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调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93 MB
- 文档页数:6
Scenic Spots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调查研究A Study on the Creative Industry Park in Shanghai Based on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use摘 要:诠释了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基本概念和特征,概括分析了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空间耦合的原因。基于对上海市工业遗产信息数据的调研,构建了“上海市工业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并从中选出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的典型案例样本,建立了“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名录”。在此基础上,应用ARC-GIS分析研究样本的空间分布特征,解析基于尺度层级结构的3种创意产业园区类型,提出4种创意产业园区主导模式。最后,探讨了尚需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关 键 词:风景园林;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创意产业园;空间耦合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8-0093-06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5-12-24; 修回日期:2016-03-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三角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谱系研究”(编号51378470)资助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industry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pace coupling between creative industry park and industrial herita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formation data in Shanghai, the "Shanghai industrial heritag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databas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typical case samples reused as the Creative Industry Park are selected. Thus, the "List of Shanghai Creative Industry Park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s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ARC-GIS, and the three types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based on the scale hierarchy are analyzed, and four main modes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are put forward. Finally,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are discussed.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use; creative industry park; space coupling
1 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园创意是应用创造性方式处理问题[1]。1997年英国大选后,由首相布莱尔担任主席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着力推进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DCMS)提出了创意产业为“那些源自个人创意、技能与才华的事业,通过智慧财产权的创造与利用,具有制造财富与工作机会的潜力的行业”[2]。2001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在经济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版权业、专利业、商标业和设计业4类经济部门[3]。创意产业因其所具有的增加城市就业、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保护与传承城市文化、彰显特色景观、营构宜人环境等显著优势[4]而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刘抚英 / LIU Fu-ying赵 双 / ZHAO Shuang崔 力 / CUI Li
在我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概念称为文化产业或文化服务业,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依赖于个人的知识、智力、创造力、技能和才华来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5]。英国对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实践被新西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引入,随后,我国的很多文化产业项目也相继冠以“创意产业园”的称谓。创意产业园的构建源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的需求和“创意阶层”对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聚集效应”(combined effect)来自于经济学领域对经济活动规模和空间聚集特征的研究,是指具有经济相关或互补性的产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集聚,企业通过各种联系连接成网络,促进分工与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和影响力,通过规模和范围经济带来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并在共享利益的同时提供创新环境[6]。研究表明,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对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创意产业园为创意产业的集聚提供了硬质的空间载体和软质的综合服务,其规划建设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创意活动需要多样化的创意人才共同合作,这些人才形成了创意活动的核心人群——创意阶层(the creative class)。创意阶层关注创意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quality of place)[7],他们需要便利、舒适、环境质量高、具有视觉美感、静谧而富有生机、文化品位高的工作环境,而基于“创意氛围”(creative milieu)精心营构的创意产业园能为这些创意人才提供进行创意工作、群体聚会、交流研讨等活动的富有张力的、能激发创造力的高品质空间场所[1]。
2 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的空间耦合工业遗产的整体环境与创意产业园需求的软风景名胜与遗产保护
质和硬质的空间场所相匹配。近年来,在保护的前提下将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为创意产业的空间载体成为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一种重要取向。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空间耦合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8-9]。1)关注并强调文化基因的传承。工业遗产保护是在物质层面上传承工业历史文化;而传统文化资源是创意的原料和价值基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进化可以催生创意。创意产业园区重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的价值和力量,强调对综合体现传统创造力的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并力求将文化资产转化为经济优势。简言之,创意产业需要城市特色文化资源来支撑,而工业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的空间区位匹配。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遗产用地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较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土地级差地租高,可以借助入驻创意产业园的知识经济、时尚艺术等类型企业的高集聚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需求收入弹性等,提升经济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通过乘数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3)工业建筑与设施的内部空间具有多类型功能适宜性。工业建筑和工业设施内部高大、开敞的空间具有转化为多种功能空间的可能性,对于艺术创作、设计、展示、演出、交流、会议、咖啡店、餐厅等各种不同规模尺度、功能、文化品质和艺术氛围的空间利用模式具有普适性。4)环境场景有助于营构创意氛围。工业遗产的环境场景具有恢宏、震撼、粗犷、朴拙等独特个性,其所承载的工业历史文化成为唤起历史记忆与场景联想、形成历史与现实之间张力平衡、感受新旧并置的冲突与和谐、激发文化艺术性思维、催生创新动力和潜能的城市活化的场所。3 上海工业遗产综合信息调研与数据库构建本研究对上海市工业遗产的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数据进行了全面调研。其中,属性信息包括工业遗产原名称、工业遗产再利用后名称、地理位置、原工业类型、规模、工业遗产概况、工业遗产更新利用模式与方法、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或历史建筑)等,调研信息数据表见图1;图形信息包括电子或纸质的地形图、地图、规划与建筑设计图、照片、卫星遥感图片等。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研究样本,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建立“上海市工业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研究选取上海市现有工业遗产典型研究样本共计265处[10],工业遗产样本在各城区分布见表1,图2。
4 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案例样本选择
上海市的创意产业借助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人才集聚、传媒技术表1 上海市工业遗产样本各城区数量分布城区名称黄埔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闸北区静安区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宝山区浦东新区金山区南汇区青浦区松江区崇明区奉贤区嘉定区样本数量/个713528171991110812286131321
图1 调研信息数据(作者绘)
图2 基于GIS的上海市工业遗产点空间分布图(蒋亚静绘)1
2Scenic Spots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表2 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名录原名称再利用后名称城区类型时代保护级别华丰纱厂、大中华纱厂旧址半岛1919创意工场,汇众园区宝山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中华民国”市优秀历史建筑2幢上海铁合金厂旧址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宝山区工业-制造业-金属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上棉十七厂)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杨浦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中华民国”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市优秀历史建筑新昌仓库黄浦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仓储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合众仓库旧址老码头5库黄浦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仓储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动力机厂幸福码头创意园黄浦区工业-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合丰帽厂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亚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大中工业社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生活日用品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海华制革厂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康福织造厂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天然味精厂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永明瓶盖厂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久华绸厂旧址田子坊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址8号桥创意园区黄浦区工业-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织袜二厂卓维700黄浦区工业-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裕兴棉织厂旧址上海陶瓷文化产业园黄浦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刃具厂宏慧·盟智廊黄浦区工业-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新安电机厂旧址静安800秀创意园静安区工业-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二十毛纺厂同乐坊静安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益民食品七厂同乐坊静安区工业-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凹凸彩印厂同乐坊静安区工业-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金属丝网厂同乐坊静安区工业-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1933老场坊虹口区工业-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华民国”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市优秀历史建筑华德电光公司旧址法兰桥创意园虹口区工业-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电气集团华东电焊机厂德必·运动LOFT创意基地虹口区工业-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申克试验机有限公司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虹口区工业-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永兴仓库旧址61号老栈北外滩创意园区虹口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仓储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公和祥洋行码头仓库旧址1929艺术空间虹口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仓储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马登码头仓库旧址马登仓库创意园区虹口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仓储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江南弹药厂旧址2577创意大院徐汇区工业-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清末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市优秀历史建筑福新面粉一厂旧址CREEK苏河艺术闸北区工业-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华民国”市优秀历史建筑福新面粉公司旧址CREEK苏河艺术闸北区工业-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华民国”市优秀历史建筑四行仓库旧址创意仓库闸北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仓储业“中华民国”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市优秀历史建筑彭浦机器厂上海工业设计园闸北区工业-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第一石油机械厂JD制造闸北区工业-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湖丝栈旧址湖丝栈创意产业园长宁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清末市优秀历史建筑丰田纱厂仓库旧址创邑河创意园区长宁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仓储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第十钢铁厂旧址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长宁区工业-制造业-金属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塑料模具厂旧址上海映巷创意工厂长宁区工业-制造业-塑料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大明橡胶厂旧址创邑·源创意园区长宁区工业-制造业-橡胶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上海双飞电子配件厂,上海天禄食品厂旧址原弓艺术创库长宁区工业-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移动文物信和纱厂旧址M50创意园普陀区工业-制造业-纺织业“中华民国”不可移动文物英商蓝烟囱码头浦东新区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水上运输业清末不可移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