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30
课题: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主备人:钱更生审核人:魏华优越性。
理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的理解,加强、深化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同感,自觉维护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知识构建】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它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享有自治权。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典型例题】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C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④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各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请列举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2.解释与论证:理解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3.预测与选择:中国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辨析与评价:客观评价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政治认同: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2.科学精神:明确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3.法治意识:中国积极遵守世贸规那么,履行应尽义务4.公共参与:亲身感受开放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议题一|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入世19年来,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贸易增长的同时,脱贫人口也在迅速增加。
中国让数亿人走出贫困,这是历史上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成果。
过去19年,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可能带来怎样巨大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探究(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19年来,“入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提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大多数。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 )①决定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有过以下两种态度:“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与“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B.否定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C.否定了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D.否定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答案:A3.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移风易俗、改造剔除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答案:A4.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中华文化( )A.蕴含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B.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C.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惠民利民D.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答案:D5.春节前后,某国“欢乐春节”活动丰富多彩、好戏连台。
该国各城市的“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日”“中国非遗展演”等活动火热开展,节目传递出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等理念受到当地民众的赞扬。
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 )A.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具体方法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答案:A6.《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X仍然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
《政治生活》第七课考点例析和复习提示考点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考点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内容及原因:(1主人;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民族观点;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
(2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民族团结(重要原则)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的基本原则。
2)相互关系: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例题: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3月2日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 年》白皮书,表明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2 019亿元,西藏自治区历任人大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政策和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C.各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例题:材料一西藏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旅游业正在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由于西藏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再加上缺乏资金,各种设施配置不协调,每到旅游旺季,旅游交通、接待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旅客行、游、购、娱的基本需求,一些游客甚至找不到满意的导游。
西藏的这一“黄金产业”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材料二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考虑到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差,以及海拔高的自然条件,国家在财政、金融、税收和物质、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帮助。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为什么却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的支持和帮助政策?参考答案:(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温故知新1、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重要意义?二、知识目标1、识记(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2)实现分配社会公平的措施(3)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1)效率的含义及效率的提高(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2、学习重点(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2)实现分配社会公平的措施(3)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学习难点)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三、新知导学(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及其重要体现: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4、分配社会公平的实现:(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2、效率的提高: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四、合作释疑1、判断(1)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相等,没有差距。
()(2)实现共同富裕,既不是同不富裕,也不是同等程度富裕。
()2、理解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区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五、课堂小结含义:公平重要体现:主要表现:社会公平的重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要体现一个制度:收入如何实现:两个提高:分配再分配:与含义:社会效率公平处理好提高:效率与是什么:公平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关系为什么:怎么样:六、当堂达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据此回答1~2题。
1.孔子的话中错误之处在于()①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②违背了效率原则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④把平均主义当成公平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这一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 )①要消除收入差距②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增长奇迹”,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但劳动者的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