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关于印发《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文件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苏建规〔2009〕316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 各市、县(市)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 为做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省建设厅关于加强铁路客运枢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 办发〔2009〕30号)的要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管理包括铁路 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规划、枢纽所在地及周边地区规划(以下简称枢 纽规划)和枢纽的建设实施方案三个阶段。经研究,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制定了《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 要点》,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工作 加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省加快城市化和城乡现代化发展、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不远的将来我省所有省辖市和绝大部分县(市) 都将通上铁路,铁路客运站建设将覆盖全省。抢抓我省铁路大发展的

机遇,突出加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建成一批现代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各市、县(市)要高度重视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相关的规划制定和建设工作。 二、提前研究市、县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布局 适应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的新形势,各市、县(市)要在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指导下,抓紧研究提出市、县域轨道交通线网、枢纽布局方案和规划控制要求,为编制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提供指导。 正在修编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的市、县(市),要重点研究市、县域轨道交通和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方案,纳入城市、县城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的市、县(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明确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必要时应对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按法定程序作出反馈。 三、科学编制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 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省建设厅关于加强铁路客运枢纽建设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与交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编制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审查后,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城市规划统筹实施。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按程序通过审查后,抓紧编制具体客运枢纽的建设实施方案。

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库信息化管 理系统建设方案 //// 二〇二〇年五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3) 1.1建设背景和意义 (3) 1.2项目基本信息 (4) 2、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5) 3、系统的应用需求 (8) 3.1空间地理信息需求 (8) 3.2运营管理需求 (8) 4、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建设目标 (8) 5、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总体框架 (9) 6、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内容 (11) 6.1外业数据采集 (11) 6.1.1仪器设备投入 (11) 6.1.2人员配备 (12) 6.1.3采集流程 (12) 6.1.4采集任务 (13) 6.1.5质量目标 (15) 6.1.6项目安全生产 (16) 6.1.7数据服务保障 (16) 6.1.8保密安全要求 (16) 6.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17) 6.3客运站、物流园区空间数据库建设 (17) 6.4客运站运营管理数据库 (21) 6.5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 (22) 6.5.1电子地图 (22) 6.5.2查询功能 (23) 6.5.3统计功能 (24)

6.5.4信息编辑 (24) 6.5.5系统配置 (25) 6.6数据接口 (25) 6.6.1与路网运行动态监管系统接口 (25) 6.6.2与客运信息的接口 (25)

1、项目背景 1.1 建设背景和意义 在交通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提升,越来越迫切地要求交通管理现代化,---提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作为---“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相继建立了若干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基于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库GIS的管理方面的软件开发尚属空白。 当前------交通运输体系以客运、货运以及旅游客运等业务为主。为深入落实交通运输部“把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站建到农民家门口、把班车开到农民家门口,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管辖范围内建设有数量和级别不等的客运站,统计资料表明,从高等级的一级客运站到连队中的招呼站,---目前共有约个客运站点、多个物流园区,负责---辖区内所有的客流、货物运输工作;由于---的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辖区的物流园区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对客运站点、物流园区的信息化管理与国家提出的建设智能化与集成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全国发达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背景,------要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架构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

长途汽车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内部*绝密 精品项目咨询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XXX长途汽车站建设项目 1.1.2 承办单位:XX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1.1.3 法人代表:佟茂华 1.2 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概况 1.2.1 承办单位概况 XXX有限公司(简称XXX集团)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阜阳分公司。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权下放地方后,名称为安徽省阜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更名为安徽省阜阳市汽车运输总公司。2000年6月经阜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安徽省XXX有限公司。集团现有员工4860人,下辖8个子公司、10个分公司、9个单列站队、8个松散型经营单位,分

布在阜阳、亳州两市。现成为一个集道路旅客运输、现代物流、汽车维修、汽车及油料销售、驾驶员培训、房地产开发、宾馆餐饮及观光旅游等多元化经营为一体的大型公路运输企业。也是皖西北唯一一家具有道路客、货运输二级资质的企业,交通部重点联系单位。2002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跻身全国道路运输企业50强。 多年来,阜汽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行业管理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中心,以“创一流品牌,做长青企业”为愿景,以“顾客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为己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主管理,真抓实干”的理念,贯彻“客运做精、物流做大、副业做活、企业做强”的方针,发扬“诚为根、勤为品、创为魂”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视质量为生命,建立了“一卡一统筹,两证两会四不放”的安全管理体系,构架了“塔型”客运网络和“四化”运力结构,稳步推行公司化经营,实现了客运产业快速发展;以货源为龙头,以信息为支撑,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加快货运生产转型,夯实了现代物流发展基础;发挥地理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实施统管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做实了相关产业。目前企业实力显著增强,现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680台,其中高级客车800台、货运车辆520台、出租车190台。国家一级客运汽车站2个、二级客运汽车站7个,客运班线 516 条,客运网络

客运站建设标准

1 汽车客运站设施设备配置表 1.1 表1 站场等级 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简易 A类B类C类A类B类C类 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10000 5000 3000 5000 3000 2000 2000 300 100 — 最高聚集人数(≧,人)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 占地面积(≧,m2) 36000 18000 10800 20000 12000 8000 10000 1500 —— 场地设施站前广场面积(≧,m2) 1100 660 430 660 430 300 250 ★★★ 停车场面积(≧,m2) 13100 7700 5400 7700 5400 3900 3800 1100 560 300 发车区发车位(≧,个)17 10 7 10 7 5 6 2 1 1 面积(≧,m2) 2040 1200 840 1200 840 600 720 180∕240 90∕ 120 ★ 发车位宽度(m∕个)≧3.5 ★★★ 车轮限位装置●● ● ● ● ● ● ★★★ 落客区及旅客出站通道● ● ● ● ● ● ● ★★★ 建筑设施 站房 候车厅(室)面积 (≧,m2)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 其中:重点旅客候车室(区) 50 30 30 30 30 30 ★★★★ 售票厅 (≧,m2) 购票室160 100 60 100 60 40 60 ● ● ● 售票室63 45 33 45 33 27 33 ● ● ● 综合服务处(≧,M2) 问讯20 20 10 20 10 10 8 ★★★ 小件 寄存33 25 20 25 20 15 ★ 行包托运处(≧,m2) 50 50 50 50 50 25 ★★★★ 调度室(≧,m2) 30 30 30 20 20 20 15 ★★★ 驾乘休息室(≧,m2) 50 30 20 30 20 15 20 6 3 ★ 站务员室(≧,m2) 105 55 40 55 40 30 30 20 10 ★ 治安室● ● ● ● ● ● ★★★★ 广播室(≧,m2) 10 10 10 10 10 10 ★★★★

关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规划和建设的思考

关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规划和建设的思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交通机动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的交通需求总量。这种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不断增长与交通设施供应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它是产生诸如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环境恶化等交通问题的根源。任何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要以解决交通供需矛盾为前提,遵循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用地的制约。 虽然我国大城市的一些铁路车站、汽车客站以及公共交通车站等等这几年来经过改、扩建和城市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一些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仍然存在功能单一、与城市交通衔接差、旅客步行距离长、交通标识不明显等问题,所以,一些车站在功能上从过去相对单一的对外交通集散逐渐演变成城市网络交通的汇集点,与城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系统、长途汽车客站、社会与出租车等整合一体化发展成为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 另外,我国高铁发展迅速,各地区纷纷兴建高铁、城际快铁等,加之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客运站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车站地区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城市的重要增长极。于是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兴建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站,并企图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是城市可以在市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未来大都市功能布局,在城市的空间战略上形成“多核心”的发展格局,并通过合理配置地区功能,强化空间形态和景观的建设,使其在对外、对内交通设施、资源、功能服务等方

面起到城市核心的辐射作用。 高铁、快铁、地铁的开通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一剂良方,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城市能更好更快发展的充分条件,对城市综合可以枢纽站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也是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这里的规划与建设是多方面的,包括宏观方面的城市功能定位、空间结构的选择、产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种微观的规划。对综合客运枢纽站的规划建设具体要遵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交通顺畅 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域是各种交通汇集的复杂地区,规划必须保证区域内的交通应与周边地区与城市的整体道路交通相衔接,保证交通的快速、顺畅、安全,各种交通流线之间可以便捷的换乘。 2、与城市相互协调 由于综合交通枢纽站所在区域是未来城市的重要区域,并为城市各主要公共功能区所环绕,因此枢纽站区域的总体结构应该充分考虑与周边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使地块的空间结构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整体协调。 3、多元功能配套 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站建成运营后会带动地区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成为区域中集聚活力的核心,所以应配置综合性的服务功能、商务、商业和居住功能,使地区发展成为都市副中心,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4、规模适中 对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站的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预测客运站建成后的交通量,这就要综合评价城市建筑密度、城市容积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出行率等等多种因素。由于涉及到多种交通混合汇集,所以应对各种交通量进行预测,同时还应预测各种交通工具换乘所产生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方案设计与评价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方案设计与评价 综合客运枢纽是城市和交通方式共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型综合客运枢纽一般以铁路、公路、航空换乘枢纽为依托,以发达的城市对内交通运输网络为基础,将公交车站、轨道交通车站、出租车站、社会停车场等集中布设,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人员畅通、快速、便捷地流动,并在可能情况下提高舒适程度。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均进行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并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与建设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我国先行管理体制的制约,综合客运枢纽内各方式在换乘衔接方面往往缺少统一的规划,枢纽对外交通方式与对内交通方式之间衔接不顺畅、换乘距离长、运能不匹配、乘客长时滞留等问题愈加突出。 如何实现枢纽内各交通方式间高效合理的换乘衔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不同方式间的换乘衔接组织、运能匹配规划两方面展开了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方法的研究,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通过对比分析每种衔接布局模式和换乘方式的优缺点,基于“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理念,分别从铁路客运枢纽、公路客运枢纽、航空客运枢纽的角度给出了可行的换乘组织模式设计方案;其次,在兼顾乘客和运营商利益的设计原则下,以综合客运枢纽对外及对内交通方式的运能测算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主导方式的运能匹配规划方法;再次,针对影响枢纽换乘安全性、便捷性、时效性和畅通性的各类因素进行了研究,按照“目标—准测—指标”的层次结构提出了枢纽换乘衔接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利用可拓学在处理矛盾问题、质与量相结合问题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可拓学的换乘衔接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将本文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辽阳中心客运站,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1.1 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概念 根据《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的定义,一体化交通体系由公共客运、道路运行、交通衔接和运输管理四个系统充分整合而成。在协调运营的公共客运系统中,各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共汽车为基础和出租汽车为补充。在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行系统中,各种功能等级的道路分层次地合理衔接,公交网络、步行网络、自行车网络和机动车网络平衡发展,停车与行车设施相互匹配。通过多种方式协调的交通衔接系统,提供乘客方便的换乘条件,实现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有效转换,促使对外交通与室内交通紧密连接,建设统一、协调和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促使交通硬件和软件形成最佳组合,发挥交通体系的最大效益。 一体化交通系统应当具备各种不同的高效、舒适、便利 的运输模式,这个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高等级的公共运输系

统(飞机、铁路、地铁、轻轨、巴士、出租等)一体化交通系统中的公交袁术系统一日化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综合性公交运 输体系,其各组成部分高度发达且相互良好融合,票价合理,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服务。所有的公共交通服务应涵盖在一体化的公交运输系统内,其组织架构建立在以下分层结构基础上: --- 轨道系统用于客运量较高的交通走廊; ——接驳公交服务系统(如地铁巴士)用于客运量次之的交通走廊,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补充和馈入; ——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服务系统用于快速线及市中心线的高质量的巴士服务线路; ——为连接市中心与周边地区,增加接驳公共客运服务如长途汽车和小公共汽车; ——出租车提供私家车式服务。 然而,由于综合交通枢纽在信息上的非共享性、管理上的非统一性,导致枢纽布局、交通衔接、客流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影响了枢纽功能的发挥,集散换乘效率低下。 客流集散地区往往人流车流混杂、彼此干扰严重,而且在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一体化的城市交通应运而生,本章就客运一体化

客运站建设标准

客运站建设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1 汽车客运站设施设备配置表 表1 站场等级 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简易 A类 B类 C类 A类 B类 C类 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10000 5000 3000 5000 3000 2000 2000 300 100 — 最高聚集人数(≧,人)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 占地面积(≧,m2) 36000 18000 10800 20000 12000 8000 10000 1500 —— 场地设施站前广场面积(≧,m2) 1100 660 430 660 430 300 250 ★★★ 停车场面积(≧,m2) 13100 7700 5400 7700 5400 3900 3800 1100 560 300 发车区发车位(≧,个) 17 10 7 10 7 5 6 2 1 1 面积(≧,m2) 2040 1200 840 1200 840 600 720 180∕240 90∕ 120 ★ 发车位宽度(m∕个)≧★★★ 车轮限位装置● ● ● ● ● ● ● ★★★ 落客区及旅客出站通道● ● ● ● ● ● ● ★★★ 建筑设施 站房 候车厅(室)面积 (≧,m2)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 其中:重点旅客候车室(区) 50 30 30 30 30 30 ★★★★ 售票厅 (≧,m2) 购票室160 100 60 100 60 40 60 ● ● ● 售票室63 45 33 45 33 27 33 ● ● ● 综合服务处(≧,M2) 问讯 20 20 10 20 10 10 8 ★★★ 小件 寄存 33 25 20 25 20 15 ★ 行包托运处 (≧,m2) 50 50 50 50 50 25 ★★★★ 调度室(≧,m2) 30 30 30 20 20 20 15 ★★★ 驾乘休息室(≧,m2) 50 30 20 30 20 15 20 6 3 ★ 站务员室(≧,m2) 105 55 40 55 40 30 30 20 10 ★ 治安室● ● ● ● ● ● ★★★★

国内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发展经验及启示20100106

国内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发展经验及启示 0前言 综合客运枢纽是实现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开展综合运输系统建设实现资源节约和集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形势下,我国铁路客运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铁路的全面建设为促进综合客运内枢纽创造了重要的机遇,至2012年,全国将新建804个铁路客运站。依托铁路的发展,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综合客运枢纽,不但是铁路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信息化是综合客运枢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同于但方式场站的信息系统建设,在这方面尤其缺少相关的建设经验。总结国内外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对于开展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代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特征 综合客运枢纽是旅客运输网络中不同方式线路或通道衔接的重要节点,通过各种方式的设施装备、运输作业、组织管理、信息传输等方面的合理衔接、协调运转,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的服务。与传统客运场站相比,综合客运枢纽由单纯的列车到发场所演变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中心,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多方式间的零距离换乘和一体化服务。 综合客运枢纽集中体现了技术设施的高度集约化、换乘的便捷高效化以及环境舒适的人文化特色。如下表所示。东京火车站衔接了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其占地面积不到北京西站的一半,而年发送旅客超过4亿人次,是北京西站的6倍多,每天到发客运列车超过4000列,是北京西站的12倍多,东京火车站也被誉为世界最高效、最先进智能化的火车站之一。 从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来看,现代化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表现出了“基础设施一体化、信息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行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其中,交通运行一体化是综合客运枢纽的本质所在,而基础设施一体化与信息建设一体化是实现交通运行一体化基础条件。 这就要求在规划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时,既要重视枢纽建筑和集疏散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尤其要重视枢纽软件的建设,达到运营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衔接。一体化的枢纽信息在提高枢纽在旅客服务、站务管理和计划调度等方面的协调与联动,为旅客营造便捷安全的换乘环境,发挥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效益和和提高枢纽服务水平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综合客运枢纽服务管理规范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 XXXXX—XXXX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服务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ity multimodal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hub service management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送审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目次 ................................................................................. I 前言 ................................................................................ II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服务管理规范.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符号 (1) 4 基本要求 (2) 5 服务条件 (5) 6 服务要求 (8) 7 服务评价 (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城市综合客运枢纽须有应急预案清单 (13)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公联交通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服务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以下简称枢纽)服务管理功能、条件、要求,以及评价考核服务管理绩效的指标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公共交通换乘为主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单位对乘客和进站单位的服务管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维护应参考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 980-2015 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总体技术要求 JT/T 1065-2016 综合客运枢纽术语 JT/T 1066-2016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 JT/T 1067-2016 综合客运枢纽通用要求 3 术语和符号 3.1 进站单位 unit operating in the hub 线路接入枢纽,通过枢纽接驳换乘的各类交通方式的运营管理单位。 3.2 公共服务区 public service area 枢纽范围内,供乘客通行、驻留和接受服务的区域。 3.3 管理服务功能区 management service functional area 枢纽范围内,供进站单位(3.1)接受服务和枢纽运营管理单位办公的区域。 3.4 交通功能区 traffic functional area 枢纽范围内,供乘客和车辆通行的区域。 3.5 非交通功能区 non traffic functional area 枢纽范围内,交通功能区(3.4)之外,开展其他服务和管理活动的区域。 3.6 咨询服务台 helpdesk 设置于枢纽范围内,对乘客提供站内外出行路径人工指引服务和便民信息人工咨询的服务设施。 1

综合客运枢纽

综合客运枢纽 专业班级:交通工程1002班学生姓名:李佳霖 指导教师:汪澎 摘要文章对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分析;指出了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政府主导、属地为主, 统筹规划、统一设计, 联合建设、共同使用, 政策引导、多元投资; 提出了六项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综合; 运输; 枢纽; 制度; 规划; 示范 引言 发展综合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和重要任务。综合运输枢纽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网络节点, 是多种运输方式衔接转换的基础平台, 是实现一体化运输的关键环节。综合运输枢纽发展滞后, 导致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难以提高,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立的瓶颈之一。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发展, 是当前促进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对于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自身优势和组合效率, 建立和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国家将交通运输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 运输能力与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得到极大改善。各种运输方式线路总里程从1978年的123. 5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456. 1万公里(不含公路的村道), 网络布局和结构明显改善, 由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近些年来, 在各种运输方式得到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在国家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的方针

指导下, 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开展了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六里桥客运枢纽、广州火车东站、上海南站、深圳福田客运站等一批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相继建成, 其他中心城市如重庆、成都、南京也相继在建综合客运枢纽, 如重庆龙头寺火车站、成都沙河堡客运枢纽、南京火车南站等。这些综合客运枢纽将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的转换场所在同一空间内统一规划建设, 构成一体化换乘系统, 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之间的有效衔接, 显著提升了交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极大提高了旅客运输的服务水平。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种运输方 式更加专注于自身发展, 加之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等原因, 总体上看, 我国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还正处于起步阶段。铁路、民航、公路等运输方式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客运站场大多按照自身的生产要求各 自规划、分别建设、自成体系, 站场布局分散、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与衔接, 许多客运枢纽站场的集疏运体系不配套, 已建成的一些综合客运枢纽功能还不完善, 等等。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与发展滞后, 总体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 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 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 综合客运枢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制度障碍仍然存在 随着交通运输部的成立, 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 一步, 各地也在围绕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行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但是, 总体上看改革尚未到位, 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管理体制还未建立, 与其他单一运输方式枢纽站场相比, 综合客运枢纽发展面临的很大问 题就是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不完善带来的规划、建设的协调与衔接不畅,缺少强有力的主管机构或有效的协调机制,不同运输方式站场统筹规划、一体化发展的难度较大。

基于tod理念的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空间规划探索

基于TOD理念的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空间规划探索 基于TOD理念的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空间规划探索 摘要: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在研究和应用TOD理念的基础上,以江阴市梅园综合客运枢纽地区规划设计为例,遵循注重交通服务、凸显城市特色、提倡低碳环保的规划思路,从功能策划、空间架构、交通方式等方面提出枢纽地区空间规划的核心策略,为枢纽地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TOD理念;枢纽地区;空间规划 Abstract: TOD is a public transport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 ideas, and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OD, based on comprehensive in jiangyin meiyuan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exam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service, highlight follow city characteristic, advocating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ought, planning, spatial structure from the function, put forward the transportation hub in space planning core strateg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or hub are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OD idea; Hub area; Spac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内诸多城市轨道系统、城际铁路和综合客运枢纽站的规划建设,给交通沿线及枢纽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枢纽地区作为城市未来重要的标志性交通地区和特色的城市门户地区,其开发建设也成为热点。本文以江阴市梅园综合客运枢纽地区规划设计为例,研究有利于枢纽地区周边资源要素的整合和利用的TOD开发模式,对TOD理论下的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的空间规划进行初探,以期

路阳镇客运站建设项目可研

第一章总论 前言 随着道路客运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运输市场经济体制中,客运站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它是建设自主性、开放性、竞争性、平等性、法制性道路客运市场的主要依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反映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农村道路客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经济与交通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定要依托新的农村道路客运的发展,而在农村客运的发展中,农村客运站具有承载农村客运市场的战略意义。 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我国的农村客运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客运相对落后于长途客运和城市公交,农民办事外出乘车难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村村通公路目标的实现,而农村站场的建设又严重滞后于公路的发展,因此,开发和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网络建设,铺设农村客运节点—客运站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出行方面不断得到更多实际利益和方便。 本项目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9﹞61号)等文件精神,尽快完善本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保障旅客运输安全。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云阳县路阳客运站建设项目

(二)承办单位:云阳县路阳镇人民政府 路阳镇地处云阳县城西北部,距新县城61公里,素有“小盆地”和“云阳北部米粮仓”的美誉。东连江口镇;南与南溪镇接壤;西靠双龙镇;北与后叶乡、开县毗邻。路阳镇地处中高山区,海拔在200—1200米之间,幅员面积5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52亩,其中:稻田面积10784亩。辖4个村1个社区,56个村民小组8个居民小组,8827户37208人,其中:农业人口32893人,拥有劳动力18211人,外出劳动力占10926人,是一个以“粮猪型”结构和劳务经济为主的农业大镇。拥有“云阳县华东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和“云阳县爱华养殖专业合作社”。 (三)项目法人代表简介 法人代表:陈川,男,重庆云阳人,中共党员,现任云阳县路阳镇人民政府镇长。该同志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尤其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策划运作产业项目、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方法。他带领云阳县路阳镇人民政府一班人精心运作和耕耘,为加快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和大力支持。 (四)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2、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3号);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_以北京西直门枢纽站区为例(1)

规 划 师PLANNERS 2002年,北京城市铁路西线(又称北京地铁十三号线)试运营, 它西起西直门,沿途经大钟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西二旗、龙 泽、回龙观到霍营区段,全长20.62km,是北京市第一条以地面线和 高架线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003年城铁西线全线开通,环北 京市西北、北、东北部,呈倒“U”字形,全长40.85km,全线共设 西直门、大钟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西二旗、龙泽、回龙观、 霍营、立水桥、北苑、望京西、芍药居、光熙门、柳芳和东直门16个 车站。城市铁路贯穿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连接了清河、北苑、望京3 个城市边缘组团,穿越西城区、海淀区、昌平区、朝阳区和东城区, 是首都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快速便捷的交通线路。 多年来,北京西直门枢纽站区的选址所引发的交通问题一直是北 京城市规划工作的一大课题与挑战。为适应城市地区发展需求,西直 门枢纽站区所在地段曾针对交通需求进行几次改建。此次利用城市铁 路的建设重新针对此地段进行规划,将其整合成为西直门枢纽站区。 (1)以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分类,一般可分为城市交通与城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 —以北京西直门枢纽站区为例 □ 任怀乡 (清华大学 建筑系,北京 100086) [摘 要]北京西直门枢纽站属综合型客运交通枢纽,随着客流的不断增加,它面临着扩建的考验。规划设计依循规划服务水平要求、服务交通量对其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划分东、中、西、北4大功能区,交通流线布局设置立体交通,实现人车分流,设施规划注重智能化、人性化。 [关键词]综合型客运交通枢纽;交通规划;北京西直门枢纽站 [文章编号]1006-0022(2004)05-0066-03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Comprehensive Passenger Transport Center —With Xizhimen Central Station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Ren Huaixiang [Abstract] Xizhimen Central Station in Beijing is a comprehensive traffic center for passenger transport.With the increase in passenger flow,it is faced with the need of expansion.Its planning and desig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ervice level and the traffic.Quantitative analysis must be made on this basis and the cen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functional zones:the east zone,the central zone,the west zone and the north zone.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is applied in the arrangement of traffic flow line with separate flow for pedestrian and vehicle.Attention is paid to intelligent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in the planning of facilitie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passenger transport center,Traffic planning,Xizhimen Central Station in Beijing 图1 北京西直门站区位图 规   划   设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word版本

说明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建设地点 1.2 项目名称 1.3 建设单位 1.4 工程地址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 3.1 规划定位 3.2 规划结构与布局 3.3 道路交通规划 3.4 绿地景观规划 3.5 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章建筑篇 4.1设计要求 4.2 内部功能设计 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 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 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 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 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 2.75㎡, 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2.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 (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 (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 2.2 设计原则: (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 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 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 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旅客活动空间与交通流线空间,敲掉绿化空间与旅客活动空间的融合,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 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并重的城市交通站场。 第三章规划篇 3.1规划定位:该基地位于城市西北角,是大同市连接其他城市和县镇的交通枢纽,是大同市的一个门户,对该市的风貌起着代表性的作用,规划设计 定义为中高档,规划风格定义为简约现代,概括起来就是: (1)中国风 ----简单现代,轻盈透明,坐落云城,大同市的精品雕塑 (2)园林生态化

客运枢纽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分析——百度

客运枢纽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分析 孙玉光,庞小培,周汝胜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8) 摘要:综合客运枢纽离不开信息化的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本文将就交通综合枢纽中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核心功能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客运枢纽;综合管理;服务系统 Analysis Of TheConstruction Of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SUN yu-guang,PANG xiao-pei,ZHOU ru-sheng (Logistics Engineering Center,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stry of Transport, Beijing, 100088) Abstrac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comprehensive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formation, the core func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based o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re analyzed Keywords:Passenger transport hub;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ervice system 1.概述 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能职责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为人民出行提供便捷服务,传统客运场站建设逐步转变为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加快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的模式。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富裕化迈进,城市对外及内部的客运需求进一步增长,城市客运交通应抓住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都市圈通勤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快速交通设施建设的契机,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本文以江苏省交通综合枢纽为例,通过对客运枢纽的各业务环节(服务对象、业务流程)的具体需求出发,分析构建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体系。 2.需求分析 2.1业务对象分析 客运枢纽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的主要业务服务对象包括:社会公众,铁路、机场、地铁、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公司运输企业,客运场站管理部门,枢纽管理部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其它政府部门:公安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等。 2.2业务流程分析: 客流流线:进站旅客流线、出站旅客流线、换乘旅客流线; (1)车流流线:到发场内车辆进出流线、到发场与整备场件车流、整备场内车辆进出流线; (2)行包流线:发送行包流线、到达行包流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