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506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2018最新

00506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2018最新

00506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2018最新
00506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2018最新

汉语言专业写作(一)00506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1、写作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或传播方式。

2、写作活动的主要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

3、写作活动的操作过程:准备阶段:素材积累、写作动机触发、选题的形成;构思阶段:聚思(写什么)与立意(主旨)、运思(文章整体设计)与谋篇(剪裁与布局);行文阶段:表达与行文(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文章修改润色。

4、语体: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和表达特点。

5、文艺语体:注重表现力丰富的修辞手段、注重表达的丰富性和高度的内涵;注重语言艺术自身的美感。

6、科技语体:精确严谨凝练。

7、政论语体:严密的逻辑性、注重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

8、事务语体:表意明确、直接。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1、优秀的写作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首先应当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学科领域术有专攻的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捍卫者;应当是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的人;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

2、写作者能力构成:对人类情感和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判力;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力。

3、对情感的体察在写作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领悟生命价值、理解人性的起点。

4、为什么说“有责任感的作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捍卫者”:最能显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价值判断。

5、提升自身读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在大量的经典阅读中不断汲取和借鉴,留心领略文章的语言技艺。

第三章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

1、写作思维及其意义:为写作做准备的阅读与选材,到构思、赋形和成文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写作意识的建立。

2、形象思维:基于事物间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比较而展开的思考,主要形式是联想和想象。

3、抽象思维: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式和模型。

4、逻辑思维:对于语言表达的指导与规范,运用概念、判断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种属关系-分类-重新整理-建立合理秩序)分为演绎和归纳。

5、灵感思维特点: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亢奋行、突破性。

6、目的思维:明确写作意图,明确建立两个意识:问题意识和读者意识。

7、形式思维:包括文体、结构、修辞。作用: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

第四章写作素材的积累

1、素材概念:既指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也指在写作目标出现前,作者生命中的原始事件、事实、表象以及知识、日常经验等。

2、素材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激活作者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促使写作灵感发生、是形成文章思想观点的物质基础。

3、素材积累特点:自然性(按大脑自身的生理法则储存)、持续性(生命不息积累不止)、系统性(积累的条理性和系列化)、独特性(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职业色彩)。

4、素材积累的要求:贵在勤奋、要丰富、与思考紧密结合、及时整理。

5、写作素材的类别:感性素材储备、知识素材、思想观点素材、情感素材。

6、文学写作:注重对人事物等景物的积累;学术写作:注重对有关的现象、事实、实物、数据、文献等素材资料的积累。实用写作:注重对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以及有关的情况问题事件事实等素材的收集。

7、素材积累的方式:无意识自动积累和有意识自觉积累(观察、调查、阅读集录)。

8、观察的类别:艺术观察、科学观察、实用观察。

9、调查的类别:社会调查、科学调查。

10、艺术观察内容实施:选理想观察视点和方法;抓观察对象特点;做好观察记录。

11、科学观察内容实施:选观察对象;确定观察内容;选观察方法;观察实施;整理观察资料。

12、调查实施:调查准备;调查思路的形成;调查问题的提出;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素材的记录。

13、阅读集录的方式:剪贴记录;专题卡片记录;图表演示集录;网络集录。

14、阅读的分类:审美的阅读和理解的阅读;浏览/分析/研究。

第五章写作动机与选题

1、写作动机:作者投入写作活动的内在动力。

2、写作动机构成四要素:需要:是人机体内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基础)目标意图: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的和结果。(动机产生的归宿和努力方向)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联结需要和意图的动力。(使动机变为现实)意志:是要实现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它伴随着动机的发生而发生,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强化动机)

3、写作动机不同类型:文学文体:外物激发和内部刺激/无意识发动,内部激发式动机;学术文体:职业关系(主被动);实用文体:外部力量和内部驱动力(记者)。

4、选题的特征:剥离性(图化形态鲜明)、层级性、图示性(思维架构)。

5、选题的基本要求:本色与当行、适度与适当、辨识与辩证。

6、学术写作选题的方法与步骤:追问疑点探索法、学术动态定位法、学术盲点补漏法。

7、文学写作的题材与选择:捕捉易感点、捕捉命意点、寻找兴味素。

8、文学写作的题材选择:自由性、主观性、命意性。

第六章聚思与立意

1、聚思:主体从自己的心理尺度和心理内容出发,将注意力指向选题已甄选过的素材,进行再体验、再认识的思维活动,其过程中表现出选择、维持、调节、监督的基本功能。

2、聚思特点:拓展性、创新性。

3、聚思的方法:想象(黏合联想夸张典型化)和抽象(分析综合比较)。

4、立意:通过文章整体构思提炼和孕育那个核心理念的过程。

5、立意的作用:写作者构思文本的出发点,达到写作目的的关键一环。

6、立意与主题的不同:主题是完成的作品所呈现的中心主旨,在读者和评论家那里可以见仁见智;立意则是通过文章整体构思提炼和孕育那个核心理念的思维过程,是写作者构思文本的出发点,是作者写作意图的凝结,是应当明确而没有歧义的。

7、立意特征:目标性、思想性、过程性。

8、立意的方法:因果律和相似律。

9、文学写作立意的策略:设计、优选、提纯。

10、学术写作立意的策略:概括、归纳和类比。

11、实用写作立意的策略:从分析具体的材料入手、提炼主题立意要从全局着眼。

第七章运思与谋篇

1、运思:是写作立意完成后作者对文章走向符号化阶段的整体性考虑。属于写作思维运动的定性阶段。

2、运思的作用:加深作者对生活元符号意义的认识,形成写作心境的通道,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

3、运思特点:有序化、聚焦化和个性化。

4、运思方式:形象组合运思:在小说中表现①以人物性格的因果逻辑演变而推进;②非因果线性逻辑呈现,象征符号式文学形象。在散文中表现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流动而推进。逻辑推导思路:确定文体,明确主体→围绕意旨进行思考推导→归纳出结论。

5、谋篇:是文章全面物化以前结构系统的确立。定体、定纲、定调。谋篇方式:打腹稿和编写文字提纲。

6、段落和层次:段落是承担“篇意”的最小结构单位;层次是具有结构形态的组织,它是由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意义结构。是“场”的次序迭出。段落是小“场”、层次是大“场”。

7、开头和结尾的作用:开头:切合文体、符合表达内容的需要,要求考虑读者的接受;结尾:符合作品的总体构思的要求。

第八章表达与行文

1、叙述含义: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

2、叙述视角:指作品叙述事物的立足点。

3、叙述人称:作者为表达内容和目的所选择的叙述身份。

4、总叙:用简洁的语言对人或事物的总体面貌做概括叙述,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分叙:对一件事情从不同方面进行叙说。(按叙述角度分类)

5、顺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的经历、思想感情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平叙: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或更多件事情,也就是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并行交叉地进行叙述。(按叙述的时间、空间顺序分类)

6、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放到文章的开头来写,然后再回到事情发生的开头进行叙述;或者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最动人、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开头写,再从头顺叙。插叙:在叙述事件发展

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叙述,插叙完毕,再把原叙述进行下去。追叙:插入往事片段。补叙:对上文补充说明。逆叙: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

7、第一人称叙述:以“我”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现,“我”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第二人称叙述:作者以向人物说话的口吻,叙述“你”的言语行动。曲陈见闻感受。第三人称叙述:以局外人的口吻进行全知叙述。

8、描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9、人物描写对象: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对象: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细节描写:对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刻画与描绘。

10、描写方法:正面和侧面、主观和客观、静态和动态。

11、议论: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阐明作者立场和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

12、议论四要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是所要议论的对象。论点:是对论题的回答,是作者在剖析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或是作者对阐述的问题提出主张、看法和表明的态度。论据:用来表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证:证明论据和论点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和推理的方式。

13、议论在学术类文体(议论是主要表达方式)实用类文体(说理议论、夹叙夹议)、文学类文体中的作用(次要表达方法)。

14、抒情: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对事件或景物的主观情感、情绪的抒发和表露,是作者反映客观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

15、抒情特征:依附性、主观性、个性化。

16、抒情的要求:真实、忌直陈,要与其他表达手段融合。

17、说明:以阐释事理、解说事物、传授知识为目的,对特定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构造、成因、功能、用途等进行阐释或介绍的一种表达方法。

18、说明的要求:带有解释的特征,要求客观解说事物,不允许掺杂作者的主观因素。

19、行文语言原则:准确性、简明性和生动性。

20、语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体感:就是语言体式。

21、文艺语体:形象性和情感性特征;科学语体: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准确性、客观性等特征;政论语体:多采用社会政治词汇、语言准确、规范,语体严肃性。

第九章文章修改

1、主题的完善:能以读者的视点审阅自己的文章,能辨析主题不完善的原因;根据不同体类文章主题表达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修改方法。

2、结构的调整:结构美学:和谐美、变化美、逻辑美。

3、语言的修饰:主题、文体、语言的“规范性”三角度。

第十章文学创作综论

1、文学:是关于个人“亲身体验”的,具有“创造性”或“想象性”的作品。

2、文学创作:写作者运用文字语言符号描写社会生活及心理,传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审美艺术活动。(无功利性的审美性的创造物)

3、文学创作特征:个人性、非功利性、情感性、个体无意识性。

第十一章小说

1、小说:是一种以散文体书写的,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展现人类生活画面及其意义的虚构故事。

2、小说类型:古典小说:笔记体/章回体;文言文/白话文。现代小说:长中短微。情节心理背景。

3、小说的文体特征:虚构性情节、体验式人物、具有生命感的自由时空、形象而多层次地揭示生活的意义。

4、小说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5、情节形成的两个条件:时间上的序列、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6、人物的两种功能:行动元(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故事进程产生推动作用的功能)、角色(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

7、两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扁形和圆形。

8、叙述次序:顺时模式、错时模式(回叙:对往事的追叙)、语叙(对未来的暗示与预期的叙述方法)。

9、五种不同的叙述节奏:停顿、铺张、场景、概括、省略。

10、叙述频率的几种类型:单指、反复、重复、复指。

11、三种类型的叙述视角: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人)、内聚焦(叙=人)、外聚焦(叙<人)。

12、叙述者:具体作品中发出叙述动作的人。

13、叙述动作:即叙述者的声音。讲故事行为本身。

第十二章诗歌

1、诗歌定义:一种以意象为元素、以想象为方式、以建构精神意境为中心,以韵律节奏为外形的语言艺术。

2、古今诗歌的类型:旧体诗/新诗;叙事诗/抒情诗/;长/短/组;田园/爱情/山水/边塞。

3、诗体流变:诗经→楚辞→汉乐府诗歌→建安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

4、诗歌的四种基本特征:强烈的抒情性、凝聚的意象感、直观的形式美、独特的语言效果。

5、抒情内容:诗歌所要表现的某种情感过程和意义。

6、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的话语形式。

7、意象:即充满意蕴、意义、意味的表意之象,是诗歌核心。

8、多种节奏韵律的语言方式:传统:对仗、重复、排比、押韵、平仄、回环、照应等。现代:复义(含混)、反讽、悖论、张力、隐喻等。

第十三章散文

1、散文的广义: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2、散文的狭义:专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3、古今各种散文门类:

古: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史记》→骈文→中唐“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明代八股文→晚明小品文→清代桐城派散文。

今:现代散文1阶(《新青年》作家的随感录、周作人的知识小品文、“冰心体”美文、朱自清抒情散文、丰子恺生活随笔等)→现代散文2阶(1阶后三四十年代林语堂幽默闲适小品、左翼作家鲁迅风杂文、京派文人团体艺术抒情散文)→报告文学文体产生→通讯特写回忆录等→散文文体观念政论。

4、散文基本特征:题材广泛、情思串联、文辞优美。

5、文学描写特色:是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动态感的,它表现的是静中之动。

6、诗歌语言凝练雕琢、小说语言过于叙述性、散文语言自然本色。

第十四章报告文学与纪实性写作

1、报告文学定义: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2、纪实文学定义:是以事实和现实内容为依据,但仍然运用想象与虚构的文学手段的一种文体形式。

3、报告文学分类:人物性报告文学和事件性报告文学。

4、纪实文学分类:纪实性较强文体和有点虚构倾向和情感色彩。

5、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新闻的功效、文学的风格、政论的色彩。

6、纪实文学的美学特征:纪实性(允许一定虚构)、文学性(比报告文学色彩更浓厚)和论说性(报告文学是站在社会时代的理性层面进行判断、纪实文学较多表现出个人的社会见识和情感倾向性)。

7、报告文学写作的步骤与过程:深入体验生活、收集写作材料;对材料进行筛选、甄别和加工;掌握具体的撰写方式。

8、报告文学的撰写方式:

标题:公文式标题《×××报告》、新闻式双标题《世界大串连——中国出国潮纪实》、一般文学作品式《扬眉剑出鞘》。

公文报告正文:报告缘由(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报告内容、报告结语(特此报告)。文学性报告开头:说明式、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提问式、数据摘要式。

9、报告性文学结构:历时性(按时间发展顺序)、共时性(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报道几个人物或几件事情)、时空交错式结构(历时性线索中穿插共时性事件)。

第十五章学术思考和学术写作

1、学术思考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术思考非常重要。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学术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科体系中尚待发现或尚需深入研究发掘的问题。

2、学术思考的事实意识:学术思考的一切观点都要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必须从事实出发、必须充分尊重事实,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

3、学术思考的基本品格:好奇、脱俗、求真、务实。

4、学术思考的基本精神:严谨、专注、理性、大胆。

5、学术思考的特性:科学性(正确揭示科学规律)、客观性(符合客观事实,不是主观想象)、创新性(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第十六章文学评论

1、文学评论的写作目的:重在评价当下文学创作成果,总结创作规律,指出出现问题,推动文学发展。

2、文学评论的写作内容:一般为当前的文学现象,即主要是当代文学现象。

3、文学评论论述类型:作品论、作家论、现象论。

4、文学评论文体类型:论文体文学评论、随笔体文学评论(随笔序跋书评书信对话等)。

5、文学评论的选题范围:新文学现象、热点文学问题、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对文

学创作的归纳总结。

6、选题角度:不要要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要选择一个叙述角度展开分析。(文本意蕴人物形象叙事方式语言文体审美风格等)

7、文学评论写作准备工作特点:熟悉评论对象(只有十分了解才可准确分析)、广泛收集材料、选择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8、文学评论写作模式:叙议结合、析赏结合、情理结合。

9、文学评论结构模式: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复合式。

第十七章学术论文

1、学术论文选题的一般策略:选择具体而微、有独创性的问题、选择从事实出发而非从概念出发的问题。

2、选题常见思考向度和切入点:填补空白、对前人研究的完善发展、质疑颠覆、分歧争议。

3、学术论文构思要点:确立论点、设立论据、确定方法、理清头绪。

4、学术论文的基本架构:标题、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绪论本论结论)及注释、参考文献6部分。

5、绪论撰写:内容:点明文章主旨、交代写作动机、介绍研究方法、说明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对象。表达模式:首句扣题(点明文章论述对象)、高屋建瓴(从大架构逐渐论到小问题)、开端话题(讲故事等)、开端引用(引用有关语句)。

6、本论撰写:并列式、递进式。

7、结论撰写:总结概括本文基本论点、指出需要补充说明的某些问题、指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十八章实用写作综论

1、实用文: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

2、实用写作:为处理社会生活及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务或传递某种社会信息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

3、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文学写作以审美为主要功能,以抒情叙述为主要表现方式,提倡虚构彰显个性。实用写作以实用为目的,以客观真实为原则,力避主观化,简洁准确不求夸示。

4、实用写作原则:实用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第十九章公务文书举要

1、广义公文概念: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办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

2、狭义公文概念:专指法定公文、是党政机关用规范性文件的正式发布的实用文种,具有权威性和法定效力。一经制发,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违反。(红头文件)

3、公文的分类:行文关系: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公文来源:发文/收文/内部公文;涉密:涉密公文/普通公文(绝密机密秘密);办理时限:特急加急常规;公文的性质和作用: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

4、公文的格式规范:版头(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主体(红色隔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

成文日期、印章和标注等)、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页码等)。

5、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和安排的指挥性公文。

6、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只用于答复请示。

7、意见: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新兴文种。

8、基本结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

9、报告:是下级机关经常使用的陈述性公文。

10、请示:作为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或指示的报请性公文。

11、公告:国家机关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法定公文。

12、通告:行政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

13、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14、函:适用于不想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主要用于平行机关之间,例如答复群众来信等。

第二十章事务文体举要

1、计划: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将要进行的生产、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做出的筹划、部署与安排。

2、总结: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已经开展的工作、生产、学习或其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或完成任务时,进行的回顾、反思和分析研究,旨在找出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

3、总结结构特征:四项三层、条文并列、阶段展开。

4、调查报告:是在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出的反映客观真实的书面报告。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频率很高的事务文体。

5、调查报告的作用: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为领导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二是揭露真相,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引导社会健康发展;三是发现新生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6、调查报告的特点:明确的针对性和客观的真实性。

7、调查报告基本框架:标题、署名、前言、主体、结尾。

8、调查报告常见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块状结构。

9、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来汇报工作、反映问题、交流经验的事务文书。

10、启事: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向社会公众公开告知某种事项,并希望给予支持或协助办理的事务文体。

11、声明:是国家政府、党派、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就某一事项或问题公开表明态度、立场、观点或说明真相的事务文体。

第二十一章新闻文体举要

1、消息的特点:新、快、短。

2、消息的分类:篇幅:一句话新闻短讯短消息长消息;载体:报纸消息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写作角度:动态消息人物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

3、消息的基本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及必要的背景构成。

4、消息的常用结构: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悬念式结构。

5、通讯:一种新闻体裁。

6、通讯的特征:真实性、新闻性、及时性。

7、通讯的类型: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2018年10月组织行为学(00152)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组织行为学(00152)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 试真题与答案详解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5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其作者是A.麦克雷戈 B.梅奥 C.马斯洛 D.麦克利兰 1.A 绪-34 2.“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 A.重视人的因素 B.重视工作内容 C.重视工作环境 D.重视金钱的因素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情感和 A.意志 B.能力 C.行为意向 D.行为 4.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认知性 D.一贯性 5.在组织中,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的是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群体规模 D.奖惩体系 6.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往往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一是任务角色,

二是维护角色,三是 A.文化角色 B.关系角色 C. 沟通角色 D.自我中心角色 7.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经济合同 B.心理契约 C.群体规范 D.群体凝聚力 8.绩效反馈是一种 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 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9.当组织规模很大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 B.轮式 C.环式 D.全通道式 10.一个群体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 A.充分的委托与授权 B.成员之间的平等与互倍 C.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 D.高素质的成员 11.把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A.情绪认同 B.心理相容 C.共生效应 D.价值认同 12.对冲突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人际关系观念和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权变观念 D.相互作用观念 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 A.目标冲突 B.认知冲突 C.情感冲突 D.程序冲突 14.组织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A.按社会功能分类 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 D.按组织规模分类 15.组织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持有这种观点的是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C.社会系统学派 D.权变系统理论 16.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产生一种定势,这种定势会自然而然地把员工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这就是组织文化的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激励功能 17.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由四个层级结构构成,即:物质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和 A.环境文化 B.网络文化 C.技术水平文化 D.精神意识文化 18.振兴组织的关键在于 A.组织变革 B.组织学习 C.共同愿景 D.系统思考 19.领导作为动态的过程,由三个因素所决定,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和 A.职位 B.职权 C.环境 D.关系 20.构成个人影响力的要素有四种,即品格、才能、知识和 A.职权 B.指挥 C.感情 D.制度 21.激励的三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

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汉语言专业写作(一)00506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1、写作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或传播方式。 2、写作活动的主要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 3、写作活动的操作过程:准备阶段:素材积累、写作动机触发、选题的形成;构思阶段:聚思(写什么)与立意(主旨)、运思(文章整体设计)与谋篇(剪裁与布局);行文阶段:表达与行文(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文章修改润色。 4、语体: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和表达特点。 5、文艺语体:注重表现力丰富的修辞手段、注重表达的丰富性和高度的内涵;注重语言艺术自身的美感。 6、科技语体:精确严谨凝练。 7、政论语体:严密的逻辑性、注重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 8、事务语体:表意明确、直接。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1、优秀的写作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首先应当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学科领域术有专攻的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应当是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的人;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 2、写作者能力构成:对人类情感和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判力;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力。 3、对情感的体察在写作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领悟生命价值、理解人性的起点。 4、为什么说“有责任感的作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最能显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价值判断。 5、提升自身读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在大量的经典阅读中不断汲取和借鉴,留心领略文章的语言技艺。 第三章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 1、写作思维及其意义:为写作做准备的阅读与选材,到构思、赋形和成文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写作意识的建立。 2、形象思维:基于事物间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比较而展开的思考,主要形式是联想和想象。 3、抽象思维: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式和模型。 4、逻辑思维:对于语言表达的指导与规范,运用概念、判断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种属关系-分类-重新整理-建立合理秩序)分为演绎和归纳。 5、灵感思维特点: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亢奋行、突破性。 6、目的思维:明确写作意图,明确建立两个意识:问题意识和读者意识。 7、形式思维:包括文体、结构、修辞。作用: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 第四章写作素材的积累 1、素材概念:既指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也指在写作目标出现前,作者生命中的原始事件、事实、表象以及知识、日常经验等。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 1.《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其作者是 A.麦克雷戈 B.梅奥 C.马斯洛 D.麦克利兰 2.“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 A.重视人的因素 B.重视工作内容 C.重视工作环境 D.重视金钱的因素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情感和 A.意志 B.能力 C.行为意向 D.行为 4.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 同性和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认知性 D.一贯性 5.在组织中,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 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的是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群体规模 D.奖惩体系 6.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往往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一是任务 角色,二是维护角色,三是 A.文化角色 B.关系角色 C.沟通角色 D.自我中心角色

7.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经济合同 B.心理契约 C.群体规范 D.群体凝聚力 8.绩效反馈是一种平2鸡照日 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9.当组织规模很大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 B.轮式 C.环式 D.全通道式 10.一个群体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 A.充分的委托与授权 B.成员之间的平等与互信 C.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 D.高素质的成员 11.把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A.情绪认同 B.心理相容 C.共生效应 D.价值认同 12.对冲突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人际关系观念和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权变观念 D.相互作用观念 13.把由于种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 A.目标冲突 B.认知冲突 C.信感冲突 D.程序冲突 14.组织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和政治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2018年4月自考00506写作(一)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写作(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06)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每一篇作品都熔铸了作者独特的经验、思维、才情、品格、见解和语言风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活动具有鲜明的 A.综合性 B.实践性 C.自然性 D.主体性 2.古人所谓“袖手于前”、“成竹在胸”是指在写作前对文章进行整体设计,包括了设计文章的主题、表现方式、主要论据以及论证方式等,这种常常在头脑中完成 的设计是文章构思阶段中的 A.聚思 B.立意 C.运思 D.谋篇 3.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要求作者在写作中相应地建立文体意识、结构意识和语言意识,这是写作活动中经常运用到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式思维 D. 目的思维 4.“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是指为了给作品的感染力打下基础,写作者 在观察时应 A.选取理想的观察视点和方法 B.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 C.做好观察记录 D.选取理想的观察方法 5.写作中把客观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特征、组成部分,根据需要在头脑中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比如孙悟空、美人鱼等,这是采用了想象方式中的 A.黏合 B.联想 C.夸张 D.典型化 6.确定作品的语调包括语体和风格,是写作谋篇过程中的 A.定体 B.定纲 C.定调 D.立意 7.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安排层次,这属于文章结构模式中的

2020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A. 哲学 B. 心理学 C.组织学 D.行为科学 2.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为选择及培训合格的人员,担负组织内的特定工作,这一学科是() A. 人事心理学 B. 个性心理学 C.人格心理学 D.管理心理学 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 A. 抉择分析 B. 相关分析 C.因素分析 D.回归分析 4.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的() A. 归因性 B. 社会性 C.心因性 D.坚持性 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 A. 动力上 B. 特征上 C.行为上 D.速度上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 麦克里格 B. 史布兰格 C.海德 D.特尔曼 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 A.TA T B.RAT C.SPS D.SPSS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A. 意识 B. 价值观 C.知觉 D.行为 1

9.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资源条件 B. 工作环境 C.社会环境 D.组织环境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 群体结构 B. 群体规范 C.性格特点 D.相互依赖性 11.若要从事一种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沟通,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 链式 B.Y 式 C.轮式 D.全方位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 流言式 B. 偶然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 A. 韦伯 B. 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参照测量能够超出人们之间好恶感的感情方面,可以提示出每个成员的()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利益群体 15.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 A. 工作绩效 B. 凝聚力 C.人际关系 D.工作环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 德才兼备 B. 工作计划 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 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群体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 A. 工作 B. 员工 C.环境 D.决策 18.无论是个体、组织,还是管理过程,其成功的保证都依赖于决策() A. 合理性 B. 科学性 C.前瞻性 D.有效性 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 2

最新全国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其作者是 A.麦克雷戈 B.梅奥 C.马斯洛 D.麦克利兰 2.“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 A.重视人的因素 B.重视工作内容 C.重视工作环境 D.重视金钱的因素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情感和

A.意志 B.能力 C.行为意向 D.行为 4.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认知性 D.一贯性 5.在组织中,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的是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群体规模 D.奖惩体系 6.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往往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一是任务角色,二是维护角色,三是 A.文化角色 B.关系角色 C.沟通角色 D.自我中心角色

7.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经济合同 B.心理契约 C.群体规范 D.群体凝聚力 8.绩效反馈是一种平2鸡照日 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9.当组织规模很大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 B.轮式 C.环式 D.全通道式 10.一个群体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 A.充分的委托与授权 B.成员之间的平等与互信 C.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 D.高素质的成员 11.把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2010年7月全国自考写作(一)00506试题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写作(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文学作品中,主题一般称为( ) A.中心思想 B.中心内容 C.主题思想 D.基本论点 2.下列标题中标明主题线索的是( ) A.三毛《什么都快乐》 B.鲁迅《无花的蔷薇》 C.孙梨《菜花》 D.贾平凹《丑石》 3.从现场或知情者那里获取写作材料的途径称为( ) A.观察 B.体验 C.调查 D.检索 4.下列文章不是以某物事为线索的是( ) A.茹志鹃《百合花》 B.孔尚任《桃花扇》 C.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D.鲁迅《药》 5.古代评点家所说“千里伏线”、“隔年下种”是指行文中的( ) A.点题照应 B.前后照应 C.首尾照应 D.解题照应 6.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手法是( ) A.倒叙 B.补叙 C.插叙 D.分叙 7.工笔描写的艺术效果是( ) A.廖廖几笔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B.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 C.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D.具体细致地表现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 8.“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对比法 C.比喻法 D.例证法 9.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正确,然后用它做前提,推导出一个极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不能成立的论证方法是( ) A.反证法 B.归谬法

组织行为学2018年10月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5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更真题资料请咨询Q或微信。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其作者是 A.麦克雷戈 B.梅奥 C.马斯洛 D.麦克利兰 2.“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 A.重视入的因素 B.重视工作内容 C.重视工作环境 D.重视金钱的因素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情感和 A.意志 B.能力 C.行为意向 D.行为 4.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认知性 D.一贯性 5.在组织中,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的是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群体规模 D.奖惩体系 6.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往往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一是任务角色,二是维护角色,三是 A.文化角色 B.关系角色 C. 沟通角色 D.自我中心角色 7.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经济合同 B.心理契约 C.群体规范 D.群体凝聚力 8.绩效反馈是一种 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 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2018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卢因 B.托尔曼 C.赫尔 D.华生 2.“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 B 】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 4.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一贯性和【 D 】 A.差异性 B.行为倾向性 C.整体性 D.共同性 5.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一般有三种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 B 】. A.领导角色 B.维护角色 C.关系角色 D.沟通角色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称为【 C 】 A.协同效应 B.社会惰化 C.从众行为 D.晕轮效应 7.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 D 】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8.当一名主管自身的工作量极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手进行信息的协调筛选时,最 好的沟通网络是【 C 】 A.链式 B.轮式 C.倒Y式 D.全通道式 9.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规范期和【 A 】 A.激荡期 8.信任期 c.磨合期 D.衰亡期 10.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 A 】 A.“属于”这个团队 B.“分享”这个团队 c.“表现”这个团队 D.“参与”这个团队 11.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特征是【 B 】 A.狭窄型 B.宽泛型 C.有限边界型 D.无边界型 12.冲突的观念有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 C 】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权变观念 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称为【 D 】 A.目标冲突 B.情感冲突 C.认知冲突 D.程序冲突 14.把组织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强制性组织和混合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C 】 A.按组织规模分类 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 D.按社会功能分类

2020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历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实际上是组织中以人为中心的( ) A.行为科学 B.管理心理学 C.人事管理学 D.现代管理学 2.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 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准实验法 D.观察实验法 3.心理测验的有效性是指心理测验的(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信度 D.效度 4.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A.麦克里格 B.梅奥 C.罗斯 D.安德鲁斯 5.“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集体价值观 D.社会价值观 6.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 ) A.被动性 B.社会性 C.管理性 D.适应性 7.根据薛恩的研究,他认为“职业锚”共有( )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8.以下关于群体规模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1

A.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 B.研究表明,成员为偶数的群体似乎比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更受欢迎 C.相对而言,5至7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较有效 D.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那么应该是大群体比小群体更有效 9.进入群体的任何一个人,首先应建立和适应群体的( ) A.规范 B.角色期望 C.角色意识 D.行为模式 10.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 A.编码 B.接受者 C.信息 D.反馈 11.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信息沟通可分为( )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C.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12.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政治法律关系 B.血缘心理关系 C.经济生产关系 D.道德宗教关系 13.如果两个群体的功能相对独立,但它们共同的产品是为组织的总体目标作出贡献,那么这两个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属于( ) A.顺序式相互依赖关系 B.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 C.协作式相互依赖关系 D.联营式相互依赖关系 14.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冲突还是功能失调的冲突的指标是( ) A.冲突类型 B.冲突过程 C.群体工作绩效 D.群体目标 15.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 ) A.指挥权 B.奖惩权 C.决策权 D.人事权 16.组织行为学中将领导者把握整个组织系统内部相互关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决策,并指出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称为( ) A.组织能力 B.决策能力 C.创新能力 D.应变能力 2

00506-自考写作(一)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目录 上编写作主体论 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1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第三章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4 中编写作过程 第四章写作素材的积累 第五章写作动机与选题 第六章聚思与立意 第七章运思与谋篇 第八章表达与行文 第九章文章修改 下编分体写作训练 第一部文学写作 第十章文学创作综论 第十一章小说 第十二章诗歌二 第十三章散文 第十四章报告文学与纪实 第二部学术写作 第十五章学术思考与学术写作 第十六章文学评论 第十七章学术论文 第三部实用写作 第十八章实用写作综论 第十九章公务文书举要 第二十章事务文体举要 第二十一章新闻文体举要 第四部综合运用 第二十二章申论 上编写作主体论 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第一节写作活动的特征 【单选】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 写作是人类精神生活与实践创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我们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和人们日常 生活工作中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多选】人类的写作活动具有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实 践性、主体性. 第二节写作行为的诸环节 【单选、多选】写作过程分解为写作准备阶段、构思阶 段和行文阶段三个大的步骤来考察.其中写作准备阶段包括 素材的积累、写作动机触发与选题的形成等,构思过程包含 聚思与立意、布局谋篇等环节,行文阶段则指从落笔起草文 本到最后修改定稿的整个过程,此中融合着叙述说明、情感 抒发、形象塑造、论析辩理、语言传达、修改润色诸环节.简单地归纳就是由“知”到”思”再到“行”的过程. 【单选、多选】描写的手段很多,从描写对象看,包括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绘;从描绘形象的角度看,有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细节刻画和暗示性描写;从描写风格看.有简单勾勒的白描和浓墨重彩的T笔等. 【单选、多选】写作中语言表达最基本的标准是得体.因为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与表达特点,这便 是通常所说的语体.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把语体 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与事务语体. 【单选,多选】文艺语体追求表达的创造性和个性,因 而常常突破同有的表达模式和语言规范,被认为是“陌生化”的语言操作.文艺语体除了重视运用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 段,使表达生动形象之外,更注重表达的丰富性和高度的内 涵,关注对语源的发掘利用,对民间语料和方言的吸收,语 义的联想与暗示,甚至刻意制造歧义,形成多层面的语义形 态,使作品所展现的形象和思想更令人回味,富有表现的张 力.此外,文艺语体还特别重视展现语言艺术自身的美感, 因而在遗词造句上更加讲究推敲锤炼,以表现语言的声韵之 美、节奏之美、句式之美和风格之美. 【单选、多选】科技语体追求精确、严谨、凝练,尽可 能避免表达的歧义和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修饰,因而力求用 语科学准确,句式严整规范,定义界说严格,观点表述缜密,还大量采用定量分析和数据资料等客观化的材料作为论据 和佐证. 【单选、多选】政论语体通常应用于新闻报道、政治评 论、思想评论、杂文、演讲报告等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文化生 活的文章,它需要面向大众读者和听众.因此,这类语体除 了具有一般议沦文所要求的严密的逻辑性之外,更注重说服 力、感染力和鼓动性,比较讲究语言的技巧.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第一节作者的素质与修养 【多选】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其 一,他应当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学科领 域术有专攻的人.其二,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思想 者.其三,一个优秀的作者还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 守者和捍卫者.其四,他应当是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 的有心人.其五,他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 第二节写作能力的构成 【多选】我们把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炼为下列五个 要素:

00506(全国专科)《写作(一)》精讲版

写作一 一、判断分析题 【解题方法】先判断对错(2分),再分析改正(3分)。 1.文章中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容易形成真实、亲切的格调。 ×。此为第一人称叙述的作用。第三人称叙述以局外人的口吻进行全知叙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立场对读者转述见闻和感受,可以灵活地展示事物的各个方面,自由地刻画人物,不受时空限制,表现的范围更宽广。 2.—部作品内容的优劣、表达水平的高低都与撰写者的文化修养、精神品味、学术功力乃至语文造诣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类的写作行为既然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那么作为创造主体的作者无疑应当是这个活动的发动者和中心。任何一部语言文字作品,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学术著作、工作报告,其内容的优劣,表达水平的高低,都与撰写者的文化修养、精神品味、学术功力乃至语文造诣有着直接的关系。 3.文学作品用形象说话,因而文学写作可以离开抽象思维而依赖于形象思维。 ×。文学写作有时也会依赖于对事物的抽象,如对作品主题的概括,对自然和人类价值的思索与哲理提炼,乃至对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思。 4.立意等同于主题。 ×。立意不等同于主题。主题可以是完成的作品所呈现的中心主旨,而立意则是通过文章整体构思提炼和孕育核心理念的思维过程。此外,从接受的角度看,一个文本的主题在读者和评论家那里是可以见仁见智的,立意却是写作者构思文本的出发点,是作者写作意图的凝结,因而应当是明确而没有歧义的,否则接下来的谋篇与行文都将会无从下手,成为一盘散沙。 5.在以人物为中心或心理性的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会在叙事线条中得到多方面的展示。 √。在这类作品中,性格的因果律往往取代了情节的因果律,成为支配人物行动的依据。现代小说还可以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听到人物的内心独白,触到人物的冥思玄想,甚至进入他们的潜意识领域,从而使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示得更加充分,性格层次更加丰富。 6.诗歌的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的话语形式。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文体,与其他语体风格均不一样,它是借助于声音和画面的组织形式来象征性地表达情感,使得抒情具有高度的表达自由度。 7.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文学创作是一种无目的性的精神创造活动,它不解决任何社会问题,也不承担任何社会职责。即使文学在社会时代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功能,也不像公文、法律文书等那样直接产生作用。即使作者内心有受某种社会责任感的触动而进行文学创作,但创作本身是一种高度审美化的活动。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必须摒弃那种强烈的社会功利思想,进入自由的精神活动状态,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否则,即使作者有强烈的救世责任心,过于功利化的心理也会极大妨碍写作艺术水平的发挥。 8.报告文学不具备新闻的功效。 ×。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文体的特征,跟文学文体比较,它是一种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的文体。报告文学必须发挥其新闻的功效,不仅要及时地反映社会问题,报道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真人真事,而且要敢于触及社会上的敏感地带,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9.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消息写作更突出新、慢、短的特点。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新闻文体,消息写作更突出新、快、短的特点。“快”是消息的生命,传播越快、越及时的消息,其价值与作用也就越大。 10.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提出新观点,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的生命。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506)写作(一)试题及答案

C038·00506(通卡)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写作(一) (课程代码005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作者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从而在写作中相应地建立文保意识、黏构意识和语言意识,这是写作活动中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式思维 D.目的思维 2.以下不属于灵感思维特征的是 A.突发性 B.偶然性 C.亢奋性 D.延续性 3.形成文章思想观点的物质基础是 A.写作主体的素养 B.素材积累 C.写作动机 D.写作选题 4.通过网络空间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得相关数据的调查方式是 A.统计调查 B.网络调查

C.问卷调查 D.重点调查 5.以下不属于写作动机特性的是 A.复杂性 B.主体性 C.综合性 D.社会性 6紧花都品作《乡础)中打破活规思雄为瓶。,将二期好、市”,常高等油及你作、以长、无二的意象构健在一起,巧就地将彼此漏的人,物、时间和经间紧密感个。由此来新发浓值的思乡之情,这是采用了想象方式中的 A.黏合 B.联想想 C.夸张 D.典型化 7.确定作品语调包括语体和风格,是写作谋施过程中的 A.定体 B.定纲 C.定调 D.立意 8.在写作中使用最早,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表达方式是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描写 9.鲁迅在《藤野先生》中为表达惜别之情,只写了先生送照片、要照片之事,但字里行间却使读者感受到师生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此为叙事技巧中的 A.虚实相生法 B.抑扬转化法 C.张弛相间法 D.横云断岭法 10.《洲际导弹自述》中把洲际导弹拟人化,使极为抽象的说明对象具有了鲜明的形象,极富情趣地显示了洲际导弹的本质,这是采用了说明方法中的 A.分类说明 B.举例说明 C.诠释说明 D.形象说明 11.叙述话语把一段故事的时间压缩为主要特征的描写,此时叙述时间比故事时间短,比率变大,节奏快,这是 A.叙述停顿 B.铺张叙述 C.概括叙述 D.叙述省略 12.互相干扰、冲突、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这种现代诗歌创作中的语言技巧称为

【2018年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00152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3)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毎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卢因 B.托尔曼 C.赫尔 D.华生 2.“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 4.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一贯性和 A.差异性 B.行为倾向性 C.整体性 D.共同性 5.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一般有三种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 A.领导角色 B.维护角色 C.关系角色 D.沟通角色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称为 A.协同效应 B.社会惰化 C.从众行为 D.晕轮效应 7.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8.当一名主管自身的工作量极大旦很繁重,急切需要人手进行信息的协调筛选时,最好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 B.轮式 C.倒Y式 D.全通道式 9.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规范期和 A.激荡期 B.信任期 C.磨合期 D.衰亡期 10.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 A.“属于”这个团队 B.“分享”这个团队 C.“表现”这个团队 D.“参与”这个团队 11.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特征是 A.狭窄型 B.宽泛型 C.有限边界型 D.无边界型 12.冲突的观念有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权变观念 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称为 A.目标冲突 B.情感冲突 C.认知冲突 D.程序冲突 14.把组织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强制性组织和混合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A.按组织规模分类 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 D.按社会功能分类 15.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应该是“科层结构”,理想的组织模式是 A.官僚组织 B.扁平型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制度环境系统 16.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的结构形式由四个层级构成,即:物质生活文化、制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写作(一)试题(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写作(一)试题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50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成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每一篇作品都熔铸广作者独特的经验、思维、才情、品格、见解和语言风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活动具有鲜明的 A.综合性 B.实践性 C.自然性 D.主体性 2、古人所谓“袖手于前”、“成竹在胸”是指在写作前对文章进行整体设计,包括了设计文章的主题、表现方式、主要论据以及论证方式等,这种常常在头脑中完成的设计是文章构思阶段中的 A.聚思 B.立意 C.运思 D.谋篇

3、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要求作者在写作中相应地建立文体意识、结构意识和语言意识,这是写作活动中经常运用到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式思维 D.目的思维 4、“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是指为了给作品的感染力打下基础,写作者在观察时应 A.选取理想的观察视点和方法 B.抓往观察对象的特点 C.做好观察记录 D.选取理想的观察方法 5、写作中把客观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特征、组成部分,根据需要在头脑中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比如孙悟空、美人鱼等,这是采用了想象方式中的 A.黏合 B.联想 C.夸张 D.典型化 6、确定作品的语调包括语体和风格,是写作谋篇过程中的 A.定体 B.定纲 C.定调 D.立意 7、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安排层次,这属于文章结构模式中的 A.串珠式结构 B.横向结构式 C.复迭式结构 D.纵向结构式 8、《怀念萧珊》中巴金把夫妻之间的深情和萧珊对他的关照全融注于叙事之中,这种抒情方法是 A.寓情于事 B.寓情于景 C.寓情于物 D.寓情于理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毎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卢因 B.托尔曼 C.赫尔 D.华生 2.“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 4.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一贯性和 A.差异性 B.行为倾向性 C.整体性 D.共同性 5.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一般有三种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 A.领导角色 B.维护角色 C.关系角色 D.沟通角色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称为 A.协同效应 B.社会惰化 C.从众行为 D.晕轮效应 7.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8.当一名主管自身的工作量极大旦很繁重,急切需要人手进行信息的协调筛选时,最好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 B.轮式 C.倒Y式 D.全通道式

【自考真题】2018年04月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含答案

2018年04月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A) A.卢因 B.托尔曼 C.赫尔 D.华生 2.“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C)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B)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 4.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一贯性和(D) A.差异性 B.行为倾向性 C.整体性 D.共同性 5.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一般有三种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B) A.领导角色 B.维护角色 C.关系角色 D.沟通角色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称为(C) A.协同效应 B.社会惰化 C.从众行为 D.晕轮效应 7.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D)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8.当一名主管自身的工作量极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手进行信息的协调筛选时,最好的沟通网络是(C) A.链式 B.轮式 C.倒Y式 D.全通道式 9.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规范期和(A) A.激荡期 B.信任期 C.磨合期 D.衰亡期

10.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A) A.“属于”这个团队 B.“分享”这个团队 C.“表现”这个团队 D.“参与”这个团队 11.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特征是(B) A.狭窄型 B.宽泛型 C.有限边界型 D.无边界型 12.冲突的观念有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C)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权变观念 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称为(D) A.目标冲突 B.情感冲突 C.认知冲突 D.程序冲突 14.把组织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强制性组织和混合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C) A.按组织规模分类 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 D.按社会功能分类 15.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应该是“科层结构”,理想的组织模式是(A) A.官僚组织 B.扁平型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制度环境系统 16.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的结构形式由四个层级构成,即:物质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精神意识文化和(C) A.网络文化 B.技术水平文化 C.行为习俗文化 D.环境文化 17.在组织文化的维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要素是甄选过程、高层管理人员和(D) A.传播过程 B.内部整合 C.一体化 D.社会化 18.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侧重于获取知识并实际执行解决方案,这种组织学习是(C) A.经验型学习 B.适应型学习 C.行动型学习 D.预见型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