是分区与路面实际温度状况不相联系,从
而无法对沥青结合料及混合料提出更具体实用的技
术指标和标准,也不能有效地选择沥青结合料品种
及标号,而结合料的性能是影响混合料性能优劣的
首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以裸地温度为指标的
路面温度区划方法。
2分区指标的选取
道路使用的长期实践表明,路面结构温度场随
周围自然因素的变换而变化,这些变化使路基路面
体系的材料性质和使用性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因
此,确定路面温度场是分析路面破坏成因的重要途
径。确定路面结构的温度场,最直接的手段是在各
地广泛地进行路面温度实地观测,这种实测工作必
须对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然而,这样需
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即使全年进行
这种实测,遇到极端温度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根
据路面结构所处的地区和位置,借助已有的标准气
象资料来掌握路面温度场,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用意义。
由于路面的热环境与大地的热环境相同,它们
接收太阳辐射、与空气热对流并与大气相互辐射。
路面温度场与大地温度场的差异,源于路面材料与
大地的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及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和反射率等热力学性质的不同。因此,可推断路面
温度与裸地温度之间的相关性,要比与气温等的相
关性更为密切。且对于地温数据,我国基准气候站
和基本气象站都有观测,易于获得,因此,本文选取
裸地温度(以下均简称地温)作为路面温度区划的主
要指标。
3分析方法与步骤
3.1路面温度场特征值选择
路面温度区划应根据路面温度场特征值对路面
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分区。路面温度场特征值
可细分为路面温度的高温、低温和日较差的特征值
3个部分。
1)高温特征值。在通常的汽车荷载条件下,永
久变形主要是发生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即沥青路面
的表面温度已经达到或超过道路沥青的软化点温度的情况下,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荷载的加重,变形愈大。其中车辙是我国沥青路面典型的破坏形式之
一,其形成的主要机理之一是沥青混凝土的侧面流
动变形,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使流动
变形不断累积形成车辙,因此高温车辙问题与最热
月平均最高地温关系最为密切、最直观,本文选取最
热月平均最高地温作为分区的第一个要素,选取日
最高地温大于50度的年平均天数作为辅助要素。
2)低温特征值。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温度开裂是
我国北方地区路面破坏的最主要形式,它表现为寒
冷季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
由于气温骤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在有约束沥青层
内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会造
成开裂。因此,选取年极端最低地温为分区的第二
个要素,选取年最低地温小于-10!的年平均天数
作为辅助要素。
3)日较差特征值。路面低温开裂的另一个主要
原因是:降温速率。开裂多发生在初冬寒流或寒潮
忽然来到时,当气温骤降时,由于沥青混合料的应力
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的增长,超过混合料的极限拉
伸应变,路面就会产生开裂。因此,选择年最大地温
日较差作为分区的第3个要素。
3.2等值线绘制
地温等值线的绘制是利用SURFER8.0绘制完
成的,SURFER软件是美国GOLDENSoftware公
司生产的制作等高线图和三维地形立体图的软件。
其主要功能是将数字化的三维空间数据(DAT)转
换成规则的网格数据(GRD),并根据网格数据生成
等高线数据,然后由等高线数据和边界数据(BLN)
图层叠置,最后形成等值线图(SRF)。本文使用的
气象资料由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
提供,包括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气象资料室制作的
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数据及1971~2003年270个地
面气象观测站的相关气候要素值。
4分析结果
1)高温特征值等值线如图1、图2所示。夏季我
国裸地温度最热月多发生在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
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内陆干燥酷热,沿海潮湿
闷热。除东北、西藏、青海等地区最热月地温平均值
在40!以下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平均值在
40~50!之间,长江以南大部和新疆地区高温更是
达到了50!以上。从高温持续的天数来看,我国大
部分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大于50!的高温多持续
1~2个月,这对沥青路面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沥青路
面在持续高温和荷载的作用下会出现永久变形,因∀64∀第1期施杨:基于地温特征值路面温度区划分析
此,车辙是我国沥青路面典型的破坏形式之一。
2)低温特征值等值线图如图3、图4所示。年
最低地温在我国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温度由
南向北逐渐降低,低温的持续时间南方和北方有较
大差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低温持续时间很短,而
北方地区-10!的低温则要持续3个月以上。对于
北方地区来说路面的冻缩裂缝、疲劳裂缝、收缩裂缝
破坏形式较为普遍,温缩裂缝是北方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3)日较差特征值等值线如图5所示。在我国,
夏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常常
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各种灾害性天气也多发生
在此时。因此,年最大地温日较差多发生在夏季,且
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内陆地区较大。45!等值线
和全年250mm降水量等值线大致重合,沿海地区
由于夏季受到温度和雨水的综合作用,路面水损坏现象比较普遍。
图5年最大地温日较差值线
5结束语
本文以与路面温度相关性较高的裸地温度作为
路面温度区划指标,根据路面温度场对路面结构使
用性能的影响,选取地温的高温、低温和日较差三种
特征值,对相关历史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了
最热月最高地温、日最高地温大于50!的年平均天
数、年最低地温、年最低地温小于-10!的年平均
天数和年最大地温日较差的全国等值线图,并分析
了不同地区裸地温度特征值的分布情况,从总体上
认识了全国地温的分布规律。为路面温度测站的选
址和实测提供指导,也为进一步对我国基于地温特
征值的路面温度区划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沈金安,姬菊枝.道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A].#八五∃国家科技项目(攻关)研究报告集[C].北京: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995.
[2]姚祖康.铺面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JTJ03-8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1986.
[4]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2001.
[6]杨吾扬.中国陆路交通自然条件评价和区划概要[J].地
理学报,1964,30(4):301319.
[7]耿大定,陈传康,杨吾扬,等.论中国公路自然区划[J].
地理学报,1978,33(1):4962.
[8]苗英豪,王秉纲.中国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方案[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6):6469.
[责任编辑:王欣]∀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