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线电视初装费

有线电视初装费

有线电视初装费
有线电视初装费

有线电视初装费、市台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外区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矿

区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价格审批

1、事项名称:有线电视初装费、市台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外区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矿区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价格审批

2、设定依据:《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

3、收费标准:无。

4、收费依据:无。

5、数量:无。

6、审批时限:60个工作日。

7、审批程序:①、审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②、审查申请材料是否真实有效;③、审查收费单位申请的收费标准与其履行职能需要是否相适应;④对实施收费的操作性、社会承受能力及相关事宜进行调理研究。

8、申报材料:①、申请制定或调整的收费标准和理由,年度收费额或调整后的收费增减额;②、申请制定或调整收费标准的成本测算材料,其中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应提供相关中介机构或专业机构出具的成本审核资料;③、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④、收费单位的有关情况,包括收费单位性质、职能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等;⑤、对收费对象及相关行业的影响;⑥价格、财政部门认为应该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9、受理科室(窗口):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科。

10、办结科室(窗口):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科。

流程图

第1章有线电视技术方案设计 1.1 技术方案设计原则和标准 1.1.1 设计原则 网络带宽:5~750 MHz。 传输特性:双向传输。 接收质量:有线电视接收质量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为关心的问题,按国家GB-6510标准规定,接收点的信号电平应在57~83dB 之间,载噪比大于43 dB,即图像客观评价质量达到国家标准4分以上要求。 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安全稳定运行的网络,才能确保有线电视终端的接收质量,网络的技术先进性是网络高性能的保证和基础,也是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节目增容的保障,还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麻烦。 通过建成的有线电视网络可传输有线电视台传送的电视节目和调频立体声节目。 1.1.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依据 1)【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2)【GB6510】《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3)【GY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4)《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5)【GB6510-86】《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6)【GB5020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7)【GY/T121】《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8)广电部“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 1.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有线电视一般是由天线、前端、干线传输和用户分配网络几个部分构成。 天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无线电波,并将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馈送给前端系统。天线系统处于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最前端,它对最终用户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前端设备位于天线和干线传输网络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来自天线的高频电视信号和电视台自己开办节目的电视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滤波、调制、频率转换等,然后对所有这些高频电视信号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信号发送到用户分配网络。 如果把整个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比作一颗树的话,那么干线网络相当树干,而用户分配网络相当于枝叶茂盛的树枝,而普通用户的电视机相当于一片一片树叶。由此可以看出用户分配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干线上的高频电视信号将将其分配到各个用户。 用户分配网络通常是由延长分配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串接单元分支线、分支线、用户线和用户终端盒构成的。 就网络的拓扑结构而言,目前人们对星形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和星-树形结构比较感兴趣。所谓星形结构就是将用户分为一个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均用光纤直接与网络中心相连。这种方式的优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放线T管槽安装T穿线放缆T放大器安装 T终端插座、分配器及分支器安装T系统调试T工程交验 2.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工艺及措施 2.1现场定位测量 按照施工图中的设备、线路位置,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安装支、吊架均属标准件,其长度往往不能满足安装位置的要求,需要现场测量实际尺寸,制作必要的支架、吊架,将标准支、吊架安装在自制支、吊架上。测定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钢管的敷设位置,支、吊架安装固定位置,确定敷设方位,测量具体尺寸,画出支、吊架草图,测出桥架、金属线槽三通、弯头等尺寸,以便进行施工材料选购订货。 22支、吊架加工制作: 首先根据支、吊架设备的重量,选用适当的型材,如角钢或扁钢。按照现场测绘的尺寸进行加工,支架、吊架应焊接牢固,外观尽量美观,加工完毕的支、吊架及其他附件均应除锈,除锈干净后涂一遍防锈底漆,再涂两遍色漆,油漆颜色要和设备颜色或建筑物的颜色一致。 2.3线路敷设 信号线路不宜与强电线路同管或并行敷设,走线方式及要求应符合下表。

2.4放大器的安装,在各视频电缆敷设完毕,电源线引入室内,接地线已敷设完毕,室内的地面施工完毕,粉刷和装饰工程已经结束,可进行。 2.5设备配接线 电缆由监控台、柜底部引入地槽,电缆离开机柜弯点10cm处开始成捆绑扎,根据电缆的数量每隔200~ 400cm绑扎一次。所有电缆整根都应逐根标示明显永久性标志,以区分电缆去向和传输信号。 弓I入室内或引出室外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弯,以免雨水顺电(光)缆流入设备或监控台、柜。 视频电缆传输的电平信号很弱,其接续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时不能使信号衰减太大,连接处不允许扭接,要进行焊接,端头接续插头是,线芯和屏蔽层均应焊接在插头上,插头不但要与设备插座相配套,还要与电缆外径相配套,插头插入设备插座后,用插头外套螺母应将插头插座琐紧。安装时应合理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按照每盘电缆的总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1、安装要求 承担有线电视机房内机架及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要求线缆走向清晰,走线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 充分利用提供的管道和电缆支架敷设CATV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所有接口均在地面上,不得留在地下管道处,系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 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垂直,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引下线铁管,进行电缆穿敷。 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终端盒的安装和接续。 2、安装施工工艺 1)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 机房设备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信号线与电源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①.明装: a 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φ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 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②.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3)用户终端安装①.检查修理盒子口: 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见图3-74所示。 ②.结线压接 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的绝缘台和 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3-75所示。 ③.固定盒盖 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75Ω(也有300Ω),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阻抗为75Ω,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 3、调试和试运行 在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基础上,负责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及试运行工作。 3.1.前端设备调试 1)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 接入有源放大型混合器输入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2dB左右。 2)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调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2dB内。 3)调整交、互调干扰: a 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 平。 b 放大器输出端接一电视接收机观察: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Technical code for regunation of CATV system GB 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的通知 建标[1994]19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 B 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A2~1 总则 1.0.1 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 2.1 射频同同轴缆。 1.0.2.2 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 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 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1.0.4 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A3~2 系统的工程设计 ~B1~2.1 一般规定 2.1.1 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 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 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2.1.2 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FH)、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 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2.1.4 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 2.1.5 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 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 2.1.5.2 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 2.1.5.3 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常见设备 一,系统概述 有线电视是利用高频电缆、光缆、微波等传输介质,并在一定的用户中进行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以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 二、系统组成 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系统一般都是由信号源和机房设备、前端设备、传输网络、分配网络、用户终端五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 (1)信号源和机房设备。有线电视节目来源包括卫星地面站接收的模拟和数字电视信号,本地微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本地电视台发射的电视信号等。为实现信号源的播放,机房内应有卫星接收机、模拟和数字播放机、多功能控制台、摄像机、特技图文处理设备、编辑设备、视频服务器,用户管理控制设备等。 (2)前端设备。前端设备是接在信号源与干线传输网络之间的设备。它把接收来的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后,再把全部电视信号经混合器混合,然后送入干线传输网络,以实现多信号的单路传输。前端设备输出信号频率范围可在5MHz—1GHz之间。前端输出可接电缆干线,也可接光缆和微波干线。 (3)传输网络。传输网络处于前端设备和用户分配网络之间,其作用是将前端输出的各种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传输给用户分配部分。传输媒介可以是射频同轴电缆、光缆、微波或它们的组合,当前使用最多的是光缆和同轴电缆混合(HFC)传输。 (4)分配网络。有线电视的分配网络都是采用电缆传输,其作用是将放大器输出信号按一定电平分配给楼栋单元和用户。 (5)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是接到千家万户的用户端口,用户端口与电视机相连。目前,用户端口普遍采用单口用户盒或双口用户盒,或串接一分支。未来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缆调制解调器、解扰器等。 简化的概括系统的组成:前端系统、干线传输系统和用户分配网络。 系统的前端部分:将要播放的信号转换为高频电视信号,并将多路电视信号混合后送往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传输系统:将电视信号不失真地输送到用户分配网络的输入接口。 用户分配网络:负责将电视信号分配到各个电视机终端。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19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 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目次 1总则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3接收天线 2.4前端 2.5干线传输 2.6分配网络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10供电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2接收天线 3.3前端机房 3.4干线架设 3.5支线和用户线 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7系统的调测 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一般规定

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5验收文件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1射频同轴电缆。 1.0.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HF)、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2.1.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2.1.5.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2.1.5.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 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55℃; 室内工作的设施:-5~+40℃。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重庆某中学 有线电视系统解决方案书 重庆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 目录 公司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依据: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案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指标的分配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卫星地面站址选择、卫星天线直径与高频头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 系统的避雷及防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有线电视系统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八、验收标准, 测试内容和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售后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人员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放线→管槽安装→穿线放缆→放大器安装→终端插座、分配器及分支器安装→系统调试→工程交验 2).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工艺及措施 ①现场定位测量 按照施工图中的设备、线路位置,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安装支、吊架均属标准件,其长度往往不能满足安装位置的要求,需要现场测量实际尺寸,制作必要的支架、吊架,将标准支、吊架安装在自制支、吊架上。测定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钢管的敷设位置,支、吊架安装固定位置,确定敷设方位,测量具体尺寸,画出支、吊架草图,测出桥架、金属线槽三通、弯头等尺寸,以便进行施工材料选购订货。 ②支、吊架加工制作: 首先根据支、吊架设备的重量,选用适当的型材,如角钢或扁钢。按照现场测绘的尺寸进行加工,支架、吊架应焊接牢固,外观尽量美观,加工完毕的支、吊架及其他附件均应除锈,除锈干净后涂一遍防锈底漆,再涂两遍色漆,油漆颜色要和设备颜色或建筑物的颜色一致。 ③线路敷设 信号线路不宜与强电线路同管或并行敷设,走线方式及要求应符合下表。

④放大器的安装,在各视频电缆敷设完毕,电源线引入室内,接地线已敷设完毕,室内的地面施工完毕,粉刷和装饰工程已经结束,可进行。 ⑤设备配接线 电缆由监控台、柜底部引入地槽,电缆离开机柜弯点10cm处开始成捆绑扎,根据电缆的数量每隔200~400cm绑扎一次。所有电缆整根都应逐根标示明显永久性标志,以区分电缆去向和传输信号。 引入室内或引出室外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弯,以免雨水顺电(光)缆流入设备或监控台、柜。 视频电缆传输的电平信号很弱,其接续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时不能使信号衰减太大,连接处不允许扭接,要进行焊接,端头接续插头是,线芯和屏蔽层均应焊接在插头上,插头不但要与设备插座相配套,还要与电缆外径相配套,插头插入设备插座后,用插头外套螺母应将插头插座琐紧。安装时应合理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按照每盘电缆的总长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中间接头。 监控室一般采用单相220V、50HZ电源供电,电源内部允许混入脉冲干扰脉刺(可控硅开关电源、电弧焊接脉冲刺等),否则要隔离变压器供电。 在配电箱中的电缆余量应为配线箱周长的二份之一,电缆应沿配线槽、或绑扎整齐敷设在配线箱内。若绑扎配线时,每10cm绑扎一次。 ⑥地、供电、屏蔽、布线及防雷措施 系统的供电及接地好坏直接影响系统干扰能力,总的思路是消除或减弱扰,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提高传输途径对于干扰的衰减作用,具体措施是: A.接地: 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接地母线采用铜质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在工程实施中做到视频信号传送过程中每路信号之间严格隔离,单独供电,信号共地集中在中心机房,接地措施的科学合理,可有力地保证了系统的搞干扰性能。 B.供电: 电源都由控制室集中供给。系统的电源由低压配电屏引出专用回路。(不从动力配电箱引出)。经过滤波器及交流稳压器(又称净化电源)后再供接控制室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概述 有线电视起源于共用天线系统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on)。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加。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共用天线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人们不再满足于当地电视台开路播放的电视节目,而是期望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转播,有线电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有线电视系统CATV(Cable Televison)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节目,不仅能高质量地转播当地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或转发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有线电视网具有传输频带宽、信息容量大、播出质量高等特点,一般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几种。小型网通常采用电缆传输方式,特别适合于综合办公楼、大酒店等用户集中的地区。1985年,我国为适应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吸取了国外有益经验,制定了适合我国电视标准的30MHz~1000MHz全频道邻频传输系统(包括增补频道)。实践证明,750MHz系统可保证大型办公楼电视系统的需要,它具有传输频率低、网络损耗小、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系统容量大等优点。但在规划、设计上需考虑技术的进步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二、设计依据: 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2.《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 3.《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设计规范》GBJ120-88 — 4.《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7615-87 5.《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可行性要求和试验方 法》

有線電視雙向服務簡介 智敦張宗臣有線電視數位加值服務 在台灣,有線電視的前身是社區共同天線,一開始是在協助解決社區大樓或是徧遠地區,無線電視或衛星電視收訊不良等收視須求,多是社區型,或是小區域的廣播(Broadcasting)。而俗稱的第四台業者,初期就是把當時可以在天上收下來的訊號加以解調(DeModulation),再加上一些自製,或是錄影帶播放等節目,在機房頭端(Head End)再做調變(Modulaiton),以台灣的類比電視規範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系統標準混頻傳送。初期可能只有十幾個,或幾十個頻道,後來再慢慢的發展成為今天一般的約七,八十個頻道的有線電視。還有目前新增的許多數位加值服務如:Cable MODEM(纜線數據機),Cable Telephony(纜線電話),NPPV(near PPV),PPV(Pay per view),NVOD(near VOD),VOD(Video on demand)…等。 但是,有線電視系統的頻道多樣性及傳輸的廣泛性二項須求是有相抵觸的。有線電視訊號是在阻抗75歐姆的同軸纜線(Coaxcial Cabel)中傳輸;而同軸電纜中傳輸射頻訊號(Radio Frequeicy)有個特性,那就是頻率愈高(頻道愈多)訊號傳輸的衰減愈快。在有線電視頻譜中,較低頻率傳輸的頻道其每百公尺的衰減值較在最高頻率傳輸的頻道低的很多。這就是為什麼家中電視常有頻率較高的頻道較不清晰的原因。以目前較廣泛使用的0.5英吋同軸纜線為例,在50Mhz頻率傳輸時,每百公尺訊號衰減為 1.71dB,在550MHZ(78ch)時為5.97db,而在750Mhz時,每百公尺傳輸的訊號衰減則為7.09 dB;相當於每百公尺功率衰減為50Mhz 時的1/4(訊號值下降3dB即為功率減少一半)。 除了訊號的衰減之外,還有一個特性也會提高訊號品質在傳輸過程中的困難度-集膚效應(Skin effect)。維基百科中有提到:集膚效應是指導體中有交流電或者交變電磁場時,導體內部的電流分佈不均勻的一種現象。隨著與導體表面的距離逐漸增加,導體內的電流密度呈指數遞減,即導體內的電流會集中在導體的表面。從與電流方向垂直的橫切面來看,導體的中心部分電流強度基本為零,即幾乎沒有電流流過,只在導體邊緣的部分會有電流。 簡單而言就是電流集中在導體的「皮膚」部分,所以稱為集膚效應。產生這種效應的原因主要是變化的電磁場在導體內部產生了渦旋電場,與原來的電流相抵消。此一效應會因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纜線佈放或器材接續等阻抗不匹配之因素,而造成訊號品質,或產生線性平坦度的問題。這些問題,早期的業者是不了解也無力去解決的。不過隨著有線電視法的通過,對經營區域及系統品質訂出規範之後,業者不能再以舊有的技術來經營第四台了!必須要重新集資,建設符合有線電視規範的系統服務以取得經營執照。於是各項有線電視技術及光纖應用就陸續在台灣開始發展。 射頻訊號的應用技術介紹 因射頻訊號在傳輸時會衰減,我們在過程中會用上射頻訊號放大器(RF Amplifier)。早期有線電視的訊號放大器因各放大IC技術的演進可分為Push-Pull推挽式,Power-Doubling功率倍增式及Feed-Forward前向饋送式三個階段發展。最主要的目地就是如何能將訊號放更大,但也能抑制同時被放大的雜訊,並能有效的控制訊號平坦度。目前最新的材料技術還有砷化鎵放大器。但無論放大技術如何精進,射頻訊號在不斷的被調變,解調變;放大,再放大的過程中,許多品質的劣化及雜訊的影響是不可回溯的。隨著放大器串級的增加,C/N比(Carrier to Noise Ratio載波雜訊比)會不斷的劣化。C/N比指的就是我們要的訊號本身(Carrier)和

1、什么是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起源于共用天线电视系统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ion)。共用天 线系统是多个用户共用一组优质天线,以有线方式将电视信号分送到各个用户的电视系统。 2、1、1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3、有线电视系统:(电缆电视,缩写CATV)是用射频电缆、光缆、多频道微波 分配系统(缩写MMDS)或其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号 的电视系统。 4、有线电视系统的产生 5、有线电视系统最初是为了解决偏远地区收视或城市局部倍高层建筑遮挡影响 收视而建立的功用天线系统。真正意义上的CATV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的美国,人们利用卫星、无线、自制等节目源通过线路单向广播传送高清晰、多套的电视。进入90年代后,我国CATV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本着更清晰、更多套的原则,网络从300MHz邻频传输逐步升级,高带宽、光缆化称 为城市CATV建设的基础,HFC(光缆/同轴电缆混合网)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初 具规模。经过5~6年的飞速发展,CATV逐渐降温,从哪里增值及如何发挥网 络的巨大潜力,成了CATV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渐渐意识到,虽然有线 电视网最初的服务等位在提供高质量、多套的电视服务,建网时也采用单向广播技术,但HFC的业务扩展性是相当大的。在HFC网络上进行数字数据综合业务传输的带宽可达1GHz。除传输模拟视频外,还有很多的频带资源留给数字 视频传输和双向数据通信,利用HFC网络可以较好的支持Internet访问等。 于是,通过CATV网接入到Internet,便被提到了日程上。 6、中国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 7、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走的是一条由上至下,由局部到整体的路线。各地有线电 视的发展一般都是由最初的居民楼闭路电视,发展到小区有线电视互连,进而整个城域(行政辖区)的有线电视互连。自1990年以后,中国有线电视从各 自独立的、分散的小网络,向以部、省、地市(县)为中心的部级干线、省级干线和城域联网发展,并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有线电视网。目前中国有线电视体系结构存在着调整趋势,这主要体现在“网台分离”和“有线电视产业化”两个方面。 8、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有两大优势:带宽很宽;覆盖率高于电信网。电信网 形成时 9、只是为了一个业务,那就是打电话,而打电话只要求64kbps的带宽,所以整 个网络的设计也就仅局限于这64kbps。这样一来电信网的带宽就存在瓶颈, 限制了网络速度的提高。尽管电信采取了ISDN、ADSL(非对称线性环路), 目前可做到6Mbps、8Mbps、10Mbps的带宽,但在当前价位上提高的余地不大,再往前走,成本将非常高。而CATV得同轴电缆带宽很容易可以做到800Mbps,就现在的带宽要求而言,CATV网的能力戳戳有余。 10、今年来,深圳、上海、大连、青岛、苏州、南京、广东等有线电视台进行了多 功能业务先导网实验。现已实验开通的业务有高速因特网接入、计算机联网、

第四章有线电视系统 1.系统概述及需求分析 1.1系统概述 有线电视网络已遍布世界各地,它丰富的频谱资源在全球信息化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提高,有线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信息量丰富、可实时传输声、像信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现代化的综合性建筑中,成为智能化建筑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 海门中南世纪锦城商业项目作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商业综合体,含商业、办公、酒店多种业态,所以多频道多信息的有线电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线电视及时了解现时经济、新闻背景成为了最快、最可靠的手段。同时整个商业及办公、酒店的一些消息和通告的发布或者是内部一些宣传、组织、娱乐性等节目都可以以自办节目的形式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播达到整个建筑群。 整个项目共分两个部分,商业及办公部分和酒店部分,分别独立设置有线电视系统,独立节目源,共设置两套有线电视系统,分开管理。 1.2需求分析 商业及办公部分: 1、设置有多种节目源,包括: A、市有线电视(海门市数字电视节目) B、自办节目(DVD、播放机等) 2、在商业部分的商业、餐饮、儿童活动中心等每个商铺预留一个点位,可在后期装修时根据需求扩展点位,共98个终端点位,在暂未设置点位的商业楼层主干预留到弱电间,由后期入住业主自行引入扩展,3#楼办公区域对有线电视需求不高,在一层弱电管理间预留主干。 3、在机房采用集中解码方式,设置20套海门市数字电视解码供选择收看,具体节目名称,后期由业主敲定。 4、电视播出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弱电中心机房。 酒店部分: 1、设置有多种节目源,包括: A、市有线电视(海门市数字电视节目) B、自办节目(DVD、播放机等) 2、在酒店部分的酒店大堂、员工餐厅、全日餐厅、包厢、每个客房、会客室等设置点位,共191个终端点位。 3、在机房采用集中解码方式,设置40套海门数字电视解码供选择收看,具体节目名称,后期由业主敲定。 4、在有线电视点位旁设置网络点,为以后的IPTV做准备。 5、电视播出机房设置在一层消控机房。 除了以上需求设置外,本次有线电视系统还需满足以下需求功能: 1、系统采用5~860MHZ邻频双向传输,整个电视系统网采用树状拓扑结构,上行频段为5~65 MHZ ,中间过渡带65~87MHZ 、87~108MHZ为FM广播频段、下行频段110~750MHZ 、550~860MHZ 为数据信号传输和自身节目及卫星电视。 2、海门市当地有线电视线缆由当地广电部门负责引入,接入线缆类型若为光纤,如需转换设备由广电部门提供。 3、系统能实现双向交互型传输应用,满足双向控制以及节目回传、点播功能,承载多种交互式综合业务。 4、楼栋之间采用SYWV75-7同轴电缆为主干,楼层内干线采用SYWV75-7同轴电缆为垂直、水平主干,用户终端至用户分配箱采用SYWV75-5室内型物理高发泡射频电缆传输。 5、系统终端电平按国家标准64±4dBμV设计。 2.系统设计方案 2.1传输架构 因以往传统的分配-分支的传输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如:信号db计算不准、施工繁琐以及分支器摆放位置难以确定等。所以本次系统采用分配-分配的传输方式,布线思路清晰,简单易懂。 传输部分架构如下: 具体系统架构详见有线电视系统图 前端设备是整套有线电视系统的心脏,由各种不同信号源接收的电视信号须经再处理为高品质、无干扰杂讯的电视节目,进入混合器混合以后再馈入传输电缆。为了增加传输距离,一般应在满足载噪比指标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前端的输出电平,并使输出端各频道电视信号的电

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设计方案 一、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CATV网络已遍布世界各地,它丰富的频谱资源在全球信息化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提高,有线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信息量丰富、可实时传输声、像信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现代化的综合性建筑中,成为智能化建筑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同时,这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有线电视和通信、计算机网络将会融为一体。 为使本有线电视系统具有先进水平和高的可靠性,并根据山西牢寨煤矿的实际需求,我们选用高质量的有线电视系统产品和成熟的系统集成技术。 1、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有线电视系统采用一套专用接收设备,用来接收当地的电视广播节目,以有线方式(目前一般采用光缆)将电视信号传送到建筑或建筑群的各用户。这种系统克服了楼顶天线林立的状况,解决了接收电视信号时由于反射而产生重影的影响,改善了由于高层建筑阻挡而形成电波阴影区处的接收效果。但是,在智能建筑中,人们并不满足于有线电视系统仅接收传送广播电视信号这种单一的功能,而还需要它能传送其它信号,例如用录像机和影碟机自行播放教育节目、文娱节目以及调频广播等。 有线电视系统一般可分为天线、前端、干线及分支分配网络等三个部分。天线部分采用有线电视专用接收天线、自办节目设备以及各种卫星天线。前端部分包括U-V变换器、频道放大器、导频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混合器以及卫星电视专用接收设备等。干线及分支分配网络部分包括干线传输电缆、干线放大器、线路均衡器、分配放大器、线路延长放大器、分支电缆、分配器、分支器以及用户输出端。 2、有线电视系统分类 ★按系统规模大小分类,可分为:

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完整体系,它由许多各种各样的具体设备和部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从功能上来说,任何有线电视系统无论其规模大小如何、繁简程度怎样,都可抽象成如图3.1所示的物理模型,也就是说,任何有线电视线系统均可视为由信号源、前端、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四个部分(或称四个功能模块)组成。 用户 用户分配网络 干线传输系统 前端 图3.1 有线电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1 中,信号源是指提供系统所需各类优质信号的各种设备;前端则是系统的信号处理中心,它将信号源输出的各类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并最终混合成一路复合射频信号提供给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将前端产生的复合信号进行优质稳定的远距离传输;而用户分配网则准确高效地将传输信号分送到千家万户。有线电视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用户数量可分为A类系统(10万户以上

的系统)和B类系统(10万户以下的系统)。按干线传输方式可分为全电缆系统、光缆与电缆混合系统、微波与电缆混合系统、卫星电视分配系统等。按照是否利用相邻频道,可分为邻频传输系统与非邻频传输系统。其中非邻频传输系统可按工作频段分为VHF系统、UHF系统和全频道系统。邻频传输系统按最高工作频率又可分为300MHz系统、450MHz系统、550MHz系统、750MHz系统、1000MHz系统等。此外,还有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之分。一般来说,不同的系统在具体的组成上差异很大,取决于系统规模的大小、节目套数的多少、功能应用的情况等诸多因素。为了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的整体概念,并获得直观的认识,下面简要讨论两种最典型的模式。 3.1 传统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这里所谓的传统有线电视系统,是指采用邻频传输方式,只传送模拟电视节目的单向有线电视系统。这种系统在我国极为普及,分布面广,至今仍大量存在。 1.1.1 信号源 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的节目来源通常包括多个卫星转发的卫星 电视信号、当地电视台发送的开路电视信号、当地微波站发射的微波电视信号、其他有线电视网通过某种方式传输过来的电视信号、自办电视节目、自办或转播的视、音频节目等,接收或产生这些节目信号的设备共同组成了系统的信号源部分。这些设备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