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是: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两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大全)第一篇:两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大全)“两会”两会主要是五件事: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
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2011两会主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也是关注的焦点;对这些民生问题的关注成为“两会”的主题2011两会热点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保民生”、“调结构”和“促新兴”将成为“两会”期间的三大热点主题。
1、就业问题2、民主监督3、教育公平4、医疗改革5、调控房价6、事业单位改革7、通胀预期8、司法公正9、贫富差距10、低碳经济11、网络问政12、依法拆迁13、养老保险14、户籍改革15、反腐倡廉16、网络扫黄 2011中国两会热点前瞻如何实现国富到民富五年只是历史长河一瞬,但不可否认瞬间中孕育的变化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一个民族的未来。
2011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适逢“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汇点。
在这一节点上,中国已经实现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向第二大经济体的跨越。
在中国经济世界座次不断上升的同时,隐藏在国内生产总值背后的未来发展问题更令人深思。
国富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实现民富?前不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消息引人关注,但另一方面,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在中国也不断扩大。
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在2010年成为年度热词,“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成举国上下思考的问题。
如何让更多人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人们期待能从两会中找到更明确的答案。
反腐倡廉靠什么取信于民?两会前夕,刘志军等高官落马再度引起海内外关注。
国资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13项要素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目标,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将“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世界一流企业“四个特征”(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形成了13项对标共性要素,这是中央企业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迈进的行动指南。
现将13项要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经过调研、研究,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的13项要素,并开始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就13项共性要素全面开展对标分析,使其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企业方阵迈进。
13项要素具体如下:1、建立起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集团各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责、规范运作,形成科学决策、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集团母公司层面建立起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能够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决策、经理层选聘、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作用。
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董事会之间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形成科学高效的集权分权体制。
2、主业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主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在国资委核定的主业范围内,通过并购重组、内部整合、精干主业、剥离辅业等优化配置资源,使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
3、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上有重要突破,在国际标准的制订上有一定话语权。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目标,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将“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世界一流企业“四个特征”(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形成了13项对标共性要素,这是中央企业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迈进的行动指南。
现将13项要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经过调研、研究,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的13项要素,并开始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就13项共性要素全面开展对标分析,使其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企业方阵迈进。
13项要素具体如下:1、建立起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集团各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责、规范运作,形成科学决策、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集团母公司层面建立起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能够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决策、经理层选聘、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作用。
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董事会之间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形成科学高效的集权分权体制。
2、主业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主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在国资委核定的主业范围内,通过并购重组、内部整合、精干主业、剥离辅业等优化配置资源,使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
3、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上有重要突破,在国际标准的制订上有一定话语权。
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率较高,建立起产学研或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十二五规划纲要准备与发布“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历时两年多。
在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起草阶段,发展改革委委托和选聘了70多个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40多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项研究。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关部门于2009年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基本的思路。
此后,有关部门对拟议中的《纲要》主要指标进行测算,对支撑“十二五”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作了初步安排,并于2010年8月底形成了纲要(草案)的框架。
经过广泛征求地方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纲要(草案)的初稿于2010年年底出炉,并先后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审议[1]。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上述纲要(草案)在人代会上的通过得票率达到96.6%。
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辑本段内容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共62章5万余字,另有5个图片和22个专栏,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
“十二五”期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先行先试,全面提升,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本规划思路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福建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结合海峡西岸优势,按照建设“两个先行区”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
5年多来,福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福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海西建设的效果日益凸显。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1、我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5年多来,福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
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左右,其中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预计到2010年底,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万亿元左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已达到3万元,首次超过4000美元,提前两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规划目标。
“十一五”前三年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4%,早在2007年就提前实现财政总收入超1200亿元、基本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超700亿元的规划预期目标。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和任务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一)推动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加快形成出口、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加快形成合力的收入分配格局。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撑体系。
诚信社会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接受人民监督;必须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布尔台煤矿矿长述职报告布尔台煤矿矿长述职报告强化三项基础管理提升矿井安全水平(2011年1月16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根据公司要求,我简要述职如下: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以及本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情况(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一是及时传达学习了国家及两级公司重要会议的精神,对涉及事项逐条逐项进行贯彻落实.二是各支部以党员示范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以基层优秀党员带活整支队伍,有效促进了矿井生产建设.三是认真落实公开承诺活动.围绕公司下发的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公开承诺的实施方案,矿党委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各支部学习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公开承诺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及时下发了矿里的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公开承诺的实施方案.我矿在2010年年初确定了全年要为员工做的七件实事,落实情况如下:1.建立了矿图书室.购买了部分图书、杂志,供员工阅读.2.设立了理发室,方便员工理发.3.通过与上湾建行联系,在矿大门口设立了自动取款机,极大地方便了员工取款,同时也为员工节约了路费和跨行取款费用.4.加大了对后勤的协管,提升了两堂一舍的服务水平,增设了自助餐厅等.5.新增汽车停车场,新建摩托车停车棚,规范了停车秩序.6.为员工增加了夜班班中餐,提高了夜班工作效率.7.开展为员工赠送生日纪念品的活动,提高了员工的向心力和工作积极性.(二)本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情况1.2010年政治理论学习情况一是及时、认真学习了神华集团公司和神东煤炭集团公司重要会议材料,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始终同两级公司保持一致.二是重点学习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不仅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而且阅读了《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三是认真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特别是对国资委提出的“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总体思路非常振奋.“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一个目标”是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强做优,具体来说要做到“四强四优”,“四强”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是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社会形象优.2.今后学习的重点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胡锦涛同志指出:“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第一条就是对学习的要求,可见加强党员学习的重要性.今后,我要着重加强以下学习.一是要好好学习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清朝前期,尤其是康乾盛世,中国的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就像现在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属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现在美国占百分之三十).但是,政治上的腐败,致使清朝国力日渐衰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国力迅速增强.他们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蚕食瓜分中国.从此,一个封建帝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变成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任人宰割、任人凌辱的民族.一次,我带客人参观成吉思汗陵,当时的导游是一名蒙古族姑娘.当听完她介绍蒙古王朝从崛起到最后的衰落后,我问:“蒙古王朝从成吉思汗到元朝灭亡(加上北元,蒙古王朝有近400年的历史),从横跨欧亚大陆,所占疆土3500多万平方公里,到元朝灭亡,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仅仅100年的历史,其主要原因是什么?”那个蒙古族姑娘不加思索地回答:“腐败!”.这极大地震撼了我们当时在场所有的人!是的,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灭亡,源头几乎无不是腐败,由腐败引起失民意,进而引发内乱,甚至引狼入室,最终导致灭亡!二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政策、路线.政治是灵魂.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他的一言一行,决定着这个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外在形象.素质是内,形象是外;内决定外,外代表内;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其形象不仅仅代表个人,更代表党组织.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高低,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职务的升迁而提高.想提高政治素质,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对比、反思以及约束自己.重点学习党章,既要了解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光荣传统,也要深刻领会我党面临的形势与考验,学习各民主党派的历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要不断学习业务理论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二、年度经营任务完成情况(一)全年完成原煤1042万吨,商品煤924.3万吨.商品煤产量比调整预算欠25.7万吨.考虑到布尔台煤矿2010年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因素,公司要求我矿以安全工作为重点,全年商品煤按完成量进行定额考核.掘进进尺完成27709米,其中生产进尺24057米,基建进尺3290米,专项巷道进尺362米,生产巷道进尺比调整预算减少2540米.(二)商品煤完全成本209.98元/吨,剔除公司分摊大修费、征地补偿费、公司管理费及补提安全费吨煤14.50元,矿实际成本为195.48元/吨,比调整预算205.43元/吨降低9.95元/吨.责任成本92.08元/吨,比调整预算106.99元/吨降低14.91元/吨,降幅为14%.(三)七项费用年度预算662.37万元,吨煤0.72元.实际完成444.2万元,吨煤0.48元,下降幅度为33%.矿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取得了明显效果.三、“四好”领导班子建设情况一是将创建“四好”班子、“四强”、“四优”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安排工作时,同考虑、同部署,使二者相辅相成,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整体.二是积极开展了后备干部的培训、岗位竞聘等各项工作.先后组织了两次后备人才竞聘考试,共选拔出10位后备人才.三是所有区队都实现了交叉任职,有12个区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3个区队书记兼党支部副队长;同时每个区队有一名副队长兼党支部副书记,以培养梯队人才.四、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矿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已有效控制,特别是公司确定了我矿补强和新巷道的支护方案,使接续工作面巷道能一次性支护到位,避免重复支护.通过公司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和矿上的共同努力,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1月10日鄂尔多斯市煤炭管理局的检查中,对我矿安全工作予以了肯定.通过五型绩效考核、培训等工作的开展,员工的业务技能、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变.我每月下井次数平均都在20次以上,同时坚持跟班.五、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本人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一)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新“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纪委、集团纪检组和公司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文件,观看廉政教育典型案例教育视频,并于8月份组织区队长以上领导干部48人去李家塔监狱参加廉政警示教育,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二)本人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一是对矿里的三重一大事宜全部由矿长办公会集体决策.二是在遵守“八项禁止、五十二个不准”和四项监督制度方面,总体上没有违规现象,没有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娱乐等活动安排;没有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没有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矿里招投标活动;没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三是要求别人不做的,我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六、本单位和本人执行公司各项制度规定的情况我矿和我个人都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各项制度规定,没有擅自对外签订合同,没有违反公司经营管理制度.七、本单位和本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正措施(一)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基础管理比较薄弱,制度、现场标准作业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2.改进措施一是明确、细化责任,重点抓好相关矿务、安装工程质量和进度,为矿井依法合规正常生产赢得时间.二是强化三项基础管理工作,即强化制度基础管理、现场基础管理、员工综合素质基础管理,开展好规范执行年活动,要以做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管好每一个细节的心态,不断查问题、找不足、补差距,逐步积累提高、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为全面建设五型矿井打下坚实基础.(二)本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进措施本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对公司一些制度的学习和理解还不够,要加强学习.二是业务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企业管理及相关政策研究不够.三是有时工作细化程度不够,想问题不能做到时刻超前、事事超前.针对以上查找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整改措施:一是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时时处处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对照检查约束自己,自觉接受来自员工和组织的各方面监督.二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勤学习、勤动脑、勤动手,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进一步严于律己,从点滴做起,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11-03-05 09:33:00温家宝: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2011-03-05 09:33:24温家宝:“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
2011-03-05 09:34:34温家宝: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1-03-05 09:34:59温家宝: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011-03-05 09:37:13温家宝: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
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2011-03-05 09:37:25温家宝: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新疆十二五发展规划(一)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新疆发展总体思路: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具体讲就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做到“六个”坚持:·坚持科学跨越发展,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优化结构、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积极实施惠民富民政策,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把维护稳定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标本兼治的措施,夯实稳定基础,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坚持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紧抓新疆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发展战略及目标·在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点上,提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发展目标: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到2015年新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蛇蛇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编辑本段规划进展综述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前期研究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回顾“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十一五”的规划,并从政治建设方面,经济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和文化建设方面回顾了“十一五”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就要归结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对“十二五”做出了期望。
关键词:规划成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正文一、十一五规划简介“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06-2010年。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
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二、辉煌十一五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我们遭受并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这些都得益于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政治建设方面2008年,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次改革。
被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大部制改革”的这次改革,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十一五”期间,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是:围绕“一大目标”,
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
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一目标是基于中央企业的地位作用,立足国家整体发展战
略所提出来的。中央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
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是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经济社会
发展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世
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成功抓住了重要机遇期,经济社会发
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政
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影响
力越来越大,必须有一批与之相匹配的大企业大集团。中央
企业大多是行业排头兵,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发展,活力和竞
争力大幅提升,许多企业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有的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备了发展成为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我们一方面要做强做
优中央企业,更好地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中坚作
用;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
上能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大企业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