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平面设计与留白艺术

浅析平面设计与留白艺术

浅析平面设计与留白艺术
浅析平面设计与留白艺术

浅析平面设计与留白艺术

从艺术角度上来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从应用角度上来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留白主要分为:词语留白、艺术留白、哲学留白、应用留白。在中国古代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而近年来“留白”以其独有的美感颇受平面设计界的偏爱,已经普遍应用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

一、平面设计中留白的内涵

此处的“白”不是白色,不能从字面意思上浅薄的理解。它是图形与文字底的衬托,可以为文字和图形提供一个“呼吸”的空间。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多是选择“留白”与实体相对应,从而寻找一种均衡的视觉效果,以虚衬实、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进而达到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平面设计中留白的作用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我想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留白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可能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与成败。

1.留白可以突出主题。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看到你的作品第一眼就能够直击人心,冲击力极佳,才算得上是优秀的设计。设计内容若想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就靠直接的表述是不可能做到的,任何一件平面设计作品都必须有一个吸引观众的视觉中心,而且只能有一个视觉中心,否则画面就会难分主次,真正想要传达的主题反而不能很好地突显出来。所以说通篇是文字或饱满的图形会使画面缺少灵动性,也会给人在视觉上带来疲劳感。

2.留白能简化设计。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已经形成一种极简生活方式。凡事都会考虑最简单最方便,能简约则简约的生活太多。对待设计亦是如此。很多人喜欢日本无印良品的东西,为什么呢?

就是它太设计理念上崇尚简约、舒适。不会在色彩搭配上重重叠叠,以简单舒适的单色搭配冲击人们劳累的视网膜。这也是一种“留白“艺术。不一定用得色彩越多就越好,在如今的平面设计中,应该尽可能的用较少的色彩去表现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合理的运用留白艺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高设计的品味,更能展现出作品独特的魅力。

3.留白能激发人的想象力。设计作品中适当的留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轻松与快乐,也可以给人带来紧张与节奏。通过这种手段,可以向观众表达出设计者的心里感觉。页面上的文字、图片的组合和排列,可以借助留白来进行表达。让留白更多地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在联系图片和文字的中间架起一道桥梁。日本视觉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就擅于利用图与底的关系,让图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重意象,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们要纠正以往的思维定式,不要认为留白是在浪费空间,硬把画面挤的满满的才罢休。我们要知道正是这种留白才使画面具有透气感,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发挥观众的想象力,还可以让眼睛得以休息,从而使观众在欣赏设计作品时产生轻松、愉悦之感。

三、平面设计中留白的应用

以上综述了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可见留白在平面设计中地位不可小觑。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将留白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

1.整体为重,兼顾局部。设计师在创作作品之初,就要对作品大体趋势胸有成竹,从整体出发,把握作品画面中的黑白比例关系。同时考虑平面构成中的要素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形式美的法则,用心去体会画面中留白的艺术。在视觉中心处理上别具一格,精彩、视觉冲击力强、个性鲜明的作品总能抓住众人的眼球。

2.把留白当成设计元素。要像考虑设计元素一样考虑留白,所以在开始创作作品之初就要考虑到留白的大小、形状、面积、颜色,从而客观、理智的分析,并进行巧妙的组合。一幅设计作品中如果没有仔细考究过留白的处理,很难达到画面的和谐,留白不是可有可无,

也不是随便安放,这些随意留白、或不考虑留白的设计都是不完美的设计,更谈不上意境,谈不上优秀,留白作为一个设计元素正是体现设计水平的高低,我们有必要与各图形、形状、色彩同等对待,从而使我们的设计充满活力。

3.重新定义平面设计的构图形式。和谐、对比、对称、平衡、比例,重心是平面设计的构图形式要素。其中,对称和不对称是不同类型的平衡。对称有安定、均衡、协调整齐的视觉美感,我们常见的设计作品会将版设主体放在版面中心,四周留白。其实我们可以更大胆些,在留白处理上,打破原有的构图形式,是设计作品更具有灵动性。

总之,我们在平面设计中不仅要了解留白艺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平面设计中留白的重要性

平面设计中留白的重要性 在科技与经济腾飞的今天,琳琅满目的商品、广告等为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当然这也说明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告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今的广告企业越来越多,广告作品越来越多,可是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对广告出现了抵触的情绪,偏偏一律的平面广告版式,让消费者没有观看的欲望,相对的就没有了卖点。回顾从古至今的广告作品,它都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那么为了突出这个主题,现在很多设计师都采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手法,采用很多五颜六色的陪衬来突出主题,冲击眼球,可是有些时候这样也会让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如果能够简单一点、朴素一点、在画面中尽量留出更多的空白,也许这样会受到人们的喜欢,为作品带来很大的卖点。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平面的空间当中进行设计,如果必须要说得详细一点,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2、留白及其重要性

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留有想象的空间。留白作用在平面设计这个范畴当中,它就是一种构成法则,它和我们常说的要素一样,在版面构成要素中有重要的作用,留白就是在一个平面设计版面当中,没有进行放置如图形、文字、色彩等要素的空间,它的形状样式、比例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图形版面的质量。 留白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具有“虚”的特性,虽然没有“实”的作用,但是相对的带给了观者精神层面的感受,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所以留白在版面当中是一种可以打动人心的表现形式。留白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带给人们轻松愉悦,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留白可以强化主体、突出重点,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需求,避免视觉疲劳,让人们能拥有轻松的观看体验。留白的作用就像我们常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样,能把人们带到一个拥有无尽想象的时空,让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的畅想,轻松的感悟与体验,留白还能创造出平面设计版面的戏剧性,只要我们能合理地运用,它将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信息传达的目的,为平面设计作品增添更多魅力。 如今的平面设计领域,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常见的有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等,在这些领域中,留白给现代设计增强了语境,让画面具有了生命力。因为留白的无色衬托了文字及图形的有色,无则有,少则多,简洁就是丰富,精炼就是饱满。能使用好留白,才能从精炼中求丰富,简洁中找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力场”与“空白”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力场”与“空白” 平面设计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是设计者根据设计的主题内容,通过自己的艺术修养、设计技巧并遵循设计美学的艺术规律,将设计观念在平面上的充分展现。也是设计者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知识修养、艺术技巧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一个好的设计者应具备通过简洁的艺术设计语言高度概括设计主题的能力,而并不只是把设计主题的所有内容完全全地照搬出来。我们在平面设计当中,通常会拿本体题材做文学性创作,即是通过画面元素的拼凑来完成作品。当面对没有任何文字各图形限定的无要求的“要求”时,习惯于在题材、文字的具体限定下做设计的我们便开始有些茫然。如果想冲破这种局限性,就应试着从形式结构的纯设计语言的角度出发,从“力场”和“空白”中来解析。 一、力场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行,都有着各自的规律。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力场”。人对于对象由知觉经验产生的“力”是真实的,不是虚幻的。因为这种力有着自己的作用点,方向和强度,它合乎物理学对于力所下的定义。当外物的“力”的结构与人思维里的“力场”相吻合时,主客观两个力场便达到同形同构的认知过程。所以环境结构是人对于对象特运行知觉的前提和基本特征,形态知觉的组织原则产生力的吸引和排斥而形成一定的动势图式,这种由环境和对象形态产生的力的分布图式称力场。图形和文字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创意元素。其组合构成与空间分配决定了整个版面的性格含义和意味。在这个问题上,康定斯基有他自己的体会:一张白纸在视觉上是不等量的,往往上轻下重,左轻右重;上方稀薄、轻松、自由,下方则稠密、沉重、束缚;左上方往往开发自由,而右下方则闭塞受阻抑。这种“力”的不同感受,往往来自于我们平进的经验、运行、习惯及生理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经验告诉我们,版面的四个边存在着不同的力场,当版面中的图形设计处于版面的不同位置,或方面、大小形态的扩张和收缩的影响。掌握并合理地运行这种力来分布形色与空间,便能创造出一个和谐、适当、充满生命与律动的版面。 1、形态的位置 从基本形式看,米字格是一种凝结、稳定的“力”的结构。其力的凝结点

小议中国画的“留白”造美

【摘要】中国画的“留白”现象导其源是伴随着画史而发生发展的。中国画“留白”自觉的历史产生于先秦形成于六朝,而成长期则在唐代,确切的依据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白画”之说可见。而中国画之“留白”造美的兴盛期则是宋代。随着人类文明脚步的迈进,基于民族审美心理之必须,绘画表现中“留白”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专署,中国画家利用“白黑”二素,恰倒好处地在描绘自然与理念之间设计画面虚实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是中国画造美、审美之必须。 【关键词】美学意义;二维的空间;意境 一、“留白”的美学意义 中国画中的“留白”,或者说是“布白”,是要求艺术性与审美性恰到好处的结合才可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尚意境界。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如此“高”与“远”之境,当由“留白”之法予以实现。画中之白处,自当使人尽观睹妙想于幽远山水景致之间。当然,中国画中的“留白”不单单是局限于山水画中,这种审美性与艺术性于人物画和花鸟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中国画的二维的空间中,画家们始终在自觉而别具匠心的利用“留白”技巧来打破单一的墨色在画面上所呈现出的那种严肃。使画中的山水跌宕起伏。在精心构思与幽妙的黑白设置中,使画作在恬淡中达到无色之色的话语表述,从本质上使人在虚实相生主体与客体中因循心理的审美规律,求得艺术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八大山人有些山水画作品的画面上,会留有大面积的空白。这些空白?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让人联想到禅宗思想对于八大山人创作观念的影响。对于禅宗而言,物质无常永恒,而白纸的空白与墨色形象的关系正如同虚空与墨色的关系,所以在八大山人看来,空白与形象同样可以画出完美的作品,而且从禅宗的角度来说空白可能比形象更加实在。这样一来,八大山人山水画就充满了空灵。有了荡漾,有了和禅境以及老庄哲学语义相同的意境结构。 二、“留白”—中国画造美之必须 中国画非常重视意境的传达和形式美的体现方式,“留白”则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及意境延续方面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作品的主题、意境、趣味等多种因素,是画面成败的关键之一。中国画始终都在讲形式美这个主题,在我看来,形式美的主题是以“留白”的表述方式再合以章法,笔墨技巧的精进来完成的。“留白”是无墨之用,这并不是过分抬高“留白”形式在中国画中的位置,而是个事实存在。中国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气韵,便使画面上流动着生命,便使观者得以在那白而不空的空间徜徉。留白与着墨相对,两者互相依賴,相得益彰。沒有留白,便不能显出着墨处的美妙。如?黄宾虹的一幅《江山图》,画的正上方一高山巍然耸立,中腰下黑压压的山峦横断其面,中间留出一条白带,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那高山浓黑的整体中又间以几座虚淡的屋宇,以山路衬之,使高山更高;以屋宇垫之,令低峦更低。加之左下方留大片的虚白,水中着一小舟,两隐士端坐其间,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 中国画章法讲究立意定景,要求在画面上“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运用宾主、呼应、开合、藏露、疏密、虚实等对立统一法则来布置章法,并巧妙地处理画面的黑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八大山人山水画的画面设计性极强,每幅画的经营布阵都看似不经意而处处经意之极。八大山人将其山水画画面设计的意境空阔,余味无穷。范增先生认为:“八大山人之构图,断物造险之愿。古往今来,于《老子》书…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之参透,无过于八大山人者。我们可以在八大山人的《秋林亭子图》的构图中体会其章法布置:“由画面左下角层层生发,直至右上角,一鼓作气,冲出画面,右上方又拖出几组远山平坡,摇曳生姿,如

浅谈中国画的留白

浅谈中国画的留白 唐殿全 (《东方艺术·国画》2013年第4期)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画是非常讲究留白的。留白是中国画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中国画重要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充分地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 那么留白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是怎样形成的,又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本文就此,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白绢素纸为中国画的留白提供了先提条件 白绢素纸作为中国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一直受到画家的青睐,特别是写意作品中经常使用的生宣纸,更加适合墨色浓、淡、干、湿效果的运用和表现。黑色墨水与白绢素纸的结合,给我们营造出一种美妙而特殊的视觉效果,使水墨画的世界显得那么的纯洁简练,素净澄明。我认为白绢素纸的材料性能自然成为了中国画留白的先提条件。 二、留白是中国画造型观的体现 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画面的形象是由线条的疏密、线条的长短和线条的角度来组织完成的。在讲到画面的构图安排时,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有“经营位置”、“置陈布势”、“计白当黑”、“分朱布白”、“密不容针”、“疏可跑马”等等之说,这些绘画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留白正是这种理论在绘画上的具体应用。 中国画的精彩之处还在于表现的是突出的、重要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坚决舍弃多余的东西。如倪云林的作品,前面几棵树,一丛竹,中间留白的地方,很自然地让我们联想为水面,远处有一些简洁的山石,便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冲淡萧散的境界,引起我们不尽的遐想。齐白石画的虾子及螃蟹的作品中,只有主要形象,其余的画面都是留白,我们一样感觉它是有水面。叶浅予的舞蹈人物,形象生动,优美简练,也是大面积留白的结果。山水画中也特别的讲究留白,白可能是云,可能是水,可能是空气,有时在画面的感觉上就需要一块白,才显得透气。这一点黄宾虹的作品可以为证。总之留白是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丰富画面,还能使艺术形象更加简洁鲜明,这一点也说明留白体现了中国画的造型观。 三、留白是中国画写意观的运用 通过中国绘画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最早的绘画是出土于长沙战国时的帛画。那时就已使用毛笔,以墨线造型,敷色用平涂。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单线的造型与平涂的设色方法,无法达到纯自然的表现客观物象。因为它不能通过对阴影的描绘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因此中国的美学理论家们很早就意识到绘画既不能纯客观地表现对象,也不能纯客观地去要求绘画。从而认为主客统一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即要求把客观形象与心中的主观感受统一起来进行描绘,这就形成了中国画“写意”的艺术观、创作观。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意在笔先”,“气韵生动”,“写物之貌,亦写吾人之心”,“似与不似之间”等等的论语,都是中国画写意理论的精华。

浅谈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而这个“留白”二字从不同角度来看又有不同的含义。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从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留白主要分为:词语留白、艺术留白、哲学留白、应用留白。在本文中,我们所要阐述的是艺术留白中的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常作为意象的载体出现在设计中,传达内在的特定含义和信息,引发观众一定的联想。除掉具象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现形式外,还有一类特殊的意象表现形式,这就是“留白”意象。平面设计应当寻求合理、有效的传达功能。现在的社会纷繁复杂,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却蔚然成风。在这样的观点主导下,“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成为平面设计的当代主流,迅速、有效地传达信息成为平面设计的时尚追求。从2000 年,全球最佳报刊设计评选委员会对参评各报的审定就已经开始启用这样的标准: 倡导减法式编辑原则,削减超载信息,尽量减少装饰性元素,即“Pure Design”纯净版面。推崇“简单即美”的美学原则,认为过多的装饰性元素或重复强调会导致读者的抛弃性反应,种种视觉花样的轮番轰炸会使人为刻意的花哨形象失去震撼效应,无所不用其极的冲击力也会麻痹人们对种种新奇独特形象的视觉反应。

“Pure Design”为读者提供的是视觉畅游的可能性,核心是在版式设计中引入版面第四元素——空白。① 那么留白的作用又是什么呢,首先,最主要的特点是烘托强势。有的人以为,在版面上的文字越长、块面越大就越有强势。其实这只是相对的,交响乐往往通过休止符形成瞬间的宁静,然后再把乐曲推向高潮。同样,版面上在黑色块面周围也应该透过空白来更有效地显示黑色块面的力度。一些作品则一味地企图通过放大标题来改变节奏,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是一些优秀的作品中不在于标题的大小;不在于版面上的元素的多少,虽然标题放大了说是为了吸引读者;版面上放了很多元素说是为了让读者更深了解作品的意图,但是往往这些作品很失败,原因是缺乏空白的衬托,如果增加了空白的衬托则加强了作品中图像、文字的灰雾感。这样使该作品会显得更为显眼。其次是缓和视觉紧张,增强内容的易读性,增强版面的韵律和节奏感。如果密度太大,阅读起来就会觉得很累。而如果插入适度的空白,就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减轻视觉疲劳。比如有些作品中元素较多,如果将这些元素分组而排列,在组与组中使用适当的空白,那么使得灰色块面能够透气,读者的阅读也因此而具有间隔感,视线也有了瞬间的停顿感,不至于太紧张。然后是提升并强化作品的传达效果并加强作品的格调情趣;增强作品的意蕴美传统的留白意象观和平面广告设计的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计意象。 留白在视觉上有艺术感,同时,也对人的心理造成了影响,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压强”理论所说:当人们在观看一个有“缺陷”

浅谈中国画中的留白

浅谈中国画中的留白 我对绘画的了解着实是少之又少,对于一些有名的画作也只是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虽然老师给我们上的课不多,但是我收获却是不少。以前我对画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看它的大概轮廓上,尤其是对古代山水画,因为本来就模糊所以更是没有机会细细的观察过,所以更不可能去理解画的意境与内涵。通过这节课让我也更加细致的去欣赏这些经典的画作,并能跟着老师的引导了解一些画里画外的内涵与神韵。包括中国画中的以小见大,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的是中国画中的留白。留白是中国画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中国画不像西方的油画强调色彩的冲击,它用淡淡的墨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个充满想象空间的世界。而这个空间很大程度上是留白的作用,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浅谈以下留白这个技法。 中国画中的“留白”有着深远的历史,并且是在画家们的创作中自觉形成的一种技法。自觉的历史应当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错彩镂金”,而到六朝的“出水芙蓉”形成。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的“白画”可以看出它成长与唐代。对于画面上有意识的“留白”并作深入研究的时代当为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画之“留白”造美的兴盛时期。如赵佶的《池塘晚秋图》,马麟的《层叠并绡图》,以及北宋文同的《墨竹图》,下面我们着重看一下文同的《墨竹图》。 文同(1018—1079),字与可,世称石室先生,四川梓潼人,北宋皇佑年间进士,元丰初年任湖州太守,故亦号文湖州。至于画竹,他曾对好友苏轼有过表露,说:“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可见画竹是他渲泄情感,遣发胸怀的手段。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也擅画竹。由于文同、苏轼等的倡导,宋元间画墨竹之风大盛,名家辈出。 这幅《墨竹图》本幅墨竹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双拼绢本,现在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创的是用墨画竹的先河,此图竹竿用笔自然圆浑,墨色偏淡,节与节之间虽断离而有连属意。画小枝行笔疾速,柔和而婉顺,枝与枝间横斜曲直顾盼有情。竹是气节之意象,用墨迹来表现它更是想显出它的苍劲有力。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此幅画作亦有大面积的留白存在。留白,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这一株竹子,我们看到的是竹子的品性。这里也可以用以小见大的思想去理解。竹子的高洁,竹子的骨气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小议中国画的“留白”造美

小议中国画的“留白”造美 【摘要】中国画的“留白”现象导其源是伴随着画史而发生发展的。中国画“留白”自觉的历史产生于先秦形成于六朝,而成长期则在唐代,确切的依据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白画”之说可见。而中国画之“留白”造美的兴盛期则是宋代。随着人类文明脚步的迈进,基于民族审美心理之必须,绘画表现中“留白”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专署,中国画家利用“白黑”二素,恰倒好处地在描绘自然与理念之间设计画面虚实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是中国画造美、审美之必须。 【关键词】美学意义;二维的空间;意境 一、“留白”的美学意义 中国画中的“留白”,或者说是“布白”,是要求艺术性与审美性恰到好处的结合才可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尚意境界。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如此“高”与“远”之境,当由“留白”之法予以实现。画中之白处,自当使人尽观睹妙想于幽远山水景致之间。当然,中国画中的“留白”不单单是局限于山水画中,这种审美性与艺术性于人物画和花鸟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中国画的二维的空间中,画家们始终在自觉而别具匠心

的利用“留白”技巧来打破单一的墨色在画面上所呈现出的那种严肃。使画中的山水跌宕起伏。在精心构思与幽妙的黑白设置中,使画作在恬淡中达到无色之色的话语表述,从本质上使 人在虚实相生主体与客体中因循心理的审美规律,求得艺术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八大山人有些山水画作品的画面上,会留有大面积的空白。这些空白?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让人联想到禅宗思想对于八大山人创作观念的影响。对于禅宗而言,物质无常永恒,而白纸的空白与墨色形象的关系正如同虚空与墨色的关系,所以在八大山人看来,空白与形象同样可以画出完 美的作品,而且从禅宗的角度来说空白可能比形象更加实在。这样一来,八大山人山水画就充满了空灵。有了荡漾,有了和禅境以及老庄哲学语义相同的意境结构。 二、“留白”—中国画造美之必须 中国画非常重视意境的传达和形式美的体现方式,“留白”则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及意境延续方面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作品的主题、意境、趣味等多种因素,是画面成败的关键之一。中国画始终都在讲形式美这个主题,在我看来,形式美的主题 是以“留白”的表述方式再合以章法,笔墨技巧的精进来完成的。“留白”是无墨之用,这并不是过分抬高“留白”形式在中国画中的位置,而是个事实存在。中国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气韵,便使画面上流动着生命,便使观者得以在那白而不 空的空间徜徉。留白与着墨相对,两者互相依賴,相得益彰。沒

国画中留白

留白 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画是在吸收了文学、音乐、书法等各种文化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儒释道三家文化之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与道教思想融会贯通,表现中国文化的自然、超脱之美。国画留白是在总结了其他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特殊构图方式。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出空白。天道运行讲求阴阳造化,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相交产生万物,体现在国画中即是留白与笔墨的完美结合。这即是对道家思想“玄”的深刻诠释,正如道家所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谓“玄”指的是“道虚”,而“虚”在国画中和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精雕细琢为实,留白为虚;近者为实,远者为虚;具像为实,隐者为虚;等等到入妙处,”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虚实结合,适合于表现广阔的画面,增添画面思想容量,深化画面的内涵。 且”道虚”它无形无象,无嗅无声,看不见,摸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源,而留白的思想便是对万物无形观点的深刻诠释,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构图形式,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白,不代表无,亦不表示空,更不是画家的随意而为,而是画家的情感寄托所在,大大小小、规则各样的留白,可以为天,可以为水,可以为云,可以为雾,甚至可以表示整个背景。所以留白的意义不只在于作为视觉上的构图手段,而更在于它代表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印象,一种精神。留白不但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还可以赋予广袤深远的意境,更可以不断拓展观者的思想广度,给人留有无限的遐思空间,唤起灵魂最深处的共鸣,实现最高的审美意境,彰显国画的独特魅力。 留白的本质意在用无诠释有,以空来营造满,而其本源则在于无,在于空,所谓“四大皆空”,“四大”指的是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和流动的风这四大物理元素,佛家思想认为这四者构成了宇宙世界的本体,它们遍布于整个宇宙,广博无边,固定的形态是无法承载下这种博远的,因此它们无形无迹,而无形皆为“空”,所以广翰的世界本就是“空”,“空”才是宇宙事物的至上境界。留白作为国画艺术的一种构图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认为,有形的画面是无法承载画面中无穷的意象空间的,而空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方式。所以留白升腾出的是一种幽深、高远、空灵的思想境界。如明代张灵的《招仙图》就是以留白取胜的精品,明月下空旷的白,一位刚刚出水的少女,几株芦苇,画面大面积的空白呈现给人一种冷月仙湖般的诗境氛围,在画面中留白占据了主导地位,物象则安排在了画面的一角,正是这大面积的留白,营造出了空阔无垠的天空和水面,营造出了画面清冷、幽静的氛围空间,凸显出了湖边女子的诡异与神秘,使画面美得空灵、传奇。 从某种意义上讲,留白是对中国哲理中阴、阳的深刻诠释,是中国和谐观的精准表达,在中国画中,无处不体现着由留白而营造出的玄和思想。如齐白石画虾从不画水,通过留白与着墨相对,使神韵游离纸上。如他所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画水,却分明看到了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虾在活泼游动。而这种艺术效果,通过正是画家对留白的深刻体悟与合理把握。在画面中,水为阴,虾为阳,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是中国和谐观的完美展现,所以虾的玲珑清透可以通过笔墨表现,而水的清明广阔却不可表现;虾的大小形态通过运笔可写,而水的体势流动却不可写。作者在准确而精到地把握了这种阴阳关系的基础上,再结合水的特点,水的行迹无边无形,超越了画面的大小,超越了观者的视线,而留白能将这种“无”表现出来,正可谓“妙在无墨处”,无物胜有物。画中阴性的水与阳性的虾所构成的曼妙游离的和谐空间,将中国画的留白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画正是这种通过这种对对立物象的和谐营造,才将中国高深的哲理思想以诗意唯美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 留白,是一种无言的体会,是一种悄然的内心愉悦。在中国,留白已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思想的艺术,一种人生的艺术。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d2567151.html,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解析 作者:廖志英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27期 摘要:文章对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美学价值以及整体创设意境予以阐述,希望能够将中国画的深层次内涵表述出来,为欣赏者提供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艺术想象空间 留白是中国画的重要构图原则,从美学角度审视中国画留白艺术,则可见其跌宕起伏的节奏美以及气韵灵动的空灵美,留白同中国哲学的虚实相生理论深度契合,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审美特征。 一、留白的产生和发展 所有事物都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画的留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从单一逐渐走向了成熟,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中留白的表现技法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新石器时代开始,陶花纹的制作工艺上就已经将留白技巧表现出来,发展到先秦时代时,错彩镂金又将留白艺术进行了提升,在接下来六朝、两晋等过程发展中,对留白艺术也有着相应的介绍,并将其表现技法逐渐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如六朝时期的代表作《出水芙蓉》、两晋时期的《洛神赋图》《画云台山记》等作品,都将留白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 唐朝时期可以说是留白艺术发展的一个起点,在该时期很多文人画家都将留白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不过真正推动留白艺术达到世界顶峰的当属宋朝。在该时代中,文人墨客将绘画与书法两种表现形式融合在了一起,通过留白手法的塑造,更加深入的将画作意境表述出来,给人以不同的感官享受,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宋朝绘画大师们在作品中融入了禅的相关理念,在追求绘画作品随意性、浪漫性的同时,加强了空白位置的细节处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有马远和夏奎,马远创作的《踏歌图》被人们广为流传,其通过大面积空白的处理配以简单的山石小路,烘托整幅作品的意境,给人以深刻印象。 二、中国画中留白艺术的美学价值 (一)强化了画面整体的布局效果 中国画中留白技巧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画面布局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减少突兀等情况的发生。在中国画表现中,各种元素的应用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意境表现,在画面布局

平面设计中的留白研究

平面设计中的留白研究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留白” 摘要:留白作为平面设计中构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语言。它为读者视觉流程及心理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可以起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本文从哲学、美学思想及艺术上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留白”的根源,总结了留白在设计中应用的规律。认为在设计中恰当地运用这个法则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提升作品无限感染力的作用。 关键词:“留白”虚无构成平面设计应用 Graphic design of the "blank" Abstract:Keep a white important ingredient as graphic designing middle picture composition, now that one kind forms are also one kinds of language. It has provided the space imagining boundlessly to reader optesthesia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mentality , can already use up have but expect infinite effect to the word up. The west "has kept white " origin i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aving been analysed from comparing on philosophy , aesthetic ideology and art , has summed up the law staying applying to design vainly middle. Think that the law middle applying this to design properly can arrive at up deepening a subject, boundless appeal effect hoisting work. Key words:Keep the white; nihility; composing;graphic designing;application 一、引言 平面设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个“读图时代”,由于大量的视觉冲击,人们的视觉也开始变得疲劳,因此,留白法则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综观国内外的平面设计作品,可以发现留白法则在平面设计中越来越被重视, 恰当地运用这个法则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提升作品无限感染力的作用。对一个设计师而言,一个能够恰当处理画面空白的设计师能更好地处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留白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构成法则。它与图形、文字、色彩一样,是重要的版面构成要素,从属于整体布局的结构关系,是指版面中没有放置任何图文的空间,其大小、形式、比例决定着整个版面的质量。 留白是“虚”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来自于所谓“余暇”的概念。没有实际作用的部分在精神层面上有其存在的价值,它是一种能够触动人们内心存在的表现。 留白带给人轻松感,最大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同时留白能强化重点,突出主题,满足视觉的生理需求,为读者创造轻松的阅读环境。留白被独具匠心的设计者成功地运用后,其作用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产生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它不仅能给观众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引发联想和想象,还能创造出戏剧性的

浅谈留白艺术在设计中的意义

浅谈留白艺术在设计中的意义 “留白”是一门艺术,存在于各种艺术形态之中。空白所形成的虚余,能给人们提供许多想象的空间,获得视觉上的轻松,从而体现设计“以少胜多”的价值性。而在版式设计中很多设计师会把重点放在“黑”的设计上,忽视了“白”的设计,文章以阐述版式设计中留白的作用为主,并简单探讨如何恰当运用留白。 标签:版式设计;留白;主题意境 一、版式设计与留白概念 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它是在版面上有限的平面“面积”内,根据主题内容要求,运用所掌握的美学知识,进行版面的“点,线,面分割”,运用“黑,白,灰”的视觉关系,以及底子或背景的色彩“明度,彩度,纯度”合理应用,文字的大小,色彩,深浅的调整等,设计出美观实用的版面。 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手段,不但要向观者传递信息,更要营造一种氛围,使观者能够融入其中,感同身受,同时还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使观者在阅读、观看之时能进行深思与回味,而这种氛围、空间则需要通过留白来实现。版式设计中的“白”是指版面上文、图之外的空白处,“黑”指版面上文、图的实体。需要注意的是“白”它不一定就是白色或者是空白无物的空洞空间,它可以是黑色或其他任何颜色,也可以是图形,它只起着空白空间应起的作用—陪衬与烘托,只是在我们的下意识里或者是约定俗成的习惯里把它看成了背景。而在版式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会把重点放在“黑”的设计上,却容易忽视“白”的设计。 二、版式设计中留白的艺术作用 留白在版面上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突出主题,强化重点。帮助读者目光的移动,就是如何看;二是创造意境,引人遐想。帮助读者理解设计传达的理念,给人感受、喘息的空间。留白在版面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留出适當的空白能更好的烘托主题,渲染气氛,使版面更臻完美。 随着科技和电脑技术发展让一些设计师过分依赖电脑表现手段,借助电脑合成技术在有限版面上进行大量色彩和文字的堆砌、图形的变形,并施加各种形式手法,造成版面纷乱繁杂,忽视了艺术创造的情感语言以及丰富的内涵空间。特别是在版式设计和文字的疏密、编排上,无法给观者一种舒适的心境,具有一种强制性的视觉表现,达不到快速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更谈不上获得视觉上美的享受。 任何的设计作品都有设计者想表达的主题。在传达主题的同时,又使版面能够精致和富有艺术气息是每个作者和编辑的心愿。据了解,现在传播的平面设计

浅谈书籍版式中的留白

浅谈书籍版式的简洁设计 摘要: 好的设计是没有痕迹的设计,一本设计好的书,让读者在流畅有趣的阅读中感受到设计的美感和文本语境的充分表达,并为读者创造回味联想的可能,设计追求视觉上的丰富,心理上的满足。而无色就是有色,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单纯就是饱满。只有更好地发挥黑白的对比与韵律作用,才能从单纯中求丰富,简练中求明快。才能充分传承与发扬传统的艺术设计语言,形成现代的设计风格。所以在现代设计中,色彩不是运用得越多越好,而应尽可地用较少的色彩去获得完美的色彩效果。 简约设计是简化的、简洁的设计。“简洁”要传达出一种远远超出形式本身的意义,是有回味余地的设计。体现在书籍设计中,是通过对内容信息的梳理,去除繁冗的语言后提炼出信息的品质,用设计手法达到信息传递的本质功能,增强受众的接受能力,实现设计的信息传递美。 优美的设计要求尽可能充分而简洁地描述内容。读者在阅读中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阅读行为,而版式设计的成功则是导引无意识的阅读。知识爆炸和略读时代,时间成本宝贵,繁杂的设计是没有效率的设计,而简约的设计才是有效的设计。 4.4.4.1 形式简洁的设计使设计明确 “简洁”在设计领域里具有与“简单”相对立的另一层含意。好的设计作品,表面上看似乎形式“简单”,但其内在内容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一定是存在的。 当某一个设计被誉为具有简洁性时,内在的含义是: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凝聚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所有细节各得其所,而且毫不多余。因此,用构成一个版式的结构特征数目的多少来解释简洁,就绝对意义而言,当一个版式只包含少数几个结构特征时,它便是简洁的;就相对意义而言,如果一个版式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编排元素和信息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时,我们就说这个版式的设计是简洁的。 版式是书籍内容的首要承载者,直接与读者亲密交流,设计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如此丰富和快捷的时代,版式不但要求有艺术性,具备信息传达的基本功

中国画论文:浅析中国画的艺术特征_1

中国画论文:浅析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导读:本文中国画论文:浅析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节奏和旋律,赋予线条以生动的气韵。线有了气韵便有了生命,自然会灵动传神。中国画的线又是有情的线。因为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而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成为形、意、情的综合表述。既然线可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那么,每个画家的线条自然各有特点。比如:顾恺之的线如“春蚕吐丝”、联绵不断、悠缓自然;吴道子的线“势若风旋”,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举,被誉为“吴带当风”;陈老莲的线“高古奇骇”,变幻莫测,朴拙生动;吴昌硕的线“遒劲泼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总之,线是中国造型艺术之魂,是中国画家赋予自然人化的生命中介。 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和水墨的协奏,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就是以线为主的笔墨。画家通过笔墨技巧,表现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有无笔墨,是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画讲究“笔精墨妙”,用笔要求笔力深沉,力透纸背,讲究笔法、笔力和骨气。用墨主张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讲究“墨分五色”。所谓“墨分五色”就是以水调节墨色多层次的浓淡干湿,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是十分丰富的,这些丰富的变化,虽然不是五彩缤

纷,却可以产生一种极为典雅稳重的色彩效果。笔墨的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万般风貌的。描绘对象不同,笔墨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其实用笔和用墨是一种技巧的两个方面,一笔下去,既有笔也有墨,墨由笔出,笔由墨现,笔为骨骼,墨为血肉,笔法和墨气混然天成。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中国画主张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但并非不重视色彩。中国画古称“丹青”。在唐代以前,色彩的运用得到普遍的重视,画家的色彩意识十分强烈。唐宋时期的工笔重彩画,更体现了极高的色彩技巧,设色浓丽,艳而不俗。然而唐宋以后,尤其是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盛,水墨写意画渐渐跃居前列,成为主流,丹青色彩的运用受到了抑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提中国画,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墨画,甚至将水墨画作为了中国画代名词的原因。 三、以虚带实,虚实相生 中国画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紧密联系并受其支配的,其中的“虚实”、“疏密”、“计白当黑”、“天人合一”等思想无不有着浓厚的道家色彩。老子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即宇宙之实体,在中国画中就是实处、有笔墨处;“无”即宇宙之空间,在中国画中就是虚处,即空白处、笔墨清淡虚灵处。“虚”和“实”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无虚就无所谓实,无实亦无所谓虚。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云:“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中国画中既要有实处,又要有虚处。画中的虚与实,相辅相成,互相依赖。要使虚处空灵,单从虚处去求,无异于缘木求

水墨画的魅力:留白

水墨画的魅力:留白 留白 某种水准上讲, 中国画是在吸收了文学、 音乐、 书法等各种文化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与儒释道三家文化之有着紧密的联系, 尤其与道教思想融会贯通, 表现中国文化的自然、 脱之美。 国画留白是在总结了其他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不同于 西方绘画的特殊构图方 式。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出空白。天道运行讲求阴阳造化, 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 方面,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 相交产生万物,体现在国画中即 是留白与笔墨的完美结合。这即是对道家思想“玄”的深刻诠释,正如道家所说,“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所谓“玄”指的是“道虚”,而“虚”在国画中和 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

虚;精雕细琢为实,留白为虚;近者为实,远者为虚;具像为实,隐者为虚;等等到入妙处,” 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虚实结合,适合于表现广阔的画面, 增添画面思想容 量,深化画面的内涵。 且”道虚”它无形无象,无嗅无声,看不见,摸不到,但却无处 不在,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 源, 而留白的思想便是对万物无形观点的深刻诠释,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构图形式, 也是中 国画的一大特点。白,不代表无,亦不表示空,更不是画家的随 意而为,而是画家的情感寄托所 在,大大小小、规则各样的留白,能够为天,能够为水,能够为云,能够为雾,甚至能够表示整 个背景。 所以留白的意义不只在于作为视觉上的构图手段, 而更在于它代表的是一种感觉, 一种 印象,一种精神。留白不但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 还能够赋予广袤长远的意境,

更能够持续拓展 观者的思想广度,给人留有无限的遐思空间, 唤起灵魂最深处的共鸣, 实现的审美意境, 显国画的独特魅力。 留白的本质意在用无诠释有, 以空来营造满, 而其本源则在于无, 在于空, 所谓 “四大皆空” “四大”指的是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和流动的风这四大物理元素, 佛家思想认为这四 者构成了宇宙世界的本体, 它们遍布于整个宇宙, 广博无边, 固定的形态是无法承载下这种博远 的,所以它们无形无迹,而无形皆为“空”,所以广翰的世界本就是“空”,“空”才是宇宙事 物的至上境界。留白作为国画艺术的一种构图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中国画中的空白,实在是很大的学问。这种空白,就是气,并随着画中所绘,形成了一种动势,向一定的方向在运动着。这就是“气局”。所以画不在大小,在乎气局要大。有的画咫尺有千里之势;有的画尺幅再大,气是散的,也形不成气局,琐碎而凌乱,是散的。因此画要讲构局、经营、位置。中国画本来就讲舒卷开合,舒放开来,气盈六合,卷合起来,可藏于密处。这种气局、气运之妙,就赋赋予了中国画的生命活力,产生了画中的动感、局势。 中国画除了三度空间外,还有四度空间,即时间性。中国画不是纸上的平面,空白处已隐喻了天地自然,而且画的四周和内在形成了时间的顺序和延伸。在高帧巨幅中是如此,在长卷或古代壁画看得更为分明。 中国画从来就没有如后来西方形成的“透视”概念。有一种“散点透视”的说法,但“散点”如何“透视”?完全是以西方概念硬套中国画,胶柱鼓瑟。中国人讲的是,“三远”或“六远”(“三远”见于郭熙《林泉高致》,即“平远、高远、深远”。“六远”则是韩拙著作《山水纯全集》中,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补充了“阔远”、“迷远”、“幽远”三法),并不讲透视。中国人讲的是气运、气局。 中国画对时间的重视远甚于对空间的凝视。中国画中空间的连属,呼应开合,完全顺乎气运的流走,是“气”在驱动一切。明白了这些,对中国画也许就思过其半了。中国画的构局,关乎气运的变化,气的流走。“六法”中有“经营位置”之说,因此“位置”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古人并没有“对角线”或“对角构图”的说法,但这种意识是远从先古就存在的。《河图》、《洛书》,就是关于对角、对边的数理的敏悟,成了《易经》的来源。画中之气,充乎沛乎,在运转着,回旋着,不可随意旁泄。画中的四个角,极为重要,是“气”进出之处,可以称为“气口”。四个角,一般有两个或三个角须守住,封住气口,不让“气”随便泄漏出去,而留一个角,透“气”,气有吞吐、开合,这样画才可“呼吸”,才如生命一般,活起来,这就是气运生动。对于中国画而言,右下或右下角对于画中气运是尤见重要的。这个部位,也可名之为“亥”位。画中各个部位,如用《河图》、《洛书》之意,或者紫薇宫盘之标志,从画下部自右而左顺时针而转,以十二地支标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至右下角正是“亥”位。这个位置,可举李迪《风雨归牧图》为例,画中的一切风雨动势、气势,均由左上向右下压来,而牧童的一顶竹笠正好被风雨吹下,落在“亥”位。这是全幅气机的结穴,气之流走运势汇结于此,全幅都在动观风雨之中,尤见生动。为什么画的右下角尤见重要呢?想来其中蕴涵着极深的中国哲理,或易理。另外一个原故是因为这里是人的视线习惯性游走的落点所在。比如以中国文字来说,每个汉字都可看成一幅画,其中空间疏密流走,其最末收笔处往往是向右或右下,正是气之收局“呼应开合”之处。这样比较就会明白,这一“亥”位的重要作用了。在古典名作中,此例也极多。比如李迪的另一名作《枫鹰雉鸡图》,鹰踞于左上枝头,俯窥右下,一只雉鸡,急速逃窜向“亥”位而去。全幅的“势”与悬念,在左上至右下大的对角之间戏剧般地展开,振起全图,用现代话说,正是极具“张力”。再简单说说“气局”。画幅的大小与画的气局并无定式。画幅虽小,气局却可大,如宋人册页团扇,咫尺山水,却令人如感千里之遥。反之,亦有其例,画幅很大,气却是散的,显得柔弱无足观。 “气局”一说,可以这样定义:画中空白,与画的布局、构体之间的虚实关系。画中结体有一种饱满的张力,布局空白处令人觉有气之充溢,气势有一定方向感,在画中流布,趋势相生,形成了画中风水。不空再添一笔,再减一笔,增减皆有损益,不可移易。气局之充溢,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圆通的“气场”,令人几不可伸手触摸画中构局之诸结体、笔墨之间能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一种相互作用的律动与气势的流走,并且有极其生动的方向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留白艺术_宋朝阳

第37卷 第22期 包 装 工 程 2016年11月 PACKAGING ENGINEERING 221 收稿日期:2016-07-20 作者简介:宋朝阳(1976—),男,山东人,硕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留白艺术 宋朝阳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 250010) 摘要:目的 探究留白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 在分析了留白对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原则的基础上,以具体实例分别探究留白在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标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结论 留白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应用留白能够更好地烘托主题、渲染气氛,使作品更加完美 关键词:留白;意蕴;格调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16)22-0221-04 Introduction to Blank Art in Modern Graphic Design SONG Chao-ya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Jinan 250010, China) ABSTRACT: It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blank art in the modern graphic desig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blank in modern graphic desig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blank in the poster design, packaging design, web design and logo design with specific examples. Blank has an important value and function in the modern graphic design, in accord with the art rules based on proper application space, which can better be able to foil theme, apply color to a drawing atmosphere, and make the work more perfect. KEY WORDS: Blank space; meaning; style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 白。艺术设计领域中的留白是一种狭义的留白,主要是指在设计作品中没有任何图形和文字的空间。虽然留白在艺术设计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不等于说可以忽略,它在画面中与实体形态相辅相成,起着拉开实体与实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强整个画面的空间感、突出主题形象的重要作用[1]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适当借鉴和使用留白艺术,通过、留白营造视觉和心理活动的焦点,可以深化平面设计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构筑想象空间,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空间和视觉感受。 1 平面设计需要留白 1.1 留白能够强化设计作品的传达效果 在中国传统绘画界,画家极其重视留白,希望借助这种感性的方式体味人生。这一点在山水画中尤为明显,那种不着墨色,只留纸面,以虚当实的画面处理方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画面意境,寥寥几笔就使物象达到了以有限寓无限的画面效果[2]。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恰当运用留白的这一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