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截面几何参数性质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设计计算书目录第1章设计依据 (2)1.1 设计规范 (4)1.2 方案简介及上部结构主要尺寸 (4)1.3 基本参数 (5)1.3.1 设计荷载: (5)1.3.2 跨径及桥宽 (5)1.3.3 主要材料 (5)1.3.4 材料参数 (5)1.4 计算模式及主梁内力计算采用的方法 (6)1.4.1 计算模式 (6)1.4.2 计算手段 (6)1.5 计算截面几何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8)2.1 梁端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9)2.2 主梁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0)2.3 计算成果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边梁内力计算.. (14)3.1 计算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恒载作用效应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恒载作用集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恒载作用效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活载作用效应 (15)3.3.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16)3.3.2 车道荷载及车辆荷载取值 (17)3.3.3 活载内力计算 (17)3.4活载作用效应 (20)3.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考虑冲击作用) (20)3.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不计冲击作用) (20)3.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不计冲击作用) (20)3.4.4 持久状况应力计算时的荷载效应组合(考虑冲击作用) (20)3.4.5 短暂状况应力计算的荷载效应组合 (21)3.4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剖面模数计算剖面模数(Section Modulus)是用于描述横截面在受弯时抵抗外力的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中,剖面模数经常用来评估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是进行截面尺寸和形状选择的依据之一。
剖面模数的计算是通过将截面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形状的组合来完成的。
根据截面的几何特征,可以将计算剖面模数的方法分为几种常见的情况,比如矩形截面、圆形截面、T形截面、L 形截面等。
对于矩形截面来说,剖面模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Z = b * h^2 / 6其中,Z为剖面模数,b为矩形的宽度,h为矩形的高度。
对于圆形截面,剖面模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Z = π * d^3 / 32其中,Z为剖面模数,d为圆形截面的直径。
对于T形截面,剖面模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Z = (b1 * h1^2 / 6) + (b2 * h2^2 / 6)其中,Z为剖面模数,b1为横梁的宽度,h1为横梁的高度,b2为纵梁的宽度,h2为纵梁的高度。
T形截面的剖面模数是由横梁和纵梁的剖面模数之和计算得到的。
对于L形截面,剖面模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Z = (b1 * h1^2 / 6) + (b2 * h2^2 / 6)其中,Z为剖面模数,b1为长边的宽度,h1为长边的高度,b2为短边的宽度,h2为短边的高度。
L形截面的剖面模数是由长边和短边的剖面模数之和计算得到的。
除了上述常见的截面形状,还有其他复杂形状的截面,如多边形截面、不规则形状截面等。
对于这些特殊形状的截面,可以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如有限元方法,通过将截面分解为若干个小区域,通过数值积分来计算每个小区域的剖面模数,再将其累加得到整个截面的剖面模数。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剖面模数是设计者考虑截面强度和刚度时经常使用的重要参数。
较大的剖面模数意味着截面有更大的抵抗外力的能力,可以提供更高的强度和更大的刚度。
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计算和选择合适的剖面模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工作状态和荷载条件。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对于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构件所使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
这些参数通常可以从材料的规格书或实验数据中获得。
2.受力分析:我们要确定在构件上产生最大弯矩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T形截面受弯构件在底部和侧面承受的弯矩是最大的。
根据受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最大弯矩值。
3.截面形状:T形截面由顶横梁和底翼板组成。
我们需要确定这些截面的几何参数,例如顶横梁的宽度、厚度和底翼板的高度、厚度。
4.应力分布:根据受力分析,我们可以绘制出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应力分布图。
根据构件上的应力分布,我们可以确定任意截面上的应力值。
5.截面承载力计算: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通常包括弯曲抗力和剪切抗力两个方面。
-弯曲抗力:根据截面形状和应力分布,我们可以计算出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应力与强度的比较来确定截面的弯曲抗力。
-剪切抗力:T形截面的底横梁和侧面翼板之间存在剪力作用。
根据剪力的大小,我们可以计算出截面上的剪应力。
同样,我们通过应力与强度的比较来确定截面的剪切抗力。
6.结构稳定性考虑:在计算截面承载力时,还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
这包括了截面的屈曲和扭曲稳定性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只是一个大致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过程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确保构件的安全可靠。
吉林大学桥梁毕业设计(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目录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设计任务书第三部分上部结构一设计资料……………………………………………二横截面布置……………………………………………三主梁内力计算……………………………………………四预应力纲束的估算与布置……………………………………………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七预应力损失计算……………………………………………八抗裂性验算……………………………………………九持久状况应力验算……………………………………………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十一行车道板计算……………………………………………使二横隔梁计算……………………………………………十三支座计算……………………………………………第四部分下部结构设计一设计资料……………………………………………二盖梁计算……………………………………………三桥墩墩柱计算……………………………………………四钻孔灌注桩计算……………………………………………第五部分主要参考资料第六部分对设计的评价及心得体会前言一、设计简介:本设计主要依据设计任务书完成,因桥位横断面及地质资料不明,故本桥采用假设地质资料.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本设计为假设条件);地基土上层为硬塑性粘土,土层厚度为8米,其地基土的比例系数m=15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 =60Kpa,σ容许承载力[σ0]=260Kpa;①中层为硬塑性亚粘土,土层厚度为7米,其地基比例系数m=18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 =70Kpa,容许承载力[σ0]=300Kpa;下层为中密粗沙加砾石,土层厚度为12米,其地基土的比例系数m=35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 =120Kpa,容许承载力[σ0]=450Kpa。
三、设计要点:设计荷载:汽-20,挂—100;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桥梁设计宽度:桥面净宽:9+2×1.5m ;上部构造: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下部构造: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标准跨径:40m ;计算跨径:39.96m;孔径长3+3×35+3 m,桥梁全长126m;钢筋:预应力钢筋:Φ15。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梁作为构建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计算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规程,包括梁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荷载参数等方面内容。
二、梁的几何参数1. 梁的截面形状: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T形和L形等多种形式,不同形状的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也不同。
2. 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尺寸包括宽度b和深度h,对于矩形截面梁,其宽度b和深度h需要满足以下条件:b≥h/3,h≥12cm,b和h的比值不得大于3。
3. 受力部位的长度:梁的受力部位长度需要根据梁的受力情况进行确定,一般为支座两侧跨度的1/4到1/3。
三、材料参数1.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具有重要影响,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2. 钢筋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也对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具有影响,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3. 混凝土和钢筋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和钢筋的抗拉强度需要根据材料试验数据进行确定。
四、荷载参数1. 永久荷载:永久荷载即建筑物自身重量,包括梁自身重量、楼板重量、砖墙重量等,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2. 活荷载:活荷载即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包括人员荷载、设备荷载等,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3.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荷载,其大小和方向受到地震的影响,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五、计算方法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受弯构件的理论计算方法,即根据梁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荷载参数,通过受弯构件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梁的极限承载力。
1. 矩形截面梁的计算方法(1)计算混凝土受压区的极限受压应力fcd:fcd=fck/γc其中,fck为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值,γc为混凝土安全系数。
(2)计算混凝土受拉区的极限拉应力fct:fct=0.3fck/γc(3)计算钢筋的极限拉应力fyk:fyk为钢筋强度等级设计值。
t型截面重心位置计算公式T型截面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横截面形式,由一根垂直的短梁和两根水平的长梁构成。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计算T型截面的重心位置,这是一项重要的计算工作,它用于确定截面的平均质心位置以及与截面的宽度、高度等参数的关系,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T型截面的重心位置计算可以通过几何方法或者积分方法来实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T型截面重心位置的计算原理。
一、几何方法几何方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形状和特性的计算方法,通过定性描述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和尺寸特征来推导重心位置。
对于T型截面,其重心位置可以通过以下几何参数进行计算:1. 长梁与短梁的宽度和高度:假设长梁的宽度为b1,高度为h1;短梁的宽度为b2,高度为h2。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根据设计规范来获取。
2. 长梁与短梁的距离:假设长梁与短梁的距离为d。
该参数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根据设计规范来获取。
基于上述几何参数,T型截面的重心位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x = (A1x1 + A2x2) / (A1 + A2) (1)ȳ = (A1y1 + A2y2) / (A1 + A2) (2)其中,x和ȳ分别表示重心位置在x和y轴上的坐标,A1和A2表示长梁和短梁的面积。
x1、y1表示长梁重心相对于参考坐标系原点的位置,x2、y2表示短梁重心相对于参考坐标系原点的位置。
具体的计算步骤是:1. 根据给定的T型截面几何参数,计算长梁和短梁的面积A1和A2。
2. 计算长梁和短梁的重心位置x1、y1和x2、y2。
3. 根据公式(1)和(2),计算T型截面的重心位置x和ȳ。
二、积分方法积分方法是一种基于物理特性和连续性原理的计算方法,通过将T型截面分解成无限小面积元素,并对其进行积分来求得重心位置。
对于T型截面,可以将其分解为矩形和矩形带两部分。
具体的计算步骤是:1. 假设T型截面的总面积为A,根据集中对称性可以确定垂直于短梁的轴线为参考轴。
T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弯曲承载力计算是T形截面梁设计中最重要的计算。
弯曲破坏是梁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常见破坏形式。
根据结构力学基本原理,梁在弯曲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M不应超过其截面的弯曲承载力Mn。
弯曲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Mn=Fy*Z其中,Mn为弯曲承载力,Fy为T形截面梁使用的材料的屈服强度,Z 为截面模量。
对于T形截面梁,截面模量Z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Z=As*(d-t/2)+At*(t/2)其中,As为底座的面积,d为梁的距离底座顶端的高度,t为底座的厚度,At为梁的顶部翼板的面积。
剪切承载力是T形截面梁另一个重要的承载力。
剪切破坏是梁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另一种常见破坏形式。
根据结构力学基本原理,梁在剪切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V不应超过其截面的剪切承载力Vn。
剪切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Vn=0.6*Fy*Av其中,Vn为剪切承载力,Fy为T形截面梁使用的材料的屈服强度,Av为截面的剪切面积。
对于T形截面梁Av = (bw * t) + (2 * h * tw)其中,bw为梁的底座宽度,h为梁的高度,tw为梁的翼板厚度。
除了弯曲承载力和剪切承载力,还应对T形截面梁进行局部承载力计算。
局部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刚度验算和稳定性验算。
刚度验算是检查截面是否足够刚性,以确保在荷载作用下截面不会产生过大的挠度。
刚度验算的一般原则是,截面模量Mn应大于或等于截面的惯性矩I除以最大挠度δ所形成的比值。
稳定性验算是检查截面是否足够稳定,以确保在荷载作用下截面不会发生屈曲。
稳定性验算的一般原则是,截面的屈曲计算所得到的屈曲弯矩Mc应小于或等于其弯曲承载力Mn。
综上所述,T形截面梁的承载力计算包括弯曲承载力、剪切承载力以及局部承载力的计算。
在进行这些计算时,需要准确的截面几何参数和材料性能参数。
通过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设计工程师可以确保T形截面梁结构的安全可靠。
T型截面极限屈服弯矩的计算是一个涉及到材料力学、结构分析和几何形状效应的问题。
在分析T型截面的极限屈服弯矩时,我们需要考虑截面的形状、尺寸、材料的性质以及荷载的作用方式等因素。
首先,T型截面是由一个矩形截面与一个圆形截面拼接而成的形状,这种截面在承受弯矩作用时,几何形状本身可能引起应力分布的改变。
其次,材料的性质也是决定弯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等,都会影响截面的极限屈服弯矩。
在确定T型截面极限屈服弯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1. 计算矩形部分和圆弧部分的应力分布,分别考虑各自的最小与最大应力值。
2. 考虑截面的尺寸,尤其是宽度和圆弧高度,它们会影响到应力集中的程度。
3. 考虑材料的性质,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确定各部分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4. 在考虑荷载作用方式的基础上,分析截面是否能够承受弯矩的作用,判断是否达到极限状态。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或有限强度折减系数法。
对于一般情况,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当梁的宽度较小时,其极限屈服弯矩可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当梁的宽度较大时,其有效宽度则按T型截面腹板进行计算。
对于T型截面高度的变化,则对极限屈服弯矩的影响较为显著。
总的来说,T型截面极限屈服弯矩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型截面惯性矩计算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在结构设计和优化的过程中,惯性矩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T型截面的惯性矩计算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讨论T 型截面的惯性矩计算方法以及其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一、T型截面惯性矩的计算方法T型截面由两个竖直的矩形和一个水平的矩形构成。
为了计算T型截面的惯性矩,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矩形部分进行计算。
设T型截面的总宽度为b,总高度为h,竖直矩形的宽度为b1,水平矩形的高度为h1。
根据截面的几何特征,可以得到T型截面的惯性矩计算公式如下:T型截面的横向惯性矩I_x = (1/12) * b * h^3 + (b1 * h1^3/12)其中,(1/12) * b * h^3表示竖直矩形部分的惯性矩,b1 * h1^3/12表示水平矩形部分的惯性矩。
通过将两个部分的惯性矩相加,即可得到T型截面的总惯性矩。
二、T型截面惯性矩计算的应用T型截面的惯性矩计算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1. 板材设计T型截面广泛用于板材的设计和制造中。
通过计算T型截面的惯性矩,可以评估板材在弯曲和扭转等加载情况下的性能。
在结构优化设计中,优化T型截面的惯性矩可以实现板材性能的最大化或者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性能的平衡。
2. 梁的设计T型截面常用于梁的设计中。
通过计算T型截面的惯性矩,可以评估梁在弯曲和剪切等加载情况下的性能。
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T型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以及水平矩形和竖直矩形的尺寸比例来实现梁的性能优化。
3. 桥梁设计T型截面也常用于桥梁设计中。
通过计算T型截面的惯性矩,可以评估桥梁结构在弯曲和剪切等加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T型截面的尺寸和比例,以及在特定位置增加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桥梁结构的优化设计。
三、结论T型截面的惯性矩计算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计算T型截面的惯性矩,可以评估结构在不同加载情况下的性能,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截面的尺寸和比例来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
t形等效抗弯刚度计算公式
T形梁的等效抗弯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EIeq = 2 EI1 + 2 EI2。
其中,EIeq代表T形梁的等效抗弯刚度,EI1和EI2分别代表T形梁上两个相邻轴线的弯曲刚度。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涉及到梁的截面性质、弯矩分布以及梁的几何形状等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详细的计算,考虑材料的弹性模量、惯性矩等参数,得到更精确的等效抗弯刚度值。
另外,T形梁的等效抗弯刚度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获得。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T形梁的等效抗弯刚度,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T形梁的等效抗弯刚度计算公式涉及到梁的结构特性和材料性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综合考虑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的结果,以得到准确的数值。
5 截面的几何参数5.1 图5.1所示截面的抛物线方程为()22/1b z h y -=,求此截面的静矩S z 、S y 及形心坐标。
5.2 计算图5.2(a )所示半圆形对形心轴z c 的惯性矩。
5.3计算图5.3示图形对y 、z 轴的惯性积I yz 。
5.4 求图5.4所示三角形的形心主惯性矩,并确定形心主惯性轴的位置。
(a )图5.3图5.15.5 试求图5.5中所示截面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
5.6 试求图5.6各截面的形心坐标z c和y c。
5.7 试求图5.7中阴影部分对z轴的静矩S z。
5.9试用积分法求图5.8的I z值。
(b) 图5.6图5.7aO图5.8cc1图5.55.10 试求图5.9所示的各截面对形心轴z 的惯性矩I z 。
5.11 已知图5.10(a)示正方形的静矩S z =S y =0,问:I z 和I y 是否等于零?试计算I z 和I y 。
5.12 已知三角形的123bh I z =,面积bh A 21=(如图5.11所示);试用平行移轴公式求I zC (z c 轴与z 轴平行)。
图5.11(a )(b )(c )(d )图5.9图 5.10(a )5.13 图5.12示T 形截面,已知6=b h ;求截面形心C 的位置,并求?12=y y5.14 两个10号槽钢组成的组合截面。
求图5.13(a )、(b )两种方案的惯性矩I z 和I y 。
并求I z 和I y 的比值。
5.15求图5.14示截面对形心轴y 、z 的惯性矩I z 和I y 。
图5.13z图5.125.16 带有键槽的圆轴的截面如图5.15所示,当b =10mm ,t =5mm ,d =60mm 时,求I z 和I y 。
5.17 求图5.16示组合截面图形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I zc 和I yc 。
5.18 由两个20a 号槽钢截面所组成的图形如图5.17所示,C 为组合图形的形心,如欲使组合图形的惯性矩I z =I y ,问距离b 应为多少?5.19 图5.18(a )所示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的大梁横截面如图5.18(b )所示,求其对形心轴的惯性矩I zc 、I yc 。