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试题选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什么是交通,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系统?交通: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共同构成的系统的统称。
2交通的作用?《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交通是由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而产生的。
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经济作用:a扩大商品生产市场;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土地价格;d促进地区开发与城市化作用.2) 社会作用:a社会形成与文化交流;b有助于时间的有效利用、防灾与社会福利。
3道路的功能?(1)交通功能。
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出行,货物运输\机动灵活性大。
(2)形成国土结构功能。
用地结构的骨架,组成街坊。
(3)公共空间功能。
保证日照、通风;提供综合交通体系空间;提供公用设施管线走廊。
(3)防灾功能。
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紧急疏散;避难道路;防火带。
(4)繁荣经济。
开发国土,活跃市场。
4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其特点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特点:5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及其意义,当量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
平均日交通量:将观测期间内统计所得车辆的总和除以观测期间内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为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平均日交通量可采用抽样观测的方法获得,也可按月或按周观测统计得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或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
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所以.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天或上午、下午)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籍 : 请 号予 授 不 将 分 处 上 以 及 过 记 到 受 弊 作 因 和 学 名 除 签 开 生 被 学将 者 试 考 人 他 代 或 考 代 人 他 道 学知 还 , 性 重 严 的 弊 作 、 纪 违 。
试 果 级考 后 班道 切 知 一 , 的 律 起 纪 引 场 此 考 由 守 担 遵 承 格 愿 严 , 将 书 我 证 : 及 业诺 位 专承 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卷课程名称: 城市交通规划 考试类型:开卷(只限教材)考试日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 题分 15 20 10 20 20 15 签名 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共 8 小题,每空 0.5 分,共 15 分)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城市运输系统 、 城市道路系统 和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组成的。
2、城市交通规划的过程分为 总体设计 、 交通调查 、 交通需求预测 、 方案制订 、 方案评价 和 系统分析 等方面。
3、城市客运枢纽服务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 衔接转换 、 公共换乘 、 主城外围区域 与主城 之间交通转换。
4、目前常用的城市道路系统网络布局结构有: 方格形道路网 、 环形放射式道路 、 自由式道路系统 和 混合式道路网 。
5、城市道路按骨架分类,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
6、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特点具有: 综合性 、 预见性、 政策性 、 宏观性 、 弹性 。
7、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 时间只差。
8、城市公共交通可分为 一般公共汽车 、 轨道交通 和 出租汽车 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B )。
城市交通规划与智能交通系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提高交通效率和便捷性B.促进经济发展C.减少环境污染D.以上皆是2.下列哪个不属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A.交通信号灯B.车载通信设备C.智能交通监控系统D.交通管理中心3.城市交通规划主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人口密度和流动性B.道路网络和交通设施C.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D.所有选项都是4.下列哪个不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之一?A.交通拥堵预测与监测B.停车场管理系统C.交通事故报警系统D.公共交通调度系统5.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可持续发展B.公平合理C.综合协调D.以上皆是二、简答题1.请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旨在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环保的交通系统。
其重要性在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能,减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实现道路网络和交通设施的优化布局,提高交通供需的匹配度,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应用包括交通拥堵预测与监测、交通信号控制优化、车辆定位与调度、停车场管理系统、交通事故报警与处理等。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运用,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升交通管理效果。
3.请简要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势和挑战。
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势在于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与事故,改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帮助交通管理部门精确了解交通状况,更好地调度交通资源。
然而,智能交通系统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技术成本高、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推进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三、论述题城市交通规划和智能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城市交通规划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等,提高交通供需匹配度,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开展有序交通管理。
(单选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几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项A:最大小客车数B:最大大客车数C:最小大客车数D:最小小客车数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选项A:交通量B:速度C:密度D:通行能力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得分:2选项A:快速路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C: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后D:主线的上坡路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选项A:自行车B:公交车C:三轮车D:板车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选项A:圆形B:长方形C:椭圆形D:卵形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选项A: 主干道B: 快速路C: 支路D:次干路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得分:2选项A:快速路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选项A: 25B: 30C: 35D:40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选项A:20秒B:41秒C:15秒D:38秒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选项A: 放射环式B: 方格式C: 自由式D:混合式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选项A:明沟系统B:人工疏导系统C:暗管系统D:混合式系统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得分:2选项A:1%B:3%C:5%D:7%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选项A:直行车道B:直左车道C:直右车道D:斜左车道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D得分:2得分:2选项A:同向曲线B:反向曲线C:复曲线D:回头曲线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C:复曲线D:回头曲线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选项A:警告标志B:辅助标志C:禁令标志D:指示标志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B得分:2选项A:生理效果B:习惯思维C:心理效果D:舒适依赖感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得分:0(多选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系别专业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
内部交通是连接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各种交通的总称,城市交通网主要由道路、高速路和轨道交通组成;有的还建有市内水道网。
对外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各种交通的总称。
设计车速: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 1.2m,物高为 0.1m 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立体交叉:利用跨线结构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5 分)1、交通量、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被称为交通基本参数。
2、城市道路可分为四类: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专用道路。
3、城市道路网结构的基本形式大致分为方格网式路网, 放射环式路网和自由式路网三种。
4、城市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5、自行车一条车道宽度为1m ,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为 3.5m 。
6、路拱的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
7、道路横断面是由路肩、行车道、中间带、排水沟、防护工程等部分组成。
8、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 6 倍。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_2倍。
道路圆曲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圆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
缓和曲线形式宜采用回旋线。
9 、城市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通常采用_3.50 米,自行车一条车道宽为 1.5 米.10、适合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为 2.5% ,道路最小纵坡一般为0.5% 。
11、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机动车流。
通常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修建立体交叉的方法来改善。
城市交通规划一、单选题•1、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正确答案:A产业结构"•2、影响综合运输布局的首要因素是()正确答案:A:国民经济发展"•3、中国倾举国之力修建了第一桥()正确答案:A:武汉长江大桥"•4、城市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通常采用()正确答案:D:3.5米"•5、()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世界贸易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
正确答案:A全球化"•6、自行车一条车道宽为()正确答案:B:1.5米"•7、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80kmh 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正确答案:C:1250 小客车小时"•8、不属于城市交融系统组成部分的是()正确答案:C:控制系统"•9、公路运输中采用的速度标准为()正确答案:A:平均行程速度"•10、人口聚集、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促进了经济活动,出现了()。
正确答案:A商贸地区"二、多选题•1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正确答案:A:系统性"B:综合性"C:交叉性"D:社会性"•12、公路网的布局模式包括()正确答案:B:放射形"C:树叉形"D:三角形"•13、城镇定义的三个本质特征有()正确答案:A职能"C人口数量"D:产业构成"•14、城市集中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气及水质的恶化。
正确答案:A大气及水质的恶化"B热岛效应"C人口拥挤"•15、城市道路网结构的基本形式大致分为()。
正确答案:A:方格网式路网"B:放射环式路网"C:自由式路网"•16、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城乡规划时的依据主要有()正确答案:A法律规范依据"B城乡规划依据"C技术规范依据"D:政策依据"•17、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划分为()我的答案:C:对社会环境的影响D: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18、()被称为交通基本参数。
1.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 减少交通拥堵B. 提高交通安全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B. 效率性C. 美观性D. 可持续性3. 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优先策略的核心是:A. 增加私人车辆使用B. 减少公共交通投资C.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D. 限制非机动车道4.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 道路网络设计不合理B. 公共交通系统完善C. 居民出行需求低D. 交通管理严格5. 绿色交通系统包括以下哪些?A. 自行车道B. 步行街C. 公共交通D. 以上都是6. 城市交通规划中,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投资7.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A. 提高停车费用B. 减少公共交通服务C. 增加道路宽度D. 限制非机动车使用8.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影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交通投资B. 评估新项目对交通的影响C. 减少交通管理D. 提高道路美观9.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枢纽的作用是:A. 分散交通流量B. 集中交通流量C. 减少交通投资D. 增加交通拥堵10.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信号灯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投资11.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模型的主要作用是:A. 预测交通需求B. 增加交通拥堵C. 降低交通安全D. 减少交通投资12.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政策的制定应考虑:A. 经济效益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以上都是13.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设施的建设应考虑:A. 经济效益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以上都是14.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管理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投资15.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信息的共享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投资16.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安全的提升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效率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17.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环境的改善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18.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文化的建设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19.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法规的完善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0.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技术的创新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1.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投资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2.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服务的提升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3.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网络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4.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流量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5.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6.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7.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8.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29.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0.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1.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2.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3.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4.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5.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6.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7.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8.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39.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0.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1.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2.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3.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4.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5.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6.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7.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8.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49.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0.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1.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2.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3.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4.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5.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6.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7.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调控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8.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供给的预测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59.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的优化可以:A. 增加交通拥堵B. 降低交通安全C. 提高交通质量D. 减少交通投资答案1. D2. C3. C4. A5. D6. C8. B9. B10. C11. A12. D13. D14. C15. C16. C17. C18. C19. C20. C21. C22. C23. C24. C25. C26. C27. C28. C29. C30. C31. C32. C33. C34. C35. C36. C37. C38. C39. C40. C41. C42. C43. C44. C45. C46. C47. C48. C49. C50. C51. C52. C53. C54. C55. C56. C58. C59. C。
交通规划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事故C. 改善交通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2. 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包括()。
A. 四阶段法B. 交通流理论C. 交通调查D. 交通仿真答案:A3. 在交通规划中,交通流理论主要用于()。
A. 交通需求预测B. 交通设施设计C. 交通控制与管理D. 交通环境影响评估答案:B4. 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交通流量调查B. 交通事故调查C. 交通环境调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仿真主要用于()。
A. 交通需求预测B. 交通设施设计C. 交通控制与管理D. 交通环境影响评估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系统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公平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ABCD7.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预测通常包括()。
A. 出行生成B. 出行分布C. 出行方式划分D. 交通分配答案:ABCD8. 交通规划中常用的交通调查方法包括()。
A. 问卷调查B. 现场观察C. 视频监控D. GPS跟踪答案:ABCD9.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控制与管理措施包括()。
A. 信号控制B. 交通标志和标线C. 交通诱导系统D. 交通法规和政策答案:ABCD10. 交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估通常包括()。
A. 噪音污染B. 空气污染C. 土地利用变化D. 生态环境影响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交通系统的最优运行状态。
()答案:正确12. 交通规划不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错误13.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预测可以完全依赖历史数据。
()答案:错误14.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仿真可以替代实际的交通调查。
()答案:错误15.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控制与管理措施只能通过交通信号控制实现。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交通规划的基本步骤。
. . . . . . . 优质资料 . .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 一、填空题 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城市运输系统 、 城市道路系统 和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500-1000 辆/小时,宽度为 1 _。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 纬涂 、环涂和 野涂 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 低速让高速 、 次要让主要 、 生活性让交通性 和适当分离。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 快速路 和 主干路 的交叉口。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 27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 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必须清除高于 1.2 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 3.5 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每条车到宽度 3.5 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时每条车道宽度 3.75 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4 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 中心放射型 、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 城市交通 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 人 、 车 和路。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 “源” 和 “泽” 。 12、道路红线的用地包括 车行道 、 步行道 、绿化带和 _ 分隔带_ 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 建筑部的交通流线 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 规划交通量 ,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 相互位置 、宽度和高差。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路面 和砂石路面。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 公共交通 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1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 主景要素 和 配景要素 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 18、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 D ) A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 B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 C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 D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 19、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办法是( D ) A城市工业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就近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轻道路负担 D建造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铁 20、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 A交通线路拥堵 B交通工具发展滞后 C交通设施比较旧 D城市交通空间不够 21、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 ) . . . . . . . 优质资料 . .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 限制人行道发展 C建设高架道路 D让主干道通过市区 22、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原则有( BD ) A增加市中心区的路网密度 B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C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 D节约用地,保护环境
23、从( D )上,将城市综合交通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 (A)地域关系 (B)运输性质 (C)交通位置 (D)形式 24、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的是 ( D ) (A)交通量调查 (B)OD调查 (C)步行调查 (D)交通调查 25、在居住区部道路布置中,要求红线宽度为15~20m,路面宽度7~10m的是 ( B ) (A)居住区级道路 (B)小区级道路 (C)居住生活单元级道路 (D)宅前小路 26、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破坏,并把荷载向下扩散的结构层是( A )。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路基 27、城市道路多为高级路面,根据路面自然排水的要求,希望纵坡控制在( A )以上。 (A)0.2%~0.3% (B)2.5% (C)0.4% (D)0.5%
三、名词解释 28、零一分配法:假设两个交通区之间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相连是,选择一条距离最短、出行时间最少的路,把全部交通量分配在这条路上,其余道路均不承担交通量。
29、城市交通 指城市(区)围以的交通,或称为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 30、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31、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剖面。 32、单车生产率:指一辆车在单位时间(时、日、年)所能完成的额定客运周转量。 33、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就是将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的各类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和用地布局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综合研究的规划。 34、会车视距 两辆机动车在一条车行道上对向行驶,保证安全的最短视线距离。 35、TOD模式 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 . . . . . . . 优质资料 . . 展模式。 36、道路红线 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 37、道路纵断面 指沿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剖面。
四、简答题 38、简述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的要求。 39、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站前广场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1)通过辅助道路把站前广场的各种交通空间与城市干路相联系。 2)按照城市道路靠右行的原则进行站房建筑部和站前广场交通流和用地空间的布置。 3)各类交通空间的布置主要依据交通流线的合理安排,形成以人流集散场地为核心的用地布局形式。 4)站房旅客出入口、行包、售票等设施应与市公共交通战场及其他停车场的位置相配合,尽可能减少旅客步行距离。
5)站前广场应配备一定规模的绿化休息空间,平时可为旅客休息候车服务,在节假日高峰期,又可作为临时候车空间,以弥补站房候车空间的不足。
6)行包货运车流宜另设与站前广场分离的专用通道,以减少与人车客流的交叉与干扰。 40、一般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层有哪些?并绘制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示意简图。 一般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层由路面、基层和垫层等三个结构层组成。 41、简要说明城市干路网的类型及特点。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3)自由式道路系统4)混合式道路系统。 42、依据道路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和作用,国标将城市道路分为几类?各类特点是什么? 1)快速路: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动脉,同时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 2)主干路:是联系城市各组团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通道; 3)次干路:是城市各组团的干线道路,在交通上主要起集散交通作用; . . . . . . . 优质资料 . . 4)支路:又称城市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是直接为用地服务和以生活性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 43、简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 (1)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对城市的要求,因地制宜的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
(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布趋于合理。 (3)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结构,一是要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44、简述零一分配法及其具体的分配步骤。 基本假设是:两个交通区之间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相连,选择一条距离最短、出行时间最少的路,把全部交通量分配在这条路上,其余道路均不承担交通量。 具体步骤:(1)找出各交通形心到其他交通区形心之间的最短路径树。 (2)把交通量分配到道路网的最短路径上。 (3)叠加各路径上的交通量,画出道路网上的交通量分配图。 45、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1)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 (2)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3)与城市其他客运方式相协调;(4)与道路系统相协调; (5)运行快捷、使用方便、高效、节能、经济。 46、从综合分析和综合效益角度,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空间组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1)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尽可能在地下或架空布置,避免形成与地面城市道路交通的交叉和相互干扰; (2)枢纽设计应考虑尽可能减小换乘距离,使人的流动距离最短。一方面尽可能将服务层布置在地面层,另一方面可将服务层与换乘层同层布置; (3)如果将地面公共交通线路布置在枢纽,可考虑将服务层和换乘层布置在轨道交通站台层与公共交通线路层之间; (4)布局要求集中紧凑,做到流线清晰、标志醒目、方便舒适。 五、综合题 47、试画出商业步行街(区)的空间结构平面图,并简述各个空间的类型、特点及相互关系。
商业步行街(区)的空间主要由以下三种空间组成。 1) 流动空间: 流动空间是引导人流,并为人流提供流动条件的连续空间。流动空间组成了步行环境的主要骨架。流动空间两侧也可以布置商店,称为“街式布置”方式。 2) 集散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