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9.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且掌握漫画的制作方法;2.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漫画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写作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漫画图片或者漫画片段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漫画”,“漫画有哪些特点”,“漫画可以表现哪些内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1.学习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优秀的漫画作品或者漫画片段,分析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夸张、抽象、幽默、夸张、讽刺等等。
2.学习漫画的制作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制作方法,如画面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
第三步:欣赏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一些经典的漫画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漫画的魅力,并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四步:实践1.让学生动手制作漫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所学到的漫画制作方法,动手制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漫画作品。
2.组织漫画创作比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漫画创作比赛,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五步: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总结中强调漫画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制作方法,以及漫画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日常表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方面。
2.学生的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漫画作品,包括制作方法、表现形式、创作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指导。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漫画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更好地发挥语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福州高级中学范云芳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讨论,小结)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
(这是一幅交通宣传画)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 “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反差如此之大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2)极具讽刺意味“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出示板书)漫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以讽刺现实为主)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描述)画面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2、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二、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文转换这类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考点阐释:2010年低碳生活漫画2011年铁路公路民航客运情况两对比图2012年画鱼充饥图写题诗或培文解说画面2、图文转换题类型1、漫画类2、图表类3、图标类3、教学目的二、了解漫画1、什么是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2、漫画的构成:主题、注释、标题和寓意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主体:是画面各因素的构成情况。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可以没有)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可以没有)3、命题形式描述(说明)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4、解题思路:“四看一联系”三、画面描述题1、例题例题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描述】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例题2、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描述】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眉飞色舞地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2、解题要领:①仔细观察整体画面(描述要全面)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主体),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②客观描述画面(说明性的文字)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③注意说明的顺序◇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图文转化漫画类教案xin范文第一篇:图文转化漫画类教案xin范文图文转化漫画类教案资中一中高中语文组孙艳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特点,熟悉高考漫画题型,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观察漫画,解读漫画。
2、指导学生说明漫画内容,提炼漫画的寓意。
3、探究掌握漫画作文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漫画内容和寓意探究漫画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合作探究点评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屏幕呈现图画《大扫除》,通过观察画面,找出其中的侧重对象和隐含信息,这幅画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揭示一个主题,就是漫画。
导入新课——图文转换之漫画。
(板书——图文转换漫画)二、介绍漫画:屏幕呈现文字,要学生把屏幕文字读两遍,重点了解划线部分。
学生读过后,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漫画重点知识点:漫画性质(幽默性、讽刺性)、漫画手法(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和目的(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三、了解考查形式:1.描述画面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 4.拟公益广告语5、漫画作文四、具体学习: 1.描述画面:首先学习如何说明漫画内容(板书——漫画内容),屏幕呈现漫画《等待》,让学生明确要求。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幅漫画,认真思考,按照要求,把结果写在纸上。
(4分钟)找学生来回答,老师点评。
明确(题目是《等待》,整个画面结构分两部分,左面是一位溺水者露出的一只手,等待有人来救援;画面右面,是岸上的一群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在等待英雄的出现,以便第一时间拍摄到新闻)。
屏幕呈现后,引导学生注意屏幕文字蓝色和绿色内容,蓝色字体“等待”是这幅漫画的题目,绿色字体有“左面”“右面”,可以看出这幅漫画由两部分组成——一只手和一群记者,也就是这幅漫画的两个要素。
然后让学生看着这段文字思考到底该如何说明漫画内容,(思考1分钟)提问学生(明确——题目、两个要素、顺序)。
说明漫画内容小节,屏幕呈现:1、题目2、注意分析漫画的要素,还要客观描述3、要注意说明顺序。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漫画题基础知识•图文转换技巧指导•实战演练与互动环节目录•拓展延伸与课后作业01课程介绍与目标漫画题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和应试能力。
漫画题是图文转换中常见题型,能够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漫画题在图文转换中重要性了解漫画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准确理解漫画的寓意和内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漫画题。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漫画题概述、漫画题解题技巧、漫画题实战演练和课程总结。
时间安排本课程计划用时2小时,其中漫画题概述用时30分钟,漫画题解题技巧用时45分钟,漫画题实战演练用时30分钟,课程总结用时15分钟。
02漫画题基础知识漫画题定义及特点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或幽默性质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或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
特点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手法夸张,形象生动;针砭时弊,讽刺性强。
常见类型及解题技巧类型讽刺类、褒扬类、哲理类等。
其中,讽刺类漫画最为常见,多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讽刺和批评。
解题技巧第一步,读懂画意画旨。
先仔细研读漫画,包括标题文字和图片中的文字;然后,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把握漫画的寓意。
第二步,联系生活现实。
将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及问题。
第三步,明确答题范围。
根据设问要求,明确答题范围和角度,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
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漫画《如此宣传》。
该漫画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某些商家虚假宣传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解题时,首先要读懂画意,明确商家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其次要联系生活现实,指出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最后要明确答题范围,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该现象的原因和危害。
图文转换漫画教案教案标题:图文转换漫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文转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图文转换的技巧,将文字材料转换为漫画形式。
3. 学生能够通过漫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入学生对图文转换的概念,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例子或者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2. 解释图文转换的定义和重要性。
强调图文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示范:3. 展示一个简单的例子,将一个段落的文字内容转换为漫画形式。
解释每个步骤和技巧,如选择主要信息、绘制关键场景和角色等。
练习:4. 提供一篇适合年龄和学习水平的文章,要求学生将其转换为漫画形式。
鼓励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添加适当的对话和表情等。
分享和讨论:5.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拓展活动:6.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一本书、一部电影或一个历史事件,并将其内容转换为漫画形式。
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并在下节课上展示和分享。
评估:7. 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分享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图文转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使用评价表格或记录学生的观察笔记。
教案扩展:-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漫画风格和技巧,如黑白漫画、彩色漫画、简笔画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漫画表达情感和想法,例如使用符号、表情和动作等。
- 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挑战,例如要求学生将一本故事书转换为漫画连环画。
教案注意事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难度控制。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
- 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机会,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文转换的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专题教案之漫画类题目的解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分析漫画主题和寓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读漫画,提高图文转换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漫画的定义和分类2. 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3. 漫画类题目的解题策略4. 漫画作品欣赏与分析5. 漫画类题目的实战演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漫画类题目的解题策略。
2. 难点:分析漫画主题和寓意,运用语文知识解读漫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漫画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法和解题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解读漫画的方法。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进行漫画类题目的实战演练,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漫画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漫画的独特魅力。
3. 分析:分析漫画作品,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漫画的主题和寓意。
4. 训练:进行漫画类题目的实战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漫画类题目的解题策略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以及解题策略。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解读漫画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漫画家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让学生了解漫画背后的辛勤付出。
2. 欣赏国内外知名漫画家的作品,分析其风格特点和艺术价值。
3. 组织学生进行漫画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意,锻炼图文转换能力。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分析一幅漫画,写出其主题和寓意。
2. 针对漫画类题目,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 选出优秀的课堂练习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八、课后作业2. 课后自主寻找漫画类题目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3. 总结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漫画,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漫画作品的特点和形式语言;(2)掌握图文转换的方法和技巧;(3)理解文学作品与漫画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的图文表达能力和漫画创作能力;(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投入,增强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向学生介绍漫画作品的特点和形式语言,以及图文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2)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图文转换的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与漫画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第一堂课:漫画的特点和形式语言(1)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漫画的特点和形式语言,比如角色造型、布局构图、对白文字等。
(2)组织学生进行观摩漫画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形式语言,提高他们对漫画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幅喜欢的漫画作品,撰写一篇读后感,阐述自己对漫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漫画作品,以及图文转换的实践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启发。
2. 教学资源(1)漫画作品:通过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内容的漫画作品,用以展示漫画的特点和形式语言。
(2)文学作品:选取精品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图文转换创作,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1)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漫画作品和读后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2)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评价其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一、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专题教案之漫画类题目的解读二、教学目标:1. 理解漫画的概念及其特点2. 学会分析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3. 掌握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4. 提高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三、教学内容:1. 漫画的概念及其特点2. 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分析3. 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4. 漫画鉴赏技巧的培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漫画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2. 讲解:讲解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和风格3. 实践:学生尝试分析漫画,提出问题并讨论4. 讲解:讲解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实践5. 总结:总结漫画的特点和鉴赏技巧,强调解题注意事项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漫画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分析和鉴赏能力3. 学生对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漫画的鉴赏和评价能力的发展情况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漫画的概念及其特点、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分析和鉴赏。
2. 教学难点: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漫画深层含义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漫画的概念、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漫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漫画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漫画作品:挑选具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漫画作品。
3. 练习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漫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漫画的概念、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分析漫画的特点。
3. 实践:学生尝试分析漫画作品,提出问题并讨论。
4. 讲解:讲解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实践。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设计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材分析图文转换题,就是把图片、徽标等所蕴含的内容转换成文字。
表面来看只是单纯的“看图说话”,实际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综合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紧扣时代脉搏。
3.中招考点纵观河南历届中招语文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图表反映的信息,如:2009河南第5(1)题;介绍画面内容,表述含义,谈谈对图画的构思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如:2008河南第6题、2011河南第7(2)题、2012河南第7题、2013河南第6(2)题、2014河南第6(2)、2015河南第6题。
4.学情分析此类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对学生来说不易把握,是中考复习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幻灯片上的内容,学生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针对目标二,设计四个活动,学生通过分析四种题型,能总结出各题型的答题方法。
目标二: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指导二:内容:幻灯片方法:观察、总结、归纳时间:6分钟要求: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法题型一:画面描述题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
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它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和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漫画内容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围绕一个中心去说明。
例题:请说明下面漫画《砍》的画面内容.画面分析标题:砍主体:人,斧头,很多树桩细节:人拿着斧头,脑袋不翼而飞(动作、外形)明确: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图文转换中漫画类的命题规律2、初步掌握图文转换题中漫画类的解题方法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 2016年湖南卷漫画作文二、高考考点阐释明确:①、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漫画题型经常考。
②、图文转换漫画题有五种题型:描述说明漫画、揭示寓意、拟写漫画标题、拟写漫画广告词和漫画作文。
③、试题位置和分值:前四种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三、漫画特点分析与方法指导A、漫画特点: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B、方法点拨:审读画面:审主体、审文字、审变形夸张处、审前后变化处、审倾向类比联想:由物想人,由表及里、深入挖掘题型一:【描述说明漫画】方法点拨:1、观察画面:面中的人和物在干什么。
2、用文字将“人和物干什么”描述出来:要求:1、画面=文字(全面、准确)2、客观描述,不要延伸。
(客观)3、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漫画名例题讲解: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题型二:【揭示漫画寓意】寓意或主题即是作者创作漫画的目的。
方法点拨:①挖掘隐含信息,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明确漫画倾向,准确表达。
第一类:讽刺……社会现象(人)第二类:赞扬……社会现象(人)第三类:反映……社会现象例题讲解: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题型三:【拟写漫画标题】加标题方法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例题讲解: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题型四:【拟写漫画广告语】紧扣画面内容和寓意,借助修辞、套用成语、俗语、诗句、歌词等设计温馨的公益广告语。
例题讲解: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四:总结归纳漫画题答题技巧:1.描述画面类仔细观察整体画面;抓住特征客观描述;注意说明的顺序;写出漫画标题(或人物语言);语言要简明、准确。
图文转换漫画教案【篇一: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公开课教学设计】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考察形式2、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类的题型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情境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进行高考专题复习的图文转换这个考点。
什么是图文转换呢?图文转换有哪些题型呢?而在图文转换中漫画类题的受青睐程度要高于其他的题型,甚至作文也有漫画类作文。
所以咱们这节复习课重点掌握漫画类题的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二.显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就是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考察形式,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三.现在我们大家来看什么是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问题一:那么在大家的印象中漫画有哪些元素构成?下面请看一副漫画。
提示性小问题:这幅漫画有什么?明确漫画有图画、注释、题目构成。
而有些漫画可以没有注释和题目。
问题二:漫画类题,在你做过的试题中想一想有哪些题型呢?提示性小问题:出题人会怎样针对漫画的要素进行提问呢?明确漫画类的题型有五种:①画面描述②揭示寓意③拟写标题④编拟公益广告⑤看图仿写。
另外要对学生明确交代高考的图文转换及其他的语言表达及运用题都不是单一的考察的,而是综合所有的知识点来考察。
知识清单:漫画入门。
1、看漫画的标题。
2、看漫画的画面。
要弄清漫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有的还要注意画中人物的表情。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
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5、透过画面,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
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把握漫画的要义。
图文转换漫画教案教案标题:图文转换漫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图文转换的概念和技巧;2. 学生能够使用漫画创作工具和技术,将文字内容转化为有趣的图画表达;3. 学生能够通过漫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漫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漫画是一种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能够生动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2. 展示一些经典的漫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图文转换技巧。
知识讲解:1. 解释图文转换的概念,即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画表达的过程。
2. 介绍常见的图文转换技巧,如使用符号、表情、动作等来传递情感和信息。
3. 分享一些漫画创作工具和技术,如使用漫画软件、手绘漫画等。
实践活动:1. 给学生一篇简短的文章或故事,要求他们将其中的内容转化为漫画形式。
2.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纸和铅笔手绘,或者使用电子设备上的漫画创作工具进行创作。
3. 鼓励学生在漫画中运用图文转换技巧,例如使用符号、表情和动作来传达情感和信息。
4. 学生完成漫画后,可以相互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总结反思:1. 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教师和同学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2. 讨论图文转换的优点和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漫画创作技巧。
3.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将图文转换和漫画创作应用到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2. 收集学生的漫画作品,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图文转换技巧;3.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对图文转换和漫画创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漫画作品,分析其中的图文转换技巧和创作风格;2. 组织学生参与漫画创作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3. 将图文转换和漫画创作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例如使用漫画来解释科学原理或历史事件。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图文转换的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漫画创作工具和技术进行创作。
图文转换(漫画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三明市质检漫画题,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2.根据“四看一联系”的方法,学会读懂漫画;3.通过具体例子示范,教会学生学会用描述的语言规范作答。
教学重点根据“四看一联系”的方法,读懂漫画。
教学难点学会用描述的语言规范作答。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ppt展示教学课时一课时考点解析“图文转换”这一考点是放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中进行考查。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中的有关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就是“看图说话”,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读“图”时代说起,导出课时内容。
二、你来评评1.ppt展示学生在三明市质检漫画类题目的样卷。
2.根据表格内容,让学生为样卷打分。
三、我先说说(一)考点分析1.漫画是什么?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2.漫画考什么?①画面描述;②揭示寓意;③拟写标题3.漫画要用到什么能力?观察、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
(二)读懂漫画1.方法:“四看一联系”一看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二看图画:①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②“次主体”(其他人或物)③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抓住它们之间联系,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三看注释:语言文字、符号。
是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手法:夸张、比喻等。
是漫画的弦外之音一联系现实:联系社会现实,体会寓意。
2.示范:3.训练学生根据上述方法,重读三明市质检漫画。
(三)解题思路2.示范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05年天津卷)四、你们做做1.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50字左右。
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黑山四高中付麟博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
黑山四高中付麟博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漫画新题型的考查形式
2、掌握漫画的一系列艺术手法
3、掌握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解读漫画、理解寓意及准确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自学探究:
1、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漫画的构成:
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对象、细节、背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3、漫画的艺术手法
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等
4、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
二、整体感知,如何解读漫画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字、看夸张处
第二步: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之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要联系生活实际。
3、题型分类:
(1)画面描述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谈启示
(5)拟公益广告
三、精讲点拨:
(一)、画面描述题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
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观察构图,主体为主。
辨清画面的人物与背景,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语言。
特别是夸张之处。
2、细节不漏,客观描述。
兼顾画面的标题、注释及其他语言文字。
画面上有什么说什么,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客观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不存在的东西;3、注意顺序,条理清楚。
漫画说明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两边到中间),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揭示寓意题
即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1、找准对象。
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
2、联系生活。
要联系社会生活,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3、表达规范。
“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现象、现实”。
(三)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1、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2、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3、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四、拓展训练: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50字左右。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只露出一只手,急等着有人来救援。
而岸上有一群记者,扛着摄像机,在等着拍摄救援的场面。
五、作业:
仔细观察漫画《祖孙“三带”》,领会画面内容的寓意,参照例句在横线上各写一句50个字以内的话。
例句:爷爷的腰带是一根饱经沧桑的简陋布条,那上面悬挂的烟袋和烟杆盛装了他们多少艰难与无奈。
(1)爸爸的腰带。
(2)孙子的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