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科学备课

一年级科学备课

一年级科学备课
一年级科学备课

一年级科学备课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

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目标: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本册教科书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我们认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主题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为此,我们慎重地选择了这两个单元作为开篇,作为小学一年级起始科学课的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活动类型在教学设计中应得到系统运用。一年级的活动设计也不例外,并且应该担负起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任务。因此,我们除引导学生用感官观察外,特别强调了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个人记录和班级记录),强调了要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强调了展示证据的重要,强调了同伴合作和交流的意义,注意提醒孩子们形成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行为,注意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将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只要肯于钻研,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将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大责任和内心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这些孩子都聪明活泼,调皮可爱,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还是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植物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3、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4、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5、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

2、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3、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4、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二、机动

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

2、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3、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

4、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5、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助于信息的交流。

6、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

7、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3、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课走进科学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 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 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 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 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眨眼睛,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二、初步认识“科学”。1、今天学习什么 课?(指定学生回答:科学课) 2、什么是科学? (1)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 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 密? (2)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 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 究的兴趣)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三、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1、科学课上做什么? 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 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3)教师做第4页 中的水溶实验。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教师搜集几个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拓展活 动 1、给学生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2、学生回家让父母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走进科学课》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我的“小问号”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鼓励儿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 2、引导儿童乐于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有关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创造、发明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儿童爱动 脑筋,掌握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启蒙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喜欢的玩具1个。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老师布置让大家挑一个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来,大家都带来了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块来玩吧! 二、活动一:玩一玩,提出“小问号”。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 师:这些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提出了哪些有趣的小问号呢?让学生说一说。2、提出 自己的小问号。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带二次备课区)

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 1.走进科学课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 (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1) 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2) 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 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 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 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 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 4、全班汇报: 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 (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 (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 (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三、拓展活动(课后作业) 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石头

1.石头 【教学目标】 1. 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 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 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 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 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放大镜1 个、记录单若干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 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出示石头图片)有的石头很大,有的石头很小,还有的石头漂亮极了! (出示雨花石图片)

2. 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都玩过什么游戏? 3. 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 (板书课题:石头)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1. 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2. 你会观察么?为了更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个新朋友:(PPT 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 分钟)看明白了么? 3.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4. 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 5. 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 6. 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与学生一起梳理常见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斑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石头特征的观察。) 7. 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实在有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人。 8. (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头! 四、给石头分类 1. 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

2017年一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重点:学科学的重要性,怎样学科学。 教学难点:体会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单元总课时:2课时 第一课我们的生活科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重点:学科学的重要性,怎样学科学。 教学难点:体会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第一课时 教具:图片。 教法:启发式教学。 教前设想:引导学生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预习导学,激发兴趣 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什么课吗? 谁知道什么是科学? 请你看第一页插图,说一说图中画和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二)精讲点拨,品读探究 讨论自然事物和现代农居设备中的一些秘密,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看图提问: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事物吗?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

(2)图中有哪些电器设备?它们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问题? (三)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1.实验(一)喷泉 演示实验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实验(二)科学小魔术 紫甘蓝实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3.提问:通过我们对自然秘密,家居设备秘密讨论,以及刚看到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四)总结评价,回归目标 1.科学就在我们能有电视看,能帮助我们生活,科学使我们的生活很美好。通过观察实验中有趣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2.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使我们的生活很美好,有很多科学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与科技 喷泉 科学小魔术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怎样学科学。 过程与方法: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手活动也是科学课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点:1.学科学的方法。2.了解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参观教室时,有组织有纪律的分小组。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观

一年级科学上册备课

2017年新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 进科学全册单元教案 第1单元走进科学 单元目标: 1. 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工程实践。 2. 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自觉在活动中遵守。 3. 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 4. 意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与工程师的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 5. 愿意去主动搜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流。 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有不同的科学家从事不同的研究,认识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 2. 让小学生也来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 3.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课前准备:搜集科学家的故事,练习讲一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说科学家的故事 1. 观察教材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 学生讲一讲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3. ppt出示一些科学家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进行交流。交流小结:科学家的研究要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二、动手试一试 1. 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 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 3.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科学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 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 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5. 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 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是小小科学家。 伽利略曾在6米多长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滚球时间,用自制的水漏计时,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一年级科学电子备课

1、《走进科学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 1.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 1.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 2.能通过实验感知探究活动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使学生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绿萝一盆,清水。 学生:画笔,白纸,玻璃水杯。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与生谈话: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板书:科学。领生读认。领生读开篇卷首语。 二、初步认识科学。 1.课件播放: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让学生说感受。 师:你觉得科学课都干什么?生畅所欲言。 师鼓励表扬。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好玩的,有趣的现象? 你想知道什么科学现象的秘密?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探究活动(一)观察绿萝的叶子。 你想说什么?形状、颜色、大小登都可以。 你能画下来吗?生画叶子,展示,评价。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叶子,说一说并把它画下来,全班展示。 4.探究活动(二)透过水杯看小鱼。 画一条小鱼(教师可在黑板上教小鱼的简笔画画法) 透过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水杯看小鱼,你有什么发现? (注意引导用玻璃杯中间部位看) 你认为可能和谁有关系? 三、科学家的故事。 课件播放科学家的小动画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科学家。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板书设计: 1 走进科学课 观察实验制作 2、《我的“小问号”》 教学分析: 本课所在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是绪论单元,起着把学生领进门的作用,让学生知道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许多科学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 1.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

科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3.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4.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谜底:橡皮)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

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 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我们周围的物体 1.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材简析】 《发现物体的特征》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起始课。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小学生需要从发现物体的特征开始认识各种材料,再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这个过程是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和年龄特点的。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描述特征来探究常见的物体,利用感官观察8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 l.聚焦 这部分内容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后一个问题既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观察自己周围的物体并描述它们。这些问题,即可以帮助教师在探究活动开始前调查学生对物体的原有认识,又可以为学生接下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 2.探索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个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8种常见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教科书首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自己想到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样可以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描述性词汇。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儿童的语言使之发展成为科学词汇。 接着,教科书提示了科学观察的步骤和方法——选择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教科书中的4幅图分别提示了4种比较和观察的方法:通过看,比较颜色或形状;通过闻,比较气味;通过看和摸,比较是否透明或光滑;通过掂,比较轻重等等。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从各个方面描述物体,并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加以规范和提炼,最后在记录表中呈现科学词汇。必要时,教师要对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进行解释。另外,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3.研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回顾自己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利用感官来观察物体,即看、闻、摸、掂等,也可能会强调是通过对不同物体进行比较来观察的。此时,教师可以进步询问学生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物体的特征的。第二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反思描述物体特征的角度,从这些角度可以更好地描述物体,比如可以从颜色、形状、轻重、是否粗糙、是否透明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提到的描述物体的角度可能不同于教科书中所提示的,但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可以将其汇总在班级记

最新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 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 1号杯:牛奶2号杯:白醋3号杯:糖水4号杯:清水 水管、不同形状的小杯子、气球、水盆8个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请看: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是(水) 2.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 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 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忙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1.学生讨论观察方法 师:大家对1号杯意见比较统一(看颜色).对2号.3号.4号这三杯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 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分辨?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观察方法:看、闻、尝、(摸).(板书) 提示:老师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对于不认识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知道为什么吗?(以免引起中毒) 3.师:你是怎么闻的?(演示扇闻法)(确定2号杯为白醋)师演示“闻”的方法: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 4.我们已经知道糖水和清水没有毒.可以尝(确定3号杯为糖水).师演示“尝”的方法: 品尝时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5.小结:经过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水找出来了.同时也把水的特点找出来了.水 有什么特点呢?: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是最好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但是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观察的顺序】 三、探究水的另外两个特点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用看、闻、尝、摸的方法很快的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心 里很佩服.水除了这四个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的特点吗?(生猜测:有形状、会流动.) 师:水到底有没有形状.会不会流动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小组讨论实验方 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美教案教科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科学教案 任课年级: 任课教师:

池南学校(一)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植物总(1 )课时课题 1.我们知道的植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及 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 资源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 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 20xx年春季

、教学进度表

1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关于小学一年级科学备课教案范文总汇

关于小学一年级科学备课教案范文总汇 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2、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对自然环境下生态系统的认识。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都观察过我们校园里的荷花池吧?里面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出示群落图片,老师向学生介绍,提醒学生关注下面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

2、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1)小组讨论: ?首先考虑我们的生态瓶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得好一些,我们还要为它们考虑些什么? (2)记录设计方案。 3、做一个生态瓶。 (1)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掌握蔷薇花丛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固体、液体、气体)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对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试着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给物体分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会加强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还将在反复探究中提高对物体属性的理解。这将为学生以后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等主要概念奠定基础。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轻重、颜色、形状、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不同的物体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后面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 “物体”单元下设: 1.发现物体的特征 2.谁轻谁重 3.认识物体的形状 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 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下设: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 3.观察一种动物 4.给动物建个家 5.观察鱼 6.给动物分类2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 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动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明如下:

(1)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2)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 (4)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开展进一步的探究,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进行联系。 三、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④植物会生长和死亡。⑤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③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③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④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一年级科学教案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 后沽小学何桂军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教学理念: 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在科学研究及生产、生活实践中都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认识物体的长度、重量、体积等许多属性,是学生理解和认识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的前四课中,学生分别经历了比较的意义,比较的公平原则,用自己身边的常见事物为标准单位,不同的事物做标准单位等学习活动并从中体会到了没有标准就没法比较,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将通过统一测量标准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测量结果之间进行比较要容易的多,也使比较有了意义,从而使“标准”这个概念深深植入学生心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体验统一计量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块橡皮,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一条和讲台长度相同的纸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分别用橡皮、回形针、小棒和小立方体测量 了课桌面的长度,课桌的高度和书的长度,现在请同学们 从这四种测量工具中任意选取一个,用它来测量一下课本 的宽度

最新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1号杯:牛奶2号杯:白醋3号杯:糖水4号杯:清水水管、不同形状的小杯子、气球、水盆8个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请看: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是(水) 2、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忙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1、学生讨论观察方法师:大家对1号杯意见比较统一(看颜色),对2号,3号,4号这三杯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分辨?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观察方法:看、闻、尝、(摸)。(板书)提示:老师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对于不认识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知道为什么吗?(以免引起中毒) 3、师:你是怎么闻的?(演示扇闻法)(确定2号杯为白醋)师演示“闻”的方法: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 4、我们已经知道糖水和清水没有毒,可以尝(确定3号杯为糖水)。师演示“尝”的方法:品尝时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5、小结:经过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水找出来了,同时也把水的特点找出来了,水有什么特点呢?: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是最好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但是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观察的顺序】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课题1 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 2. 3.通过滚小球的实验,说明小孩子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感受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1.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2. 感受科学的本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斜坡、小球;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你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吗?师:让我们也来做个小小科学家。 二、学习新课 1. 自主学习,了解科学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2 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学生看课本第2 插图,思考交流。 3)认识两位科学家。 4)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是研究什么的? 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2. “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交流需要什么材料。 2)交流怎么实验。 3)交流怎么记录,做活动手册第1 页。 4)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3. 认识科学本质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的问题答案。 1)你从小到大提出过什么问题? 2)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怎么解决的? 3)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4)法制渗透:《环境保护法》、《动物保护法》。 5)安全教育:研究科学要注意安全,防雷电等。

三、总结本课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2 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1. 了解工程师,观察工程师在干什么, 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不同。 2. 初步让学生有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 设计、制作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教学重难点:1. 初步了解工程是什么。2.从活动中产生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纸、笔、剪刀、双面胶、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你们认识工程师吗?他们是做什么的?(交流)师:今天我们就来知道一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 自主学习,了解工程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5 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工程师是做什么的。3)比一比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不同。 2. 认识工程师的杰作 1)学生看第6 插图,交流工程师的杰作。 2)学生举例说说工程师的杰作。 3)辨别哪些是工程师的作品。 3. 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1)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 3)学生制作。 4)展示作品。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

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