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格式:pdf
- 大小:322.33 KB
- 文档页数:5
阿霉素小鼠肾病模型的建立及IL-18结合蛋白干预的实验研究董孟华;刘志学;孟祥辉;栾希英【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32)1【摘要】目的建立阿霉素小鼠肾病模型并探讨IL-18结合蛋白(IL-18BP)通过结合内源性IL-18对该模型的干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造模组(ADR-MCN组)、IL-18结合蛋白治疗组(IL-18BP治疗组)3组,用阿霉素7.5 mg/kg尾静脉注射进行造模,治疗组于第5、7、12、21天腹腔注射0.5 mg/kg剂量mIL-18BP(鼠源性IL-18结合蛋白),隔周检测尿蛋白一次,观察并记录其生命体征;42 d后心脏采血处死小鼠,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结果①ADR-MCN组24 h尿蛋白定量(UPE)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及IL-18BP治疗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DR-MCN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8BP治疗组(P<0.01),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显著低于后两者(P<0.01),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IL-18BP治疗组血清IL-18水平比ADR-MCN组明显降低(P<0.01),且与24hUPE呈显著正相关(r=0.708,P<0.01).结论①昆明鼠微小病变性肾病模型建立.②IL-18BP可通过特异性结合内源性IL-18抑制其下游致炎因子的释放,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发挥干预作用,从而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肾脏功能.【总页数】3页(P13-15)【作者】董孟华;刘志学;孟祥辉;栾希英【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高青县人民医院外科;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滨州市,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IL-18抗体对小鼠微小病变型阿霉素肾病的治疗作用 [J], 陈珊琳;王彩霞;肖林生2.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建立及泼尼松的干预作用 [J], 高顺清3.六味地黄丸干预阿霉素小鼠肾病对p38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张瑞义;舒适;李志杰;徐中菊;陆海英;林敏;张悦4.五味子复方减轻阿霉素肾病小鼠蛋白尿的实验研究 [J], 左春霞;谭小月;张勉之5.肾病Ⅱ号方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J], 李春胜;张振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MMP-9, TIMP-1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张红梅;洪军;王献华;孙树勋【期刊名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026)005【摘要】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7.5 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肾组织MMP-9及TIMP-1的表达变化;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尿液标本检测尿N -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 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 24 h尿蛋白量的变化. 结果: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明显,24 h尿蛋白定量增多,尿β2-MG及尿NAG酶活力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于第14日达高峰. 肾小管的TIMP-1的表达上调,第14, 28, 56日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 TIMP-1表达异常可能参与肾小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总页数】4页(P407-410)【作者】张红梅;洪军;王献华;孙树勋【作者单位】唐山市工人医院肾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肾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6【相关文献】1.厄贝沙坦对肾硬化大鼠肾小管间质中MMP-9/TIMP-1表达的影响 [J], 朱吉莉;贾汝汉;王学玉;朱润庆2.MMP-9、TIMP-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 [J], 张红梅;王献华;孙树勋3.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J], 李广波;林瑞霞;杨青;唐雪栋4.柿叶黄酮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TIMP-1表达的影响 [J], 马新博;宫汝飞;石学魁;王亚贤;陈丽;唐荣兰;申海光;史琳;张安文5.MMP-9/TIMP-1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缬沙坦对其影响 [J], 宁建平;刘纪实;彭琳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造模方法致大鼠慢性肾病模型的肾功能及病理变化比较李天祎杨扬杨素萍李嘉琦马逸群王家平摘要目的探究两种造模方法对大鼠慢性肾病模型的肾功能影响及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ADR)法(A组)和二次尾静脉注射ADR法(B组)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N组)进行比较°结果在4、8、12周末,A、B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值均有显著上升(P<0.05),白蛋白降低(P<0.05),表现为低蛋白血症,部分大鼠合并腹腔积液°光镜下,A、B两组肾小球均有不同程度萎缩、硬化,肾小管受损不均,肾间质均出现炎性改变°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诱导的肾脏损伤更为严重°结论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诱导的慢性肾病模型与二次尾静脉注射ADR法,均可使大鼠成模,两种方法比较,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诱导的病理改变相对较为典型°关键词慢性肾病阿霉素肾功能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9/j.issn.1673-548X.2020.12.014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Rats with Chronic Nephropathy Induced by Two Methods.Li Tianyi,Yang Yang,Yang Suping,et al.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Yunnan650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n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odel in rats by two methods.Methods The methods of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injection of adriamycin(ADR)in to caudal vein(Group A)and second injection of ADR into caudal vein(Group B)were used.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the renal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Group N).Results At the end of4,8,12weeks,the blood urea nitrogen(BUN)and serum creatinine(CR)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n(P<0.05),and the albumin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lower(P<0.05),showing hypoproteinemia.Some rats were complicated with ascites.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the glomeruli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atrophic and sclerotic in varying degrees,the renal tubules were damaged unevenly,and the renal interstitium showed inflammatory changes.The renal injury induced by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ADR is more serious and typical.Conclusion The chronic nephropathy model induced by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adriamycin can change the renal function of pared with the two methods,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adriamycin are more typical.Key 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Adriamycin;Renal function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发生率约为8%~16%[1]°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高脂血症等°因CKD发生率逐渐增高,病程迁延,很难治愈,末期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只能依靠透析、换肾等仅有的治疗方式缓解,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疾病°随着人们对慢性肾病基金项目: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D-201647)作者单位: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通讯作者:王家平,电子信箱:1603642110@ 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研究的深入,建立慢性肾病动物模型对研究CKD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以及探究治疗CKD的新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模拟慢性肾病效果较好的为阿霉素(adriamycin,ADR)大鼠模型°ADR在大鼠体内代谢较为缓慢,对心脏、肝脏、骨髓、胃肠等具有较强的不良反应,但经尾静脉注射后,其毒性可主要积累于肾脏[2]°因此,应用ADR造模时,应注意注射的方式、剂量等°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主要有尾静脉注射法(单次或多次)、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和肾动脉注射法等°本研究比较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及二次尾静脉注射-53-ADR 这两种方法,旨在为更好地复制慢性肾病模型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依据。
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的方法学改进钟国强;马国添;刘唐威;李燕;文伟明;巫相宏【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07(027)011【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发病过程类似于人类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2.8 mg/(kg·week)连续11周,停药观察2周.ELISA 方法检测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心脏大体形态以及光学显微镜下病理改变.结果 (1)DCM组BNP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2)DCM组LVEDD、LVESD 高于正常组(P<0.01),而LVEF则低于正常组(P<0.01);(3)DCM组心脏心腔扩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符合DCM的改变.结论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可以成功建立DCM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经济,适合研究DCM或慢性心力衰竭.【总页数】4页(P1289-1292)【作者】钟国强;马国添;刘唐威;李燕;文伟明;巫相宏【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相关文献】1.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实验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J], 秦保锋;严世芸2.阿霉素诱导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建立 [J], 周岩;赵丽蓉;杨思睿3.建立大鼠肺鳞癌模型方法学改进 [J], 夏东;王敏;唐志佼;鲁植艳;杨飞;江曼;刘绚;刘铭球4.单次尾静脉注射法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的建立 [J], 张勇;张蓓;宁华英;郭云良;邢广群;沈卫5.阿霉素诱导兔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建立 [J], 白永虹;沈兴;余更生;田杰;朱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表l各组大鼠肾功能及24h尿蛋门量的比较(孑±s,n=6)・63l・组别尿蛋自餐(rag/24h)用药4周用药8周用药4周用药8周Ser(Ixmol/L)用药4周用药8周对照组11.22±I.1312.20*5.687.36+0.497.43±0.4949.50±8.5051.00±13.85模捌组55.57±2.25a104.2±12.75a18.85±1.25836.06-,1.54898.6615.548160.00±13.86a尿毒清组39.28±I.73”86.25±8.64出7.43±0.49*17.86±1.93*82.50±9.3l枷105.66±15.54一贝那普利组44.17±2.64”94.47±10.9747.36±1.04”21.40土4.Ol”93.66±5.788132.33±12.85”注:与正常埘照组比较,a尸<o.01;与模型组比较。
bP<o.05,cP<o.Ol;与贝那普利组t-I:较,dP<o.05,中<o.OI表2各组大鼠血门蛋白及血脂的比较(互4-s,n=6)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o.05,bP<o.Ol;与模型组t-I:较,‘l尸<o.05,dP<o.01;与贝那普利组比较,中<o.05结果1.生化指标改变:用药第4、8周,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量、BUN、Sc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尿毒清组大鼠24h尿蛋白量、BUN、Scr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用药第4、8周,模型组大鼠血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毒清组大鼠血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Cho、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时照组(P<0.01);尿毒清组大鼠血Cho、TG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大鼠阿霉素肾病的病理学观察许涛;吕磊;钱琛;王迎新【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年(卷),期】2001(6)1【摘要】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
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wk ,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wk各时期24h尿液 ,测定不同时期24h尿蛋白量 ,并于6wk及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同时取肾作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
结果肾病综合征模型复制成功 ,实验开始后第6wk阿霉素组肾脏改变类似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 ;12wk时有肾小球硬化改变出现 ,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展情况和探讨慢性硬化性肾病的模型建立。
结论阿霉素组不同时期的24h 尿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血生化检测表明阿霉素组大鼠血清总蛋白、血蛋白含量降低 ,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脂含量升高 ,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大鼠;阿霉素;肾病;疾病动物模型【作者】许涛;吕磊;钱琛;王迎新【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安徽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高脂饲料加重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J], 于建平;崔若兰2.罗格列酮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实验观察 [J], 苏雪松;周光宇;李德天3.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MMP-9, TIMP-1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J], 张红梅;洪军;王献华;孙树勋4.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J], 李广波;林瑞霞;杨青;唐雪栋5.鲫鱼汤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疗效观察 [J], 杜志仙;赵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霉素肾病大鼠podoc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邓芳;鹿玲;王明丽;李艳秋【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040)004【摘要】目的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蛋白podoc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肾病组予阿霉素5 mg/kg尾静脉注射一次,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注射后2周24 h尿蛋白定量>30 mg为肾病模型成立.观察4周后留24 h尿行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检查,并应用半定量RT-PCR和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podoc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podocin蛋白表达的相对量是5.26±1.19,而肾病组大鼠podocin蛋白基本不表达;正常对照组、肾病组podocin分子mRNA的相对值分别为1.06±0.19、1.96±0.98,肾病组大鼠podocin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P<0.05).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产生可能与podocin蛋白表达的减少有关.【总页数】3页(P311-313)【作者】邓芳;鹿玲;王明丽;李艳秋【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R341;R392【相关文献】1.肾炎消白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裂隙膜蛋白分子Podocin基因表达的影响 [J], 黄雯静;刘娜;杨馨;曹尚美;孙庆玲;徐贺;于卓;王立范2.雷公藤内酯醇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和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J], 朱彩凤;朱斌;包自阳;李先法;陈洪宇;沈丰平3.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 [J], 王新颖;牟兆新;王新良;侯振江;张瑞兰;金玉忠4.泼尼松、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podocin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J], 邓芳;鹿玲;王明丽;胡旭;李艳秋5.沙利度胺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足细胞VEGF、PLA2R、podocin蛋白及其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J], 高宏宇;张国英;刘秋菊;王晔;张莉;陈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足细胞影响实验研究阮诗玮;丘余良;李秋景;吴竞;张政;郑登勇【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年(卷),期】2009(010)010【摘要】目的:动态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及足细胞足突的变化;观察单味中药黄芪、泼尼松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及足细胞足突的影响.方法: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在14 d、28 d、56 d时检测每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的水平;同时各组处死2只大鼠留取肾脏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各时间点的足细胞足突的变化.结果:(1)各肾病大鼠从14 d开始24 h尿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4 h尿蛋白持续增高,但到56 d时尿蛋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血清白蛋白降低.(2)透射电镜显示14 d时肾病组足突不同程度变宽,28 d时足突弥漫性融合,56 d时足突融合有所减轻.(3)与肾病组相比,到56 d时黄芪组尿蛋白较对照组减少且足突融合较肾病组改善明显,血清白蛋白较肾病组升高(P<0.05).(4)到56 d时,与其他各肾病组相比,泼尼松加黄芪组尿蛋白最少(P<0.01),电镜显示足突病变改善最明显.结论:中药黄芪能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改善蛋白质代谢及减轻足细胞损害;黄芪与泼尼松合用能更好地减轻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减轻足细胞和足突的病变.【总页数】4页(P851-853,插1)【作者】阮诗玮;丘余良;李秋景;吴竞;张政;郑登勇【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福州,350004;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福州,350004;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福州,350004;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福州,350004;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福州,350004;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肾复康Ⅱ号胶囊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尿中足细胞计数及骨架蛋白 Podocin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漱非;程小红2.芪苑益肾颗粒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足细胞影响实验研究 [J], 武玉鹏;贾力莉;牛艳艳;白崇智;仲启明;宋美卿;冯玛莉3.大黄(庶虫)虫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陈继红;孙伟;周栋;高坤;赖仁胜;刘丽4.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米秀华;李珺;吴艺青5.防己黄芪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足细胞病变的影响 [J], 俞东容;杨汝春;林宜;周大为;王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霉素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最佳剂量的筛选包玉龙;杨瑞;刘禾;武晓琳;杜佳林;李显华;夏素霞【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8(39)5【摘要】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考察阿霉素不同注射剂量,确立造模的最佳条件.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制造大鼠肾病模型.注射阿霉素造模后,阿霉素7.5 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60%,阿霉素6.5 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15%,阿霉素5.5 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5%,但尿蛋白含量低于其他两组.从大鼠的死亡率、尿蛋白含量、精神状态等综合比较,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6.5 mg/kg剂量能较好的复制出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总页数】3页(P61-63)【作者】包玉龙;杨瑞;刘禾;武晓琳;杜佳林;李显华;夏素霞【作者单位】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9【相关文献】1.蒙医蒜变剂泻药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局灶性病变的影响 [J], 张全;萨如拉;王青春2.蒙医“蒜变剂泻药”对大鼠阿霉素致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模型的影响 [J], 贵其德;天亮;王青春3.筛选乙二醇法复制大鼠肾结石模型最佳剂量的比较研究 [J], 赵宗江;于波;宋秀英;张新雪;杨美娟4.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体重的影响 [J], 易伟国;赵京生5.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影响 [J], 张新际;耿秀丽;张正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大鼠IgA肾病模型建立及氧化应激状态评估高明;张连栋;张莉;王昌;卢燕【摘要】Objective To modify the traditional IgA nephropathy model and evaluate the oxidative stress status of the model,providing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IgA nephropathy animal model.Methods Twelve female SPF SD rats weighing 200-24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C) and modified model group (group M)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The animals in group C were gavaged with normal saline at 4 ml/kg and give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t 0.4 ml,and those in group M were treated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at 600 mg/kg every day by gavage,and subcutaneously injected with carbon tetrachloride at 0.10 ml,castor oil at 0.3 ml,thymosin at 3 mg and LPS at 0.05 mg.At the 12th week,the general states of rat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Serum creatinine (SCr),blood urea nitrogen (BUN),albumin (Alb) and 24-h urine protein were determined.IgA immunofluorescence,HE staining,biochemical index as well as the stat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kidney were evaluated.Results All the rats in the group M suffered from mental depression,tiredness,decreased movement and sparse hair.BUN and SCr levels in group 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the level of Al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1),and 24-h urine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C (P<0.05).In group M,IgA clumps were deposited in the renal mesangial region,the glomerular mesangial area was slightly widened,even moderately broadened,and increasedmesangial cells and matrix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The levels of SOD and T-AOC in renal tissue of group 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 <0.05),and the level of MD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C (P < 0.05).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IgA nephropathy rat model is optimal,and the biochemical and pathological indexes are sihailar to those of human IgA nephropathy.The chang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kidne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目的对原有IgA肾病(IgAN)模型进行改进,并评估该模型肾脏氧化应激状态改变,为探索IgAN模型建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SPF级SD雌性大鼠12只,体质量20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及改良模型组(M组).C组生理盐水4 ml/kg灌胃,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4 ml;M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600 mg/kg隔日灌胃+皮下注射四氯化碳0.10 ml、蓖麻油0.3 ml及胸腺肽3 mg+尾静脉注射脂多糖0.05 mg建立模型,观察至第12周末,分别观察2组大鼠一般状态、检测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并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行IgA免疫荧光、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评估肾脏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结果M组大鼠均出现精神萎靡、倦卧少动、毛发稀疏等状况.M组BUN、SCr较C组显著升高(P<0.05),Alb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P<0.01);24h尿蛋白定量较C组显著升高(P<0.05).M组大鼠肾脏系膜区IgA团块样沉积,HE染色M组可见肾小球系膜区轻度增宽,偶见中度增宽,系膜细胞及基质增多.M组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较C组均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改良大鼠IgAN模型造模效果良好,生化及病理指标与人IgAN类似,肾脏氧化应激状态改变是该过程中重要的机制之一.【期刊名称】《临床肾脏病杂志》【年(卷),期】2018(018)004【总页数】5页(P243-247)【关键词】IgA肾病;动物模型;氧化应激【作者】高明;张连栋;张莉;王昌;卢燕【作者单位】710003 西安市第四医院肾内科;710004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710003 西安市第四医院肾内科;710003 西安市第四医院肾内科;解放军第306医院航天城门诊部【正文语种】中文IgA 肾病(IgAN)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首位,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部分患者可伴发蛋白尿,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1]。
中药黄蜀葵花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作用
尹莲芳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2000(026)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黄蜀葵花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作用.方法应用阿霉素静脉注射法建立肾病大鼠模型,同时给予黄蜀葵花干预治疗,观察其对血浆蛋白、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黄蜀葵花可以明显提高NS大鼠血浆蛋白水平,降低NS大鼠明显增高的血脂水平.并明显改善NS大鼠尿钠排泄(UNaV)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论中药黄蜀葵花可以明显改善NS大鼠临床症状.黄蜀葵花的上述作用是改善NS 大鼠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尹莲芳
【作者单位】210009,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药复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J], 王友兰;张凤翔;吴荣祖;刘培儒
2.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质组质谱的检测及中药肾康灵的干预作用 [J], 艾斯;郑健;林青;吴华嵩;陈蓉艳;陈乃清;陈文列;张洪生
3.黄蜀葵花总黄酮联合格列吡嗪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J], 李萌;宋春泉;王帅;薛云;马玉奎
4.黄蜀葵花对肾病大鼠尿钠排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J], 尹莲芳
5.中药清热利湿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的改善作用 [J], 荣晓凤;吴巍;张永如;吴康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霉素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刘洪智;高传玉;曹林生;戚本玲;徐予;陈岩;付海霞【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28)4【摘要】目的:建立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
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CON组,n=10)和阿霉素心肌病组(ADR-DCM 组,n=25)。
ADR-DCM模型建立方法:阿霉素2.5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续10周。
CON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液。
12周时进行超声检测评价其心功能,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进行左室胶原特异染色及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并作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
结果:ADR-DCM组大鼠死亡率为40%(10/25),CON组无死亡。
ADR-DCM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加,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P<0.01);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增加(P<0.01);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左室胶原明显增加,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增高;病理学结果证实符合心肌病样改变。
结论:ADR常规剂量多次静脉注射,可致大鼠发生心脏间质纤维化及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成功建立ADR-DCM大鼠动物模型。
【总页数】5页(P500-503)【关键词】动物模型;大鼠;阿霉素;心肌病【作者】刘洪智;高传玉;曹林生;戚本玲;徐予;陈岩;付海霞【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阿霉素诱导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和家兔模型的研究 [J], 吕腾;武璞;肖思源;王斌;杨兵社;张鹏飞;李卫斌2.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的方法学改进 [J], 钟国强;马国添;刘唐威;李燕;文伟明;巫相宏3.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实验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J], 秦保锋;严世芸4.阿霉素诱导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建立 [J], 周岩;赵丽蓉;杨思睿5.两种给药方式建立阿霉素心肌病大鼠模型的评价 [J], 周荣;杨彩红;王强;王凤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霉素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郭继光;白杨;周广滨【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24)002【总页数】4页(P181-184)【关键词】阿霉素;动物模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慢性肾病【作者】郭继光;白杨;周广滨【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北保定071002;高碑店市医院神经外科,河北高碑店0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1大多数慢性肾病的特征是出现肾小球硬化症、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
阿霉素是一种经典的啮齿类肾炎损伤诱发剂,能够引发初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可很好地模拟人体的慢性肾炎状况。
1970年Sternberg首次报道蒽环类抗生素能够引起肾炎[1]。
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炎模型在1976年首次被报道[2],之后小鼠的阿霉素肾炎模型在1998年被报道[3]。
1977年,Burke等[4]报道了1例78岁老人在使用阿霉素后产生了肾功能衰竭症状。
从此,阿霉素肾炎大鼠模型就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揭示肾脏损伤的病理机制。
阿霉素肾炎作为一种肾炎实验模型有许多优点。
该模型的典型特征是用药几天之内就发生肾脏的严重损伤,机体体质量减轻,但损伤发生的时段很稳定,而且可以预料,因此死亡率较低(5%)[5]。
这种损伤的状况和发生时间的可预见性,使其成为检测肾脏损伤恶化或者减轻的合适模型。
该模型损伤的结构和功能与人类慢性蛋白尿肾病的状况非常近似。
此外,该模型在大鼠和小鼠中的情况也相似[6]。
目前有许多病理学研究都使用了阿霉素诱导的肾炎动物模型[7-8],表明啮齿类模型对科学研究是十分便利的。
但该模型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
不同批次的阿霉素的效果存在波动。
在使用中常常会碰到某些批次的阿霉素肾脏损伤效果低下导致造模失败的情况。
所以通常购买到新的批次阿霉素时,最好先测试一下药效再大量使用。
由于模型的制作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对初学者具有一定的难度。
人参皂苷对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作用分析刘雁;秦黎;韩雪飞;刘菲菲;周艳;朱来娣【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0)28【摘要】目的分析人参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病模型的作用。
方法将46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C组)、阿霉素组(ADR组)、ADR+Rg-1组、ADR+Rb-1组,予以尾静脉注射1次ADR建立大鼠肾病模型;ADR注射后第14天,ADR+Rg-1组予人参皂苷Rg-1、ADR+Rb-1组予人参皂苷Rb-1灌胃6周,ADR注射后8周处死大鼠。
分析各组大鼠体质量、24 h尿蛋白及主要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的变化。
结果实验4、6、8周时,与NSC组比较,ADR组、ADR+Rg-1组、ADR+Rb-1组体质量明显减轻;与ADR组比较,ADR+Rg-1组、ADR+Rb-1组体质量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但ADR+Rg-1与ADR+Rb-1组间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2、4、6、8周时,与NSC组比较,ADR组、ADR+Rg-1组、ADR+Rb-1组大鼠24 h尿蛋白增高;实验8周时,与ADR组比较,ADR+Rg-1组、ADR+Rb-1组大鼠24 h尿蛋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NSC组比较,ADR组、ADR+Rg-1组、ADR+Rb-1组ALB降低显著、CH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R组、ADR+Rg-1组、ADR+Rb-1组ALB和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组、ADR组、ADR+Rg-1组、ADR+Rb-1组TG、BUN、Cr、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参皂苷Rg-1和Rb-1对阿霉素肾损害大鼠蛋白尿改善作用缓慢,影响体质量,对已有肾脏损害无加重。
【总页数】4页(P11-14)【作者】刘雁;秦黎;韩雪飞;刘菲菲;周艳;朱来娣【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牵牛子水煎液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2.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药理学作用研究3.巢蛋白在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霉酚酸酯的干预作用4.巢蛋白在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霉酚酸酯的干预作用5.虎杖苷通过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脏及心脏的保护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的建立杨建业;张迎春;唐俊明;李玉玲;潘国栋;王家宁【期刊名称】《郧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24)5【摘要】目的:通过阿霉素(Adriamyc in,ADR)腹腔注射给药(Adriamyc in,ADR)试图造成大鼠心衰,探讨建立大鼠阿霉素心衰动物模型的给药方案,为研究心衰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措施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成模型组(n=15)和对照组(n=10)。
模型组:腹腔注射ADR(4 mg/kg,用注射用水配制成2 mg/m l溶液,即2 m l/kg,每周1次,共6周,累积总量24 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注射用水。
于末次注射停药后2周,测量体重(BW)、心室质量(VW)、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最大压力上升及下降速度(±dp/dtm ax),并作病理切片观察其组织学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SP、LVSP、±dp/dtm ax均明显减小,LVEDP明显升高;病理学结果证实符合心肌病样改变。
结论:多次间断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阿霉素可明显损害心脏的功能,是建立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总页数】3页(P269-271)【关键词】动物模型;大鼠;阿霉素;心衰【作者】杨建业;张迎春;唐俊明;李玉玲;潘国栋;王家宁【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风汽车公司茅箭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33【相关文献】1.强心胶囊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J], 陈晶;匡海学;代晓光2.加味真武汤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游广辉3.阿霉素诱导大鼠慢性心衰模型的制备 [J], 徐建虎;张琦;杨子庆;罗炽琼;李雷兵;任小彤;李林鲜;徐路;肖桦4.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不同方案的比较 [J], 李玉玲;杨建业;唐俊明;潘国栋;王家宁5.暖心胶囊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的实验研究 [J], 李俊;廖雪珍;廖惠芳;苏宁;黄桂英;张春红;冯少华;周才杰;王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