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3例

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3例

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3例

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3例

发表时间:2011-12-16T14:27:38.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浩光东1 王长兰[导读] 患者因进食海鲜后出现上腹胀痛伴有恶心,呕吐物为咖啡样胃内溶物。

浩光东1 王长兰2(1甘肃省军区门诊部甘肃兰州 730030;2兰大二院耳鼻喉科甘肃兰州 730030)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160-01 【关键词】穴位封闭顽固性呃逆

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安定注射液、654-2注射液、维生素B6 注射液,在上脘、中脘、足三里、膻中、内关等穴位注射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3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患者男性,63岁,已婚。上腹胀痛伴呕血1天后,出现持续性呃逆。患者因进食海鲜后出现上腹胀痛伴有恶心,呕吐物为咖啡样胃内溶物。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住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B超检查: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急性胃出血。给予抗炎制酸止血及对症治疗3天后,上腹部胀痛明显缓解,胃出血已控制。第4日出现呃逆,开始症状较轻,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平卧时尤甚,夜间不能入睡。用爱茂尔2ml,肌注2/日,654-2 10mg,肌注2/日,安定10mg,肌注2/日,治疗3天症状仍不见缓解。且呃逆加重,不能进食。采取在上脘、中脘、足三里、膻中、内关等穴位的针刺治疗3天,针刺治疗时症状有所减轻,但拔针后约1小时呃逆又出现。改用安定,654-2、维生素B6注射液在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每日1次。第一次注射后患者感到胃部明显舒适,呃逆症状有所减轻,连续治疗5次后,呃逆症状消失。

1.2患者男性,36岁,因醉酒后出现呃逆10天就诊,查体: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未见异常,采用穴位封闭治疗,3次呃逆症状消失。

1.3患者女性,33岁,因生气后出现呃逆7天就诊。采用穴位封闭治疗,5次呃逆症状消失。

2 治疗方法

安定注射液10mg,654-2注射液10mg,维生素B6注射液50mg将上药混放入5ml注射器中,选用穴位注射针、取上脘穴、双上肢内关穴和双下肢足三里穴。用酒精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得气后注入药液0.5ml,注射完毕用酒精棉球穴位压迫片刻。

3 分析讨论

3.1呃逆为膈肌痉挛,吸气时声门突然闭合产生一种呃声,这种膈肌异常的收缩运动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正常人在进食中或偶尔吸入空气后可发生。呃逆有时为某些严重疾病的一种重要表现。病态呃逆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类型,前者见于脑类、脑肿瘤、颅内压增高症等;后者是由于胸膜、腹部的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胀气,恶性肿瘤等疾病激惹或侵犯膈神经而产生。大多数正常人发生呃逆不需要治疗,应用屏气,重复呼吸等可以迅速制止,少数顽固性呃逆可采用针刺穴位治疗,若疗效不满意,可采用穴位注射封闭治疗。

3.2安定注射液、654-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中医经络学密切相关。

3.2.1654-2注射液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它对痉挛的内脏平滑肌松张作用显著。安定注射液具有抗焦虑、镇静作用,为中枢性肌肉松弛药。维生素B6注射液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2.2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联络上、中、下三焦,有宽胸理气的功效,配膻中治疗呃逆。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胃脘病,根据近代研究,针刺足三里对胃肠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胃肠弛缓时,针刺足三里使其收缩加强;胃肠平滑肌痉挛时,针刺足三里使其弛缓。上脘穴为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治胃兼宽胸膈,治疗胃痉挛、膈肌痉挛。

3.2.3安定注射液、654-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三药穴位注射,使药物的药理作用和针刺作用得到协同,药物的药理作用通过经络直达病所,通过经络学说的整体调理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