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最新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最新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最新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

福州高级中学范云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

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

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

(讨论,小结)

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

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这是

一幅交通宣传画)

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

反差如此之大

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

(2)极具讽刺意味

“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

(出示板书)

漫画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

以讽刺现实为主)

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

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

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

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

(描述)画面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4:00)

四、探究第一种题型:描述画面。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可见,描摹画面,首先要解读画面的主体,因此我们要明确漫画的构成要素,才能有进一步的解读。我们以这道题为例,看下这幅漫画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要素即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学生讨论)

明确:这幅漫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第一部分:四只小狗,窨井,望远镜,墨镜,盲杖。

第二部分:一只小狗,窨井,墨镜,盲杖,一串脚印。

师:漫画的构成要素不是孤单的个体,只有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能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而我们在明确构成要素后,还应思考要素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讨论)

明确:

关系:

(1)窨井和这些狗:窨井是小狗前行的障碍。

(2)第一只小狗与望远镜:第一只小狗戴着望远镜,高高抬头往前走。

(3)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小狗:最后一只小狗戴着墨镜,拄着盲杖,显示是只盲犬。

(4)脚印和狗:直指窨井的一排脚印,表明前三只小狗掉入窨井;绕过窨井的一串脚印,表明盲犬绕过了窖井。

师:除此之外,漫画主体中夸张等关键细节处的刻画,我们也必须关注到,大家思考下,这幅漫画中的关键细节在哪里?(生讨论)

明确:夸张之处在于那两串不同踪迹的脚印显示,视力正常的小狗掉进了窖井,盲犬却绕过障碍。

师小结:由此可见,对漫画主体的解读,我们要注意漫画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关系以及关键细节。(出示课件),而要转换成文字,在语言组织上,也应该

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全面:整体把握。(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细节处都要考虑到)

2、客观:不作评论,不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3、有序: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依据总分、上下、左右等顺序)。除此之外,如果漫画中有标题或者注释,在描述过程中应体现标题或注释的内容,才称得上完整。

因此这幅漫画可以做以下描述:图画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四只小狗从画面的右边鱼贯而出,第一只小狗眼睛上架着一部望远镜,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前面的不远处有一敞开口的窨井;下半部画的是前三只小狗直掉入窨井,走在最后的戴着墨镜、手拄拐杖的盲小狗绕过窨井,留下了一串脚

印。(4:07)

五、探究第二类题型

因为对事物的认知要符合由表及里的规律,所以我们在描述画面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究漫画的寓意。揭示寓意,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漫画的寓意,有时可以直接通过标题体现,比如说以下这幅漫画(出示课件),有时漫画中的注释也能一针见血揭示寓意,比如说以下这幅漫画(出示课件),那么既无标题又无注释的漫画,我们应该如何在解读漫画主体的基础上概括出它的寓意呢?我们仍以这幅漫画为例,来一起探讨下。漫画的最终目的是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我们首先要先明确漫画主体中被讽刺或被颂扬的对象,大家思考下,这幅漫画被讽刺的对象是谁?(前三只小狗),是否有褒扬的对象?(盲犬)对象明确之后,我们还应考虑到漫画讽刺、褒扬什么?

明确:讽刺三只视力正常的小狗掉进了窨井,褒扬盲犬绕过了窨井。这一结果引发我们的思考,原因是什么?第一只小狗眼睛朝上,好高骛远,第二三只小狗一味盲从,最终都掉进窖井;盲犬因借助盲杖,在摸索中前进,脚踏实地,最终绕过了窨井。我们知道,漫画是为了讽刺现实,因而,画的是小狗,却不是为了小狗而画小狗,讽刺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我们可以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概括出漫画的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师小结: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归纳揭示漫画寓意的技巧,即在准确解读漫画主体的基础上,要注意:

1、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

2.由果溯因,引发思考。

3.由此及彼,联系现实。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一类人

要注意,在语言组织上,揭示寓意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4:15)

六、探究第三类题型

在描述漫画、揭示寓意的基础上,我们将更深一层推进对漫画的解读,给漫画拟标题,如何给漫画拟标题呢?我们先来尝试下,给大家3分钟时间,为这幅漫画拟个标题,待会我们请同学来展示下他的答案,供大家讨论。

师小结:可见,给漫画拟标题,首先弄清漫画的主体以及寓意,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给漫画拟个合适的标题,要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

(1)从讽刺主体角度命名;

(2)从呼吁主体角度命名;

(3)从两者关系角度辩证命名;

语言表达上,漫画还可以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拟标题。(4:25)

归纳总结

现在我们来回顾整理下这堂课,我们就漫画的三类题型分别展开讨论归纳总结,描述漫画应关注要素、要素间的关系及细节,揭示寓意要明确褒贬对象,概括画面意,联系现实,揭示本质内涵,拟写标题可以从讽刺主体、呼吁主体、两者关系、寓意等四个角度命名。

七、学以致用

接下来,我们就这幅漫画为例,请大家分别从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三个方面加以训练,先看第一题,描述画面。(要素、关系、关键细节),揭示寓意

和拟写标题,请同学们当场完成,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完成这两道题。(4:38)

三、拓展延伸

近几年漫画题广受人们的推崇,不仅在语言文字运用中频繁出现,更是在高考的作文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比如2010年漫画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再比如去年的全国卷1亦是漫画作文,试着从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三个方面解读这幅漫画,完成这三道题,也就完成了作文审题立意这一环节,请大家回去完成,明天我们来评讲,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下课,同学们再见。

PLC部分

一、填空题

1、说出下列指令的名称

L D 逻辑取指令

LDI 逻辑取反指令

OUT 驱动线圈输出指令

AND 单个常开触点的串联连接指令ANI 单个常闭触点的串联连接指令O R 单个常开触点的并联连接指令ORI 单个常闭触点的并联连接指令LDP 取脉冲上升沿指令

LDF 取脉冲下降沿指令

ANDP 与脉冲上升沿指令

ANDF 与脉冲下降沿指令

ORP 或脉冲上升沿指令

ORF 或脉冲下降沿指令

ORB 电路块的或操作指令

ANB 电路块的与操作指令

MPS 进栈指令

MRD 读栈指令

MPP 出栈指令

M C 主控指令

MCR 主控复位指令

INV 取反指令

SET 置位指令RST 复位指令

PLS 输入信号上升沿产生微分输出指令PLF 输入信号下降沿产生微分输出指令NOP 空操作指令

END 总程序结束指令

RET 步进返回指令

STL 步进梯形指令

T O 从特殊功能模块写入指令FROM从特殊功能模块读出指令SFTR 位右移位指令

SFTL 位左移位指令

MOV 数据传送指令

INC 加1指令

DEC 减1指令

CMP 比较指令

ZCP 区间比较指令

C J 条件跳转指令

ZRST 区间复位指令

ADD 二进制加法指令

SUB 二进制减法指令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 (7)

2、PLC 的输入/输出继电器采用 8 进制进行编号,其它所有软元件均采用 10 进制进行编号。

3、如图示:若闭合X1,

则Y3、Y2、Y1、Y0中 Y3 亮。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学文案

(一)漫画类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 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 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 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我这车牌 拍了100万 我这幅画 拍了5万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高三《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激趣导入课题 2、考点阐释 出示近三年高考的图文转换题分布图 明确:1、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这种题型经常考。 2、图文转换有三种题型:图表题、图形题和漫画题。 3、试题位置和分值: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3、引出课题、出示目标 4、了解预习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困惑(了解学情) 5、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疑点进行讲解. 以"某公下蛋"为例,谈漫画的特点(标题画面寓意 ) 方法点拨:审读画面合理想象类比联想 6、明确漫画题型 (描述画面寓意或主题理解加标题) 7 、题型训练及规律探寻 预习作业小组合作讨论检查(彼此合作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探讨漫画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 明确:画面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寓意或主题理解:挖掘隐含信息,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加标题方法 :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8、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探究正确答案。 (活动目的:1、本环节所选的题目都来自于近年的高考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对学生来说又极富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做题兴趣。2、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实现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3、通过接触高考题,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消除神秘感,积累做题经验,培养自信心。) 9、自我小结:针对刚才自己的做题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于笔记本上。 10、小结:千言万语总关“图”,生活处处皆语文。从建国后曾风行一时的“小人书”,到近来流行的朱德庸的《涩女郎》和几米的绘画读本,继日本漫画风靡少年一代后,毫无疑问,读图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通过图文转换转换,让我们用更轻松更直接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感。

图文转换之漫画(附答案)

图文转换——漫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常识以及常见题型。 2.掌握漫画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完成考题要求。 【知识链接】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二、漫画的构成 1.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 2.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3.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三、漫画类题解题方略 1.看标题,明寓意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细节,探主旨 ①记叙类漫画: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②寓意类漫画: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应跟现实生活做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3.看提示,辨内涵 为了表达漫画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画中的对话式语言文字,要仔细揣摩其言外之意,不能想当然。 》 4.看夸张,悟深意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共鸣的目的。漫画的弦外之音、所要表达的寓意往往就在其夸张之处。 【课堂探究】 探究一画面描述 注意表达方式的要求:说明介绍类,在整体上要做到由总到分,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到次的顺序,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描述性文字,重在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性文字再现画面内容;记叙类重在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尤其是事情的过程。描述时要抓住特征客观描述,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探究二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弦外之音,找出其讽刺(批判、揭示、颂扬…)的对象,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通常采用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寓意。 1.简单叙述下图内容,并阐述其寓意。

高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考纲定位 近年高考语文科的命题,内容更贴近现实,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文转换题型也应运而生。 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这类题型一般置 于第Ⅱ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4-6分。 2、图文转换题的题型从所提供材料角度可以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 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 误区警示 一、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二、信息遗漏或缺失。学生在读图时不细心,不全面,结果顾此失彼,造成信息 缺失或遗漏,使得答案要点不全面。 三、信息推断错误。 四、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图文转换题型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 组织答案。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说明出来, 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 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 释疑 第一、表文转换题 1、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文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例、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析】本题考察句子的表达能力,图表本身或图表中提供的文字数据都有规律可循,首先要认真观察,找出其中规律。然后看字数要求、句式要求、内容要求进行转换。转换的句子语意要连贯,表达要正确。 【答案】(1)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2、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的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5)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一观察认读一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一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难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例2 如: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 【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推断时,要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抽样调查。【答案参考】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学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中漫画类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图文转换题中漫画类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6年湖南卷漫画作文 二、高考考点阐释 明确: ①、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漫画题型经常考。 ②、图文转换漫画题有五种题型:描述说明漫画、揭示寓意、拟写漫画标题、拟写漫画广告词和漫画作文。 ③、试题位置和分值:前四种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三、漫画特点分析与方法指导 A、漫画特点: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B、方法点拨: 审读画面:审主体、审文字、审变形夸张处、审前后变化处、审倾向 类比联想:由物想人,由表及里、深入挖掘 题型一:【描述说明漫画】 方法点拨: 1、观察画面:面中的人和物在干什么。 2、用文字将“人和物干什么”描述出来: 要求: 1、画面=文字(全面、准确) 2、客观描述,不要延伸。(客观)

3、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漫画名 例题讲解: 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 题型二:【揭示漫画寓意】寓意或主题即是作者创作漫画的目的。 方法点拨:①挖掘隐含信息,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明确漫画倾向,准确表达。 第一类:讽刺……社会现象(人) 第二类:赞扬……社会现象(人) 第三类:反映……社会现象 例题讲解: 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 题型三:【拟写漫画标题】

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 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 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 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我这车牌拍了100 我这幅画拍了5万

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 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 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这幅漫画讽刺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有事不办,一拖再拖,直至拖到没有为止的官僚主义作风。 练习: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图文转换教案

图文转换题型 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一、图文转换的类型: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二、表文转换题 解题方法: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三、徽标类转换题 解题方法: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 三、漫画类转话题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它是浓缩化的生活。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两 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 (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2.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图文转换漫画类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材分析 图文转换题,就是把图片、徽标等所蕴含的内容转换成文字。表面来看只是单纯的“看图说话”,实际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综合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紧扣时代脉搏。 3.中招考点 纵观河南历届中招语文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图表反映的信息,如:2009河南第5(1)题;介绍画面内容,表述含义,谈谈对图画的构思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如:2008河南第6题、2011河南第7(2)题、2012河南第7题、2013河南第6(2)题、2014河南第6(2)、2015河南第6题。 4.学情分析 此类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对学生来说不易把握,是中考复习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幻灯片上的内容,学生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针对目标二,设计四个活动,学生通过分析四种题型,能总结出各题型的答题方法。

明确: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成为身心发育不均衡的畸形儿。

明确:望而却(止)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2分。如果不是成语或俗语,只要符合主题,即可得1分。) 题型四:拟写公益广告 解题方法: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案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黑山四高中付麟博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 黑山四高中付麟博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漫画新题型的考查形式 2、掌握漫画的一系列艺术手法 3、掌握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解读漫画、理解寓意及准确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自学探究: 1、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漫画的构成: 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对象、细节、背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3、漫画的艺术手法 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等 4、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 二、整体感知,如何解读漫画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字、看夸张处 第二步: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之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要联系生活实际。 3、题型分类: (1)画面描述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谈启示 (5)拟公益广告 三、精讲点拨: (一)、画面描述题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观察构图,主体为主。 辨清画面的人物与背景,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语言。特别是夸张之处。 2、细节不漏,客观描述。 兼顾画面的标题、注释及其他语言文字。 画面上有什么说什么,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客观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不存在的东西;3、注意顺序,条理清楚。 漫画说明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两边到中间),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 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 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0字左右。

砍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 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 (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 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 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修改版图文转换之漫画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授课者:时间:2016年12月9日班级:高三10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考查形式;掌握描述漫画和揭示寓意 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练习,把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漫画的兴趣,提升对生活中形象的关注度。【教学重点】 描述漫画和揭示寓意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难点】描述漫画和揭示寓意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情境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漫画题目是高考常考的一项,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出题人一般会以什么形式考查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1、2010年江西卷: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不超过65个字) 2、2013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2分)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的联系,不超过15 个子。(2分) 3、2016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4、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1)简要描述漫画的内容。(2)根据漫画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超过18个字。 明确:漫画类的题型有五种:①画面描述②揭示寓意③拟写标题④编拟公益广告⑤作文。 {设置意图}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考查形式。 二、初步感知 1.漫画的内涵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三、深入把握 过渡:了解完漫画之后,下面我们进入具体的学习。首先来看下如何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1.题型一:画面描述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以例带析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60字左右。 展示学生作业和参考示例,学生评价不足之处。 作业一:岸上扛着摄影机和手举话筒的人正在等待救援者的到来,河中的一双手正等待着被救援。(兰似娟)——说明顺序不当; 作业二:一个人溺水等待救援,一群传媒人员报道着事件,但并不下水救援,也在等待其他人去救援。表达了现如今媒体人员捕风捉影、只懂抨击他人的病态。 (杨丽)——没抓关键元素及细节,无需揭示漫画寓意; 作业三:一个人溺水了,将一只手伸出水面求救,溺水者正在等待有人能救起他。岸边一群人拿着摄像机和话筒望着另一个地方,等待有人能来救溺水者,自己能捕捉到一幅见义勇为的画面。(陈思婕)——语言要简明,要客观描述画面; 参考示例:漫画左边是一位落水者伸出的一只手,等待别人来救他;右边岸上有一群记者,或扛着照相机,或拿着话筒,在等着拍摄救援的场面。 {设置意图}评价得失,有的放矢。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 福州高级中学范云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 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 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 (讨论,小结) 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 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这是 一幅交通宣传画) 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 反差如此之大 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 (2)极具讽刺意味 “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 (出示板书) 漫画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 以讽刺现实为主) 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 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 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 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

图文转换之漫画示范课

西峡一高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马新2020年5月5日课题:漫画专题复习(复习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漫画的概念及命题形式 2.能力目标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能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漫画。 3.德育目标使学生有是非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了解漫画的概念及命题形式,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能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漫画。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1. 漫画我会猜 给学生展示3幅漫画,让学生说说漫画想表现什么主题。 2.了解漫画 3.了解漫画命题形式 二、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针对导学案进行自查,时间三分钟。 自探要求: ①用心思考,激情投入。 ②注意结合文本进行独立探究,将思考成果简单地标注整理,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 2.展示原始答案 展示要求: 行动迅速,字体工整; 条理清晰,要点简练; 三、解疑合探 (一)请同学们在自查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商议答案,尝试为黑板上展示的原始答案打分,并进行修改。 讨论要求: ①根据自探情况,就个人自探所得在小组内互讲互学,高效解疑,达补充修改 成共识。 ②小组长认真负责,简要整理答案,尽力帮扶组内同学,确保人人参 与,激情高效。 (二)评价 评价要求: ①先打分,再述扣分原因; ②评价超过两分钟相应扣分; ③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④注意“教态”,大方自然; ⑤评价小组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评价同学进行帮扶指导,使评价能体现全 组的最高智慧。 题型一:描述画面 例1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06山东卷)(5分) 先打分,然后分析答案错误原因: 例1: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只留下了一个个树桩,失去了树木的伐木人, 拎着斧子。 答案:得2分,忽略标题、没抓关键细节--人物外形。 例2: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一个人一只手拿着一把大斧,一只脚踏 在树桩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了,一只手放在抬起的腿上。 答案:得3分,说明顺序不当。 例3:在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把大斧、没有脑袋的 伐木者,站在一片树桩中,骄傲地说:瞧,我多伟大! 答案:得3分,主观想象。 例4: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一个无头的人,一只脚踩在树桩上,另 一只手拿着斧头,自豪地站在那里,而周围只剩一个个树桩,表现了人类 在毁灭自然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 答案:得4分,无需揭示寓意。 我的答案: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站立着,一脚 踩在树桩上,一只手拿着一把大斧,一只手放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 脑袋也不翼而飞了。 描述画面题做题方法总结:1.仔细观察画面;2.客观描述画面;3.注意说 明顺序;4.注意字数限制。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必须解决的问题。 1、画文转换题的命题角度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2、解题思路 ⑴、解题流程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⑵应答技巧 ①、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②、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③、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④、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

2017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

图文转换之漫画专项练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 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0字左右。

砍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 (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 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 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教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教案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的构成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漫画的命题角度 1.画面描述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公益广告 5. 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漫画的艺术手法 1、夸张 2、变形 3、以小见大 4、以虚带实 5、荒诞中见真实 6、象征 7、比拟 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看注解。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第二步: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音是什么 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 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3)多个角度想想看,创作动机是什么,确定最佳画意点。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画面

高考语文漫画题教案

高考语文漫画题教案 【篇一:高考漫画题学案】 2015届高考漫画专题复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漫画及它的命题形式。 2.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 二、考点解析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 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对比、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漫画题属于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漫画题的命题方式通常有:1.描述(说明)画面2.揭寓意3.拟标题 三、课前思考 你认为漫画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请你结合自己做过的漫画题(如:南宁市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第17题)加以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专题小练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 砍 2.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寓意。 3.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1 五、巩固训练 4.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5.观察下面的漫画,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6.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语言要生动,并给这幅 漫画拟一个标题。 (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 2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试题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试题 说说漫画?漫画:一门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方式反映现实与表达哲理的艺术。 (一)、漫画的特点 1.有针对性 2.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3.运用夸张的手法 4.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二)、漫画的构成:画面(主体)\提示语(可以没有)\标题(可以没有)(三)、高考漫画试题类型 (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解释漫画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5)拟写公益广告语 (四)、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1)看标题:标题是“画眼”,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分析,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2)看画面:仔细、全面观察画面几个部分构成,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3)看画中字。漫画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是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夸张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第二步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意 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 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3)想想创作动机,确定最佳画意点。 练习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2005年高考天津卷) 解题思路(画面) (1)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描述画面? ①、画面的构成。这幅漫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第一部分:四只小狗,窨井,望远镜,墨镜,盲杖。 第二部分:一只小狗,窨井,墨镜,盲杖,一串脚印。 ②、注意细节:窨井、望远镜、盲杖、墨镜、脚印 ③、注意画面中各构成之间的联系 第一只小狗与望远镜的关系:小狗举着望远镜,显然,这只小狗是在带路; 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小狗的关系:点明最后一只小狗的特点,这是一只盲狗; 窨井和狗们的关系:第一幅画中窨井是狗们前进路上的障碍,第二幅画中小狗们都不见了,盲狗继续前行; 脚印和狗们的关系:一串脚印告诉我们三只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 视力有缺陷的狗绕过的窨井,得以继续前行。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及原因。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盲狗却躲过了窨井,这违背常理。

漫画类图文转换教学案

漫画类图文转换教学案 一导入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命题角度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描述画面②概括寓意③拟加标题④综合考查,如拟写标语等。 1.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广告语 三解题思路 第一步:知要素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漫画中有哪些人、景、物等。)(客观画面特点,画了什么。) 第二步:想象补充画面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合理想象补充画面信息,对画面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联系现实探究寓意。类比联想,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画面寓意。(主观) 四应答技巧 1、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2005年高考天津卷) 解题指导----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 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如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两幅图组成,应该用描写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可描述为: 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几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镜,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却幸免于难。 2、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例二、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2005年高考湖北卷)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概括主题和拟加标题。这幅漫画的表象内容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它的浓阴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可以做这样的联想:画面中的“大树”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的人,“小树”则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因大人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小孩。通过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此题可概括为,“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3、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根据讽喻的主体,可拟为“溺爱”、“有时,爱也是害”、“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可拟为“溺爱之下难成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