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纸的特性和参数

原纸的特性和参数

原纸的特性和参数

传感器的主要参数特性

传感器的主要参数特性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测量参数、用途各异.共性能参数也各不相同。一般产品给出的性能参数主要是静态特性利动态特性。所谓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情况下,传感器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的犬系.一般用数学表达式、特性曲线或表格来表示。动态特性足反映传感器随时间变化的响应特性。红外碳硫仪动恋特性好的传感器,其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相近。一般产品只给出响应时间。 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有: (1)测量范围(量程) 量程是指在正常工种:条件下传感器能够测星的被测量的总范同,通常为上限值与F 限位之差。如某温度传感器的测员范围为零下50度到+300度之间。则该传感器的量程为350摄氏度。 (2)灵敏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佑感器在稳态时输出量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的比值。通常/d久表示。对于线性传感器,传感器的校准且线的斜率就是只敏度,是一个常量。而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则随输入星的不同而变化,在实际应用巾.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都是指输入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近似值。传感器的足敏度越高.俏号处理就越简单。 (3)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在稳态条件下,传感器的实际输入、输出持件曲线勺理想直线之日的不吻合程度,称为线性度或非线性误差,通常用实际特性曲线与邵想直线之司的最大偏关凸h m2与满量程输出仪2M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该系统的线性度X为 (4)不重复性 z;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传感器的输人员技同——方向作全量程多次重复测量,输出曲线的不一致程度。通常用红外碳硫仪3次测量输11j的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丛m x与满量程输出值ym之比的百分数表示,1、2、3分别表示3次所得到的输出曲线.它是传感器总误差中的——项。 (5)滞后(迟滞误差) 迟滞现象是传感器正向特性曲线(输入量增大)和反向特性曲线(输入量减小)的不重合程度,通常用yH表示。

主要性能参数

智能辅助驾驶(ADAS)测试能力构建申请 1 背景 JT/T 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要求,9米以上营运车应安装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GB7258-2016送审稿中要求11米以上公路客车和旅游车客车应装备车道保持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了满足法规需求和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我司汽车电子课也立项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QC201701030006),第一阶段预计17年底开发完成。 智能辅助驾驶是自动驾驶的低级阶段也是必经之路。现阶段,智能辅助驾驶主要包含FCW(前撞预警)、LDW(车道偏离报警)、AEB (自动紧急制动)LKA(车道保持)ACC (自适应巡航)。从功能的实现到批量商用需要经过软件仿真→硬件在环(HiL)→室内试验室→受控场地测试→开放公路测试这一历程。ADAS技术涉及主动安全,目前还不完全成熟,需要大量测试以提高产品精度和可靠性,为了降低委外测试费用,提高我司ADAS配置装车性能,道路试验课申请分阶段构建ADAS测试能力,包含人员培训和设备采购,本次申请主要是测试设备购买。 2 ADAS测试能力构建计划(2017-2020) 智能辅助驾驶测试设备要求精度高,价格昂贵,考虑到成本因素,建议分阶段构建测试能力,构建计划见表1 表1 ADAS能力构建计划 201 7 年 AD AS 测 试能构建计划 设备测试功能仅满足现阶段法规和研发需求,并考虑未来功能拓展性,能力构建见表2。试验用假车和假人采用自制方式,暂不购买;与汽车电子课协商,目前满足2车测试需求即可,暂不购买第三车设备;用于开放道路测试的移动基站暂不购买。 数据采集与分析用笔记本电脑建议单独购买,要求性能稳定,坚固耐用,抗震防水性好。配置要求:15寸屏幕,酷睿i7处理器,128G以上固态硬盘,500G以上机械硬盘。推 荐型号:tkinkpadT570,Dell的Latitude系列。

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

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 浙江国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华维松 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勘察院 汪永森 一、概述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物基础设计有着明显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机器基础上部作用有由机器传来的动力。由于这种动力引起基础本身的振动,甚至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振动。国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CTB50040-96)(以下简称《动规》)确定的机器基础设计要求是使基础由于动荷载而引起的振动幅值,不能超过某一限值。这个限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由于基础振动所产生的振动波,通过土体的传播,对附近的人员、仪器设备 及建筑物不产生有害的影响。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动力荷载,按其动力作用的时间形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旋转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往复式机器的动荷载; 一类是瞬态脉冲动荷载(冲击荷载)。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除了要保证相邻基础不受其动力作用而产生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外,还要求动力机器基础本身能满足下式要求: P≤γf f 式中:P ——基础底面地基的平均静压力设计值(KPa ) γf ——地基承载力的动力折减系数; f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 动力基础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 1 、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及轮廓尺寸图等; 2 、机器自重及重心位置; 3、机器底座外郭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

4、机器的扰力和扰力矩及其方向; 5、基础的位置及其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图; 6、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试验资料。 其中第6条就是地质勘察部门所要提供的资料。动力机器基础勘察要求较高,除了需要提供一般建筑勘察所需的岩土试验成果外,还要提供地基动力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以下9项:①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②地基土动弹性模量; ③地基土动剪变模量;④动泊松比;⑤天然地基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⑥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⑦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⑧天然地基竖向阻尼比;⑨桩 基竖向阻尼比。 有关地基动力特征参数如何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应用等方面的专题论文很少,有的勘察人员不知道这些参数如何提供,提多大合适,感到困惑不解。本文通过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用电气亚洲水利项目”这一大型工程 的详细勘察,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场地地质条件,经过公式计算,通过地质类比法,现场测试,参照《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提供了设计所需的动力参数,施工中又进行了检测,还进行静力触探对比试验,并对试验成果进行评价达到了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该工程位于萧山经济开发区,主体建筑物为1栋机器制造联合厂房,单层高24.9m。1栋二层办公楼及其辅助建筑物;(1、液氧站2、空压站3、废水处理4、 油化库等)还有动力机器基础,总建筑面积60400平方米。 (一)重型厂房、动力机器基础的特点及对勘察的要求 1、重型厂房一层高24.9m,框架结构,屋顶轻钢结构,柱网是12×24m,厂房内设有两台150T行车,柱下最大轴力设计值8000KN/柱。 2、动力机器基础,基础形式以实体(大块)式基础为主,最大基础面积 20×20m,基础砌置深度4.0m,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3650KN/柱,主要设备:液压试验台200~400T油压机,数挖镗洗床,三辊卷板机,其它车、洗、镗、立式钻床等振动方式以垂直振动为主,也有水平回转,大型动力设备基础,拟采取隔振消振措施,对重型厂房,动力设备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础,办公楼、辅助厂房 设计拟采用天然地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3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参考答案

第3章传感器基本特性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不包括()。 A. 线性度 B. 灵敏度 C. 频域响应 D. 重复性 2、下列指标属于衡量传感器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的是()。 A. 时域响应 B. 线性度 C. 零点漂移 D. 灵敏度 3、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是()。 A. 延迟时间 B. 上升时间 C. 峰值时间 D. 响应时间 4、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0%所需的时间是()。 A. 延迟时间 B. 上升时间 C. 峰值时间 D. 响应时间 5、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 C.迟滞、重复性、漂移 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6、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动态特性的是() A.迟滞、灵敏度、阻尼系数 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C.重复性、漂移 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7、不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 A.重复性 B.固有频率 C.灵敏度 D.漂移 8、对于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变面积式的电容传感器可看作零阶系统 B.一阶传感器的截止频率是时间常数的倒数 C.时间常数越大,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好 D.提高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可减小动态误差和扩大频率响应范围9、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A.重复性 B.固有频率 C.灵敏度 D.漂移

10、无论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如何变化,当它受到的激振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该系统的位移与激振力之间的相位差必为() A. 0° B.90° C.180° D. 在0°和90°之间反复变化的值 11、传感器的精度表征了给出值与( )相符合的程度。 A.估计值 B.被测值 C.相对值 D.理论值 1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当传感器输入、输出不随( )变化时,其输出-输入的特性。 A.时间 B.被测量 C.环境 D.地理位置 13、非线性度是测量装置的输出和输入是否保持( )关系的一种度量。 A.相等 B.相似 C.理想比例 D.近似比例 14、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 )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A.多次测量 B.同次测量 C.正反行程 D.不同测量 =秒的一阶系统,当受到突变温度作用后,传感器输15、已知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τ3 出指示温差的三分之一所需的时间为()秒 A.3 B.1 C. 1.2 D.1/3 二、多项选择题 1.阶跃输入时表征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指标有哪些?() A.上升时间 B.响应时间 C.超调量 D.重复性 2.动态响应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描述,以下属于用来描述动态响应的方法是:() A.精度测试法 B.频率响应函数 C.传递函数 D.脉冲响应函数 3. 传感器静态特性包括许多因素,以下属于静态特性因素的有()。 A.迟滞 B.重复性 C.线性度 D.灵敏度 4. 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表征的重要指标有:() A.灵敏度 B.非线性度 C.回程误差 D.重复性 5.一般而言,传感器的线性度并不是很理想,这就要求使用一定的线性化方法,以下属于线性化方法的有:() A.端点线性 B.独立线性 C.自然样条插值 D.最小二乘线性 三、填空题 1、灵敏度是传感器在稳态下对的比值。 2、系统灵敏度越,就越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就越。 3、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4、要实现不失真测量,检测系统的幅频特性应为,相频特性应为。

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方法及原理

结构动力特性的测试方法及应用(讲稿) 一. 概述 每个结构都有自己的动力特性,惯称自振特性。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进行结构抗震设 计和结构损伤检测的重要步骤。目前,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广泛采用振型叠加原理的反 应谱分析方法,但需要以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为前提。n 个自由度的结构体系的振动方程如 下: [][][]{}{})()()()(...t p t y K t y C t y M =+? ?????+?????? 式中[]M 、[]C 、[]K 分别为结构的总体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均为n 维矩阵; {})(t p 为外部作用力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t y 为位移响应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 )(t y &为速度响应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t y && 为加速度响应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 表征结构动力特性的主要参数是结构的自振频率f (其倒数即自振周期T )、振型Y(i)和 阻尼比ξ,这些数值在结构动力计算中经常用到。 任何结构都可看作是由刚度、质量、阻尼矩阵(统称结构参数)构成的动力学系统, 结构一旦出现破损,结构参数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系统频响函数和模态参数的改变,这种 改变可视为结构破损发生的标志。这样,可利用结构破损前后的测试动态数据来诊断结构的破损,进而提出修复方案,现代发展起来的“结构破损诊断”技术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其最 大优点是将导致结构振动的外界因素作为激励源,诊断过程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能方便 地完成结构破损的在线监测与诊断。从传感器测试设备到相应的信号处理软件,振动模态测 量方法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振动模态测量在桥梁损伤检测领域的发展 也很快。随着动态测试、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试验技术的提高,结构的振动信息可以在桥 梁运营过程中利用环境激振来监测,并可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构动态特性(如频响函数、模态 参数等)。目前,许多国家在一些已建和在建桥梁上进行该方面有益的尝试。 测量结构物自振特性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稳态正弦激振法、传递函数法、脉动测试 法和自由振动法。稳态正弦激振法是给结构以一定的稳态正弦激励力,通过频率扫描的办法 确定各共振频率下结构的振型和对应的阻尼比。 传递函数法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结构进 行激励(如正弦激励、脉冲激励或随机激励等),测出激励力和各点的响应,利用专用的分 析设备求出各响应点与激励点之间的传递函数,进而可以得出结构的各阶模态参数(包括振 型、频率、阻尼比)。脉动测试法是利用结构物(尤其是高柔性结构)在自然环境振源(如 风、行车、水流、地脉动等)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随机振动,通过传感器记录、经谱分析, 求得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参数。自由振动法是:通过外力使被测结构沿某个主轴方向产生一定 的初位移后突然释放,使之产生一个初速度,以激发起被测结构的自由振动。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利用共振法可以获得结构比较精确的自振频率和阻 尼比,但其缺点是,采用单点激振时只能求得低阶振型时的自振特性,而采用多点激振需较 多的设备和较高的试验技术;传递函数法应用于模型试验,常常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对 于尺度很大的实际结构要用较大的激励力才能使结构振动起来,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传递函 数,这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利用环境随机振动作为结构物激振的振源,来测定并分析结构物固有特性的方法,是近 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FFT 理论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动力分 析研究中,对于斜拉桥及悬索桥等大型柔性结构的动力分析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斜拉桥或 悬索桥的环境随机振源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指从基础部分传到结构的地面振动及由于大气变 化而影响到上部结构的振动(根据动力量测结果,可发现其频谱是相当丰富的,具有不同的

用CAD做计算截面特性教程

CAD求截面几何质量特性教程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给大家做一个教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桥梁设计例题第4页图为例及第7页表求成桥中梁支座截面几何特性为例。 1不必说,首先你要画出所求截面图形。如下图:(画图过程略,其作图准确度自然影响计算结果,因此要求在画图成图过程中准确性是最重要的) 2、然后创建面域。如果大家很少接触三维画图,那可能就不太了解这个命令,大家可以通 过region命令来实现面域的创建,也可以使用快捷键来实现面域的创建。什么是面域呢,其实简单的理解,面域就是以面为一个单位的一个区域。——就是一个面,而不是大家所看到的多条线围起来的框。具体什么是面域,如果不了解可以百度。 其实很简单,没有想象的难。继续。画完了上面的图形之后,我们就需要创建面域了。 输入region命令或是点击快捷键,选择对象:

全部选择,右键确定,这时我们发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region命令的原因。因为创建面域的过程中,要求是一条线围成的封闭范围。上面的截面虽然已经封闭,但并不是一条线画成的:(这个自不必说,因为我们画图就不可能一次直接用一条线画出这个封闭图形) 那怎么办呢? 我们只有麻烦自己再画一次了。创建另外一个图层,线颜色换成其他颜色,我用蓝色。然后单击多段线快捷键:,在这里右键打开对象捕捉设置,全部清除然后选择交点。确定,然后打开对象捕捉。此时画多段线,将截面图形再描一遍:

闭合式要使用C闭合,以免所画蓝色截面没有完全封闭。 最后画出: 现在就可以把之前红色的弦删除了:打开图层管理器,暂时关掉蓝色图层 ,然后画面出现:

全部选择删除即可。 再回到图层管理器,打开蓝色图层:显示:

Midas截面特性计算器的使用详细说明

midas允许用户自定义截面形式,不管那种形式的截面,都要先绘制然后在section的generate 里面用plane形式或line形式进行截面特性的计算。 绘制截面前事先根据单位和截面大小设置grid size大小,auto fit选择开,这点非常重要,有时需要关闭坐标系和线宽的显示。 方式一 1. point绘制, 在point设定起始点,让后tanslate里面的copy,connect by line这样可以实现线的绘制. 2. 绘制完成截面后使用而且必须使用section的generate里面用plane形式完成截面网格划分和特性的计算. 注意:此时线宽width是无效的 方式二: 1.curve方式绘制 在line里绘制,用线宽选项生成有宽度的线条,程序根据这个宽度计算截面特性,对于薄壁截面几乎可以准确计算其抗扭刚度,所以不是薄壁界面的闭合截面,应尽量不使用line 方式计算其特性. 2. 绘制完成截面后使用而且必须使用section的generate里面用plane形式完成截面网格划分和特性的计算. 注意:此时线宽width是必须的.使用镜像功能时,可能要指定其对齐方式,此时需要用到model,curve里面的change width。 curve方式绘制的截面必须闭合,(model---curve--closed loop--regester),选择要闭合的线条(此时可能要关闭线宽显示以方便选中该线)之后才能进行section--line方式生成截面。 注: 1. SPC可以在一个窗口里任意的建立很多个截面,使用钝化、和激活可以分别绘制不同截面,并分别进行分析,且可根据名称、位置、截面特性值等可以很方便地对截面进行搜索及排列。 2. AutoCAD DXF 文件 在SPC里建立的截面形状可以输出DXF格式的文件。在截面的形心位置会自动生成点。 3. 欲将AutoCAD DXF 文件正常的导入(Import),DXF的截面必须是在x-y平面内,也就是说所有点的坐标在z轴上的值必须都为0。另外在导入前,需在Tool/Setting里调整单位体系,使其与在AutoCAD里所使用的单位一致。 4. 联合截面只能以Plane截面形式表示, curve生成截面后用section的plane方式,此时不选择立即计算特性选项,生成联合截面. 用model--->curve--->assign domain materia指定每一部分域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然后计算联合截面的特性。 mesh size部分和ansys有相似之处,一般可由滑块调节,如果划分不好,可以手动,一般size 为5即可,太小会导致错误。

光敏三极管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参数

光敏三极管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参数 1、光谱特性 光敏三极管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错光敏三极管和硅光敏三极管,使用较多的是硅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极管是相同的。 2、伏安特性 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是指在给定的光照度下光敏三极管上的电压与光电流的关系。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下图所示。 3、光电特性 与光照度之间的关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反映了当外加电压恒定时,光电流I L 系。下图给出了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曲线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曲线的线性度不如光敏二极管好,且在弱光时光电流增加较慢。 4、温度特性 温度对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及光电流都有影响。由于光电流比暗电流大得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光电流的影响比对暗电流的影响要小。下两图中分别给出了光敏三极管的温度特性曲线及光敏三极管相对灵敏度和温度的关系曲线。

5、暗电流I D 在无光照的情况下,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反向漏电流称为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 6、光电流I L 在规定光照下,当施加规定的工作电压时,流过光敏三极管的电流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说明光敏三极管的灵敏度越高。 7、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V CE 在无光照下,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称为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 8、最高工作电压V RM 在无光照下,集电极电流Ie 为规定的允许值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称为最高工作电压。 9、最大功率P M 最大功率指光敏三极管在规定条件下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10、峰值波长λp 当光敏三极管的光谱响应为最大时对应的波长叫做峰值波长。 11、光电灵敏度 在给定波长的入射光输入单位为光功率时,光敏三极管管芯单位面积输出光电流的强度称为光电灵敏度。 12、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光敏三极管对入射光信号的反应速度,一般为1 X 10-3--- 1 X 10-7S 。 13、开关时间 1.脉冲上升时间t τ:光敏三极管在规定工作条件下调节输入的脉冲光,使光敏三极管输出相应的脉冲电流至规定值,以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 - 90% 所需的时间。 2.脉冲下降时间t :以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 - 10% 所需的时间。 t 3.脉冲延迟时间t :从输入光脉冲开始到输出电脉冲前沿的10% 所需的时间。 d 4.脉冲储存时间t :当输入光脉冲结束后,输出电脉冲下降到脉冲幅度的90% 所 s 需的时间。

任意截面及薄壁截面特性计算

能够简单快捷的计算任意形状截面以及薄壁截面的截面特性,包括扭转惯性矩,剪切中心,翘曲常数等。 ①、在XOY平面内绘制出需要计算的截面形状,如下图所示: ②、点击菜单:模板??工程??截面助手??平面截面。 ③、选择绘制好的平面,右键确定弹出任意截面特性计算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截面名称:设置截面名称 调整截面高宽:选定的平面可被比例缩放,在此设置缩放后平面的高度或宽度 剖分尺寸等级:设置平面剖分尺寸等级,等级越高平均单元尺寸越小,网格越密 开始计算:开始进行截面特性计算,平面缩放也在计算完成后生效 导入截面库:将计算好的截面导入到截面库中 ④、按下图所示输入截面计算的各种参数,设置好后点击按钮。

⑤、计算完成后自动显示截面特性列表(如下图),检查无误后点击按钮将该截面导入到截面库中,完成平面截面定义。

薄壁截面: ①、在XOY平面内绘制出需要计算的薄壁截面线集,如下图所示: ②、点击菜单:模板??工程??截面助手??薄壁截面。 ③、选择绘制好的线集,右键确定弹出薄壁截面特性计算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截面名称:设置截面名称 统一值:统一设置所有线的宽度 tn:设置第n条线的宽度 调整截面高宽:选定的线集可被比例缩放,在此设置缩放后线集的高度或宽度 曲线尺寸等级:设置曲线剖分尺寸等级,等级越高曲线被剖分的越密 开始计算:开始进行截面特性计算,线集缩放也在计算完成后生效 导入截面库:将计算好的截面导入到截面库中 ④、按下图所示设置线宽和截面计算的各种参数,设置好后点击 按钮。

注意:图中玫红色线表示当前线,蓝色的线表示宽度大于0的线,大红色线表示线宽为0的线。开始计算之前要保证所有线都已设置线宽,且不应该存在线宽为0的线。 ⑤、计算完成后自动显示截面特性列表(如下图),检查无误后点击 按钮将该截面导入到截面库中,完成该薄壁截面的定义。

迈达斯-截面特性值计算器

<图 1-(1)> 生成Plane 截面的过程 建立截面的轮廓 生成Plane 截面 利用网格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 MIDAS/Civil和Gen数据库中提供的规则截面的抗扭刚度计算方法参见附录一。 对于MIDAS/Civil和Gen数据库中提供的规则截面,利用 MIDAS/Civil、Gen的截面特性计算功能计算截面特性值比SPC更好一些。 MIDAS/Civil和Gen数据库中提供的PSC截面,当用户输入的截面属于薄壁型截面时,应使用本截面特性值中的Line方式重新计算抗扭刚度,然后在截面特性值增减系数中对抗扭刚度进行调整。 对于Plane形式的截面,程序是通过有限元法来近似计算抗扭刚度的。在抗扭问题里使用的近似求解法有Ritz法(或者Galerkin法)、Trefftz法,所有的近似求解都与实际结果多少有点误差,其特征如下: J Ritz≤J Exact≤J Trefftz 像SPC一样利用有限元法近似地计算抗扭刚度时,通常使用Ritz法, 故其计算结果有可能比实际的抗扭刚度小。用户可通过加大网格划分密度方法来提高结果的精确度。 对于Line形式的截面, 如薄壁截面,线的厚度很薄时几乎可以准确地计算其抗扭刚度。但是如果是闭合截面(无开口截面),这种计算方式会导致其抗扭刚度的计算结果随着线厚度的增加而变小,所以对于不是薄壁截面的闭合截面应尽量避免使用Line的方式计算截面特性。 在SPC中对薄壁闭合截面,对闭合部分一定要使用model>closed loop>Register指定闭合。 SPC可以在一个窗口里任意的建立很多个截面,并分别进行分析,且可根据名称、位置、截面特性值等可以很方便地对截面进行搜索及排列。 <图2> 将DXF文件中的截面形状导入后,生成截面并进行排列

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方法及原理

结构动力特性的测试方法及应用(讲稿) 一. 概述 每个结构都有自己的动力特性,惯称自振特性。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就是进行结构抗震设 计与结构损伤检测的重要步骤。目前,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广泛采用振型叠加原理的反应谱分析方法,但需要以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为前提。n 个自由度的结构体系的振动方程如下: [][][]{}{})()()()(...t p t y K t y C t y M =+??????+?????? 式中[]M 、[]C 、[]K 分别为结构的总体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均为n 维矩阵;{} )(t p 为外部作用力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t y 为位移响应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t y &为速度响应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t y && 为加速度响应的n 维随机过程列阵。 表征结构动力特性的主要参数就是结构的自振频率f (其倒数即自振周期T )、振型Y(i)与阻尼比ξ,这些数值在结构动力计算中经常用到。 任何结构都可瞧作就是由刚度、质量、阻尼矩阵(统称结构参数)构成的动力学系统,结构一旦出现破损,结构参数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系统频响函数与模态参数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视为结构破损发生的标志。这样,可利用结构破损前后的测试动态数据来诊断结构的破损,进而提出修复方案,现代发展起来的“结构破损诊断”技术就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其最大优点就是将导致结构振动的外界因素作为激励源,诊断过程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能方便地完成结构破损的在线监测与诊断。从传感器测试设备到相应的信号处理软件,振动模态测量方法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振动模态测量在桥梁损伤检测领域的发展也很快。随着动态测试、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试验技术的提高,结构的振动信息可以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利用环境激振来监测,并可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构动态特性(如频响函数、模态参数等)。目前,许多国家在一些已建与在建桥梁上进行该方面有益的尝试。 测量结构物自振特性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稳态正弦激振法、传递函数法、脉动测试法与自由振动法。稳态正弦激振法就是给结构以一定的稳态正弦激励力,通过频率扫描的办法确定各共振频率下结构的振型与对应的阻尼比。 传递函数法就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结构进行激励(如正弦激励、脉冲激励或随机激励等),测出激励力与各点的响应,利用专用的分析设备求出各响应点与激励点之间的传递函数,进而可以得出结构的各阶模态参数(包括振型、频率、阻尼比)。脉动测试法就是利用结构物(尤其就是高柔性结构)在自然环境振源(如风、行车、水流、地脉动等)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随机振动,通过传感器记录、经谱分析,求得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参数。自由振动法就是:通过外力使被测结构沿某个主轴方向产生一定的初位移后突然释放,使之产生一个初速度,以激发起被测结构的自由振动。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利用共振法可以获得结构比较精确的自振频率与阻尼比,但其缺点就是,采用单点激振时只能求得低阶振型时的自振特性,而采用多点激振需较多的设备与较高的试验技术;传递函数法应用于模型试验,常常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对于尺度很大的实际结构要用较大的激励力才能使结构振动起来,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传递函数,这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利用环境随机振动作为结构物激振的振源,来测定并分析结构物固有特性的方法,就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FFT 理论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动力分析研究中,对于斜拉桥及悬索桥等大型柔性结构的动力分析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斜拉桥或悬索桥的环境随机振源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指从基础部分传到结构的地面振动及由于大气变化而影响到上部结构的振动(根据动力量测结果,可发现其频谱就是相当丰富的,具有不同的脉动卓越周期,反应了不同地区地质土壤的动力特性);另一方面主要来自过桥车辆的随机振动。

显示截面特性值

显示截面特性值 截面惯性矩(Iyy、Izz: Moment of Inertia) 面积:横截面面积。 Asy:单元局部坐标系y轴方向的有效抗剪面积(Effective Shear Area)。 Asz:单元局部坐标系z轴方向的有效抗剪面积(Effective Shear Area)。 Ixx:对单元局部坐标系x轴的扭转惯性距(Torsional Resistance)。 Iyy:对单元局部坐标系 y轴的惯性距(Moment of Inertia)。 Izz:对单元局部坐标系z轴的惯性距(Moment of Inertia)。 Cyp:沿单元局部坐标系+y轴方向,单元截面中和轴到边 缘纤维的距离。 Cym:沿单元局部坐标系-y轴方向,单元截面中和轴到边缘纤维的距离。 Czp:沿单元局部坐标系+z轴方向,单元截面中和轴到边缘纤维的距离。Czm:沿单元局部坐标系-z轴方向,单元截面中和轴到边缘纤维的距离。 Zyy:对y 轴的截面塑性模量。 Zzz:对z轴的截面塑性模量。 Qyb:沿单元局部坐标系z轴方向的剪切系数。 Qzb:沿单元局部坐标系y轴方向的剪切系数。 Peri:O :截面外轮廓周长。 Peri:I :箱型或管型截面的内轮廓周长。 注 象H型钢那样没有内部轮廓的截面的Peri:1值为'0'。 Cent:y :从截面最左 侧到质心距离。 Cent:z :从截面最下端到质心的距离。 y1、z1:截面左上方最边缘点的y、z坐标。 y2、z2:截面右上方最边缘点的y、z坐标。

y3、z3:截面右下方最边缘点的y、z坐标。 y4、z4:截面左下方最边缘点的y、z坐标。 注1 除面积和周长外,以上输入的所有数据仅使用于梁单元。 注2 不指定有效抗剪面积时,程序将忽略剪切变形。Cyp, Cym, Czp和Czm仅用于计算弯曲应力。Qyb和Qzb用于计算剪应力。周长(Peri)用于计算着色面积。 注3 Zyy/Zzz:使用设计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 > 定义铰特性值功能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时,计算数值类型钢截面的刚度所需的截面塑性模量。 注4 输入截面刚性数据 截面面积(Area:Cross Section Area) 利用截面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可以计算弯矩(Bending Moment)作用下的截面的抗弯刚度(Flexual Stiffness)。对截面的中和轴的截面惯性矩的大小可按下式计算。对单元坐标系y轴的截面惯性矩 对单元坐标系z轴的截面惯性矩

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第七章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7.1概述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是反映结构本身所固有的动力性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系数和振型等一些基本参数,也称动力特性参数或振动模态参数。这些特性是由结构形式、质量分布、结构刚度、材料性质,构造连接等因素决定,但与外荷载无关。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试验量测结构动力特性参数是结构动力试验的基本内容,在研究建筑结构或其他工程结构的抗震、抗风或抗御其它动荷载的性能和能力时,都必须要进行结构动力特性试验,了解结构的自振特性。 1.在结构抗震设计中,为了确定地震作用的大小,必须了解各类结构的自振周期。同样,对于已建建筑的震后加固修复,也需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建立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才能进行地震反应分析。 2测量结构动力特性,了解结构的自振频率,可以避免和防止动荷载作用所产生的干扰与结构产生共振或拍振现象。在设计中可以便结构避开干扰源的影响,同样也可以设法防止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对于仪器设备的工作产生干扰的影响,可以帮助寻找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震,隔震或消震。 3.结构动力特性试验可以为检测、诊断结构的损伤积累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由于结构受动力作用,特别是地震作用后,结构受损开裂使结构刚度发生变化,刚度的减弱使结构自振周期变长,阻尼变大。由此,可以从结构自身固有特性的变化来识别结构物的损伤程度,为结构的可靠度诊断和剩余寿命的估计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可按结构动力学的理论进行计算。但由于实际结构的组成,材料和连接等因素,经简化计算得出的理论数据往往会有一定误差。对于结构阻尼系数一般只能通过试验来加以确定。因此,建筑结构动力特性试验就成为动力试验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结构动力特性试验是以研究结构自振特性为主,由于它可以在小振幅试验下求得,不会使结构出现过大的振动和损坏,因此经常可以在现场进行结构的实物试验,正如本章所介绍的试验实例。当然随着对结构动力反应研究的需要,目前较多的结构动力试验,特别是研究地震,风震反应的抗震动力试验,也可以通过试验室内的模型试验来测量它的动力特性。 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激振法和环境随机振动法。人工激报法又可分为自由振动法和强迫振动法。 人工激振法是一种早期使用的方法,试验得到的资料数据直观简单,容易处理;环境随机振动法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处理数据的新方法,由于它是利用环境脉动的随机激振,不需要激振设备,对于现场测试特别有利。以上任何一种方法都能测得结构的各种自振特性参数,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分析专用仪器的普及使用,为各种方法所测得的资料数据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处理分析条件。 7.2人工激振法测量结构动力特性 7.2.且结构自振频率测量 一、自由振动法 在试验中采用初位移或初速度的突卸或突加荷载的方法,使结构受一冲击荷载作用而产生自由振动。在现场试验中可用反冲激振器对结构产生冲击荷载;在工业厂房中可以通过锻锤、

TVS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瞬态电压抑制器(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简称TVS,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TVS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12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由于它具有响应时间快、瞬态功率大、漏电流低、击穿电压偏差小、箝位电压较易控制、无损坏极限、体积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通讯设备、交/直流电源、汽车、电子镇流器、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电度表)、RS232/422/423/485、I/O、LAN、ISDN、ADSL、USB、MP3、PDAS、GPS、CDMA、GSM、数字照相机的保护、共模/差模保护、RF耦合/IC驱动接收保护、电机电磁波干扰抑制、声频/视频输入、传感器/变速器、工控回路、继电器、接触器噪音的抑制等各个领域。具体有以下三大特点: 1、将TVS二极管加在信号及电源线上,能防止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因瞬间的肪冲,如静电放电效应、交流电源之浪涌及开关电源的噪音所导致的失灵。 2、静电放电效应能释放超过10000V、60A以上的脉冲,并能持续10ms;而一般的TTL 器件,遇到超过30ms的10V脉冲时,便会导致损坏。利用TVS二极管,可有效吸收会造成器件损坏的脉冲,并能消除由总线之间开关所引起的干扰(Crosstalk)。 3、将TVS二极管放置在信号线及接地间,能避免数据及控制总线受到不必要的噪音影响。 一、TVS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1、TVS的特性曲线 TVS的电路符号与普通稳压二极管相同。它的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相同;反向特性为典型的PN结雪崩器件。 在瞬态峰值脉冲电流作用下,流过TVS的电流,由原来的反向漏电流ID上升到IR时,其两极呈现的电压由额定反向关断电压VWM上升到击穿电压VBR,TVS被击穿。随着峰值脉冲电流的出现,流过TVS的电流达到峰值脉冲电流IPP。在其两极的电压被箝位到预定的最大箝位电压以下。尔后,随着脉冲电流按指数衰减,TVS两极的电压也不断下降,最后恢复到起始状态。这就是TVS抑制可能出现的浪涌脉冲功率,保护电子元器件的整个过程。 2、TVS的特性参数 ①最大反向漏电流ID和额定反向关断电压VWM。 VWM是TVS最大连续工作的直流或脉冲电压,当这个反向电压加入TVS的两极间时,它处于反向关断状态,流过它的电流应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反向漏电流ID。 ②最小击穿电压VBR和击穿电流IR VBR是TVS最小的雪崩电压。25℃时,在这个电压之前,TVS是不导通的。当TVS 流过规定的1mA电流(IR)时,加入TVS两极间的电压为其最小击穿电压VBR。按TVS的VBR 与标准值的离散程度,可把TVS分为±5%VBR和平共处±10% VBR两种。对于±5%VBR来说,VWM=0.85VBR;对于±10% VBR来说,VWM=0.81 VBR。

发光二极管主要参数与特性(精)

发光二极管主要参数与特性 LED 是利用化合物材料制成 pn 结的光电器件。它具备pn 结结型器 件的电学特性:I-V 特性、C-V 特性和光学特性:光谱响应特性、发光光强指向特性、时间特性以及热学特性。 1、LED 电学特性 1.1 I-V 特性 表征LED 芯片pn 结制备性能主要参数。LED 的I-V 特性具有非线性、整流性质:单向导电性,即外加正偏压表现低接触电阻,反之为高接触电阻。 如左图: (1) 正向死区:(图oa 或oa ′段)a 点对于V 0 为开启电压,当V <Va ,外加电 场尚克服 不少因载 流子扩散 而形成势垒电场,此时R 很大;开启电压对于不同LED 其值不同,GaAs 为1V ,红色GaAsP 为1.2V ,GaP 为1.8V ,GaN 为2.5V 。 (2)正向工作区:电流I F 与外加电压呈指数关系 I F = I S (e qV F /KT –1) -------------------------I S 为反向饱和电流 。 V >0时,V >V F 的正向工作区I F 随V F 指数上升 I F = I S e qV F /KT (3)反向死区 :V <0时pn 结加反偏压 V= - V R 时,反向漏电流I R (V= -5V )时,GaP 为0V ,GaN 为10uA 。 (4)反向击穿区 V <- V R ,V R 称为反向击穿电压;V R 电压对应I R 为反向漏电流。当反向偏压一直增加使V <- V R 时,则出现I R 突然增加而出现击穿现象。由于所用化合物材料种类不同,各种LED 的反向击穿电压V R 也不同。 1.2 C-V 特性 鉴于LED 的芯片有9×9mil (250×250um),10×10mil ,11×11mil (280×280um),12×12mil (300×300um),故pn 结面积大小不一,使其结电容(零偏压) C ≈n+pf 左右。 C-V 特性呈二次函数关系(如图2)。由1MH Z 交流信号用C-V 特性测试仪测得。 1.3 最大允许功耗PF m 当流过LED 的电流为I F 、

动力电池性能参数

动力电池性能参数 一、电性能 (1) 电动势 电池的电动势,又称电池标准电压或理论电压,为电池断路时正负两极间的电位差。电池的电动势可以从电池体系热力学函数自由能的变化计算而得。 (2)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或公称电压),系指该电化学体系的电池工作时公认的标准电压。例如,锌锰干电池为 1.5V ,镍镉电池为1.2V ,铅酸蓄电池为2V ,锂离子电池为 (3) 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是无负荷情况下的电池电压。开路电压不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必须指出,电池的电动势是从热力学函数计算而得到的,而电池的开路电压则是实际测量出来的。 (4) 工作电压 系指电池在某负载下实际的放电电压,通常是指一个电压范围。例如,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在2V ?1.8V ;镍氢电池的工作电压在 1.5V?1.1V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在 3.6V?2.75V。 (5) 终止电压 系指放电终止时的电压值,视负载和使用要求不同而异。以铅酸蓄电池为例:电动势为2.1V,额定电压为2V,开路电压接近2.15V,工作电压为2V?1.8V,放电终止电压为1.8V?1.5V( 放电终止电压根据放电率的不同,其终止电压也不同)。 (6) 充电电压

系指外电路直流电压对电池充电的电压。般的充电电压要大于电池的开路电压,通常 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镍镉电池的充电压在1.45V?1.5V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压在4.1V?4.2V ;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压在2.25V?2.5V。 (7) 内阻 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正负极板的电阻,电解液的电阻,隔板的电阻和连接体的电阻等。 a. 正负极板电阻 目前普遍使用的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为涂膏式,由铅锑合金或铅钙合金板栅架和活性物质两部分构成。因此,极板电阻也由板栅电阻和活性物质电阻组成。板栅在活性物质内层,充放电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它的电阻是板栅的固有电阻。活性物质的电阻是随着电池充放电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 当电池放电时,极板的活性物质转变为硫酸铅(PbSO4) ,硫酸铅含量越大,其电阻越大。而电池充电时将硫酸铅还原为铅(Pb) ,硫酸铅含量越小,其电阻越小。 b. 电解液电阻 电解液的电阻视其浓度不同而异。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一旦选定某一浓度后,电解液电 阻将随充放电程度而变。电池充电时,在极板活性物质还原的同时电解液浓度增加,其电阻下降;电池放电时,在极板活性物质硫酸化的同时电解液浓度下降,其电阻增加。 c. 隔板电阻 隔板的电阻视其孔率而异,新电池的隔板电阻是趋于一个固定值,但随电池运行时间的延长,其电阻有所增加。因为,电池在运行过程中有些铅渣和其他沉积物在隔板上,使得隔板孔率有所下降而增加了电阻。

人体的特性参数

人体的特性参数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32 人体的特性参数 【大纲考试内容要求】: 熟悉人体特性参数及人的心理因素。 【教材内容】: (二)人体的特性参数 1、人体特性参数 与产品设计和操纵机器有关的人体特性参数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4类: 1)静态参数 静态参数是指人体在静止状态下测得的形态参数,也称人体的基本尺度,如人体高度及各部分长度尺寸。 2)动态参数 动态参数是指在人体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动作范围,主要包括肢体的活动角度和肢体所能达到的距离等两方面的参数。如手臂、腿脚活动时测得的参数。 3)生理学参数 生理学参数主要是指有关的人体各种活动和工作引起的生理变化,反映人在活动和工作时负荷大小的参数,包括人体耗氧量、心脏跳动频率、呼吸频率及人体表面积和体积等。 4)生物力学参数 生物力学参数主要指人体各部分(如手掌、前臂、上臂、躯干(包括头、颈)、大腿和小腿、脚等)出力大小的参数,如握力、拉力、推力、推举力、转动惯量等。 2. 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1)能量代谢率。 能量代谢率= 劳动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所谓基础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绝对安静横卧状态下,为维持生命,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量。 劳动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时的能量消耗量与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之差除以劳动时间。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大体为基础代谢量的120%。能量消耗量可通过测定劳动时呼出气中的O2及CO2的比例,算出劳动者O2的消耗量折算得到。能量代谢率RMR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LogRMR=0.0945x-O.53794 (4—2) log(13.26-RMR)=1.1648-0.0125x (4—3) 式中X——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即x=每分钟呼气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按上式分别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谢率。 (2)耗氧量(单位L/min)。 人在作业时因耗能量增加,需氧量也必增多,每分钟的需氧量称为耗氧需。人体每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一般不超过3L,常锻炼者可达到4L以上。人的最大耗氧量为: Omax=(56.592-0.398 A)W×10-5 (4—4) Omax可作为允许最大体力消耗的标志。 (3)心率F(单位min-1)。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时也用心率的变化来评价劳动强度,人的最大心跳速率为: Fmax=209.2—0.94A3:(4-5) d.劳动强度指数I 。 劳动强度指数I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按I大小分为4级: Ⅰ级(I≤15)为轻劳动; Ⅱ级(I=15~20)为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I=20~25)为重强度劳动; Ⅳ级(I>25)为“很重”体力劳动。 I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I=3T+7M (4—8) 式中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净劳动时间(min)/工作日总工时(min),%; M——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 3——劳动时间的计算系数; 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通过以上经验公式计算的I,基本上能正确反映生理负荷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